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蚂蚁》教案

《蚂蚁》教案

时间:2022-06-28 17:42:05 教案 我要投稿

《蚂蚁》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蚂蚁》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蚂蚁》教案

《蚂蚁》教案1

  《观察蚂蚁》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知道蚂蚁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2.经历探究捉蚂蚁、观察蚂蚁的过程,能自己想办法解决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能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描述蚂蚁的外形特征。

  3.经历观察蚂蚁生活习性的过程,感受到观察、研究小动物的乐趣。

  4.用材料制作蚂蚁模型,能准确地表现蚂蚁的外形特点。

  5.能将研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交流,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6.在活动中体会应该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说明蚂蚁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的课件或挂图。

  2.学具准备:昆虫盒或透明的瓶子、干净的毛笔、放大镜、羽毛、白纸、水槽、石头、水果、饼干、白糖、蜂蜜。

  3.制作材料:橡皮泥、牙签或火柴棒。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导入。

  蚂蚁是我们的'老朋友,它现在过的好吗?同学们想不想去看望这位老朋友呢?看望老朋友可别忘了带上它喜欢的礼物,蚂蚁喜欢吃什么呢?(把蚂蚁当做老朋友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朋友的身份去探望使学生对蚂蚁有一种亲近的感觉,携带礼物既是日常礼仪又为后面的观察做准备。)

  2.你还记得蚂蚁的家吗?还能找着蚂蚁的家吗?蚂蚁的家是什么样的呢?(引导学生回忆蚂蚁的生活地点,寻访蚂蚁的栖息地,了解蚂蚁的生活环境。)

  3.蚂蚁的邻居住着哪些动植物?蚂蚁与它们相处得好吗?蚂蚁的家门口又有哪些非生物,它们对蚂蚁的生活有怎样的影响?(了解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4.看,小蚂蚁正在家门口玩耍,它们的爸爸妈妈在家吗?拿出我们的礼物,看看谁的礼物最受蚂蚁欢迎?(让学生观察蚂蚁的食性及偏好。)

  5.我们的礼物太丰盛了,蚂蚁怎样享用这顿美食呢?吃不完的食物它们是怎样带回家的?(观察蚂蚁吃食物及搬运食物。)

  6.我听说蚂蚁最爱学习,特别擅长书法,我们请蚂蚁给我们题几个宇,好不好?(将事前准备好的白纸拿出来,放在蚂蚁窝边,白纸上事前用蜂蜜写上“点燃激情,传递梦想”。这一环节利用蚂蚁的食性写字,既加深学生的认识,同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教育了学生。)

  7.我们已经看望了操场上的蚂蚁,老师想邀请操场上的蚂蚁陪我们一起到花坛上的蚂蚁家做客,好不好?怎样不伤害蚂蚁,并把它请到花坛上?(这一环节着重研究蚂蚁的种群关系,如果操场上的蚂蚁不受欢迎,别忘了将它们送回家。)

  8.快下课了,同学们邀请小蚂蚁到自己家里做客好不好?同学们想一想,请回去住在哪里?用什么去招待蚂蚁?(下课前捉蚂蚁,喂蚂蚁,一方面进一步深入观察蚂蚁,另一方面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第2课时

  1.导入。

  小蚂蚁在同学们的家里做了几天客,它们住得习惯吗?请同学们谈一谈喂养蚂蚁的过程中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2.了解蚂蚁的外形。

  (1)上一节课蚂蚁送给同学们一幅书法作品,这一节课蚂蚁听说同学们的画画得好,想请同学们给它画一张全身像,看哪位同学画得最像。(让学生凭印象给蚂蚁画全身像。)

  (2)画画得像不像呢?我们与真实的蚂蚁比较一下,怎样才能看清楚蚂蚁的真面目呢?这个爱动的小客人怎么才能安静一会呢?

  (3)学生交流,老师指导。(可以在水槽中央放置一块石头,让石头在水面上只露一个小尖角,把蚂蚁放置在石头的尖角上,用放大镜观察。)

  投影或实物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

  (4)通过投影,让学生对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点评,通过与实物的对比看看哪里画得像,哪里画得不像?在点评中让学生认清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有几只眼睛?几只触角?几条腿?它们分别长在蚂蚁的什么位置?

  (5)学生交流后,对蚂蚁的形体结构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后请一位同学再画一只蚂蚁,其他同学补充和修正。

  (6)小组合作,做一个蚂蚁模型。(展示、评价作品,进一步认识蚂蚁的形体结构。)

  3.课堂小结。

  通过对蚂蚁的观察,你有什么收获?

《蚂蚁》教案2

  活动目标:

  1.感知蚂蚁外形特征,体验喂食蚂蚁的快乐。

  2.模仿小蚂蚁爬来爬去的活动方式。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重点难点:

  蚂蚁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各种小蚂蚁图片展、活体小蚂蚁生活情景展示;情景游戏用的大树洞、土洞。(图片附后)

  2.经验准备:请家长带幼儿观察大自然中小蚂蚁的生活情况。

  3.材料准备:蚂蚁容器、放大镜、橡皮泥、毛根、幼儿操作卡、记录表、蚂蚁头饰、ppt幻灯片、大树叶、大米粒(图片附后)。

  活动过程:

  1.感知小蚂蚁的外形特征。

  (1)幼儿自由观察,交流。

  (2)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小蚂蚁长得什么样?蚂蚁头上有什么?它有几条腿?蚂蚁都有什么颜色?

  (3)幼儿分组操作(幼儿自由选择)。

  第一组:投放用橡皮泥、毛根拼插的小蚂蚁半成品,请幼儿补插完整的小蚂蚁(黑色的小蚂蚁、褐色的小蚂蚁、红色的.小蚂蚁)。

  第二组:投放《幼儿操作》卡,请幼儿找一找小蚂蚁(图片附后)。

  小结:说一说都有什么颜色的小蚂蚁;数一数操作页中共有几只小蚂蚁。

  (4)认知小蚂蚁外形特征。

  蚂蚁有头、胸、腹、六条腿和两只触角。

  2.观看ppt幻灯片,了解小蚂蚁的生活方式。

  请幼儿观看小蚂蚁身体结构的幻灯片,加深幼儿对小蚂蚁身体外形特征的印象,然后,观看小蚂蚁生活方式的幻灯片,简单了解小蚂蚁的生活方式。

  小蚂蚁生活在哪里?它们是怎样搬运食物的?遇到事情的时候,是怎样告诉同伴的?

  师幼讨论,通过探究了解到蚂蚁的家在泥土里;蚂蚁的家在树上;蚂蚁的家在石头缝里等。

  3.喂食小蚂蚁。

  小蚂蚁喜欢吃什么?

  提供树叶、面包渣、石子,与幼儿一起喂小蚂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

  4.游戏“小蚂蚁回家”。

  学一学小蚂蚁走路的样子好吗?

  幼儿带头饰,随音乐模仿小蚂蚁爬行、运粮食、钻洞等动作,体验小蚂蚁爬来爬去的活动方式,游戏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

  在语言区投放儿歌《小蚂蚁》;在操作区投放小蚂蚁结构拼图;在运动区投放小蚂蚁头饰、树洞、土洞等游戏材料;供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探究。

  活动反思:

  让幼儿的科学活动从身边生活开始。对于幼儿来说,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不是目的,小班幼儿更是如此。本次活动,是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围绕活动重点,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按从易到难、层层递进的方式提供支持性的操作材料和游戏环境,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感知小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爱吃的食物,即在活动中帮助幼儿获得新经验。

《蚂蚁》教案3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我观察到幼儿对手指印画非常有兴趣,总是在寻找机会来印一印,画一画 ,而中班的幼儿更是对“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在活动的时候弄的满手都是颜料也乐此不疲。由此,我设计了这节用手来做画的《小蚂蚁》活动。让幼儿用大拇指、中指、小拇指印出小蚂蚁的外型特征,激发幼儿对手指印画的兴趣,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发展幼儿的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蚂蚁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

  2、学习用大拇指、中指、小拇指印出小蚂蚁的外型特征,激发幼儿对手指印画的兴趣。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印泥,记号笔、纸张、抹布若干。

  2、蚂蚁图片。

  活动过程:

  一、语言引导,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二、观看蚂蚁图片,了解蚂蚁的身体构造。知道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长有一对触角,身体下面有六条腿,属于昆虫的一种。通过欣赏蚂蚁图画,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三、教师范画,幼儿掌握绘画的方法。

  (1) 个别幼儿尝试印画,找出印画的`方法。

  (2) 教师讲解手印画印小蚂蚁的方法,知道印画的顺序。

  四、幼儿绘画,教师提出注意事项,并进行个别指导。

  (1)印之前要想一想用什么手指印小蚂蚁身体的各个部分

  (2)印完后要擦干净。

  五、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反思:

  活动中引导幼儿看看、说说、做做、画画等多种感官参与,让幼儿兴致勃勃地去观察,动手去研究问题,探求新知,寻求发现。寻找孩子绘画中的闪光点,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用语言安抚与鼓励,帮助放松心情减轻对绘画的畏惧和压力。

《蚂蚁》教案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活动中能细致,有序地进行观察,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进行讲述。

  活动准备:

  课件(蚂蚁及其生活习性的短片),歌曲《蚂蚁搬豆》、头饰、录音机、磁带、海洋球若干、放大镜、课前组织幼儿捉蚂蚁并进行初步观察,并放在瓶里供活动时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小客人和小朋友一起玩:"身小力不小,团结又勤劳,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大家猜猜它是谁?(引导幼儿竞猜,得出谜底蚂蚁。)

  二、说一说。你在什么地方发现的蚂蚁?找到它的窝了吗?你是怎么捉的?(捉的时候不要直接用手捏,以免伤害蚂蚁,要用草叶、小树枝等放在蚂蚁的前方,待它爬上草叶、树枝后再放进事先准备好的瓶子里。瓶内可以放些潮湿土壤和食物,用盖子盖好,放在阴凉处备用。要注意:一只瓶内只能装同一窝的蚂蚁,因为不同窝的蚂蚁会因"打架"而死伤)。蚂蚁长得什么样?身上有什么?吃什么?怎样走?

  三、看一看:我们来观察一下蚂蚁的身体是什么样的。

  1、在观察时,我们可以先从整体上观察一下它的大小、颜色,然后看看蚂蚁的身体可以分成几部分,再从前往后按顺序一部分一部分仔细观察蚂蚁。看谁观察的最细致,最准确。(幼儿自由观察后,讨论结果:蚂蚁有大有小,有黑色的,褐色的;有头、胸、腹;在头的下部有一对大"牙",胸部比头部细,长着三对足。)

  2、放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生活习性。

  1)、刚才动画片中的'蚂蚁在干什么吗?(蚂蚁在挖洞做窝;搬运食物-稻粒;在搬运死昆虫;在相互传递信息;在"打架")。

  2)、讨论小结:要想知道蚂蚁是怎样生活的?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我们就要仔细观察: ①蚂蚁都搬运哪些食物? ②找到蚂蚁窝,轻轻把窝挖开,看看里面贮存有哪些食物。 ③在蚂蚁附近放上各种各样的食物,观察哪种食物上有蚂蚁,哪些食物上没有蚂蚁。

  3、引导幼儿分组观察蚂蚁怎样爬行?

  四、试一试。

  1、倒出瓶中的蚂蚁,给它周围放上食物,观察它喜欢吃什么,并在黑板上的图中打钩。

  2、请一名幼儿示范蚂蚁爬,讨论怎样才能爬得又快又稳。

  五、玩一玩。

  分角色:教师扮妈妈,幼儿扮小蚂蚁,各戴头饰。放背景音乐《蚂蚁搬豆》,师幼一起玩游戏:蚂蚁搬豆。

  "孩子们,在山坡对面有许多豆豆,我们一起爬过山坡,钻过山洞,去搬豆豆吧!"在妈妈带领下,小蚂蚁分成两组,快速爬过小山坡,钻过山洞,搬起一粒豆豆(海洋球)后跑回来,每只每次搬一粒,直至将豆豆搬完,看哪组搬得最快。

  六、在生活中进一步观察蚂蚁的活动。

《蚂蚁》教案5

  一、指导思想

  本班幼儿年龄在3-4岁之间。

  三岁以后,孩子们的身体比以前结实,不容易生病,精力比以往更加充沛,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已经比较自如,能够掌握各种粗动作和精细动作。他们通过在婴班阶段的学习,逐渐学会初步的生活自理。比如,自己进餐,自己控制大小便,在成人的帮助下自己穿衣服等。由于模仿是3-4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在这个年龄段,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常常是通过模仿学习并巩固下来的,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个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

  在认知方面,他们依然是依靠动作和行动进行,思维特点是先做再想,不会想好了再做。

  在游戏时候,一部分刚三岁的幼儿处在平行游戏阶段,他们会较独立自己玩耍。一部分三岁半的孩子,逐渐习惯自发地和小朋友共同游戏。因此在设计活动时候,应该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寻找适合他们的活动方式和游戏方式。

  二、现状分析

  在语言发展方面,本班98%的幼儿能够专注地听老师讲故事或者听录音机播放故事;90%的幼儿能认真的听老师提要求或者示范讲解。72%的幼儿能有礼貌的听同伴回答问题;28%幼儿不能耐心听同伴讲话,急于打断别人说话;个别幼儿对老师的召唤“充耳不闻”。

  在逐步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同时,孩子们享受到更多的乐趣,并且愿意开口说话,表现在:和老师说话时表情更为放松,和同伴玩耍时出现了自由对话,在活动中原意积极的回答老师的提问,并且喜欢模仿别人的回答。同时,也显示出不同月龄段的幼儿在言语能力上的月龄特征。例如,2岁10月—3岁2月的幼儿,发音吐字不清楚,表述短语不完整。沟通起来较为困难。3岁2月-3岁6月的幼儿发音吐字较为清楚,能较清楚的说出短语,短句,在老师耐心的引导下能将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3岁6月以上的幼儿,能比较清楚的说出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缺乏连续性,在老师的鼓励下原意和同伴交流,有时候还会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主动和老师交流。

  为了让幼儿在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同时,更多的感受到幼儿园的乐趣,并且乐意开口,能大胆的说话。近阶段,我们为幼儿创设温馨、和谐的家庭式的氛围,让胆小的幼儿能放松心情,原意和同伴及老师说话。通过丰富、多样化和生活化的材料与环境提供,让幼儿在独立、自由的选择内容中喜欢玩、学会玩儿。并且,让幼儿在已经经历过一些最感兴趣的活动后,借助一定的媒介,激发幼儿想说,要说的欲望。

  三、活动分析

  是一首朗朗上口、极富童趣的诗歌。诗歌通过简单生动的描写和几个象声词的运用就把小蚂蚁搬运食物时的形象准确地勾画出来。并巧妙地通过诗歌表达的一个道理:蚂蚁能背起比本身重好几倍的东西,小蚂蚁是一种很勤劳的小动物。诗歌中的象声词也运用地非常好。‘嗨嗬,嗨嗬’说的是蚂蚁搬运东西时发出的声音,‘喔哦’是对小蚂蚁的力气大发出的赞叹。针对现在大多数幼儿由于家庭宠爱养成不愿吃苦,不愿劳动的情况,很有必要对幼儿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这首儿歌就非常适合当前的教育状况。

  四、教学目的

  1、熟悉诗歌内容,会用动作和象声词表现小蚂蚁的劳动场面。

  2、观察小蚂蚁很小的身体特征并学习它勤劳能干的精神。

  五、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小蚂蚁》

  2、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过程

  (一)、 引导观察课件中的小蚂蚁,根据小蚂蚁很小的明显特征,大胆想象,理解诗歌内容。

  1、教师:“昨天晚上,我特别高兴,因为我在我家边上,发现了一个新邻居。我的新邻居身体小小的,要是你不注意的话根本看不见。可你别看它小,力气可大了,可以搬动比自己大好几倍的食物呢?你能猜出来它是谁吗?”(幼儿做答)

  2、出示小蚂蚁(点击电脑课件)

  (1)它是谁?

  (2)小蚂蚁这么小,它有什么本领呢?

  3、 现在我们来听听儿歌里的小蚂蚁有什么本领?(播放课件《小蚂蚁》)

  4、小蚂蚁会什么本领?背的是什么?

  5、小蚂蚁是怎么背的?(请幼儿用动作模仿)

  6、那小蚂蚁背的时候还发出什么声音?(请幼儿动作加上声音表演)

  7、小蚂蚁背的米比自己的身体要大好几倍,你们说小蚂蚁怎么样啊?(引导幼儿说有力气,了不起。)

  8、重点理解‘了不起’。(可以用竖起大拇指来表示)

  (二)、学习朗诵和表演诗歌

  1、幼儿跟念两次。

  2、为什么最后要用一句喔哦~```(理解惊讶,称赞的意思)

  3、幼儿再次朗诵诗歌并加上肢体语言。

  (三)、学习小蚂蚁勤劳能干的精神。

  1、 小朋友,你们喜不喜欢小蚂蚁啊?为什么?

  2、 引出勤劳的主题。

  (四)、游戏:〈小蚂蚁运米〉

  师:现在我们来学学小蚂蚁运米好吗?

  游戏准备:沙包若干,相应的箩筐若干。

  游戏规则:听口哨声响幼儿把沙包放在肩上爬行,谁最先把沙包运到对面的箩筐里谁就赢。

  (五)延伸活动

  1、 可带幼儿到大操场上继续做〈小蚂蚁运米〉的游戏。

  2、

  探索用各种方法寻找、捕捉蚂蚁,并了解蚂蚁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知道蚂蚁是通过触角传递信息的。并在了解蚂蚁的基础上进行各种关于蚂蚁的音乐、美术、体育、语言各个领域的教育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也可扩展为一个主题。

《蚂蚁》教案6

  活动目标:

  1.学习计划捉蚂蚁的行动,明确活动的观察任务。

  2.对捉到的蚂蚁能够仔细观察,并能将蚂蚁的身体构造与功能进行表述和描绘。

  3.在捉蚂蚁的活动中萌生对蚂蚁进行观察研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昆虫盒或透明的小瓶、小块纱布和皮筋、小铲子。

  2.雪糕棒、放大镜、笔和画板画纸、背面贴有双面胶的白纸。

  3.选择一处有蚂蚁出没的安全的户外活动场地。

  4.幼儿用书:《蚂蚁》。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见过小蚂蚁吗?你们以前在哪里见过蚂蚁?今天我要去捉几只蚂蚁来研究研究,谁愿意和我一起去?

  2.师幼一起策划捉蚂蚁的计划

  (1)师:蚂蚁平时喜欢在哪里?我们到什么地方有可能捉到它们?

  (2)根据幼儿的回答,用简笔画在贴有双面胶的白纸上分别画出蚂蚁出没地点的图标。

  (3)根据幼儿猜测的几个地点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个组长,将所猜蚂蚁出没地点的图标贴在组长的`衣服上。

  (4)师:去捉蚂蚁有许多工作要做,先要当好“侦察员”,即能找到蚂蚁活动的地方;然后要做“观察员”,即能仔细观察蚂蚁是什么样子的;最后还要当好“记录员”,即把你在哪里发现了蚂蚁,和你看到的蚂蚁的样子画下来。

  (5)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器材“去捉蚂蚁,你觉得我们需要哪些东西的帮助呢?

  教师根据幼儿的要求出示相应的材料:看看这里的哪些东西在捉蚂蚁的时候会用得着?昆虫盒用来做什么?放大镜可以用来做什么?纸和笔可以用来做什么?去捉蚂蚁时还要注意什么?

  3.师幼一起去寻找、观察蚂蚁 (1)教师带幼儿外出寻找蚂蚁,并请发现蚂蚁的小组及时向大家通报,请捉到蚂蚁的小组就地观察蚂蚁。

  (2)用放大镜仔细看看小蚂蚁有几只脚?长在身体的什么部位?小蚂蚁是怎么爬的?它的身体还有哪些部位会动?学一学它是怎么动的?

  4.组织幼儿交流捉蚂蚁的经历并扮演小蚂蚁走路的姿态

  (1)有哪些小朋友捉到了蚂蚁?你是在哪里捉到的?

  (2)你对蚂蚁有哪些新发现?还希望知道小蚂蚁的哪些问题?

  (3)让我们来学一学小蚂蚁,三个小朋友扮演一只蚂蚁,商量一下谁做头、谁做胸、谁做腹,然后尝试走一走。

《蚂蚁》教案7

  课前预习:

  1.搜集并了解作者南帆的有关资料。

  2.朗读课文,标出文中生字词及褒扬人的词语。

  相关课程标准: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所发出的感慨。

  2.欣赏并学习文中对蚂蚁传神生动的细致描写。

  3.掌握文中由蚂蚁引发思考的感悟式写法。

  4.借助文章,加深对生存、生命的感悟。

  评价任务:

  1.通过朗读,改过本文主要内容,体会简洁美。

  2.再次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如何能把蚂蚁写的如此传神,生动形象的。

  3.结合自己生活体验,谈谈对作者独特的内心感受的理解,感悟生之机趣,培养学生的爱心。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

  播放儿歌《蚂蚁搬豆》,让学生回味儿时童趣,有什么感触?会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自由联想、想象,充分调动积极性。)教师随机解说:假如你面前出现一只蚂蚁,为一粒饼干屑而奔忙,你会想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随南帆走近蚂蚁,去认识它,思考它。(板书课题与作者,让学生谈谈对南帆的了解)

  一、感知蚂蚁形象美

  请同学们大声用两分钟时间朗读课文,然后解决下面问题:

  1.用最简洁的语言概过课文内容。提示:可按照“本文通过对 的生动细致的描写,引发 ”的句式来概括。

  (此题意在让学生感知文章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再次体会简洁美)

  学生思考后回答。明确:本文通过一只小蚂蚁发现桌面上的饼干屑并在我的面前扛着饼干屑离开的故事,由此引发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悟。

  2.想一想这是怎样的一只蚂蚁?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同组同学交流讨论,明确:胆小而又自足的蚂蚁。语句“一只蚂蚁畏畏缩缩地爬上了我的书桌,如同一个成功的偷渡者”“ 这只孤独的蚂蚁有一点胆怯。它谨慎地左顾右盼,慢慢地朝一个方向迈出了几步,随后又不放心地退了回来,往另一个方向试探”等。

  二 、感受描写细致美

  点名学生朗读课文前五段,其他同学听读,并思考下面问题:

  3.为什么作者能把蚂蚁写的如此传神?请选择你认为最生动传神的语句,说说你的感受。

  4.结合练习题(一):文中运用了一系列拟人化的词语来写蚂蚁是为了赞扬蚂蚁吗?目的是什么?

  (从修辞的运用、词语的表达效果、作者的情感等角度去体会。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知道作者怎样写的同时,了解体会掌握文章的表达技巧。)

  (学生交流)明确:3.因为作者采用拟人化手法,生动刻画了蚂蚁的动作、神态、心理。

  请选择你认为最传神生动的词句,说说你的感受(词句品味)。(可结合课后“词句品味与积累”,交流展示。

  4.不是为了赞扬蚂蚁。在文中作者只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目的`是为了传神生动地描写蚂蚁,同时有一定的幽默感(如:义无反顾、重大判断等)。

  总结:作者采用“放大”的方法,大词小用,大胆的“想象”,刻画了它们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方面。使内容更加细致,突出了细致之美。那么作者怎样选择切合点,展现他的机趣美?

  三、感悟作者机趣美

  学生齐读6-9段,然后探究下面内容:

  5.虽然蚂蚁在人类的眼中是个十分渺小的事物,然而我发现此时我们与蚂蚁却有着惊人的相似,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6.在文中找出作者独特的内心感受的句子,结合自己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合作交流)明确:5.往往自足于眼前的幸福,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从整个生物界来说,我们与蚂蚁一样只是生物链中的一个因素,我们何尝不也是一只渺小的蚂蚁!

  6.示例:“它的幸福是货真价实的”,站在蚂蚁的角度,这当然是真的,因为蚂蚁并不知迈步的幸福顷刻间就可能被比它强大得多的人类毁灭。站在人的角度,前文已述,蚂蚁的幸福是渺小的,甚至是虚无的。所以不能简单地对这个问题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重要的是,这句话使我们感到蚂蚁沉浸在自己认为的货真价实的幸福中,而毫不知道随时可能降临到它头上的危险。正是作者关注到了这种情况,就引出了文中更重要的一句话:“我实在不忍心伸手戳破它的快乐。”这表现了作者的悲悯情怀。

  小结:从《蚂蚁》一文可知,感悟式写法必须借助联想,同时联想还得有恰当的契合点。本文就以“自足于眼前幸福,无法主宰命运”为契合点。感悟还要有特殊性,不要落入俗套。作者南帆就是这样。我们要像作者一样,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态、心理,你笔下的动物就可能写得生动形象、活灵活现。但这必须建立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

  四、领略自我观察美

  作业:根据平时的观察,选择你熟悉的一种动物,写一篇文章,展现你的机趣美。

  要点:细心观察,对象人格化(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态、心理)

  教学反思:

  1.这篇文章篇幅短小,学生较容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把握作品形象,但对于后文作者的感悟学生理解起来有一些难度,我通过让学生从修辞的运用、词语的表达效果、作者的情感等角度去体会,来引导学生知道作者怎样写的同时,了解体会掌握文章的表达技巧。从而降低难度,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读与写是语文学习的两大手段,而提高读写能力又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作业布置就结合本文及“表达交流”,突出读写结合的特点。但在文本讲解过程中体现还不足。

  3.学生对于感悟式写法借助联想,寻找恰当的契合点还难免落入俗套,不能别出心裁,这需要在增加学生观察能力的基础上注意体验生活。

《蚂蚁》教案8

  教学目标:

  1、熟读儿歌《小蚂蚁》

  2、培养儿童主动识字的兴趣,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3、受到讲文明、守纪律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出示开启诗

  (课件出示)师:亲爱的的小朋友,整个早晨,我一直看着你,怎样把每一寸晨光变成书本的跳跃,诵成玲珑的`诗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晨诵。 昨天,漫天飞舞的雪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它就是可爱的雪娃娃,让我们男女生合作读这首儿歌。

  二、复习儿歌《雪娃娃》

  过渡:太阳公公抱走了雪娃娃,老师今天又给大家带来了另一位朋友,它是谁呢?(出示蚂蚁图片)

  三、学习新诗《小蚂蚁》

  师:对,是小蚂蚁,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写小蚂蚁的这首儿歌吧。

  1、师范读。

  2、生自读。

  3、指名读。(正音)

  请学生领读;齐读;男女生分别读;

  做动作读;填空读。

  4、问题:

  小蚂蚁见面为什么碰碰小胡须?为什么排队走?

  请你夸夸小蚂蚁。

  5、拓展:

  我们早晨见到小朋友怎么说?见到老师呢?

  真是有礼貌的好孩子。

  四、出示自编诗

  小朋友,有礼貌,早晨见面问个好。 早上好,早上好!新的一天来到了, 我们一起上晨诵。 指名读、齐读。

《蚂蚁》教案9

  一、导入。

  孩子们,今天不但有这么多的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老师还带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课件蚂蚁)仔细观察,谁来说说它长得什么样?(观察得细致,表达的清楚)老师把它的名字写下来,你们睁大眼睛叫出它的名字。(齐读)看着蚂蚁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虫子旁)虫子旁的字与什么有关?(说明他们都是小虫子)你还发现了什么?(形声字)左边是虫子旁,表明他们都是虫子,部首右边字的读音又和他们的读音是一样的,一半表义,一般表音,所以它是形声字,你们的眼睛可真尖。今天我们将要认识的这只蚂蚁可不是一般的蚂蚁,他能爬到天上去,你们信吗?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上天的蚂蚁》。

  二、学习课文。

  1. 师:读课文之前,老师想先送给你们一个大宝贝(师板画大树)。这是什么?这可

  不是一般的树,他有特异功能,特别神奇,想知道吗?

  2. 出示读书要求:请你大声的读课文,找一找通天树有着什么样的奥秘,画出来读一

  读。(这是一棵通天树,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唉,通天树能从地上一直连接到天上,他像什么?他居然能让你从地上一直爬到天上,说明它长得怎么样?到底有多高,谁知道?(指名读、齐读)(云霄图)我觉得自己画的树还不够高,还得画点云,树腰飘着云,树都已经插到云霄里去了,看来树的确是很高。

  3. 其实在课文中描写树高的句子不只这句,还要好几处呢?

  4. 请先看读书要求:

  (1) 小声读课文。

  (2) 用~~画出描写树高的句子。

  反馈:

  (1).“这是一棵通天树,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到天上去。”

  师:它是一棵通天树,通往天上的树自然很高(指明读)谁能超过他,比他读得更高?(2-3)齐读。从老爷爷的对话中能看出树高,还有哪些地方说明树高?从巨人的动作上找找。

  (2)“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你为什么觉得这句话说明树高? 巨人你见过吗?在动画片里都见过巨人吧。从动画片里你都知道哪些巨人?()那巨人留给你的印象是什么,能不能用词语来形容一下他?(出示图片,板书:身材魁伟)巨人很高大,但是连这么高大的巨人脖子都仰酸了,还看不到树尖。孩子们一起来,把你的头抬起来仰望,哟,脖子都仰酸了,你们看到树尖了吗?当然望不到树尖的树真高呀!我们一起来读句子。起,对了,真高!还有哪个句子说明树高?从巨人的语言上再找找。

  (3)“巨人摇摇头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根本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换个词?(肯定、绝对)

  师:同学们读一读红色字的部分,体会一下巨人说话时的语气。(指明读、齐读)同学们刚才听了你们的读,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一读。咱们把描写树高的句子放到了大屏幕上,我和你们合作读,你们度描写树高的句子,老师读其他部分的句子,听明白了吗?让我们再去感受一下树有多高!

  师:是啊,孩子们,这棵树的确很高,今天老师就把这个大宝贝送给你,面对通天树,你想干什么?(上天)今天除了你们,还有两个人也很好奇,他们也想到天上去看看,他们是谁啊?(巨人、蚂蚁)从文中有一句话能够看出巨人特别想到天上去,赶快找!(巨人多么 想到天上去看看啊!)巨人想不想到天上去看看?我变个魔术把句子变一下:巨人很想到天上看看。你觉得哪个句子更好一些,为什么?是啊,孩子们,同样的一句话但因为标点和语气的不同能为我们展示完全不一样的.心情。你能不能用“谁多么怎么样啊!”来说一句话。

  真棒孩子,你的学习能力真强!

  师:我们说巨人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啊,但是看着这棵可以上天的树,巨人说了什么?(不行,我爬不上去)这个可高了的树把巨人吓到了,谁愿意来给巨人加加油打打气?不仅我们在巨人加油打气,白胡子爷爷也在鼓励巨人,白胡子爷爷说了什么?(试一试吧!你身强体壮,也许能爬上去。)对了,现在老师就是白胡子爷爷,你们就是句子,我请到谁,谁就跟我对话,好不好?那我要鼓励巨人了,我想请你来。加上你的动作,好吧!

  “呀,巨人呐,你身材魁伟,试一试吧,一定能爬到天上去的。”“不行,我爬不上去”“呀,天上那么美,你不是很想上天吗?”“不行,我爬不上去。”还是爬不上去呀,对了,像白胡子爷爷这样一次又一次地鼓励巨人,但巨人又说爬不上去,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在书上有一个词语谁发现了?一次又一次地鼓励他,他却一次又一次地后退,这个词就是连连告退。孩子们,想一想,巨人在说这句话时,你能体会到巨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没有自信、胆小)

  (4)正当巨人连连告退的时候,一个充满自信的声音传来,它说:“我能爬到天上去”。这个充满自信的声音来自哪?我真为小蚂蚁担心,连身材魁伟的巨人都被吓跑了,这很小很小的蚂蚁能上天吗?(能)咱们说话可不能没有凭据,请大家读课文8-13自然段,快速读一读,找一找你从那些字句能看出蚂蚁能爬上天。

  “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从这个句子里的哪个词你体会到了蚂蚁能爬到天上?(不停地爬)什么意思?说明蚂蚁爬的过程中怎么样?(没有停止过)也许它累了它渴了,但它从来没有停止过,在读一读,你能体会到这是只什么样的蚂蚁?(自信)这种自信是满分100分的自信,带着这种自信,谁来读?(指明读)自信满满。谁再来读?男生读读,女生试试。读得真好,你们让老师感到了这只蚂蚁的确很有勇气,的确很勇敢。

  这只充满自信、勇敢的小蚂蚁到底爬到天上去了吗?课文并没要告诉我们,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吧,“唐僧取经”有四个高徒,还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更何况是一只小蚂蚁,看来小蚂蚁上天一定也会遇到很多的危险,谁能大胆地猜测一下?的确危险重重,但是小蚂蚁退缩了吗?它说“”。

  这只勇敢的充满自信的小蚂蚁,努力地不停地往上爬,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它都一步一步(不停地爬),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风雨交加,它都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小蚂蚁相信自己,读“”。你们都是勇敢地努力地小蚂蚁。

《蚂蚁》教案10

  一、推荐主题:

  《蔬菜派》

  二、教学设计生活化、游戏化的相关性分析:

  1、本次活动属于韵律活动中的集体舞,是本班幼儿第一次尝试新的学习形式,对于我自己来说也是很新的教学模式,相对来说没有多少经验和把握。因此我在事先准备时对备课和备音乐上做了充分的准备。对于幼儿来说这样的集体舞学习很新奇,新奇之余会有些心理上的不适应。因此我将这一活动调整到本周二进行,使“蚂蚁搬豆”这样的经验生在主题活动《蔬菜派》中,扎根在不断探索的土壤中。

  2、幼儿在生活中经常能够看到蚂蚁,通过蚂蚁找朋友、蚂蚁搬豆等游戏情境,使幼儿充满了想象的空间,激发了幼儿参与的热情。

  三、建议活动过程: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邀请舞《蚂蚁搬豆》,能随乐曲合拍地做出蚂蚁走路的动作。

  2、根据《蚂蚁搬豆》的故事情节,想象并表现与同伴互碰触角、搬豆等动作。

  3、愿意与同伴交流,享受舞蹈交流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音乐《不倒翁诙谐曲》。

  2、经验准备:已有蚂蚁的简单知识经验。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小蚂蚁们,今天妈妈带你们到草地上去玩玩吧。你们准备好了吗?

  幼儿听音乐跟着妈妈走路。

  2、学习基本动作。

  (1)听音乐合拍地走路。

  ――刚刚有个蚂蚁宝宝走路走得可好了。我们看看它是怎么走路的。

  ――我们要走得稳稳地,一步步走路。

  教师哼唱,幼儿跟着节奏做探路的动作。

  幼儿听a段音乐练习走路。

  (评析:用情境性的语言提示幼儿,增强幼儿的角色意识,充分想象和表现蚂蚁的走路ide动作和神态。)

  (2)学习结伴表演动作。

  ――我的宝宝真能干,我真想抱抱你们,我要来抱抱你咯。

  教师在a段第一遍结尾处找到一个宝宝抱一抱。

  (评析:教师通过示范性语言和动作,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在音乐结尾处做抱一抱的动作,对于中班幼儿来说,用较短的音乐寻找朋友,是原来经验的又一次提升。)

  (3)创编蚂蚁触角打招呼的`动作。

  ――除了抱抱还可以有什么打招呼的动作?

  幼儿听音乐进行结伴表演。

  3、幼儿回到半圆形座位上,听故事“蚂蚁搬豆”。

  (1)妈妈刚刚在路上发现了一粒大豆子,想把它搬回家去,可是怎么也搬不动,我想请大家一起帮忙搬豆子。我要用触角告诉大家路上有豆子,去邀请更多的蚂蚁来搬豆子。

  ――做个什么样的动作大家就能明白呢?

  教师根据幼儿动作邀请朋友。

  请幼儿创编“搬豆”和“想个办法”的动作。

  4、学习邀请舞。

  (1)教师扮演邀请者,进行游戏。

  (2)教师和几名幼儿同时做邀请者,进行游戏。――我要这些果实都背回家吧。

  (评析:在不断邀请的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被提高了。)

《蚂蚁》教案11

  活动目标:

  1、借助小蚂蚁开生日会的情节,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2、培养幼儿间团结友爱、平等待人的良好情感。

  准备:图片小蚂蚁、蜻蜓、蜜蜂、蝴蝶、瓢虫、蜘蛛、蜈蚣、蚕宝宝蚕宝宝变蚕蛾。

  活动过程:

  一、认识蚂蚁

  1、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是谁呢?(出示图片小蚂蚁)

  2、师:小蚂蚁长什么样的?(六条腿、头、胸、腹)

  3、小蚂蚁今天真高兴,因为今天是他的生日了,他想邀请朋友们来参加,于是就在门口贴了张海报,海报上说了一些什么呢?陶老师来念一念。(出示海报)

  二、小蚂蚁过生日

  1、丁咚,门铃响了,蜜蜂拍着翅膀飞来了,(出示蜜蜂)他会对小蚂蚁说什么呀?小蚂蚁会怎么说呢?

  2、丁咚,门铃又响了,美丽的蝴蝶飞来了(出示蝴蝶)她对小蚂蚁说什么呀?小蚂蚁又会怎么说呢?

  3、丁咚,蜻蜓飞来了(出示蜻蜓)他对小蚂蚁说什么?蚂蚁又会怎么说呢?

  4、丁咚,瓢虫也来了(出示瓢虫),他对小蚂蚁说什么呀?小蚂蚁又会怎么说呢?(练习句式:你好,朋友,祝你生日快乐!谢谢,欢迎你,我的昆虫朋友)

  5、师小结:现在来了几位客人,他们是不是小蚂蚁邀请的昆虫朋友,为什么?(说出昆虫有六条腿)

  6、丁咚,门铃又响了,蜈蚣和蜘蛛来了,(出示蜈蚣和蜘蛛)小蚂蚁说:"对不起,你们不是昆虫,请你们下次再来吧。"蜈蚣说:"我们是昆虫,为什么不让我们进去呢?"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蜈蚣和蜘蛛的腿太多了,昆虫只有六条腿。)

  7、丁咚,一条蚕宝宝一扭一扭的走来了(出示蚕宝宝图片)小蚂蚁对它说:"对不起,你不是昆虫请回去吧!"你觉得小蚂蚁说得对吗?

  9、师:现在请你们来听听故事,听完了你们就知道了,故事的题目叫《小蚂蚁的生日会》

  10、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一遍11、师:蚕宝宝到底是不是昆虫呢?谁告诉小蚂蚁的?蚂蚁妈妈是怎么说的?

  三、我们都是昆虫朋友

  1、老师当小蚂蚁,你们来当昆虫朋友,你们来为我过生日吧!

  2、教师与幼儿进行角色表演。并学说对话。

  四、结束活动昆虫朋友们为我唱一首《生日歌》吧!

  一、说设计意图

  故事充满童趣,以幼儿喜爱的过生日情节为引点展开活动,带领幼儿一同走进小蚂蚁的生日会,从而有目的的引导幼儿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是有头胸腹,有六条腿。本次活动取材既贴近幼儿生活,又易于理解,还可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正如《纲要》中提到教育活动的选择既要符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贴近幼儿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二、说教学目标:

  新《纲要》语言领域中指出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上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们制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借助小蚂蚁开生日会的情节,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2、体验同伴间团结友爱、平等待人的良好情感。

  三、说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借助小蚂蚁开生日会的情节,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难点是发展语言交往能力,并体验同伴间交往间要团结友爱的良好情感。

  四、说教法新《刚要》

  提出: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并能鼓励幼儿大胆发表想法和意见。因此,本次活动教师将充当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根据中班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结合以下3种教法进行活动。

  1、直观法:活动中通过图片出示,激发幼儿兴趣,让幼儿通过图片的观察形象的了解来参加生日会的朋友的外形特征,为幼儿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做好了准备。

  2、谈话法。

  在活动中适当的提问如:"它长什么样?""它们会对小蚂蚁说什么""小蚂蚁会说什么?"等有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启发学习,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较好的语言习惯。

  3、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参加小蚂蚁生日会",让幼儿在游戏的欢乐氛围中巩固昆虫的知识,又引导幼儿体验同伴间友爱的交往的良好情感。

  五、说过程活动主要有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认识蚂蚁,引出课题首先出示图片,吸引幼儿注意,关注蚂蚁的外形特征:有一对触角,头胸腹,六条腿,为下面的昆虫朋友来参加生日会做好铺垫。

  再以海报张贴交代邀请参加生日会的是和蚂蚁一样有头胸腹,有六条腿的昆虫朋友。鼓励幼儿猜测谁会来。

  第二环节:谁来了首先教师以门铃的象声词"叮咚"和出示图片的形式吸引幼儿注意力,请出来参加生日会的朋友有:蜜蜂、蝴蝶、蜻蜓、瓢虫。引导幼儿直观的感受来参加生日会的朋友的外形特征并在幼儿猜测好朋友间的对话,模仿好朋友有礼貌的对话例如:"你好,小蚂蚁,祝你生日快乐!""谢谢,欢迎你,我的昆虫朋友!"给幼儿创设了一个锻炼语言交往的平台,也引导幼儿体验同伴间有礼貌,团结友爱的互动氛围。接着教师小结:有几个好朋友来参加生日会,它们和小蚂蚁一样有头胸腹,有六条腿的昆虫朋友吗?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昆虫的认识。

  "叮咚,谁来了?"出示蜈蚣蜘蛛,"你觉得它们能参加小蚂蚁的生日会吗?"因幼儿对昆虫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就会说道"它们不能来参加生日会的,它们的腿太多了。"小蚂蚁有礼貌的把它们请回去了,请它们下次再来。

  "叮咚,又有谁来了?"教师出示蚕宝宝图片"他能参加生日会吗?"幼儿回答各不相同,这时教师设置悬念"蚕宝宝能不能参加生日会?我们到故事《小蚂蚁的生日会》里去听一听吧!"第三环节:完整讲述故事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幼儿倾听。借助故事欣赏和蚕宝宝变蚕蛾图片,幼儿都会说:"蚕宝宝能参加生日会的,他长大后就会变成蚕蛾,有头胸腹,有六条腿。"自然而然的解决了上面抛出的问题。

  第四环节:游戏--参加小蚂蚁生日会师幼角色扮演不同的昆虫朋友,在帮小蚂蚁庆祝生日时,不仅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进一步感知昆虫的外形特征,还让幼儿在游戏的情景中体验好朋友之间的交往应该要有礼貌,团结友爱。

  评课稿教师的选材比较有趣,小动物的出示很吸引小朋友,提高了幼儿听故事的积极性,教师能抓住小朋友对小动物喜爱的特点展开这个教学活动,我觉得这点比较好。再导入环节中,教师以小蚂蚁出示,让幼儿观察小蚂蚁的样子,引导幼儿说出6条腿,头胸,腹。为后面的内容作了铺垫。在故事的时候,师以排图讲述的方法来实施教学。在引导幼儿对话的过程中,幼儿们的想象力比较丰富。在第二个环节中,师能以提问式的方法做个小结,让孩子加深对昆虫的概念。在幼儿遇到问题时,是能以完整讲故事的形式让孩子到故事里去寻找答案,这种解决方法比较好。不足之处:1,在第一个环节时,师应总结孩子的对话,应示范性的讲述一遍小动物的对话,这样一来后面出现昆虫时自然而然会说小动物们之间的对话。2,在第二环节出现问题时,时应及时引导,避免孩子的思维远离教师的教学内容。对于这次三人组合的教学活动,我们也是第一次尝试,肯定还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希望大家多给建议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活动。

  效果反思:

  本活动利用各种动物图片、借助小蚂蚁过生日的故事情节,直观地让幼儿感受昆虫的特征,在开始设计教案时,我注重了让幼儿观察昆虫的特征,有些重科学偏语言的倾向,经过几次修改后,我将动物间的对话、故事讲述、情境表演,作为重点,为幼儿创造一个敢说、想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幼儿的兴趣被调动起来,整个活动的气氛也活跃了,只是孩子们的回答有时真让人把握不好,我不得不佩服孩子们的想象力,他们在回答我抛出的问题:"蜜蜂会对蚂蚁说什么呢?"他们知道好朋友见面打招呼用:你好,但不说祝你生日快乐,只为昆虫朋友准备送什么礼物给小蚂蚁动起了脑筋,他们说蜜蜂会将自己喜欢的蜂蜜送给蚂蚁、蝴蝶会送小花、蜻蜓喜欢在荷叶上就送荷叶等等。我却在为如何将他们的话题拉回来而犯难了,也在这时我处理的不是很好,只一味的让幼儿跟着我的思路走,我应该将蜜蜂与蚂蚁的对话进行小结和演示,这样可能有助于下一位朋友的出场。在教具的准备上,我忽略了一样东西,应该准备一个蛋糕盒,这样逼真一点,让幼儿感到有过生日的氛围,不过,整个活动进行的还算顺利,幼儿兴趣浓厚,特别是角色表演时孩子们都很兴奋,整个活动被推向了高潮,欠缺的是语言上的完整性,这有待加强。

  故事《小蚂蚁的生日会》

  小蚂蚁的生日到了,他想邀请朋友来参加生日会,要求和他一样有六条腿,有头、胸、腹的昆虫朋友。丁咚,门铃响了,蜜蜂拍着翅膀飞来了,他对蚂蚁说:"你好,朋友,祝你生日快乐!"蚂蚁说:"谢谢,欢迎你,我的昆虫朋友。"丁咚,门铃又响了,美丽的蝴蝶飞来了,他对蚂蚁说:"你好,朋友,祝你生日快乐。"蚂蚁说:"谢谢,欢迎你,我的昆虫朋友。"丁咚,蜻蜓来了,他有礼貌的说:"你好,朋友,祝你生日快乐!"蚂蚁说:"谢谢,欢迎你,我的昆虫朋友。"丁咚,小瓢虫也来了,他高兴地对蚂蚁说:"你好,朋友,祝你生日快乐!"蚂蚁说:"谢谢,欢迎你,我的昆虫朋友。"小蚂蚁热情地招待着朋友。这时,丁咚一声,蜈蚣和蜘蛛也来了,小蚂蚁有礼貌地对他们说:"对不起,你们不是昆虫,请下次来玩吧!"蜈蚣说:"我们也是昆虫,为什么不能进去呢?"蚂蚁说:"昆虫都有六条腿,你们的腿太多了,所以你们不是昆虫!"蜈蚣和蜘蛛只能回去了。丁咚,一条蚕宝宝一扭一扭地过来了。小蚂蚁说:"对不起,你的腿太多了,也不是昆虫,请回去吧!"在一旁的蚂蚁妈妈赶紧说:"孩子,你错了!蚕宝宝长大后会变成一只蚕蛾,那时它就有头、胸、腹,还有六条腿和翅膀,它也是昆虫呀。"小蚂蚁和他的昆虫朋友过了一个愉快的生日会!

《蚂蚁》教案12

  教学目的:通过学唱歌曲和表演歌曲,使幼儿懂得当一个人遇到困难时争取别人的帮助和合作是很重要的。

  准备:预备若干个较大的`球当豆子,若干个蚂蚁头饰,"蚂蚁"歌曲磁带。

  活动与指导:

  1. 讨论:教师请幼儿欣赏歌曲"蚂蚁"后,提问:"一个蚂蚁在洞口看见了什么?那只蚂蚁为什么急得直摇头?小小蚂蚁想一想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幼儿说出小小蚂蚁在自己搬不动豆子的时候回洞请来了好朋友,抬着一起走了。

  2. 解释:在一个人遇到困难时,可以请人帮忙,合作,这样一个人办不到的事情能得到解决。

  表演:

  幼儿学唱歌曲"蚂蚁"后,请幼儿戴上蚂蚁头饰在音乐声中进行表演。

《蚂蚁》教案13

  活动目标

  1. 让孩子们知道春季里的特征。

  2. 学会制作出地里的蚂蚁窝。

  3. 锻炼孩子们手部的肌肉并培养孩子们的表达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印泥, 彩泥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导入]

  1. 用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春天。

  - 它是四季中的一个季节。

  - 它是冬季的下一个季节,在这里季节里会开放许多美丽的花朵,它是什么季节呢?[展开]

  1. 讨论一下你在春天里的经历。

  - 说到春天大家会想起什么?

  - 你在春天里都做了些什么?

  2. 说说春天。

  ① 说说春天有什么特征。

  ② 讨论一下春天里可以看到什么?

  3. 描述一下昆虫的一生。

  ① 说说昆虫的一生都有怎样的变化。

  ② 用彩泥表现出昆虫的.一生经历。 (卵-幼虫-蛹-成虫)

  4. 观察活动纸。

  - 上面画了些什么?

  5. 用活动纸中准备好的材料制作出蚂蚁窝。

  ① 用手指蘸上印泥。

  ② 用手指印出蚂蚁窝里面的样子。

  ③ 印完蚂蚁后完成剩余的部分。

  ④ 说一说蚂蚁在地里都干些什么?[结尾]

  ①让孩子们把完成的作品介绍给朋友们

  ②总结活动 [活动图片]

《蚂蚁》教案14

  这几天,我发现孩子们下课后常常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观察着什么。出于好奇,我走上前去,原来孩子们正在观察小蚂蚁。只见蚂蚁正在忙着“运粮”,准备过冬。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让孩子对蚂蚁有更详细地认识,我与孩子们一起用诱饵捕捉了蚂蚁,放进了昆虫盒。并设计组织了此次活动,让幼儿通过观察、学习,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蚂蚁的合作活动,萌发幼儿团结互助的'意识。

  2、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

  1、选择安全、合适的观察场地,提供放大镜、大纸箱,并把幼儿的观察情况作成课件。

  2、教师和幼儿一起搜集有关蚂蚁的图片、儿歌、故事等,准备录音机、磁带,制作活动内容的相关课件。

  3、用诱饵捕捉蚂蚁,放进昆虫盒。

  4、自制海绵豆子(数量为幼儿人数的2—3倍)和小篮子。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从而引发幼儿兴趣。

  远看芝麻撒地,

  近看黑驴运米,

  不怕山高道路陡,

  只怕跌进热锅里。

  教师引导幼儿猜出动物的名称(蚂蚁),从而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二、出示幼儿观察蚂蚁的课件,引导幼儿说出自己观察到的蚂蚁的外形特征和活动情况。

  教师提问:

  (1)你从哪儿找到了小蚂蚁?

  (2)蚂蚁长得什么样?

  (3)小蚂蚁是自己单独出来活动还是一起出来?为什么?

  通过观看课件,让幼儿大胆发言,回忆观察到的情况,教师及时进行鼓励和指导。

  三、使用放大镜进一步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和活动(或图片)。

  给幼儿分组,让幼儿仔细观察捕捉到的蚂蚁,并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画下来。

  四、出示课件,教师总结,让幼儿巩固认识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五、欣赏并表演歌曲《蚂蚁》。

  六、教师提问:我们应该像小蚂蚁学习什么?让小朋友知道团结起来,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七、游戏:“蚂蚁搬豆”,巩固认识。

  教师扮蚂蚁妈妈,幼儿扮小蚂蚁,四散地站在场地一端。

  游戏开始,教师说:“孩子们,咱们快去搬豆准备过冬吧!”“小蚂蚁”自由地(可不按顺序)钻过皮筋,爬过纸箱和垫子,跑到场地另一端,拾一颗小豆跑回家中,将小豆放进小篮。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把豆全搬完。

  [活动延伸]

  1、教师(或家长)把幼儿观察发现后的绘画作品,用简单的文字注释后,张贴在墙饰“有趣的虫子”中。

  2、在日常活动中,让幼儿继续学习有关蚂蚁的儿歌、故事等,丰富幼儿经验。

  3、师幼共同进行小实验:

  把捉到的蚂蚁放进一个大口瓶(其中有土),用黑布把瓶子蒙好。过几天后,把黑布打开,可看到蚂蚁筑成的弯弯曲曲的“地道”。更多精品源自3edu课件

《蚂蚁》教案1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大拇指、中指、小指印出小蚂蚁的外行特征。

  2、尝试进行想象添画,体验手指印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蚂蚁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有所了解。

  2、物质准备红、黄、绿等颜料。抹布每组2块。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引入。

  师:小朋友好,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今天我们一起玩个手指游戏吧。

  (二)欣赏蚂蚁绘画图,学习印画方法。

  1、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学习用食指、小拇指、大拇指印画蚂蚁。

  师:“我要用我的手指头请出一个好朋友。看看老师用了哪几个手指头?”方法:用食指印画蚂蚁的头,小拇指印画蚂蚁的胸,大拇指印画蚂蚁的腹。并用勾线笔添画蚂蚁的一对触角和六只脚。

  要求:将蚂蚁的头、胸、腹部连接。

  2、幼儿示范印画。引导幼儿尝试画出不同形态的蚂蚁。

  “师:谁想用你的手指头,请出蚂蚁呢?”

  3、引导幼儿为范画进行想象添画。

  师:“哇,蚂蚁有这么多好朋友,你猜猜她们要去干什么?”

  (三)教师提出作画要求。

  1、印之前要想一想用什么手指印小蚂蚁身体的各个部分。

  2、印好后想想你的请出你的小蚂蚁在做什么?再添画触角、脚和背景。

  3、如果你想换一个颜色印画时,要在抹布上把手指擦干净。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指导幼儿用正确方法印出小蚂蚁的外形特征。能力强的幼儿,教师可重点指导幼儿想象添画。

  (五)展示作品,师幼从小蚂蚁形态、构图、颜色搭配方面进行共评。

  活动反思:

  这一活动主题源于幼儿对生活中某一事物---小蚂蚁的关注,内容的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在本次活动之前,我和孩子们共同了解了蚂蚁的生理构造,一改我们以往印象中蚂蚁有很多只脚,长的像毛毛虫的模糊概念。孩子们了解了蚂蚁的外形、居住方式以及寻找实物的方法。这些有利于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对画面的想象。从孩子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将自己的想象展示在自己的画纸上,有的孩子说我的蚂蚁在练气功;我的蚂蚁在吃西瓜。整个活动相对时间比较长,活动中所以适用语言指导不够严谨,例如在介绍用食指、小拇指、大拇指印画蚂蚁的过程比较混乱。

  对活动的重难点把握不准,在预设中我以为会有很多一部分孩子对于蚂蚁身体的连接掌握的不好,但正好相反,孩子们兴趣很高,印出蚂蚁对他们不在画下,而这个时候如何让他们为画面添画创设新的主题便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我在示范中只是简单的示范了蚂蚁搬西瓜的过程,结果孩子们的作品不是搬西瓜就是搬石头。

  固定了幼儿的想象。在下次活动中我准备出示一副蚂蚁王国的示范画——展现了蚂蚁各忙各忙的景象,让孩子说说自己的蚂蚁在干什么?重点让孩子表现出蚂蚁不同状态下的动态。例如“搬东西、运东西、推东西、扛东西”或者一些简单的动作,蚂蚁在洞里睡觉、在草丛中跳舞等等,拓展幼儿的想象,丰富画面。

【《蚂蚁》教案】相关文章:

《蚂蚁》教案02-22

蚂蚁走教案11-08

儿歌蚂蚁教案01-11

小蚂蚁教案01-10

《聪明的蚂蚁》教案02-13

《上天的蚂蚁》教案04-07

蚂蚁小兵教案05-26

《蚂蚁》小班教案07-15

蚂蚁运粮教案01-10

《蚂蚁的救助》教案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