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作文>小学作文>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3-12-26 07:11:33 小学作文 我要投稿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作文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1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有效授课的重要保障,而多媒体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语文作文授课过程中要充分进行运用。如,对四年级第一单元对大自然美丽景色进行描写的作文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实施教学。

  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学生比较熟悉的地方的景色做成视频,在课堂上播放出来,先让学生进行概括性的描述,并进行所有景色按照学生自己的喜好有逻辑地连接起来,最后让学生进行总结,这样就形成了一篇简单的作文,这样的授课方法既可以通过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运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融入课堂。

  小学生作文写作的主要问题就是,作文题目离生活太远,学生无法进行掌握,而进行情境教学就可以提高学生对写作内容的认识和了解,提高教学的效率。如,在对小学四年级观察日记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让学生融入课堂之中。老师可以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创作,对小动物进行观察就是一个很好出发点,老师进行情境教学让学生回家后自己进行观察,再到课上进行总结,最后形成一篇完整的作文,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直接的融入课堂中,可以达到一定的授课目的。

  三、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提升作文创作能力。

  学生对优美的语言和词语的掌握量,直接关系到学生作文的`质量,所以在进行语文授课的过程中要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如,在对《祖国》这篇作文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就要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和美的句子以及词组的掌握量,通过这一系列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辽阔疆土的表达,进而使作文写得更加优美和成功。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及现实故事,感受父母之爱的真挚、平凡和伟大。

  2、学会选取生活中的一件事,用一两句话表达对父爱或父母的理解。

  3、学会运用细节(外貌、神情、动作、语言)描写将事情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4、凭借故事让学生懂得回报父母之爱。

  5、学会欣赏、评价习作。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浏览教材第六组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感受父母对子女的爱。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感受父爱和母爱

  1、师:同学们,我们的成才离不开父母的养育与教导,我们每天都在父母的关爱中成长。我们要学会懂得爱,感受爱,去感恩我们的父母。我这里有两篇动人的故事,听老师讲述给你们听,好不好?

  生(齐):好!

  (课件呈现故事《一束白色的栀子花》、《温暖我一生的冰灯》,教师深情讲)

  2、师:听了这些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甲:那位母亲真伟大!生乙:父亲为了孩子,宁愿自己挨冻受苦受苦。生丙:父母真伟大!…….)

  3、教师小结

  师:是啊,父母的爱是无私的,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我们要懂得父母对自己的爱,更要懂得回报父母的爱

  二、打开心扉,共悟父母之爱

  1、师:我们听了刚才的故事,深深地被故事中的那种父母之爱感动了。那么,这十多年来你有和父母之间有挥之不去的.,想倾吐的故事吗?来,和老师一起静静地去回忆吧。

  (师生随着轻柔的乐曲,闭上眼静静地回想与父亲或者母亲之间发生的一个永远挥之不去的,最想倾吐的故事。)

  3、师:同学们再反复地回想那个你和父母之间的故事,把对父爱或者母爱的理解用一两句话在草稿本上记录下来。

  (教师在课件上显示自己对父爱的理解:亲爱的爸爸,您对我的爱,有时是一句大声的责怪,短暂的痛,却能长久地提醒我——不论何时何地,心中要装着别人。)

  4、指名学生起来读自己记录地那一两句话,交流对父母之爱的理解和感悟。

  师:大家都说得很对,都是自己亲身感受。父母之爱是平凡而伟大的。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1、了解课余生活,熟悉写作范围。

  2、教会学生基本的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

  一、导言: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全是精彩充实的故事。踢球、跳舞、画画、郊游??,不管是和同学还是家人,不管是好事、错事,样样都是那么难以忘怀,总是那么感人至深。这次习作就让我们写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二、师生互动,讨论填写内容。

  1、我的课余生活可丰富了,经常参加的活动有:__________。在课余,还发生了许多事情,给我印象最深的事情是_______,那一次,我感到特别____________。

  2、审题,写什么?

  ①理解:生活:学习生活、课余生活、家庭生活等。

  ②习作:我的课余生活包括记一次活动(游戏)这两类文章的`关系写题材范围大的作文可使用大中见小的开头,小中见大结尾方法,从而紧紧把握习作要求。

  ③自由拟题:

  第二课时

  读范文交流写法。

  1、欣赏范文,说说什么地方写得好?

  2、课余生活中发生的事很多,抓住其中印象最深的一次写。

  3、事离不开人,人离不开事。事情中有自己也有他人,应抓住突出的人物的特点,写出人文性的语言、动作、神态、内心等特点。

  4、内容要按一定顺序写。如“可是??”“于是??”“甚至”“才”“一??就??”让你的文章更有文理。懂得使用些表示空间方位和时间先后顺序的词,如“首先??然后??接着??”“之后”“这时”“当??的时候”“前面”等,让你的文章更有条理。

  5、写活动首先要叙述完整。可简要交代活动时间、地点、人物及活动内容。其次要突出重点,把过程写具体。

  6、如果写范围大的作文可重在写小。写时域广阔的作文应注重以一当十,以十当一的叙事方法,重在写一。从而紧紧把握习作要求。

  课余生活(大)——一次活动(小)

  课余时间(十)——活动时间(一)

  7、写好自己,写出自己的感受,让别人分享你快乐。

  四、帮你积累:

  手忙脚乱束手无策七手八脚笨手笨脚探头探脑七嘴八舌

  挤眉弄眼得意忘形笑逐言开欢呼雀跃哄堂大笑防不胜防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学习人物细节描写的写法

  教学重点:

  学习人物细节描写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教师指导

  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的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在内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运用细节描写写人,往往能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和真实感.使人物更具个性特征,对人物塑造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具体描写时,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细节要准确可信,经得起推敲,要注意惊心选择,巧妙安排,切忌繁琐的自然主义的描写,此外,还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服从人物刻画的需要,为了强调某一细节的重要作用,可对此进行反复多次的描写。

  二、学习和应用知识

  1、教师出示胶片。

  例文:

  他是个性格内向的人,整天寡言少语,他虽有不少好伙伴.也常与他们一起玩乐,但很少说话,笑时也是有容无声,因此大家常设他"金口难开",他要是在烦恼忧愁时.就更难吐出一字。有次他数学只考了58分,却是全班第二名,他妈妈不知内情,看到他不及格就唠叨上了,没完没了,他不争辩,也不解释,只是不答理,不作声,从头天晚上第二天上午,第三天早晨到第四天夜里,整三天.他看电视,看小说,睡觉,吃饭,就是不说话,他爸爸急了,跑学校,求老师,他妈妈慌了.打鸡蛋,送糖水,如此双管齐下,谁还不消气?但他只是以笑相对,依然无话。

  2、学生讨论然后教师明确:

  3、教师再提示:

  常见写作失误探因:

  ①细节不真实,编造痕迹明显。这是不留心观察生活,不注意生话积累造成的`失误,②所选细节平谈,缺乏典型意义,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是因为辨别、取舍细节的能力较差造成的失误,③细节选择不当,不能表现甚至有损人物形象。这一欠缺对文章整体的把握密切相关,④细节虽好,但描写不力,如同厨艺不精,糟蹋了美味的食物一样,这是阅读太少、缺乏对范例的积累与借鉴出现的失误。

  三、延伸训练

  运用至少一个动作细节的描写,刻画一老师在学生面前为人师表的形象。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5

  一、 情景创设

  师:人们都说,想象就像一只放飞的鸟,凭着双翅在蓝天飞舞、南北不羁。正是因为我们有无穷无尽的想象,我们的世界才会变的丰富多彩。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想未来,说说我们的奇思妙想,提前感受未来的神奇吧!

  生:我知道人类由鸟联想到要像鸟一样飞,于是发明了飞机。

  生:我知道人类渴望像鱼儿一样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于是发明了轮船、潜水艇。

  师:同学们正处于天真烂漫的童年阶段,要勤于想象,善于思考,许多伟大的发明就是从脑海中闪烁的奇思妙想开始的.,大家都来说说自己的奇思妙想吧。

  生:我想发明一种专门吃垃圾的机器,吃进去的是垃圾,呼出来的是新鲜的空气,那该多完美呀!

  生:我想克隆两个自己,一个上学,一个玩耍,那多幸福呀!

  生:我特别想发明一台既能在空中飞,又能在地面行驶,还能在海中航行的汽车,那该多好!

  二、 技法指导

  技巧1:准确审题

  师: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写作也是如此,花点时间准确审题,写作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看看本次习作要求我们写什么吧?

  生:这次习作是写一篇想象作文,可以写自己的奇思妙想,也可以写受别人的启发想到的内容,还可以写科幻故事。

  生:可写未来的物品,如:衣服、食品、住宅、交通……

  生:还可写未来的我、学校、城市……

  师:确实可以从这些方面打破传统的束缚,勇于创新,展开想象,写出自己的奇思妙想。写科幻故事还可以写那些内容?

  生:我会写小机器人大战外星人的科幻故事。

  生:我会写神奇的月球奇遇记。

  师:那这次作文怎么命题呢?

  生:我知道,就以“未来的xxx”为题。

  生:就以“20年后的xxx”为题。

  生:科幻故事直接以事件为题。

  技巧2:展开合理想象

  师:想象作文一般有几种构思方法,还记得吗?

  生:先自述身世,再以梦写实,假设情景,再自我设计,展望未来,最后科学幻想。

  师:那这次习作你想先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生:我准备……

  技巧3:展开合理想象

  生:写好本次作文的关键是想象合理、大胆、具体,怎么写呢?

  师:想象作文就是在头脑中敞开思路,毫无拘束的想象。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写出独具魅力的作文。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思乡,恋乡情感,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

  2.指导写作,通过习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3.学会讨论和倾听,善于听取别人的优点,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教学重点

  1.激发思想情感,为习作打下基础。

  2、指导写作,鼓励学生大胆动笔,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三.教学难点

  善于与同学,老师交流,讨论,多听取别人的`长处和对自己习作提出的不同意见,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学准备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资料。

  五.教学方法

  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情景教学法。

  六.教时安排

  1课时(不含修改习作时间)

  七.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第二组课文的主题为“思乡情”,我们来温习一下。(学生齐背古诗词三首),再举例,如,贺知章《回乡偶书》。古人如此热爱自己的家乡,我们同学对家乡又了解多少呢?家乡这些年都有哪些变化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习作教学《家乡巨变》(板书课题)

  2、调查问卷(内容见附件)

  通过调查问卷当场归纳分析,使学生明白,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较之以前已经有了巨大的提高和改善,从而为准备习作奠定思想和情感基础。

  3、展示资料

  (1)学生小组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2)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汇报交流。

  (3)教师补充,小结。

  4、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并讲解,使学生对近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城乡面貌的巨大变化有所了解,再结合自己日常所见,激发学生热爱新生活,赞美新时代的情感,为下一步习作做好铺垫。

  5、指导习作要求及要点

  (1)围绕主题“家乡巨变”,题材不限。

  (2)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选取具体典型题目。

  (3)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叙事抒情,自然流露。

  (4)放开思路,大胆想象,展望家乡的美好未来。

  6、学生开始写作(15—20分钟)教师巡回指导。

  7、举手上台展示习作,大家讨论,教师指导。

  8、学生各自修改习作,教师指导。

  8.教师小结

  八.布置课后完成习作后,誊抄在正式本上。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7

  一、学生习作情况分析

  五(1)和五(2)这两个班学生的作文基础还可以,部分学生基础扎实,语言功底深,想象力丰富,如叶芯朦、杨海燕、徐迈、邵可、肖楠等;但部分学生作文基础一般,缺乏想像力和观察能力,不能很好地运用确切的词句来表情达意;还有少部分学生语句不够通顺,标点符号不能正确使用,习作中出现详略不当、错别字多、字数少、记流水帐的现象,如倩倩、张梦梦、汪其俊等;本学期需加强写作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习作内容分析

  课程标准提出了明确第三学段的习作要求,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常见的应用文。本册教材围绕上述习作要求安排了8次习作训练,在习作类型上,重点安排了记实作文,还安排了写书信、研究性报告、表扬稿等应用文的练习。

  三、本学期具体习作目标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与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四、习作教学重难点

  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简单的说明文、书信。让学生乐学、爱学,对作文充满兴趣。

  五、习作教学措施

  1、作文教学时要突出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

  2、读写结合,以读促写。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3、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词汇,培养语感。

  4、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运用电教设备,再现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5、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多一些体验教育,为习作提供实践经验和经历感受。

  六、习作内容进度安排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的:

  1、通过进行童话情境作文,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想象能力。

  2、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使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二、教学重点:观察童话情境,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说话能力。

  三、教学难点: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一段童话。

  四、课前准备:头饰、幻灯片、投影机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板书:童话

  2、同学们,你们听过童话故事吗?那么你们上课时学过童话故事吗?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

  (二)进行语言训练

  我喜欢童话故事

  1、 在“喜欢”的前面加一个词,说出我怎样喜欢童话故事。换上(多么、非常、很、太、十分等词)

  2、 问:你为什么喜欢童话故事呢?

  (引导学生讲完整话)

  例如:因为童话故事很好看。(很生动、很好笑、很有趣、很有教育意义……)

  3、谁来讲讲你认识的小动物?(让学生多讲)

  导语:这些小动物太可爱了。我们在童话里把这些动物或物体写成像“人”一样说话,像人一样问问题,像人一样做事(板书:“人“说、想、做。)就可以了。

  4、举例:

  5、看图说动物:(出示:小蜜蜂、小蚂蚁、小狗、小猫、小猴、小白兔……)抓特征指导讲。

  小结:现在我们就用这两只小动物来编一个童话故事好吗?(板书:动物)

  (三)看表演骗童话故事。(学生一边看,一边口述)

  1、自由编故事。

  2、请个别同学讲故事。

  3、出示课题:小×和小×

  (四)自骗童话故事。

  1、根据自己喜欢的两种浊动物编一个童话故事。(可以是学习上、劳动上、生活上的)

  2、请个别同学上台讲童话故事。

  3、 总结。

  (五)作业。

  1、回去把自己编的童话故事讲给家人听。

  2、班搞童话故事展览。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9

  秋天的色彩

  ——抓住特点,有序的描写

  教学目标

  1、按一定的顺序写出秋天田野、果园、草地、山林颜色的特点,内容要具体。

  2、要注意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感受、表达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不从心。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写本次习作一定要突出秋天的特点。

  2、语句要通顺、连贯。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同学们还记得这句诗是哪个朝代的哪们诗人写的吗?

  2、这句诗是描写哪个季节景色的?诗中哪个词语是描写秋天颜色的啊?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

  3、好,古人以诗赞美秋天的色彩,那接下来我们玩个游戏,看谁说出描写秋天色彩的词语多。引导学生交流,帮助学生回顾积累的'词句。

  4、展示字词,说词比赛。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1、课件出示,让学生观赏关于秋天色彩的图片。

  (1)、说一说秋天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的?

  (2)、说一说秋天的果园什么熟了、是什么颜色的?

  (3)、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东西是什么颜色的?

  (4)、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东西是什么颜色的?

  2、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的色彩特点。

  3、请学生单独按顺序说一说自已对秋天色彩的描述。

  二、写一写

  1、秋天的色彩是这么丰富多彩,那就用自己的笔写下对秋天的喜爱吧!

  2、课件出示:引导学生如何写秋天色彩的框架并板书要求:叙事清楚完整,语句通顺,用上好词、好句。

  三、朗读欣赏,修改习作

  四、交流、欣赏

  1、抽生上台读,大家评价。

  2、佳作欣赏,师生点评写得好的地方。

  3、自己再次修改。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10

  一、 教学目标:

  (一) 认知目标:

  1、 能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自由表达,《记一次活动》作文教案。

  2、 将活动的经过说一说再写下来,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二) 情感目标:提高观察和习作的兴趣。

  二、 教学重点、难点和训练点:

  (一) 重点:初步学会仔细观察、自由表达。

  (二) 难点:将观察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恰当的表达。

  (三) 训练点:能将活动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连句成段。

  三、 教前准备:

  (一) 两种水果

  (二) 四个学生排练(学会说提示语,并加上适当的动作。)

  (三) 投影片一张。

  四、 教学时间:

  40分钟。

  五、 教学过程:

  (一) 师生谈话。激发兴趣。

  你们看现在讲台上多了一只箱子。它里面装着什么呢?老师要大家猜一猜。如果谁猜对了,就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你们。

  (二) 组织活动,指导表达。

  1、 根据提示第一次猜测。

  (1) 提出观察要求:提示的同学分别怎么说,说了什么?

  (2) 老师请四位同学上台,用简洁的语言为同学作提示。

  (3) 学生猜测。

  (4) 教师在学生表达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合适的语言说话。

  引:提示的同学怎么说,说了什么?回答的同学又怎么样?大家的表现怎么样?

  2、 提示第二次猜测。

  (1) 明确观察要求:提示的同学怎么说,怎么做?回答的同学及其他同学又怎么表现?

  (2) 四位同学再次提示。

  (3) 学生猜测。

  (4) 回忆过程,指导表达。

  (三) 指导习作。

  1、 明确习作要求:

  (1) 可以写其中的一次猜测,也可以两次猜测都写。

  (2) 至少把其中的一次猜测过程写具体,语句通顺。

  2、 提示开头句,学生习作。

  3、 教师巡视指导。

  (四) 习作反馈。

  (五)课堂小结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11-21

小学作文教学设计15篇11-21

小学生看图作文教学设计11-14

小学课文3教学教案设计08-26

小学作文《写一个活动的嘲》教学设计05-01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学习心得02-11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心得体会02-25

初中作文教学设计02-09

话题作文教学设计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