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数据收集与整理教案

数据收集与整理教案

时间:2023-12-16 22:20:09 晓怡 教案 我要投稿

数据收集与整理教案(通用11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据收集与整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据收集与整理教案(通用11篇)

  数据收集与整理教案 1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学教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校长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

  (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喜欢的人数加起来,如果与全班人数不相符,说明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2)师:喜欢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组织学生分析表格,教师根据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

  (1)要完成这张表格,你准备怎么办?

  地点

  植物园

  动物园

  游乐园

  森林公园

  河滨公园

  人数

  (要引导学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报名,汇报填写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2)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

  (3)小组内讨论完成“表格的分析”。

  最喜欢去( )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去( )的人数最少。

  最喜欢去植物园的右( )人。

  你最喜欢去( ),喜欢去这里的同学有( )人。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全班进行反馈。)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

  (1)课件出示第1题的表格图。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共同填表格。

  (2)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少。

  我们班参加计算机小组的有( )人。

  我喜欢( )小组,喜欢这个小组的有( )人。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

  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

  红黄蓝白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数据收集与整理教案 2

  本章主要内容:

  1、让同学们学会收集数据的一般步骤与方法及数据的表示方法。感受生活环境的不确定性,同时发现不确定现象背后存在的规律,并能体会到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章学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查收集数据的一般步骤:

  (1)明确调查问题

  (2)确定调查对象

  (3)选择调查方法

  (4)展开调查

  (5)记录结果

  (6)得出结论。例如:如果把你想知道你们班同学最喜欢哪个电视节目便可用下列方法去了解。

  ①调查的问题是:最喜欢哪个电视节目。

  ②调查对象:班级52位同学。

  ③调查方法:民意调查。

  ④展开调查:每们同学将自己喜欢的节目写在纸上交到主持人手中。

  ⑤记录结果。用统计表将结果统计出来。节目种类新闻动画片电视剧其它频数5231014频率0.0970.4420.1920.269⑥得出结论:动画片最受欢迎。

  二、收集数据常用的方法:

  (1)民意调查:如投票选举。

  (2)实地调查:现场进行观察、收集、统计数据;

  (3)媒体查询: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都是媒体。

  三、数据的表示方法:

  (1)用统计表直接表示文字信息。

  (2)用统计图直观表示文字信息。要学会根据题意选择不同的统计图。

  ①表示单个对象或单个因素的绝对统计数据较适合于用折线统计图或条形统计图。表示单个对象或单个因素的变化情况较适合于折线统计图。

  ②表示多个对象或多因素的绝对统计数据较适合于条形统计图。例: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第21届世界大学运动会获得的奖牌情况。国家金牌银牌铜牌中国542524美国211313俄罗斯141920日本141425

  ③表示多个对象或多因素的相对统计数据较适合于扇形统图(画扇形统计图时要注意各部分的量所表示的百分数之和否是1,同时也要注意也量之间不能相容性。)

  例1:下列表格的调查结果可以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吗?若可以,画出扇形统计图;若不行说明理由网上购物60.5%网上学校54.7%网上通讯52..4%网上炒股50.9%网上游戏服务38%答:不可以。不仅因为各百分数之和大于1而且各事物之间具有相容性。

  例2 :某班40人一次数学测验成绩如下表各分数段(包括各两个端点的'分)60—7070——8080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人数5102513要将以上数据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就要注意到80分以上的人数包括90分以上的这部分人数。所以需先将80分到90分这部分人数求出来后才能可画统计图。由表中数据可知80分以上到90分这部分的人数为12人

  四、概念的理解

  频数:

  考察对象出现的次数。

  频率:

  考察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

  确定事件:

  事件在实验中是否发生是我们能够预先确定的,就称这事件为确定事件。否则就称为不确定事件。

  不可能事件:

  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

  不太可能事件:

  发生可能性很小的事件。必然事件: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可能事件: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的事件。

  五、规律方法指导

  1、用数据说话习惯在现实世界中,有不少问题(如推荐候选人的问题)是不能靠套用公式、结论的办法解决的,需要在观察和积累数据的基础上,经过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才能给出答案。

  2、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收集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往往采用统计表或统计图直观明了地表示数据。

  3、比较的思想方法三种统计图各有特色,反映的侧重点各不同,要在认真比较的基础上更准确地把握,从而在应用时适当选择。

  4、分类的思想在研究事件发生的各种情况时体现分类的思想,将所有事件分成三类:必然发生的、不可能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又将可能发生的按可能性大继续分类,在掌握应区分数学语言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

  数据收集与整理教案 3

  教学内容:教材第3页的例2及“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3、4小题。

  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数据的方法;

  2、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统计数据的方法,进一步认识统计表。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统计中收集数据以及简单的统计表的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中数据统计的方法。揭示课题【统计数据的方法】

  二、新授。

  问题导入: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二(一)班要从王明明和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怎样选呢?出示教材第3页的例2。把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姓名王明明小菲

  票数

  (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参加比赛。

  (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呢?

  1、理解题意。

  师: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

  生: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二(一)班要从王明明和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

  师:该选谁参加比赛,就要先确定选举方法,再选记录结果的方法。

  2、选举方法。

  师:我们可以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来决定由谁参加比赛。参加投票的同学只能从王明明和小菲中选一位写在纸上,再找几个同学统计谁得到的票数多,谁就参加讲故事大赛。

  生:全班同学进行无记名投票后,各小组组长将纸条收齐,等待统计投票数据。

  3、统计投票数据的方法。

  师:同学们,你们选举的结果在小组长的手中,现在只要我们统计出谁得到的票数最多,就知道谁能参加讲故事大赛了。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统计投票的数据呢?

  生:自由发言。

  师:统计投票数据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用在人名下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可以用在人名下打“√”的方法来统计,也可以用画“○”的方法来统计……我们就选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吧!

  生:参与一起统计投票数据的过程。

  4、整理数据。

  师: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王明明得到15票,小菲得到22票。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一个“正”字的每一笔代表一个数据,每个“正”字代表五个数据。王明明一共得了3个“正”字,所以是15票,小菲得到4个“正”字还多了2票,所以是22票。

  师: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

  5、完成统计表。

  师:现在我们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这张统计表中。

  姓名王明明小菲

  票数15 22

  6、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师: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参加比赛。

  生:观察统计表可知,小菲得到票数比王明明多,所以应该选小菲参加比赛。

  师:你不仅会观察,而且会比较,真能干!现在请大家解决第二个问题。

  (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呢?

  生:如果他们都投王明明的票,那么王明明得15+2=17(票),仍然比小菲少,所以最后的结果没有改变,还是应该选小菲参加比赛。

  生:如果他们都投小菲的票,那么小菲的票数就更多了,最后还是应该选小菲参加比赛。

  生:如果他们其中一人投给王明明,另一人投给小菲,那么王明明得15+1=16(票),小菲得22+1=23(票)。仍然是小菲的票数多,还是应该选小菲参加比赛。

  师:你们真会思考问题。是呀,无论缺勤的这两位同学如何投票,小菲的票数都比王明明多,所以最后都会选小菲参加比赛。

  三、巩固练习。

  师:其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需要用到这节课我们学到的知识来解决。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

  学生先选好自己喜欢去的地点,然后汇报,并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数据,整理数据后将记录结果填入统计表。

  2、完成第4页练习一的第3小题。

  学生根据画“正”字的统计表完成第(1)小题,简单统计表的填写。再分别解决第(2)小题和第(3)小题。对于第(3)小题这个月是夏天还是冬天,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完成第5页练习一的.第4小题。

  学生根据统计数据的方法完成第(1)小题,简单统计表的填写。再解决第(2)小题。对于第(2)小题如果再观察10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明白:10分钟内小轿车就通过了32辆,说明小轿车已普遍成为人们喜欢的交通工具,所以如果再观察10分钟,小轿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

  四、归纳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自由发言。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统计数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采用画“正”字、打“√”、画“○”的方法,其中采用画“正”字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一定要注意一个“正”字代表5个数据。同时统计表可以帮我们分析和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板书设计。

  统计数据的方法

  例2、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

  王明明小菲王明明小菲王明明小菲

  正正正√√√√ √√√√ ○○○ ○○○○

  正正√√√√ √√√√ ○○○ ○○○○

  正正√√√√ √√√√ ○○○ ○○○○

  √√√ √√√√ ○○○ ○○○○

  √√√√ ○○○ ○○○○

  √√ ○○

  姓名王明明小菲

  票数15 22

  (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小菲)参加比赛。

  (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呢?

  无论缺勤的这两位同学如何投票,小菲的票数都比王明明多,所以最后都会选小菲参加比赛。

  六、课后反思。

  数据收集与整理教案 4

  教学目标:

  1.经历描述和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2.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个代表一单位),能用涂色的方法在条形统计图中描述简单的数据。

  3.在调查活动中理解同学的爱好、兴趣,认识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计数、完成象形统计图,观看条形统计图的制作过程,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学习方式:

  动手操作、交流体验

  教学准备:

  彩笔、橡皮泥、

  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每人个一份、统计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出示彩虹图片的课件,让学生说一说在图中看到了什么,你最喜欢什么,并说明理由。学生可以自由说,只要与图片相关即可。当有人提出喜欢彩虹时,即问“你知道彩虹都有什么颜色组成吗?”教师将7种颜色及时板书。彩虹的7种颜色中一定有他们所最喜欢的颜色,教师可说:“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咱班到底有多少人和你喜欢同一种颜色?”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他们的积极性一定也会很高,在此条件下,让他们回忆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呢(统计),由此引出主题。由学生所喜爱的漂亮图片来调动他们的兴趣与积极性。

  (二)探索与体验

  1、整理复习

  用“贴橡皮泥“的方法计数: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如教师可说:“我呢,非常喜欢紫色,我就把紫色的橡皮泥粘在黑板写有‘紫’的地方。非常简单,想不想来试试?”这种“玩”法,孩子们一定愿意接受,积极性就出来了。让学生分行来贴,保证人人参与。

  出示“我班同学最喜欢的颜色统计表“课件。把数据添到统计表中,由学生报数,教师在电脑前操作,添数。

  出示“象形统计图”课件,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完成他们手中的这张象形统计图(教师课前为每个学生准备好)。在动手做前,让学生说说对“相应颜色”的理解。学生做,教师巡视指导。

  2、新授

  出示课件,引用兔博士的话“你知道吗?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教师可说:“那条形统计图是什么样子的?想不想认识?”以激起学生对新知的好奇。“请看,这就是。”教师随即出示“条形统计图”的课件。“但它还没完成,这需要咱大家共同努力,齐心协力,好不好?”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体验合作的愉快。再一次由学生报数,教师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观看到条形统计图是怎么制作的,还可以加深印象。

  之后,让学生仔细看,认真想,这个统计图告诉你什么?学生可能说出:“喜欢蓝色的最多”“喜欢红色的最少” “一格代表一人”……接着,让他们在比较这个统计图与他们手中的象形统计图的异同。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想,去说,然他们自己发现。

  3、巩固练习

  教师可说:“通过统计我们知道了咱班同学喜欢颜色的人数情况,其实,统计在我们的生活中作用可大呢。用它还可以调查中华小学二(2)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你们是否也想请自动手完成一个条形统计图呢?”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好,打开书第52页,自由读题,并完成。”对有问题的学生,教师在巡视时可单独指导。

  数据收集与整理教案 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多单位),能根据要求在方格纸上完成统计图。

  ⒉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体验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初步学会设计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

  3、使学生能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统计知识、主动收集、整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数据,并能根据统计结果,分析、说明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4、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内容】

  教材第70~85页:

  1、在教学中用实际问题激活学生的经验,感受分段整理数据的必要性,促进学生主动展开统计活动,并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这样的.统计方法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在读统计图的过程中,了解条形统计图表达数据的方法,以及它的结构和特征。

  3、在教学中,有意识让学生统计自己身边的事,进一步体会统计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数学方法,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又能使学生的统计观念得到发展。

  4、在教学中,注意设置一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分析、联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感受哪些游戏的规则的公平的,哪些游戏的规则是不公平的。

  【课时划分】

  共计6课时

  统计2课时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1课时

  练习八1课时

  单元练习 2课时

  第一课时数据分段整理和统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70~74页。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能对统计结果作简单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的能力。

  【重点难点】

  经历统计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学样为了迎接六一节,学校鼓号队准备了精彩的表演,为了六一的表演更加完美,学校决定为鼓号队队员购买统一的服装,分为大中小号。

  说明:身高为120~129的适合穿小号,130~139的适合穿中号,140~149的适合穿大号。

  提问:你怎样才能知道每种服装各要购买多少套?

  2、出示队员身高记录单。

  提:这里是队员们的身高记录单,要知道定购每种服装的人数各是多少,接下来应如何做?

  指名:这里需要将身高分成几类?为什么?

  3、组织学生整理数据。用画正字的方法来完成。

  4、提:我们刚才用的是什么方法来分类整理数据的,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根据刚才的统计情况,请同学们将数据填入第69页的统计表中。

  提:现在根据这张表你可以知道什么?

  5、回顾这题的整理过程。

  我们是怎样知道每种服装各买多少套的?

  小结: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根据每种服装的大小为类别,先将队员的身高进行分类,这样我拉就可以知道每种服装的人数了。

  二、组织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记录及统计表。

  提:要想正确填写统计表,要先如何做?

  (2)小组合作:分类、整理数据,方法自定,并完成统计表。

  (3)组织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同学独立完成。

  (2)就统计结果,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3)介绍你知道吗

  数据收集与整理教案 6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的例1和练习一的第1、2小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2、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定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出示例1中的.四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呢?

  生:选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

  师: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生: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们中去调查一下。

  生:全校学生有那么多,怎样调查呢?

  生:我觉得可以先在班里进行调查。

  生:还可以现在组内进行调查。

  师:你们真聪明,你们刚才说的调查,其实也就是进行统计。揭示课题:统计。要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过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调查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

  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过程。

  1、收集数据。

  师:在这四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

  师:要想知道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最多?我们应该怎样调查呢?

  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可以采用举手、起立、画“√”、“○”作记号等很多方式来收集数据。但是这些方式中举手既快速又简捷。下面我们就用举手的方式来进行调查。请听规则: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每当老师说出一种颜色时,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好吗?

  数据收集与整理教案 7

  学习内容:

  课本第5、6页练习一第4—7题。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把结果表示在统计图表中,并能根据数据回答或提出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再次体验简单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能灵活选择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从统计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学习重点:

  体验简单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

  学习难点:

  能根据数据回答或提出简单的问题。

  学习准备:

  主题图

  学习过程:

  一、导入练习

  春天,是外出的好季节,你们喜欢春游吗?今天二(1)班同学就一起去春游。同学们准备了什么好吃的?你能用什么办法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来每种食物各有多少吗?

  今天练习有关的数据收集整理的知识。

  二、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4题

  出示题目

  问:统计的是什么?

  一个路口10分钟内所通过的各种交通工具

  是怎样统计的?学生回答。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

  (2)练习一第5题

  出示题目,本周图书借阅情况统计表。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

  (3)练习一第6题

  分小组活动,统计前各小组商量一下打算用什么办法记录,然后再说说你最喜欢吃哪种水果,并按照商量好的方法记录,完成统计表。

  集体交流统计结果,说说看了上面的统计结果,你想到了什么。

  (4)练习一第7题

  ①出示第7题

  提问:图中统计的是什么?是怎样统计的.?

  学生回答。

  ②说一说,哪天卖出的电视报最多?哪天最少?你有哪些想法?

  ③试一试:如果要表示2份,怎么表示呢?

  学生尝试练习。

  展示学生所画的统计表,集体讨论。

  三、提高练习

  (1)班上如果要过集体生日,可以在哪个月举行?

  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及理由,教师爷可以参与讨论。

  选全班同学中生日最集中的月份。

  (2)问题:哪一个月生日的同学最多呢?

  学生统计。

  四、课堂总结。

  本单元所学的统计知识作业很大,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通过统计表,可以了解许多信息,便于掌握和比较信息、数据。

  那你对于本单元的学习,你想说些什么呢?

  数据收集与整理教案 8

  教学内容

  教材第5~7页练习一的第5、6、7小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统计数据的方法;

  2、能根据统计表熟练地回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统计数据的方法,进一步认识统计表、统计图。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计表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本单元的内容。

  1、简单的统计表

  师:我们在这一单元中首先认识了简单的统计表,你知道什么是统计表?统计表的作用又是什么吗?

  生:将统计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

  生:统计表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

  2、收集和整理数据。

  师:我们在进行统计时,首先要收集数据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我们在收集和整理数据时有很多方法,你学会了哪些呢?

  生: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采用画“正”字、打“√”、画“○”的'方法,其中采用画“正”字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

  生: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时一定要注意一个“正”字代表5个数据。

  师:看来,同学们学得还真不错。那你们能运用学会的知识继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完成第5页练习一的第5小题。

  学生根据统计表完成第(1)、(2)和第(3)小题。对于第(3)小题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完成第6页练习一的第6小题。

  学生先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吃的一种水果后再进行调查,再完成统计表并解决问题。对于第(3)小题班里要开联欢会,请你根据调查结果,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完成第6页练习一的第7小题。

  师:告诉学生这其实是将统计表制成了统计图。仔细观察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自由汇报。特别要注意每个格子表示1份《电视报》。涂了几个格子就表示有几份《电视报》。学生独立完成第(1)、(2)和第(3)小题。再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经过你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你还想调查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生:自由发言。

  四、课后反思。

  数据收集与整理教案 9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投影出示。

  兴农小学活动课程四个小组的学生人数。

  数学组:男生14人,女生8人。

  航模组:男生13人,女生4人。

  生物组:男生7人,女生12人。

  美术组:男生12人,女生12人。

  请根据上面的数据填写下面的统计表。

  2.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

  (1)每张统计表能反映出什么情况?

  (2)如果想了解或者比较各个小组的人数情况,用这四张统计表是否方便?有无更好的方法?(让学生分组讨论,说说各自的想法)

  显然用这四张表比较不方便,为了便于比较各小组中男女生参加人数的情况,我们可以把它们合编成一个统计表。

  板书课题:复式统计表

  二、探索研究

  1.小组合作讨论

  (1)把这四张有联系的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要反映哪几个方面的情况?

  (要反映两个方面的情况,一个是分组的情况,也就是分几个组;另一个是各组的人数情况,也就是各小组中男、女生参加的人数。)

  (2)怎样划分统计表的栏目才能反映出这两个方面的情况呢?

  (用投影一部分一部分地显示)

  (①表头的竖向分栏中写出四个小组的名称和总计;②表头的横向分栏中写学生性别和合计;③一般统计表的左上角一格(表头)用斜线分成三个部分:右上部分说明横栏的类别;左下部分说明竖栏的类别;中间部分说明右下方的空格是留着填写数据的。)

  2.小组合作实践

  ①让学生翻开书第8页,小组合作填写复式统计表并填写第9页上的第(1)~(4)小题。

  ②填好后回答:合编后的统计表有什么好外?

  三、课堂实践

  做第9页的“做一做”首先让学生口述怎样填写;再让学生独立去填;最后回答:从这张表中你能看到什么?

  四、课堂

  ①今天学习的内容;

  ②编制统计表的方法和步骤。

  五、课堂作业

  做练习二的第1、3题。

  课后反思:不要怕学生出错,因为谁都可能出错,你在一件事情上越琢磨得多就越容易出错。

  2.求平均数

  课题:求平均数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投影显示第13页的复习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1)这题要求的是什么?

  (2)必须要知道什么?

  (3)怎样列式解答?

  计算的结果能说明什么问题?它有什么用?

  思考:全班同学上美术课每个人都带了些“橡皮泥”做手工用,为了使大家都拥有有等量的“橡皮泥”,我们该用什么办法把我们手中的“橡皮泥”平均一下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求平均数(板书课题)

  二、探索研究

  小组合作讨论:研究例1。

  1、观察比较:例1与复习题有什么相同处与不同处?

  2、思考并回答:

  (1)这题求的是什么的平均数?

  (2)必须要知道什么?

  (3)你会解答这道题吗?

  (先让学生分小组试着做一做,再选几名学生代表,讲一讲他们是怎样做的,老师将学生说的解题过程板书出来后集体订正)

  ①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28+33+23=84(个)

  ②全班一共有多少人?10+11+9=30(人)

  ③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84÷30=2.8(个)

  列成综合算式是

  (28+33+23)÷(10+11+9)=2.8(个)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8个。

  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例2。

  1、观察比较:例1与例2的条件与问题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思考并解答:你能联系例1的解题思路计算出这题的结果吗?

  放手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再讲一讲是怎样做的,老师将学生说的解题过程板书出来,使学生明白:条件与与问题不同,计算方法和步骤也就不同,最后集体订正。

  ①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2.5×12+3×11+3.2×10=95(个)

  ②全班一共有多少人?12+11+10=33(人)

  ③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95÷33≈2.9(个)

  列成综合算式是:

  (2.5×12+3×11+3.2×10)÷(12+11+10)

  =95÷33

  ≈2.9(个)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9个。

  三、课堂实践

  做教材第14页的“做一做”

  四、课堂

  学生今天学习的内容。

  五、课堂作业

  1、练习三的第2题。

  2、练习三的第1、3、4题

  数据收集与整理教案 10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调查法来收集数据,初步了解统计表。

  2、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体会统计在决策、预测中的作用。

  3、经历统计的过程,使学生积累基本的统计经验,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重点

  学习用调查法收集数据,初步了解统计表。

  教学难点

  经历用调查法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现在的校服吗?

  【学情预设】如果学生说喜欢,就让学生说出喜欢它的什么;如果学生说不喜欢,就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不喜欢。

  师:看来同学们对校服的颜色还是有要求的。

  2、师: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呢?

  课件出示以下4种颜色。

  【学情预设】不同的学生会喜欢不同的颜色。

  3、师: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

  【学情预设】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中调查一下,还可以先在班上进行调查。

  师:你们真聪明!刚才你们说的调查就是收集数据常用的方法。要知道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校服颜色及颜色的确定谈起,让学生感受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性和调查统计的必要性,感受生活与数据收集的密切联系。

  师:看来同学们喜欢的颜色不全相同,按每个人喜欢的颜色订做校服可以吗?

  【学情预设】学生发言讨论后得出:校服要统一订做相同的颜色。

  师:订做哪种颜色呢?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展开讨论后,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少数服从多数,以大部分同学喜欢的颜色作为校服的颜色比较好。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校服的颜色不是以个人的观点来选择的,它需要统筹大家的意见,合理的方案是选择大部分同学都喜欢的颜色。到底是什么颜色呢?这就需要确定4种颜色中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学生喜欢的,引出用统计解决问题的方法,既体现了统计的必要性,也体现了统计的作用与价值,同时引发下一个研讨内容。

  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方法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师:在这4种颜色中,你喜欢哪种颜色?要想知道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多,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

  学生自由发言。

  【学情预设】学生会选择多种收集数据的方法,例如“举手”“数一数”“站到一起”等。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从中选择学生喜欢且易于操作的统计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地想、说。可以引导学生多说几种方式,使其体会到调查方式的多样化。在认同这些方法后想一想,哪种方法又快又准确?让学生明白在数据少时,用举手的方式收集数据比较方便。

  2、收集并记录数据。

  师:请听规则: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每当老师说出一种颜色,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

  师: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调查的是同学们喜欢的颜色,每个同学只能选择一种颜色。

  板书:红色黄色蓝色白色

  统计过程中,教师参与第一种颜色的数据统计,后面几种颜色的统计,可让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来统计,其余学生充当验证官,并完整表述整个过程。

  【学情预设】会有部分学生重复举手,导致后结果混乱。同时也会有学生发现问题,改善情况。

  教师及时对相应情况进行提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再次理解“每人只举一次手”的意义所在。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师生互动,完善调查计划的过程,再严格按照计划进行,使学生充分意识到统计调查的严谨性。

  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整理数据。

  师:我们通过举手调查的方式,知道了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可以用一个表格的形式来呈现结果。

  教师边引导学生发现数据的特点,边板书颜色、人数,并画出表格。同时课件出示完整的表格。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将统计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了,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仔细观察统计表,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出示课件)

  师:全班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情预设】要想知道全班有多少人,应该把喜欢这4种颜色的人数全部合起来。

  师: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数多?

  【学情预设】比较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得出:喜欢蓝色的人数多。

  师:真是会思考的孩子!那你们能解决后这个问题吗?

  【学情预设】一个班学生喜欢的颜色不宜代表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因为全校学生人数远远多于一个班的学生人数,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不一定和一个班学生喜欢的颜色一样。

  【设计意图】体现由于非统计系统抽样不具有代表性,不能由“本班学生喜欢的颜色”推断“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理解此含义即可。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3“做一做”。

  (1)师:要完成这张表格,你准备怎么做?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如举手报名、汇报填写等。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2)根据收集的数据,学生独立在教科书上将表格填写完整。

  (3)小组讨论并分析表格。

  (4)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完成教科书P4“练习一”第1题。

  (1)用举手的方法调查,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2)根据填写完的统计表中的信息,学生独立回答问题。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在统计时要先收集数据,收集数据有举手、起立等多种方式,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收集完数据后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将整理好的数据进行记录,填入表格,形成统计表。通过分析统计表,我们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信息。

  数据收集与整理教案 11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数据收集和整理;

  2、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

  3、能够分析数据并提取有用的信息。

  教学重点:

  1、数据收集和整理;

  2、数据分析和提取。

  教学难点:

  1、采集和整理数据;

  2、分析数据并提取有用信息。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笔、纸、直尺、卷尺等实际量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

  1、出示示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数据。

  2、提问学生,图片中有哪些东西?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东西了解到什么信息?

  二、讲解新知识(10分钟)

  1、引导学生理解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概念,数据是描述事物的信息,收集数据是为了获取信息。

  2、示范采集数据,比如身高、体重、学习时间等,让学生观察并记录数据。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整理这些数据,比如制作表格或图表。

  三、实践操作(15分钟)

  1、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主题,采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比如:喜欢的水果、学校里受欢迎的课程、家庭成员的.身高等。

  2、鼓励学生利用图表、表格等方式展示数据,并提取有用信息。

  3、学生展示自己的数据整理成果。

  四、总结归纳(5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化数据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

  2、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包括如何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以及如何分析数据并提取信息。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从家里收集一些数据,并做相应的整理和分析。

  2、提醒学生写下自己的思考和观察过程。

【数据收集与整理教案】相关文章:

数据收集与整理教案03-05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教案03-0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03-02

数据收集整理教案01-20

《数据收集整理练习》教案03-0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学反思04-24

《数据收集与整理》教学反思03-23

数据收集和整理数学教案03-30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教案设计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