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中班课程教案

中班课程教案

时间:2023-03-26 16:48:51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课程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课程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课程教案

中班课程教案1

  活动目的:

  1、知道景德镇市著名的瓷都,有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玲珑瓷四大传统名瓷

  2、能大胆地将自己对瓷器的观察了解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

  课件、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出示实物图片,引出活动

  教师:“这些图片上面都是什么?我们江西有个地方就是这些物品的著名产地,谁知道在哪里?

  幼儿讨论交流

  2、出示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玲珑瓷图片幼儿观察了解。

  3、结合幼儿用书玩游戏

  活动反思:

  由于《瓷都景德镇》这个活动需要感受瓷器的多种颜色的区别,我带幼儿在之前就作了很多有关知识上的铺垫。例如“青”色到底是什么色?通过涂画七色彩虹,让孩子们明确了青色在科学上准确的诠释是介乎蓝色和绿色之间的'颜色,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多解释为天蓝色,如“青天”,就是指蓝天。这样在活动中认识青花瓷时,孩子们很快就理解了为什么上面只有蓝色花纹的瓷器叫作青花瓷。我还带孩子们一起请出“白色宝宝”来调出各种粉色,对比没加白色以前的鲜艳,孩子们亲身感受到了粉色的粉润和柔和。当活动中我出示粉彩瓷问孩子们有什么感觉时,他们都说上面的颜色粉粉的、柔柔的,很像放进了“白色宝宝”。

  还有,在教材上的活动准备中需要带孩子参观瓷窑了解瓷器的制作过程,由于现实条件的局限,我就上网搜集了制作瓷器过程的图片和视频,在多媒体教室播放给孩子们观看。有了这样比较直接的感官接触,孩子们很好地记住了瓷器制作的五大步骤:拉坯、利坯、施釉、画坯和烧窑。当活动中介绍颜色釉瓷时,我说颜色釉瓷就是制作瓷器第三个步骤不用透明色施釉而是用各种颜色的釉施在瓷器身上,小朋友们一下就明白了,还大声告诉我他们觉得颜色釉瓷最漂亮,最神奇。至于玲珑瓷,是四大传统名瓷中幼儿接受最快的。我播放了几张在手电筒照射下闪闪发光的玲珑瓷,还有一张没施釉之前上面很多小洞的瓷盘图片,然后告诉孩子们这种瓷器上用镂雕技术雕刻了很多有规律的“玲珑眼”,所以名叫玲珑瓷。

  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和实物展示相结合的学习认识了四大传统名瓷之后,我利用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和孩子们一起玩“我说你猜”的游戏,以此加深孩子们对四大传统名瓷的印象和了解。另外,我还用准备好的四个瓷器(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玲珑瓷各一个)实物和他们玩游戏,我指到哪个瓷器,谁先说对名称的,就可以来抱一抱、摸一摸这种瓷器,孩子们对这个环节特别感兴趣,个个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

  整个活动基本实现了三个教学目标,幼儿绝大部分都能说对四大传统名瓷的称谓,并且对号入座,不会弄错。在大胆表述自己对瓷器的感受和了解方面,很多孩子的表现都还不错。还有一小部分幼儿无法做到运用恰当的语言诠释自己的想法,这还需要我继续加强日常生活和教学中的注重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中班课程教案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画面,知道黑夜是不用讨厌和害怕的。

  2.懂得用多种方式排解怕黑情绪,逐渐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活动准备:

  1.《我不会害怕》绘本部分课件,美丽的夜景课件,散文诗。

  2.人手一份刮画纸。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形式引出主题。

  1.教师:你们以前有遇到过让你非常害怕的事情吗

  2.儿回忆遇到过的害怕事情。教师总结:每个小朋友都遇到过害怕的事情,有一只小兔子她也遇到了害怕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她遇到了什么吧!

  二、请幼儿观看ppt,了解小兔子害怕的事情。

  1.教师讲述课件中的内容,请幼儿猜想小兔子害怕的事情。

  2.教师引导幼儿知道夜晚不害怕,我们要想一些快乐的事情。

  教师总结:黑夜不用害怕,我们可以抱着自己的布娃娃,唱唱好听的歌,美美地睡上一觉,很快就到第二天了。

  三、请幼儿边看美丽的夜景图,边听散文诗,引导幼儿不再害怕黑夜。

  1.教师请幼儿观看课件ppt,读散文诗,让幼儿感受夜景的'美丽,萌生将美丽的夜景留下的愿望。

  散文诗《美丽的夜晚》

  天渐渐黑了,月亮姐姐笑眯眯地向我们走来,许多小星星调皮地向她眨着眼睛,地球妈妈睡得真香啊,轻轻地打着呼,花儿合上了美丽的花瓣,甜甜地睡着了:小草的叶子上还挂着刚刚洗澡留下的露珠,也睡着了,小宝宝在又温暖又舒服的摇篮里慢慢地闭上了眼睛,妈妈轻轻地唱着《摇篮曲》。

  2.教师提问:你在散文诗里听到了什么?这样的夜晚美不美呀?那你还会害怕这样的夜晚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将这样美丽的夜晚留下来,好不好?

  3.请幼儿绘画美丽的夜景。(在刮画纸上自由刮画)

  四、结束

  将画好的夜景图与其他的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让其他的小朋友也知道夜晚是很美丽的,让他们也不再害怕黑夜好吗?

中班课程教案3

  活动目标:

  1、复习学过的重叠词,如“高高的”、“大大的”、“小小的”、“甜甜的”等,进一步理解重叠词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这些重叠词。

  2、学习儿歌中的重叠词,并认识词语:蓝蓝的、黑黑的、深深的、密密的。

  3、根据儿歌的结构特点正确运用重叠词续编儿歌。

  活动准备:

  1、XXX节奏的音乐:录音机,磁性黑板。

  2、许多重叠词和名词的字卡。

  3、11个大体操圈摆放在室内。

  4、儿歌《家》的范文,并在文字边留有空白,便于填充。

  活动过程:

  一、集体舞蹈《可爱的双胞胎》,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回忆,并正确运用学过的重叠词。

  1、出示“重叠词兄弟”,进一步理解重叠词的含义。

  引导幼儿观察“重叠词兄弟”,知道他们长得一模一样,是一对双胞胎。

  指导语:“这对双胞胎兄弟,哥哥叫重重,弟弟叫叠叠,他们俩从不分开,走在一起叫重叠词。”

  2、游戏“找重叠词兄弟”。

  让幼儿从众多的词汇中找出重叠词,帮助幼儿分辨重叠词。

  指导语:“今天来了许多重叠词兄弟、姐妹,请小朋友把他们找出来和我们做朋友。”

  3、学习运用手上的重叠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根据幼儿的能力做不同的要求。能力强的孩子可以要他说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

  能力弱的孩子只要用重叠词组词,给予鼓励。(如高高的楼房)

  三、学习儿歌《家》,认识儿歌中的重叠词。

  1、老师用充满感情的声音生动地进行配乐朗诵,请幼儿边欣赏儿歌边注意听听儿歌里都有谁的家。

  欣赏后提问:这首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儿歌里都有谁的家?他们的家在哪里?他们的家是怎样的?

  (学习新授词汇:蓝蓝的、黑黑的、深深的、密密的)

  2、再次欣赏儿歌,帮助幼儿认识汉字和学习运用新授词汇。

  让幼儿把儿歌范文里新的重叠词找出来,并用这些重叠词组词,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如蓝蓝的XXX。

  看谁说得最多,注意用词的准确性。

  最后,把重叠词送回家(儿歌范文)。

  四、模仿或续编儿歌。

  1、帮助幼儿模仿儿歌句式续编儿歌内容,要求幼儿运用重叠词,说清楚是怎么样的家,这样的家是谁的家。

  鼓励幼儿说得与众不同,具有独创性。

  2、指导语:“除了儿歌里的人和动物都有家,还有什么东西有家?他们的家在哪里?他们的家是怎样的?”

  最后把幼儿续编的儿歌内容抄出来,集体进行朗读。

  (老师抄的同时,让幼儿一个接一个说出自己续编的诗句,鼓励幼儿声音响亮、清楚、充满自信心)

  五、游戏:找朋友,练习重叠词名词配对。

  老师放音乐,让幼儿手举拼词卡找与自己相应的词汇进行配对,找到就站在场内的大体操圈内组成一对。找好后,让每一对朋友根据下面的节奏创编儿歌。

中班课程教案4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5角、1元的硬币。

  2、能够区分两种硬币。

  活动准备:

  5角、1元的硬币每人一套,存钱罐1个,篮子20个,小盒子1个,教棍1根,幻灯片7张(5角、1元硬币的正面、反面、正反面各一张,5角、1元在一张图的图片一张),捐物箱2个,玩具若干,长桌2张。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认识5角、1元的硬币

  2、活动难点:区分两种硬币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出示存钱罐,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存钱罐)老师在里面存了好多硬币。现在我把它请出来和小朋友交朋友。

  2、基本部分

  (1)幼儿找“朋友”,进行认识。

  硬币朋友最喜欢和轻轻拿,轻轻放的人交朋友了,你们能做到吗?请你们在篮子里找一个“朋友”。

  提问:

  a、你找的“朋友”是什么形状的?

  b、它是什么颜色的?

  c、上面有些什么图案?

  (2)幻灯片演示,教师逐一出示5角、1元的硬币让幼儿认识。

  现在,请小朋友都把自己的“朋友”送回到篮子里,下面我们把这些硬币放大了再来看一看。

  认识5角,用幻灯片向幼儿展示5角的硬币。

  正面——提问:

  a、这是多少钱的硬币?(5角)

  b、它的正面上有些什么?

  反面——提问:

  a、这是5角的正面还是反面?(反面)

  b、上面印有什么图案?(荷花)

  正反面——这就是5角硬币的正面和反面,请你们在篮子中找出相同的硬币。(找到后)

  提问:

  a、请你们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硬硬的、圆圆的、凹凸不平的)

  b、它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金色、圆形的)

  认识1元,用幻灯片向幼儿展示1元的硬币。

  正面——提问:

  a、它是多大面值的硬币?(1元)

  b、上面都有些什么?

  反面——提问:

  a、这是正面还是反面?(反面)

  b、上面印的是什么图案?(菊花)

  正反面——这个就是1元硬币的正面和反面,请你把它找出来,好吗?(找到后)

  提问:

  a、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银色、圆形的)

  b、数字是几?(1)

  c、上面的汉字是什么?(元)

  (3)同时出示5角、1元的硬币让幼儿观察、认识。

  老师把5角、1元的硬币都放到了一起,我们一起来看看。

  提问:

  a、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结:都是圆形的,都是硬硬的,凹凸不平的。5角和1元的硬币,颜色不同,大小不同,数字不一样,汉字也不一样。

  (4)区分硬币以巩固硬币的认识。

  我们认识了5角、1元的'硬币,现在我要考考旁边的爸爸妈妈,看看他们认识吗?这是多少钱?(5角)要考倒爸爸妈妈可真难,现在我来考小朋友,看你们认识这些钱吗?这是多少钱的硬币?(1元)这呢?(5角)真棒!现在老师换一换,请你们在篮子里面找出5角的硬币让老师看看,你们还能找出1元的硬币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看看吗?刚才小朋友说了5角和1元的大小不同,老师这里有一个小盒子,里面放了许多5角、1元的硬币,我请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摸出一个5角的。

  3、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并进行简单的购物。

  今天,我们和硬币交了朋友,都认识了5角、1元。看,老师请了2个售货员阿姨来,请阿姨们说说她们卖的是什么东西?(售货员介绍:小朋友们好,我是5角店的售货员阿姨,里面有…)你们想买玩具吗?(想)那老师请小朋友拿一枚硬币去买一样自己喜欢的玩具,买到后玩一会儿就把它捐给灾区的小朋友。请1、2组的小朋友拿硬币买玩具,请3、4组的小朋友拿硬币买玩具,…小朋友你们看,这是捐物箱,我们把买到的玩具捐给灾区的小朋友。(甘红梅)

中班课程教案5

  一、活动目标:

  1. 能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模仿创作造型类同的作品;

  2. 初步尝试规划自己的创作过程;

  3. 尝试分析他人作品的不足之处,并能提出修改的意见。

  二、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的泥;各种锅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感知体验

  1.观察小厨房里的厨具。

  出示不同种类锅子的照片,如炒瓢、汤锅、电饭煲、平底煎锅等,请幼儿说说是否见过这些锅,妈妈在家中拿这些锅做了哪些好吃的给自己。

  2.告知幼儿本次活动将制作的作品是“汤锅”。着重引导幼儿观察汤锅造型特点(锅肚子是深空心的,锅盖是浅空心的)。

  (二)实践操作

  1.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汤锅的塑造过程。在创作之前,教师先示范分析造型。告诉幼儿汤锅油空空的锅肚子、锅盖以及两只方便将锅端起来的`“耳朵”组成。锅肚子用深空心来做,锅盖用浅空心来做,两只“耳朵”用条形压片来做。然后,进一步示范制作过程的规划:锅身——锅盖——锅饼。

  教师示范锅身的制作过程,在制作锅身时,为了造型逼真,教师在制作深空心的基础上,还应注意当空心裹在食指上时,锅底的部分可以在桌子上压一下,压平,然后再将空心从手指上拿下来整理造型。锅壁一定要和锅底做成垂直状,这样出来的作品才更逼真。

  2.幼儿模仿

  请幼儿依照教师的示范,先分析自己要塑造锅子的结构,确定每个部分用什么造型来创作,然后进一步分析整体的创作步骤。

  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颜色的泥来进行塑造。教师鼓励孩子大胆的进行创作

  3.评价

  教师选择几件典型作品,如锅盖和锅子不匹配、锅壁和锅底不垂直、锅子的整体造型不匀称等,请幼儿分析这些作品的问题,并提出该井意见。

中班课程教案6

  一、活动目标:

  ① 树立幼儿初步的防范意识。

  ② 引导幼儿了解如何与陌生人交往,如何保护自己。

  ③ 培养幼儿思考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活动准备:

  ① 多媒体课件

  ② "×"和"√"号的标记牌

  活动重难点:

  ① 重点:初步树立防范意识,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

  ② 难点: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过程:

  1、歌曲导入,激趣引题

  播放幼儿熟悉的《小兔乖乖》的音乐,幼儿倾听欣赏。

  2、故事进入,观看短片《丢丢和陌生人》

  师:小兔为什么不给大灰狼开门呀?现实生活中也有像大灰狼一样的坏人,他们是怎么哄骗小朋友呢?小朋友请听故事《丢丢和陌生人》。

  (1)组织幼儿讨论

  ①丢丢跟谁走了?

  ②什么是陌生人?

  ③他为什么跟陌生人走的呢?

  ④结果怎么样?

  ⑤小朋友能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

  (2)教师小结:陌生人里面有坏人,坏人会用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说好听的话骗小孩,把小孩拐走,使小孩再也回不了自己的家了,所以我们不能随便相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3、观看情景片断,展开讨论

  此环节选取生活中典型的三个情景片断

  ① 不乱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② 一个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门怎么办?

  ③ 和大人走失怎么办?

  通过三个情景的展示,逐步让幼儿进行交流和讨论,教师深入其中直接引导,使幼儿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训练,并在观赏过程中让幼儿懂得与陌生人交往以及保护自己的方法。

  4、巧虎超人教你怎么做

  让幼儿喜欢的卡通人物巧虎超人,以俏皮的口吻迅速地作出正确与错误的行动判断,让幼儿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巩固学习了应对陌生人的方法,提高了整个活动的'趣味性、综合性。

  5、游戏--小小裁判员

  通过故事与观看短片幼儿已具备了一定的判别是非能力,教师再次让幼儿观看几个情境,并在观赏的过程中让幼儿举出对错牌,判断哪种行为是对的、哪种行为是错的。

  6、结束--欣赏儿歌《小心陌生人》

  不能跟陌生人走

  陌生人的东西我不吃

  陌生人的礼物我不要

  陌生人敲门我不开

  活动总结:

  本活动我让幼儿初步掌握了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让幼儿之间相互传授经验,让幼儿了解爸爸、妈妈或老师不在身边时,有陌生人给好吃的、好玩的,都不能接受,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安全"是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字,要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就要对他们进行一系列的安全教育。因此,我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让他们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对本次活动最大的期望,也是我不断努力和奋斗的方向。

中班课程教案7

  剪纸活动:春天的花园

  活动目标 1、继续学习对称剪纸蝴蝶和花,并根据自己的意愿组合画面。

  2、让幼儿体验剪贴和合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剪纸时良好地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剪好形状的2开白纸6张,各色正方形彩纸若干,剪刀每人一把,胶水每人一瓶,筐子12个。2、将白纸分贴在教室周围。

  活动过程 1、引入部分 欣赏春天的景物图片、展示教师范画,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花和蝴蝶的形态。

  师:春天来了,春姑娘飞到我们教室里来了,她给我们带来了礼物,请小朋友们看看她带了什么礼物来呀?(展示范图) 2、学习剪纸 1)我们今天就要自己动手来剪蝴蝶和花,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剪的。

  2)教师示范蝴蝶剪法,(先把纸对折,再用笔在对称线旁边画蝴蝶的身子,接着画蝴蝶的翅膀,边画边念:一个大椭圆接着一个小椭圆,最后用剪刀剪下来,打开就成了。)用磁铁将蝴蝶固定在“花园里”,启发幼儿观察:蝴蝶还少了什么东西?

  3)示范花的剪法。 师:花园里没有花,蝴蝶会来吗?所以我们要做出美丽的花去吸引蝴蝶。学习

  3、分组剪贴 幼儿动手剪贴,教师巡回指导(指导能力差的'幼儿学会剪,启发能力强的幼儿剪出各种各样的花和蝴蝶,并使构图更美观) 4、评价展示:将作品展示教室墙上,幼儿根据画面丰富、整洁、美观的标准互评。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拓印意愿画

中班课程教案8

  设计意图:

  本活动取材于幼儿园建构式课程中班下的主题《小鬼显身手》,它通过两段对比鲜明的歌词与速度,创设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音乐形象--勤快人和懒惰人。引导孩子们感受劳动的快乐,由此喜欢劳动。

  歌曲的主要特点是:

  1、两段旋律的速度对比,如第一段快、第二段慢。

  2、两段歌词的关系对应,如:第一段"他在……他在……他还在……"、第二段"他不……他不……他也不……"。此外歌曲还有需注意的细节:如歌词与日常口语有区别、重复乐句的末尾音高有区别。

  针对歌曲的特点,活动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通过厨师角色贯穿整个歌曲的学习过程,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2、通过歌曲的对比倾听、图谱的对比观察、动作的对比演示等感受歌词、速度以及细节的区别。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尝试用不同的速度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

  2.体验歌曲诙谐的情绪,愿意做个勤快人。

  活动准备:

  1.《勤快人和懒惰人》伴奏带、CD机、电子琴。

  2.图谱。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场、发声练习

  1.随音乐进厨房教师:今天我们要去参观厨房,让我们跟着音乐出发吧!

  2."厨师"和小朋友问好。教师:大厨师欢迎小朋友们,"小朋友们好……"

  3.出示图片说说厨师的本领教师:你知道厨师通常有什么本领?

  二、学习歌曲过渡:厨师有那么多本领,今天我们就来听一首关于厨师的歌。

  1.完整欣赏歌曲录音,感知歌曲形象。

  教师:歌曲中有谁?

  过渡:我们再听听歌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2.完整欣赏歌曲清唱,感知歌曲速度。

  教师:两段歌曲速度一样吗?怎么不一样?你觉得为什么不一样?

  过渡:我们先来仔细听听勤快人是怎么劳动的?

  3.结合图谱欣赏第一段歌曲清唱。

  教师:勤快人在干什么?

  "他在 炒菜,他在 煮饭,他还在蒸 馒 头" (念一念、听一听、唱一唱)过渡:我们来完整地唱一唱"勤快人"。

  4、完整学唱歌曲第一段。

  过渡:勤快人在劳动,可懒惰人却在?

  5.结合图谱欣赏第二段歌曲清唱。

  教师:懒惰人"他不 ?他不?他还不?" (念一念、听一听、唱一唱)过渡:我们来完整地唱一唱"懒惰人"。

  6、完整学唱歌曲第二段。

  过渡:两段歌曲都藏着同样的小秘密,请你仔细听把它找出来。

  7、结合图谱、动作感知并学唱细节:重复乐句末尾音的区别。

  过渡:我们把两段歌词完整地唱一唱(速度提示)

  8、完整学唱歌曲,初步尝试表现歌曲速度的差异。

  1)师生分角色唱教师:老师先唱"勤快人"、小朋友们唱?

  2)师生换角色唱教师:"勤快人和懒惰人"你喜欢哪一个?那么这次请小朋友唱"勤快人"……三、师生合作表演唱中班教学活动《勤快人和懒惰人》团队研修案例一、教材解构:

  本首歌曲在主题的中间阶段进行开展,当幼儿积累初步的劳动认知,感受劳动的辛劳与快乐,通过此歌曲的引出,能让幼儿在模仿成人劳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和熟悉成人劳动的不同形象。《勤快人和懒惰人》是一首经典歌曲,本身歌曲结构比较工整,篇幅不长,歌曲关系单纯,一个字对一个音,曲调比较平稳,两段体的乐曲结构有重复节奏,只不过在两段结尾处旋律稍有高低区分;演唱音域也比较适合中班幼儿,歌词的形式和内容易于用动作来表现,歌词形象表现的是在厨房劳动的厨师,对幼儿来说也不惧陌生感,唯一具有挑战的是勤快人和懒惰人所表演唱的曲调速度有快慢之分,这对适当提升中班幼儿歌唱表现能力具有一定的挑战度。

  学情分析:

  中班幼儿喜欢音乐表现活动,乐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已经具备一定的歌唱表现能力,在控制声音,辨别音高、旋律、速度方面已经积累初步的经验,在演唱中经常喜欢借助动作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也有情感表达的需要,因此,为了让幼儿熟悉歌词,理解和感受歌曲形象,我们在歌唱活动中的情境创设和动作表演还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策略。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相对比较容易兴奋,喜欢结构相对工整,有重复感,音乐关系较为简单,喜欢比较轻快活泼、速度稍快的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基本上很适宜中班幼儿年龄段幼儿演唱和表现,歌词形象也能清晰地引发幼儿模仿厨师劳动的场景,体验快乐劳动的成功感。

  研修过程:

  第一次集中研讨此次集中研讨主要根据主题《小鬼显身手》确定主题脉络,各个教学活动在主题行进中适合开展的时机,《勤快人和懒惰人》排在主题进程的中间时段,具有一定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来源于本身歌曲带有正面和负面两种形象的表现,也激发幼儿对积极劳动形象的肯定、欣赏和喜欢,让幼儿进一步获得劳动的快乐和自豪起到铺垫的作用,因此,通过此次集中研讨,我们初步确定了此歌唱活动在主题开展中的价值和在实施中主要表达的歌曲情感基调是正面快乐的。

中班课程教案9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理解逃家小兔故事内容。

  2.尝试用“如果……就……”的句式展开想象,大胆表现。

  3.感受母爱并学会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大图书《逃家小兔》一本 背景音乐《心甘情愿》 《我的朋友在哪里》 小球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大胆想象故事情节

  师:孩子们老师给大家介绍两位新朋友(出示大书)他们是兔妈妈和兔宝宝。

  ——兔妈妈和兔宝宝住在大树旁的小房子里,他们生活得很开心,看,他们正坐在大树下聊天呢。说些什么呢?

  ——这本书把兔妈妈和小兔子一起说话的内容记录下来了,我们来看看兔妈妈和小兔子到底说了些什么?

  二、教师引导幼儿阅读理解图书内容。

  小兔子可调皮啦,它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想要离家出走,做一只逃家小兔,请幼儿猜测逃家的意思,阅读图书的名称。

  第一幅图(小兔变小鱼)

  ——小兔子在离家出走后跟妈妈玩起了你追我变捉迷藏活动,小兔子刚开始变成了什么?他的妈妈变成了什么,妈妈是怎么钓他的小宝宝的,为什么不用鱼钩,要用萝卜来钩小兔子呢?

  小结(兔妈妈知道她的宝宝最喜欢吃胡萝卜了,这样既可以让小兔心甘情愿的跟兔妈妈回家,又不会伤害小兔子。原来兔妈妈这么爱小兔子啊!)

  1.分角色朗读,学习句型:“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

  2.师:现在我演兔妈妈,你们一起演兔宝宝,我们来说说小兔子和妈妈的话。

  第二幅图(小兔子变成石头)

  ——调皮的小兔子又变成了什么?他的妈妈变成什么来找它?妈妈爬山带了些什么?带着这么多东西爬山你觉得妈妈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还要去找小兔子?

  小结(兔妈妈背行囊,年纪也大了,爬这么高的山很辛苦,但兔妈妈历经千辛万苦也要把小兔找回家。)

  第三幅图(小兔子变小花)

  ——可是小兔子还是没有停止逃跑,它又变成了什么?兔妈妈又变成了什么?观察一下园丁,你猜他在干什么?给小花除草施肥,小花会变得怎么样?想一想妈妈为什么不变成采花的人而变成园丁呢?兔妈妈篮子里为什么要放着小草呢?

  ——猜一猜接下来小兔会变成什么呢?提问请孩子展开讨论。

  第四幅图(小兔变小鸟)

  ——小兔还是被妈妈找到了可它还是不肯回家他想变成一只小鸟,飞得远远的。

  ——妈妈这回变成了什么?谁能用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把话说完整?

  师:那我们来听听小兔子和兔妈妈是怎么说的。(看课件)

  第五幅图(小兔变帆船)

  1.提问:小兔越聊越开心,快看他又变成了什么?这回兔妈妈变成了什么?引导幼儿用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把话说完整。

  ——原来呀小兔想要变成飘扬过海的帆船,飘得远远的,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可我们知道妈妈不想让小兔飘得远远的,于是她变成了什么?

  ——你们想知道妈妈想让小兔去哪里呢?

  ——对啊,妈妈想让小兔回到自己的.怀抱中,可小兔还是想逃走,他想在变成空中飞人,飞得高高的。

  第六幅图

  ——当小兔成空中飞人时,猜猜兔妈妈变成了什么?兔妈妈以前没练过走钢索,这是多么危险的事啊,她害怕吗?可是她还是继续往前走,因为她想找到她的小宝贝,可见兔妈妈对小兔子充满了爱。

  三、通过语言游戏,引导幼儿运用句式“如果……就……”大胆想象,积极表达,体验活动的乐趣。

  游戏规则:小球找到谁,谁就要大声说:“如果你来追我,我就变成……让你……”说不出的幼儿就要受到惩罚。

  幼:如果你来追我,我就变成汽车,开得远远的,让你追不上我。

  师:如果你变成汽车,我就变成红灯,让你不能开走。

  幼:如果你变成红灯,我就变成飞机,飞得远远的。

  师:如果你变成飞机,我就变成飞行员,你还是在我的手心里……

  四、欣赏图书最后一页,感受小兔回到妈妈温暖怀抱时喜悦的心情,懂得母爱的伟大

  师:我们一起看看小兔想的方法。小兔说:“如果你变成走钢丝的人,我就变成小男孩跑回家。”妈妈说:“如果你变成小男孩跑回家,我正好是你妈妈,我会张开手臂,好好地抱住你。”小兔说:“天哪,我不如就呆在这里,当你的小宝贝吧。”他就这么办了。“来根红萝卜吧!”妈妈说。

  师:对于小兔来说,还有什么比充满母爱的家更温暖呢?如果你是小兔,你还愿意逃走吗?为什么?

  ——你想对小兔或兔妈妈说些什么?

  ——你的妈妈有多爱你?说说妈妈为你做了什么事情最让你感动?

  ——逃家小兔终于还是回到妈妈的怀抱,看来天论世界有多大,孩子的心有多高,哪怕是到天涯海角,孩子永远逃不出妈妈关爱的目光,即使将来长大了离开了妈妈的身边,也永远离不开紧紧相随的母爱。

  活动延伸:

  播放背景音乐《心甘情愿》幼儿表演故事。

  小朋友都知道妈妈是世界上最爱我的人,我们也要用行动表达出自己对妈妈的爱,今天,回家后要抱抱自己的妈妈,对她说一声:妈妈我爱你。

中班课程教案10

  活动目标:

  1、感受并体验小老鼠普普不同的情绪变化,丰富有关心情的词汇:孤独、失望、难过、开心。

  2、在体验普普心情变化的基础上进行经验迁移。

  活动准备:

  《小老鼠普普》故事DVD;

  体现小老鼠心情的四幅图片和字卡以及故事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回顾故事内容。

  1、请幼儿欣赏DVD动画《小老鼠普普》。

  2、请幼儿说出观看动画后的感受及小老鼠普普放屁的特点。

  教师:“小朋友们刚才看动画片的时候都在开心的笑,故事中哪个地方让你们觉得很好笑、很开心呢?小老鼠普普放屁是怎么样的呢?

  (二)感受和体验普普的情绪变化。

  1、教师引领幼儿观看故事幻灯片体验普普孤独的心情。

  (1)教师故事导入,引导幼儿简单复述画面内容,重点观察体现普普孤单心情的画面。教师提问:普普现在的心情怎样?从哪里看出来?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2)鼓励幼儿大胆表述,教师在肯定幼儿想法的同时引出词汇——孤独。

  (3)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迁移,讲述自己孤独时候的心情。

  2、继续观看幻灯片,体验普普失望的心情。

  (1)教师:发生了什么事情?和全家人去找食物是普普的愿望,愿望实现不了,普普会觉得怎么样?

  (2)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迁移,讲述让自己失望的事情。

  3、结合幻灯片故事内容,体验普普难过的心情。

  (1)观看普普难过心情的画面,说说普普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2)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迁移,讲述让自己难过的.事情。

  4、体验普普开心的心情。

  (1)教师:普普的心情变好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引导幼儿说说普普心情现在变得怎样?为什么会开心起来?

  (2)幼儿迁移经验,讲述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5、教师围绕普普的四种心情,完整讲述故事,并根据故事情节,适时出示表示普普心情的四副图和字卡。

  (三)幼儿阅读讲述。

  1、幼儿自己阅读体现普普心情变化的四副图片,并进行两两讲述。

  2、幼儿拿着图片跟现场的老师进行互动讲述。

  在阅读大书的过程中,除了教案上面的提问,还可以增加的提问:

  第2页:哪个是普普?为什么?

  第3页:大家都在干什么?(提示幼儿用上合适的动词)

  第8页:普普提出来和大家一起去,你们猜猜大家会同意吗?他们会说什么呢?

  爸爸为什么最后同意他一起去?你认为普普会个大家带来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呢?

  第10页:除了有香香的食物,你还发现了什么?你会和普普一家说什么?

  第16页:这时候每个人的心情会怎样?如果你是普普,你这时候的心情会怎么样?你希望大家对你说些什么呢?

  第20页: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老鼠一家会说什么呀?普普这时候心情怎么样?为什么会脸红乐呢?

中班课程教案11

  背景分析:腊梅花在我们当地的生活中不常见,在这次活动中能让孩子们初步认识腊梅花,并能学习运用吹画和手指点画的方法来表现腊梅花的特点。在创作的过程中既能体验其中的乐趣,轻松的认识腊梅花,又能感受成功的喜悦,不但可以让孩子掌握一种新的绘画方法,还可以很好地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对美的欣赏能力。

  对活动对象及目标的分析:大班幼儿的表达能力已不仅仅停留在语言和动作上,他们已经基本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与想象来用

  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一些情感,因此较中班和小班幼儿他们对于美术绘画非常喜爱,绘画不但可以体现美,表现美,更能让孩子们可以互相欣赏和直观的把美感表现的淋漓尽致,每次让孩子们画画,他们都会高兴的手舞足蹈,马上兴奋起来,但是她们在绘画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一些技巧、形式与方法掌握的还是不全面,所以我设计了这节美术活动,运用吹点画的方法,让幼儿学会一种新的绘画技巧。

  活动名称:美丽的腊梅花

  活动目标

  1.学习吹画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手指点画、彩笔添画等辅助手段表现腊梅花的基本特征;

  2.喜欢吹点画,体验吹点画的乐趣,提升孩子审美能力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活动准备

  墨汁、红色颜料、棕色颜料,图画纸、毛笔、彩笔,抹布,雪中腊梅的图片、范画一幅、乒乓球若干。

  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将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观察法:通过播放腊梅花课件,直接让幼儿进行观察和学习。只是形容孩子还是不能很直观的想到腊梅花的形态,利用课件使幼儿对梅花有直观形象的认识。

  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作画让幼儿感受吹点画的有趣,达到激发孩子们创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活动过程

  一、引导

  幼儿观看腊梅花的课件,让幼儿通过观察对腊梅花有初步认识,欣赏腊梅花的美,接着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腊梅花的枝、干、花、花蕊的形状颜色。引导幼儿说一说这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师:“孩子们想不想也用这种方法自己来做画,激发幼儿学习吹点画的热情。”

  二、过程

  1.让孩子一起玩帮球球找家的游戏,先让孩子练习下如何掌握吹气的方向,以备孩子在吹树干、树枝时能较好的掌握生长的方向。

  2.让孩子休息下并观看教师示范吹树干、树枝。这是难点部分,详细讲解。先用毛笔蘸棕色的颜料滴在纸的下半部分,然后用嘴对着颜料向前吹、改变方向吹,慢慢吹出树干树枝的形状。吹时用力要适度,主干粗吹时用力小一些,树枝细吹时用力大一些,在吹的过程边吹边讲解。

  3.用右手食指蘸红色颜料,在树枝的适当位置点腊梅花的花瓣,也可点上几个花苞。点画前先看好位置,花瓣在排列上要注意层次,排的美观,不能出现排队现象。点画后及时擦手,注意手上的颜料不要弄到衣服和桌椅上,注意卫生。

  4.用彩笔添加花心。

  三、教师示范完毕,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注意画面整洁卫生。

  2.能力强的幼儿可多吹画几颗梅花树,能力弱的重点掌握吹的方法。帮助每个幼儿完成作业,享受成功的乐趣。

  四、作品展览

  完成作品并进行展览,互相欣赏评价。与幼儿用幼儿作品布置教室,让孩子们一起欣赏自己的作品布置成的梅林,鼓励、激励不同水平的孩子,让孩子们在看到自己的成绩后有成就感,并在美丽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五、活动延伸

  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利用点画的方法创作出更多漂亮好看的作品供大家欣赏。

中班课程教案12

  (一)内容简介

  鸭妈妈有六只可爱的小宝贝。一天,鸭妈妈带着小鸭子到水边去玩,小鸭子们游得可快活了。可是,天生残疾的小小鸭在水里老是兜着圈子,朋友们都嘲笑它,它伤心极了。

  一天,河边来了一只狐狸,其他小鸭子都迅速地游上了岸,只留下小小鸭还在河里兜圈圈,可怜的它能逃脱狡滑的狐狸吗?

  (二)主题分析

  故事主要描述了一只天生残疾的小鸭,因为游泳只会在原地打转,受到了大家的歧歧视。没想到正因为这个缺陷,使它帮助兄弟姐妹逃脱了狐狸的伤害。众人眼里的“弱点”却给大家带来了“好运”。这样的故事,正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故事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评价周围的同伴,在学着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渐渐明白要接受朋友的优点,同时也要宽容别人的弱点。

  (三)情节分析

  故事的开始温馨而又让人充满期待,但事情却没有人们所期望的那么完美。鸭妈妈三了一只天生残疾的小小鸭,正当大家为之沮丧的时候,小小鸭的残缺却给我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最后,每个人都接受并且欣赏起小小鸭,故事有了一个让人感动的完美结局。孩子们的情感也随着故事情节的曲折而跌宕起伏,并感受到彼此宽容、彼此欣赏的温暖。

  (四)角色分析

  故事的主角——小小鸭,虽然天生残缺,但它心地善良,对快乐充满着渴望。其实每个人都像这只小小鸭一样,有无法改变的弱势,面对这样的情形,有人逃避,有人自卑。可是小小鸭的经历却告诉我们:即使是弱势,有时也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坦然去面对自己的不完美。

  故事中的鸭妈妈、众小鸭、小动物们似乎就象征着现实生活,人们总是更容易接受美好的事物,而对于那些“缺陷”、“不足”时而不屑、时而嘲讽。同样,生动的故事让孩子们懂得要同情“弱者”,也要宽容别人的“不足”。

  (五)图画分析

  1.画面构图、色彩

  故事画面简单,而故事的情节性比较强,逐幅图片较连贯完整地讲述着故事,更容易将孩子的情绪带入到故事情节中来,心情也会随着故事中小小鸭的经历而有所起伏。

  小小鸭战胜狐狸,是整个故事的转折点,也是故事的高潮。可以先让孩子们看小鸭们获救的`结果,再来猜测小小鸭是怎么战胜狐狸的,这样或许能更好地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

  2.图画中蕴藏的细节

  故事画面简洁,没有太多与故事情节相关的细节供孩子细致观察。但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激发孩子对页码的关注,从而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能力,观察页码对孩子记忆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同样也是有所帮助的。

  (六)语言分析

  故事中有不少对话,可引导孩子观察画面,大胆猜测人物间的对话和心理活动,对孩子们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感受是很有帮助的。

  教师讲述故事时的语言要和故事情节的意境相吻合,要表现出小小鸭的伤感、自卑,动物朋友的冷漠,狐狸的愚蠢和故事结局时的幸福,这样会有助于幼儿理解作品的内涵。

  (一)活动设计1

  1、设计思路

  中班孩子的社会性不断在发展,他们已经能开始与同伴友好地交往。虽然他们能接受同伴的优点,却很难容忍朋友的缺点。当别人有了错误或者过失,他们经常会嘲笑、指责对方,少了一份同情和宽容。

  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对孩子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将此内容设计为两个活动方案,一方面可以引导孩子充分地观察画面,想象人物的对话,讲述故事的内容;另一方面,在故事情节的高潮处,可以给孩子们留下悬念,进一步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大胆猜测故事的结局。同时,孩子们在体验小小鸭“奇特经历”的过程中,又能懂得对同伴的缺陷要接受和宽容,而不能嘲笑,进而帮助他们学会与人交往。

  整个活动以故事情节贯穿始终。在第一次活动中,首先让孩子们观察讲述图片,感受鸭妈妈的幸福期待,在孩子们的心中也萌发对故事的期望。接着,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小小鸭的表情,感受小小鸭受人嘲笑时的伤心难过。最后,在“小小鸭会不会被狐狸吃掉”、“它会战胜狐狸吗”的悬念中结束活动,也让孩子们对下一次的阅读充满期待。

  2、活动目标

  (1)自主阅读图画书,并讲述自己喜欢的情节,感知故事内容。

  (2)大胆想象故事的结尾,并尝试模仿用符号记录。

  3、活动准备

  图画书《划圈儿的小小鸭》和PPT课件

  4、活动过程

  (1)观察画面,引发兴趣

  ①出示第1、2页:

  一你看到了谁?它在干什么?

  一猜猜鸭妈妈会有几个小宝宝?它的宝贝们会是什么样的?

  一鸭妈妈和你们一样,希望能孵出六只可爱、漂亮、健康的小鸭。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听听鸭妈妈和它的孩子们的故事吧。

  (2)欣赏故事,理解内容

  ①欣赏故事第7~1 0页:

  一你听到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

  一小小鸭和其他5只小鸭子有什么不一样?

  一为什么小小鸭游泳的时候只会划圈圈? ②欣赏故事第11~1 3页:

  一谁来看小小鸭游泳了?

  一你猜它们会对小小鸭说什么?

  一你怎么知道他们都在嘲笑小小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小鸭伤心的表情。)

  一小动物们的话让小小鸭很伤心、很难过,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鸭子,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引发幼儿对力、小鸭的同情。)

  ③欣赏故事第1 7、1 8页:

  一一天,小鸭子们去河里游泳。瞧,谁来了?

  一猜猜狐狸想什么?

  ④欣赏故事第1 9页:

  一几只小鸭子游上岸躲起来了?谁没有游上来,为什么?

  (3)自由讨论,大胆想象

  一小小鸭会被狐狸吃掉吗?

  一和好朋友一起猜猜,后来会发生什么事情?(重点:如果小小鸭没有被狐狸吃掉,那它是用什么办法战胜狐狸的?)

  (集体交流,教师用符号或绘画方式记录幼儿的想象,并将幼儿的作品布置成专栏供同伴间互相欣赏。)

中班课程教案13

  点画:梅花

  教学目的:1.学习用手指点画梅花,体验点画的快乐。2.培养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学准备:梅花,范画,颜料,白纸。教学过程:1.小朋友最喜欢花了,因为每一朵花都是那么漂亮,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美丽的梅花。(出示梅花图)小朋友,看看梅花什么样子的`?(红色的,五个花瓣,树枝是弯弯曲曲的,枝上还有没有完全开放的花骨朵。)2.老师想把这美丽的梅花保存下来,可我不想画,那可怎么办呢?老师啊,用手指点画了一幅梅花图。小朋友想不想看?(看点画图,幼儿说一说老师是怎么做的?)小朋友们是不是也想做啊?(幼儿:“是。”)那我们今天一起做一幅美丽的梅花图!3.看好老师是怎么做的(教师示范做一朵梅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吧!4.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5.成果展示。

中班课程教案14

  活动意图:

  中班的幼儿语言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具体运用时,总是词不达意,特别是量词的运用。因此,针对我班幼儿对量词的学习需求,结合新年的到来,我设计了这节《过新年》的语言活动。将量词渗透进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让幼儿在自由探索中发现量词,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和运用量词,使他们的思维得到训练和提高,培养了他们语言的迁移能力。

  活动目的:

  1、学习量词:双、条、顶、挂、……

  2、学习正确运用量词,培养语言迁移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口语表达及扩散思维。

  活动准备:

  图片(一幅由六张小图组成的大图)、礼物若干。

  活动进行:

  一、学习量词:

  1、分组看六幅小图:幼儿自由探索图上有什么?各有多少?

  2、请幼儿代表讲述看到什么及多少。图一:一辆雪橇车、一个篮子、一个苹果、一个梨子、一挂香蕉、一把伞、一顶帽子、一辆小汽车、一条围巾、一双手套。

  3、引导探索:说每个东西有多少时,数字后面有一个词,如:一辆小汽车的“辆”、一双手套的“双”、……(这些词就是量词)。每个物体不同,它用的量词也不相同,一把伞就不能说成一棵伞、一顶伞,说它们的时候要将量词分清楚。

  4:师生一起运用量词讲述其它小图内容。

  二、运用所学量词:

  1:运用量词讲述六张小图拼成的大图。重点理解不同的物体要用不同的量词。

  2:根据大图的情节,转移到送礼物的'活动。(圣诞老人拉着雪橇车,给小朋友们送礼物)让幼儿拿出自己准备的礼物,说一句完整的话,注意量词的运用。如:我准备了一双手套。

  3:游戏:《换礼物》

  新年到,新年到,幼儿园里真热闹,

  你做伞,我做帽,互换礼物哈哈笑!

  要求幼儿儿歌念完后,和好朋友换礼物时说一句完整的话,如:我送给你一双手套。

  延活动:

  找量词,培养幼儿的语言迁移能力。启发幼儿观察和回忆周围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并能用恰当的量词说出来。

中班课程教案15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初步感受和表现歌曲中的浮点节奏。

  2.借助游戏中的动作,进一步加深对身体各部分的认识,找出快速记忆歌词的办法。

  3.变速唱歌时,注意倾听伴奏及同伴的声音,主动调整自己,尽量与集体保持一致。

  4、认识头发、肩膀、膝盖、脚。

  活动准备:

  1.幼儿会玩“指鼻子”的游戏。

  2.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

  二、玩游戏“指鼻子”。

  幼儿集中注意,快速指出身体各部分。

  教师任意地说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幼儿在自己的身上及时指出。

  三、幼儿初步感受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

  1.幼儿初步感受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2~3遍,要求幼儿指出身体的相应部位。鼓励反应迅速的幼儿,并请他们说说自己的`学习方法(如记忆法、顺序法等)。

  2.教师以常速范唱歌曲,要求全班幼儿正确指认身体各部位。找出多数幼儿的困难,教师可针对单句组织幼儿集体练习。

  四、幼儿学唱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

  鼓励幼儿随音乐伴奏边做动作边学唱歌曲。

  五、教师弹琴伴奏,幼儿变换速度唱歌,增加演唱的趣味性。

  1.教师;这是一首有趣的歌,它有很多不一样的玩法。这次我们要变化速度唱歌。变换的速度是什么样的?请你们注意听前奏。

  2.教师:这次我们要在唱歌的过程中变换速度,请你们注意听琴声。

  头发百科:头发从下向上可分为毛头、毛囊、毛根和毛干四个部分。头发的生理特征和机能主要取决于头皮表皮以下的毛头、毛囊和皮脂腺等。

【中班课程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生活课程教案03-03

幼儿园中班语言课程教案(精选12篇)06-18

课程的教案03-03

爱迪生课程教案08-26

《母鸡》课程教案08-26

课程开发教案04-26

小班课程教案11-25

课程优秀教案02-23

安全课程教案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