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12-30 09:43:37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美术教案精选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美术教案精选8篇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练习将白色皱纹纸撕下来、搓圆、粘贴在饭碗上。

  2.通过讨论、示范和实践,练习搓圆技能。

  3.能够大胆操作,体会手工活动的乐趣。

  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画好碗状图形的'有色纸人手一张。

  2.每组一份白色皱纹纸、两份浆糊、抹布。

  3.两个范例(空和满)。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创设情境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学习制作:香喷喷的白米饭

  1.教师示范操作方法(出示空碗范例)先拿一张白纸,撕一撕、捏一捏、蘸一蘸、贴一贴就行了,谁愿意来试一试啊?碗里要装满香喷喷的白米饭哦。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引导幼儿在轮廓线内制作,尽量不要把浆糊抹在桌子上和身上。

  (三)展示作品,教师小结

  1.作品展览,幼儿相互参观,比一比谁做的大米饭最好。

  2.幼儿拿着自己做的白米饭喂给爸爸妈妈吃,并练习说:爸爸,妈妈,我请你吃大米饭。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美术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幼儿先前已在生活活动和集体学习活动、游戏活动中积累了有关风的经验,故本次活动主要是将自己找到的“风”记录下来后,向大家介绍交流,用个体经验去丰富集体经验。

  并尝试用吸管吹画,进一步加深幼儿对风这一自然现象的认识,体验不同材料作画的快乐。萌发幼儿深入探索和学习的愿望。

  活动目标:

  1、结合幼儿对风已有的经验和感受进行交流,并尝试用吸管吹画表现风的特征。

  2、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和创作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先让幼儿记录自身感觉器官如身体、四肢、脸、眼睛等对风的感受。

  2、幼儿吹画用的材料:颜料、盘子、吸管、绘画用纸等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分享记录:感受风的特征

  1、前几天,大家完成了一个“请大家找找风”的任务,并把自己找到的“风”的记录下来,今天我们一起来介绍一下吧。

  2、幼儿介绍自己找到“风”的记录。

  3、师:虽然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风,但是,我们可以用眼睛、用耳朵、

  用我们的身体感受到风的存在。

  (二)多媒体欣赏:感知我们身边的风把幼儿通过记录感受的风,用多媒体的形式表现出来。

  对幼儿的经验进行提升。

  (三)创作吹画:感受风儿的影子

  1、师引发创作欲望:请小朋友一起来扮演风,用吸管吹吹,把五彩的颜料变呀变,看看风儿会把五彩的颜料变成什么。

  2、作吹画,进一步感受风的特征。

  3、分享、交流:我的风儿把五彩的颜料变成了。

  反思:

  1、孩子们能把自己身体、四肢、脸、眼睛等对风的感受大胆地表达出来,并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记录。孩子们说到了:眼睛、小脸、耳朵、小手、头发等。

  运用多媒体课件对孩子们的经验进行归纳:

  根据画面孩子们能迅速判断——用眼睛找到了风:红旗在飘动;烟在飘动;窗户里的`窗帘在动;树叶从树上飘下来等等。用耳朵找到了风:龙卷风、台风、暴风雨等。身体找到了风:鼻子呼吸有风的感觉;电风扇吹动身体感觉凉快;嘴巴吹蜡烛等。

  2、运用吸管进行作画,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个个按耐不住欲试的激情:可以玩颜料喽!

  用吸管来画画,还可以用自己喜欢的颜料来吹画,真是好高兴哦!通过吸管的吹动,使自己喜欢的颜料跑动起来,并变出各种图案像……

  整个交流过程,孩子们轻松自然愉悦。

  很好地体现了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及同伴间的互动。

  找风并记录的结果是孩子自我感受和检验的过程,老师把幼儿的记录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通过对各地民居的欣赏,让学生在对自己生存的空间的感受中扩大文化视野,了解人类居住环境的演变过程,对祖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不同地域的居住形式有所认识。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对自己生存的空间的感受中扩大文化视野,了解人类居住环境的演变过程,对祖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不同地域的居住形式有所认识。

  教具准备:

  1、中国民居系列图像资料。

  2、不同民居相关的音乐、舞蹈作品的VCD光盘及音乐磁带。

  学具准备:

  收集不同的民居图片的资料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复备学生活动复备

  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工具。

  2、出示课题:《你的房,我的房,他的房》。

  3、看一看:

  让学生出示自己收集不同的'民居图片的资料。

  4、说一说:

  提问:你收集到的图片是什么地方的房子?他们有什么特征?

  5、看一看:

  观察老师收集的各地民居的图片,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地域的民居风格特点。

  6、议一议:

  大胆想象、按自己的理解说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白天风格的房屋建筑形式?如:蒙古包为什么是圆尖顶?窑洞为什么到现在还得到陕北人民的喜爱?傣族的竹楼为什么架得那么高?江南水乡得民居为什么是黑瓦白墙……?

  7、老师课堂小结。

  1、放好工具、静息。

  2、听老师讲课题。

  3、学生出示自己收集不同的民居图片的资料。

  4、学生说出自己收集的房子特点等。

  5、学生观察老师收集的各地民居的图片。

  6、学生分组讨论老师提出各种问题。

  7、认真听老师小结。

美术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用短竖线画栏杆;

  2、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粉笔若干、室外水泥场上画一大圆、玩具小兔一只(装在笼子里)、范画一张。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发幼儿兴趣

  今天天气真好,老师带小朋友到室外来活动(幼儿分散站在圆圈外)你们看,谁来了?(出示小兔)。

  小兔也想和小朋友一起玩,可是,它不想关在笼子里,它想出来玩,你们说行吗?

  2、引导幼儿讨论:有什么办法让小兔从笼子里出来,又不跑掉?(老师有意识地启发幼儿说出用栏杆将小兔围住)

  3、出示范画,讲解栏杆的画法:在教师画的圆圈线上画许多短竖线,要求竖线从上往下画直。

  4、幼儿观赏范画后,用粉笔在圆圈上画栏杆,老师提醒幼儿要将栏杆画均匀,不能留出空处,不然小兔就会跑走。

  5、请小兔从笼子里出来,小朋友围着圆圈表演《小白兔采蘑菇》。

  6、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帮小兔用栏杆围了一个大场子,小兔玩得可高兴了,下次我们再为其它动物围场子,让小动物都从笼子里出来和小朋友一起玩,好吗?

  7、带幼儿回到室内,洗手。

  四、活动延伸:在美工活动区内投放许多动物卡片,请幼儿添画栏杆。

  五、本次活动中,教师充分考虑幼儿的方体地位,注意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实现了活动目标;再者,突破了课堂单一的`在纸上绘画模式,让幼儿用粉笔在地面上涂涂画画,有得利于幼儿手指小肌肉群的锻炼,更利于体现自我意愿,幼儿学习兴趣也往往更高。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会使用绘画、剪贴的方法制作书签。

  2.了解书签的作用,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实物书签。

  2.铅画纸、彩笔等。

  活动过程:

  1.欣赏各种漂亮的书签,初步了解书签的作用。

  (1)出事一个书签,了解书签的作用。

  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是做什么用的?

  (2)原来书签可以帮我们爱护书籍,记下书看到哪里。

  2.讨论书签的制作方法。

  小朋友,上学以后你们也会用到许多的'书,让我们来做一张漂亮的书签吧!

  (1)大胆畅谈自己的创意。

  3.幼儿操作,鼓励幼儿选用不同的材料及制作方法。

  活动结束

  1、评语

  2、总结

美术教案 篇6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一:《天安门》

  【活动目标】

  1、学画天安门三层梯形的主体结构,初步掌握建筑物由下往上画的基本方法。

  2、引导幼儿对称、均衡地安排画面,并尝试添画。

  3、加深对我国首都北京的认识,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重点】

  学画天安门三层梯形的主体结构,初步掌握建筑物由下往上画的基本方法难点:能够对称、均衡地安排画面,并尝试添画。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天安门,美术画册。

  2、图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导入播放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引入活动。

  二.出示图片-天安门引导幼儿观察天安门的结构,了解天安门这一建筑物的对称关系。加深幼儿对首都的.认识,激发其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讲解天安门的主体结构天安门的主体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黄琉璃瓦顶,下层是朱红色城台,5个拱形门洞,中间的门洞最大。

  四.教师有重点地示范作画,突出画面布局,教幼儿由下往上画的方法。

  五.欣赏PPT课件,提出绘画要求。

  (1)注意绘画的步骤,表现出天安门城楼的主要特征。

  (2)提醒用勾线笔。

  六.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七.作品展览。师,生共同讲评。

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的:

  让孩子喜欢涂鸦活动,体验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油画棒、画好轮廓线的画稿。

  重点难点:

  顺着一个方向涂色。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天气很冷,小兔子想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可是它没有不怕冷的'衣服,不能出去玩,怎么办呢?小朋友快给它想想办法。(给它做一件。)

  2、我准备了一件外衣,你们看好看吗?

  (引导幼儿发现,外衣是没有颜色的。老师准备了一些美丽的画笔,让幼儿认一认笔都是什么颜色的?)

  3、游戏“小兔子的花衣服”:

  (找出自己喜欢的颜色的画笔,开始涂色。)

  4、老师指导幼儿顺着一个方向涂色:用儿歌吸引幼儿正确涂色。

  5、美丽的衣服展览:

  温馨提示:

  1、可以给爸爸妈妈做一件美丽的衣服。

  2、为幼儿提供尝试用不同材料的画笔画画。

美术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尝试找到圆形的中心点,并沿着中心点用一圈一圈不断扩大的方式表现花儿越开越大。

  2、乐意帮助花儿开放,感受从中带来的快乐体验。

  二、活动准备

  1、圆形的花心贴纸、大小不一的圆形纸。

  2、绿色背景的画纸装饰上花径和花叶。

  3、颜料、棉签、抹布等。

  三、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活动兴趣。

  导入:有一天,从草地的中间钻出了一朵小花,可是它好小,小花很想快快长大。怎样才能让小花快快长大?

  (二)情境演示,观赏花的画法。

  1.师:太阳公公看见了,对小花说:"别急,别急,我来帮帮你吧!"太阳公公发出暖洋洋的光照着小花,小花儿吸收着阳光,伸伸懒腰,呀!它长大一些了。

  2.教师用棉签蘸颜料,沿着中心点的花心画一圈。

  3.师:呼呼呼,风姐姐吹来了,他对小花说:"小花,小花,我也来帮你长大吧!"风姐姐轻轻地吹着,小花抖了抖了身体,真的又长大了一圈。

  4.还有谁会来帮助小花呢?你听,滴答滴答,下小雨啦!雨点落在小花身上,小花喝着雨水,挺直了胸膛,越长越大了。

  5.教师用棉签将花从里到外越画越大。

  6.小花长出了花茎、开出了绿叶。(教师将小花贴在大草地上)

  (三)幼儿操作,激发创作热情。

  1.师:在你们的草地上,也种下一颗小花籽,你们愿意帮助他们长大吗?快来让小花园里开满美丽的'花儿吧。

  2.活动指导:

  (1)鼓励幼儿找到中心点,并沿着花心一圈圈不断地将小花画大

  (2)鼓励能力强的幼儿画更多的花,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选择小一点的圆形。

  (3)注意颜料和棉签的使用,保持桌面和衣物的干净。

  (四)同伴欣赏,分享成功的快乐。

  1.将幼儿作品贴在大背景上,让孩子们互相欣赏交流。

  2.幼儿扮演小蝴蝶,去找找哪朵花儿很美的?看看花儿是不是越开越大的?

  3.小结延伸:花园里的花儿有五彩斑斓的颜色,你还想开出什么别的形状的花儿吗?我们下次可以试试,画出三角形、正方形的花儿。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02-20

《美术》教案02-17

美术的教案11-08

美术教案(经典)10-22

【精选】美术教案09-29

美术的教案11-21

美术教案12-23

美术教案12-23

美术教案12-23

美术教案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