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社会教案

大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2-01-15 03:06:49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大班社会教案七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大班社会教案七篇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帮助他人。

  2、通过各种事例,引导幼儿学习帮助别人的方法。

  3、培养幼儿关心他人,做个乐于助人的好宝宝。

  活动准备:

  1、幼儿故事《小河马看牙医》

  2、视频:《我不会穿衣服》

  3、娃娃一个,自理区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播放PPT,引入主题

  1、教师播放PPT,引起幼儿注意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最喜欢听故事了,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名字叫:《小河马看牙医》。

  2、根据故事情节,讨论帮助同伴的行为

  师:①故事《小河马的看牙医》中,小河马牙疼不愿意去医院时,是谁陪伴他一起去的?

  ②小河马来到医院时,心里很害怕,不愿意张开嘴巴时,是谁帮助他把嘴巴张开的?

  ③最后,是谁帮助小河马把蛀虫赶走的?

  教师小结:原来小河马牙疼不愿意去医院时,是小猫和小狗陪着他一起去的;来到医院时,他不敢给熊医生看牙时,是小猫和小狗安慰他把嘴巴张开的;最后在熊医生、小猫和小狗的帮助下,才把蛀虫赶走的。总之,在大家的帮助下,小河马的'牙才好了起来。

  二、讨论现实生活中应当如何乐于助人,强化认识

  1、视频播放,进行讨论

  师:今天有一个宝宝需要我们来帮助他,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怎么了?

  (播放视频)

  教师描述:原来他午睡起来,找不到自己的鞋子了,而且他也不会自己穿衣服。那么你们会怎么做呢?(请2-3名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我们班小朋友真能干,大家都要一起来帮助他,帮助他找鞋子,帮助他穿衣服。

  2、自由讨论,激活经验

  师:你们有没有帮助过周围的人啊?那么现在就请大家来说一说!

  (幼儿描述完后,教师进行小结)

  三、设置场景,实践操作

  师:今天有一个小朋友来我们班娃娃家里做客,可是他现在一点也不开心。因为他找不到爸爸妈妈了?你们想不想帮助他呀?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邀请3-4名幼儿回答,教师及时小结)

  师:今天我们班的宝宝真能干,大家都能够一起来帮助别人,你们开不开心啊?希望小朋友们都可以做个爱帮助别人的好孩子。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

  2、通过大合唱培养幼儿的唱歌兴趣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3、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4、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活动时间:

  20xx年9月28日下午3点整。

  活动地点:多功能厅。

  活动准备:

  1、各班自选两首歌曲同时排练好。

  2、演唱道具各班自选。

  3、布置舞台,大班组空班老师。

  活动过程:

  迎国庆爱国歌曲大合唱。

  1、各班老师自选歌曲教会幼儿唱革命歌曲。

  2、演出顺序: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

  3、请各班提前10分钟到现场按指定位置就坐。

  4、上台顺序从左上右下。

  5、请各班主任负责本班幼儿的安全及其教育工作。

  6、在台上准备20张小椅子,便于合唱队形的编排,(一般形式站成高低2排,各班可按实际情况进行变化队形,并自己解决道具问题。)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一、社会背景:

  再过几天世博会马上就要在上海召开了,这是我们每个上海人的骄傲。而我们的宝宝也是其中的一员,为此我们在过去的一年中已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的关于世博的活动。比如:认识世博吉祥物海宝,了解馆的外观,画画世博会的标志等等。而这两天新闻里、广播里、报纸上、上都在谈论世博园试运营的情况。虽然,我们的政府在这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但是,在试运营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人太多,找不到厕所,乱扔垃圾,参观者对世博会参观要求不明确等。这时,我就想到了如果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去参观世博园,肯定也会遇到这些问题。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把这些信息传达给孩子呢?让我们的孩子在参观的时候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呢?于是,我就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意在将世博"精彩世博,文明先行"内化给孩子,让孩子养成好习惯,争做世博小主人。

  二、幼儿经验:

  幼儿作为社会人,他们的社会性认识、情感和行为的发生发展,依赖于所处的环境和经验,因此生活性和实践性是社会活动的两大要点,在设计社会性活动过程中,我反思了以往的教学设计,平时我们很多时候都是选择一些与幼儿现实生活有关的故事、儿歌等教学手段来对孩子进行教学,让孩子懂得同伴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团结友爱,学会分享等等。因此,我在设计本次活动的时候,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了在参观过程中与幼儿最为相关的两个话题:1、如果在参观时与家人走散了该怎么办?2、在参观世博会之前要做好哪些准备?从而来引出,我们应该如何"文明观博"的问题。基于以上的考虑,我制作了活泼生动、直观形象的PPT课件,以及将活动室的一角布置成了观博的长廊,这样就能帮助幼儿进入到真实情景教学的过程中,意在鼓励幼儿根据自身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幼儿大胆地讲述,大胆地猜测:设身处地商讨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让幼儿亲自去实践,去感知该如何"文明观博"。

  内容与目标:

  1、在看看、说说中,初步了解观博之前的基本准备。

  2、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帮助别人的.办法。

  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鸭宝宝走散、兔姐姐淋雨,知道在观博之前要做好准备。

  2、难点:在小动物观博遇到困难时,能商讨多种办法,帮助小动物解决困难。

  活动准备:

  1、幼儿:对世博会有初步的了解

  2、教师:PPT课件的制作

  3、道具:玩具海宝、小花伞

  4、环境:观博长廊(各种世博馆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谈观博:

  1、宝宝们,再过8天在我们上海有个跟海宝有关的会要开,你们知道是什么会吗?

  2、(出示世博园的PPT画面):世博会呀,有个漂亮的大公园,叫世博公园,它在哪里?里面有什么呀?

  3、(出示很多人参观世博园的PPT画面):因为世博公园很漂亮,很多人都等不及了,已经先去参观过了,你们看参观世博会的人多不多啊?

  4、(出示小熊嘟嘟的PPT画面):那么多人都去参观世博公园,小动物们也准备去参观了,看谁也准备去呀?在参观的时候,嘟嘟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二、准备观博:

  1、走散的鸭宝宝(观博之前应做好哪些心理准备?)

  (1)(传来哭声):咦,是什么声音?谁在哭呀?

  (2)(出示鸭宝宝哭的PPT图片):鸭宝宝,怎么哭了呢?(幼儿想象各种哭的原因)

  (3)(PPT说出鸭宝宝哭的原因):怎么会走散了?(幼儿想象各种走散的原因:世博公园人太多了;没有牵好妈妈的手;没有听妈妈的话乱跑了……)

  (4)(教师继续提问):那走失了怎么办呢?你们有什么办法帮鸭宝宝找到妈妈呢?(幼儿想象出各种解决困难的办法:站在原地等妈妈;找警察叔叔;打电话给妈妈……)

  (5)(观看嘟嘟用的办法):嘟嘟是用了什么好办法?(联系幼儿园的小广播,同时,可以学学礼貌用语:谢谢你,不用谢)过渡:嘟嘟真聪明,想了个这么好的办法帮助鸭宝宝,我们宝宝以后去参观世博公园的时候,可不能和爸爸妈妈走散了,一定要牵好爸爸妈妈的手。万一走散了,我们也不要害怕,因为今天我们已经想了好多办法了,可以用嘟嘟的这个好办法,当然也可以用刚刚我们想到的好办法,求助大人或者是站在原地等爸爸妈妈来找你。

  2、淋雨的兔姐姐(观博之前应做好哪些物质准备?)

  (1)(出示下雨的PPT画面):哎呀,嘟嘟参观的时候,突然怎么了?怎么办呢?(体现嘟嘟准备充分,想到了下雨天)

  (2)(出示兔姐姐的PPT画面):打雷了,下雨啦,兔姐姐漂亮的裙子快淋湿了,怎么办呀?(幼儿想象各种办法)

  (3)(完整欣赏"淋雨的兔姐姐"片段):嘟嘟选了哪种办法帮助兔姐姐?(请幼儿来演演帮助的过程,关注幼儿的对话)

  (4)(教师继续提问)嘟嘟一边走一边还提醒了兔姐姐什么?参观世博公园之前还要做好哪些准备?(提醒幼儿可以带一点干点,饮料不能带)

  (5)(出示把兔姐姐送回家的PPT画面):为什么嘟嘟不在兔姐姐家坐一会儿呢?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专心做事,知道一心一意才能把事情做好。

  2.体验认真做事带来的自信和快乐。

  活动准备:

  故事《小黄猫学本领》,分辨对错图片、图画纸和笔。活动过程:

  1.分享故事,知道做事要一心一意。

  (1)分享故事《小黄猫学本领》。

  (2)理解故事寓意,知道什么是一心一意。

  提问:

  小黄猫和小花狗在学什么?小花猫为什么感到惭愧?它是怎么说的?小结:

  小黄猫下决心以后做事不再三心二意,要一心一意专注认真地做事。

  2.分辨对错,强化对“一心一意”的理解。

  提问:请你从下列图中找找,小朋友是不是一心一意做事,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1)学习时,有同伴来邀请游戏。(一同游戏;婉言谢绝。)

  (2)面对许多新图书。(选择一本认真翻阅;胡乱翻看。)

  (3)画画时,周围有许多小朋友玩》(一心一意完成;边看边画。)

  (4)教师讲课。(专心听讲;与周围人说话。)

  3.经验分享,认真做事带给自己的`自信和快乐,愿意一心一意做事的情节,进行分享,引导幼儿养成专心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延伸

  生活中,发现幼儿不专心的情形及时纠正,鼓励幼儿要一心一意做事。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与同龄人交朋友,学习和新朋友认识、相处的简单方法。

  2.愿意倾听同伴的想法,并向同伴学习。

  活动准备:

  1.与同龄班的教师交流活动的目的和内容。

  2.图卡:图卡1(图加文的形式)2张--"姓名"、"快乐游戏";图卡2(图加文的形式)2张--"你好"、"你叫什么名字?"、"我们俩做朋友,好吗?"。字卡2张--"相互商量"、"相互帮助"。

  3.幼儿活动前制作自己的名片(上面包含照片、姓名、班级),报纸每2人1张。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相互交朋友的愿望。

  教师:我们这里有两个班的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要找一个新朋友。怎样才能交到新朋友呢?有哪些好办法?

  2.幼儿两两结伴,参与角色游戏,教师观察幼儿交友情况,鼓励幼儿相互交往,并根据需要随机指导。

  教师:你交到朋友了吗?他叫什么名字?怎样才能记住朋友的'名字?

  教师:还有一个好方法--可以问一问朋友的小名,因为小名比较容易记得。你们可以试一试。

  教师:相互认识后还可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出示图卡2)教师小结:认识新朋友时,要礼貌地和别人打招呼,做自我介绍,问问朋友的名字,还可以拉拉手表示友好。

  3.了解与新朋友一同游戏时怎样做。

  教师小结:与朋友一同游戏的时候,需要相互商量才能玩得开心。如果朋友遇到困难,我们该怎么做?

  再次结交一个新朋友,尝试相互认识时的好方法,鼓励幼儿大胆与朋友相互介绍。

  4.教师小结交新朋友的方法,幼儿交换名片。

  教师(出示所有图卡和字卡):今天交新朋友的方法还可以在以后遇到其他小朋友、上小学后遇到新同学时使用。相信大家能够交到更多的好朋友。现在与朋友交换自己的名片,再次拥抱,并说"再见"。

大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使幼儿理解和感受集体活动中秩序的重要性。

  2.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养成自觉排队的好习惯。

  3.让幼儿知道每月的11日是"自觉排队日",并了解数字"11"在排队日中的含义。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过程:

  一、分组游戏《瓶中的小球》初步感受秩序的重要性。

  预测结果:A.所有小组都失败B.有的成功、有的失败

  1.针对预测:A.引导幼儿讨论:发生什么情况?为什么小球不能顺利的拉出来?

  B.鼓励幼儿说出失败的原因和成功的.经验,归纳好办法。

  2.再次进行游戏,体会秩序的重要性。

  二、出示排队幻灯片。

  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排队?为什么要排队?说一说不遵守秩序不排队会出现什么后果?

  三、观看flash《汽车站的故事》

  1.观看flash动画(上)说一说flash宝宝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引导幼儿一起想出好办法来帮助flash宝宝。

  2.观看flash动画(下)通过成功帮助flash宝宝使幼儿感受排队的重要性。

  四、知道11日是"自觉排队日"并

  1.提问幼儿为什么11日定为排队日,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2.观看课件了解数字"11"在排队日中的含义和排队日标志。

  五、游戏《找错改错》

  指出并改正图中小朋友的错误做法,激发幼儿兴趣的同时深化排队的重要性。

  六、争当排队日小志愿者。

  情景体验:在领取排队日徽章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自觉的去进行排队,内化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七、结束。

  活动反思:

  幼儿排队的要点和规则教师进行单一的说教,幼儿不易理解和接受,但是如果把它们放在故事情境和游戏中,那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他们的各种感官都被调动起来了,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体验了排队飞行和集体排队运食物的乐趣,游戏中孩子们自觉遵守游戏规则,没有一个违反规则的,游戏结束时,孩子们个个意犹未尽的感觉,可见游戏的魅力所在,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乐,很容易达到活动目标。活动中应该让幼儿自主性发挥的更充分些,但小班幼儿相对来说有点儿难。

  小百科:排队,指呈现整齐的线形排列。如:排队等待检查。

大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中国的古典建筑与其他国家的经典建筑,初步了解中外建筑的风格与特点,并进行简单的比较。

  2、在集体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发现,并耐心倾听别人的意见。

  3、在欣赏过程中,对各式各样的建筑物感兴趣。

  活动重点:

  通过欣赏中国的古典建筑与其他国家的经典建筑,初步了解中外建筑的风格与特点。

  活动难点:

  通过收集各种建筑图片,丰富对中外建筑特征的认识,并用语言大胆地讲述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挂图

  2、各种建筑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欣赏。

  1、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上是什么么?

  2、你最喜欢哪一个建筑?你看到这些建筑有什么感觉?

  二、请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建筑,进行欣赏。

  1、看图说说:图片上建筑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上面有什么样的图案?

  2、你最喜欢这个建筑的什么地方?为什么?

  3、教师小结:这里的建筑有的高高大大的像巨人,像连起来的大山;有的小小的.,很美丽……

  三、比较与欣赏中国的古典建筑和国外的经典建筑。

  1、那你们猜一猜这些建筑哪些是我们中国的?哪些是外国的?为什么?

  2、与幼儿讨论:你们同意谁的猜测?不同意谁的猜测?为什么?

  3、教师小结,重点介绍古建筑的特点:中国古典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结构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造型优美;装饰丰富多彩;特别注意跟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

  四、欣赏具有代表性的中外建筑,感知交流不同风格的建筑艺术。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教案06-11

大班社会《毕业》教案04-04

大班社会《家乡》教案04-08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02-12

大班社会《爱》教案11-24

大班社会大雪教案12-03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11-28

大班社会游戏教案03-09

大班社会树教案04-01

大班社会微笑教案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