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三个儿子教案

三个儿子教案

时间:2023-05-11 15:22:48 教案 我要投稿

三个儿子教案模板汇总五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个儿子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个儿子教案模板汇总五篇

三个儿子教案 篇1

  一.揭题

  读课题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学习生字

  标出段落

  想想问题

  三.检查交流

  1.读后讨论交流问题,将重要的写于黑板上。

  2.检查学习生字词。

  3.指名读课文,随机正音,指导。

  四.学习课文1—5段

  1.课文写了三个儿子外,还写了谁?

  2.三个妈妈在做什么?又说什么?

  3.随学生的回答出示三个妈妈的话,进行朗读指导和感情体会。

  (1)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指导:谁来读一读?你为什么这样读?这位妈妈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心情?(自豪、骄傲等)读后再指导:妈妈说这句话时会有怎么样的表情?(抬头,笑,眼睛放光)

  再进行朗读练习。个别读。齐读。

  (2)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指导方法同上。

  (3)另一个妈妈什么也没说。

  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指导:这个妈妈的话应该怎么读?你为什么这样读?(平淡点)

  这位妈妈说这句话时什么心情?(不好意思,没什么自豪,不爱夸耀等)

  朗读练习。

  五.学习课文第6段

  出示,朗读。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爷爷跟在她们后边慢慢地走着。

  讨论:

  老爷爷跟在他们后边干什么?

  预设:想看看这三个儿子到底怎么样。想听听第二个儿子唱歌。想考考第一个儿子的聪明。

  六.学习课文第`7段

  1.读第一句话:一桶水可重啦!

  2.三个妈妈提着一桶水感觉怎么样?

  他们最需要什么?(有人来帮他们)

  七.学习8—12段

  1.这时,谁来了?(三个儿子)

  2.三个儿子分别怎么做的?

  读三个儿子表现的.话。

  3.老爷爷怎么说?

  你们看见几个儿子?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一个,你们说,老爷爷看见哪个?

  4.第三个儿子有什么优点,被老爷爷看到了?

  在老爷爷心中怎么样的儿子是好儿子?

  再读第三个儿子帮妈妈提水的句子。

  八.拓展

  读了课文,你们想对三个儿子中的其中一个说几句吗?

三个儿子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难点:

  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一)师生共同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指生读。

  1、复习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二、字词回顾

  出示词语,指生读,检测,生正音。

  三、品读课文,读懂文本

  (一)自学指导一: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读课文,找出三位妈妈的话。

  师: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找出三位妈妈评价自己孩子的话,用“———”画出来。

  2、全班交流: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3、指导朗读三位妈妈的话,体会阅读乐趣。

  (二)自学指导三:读读说说,体会“孝敬”美德。

  1、感受沉甸甸的“一桶水”。

  三位妈妈手中提的是怎样一桶水啊?谁能找到课文里的句子说说。

  2、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这桶水沉甸甸的.?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

  3、体会“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

  4、齐读“三个儿子”的表现,发现写法。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联系生活说说你该怎样做个孝敬父母的孩子?

  2、颂读《三字经》,升华主题。

三个儿子教案 篇3

  课前谈话:

  同学们,在三八节这天,学校组织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你对妈妈的祝贺,你是怎样做的呢?妈妈怎样夸奖你的呢?除了这些,妈妈以前夸奖过你吗?比如:第一次叫妈妈?刚刚学会了走路,考试考了好成绩……

  一、导入新课

  1、妈妈对我们的夸奖就是一种爱,是一种细腻、真挚的爱,这让我们感到幸福。而我们永远都是妈妈心中唯一的宝贝,是她们心里最棒的,最优秀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里边的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三个儿子

  2、指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检查字词

  既然(说个句子) 嗓子(怎样记住他?) 拎着(拎水桶动作) 晃荡 (晃:组词)胳膊 (指一指) 走走停停沉甸甸

  甸单独一字读四声,在沉甸甸一词中读一声;

  走走停停 沉甸甸变色,观察词语,你发现了什么?AABB式 练习说词语ABB式练习说词语

  师:同学们的词汇真丰富啊,你们真是既聪明又爱学习的孩子呀! 生字读准了,读起课文来一定会更流利,更好听。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老师想请13个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小朋友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讲的是三个妈妈去打水,两个妈妈都夸奖了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什么也没说。可是当妈妈们提着重重的水桶时,前两个儿子只知道自己快活,只有第三个儿子帮着妈妈提水。 )

  三、品读领悟

  师:这三个妈妈是怎样夸奖自己儿子的?边读课文边画出她们的话语。(师注意强调学习习惯)生汇报:读三句话

  师:(出示三个句子)“我的 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板书:聪明有力气)

  “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板书:唱歌好听)

  “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板书:没有什么特别)

  师: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一读,她们的语气有什么不一样?

  (生自己试读,并说出不一样的理由)

  师:请你读出夸奖的语气来。(指名读第一句)多找几名练读

  多骄傲的妈妈呀!第二个妈妈听了第一个妈妈的夸奖,心里会想什么?(生畅谈)指导读第二句话,什么是“极了”?多读这句话 师生合作读:师读第一句,生读第二句 生评议

  师:听了这两位妈妈的话,有什么想说的?(生说出想法)(前2位妈妈夸奖儿子,骄傲自大;第三位妈妈很谦虚)练习读这三位妈妈的话(1.生试读2.指名读)师:“特别”换个词:突出 与众不同 特殊 师:咦?两个妈妈都夸奖了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

  生:也许她认为自己的孩子没什么长处吧。

  师:有不同想法的同学吗?

  生:我想这个妈妈一定是不想太炫耀自己的.孩子吧。

  师:我们刚才读到前两个妈妈都特别骄傲。只有这个妈妈非常谦虚。

  师:谁来谦虚的读读

  (指多名同学朗读)

  师:真是谦虚、朴实的妈妈!

  师:时间不知道不觉就过去了,三个妈妈也打完了水,走回家去。她们仨走走停停,走走停停(师重读)这是为什么呀?

  生:因为水桶太重了?(板书:水桶重)

  师:课文的哪些词语或句子告诉了我们?(第8自然段)

  师出示“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师:是呀,水可真重呀!妈妈们胳膊痛了、腰也酸了。水可真重!谁能把它给读出来?(指名读)指导读“走走停停”这个词语,在练读这段话,指名表演读 生评议 生齐读

  师:这三位妈妈提着这么重的水桶走走停停,她们最需要什么?(小帮手,自己的儿子)

  师:自己读9—13自然段,思考:这三个儿子是怎样帮助她们的?用笔画出三个儿子的表现。(是注意强调写字姿势:头抬高,脚放平) 生汇报:读有关句子“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板书:翻跟头)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书:唱着歌)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板书:提水桶)

  师:孩子们,看到这样三个儿子,现在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呀? 生:真是的,表扬的孩子不帮妈妈,没什么特别之处的孩子却这么孝顺。

  生: ……

  师:如果这三个儿子就站在你们面前,你想对他们中间的谁说些什么?

  生:我想对第三个儿子说,你可真了不起。我要向你学习。生:我也想对第三个儿子说,你真是个孝顺的孩子。

  生:我想对第一个儿子说,你真不懂事呀。只顾自己翻跟头快活。 生:……

  师:正如你们跟这三个儿子对话一样,其中一位妈妈还和老爷

  爷 有一段对话呢,请你和你的同桌一起准备,一个当妈妈,一个当老爷他,分角色读一读。

  师: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怎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呀? 生:因为只有第三个儿子帮妈妈提水。

  生:因为最后这个儿子懂得妈妈的辛苦,帮妈妈分担,只有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四、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师:是啊!爸爸妈妈给了我们生命,养育了我们,多辛苦呀!只有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同学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什么水都有了,水桶是没你们提的了,你觉得从今天开始你可以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儿来孝敬他们?

  生:我要帮妈妈做清洁。

  生:我也要学着做家务,替妈妈分担。

  生:我再也不调皮了,以后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在学校好好表现。 生:对,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以优秀成绩来回报父母。

  生:……

  师:同学们,我们都是在爸妈手心里疼爱着长大的,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可是当我们渐渐长大,有的同学就开始粗声粗气地对他们说话,甚至不耐烦了,其实我们应该以一颗什么样的心来面对爸爸妈妈呢?

  生:应该有一颗孝顺的心。(板书:孝顺)

  生:应该有一颗充满爱的心。

  生: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

  师:真好,孩子们,老师今天也给你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名字叫《感恩的心》(课件出示)同学们,让我们在这美妙的歌声中,回忆爸爸妈妈们曾经为我们的付出,给我们的关爱,在这颗空白的心形卡片上写下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几句话,几句心里话。

  (老师发卡片,同学们自由书写)

  师:谁来念念自己的心声?

  生:妈妈、我爱你!

  师:孩子,你的妈妈此时此刻一定感应到了。

  生: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

  生:……

  师:孩子们,让我们再一次大声地呼喊------(妈妈、我爱你!爸爸,我爱你!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三个儿子教案 篇4

  一、拓展。

  (1)如果前面两个孩子,听了老爷爷的

  话,看了第三个孩子的表现,他们会怎么想,

  又会怎么做呢?是啊,这三个儿子都是妈妈的

  好孩子。

  (2) 那你们呢?把你的“特别的表现” 先告诉你的同桌。

  二、读文与学文。

  (1)学习妈妈的话。小朋友的表现都很好,这么短的时间里记住了所有生字,妈妈看了一定会夸奖你的、她会说些什么?

  (2)看了第三个孩于的表现,听了老爷爷的话,前两个孩子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3)学到这儿,小朋友们想一想你在家里是爸妈的好孩子吗?告诉你的同桌吧!

  (安徽省芜湖市利民路小学 江飞飞)

  1、重点读第6自然段:“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1:也许是说她的儿于既不聪明,也没有力气。

  生2:也许是说她的儿于既不会唱歌,嗓子也不好听。

  生3:也许是她的儿子太普通,没有什么特别的。

  生4:也许是她妈妈不愿在别人面前夸耀她的儿子,要留一手。

  (2)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这个妈妈。

  生二:你的儿子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吗?

  2、表演(想象补充,四人小组合作)。

  当这个孩子接过沉甸甸的水桶时,这三个妈妈会怎么说。

  生1:瞧,您的`孩子多么疼你!唉,您有一个好儿子。

  生2(羡慕地):您还说您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

  生3(微笑着):他还经常帮我干活,经常对我说:“这是我应该做的!”,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

  三、实践活动。

  小记者访谈:实话实说

  生活中你是怎么做的?学了这篇课文,你又有什么新想法。

  (山西省太原市大南关小学 李海萍)《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片段

  1、实物演示,合作交流,共同体验。

  拿出你们准备的小镜子,让我们一起试试看,当时爱迪生是怎样做的。(以小组为单位把镜子拿到窗前让镜子反射太阳光,再把镜子放到灯光下、老师和学生一起观察,一起说说发现了什么?)

  2、作业建议。

  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跟他们说说这个故事的感受、想法并写下来。(黑龙江省大庆市直属机关第四小学 关宏莹)

三个儿子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读6个生字,会写聪。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在生活中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教学重难点】

  理解老爷说的话,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图片、粉红色心形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齐读课题。

  2、说说平时你妈妈是怎样夸奖你的。

  设计意图:一个轻松的话题,让学生畅所欲言,进入兴奋状态,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

  二、 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次。

  三、学习6个要认的字

  (课件出示6个要认的字)

  1、个别读。

  (评读)

  2、齐读。

  3、开火车读。

  4、你是怎样记这些字的?

  5、男女比赛读词语。

  设计意图: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要认的字,为更好地学习课文,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垫定了基础。

  四、学习课文和学写聪字

  1、小组合作学习1~6段:

  (课件出示如下教学要求)

  ⑴ 小组齐读1~6段。

  ⑵ 用-----画出几位妈妈夸自己孩子的话。

  ⑶ 再读读妈妈夸自己孩子的句子,比一比谁读得最像。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其实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合作学习的条件下,博采众长,吸取别人的经验也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新课程下学习方式从接受学习到自主、合作、探究的一种体现。

  2、学读第一位妈妈的话:

  (课件出示第一位妈妈的话)

  ⑴ 指名读。

  (评读)

  ⑵ 挑战读。

  ⑶ 全班读。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更进一步地把自己转化成妈妈的角色,其实时时处处都在提醒他们:你说的话是妈妈说的话。这样挖掘内心的交流,让孩子们很快就体会到作为一个妈妈在介绍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是怎样的骄傲和自豪。然后再挑战读,提供练习提高的空间。

  3、用既又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一方面将练习贯彻在课堂中,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写聪字。

  (件出示聪字的田字结构。)

  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出,每节课都让学生写一写,但不要写得太多,根据本节课设计的内容较多,故只选写一个生字。

  5、学读另一位妈妈的话:

  (课件出示另一位妈妈的话)

  ⑴ 指名读。

  (评读)

  ⑵ 男女比赛读。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由收到放的过程。第一个妈妈的话,老师和学生一起把情感的点点滴滴都挖掘了出来,孩子们也读的有声有色,有滋有味,那么第二个妈妈的话只要稍加点拨,他们就能把妈妈的心情用朗读来表现。学生还是学习的主体,放开手脚,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悟,会有更多的收获。

  6、读第三个妈妈的话:

  (课件出示第三位妈妈的话)、

  ⑴ 指名读。

  (评读)

  ⑵ 全班读。

  7、学习第8段:

  ⑴ 老师范读。

  ⑵ 你从哪里感受到水很重,妈妈提着水真的很累?

  ⑶ 此时此刻,妈妈心里会想些什么?她多么希望

  设计意图:三次和文本的交流,把三个妈妈做了比较,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反应是多元的。对同样的句子,不同的人肯定有他独特的体验,在不磨灭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就是非常必要了。

  8、齐读9、10、11段:

  ⑴ 回答三个儿子的做法。

  (板书三个儿子的图片)

  ⑵ 做练习。

  9、分角色朗读12、13段。

  10、共同探究:

  奇怪了,为什么老爷说只有一个儿子呀?

  11、原来,孝敬父母就是提一桶水这么简单:

  原来,孝敬父母就是在妈妈生病的时候,

  原来,孝敬父母就是当妈妈买了我最爱吃的`草莓时

  原来,孝敬父母就是在妈妈累了一天,静静休息的时候,

  孝敬父母更是在放学回家的时候说一声,早上上学的时候说一声

  小结:

  说得多好呀,我仿佛已经看到了爸爸妈妈那一张张甜蜜的幸福的笑脸。刚才,有一支熟悉的歌曲一直轻轻地在我耳边回荡,现在我听清楚了,听明白了,也听懂了,你们听到了吗?那是《感恩的心》。

  (播放歌曲)

  设计意图:为了尽快展示出课文中具有人文性的思想,我在这里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通过读书,体验,感悟,然后到了抒发自己想法的境界。这里的想法,主要是指孩子们真实的想法,不是虚假的,空浮的,鼓励说真话,说自己心里想的话,允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同时引导学生孝敬父母真的很容易。

  五、讨论交流

  另两个儿子听了老爷爷的话后会怎么说,怎么做?

  (学生回答两个孩子的做法后,板书一个大孝心,将另两个孩子移入心内。)

  设计意图:知错能改也是一个好孩子,通过这样设计,让本来处于模糊状态的同学也能深切体会到作为一个孩子,要成为必须孝顺父母,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孩子。

  六、 扩展活动

  读了这篇课文你打算怎么做?有什么话要对自己的妈妈说,请把你想做和想说的写下来,今晚贴在妈妈的床头,给妈妈看。

  (每位学生发一张粉红色心形纸)

  七、 作业

  读一篇课外读物《乌鸦爱妈妈》。

  设计意图:一个扩展活动加上一份作业,让学生走出文本,激发孝顺父母的心愿。

  【板书】

  23、三个儿子

  孝 敬 父 母

【三个儿子教案】相关文章:

《三个儿子》教案07-19

《三个儿子》 教案03-08

三个儿子的教案01-20

三个儿子教案09-20

三个儿子教案04-24

《三个儿子》优秀教案08-26

三个儿子优秀的教案03-07

《三个儿子》教案15篇08-27

《三个儿子》教案(15篇)08-27

精选三个儿子教案8篇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