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第二单元《线与角》教案

第二单元《线与角》教案

时间:2023-03-15 09:23:2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第二单元《线与角》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二单元《线与角》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第二单元《线与角》教案

第二单元《线与角》教案1

  单元导学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认识相交与垂直,认识平行线及画法,认识平角、周角,以及认识角的度量单位、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

  线与角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与几何领域的重要内容,线与角是构成平面图形的两个基本要素,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线段、射线与直线的区别,明确平行线和垂线的特征,理解角的组成和平角、周角的定义,掌握量角和画角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更多地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本单元是有关线的系统学习和角的进一步认识,将为后续学习,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图形运动的特征,以及图形的测量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奠定知识基础。

  备内容

  线与角

  线的认识(1课时)

  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理解各种线的特征

  相交与垂直(1课时)

  认识相交与垂直;用三角尺画垂线;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平移与平行(1课时)

  平行线的认识;平行线的画法

  旋转与角(1课时)

  认识平角和周角;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角的度量(一)(1课时)

  认识角的度量单位

  角的度量(二)(1课时)

  量角和画角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会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与直线。知道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认识平面上两条直线相交(垂直)和平行的位置关系。能借助三角尺、方格纸等工具画平行线和垂线。

  3.认识平角和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4.认识角的度量单位,会用量角器等工具量角和画角。

  1.经历线段、射线与直线产生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2.能借助三角尺、方格纸等工具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或平行线,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3.结合旋转的操作活动,发展推理能力。

  4.经历探究角的度量单位的产生过程,发展估计意识和策略。

  1.在从实物原型抽象出“线”的活动中,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感受角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4.养成独立探究、交流反思、认真细心的良好学习习惯。

  备重难点

  重点

  1.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并能够正确区分。

  2.认识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和垂线。

  3.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画指定度数的角。

  难点

  1.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

  2.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画指定度数的角。

第二单元《线与角》教案2

  [教学内容] 线的认识(第15-16页)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重、难点] 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1、从生活情境中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出示第15页的挂图,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直线、线段与射线,然后通过“认一认”活动,体会到它们都是“直直的”,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

  2、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组织学生讨论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直线无限长,没有端点;射线无限长,只有一个端点;线段有限长,有两个端点;射线与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二、字母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1、自学第15页的“说一说”

  2、全班交流用字母读直线、线段与射线的方法。

  提醒注意:射线的读法只有一种,一般从端点读起;而直线和线段的读法都有两种。

  三、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

  1、画一画:

  通过第一题的操作让学生了解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通过第二题的画与量,了解两点之间的最短线段。

  2、练一练:

  第1题:数线段时,指导学生有规律地数,即按一定的.顺序数;同时,要与线段的表示方法结合起来,如线段AD、线段DC等。

  第2、3题:在比较这两题的线段的长短时,学生容易受视觉的影响。所以,在讲这两道题时,先让学生估一估这些线段中哪一条线段长,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然后组织学生讨论用什么办法来确定自己估计的正确性。例如:可以用尺子量一量来验证。

  [板书设计]

  直线、线段与射线

  直线:

  射线:

  线段:

  无限长

  无限长

  有限长

  无端点

  只有一个端点

  有两个端点

第二单元《线与角》教案3

  教学目标:

  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通过观察认识量角器,,了解量角器的基本结构。

  2、通过尝试、交流等方法使学生了解度量角的方法,并能正确地使用量各种角的度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产生于生活实际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学会使用量角器量角。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量角器

  学具准备:

  练习纸、一副三角尺、量角器、活动角、各种卡纸图形、多个相同的小角、10°小角拼成的半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角的图片∠A∠B,让学生比较大小

  2、比较大小

  (1)小组活动:

  请同学利用教师课前给学生的学具(活动角、多个相同的小角、 10°小角拼成的半圆),自由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请小组同学汇报并演示两个角的比较过程。

  ① 利用活动角

  说一说怎样运用活动角,要注意什么,遇到什么困难。

  (活动角易改变大小)

  ②利用多个相同的小角

  说一说怎样运用,要注意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摆。缺点是什么。(小角拼的时候易活动)

  ③ 利用10°小角拼成的半圆

  a.说一说这个工具是怎么形成的。

  (18个相同的小角拼在一起组成的)

  b.指出这些小角共同的顶点。

  (在这个半圆的“中心”)

  指出每个小角的两条边,指出两(三、四)个小角组成的大角的两条边。

  c说一说怎么运用这个半圆。

  (中心对顶点,看这个角里包含了几个这样的小角)

  (2)比较3种方法那种最好,为什么?

  (3)运用这个工具再量几个角,引出小角太大,再把每个小角平均分成10份。

  二、认识量角器

  1、呈现“原始”状态下的量角器,(只有一圈刻度的量角器),介绍量角器的“中心”(所有小角共同的顶点)、“刻度线”、“0刻度线”(角的一条边)、“刻度”、“1°”(指出角的两条边)。

  找出20°、50°、90°、150°、170°(指出角的两条边)

  运用这个量角器量一个反方向的角,引出“内外圈刻度”。

  呈现改进后的量角器(现有的量角器)

  2、介绍量角器的基本结构。幻灯片演示。

  (1)中心点

  (2)认识零刻度线、90刻度线,注意零刻度线两头各有两个零。一个0在内圈,一个在外圈。

  (3)认识内外圈刻度,读一读,引导学生观察内外圈刻度,找找有什么不同。

  (4)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量角器里的各个部分。

  4、认识1度角

  (1)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叫做1度记作 1°1小格是1度,几小格就是几度。

  (2)认识平角=180°,周角=360°

  (3)读度数。幻灯片出示40°,41°(内圈)79°,101°(外圈),指名读数。

  三、自主探索用量角器度量角的方法。

  1、认识了量角器这位朋友,也知道了角的度量单位是度。下面请同学看作业纸中第1题,先估计一下这个角是几度,再试着用量角器量出中这个角的度数。(学生自主探索度量方法)

  2、小组交流,得出最恰当的度量方法。

  3、小组汇报演示。边汇报,边幻灯幻灯片片演示。

  (1)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

  (2)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3)从与边重合的`零刻度往上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4、教师板演示。黑板出示步骤。

  一盖:有量角器把角盖住;

  二合:使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

  三看:看另一条边,分清内外圈,读出度数。

  5、幻灯片演示度量∠2、∠3。比较大小。

  四、练一练

  1、完成作业纸上第二题。请用量角器量出∠4的度数。先估计,再测量。

  (1)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量的,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读数时)

  幻灯片演示。

  注意:读度数时,角的一边与量角器哪一圈的零刻度线重合,就从那一圈的零刻度向上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这圈上的刻度就是所量角的度数。

  (2)要区分是内圈还是外圈的数,你还有别的好方法吗?

  还可以先判断所量的角是锐角还是钝角,是锐角的话选择较小的度数,是钝角则选择较大的度数。

  2、判断

  打手势判断,说说为什么错?

  3、量一量

  学生量,指名核对

  4、用量角器量出一副三角尺每个角的度数。

  5、知识延伸: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都是180度呢?

  五、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啊?

第二单元《线与角》教案4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2。通过动手操作的活动,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垂线;通过探索活动,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3。通过学具的操作活动,理解平角、周角,能区别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度数的角与画指定度数的角。

  单元教学建议: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较抽象的平面图形的概念

  直线、线段、射线与平行线、垂线都是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学生在感受方面也是比较薄弱的。对此,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学生操作活动,目的是增强学生感受的力度,帮助学生积累一些经验,同时,也便于学生直观地认识这些概念。所以,在教学中,需要精心设计学生的操作活动,每一个活动都能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概念。

  如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教材安排了折纸的活动,通过学生的折纸,获得其中的折痕,应该说,这些折痕都是笔直的。然后对这些折痕作不同的处理。有两个端点的称为线段,只有一个端点的为射线,没有端点是直线。这些活动对学生建立上述三个概念,可能会起一定的作用。

  又如在平行线的认识上,安排了在方格纸上平移铅笔的活动,通过对平移前后的比较,引出了平行线。接着,在练习中,又安排了移一移、折一折等活动,以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平行线。实践活动中说一说正方体中哪几条棱是互相平行,也需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仔细观察才能寻找到其中的答案。

  同样,在垂线、平角、周角以及量角与画角中,也安排了很多动手操作的活动。对于这些活动,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有积极参与的机会,以提供他们形象地认识抽象概念的平台。

  2。在实际情境中,提高数学应用的意识

  在学生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很好题材,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多让学生从身边的、常见的、能感受的现象中学习概念,是学习理解概念、应用概念的有效途径。

  如学生在操作活动后逐步认识了直线、线段与射线,教材安排了看一看的活动,从汽车的灯光、到一条笔直的公路(教学中还可以补充类似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认识的载体,也是学生形象化地理解概念的有效方法。又如在学习认识平行线后,教材安排了说一说(教材P18)的活动,虽然这些图像学生经常有所接触,但在学习了平行线后,再来说一说这些图像其感受就有所不同。再如学习了垂线的认识后,教材安排的木匠测量门框的直角、瓦工用铅垂线测量墙壁的垂直情况(教材P21),都是学生进一步认识垂线的题材。这些内容既是数学知识深化的材料,也是提高学生应用意识的平台。因此,在教学中充分注意学习题材的广泛性,注意从学生的身边的事例中进行学习,是学习本单元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式。

  3。在自主探索中,培养发现数学的规律

  虽然,本单元的内容基本上是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在理解时有一些困难。但为了提供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教材仍安排了较多的`自主探索的题材,通过学生独立、或相互交流的方式,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从而提高他们探索的能力。

  如学生在认识垂线的概念后,教材安排了一个小实验的内容(教材P22),请学生自己在公路上设计确定一个车站的位置。这个问题的知识点是从一点到已知直线中,距离是最短的。对于这个知识点的结论性语言教材并没有出示,而是通过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逐步获得这一认识。所以,在开展这一活动时,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几个学生可以互相讨论,从中来发现其中的规律。

  又如在认识平行线后,教材安排的小鱼平移活动(教材P17),这是一个综合性的练习。图中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的,需要学生在方格纸上自己摆一摆,通过摆的过程,来寻找互相平行的线段。当然,寻找的活动需要学生自主地探索,并能在探索的过程中,说一说互相平行线段的特点。

【第二单元《线与角》教案】相关文章: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11-23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02-26

第二册《第一单元》教案08-28

第二单元作文04-11

高中第二单元作文02-07

第二单元教学反思03-14

语文第二单元作文01-05

一年级第二单元教案02-25

四年级《第二单元》教案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