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11-08 08:34:11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3篇(精)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3篇(精)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蔬菜叶片有(表皮、叶脉、叶肉)三部分构成。

  2.探索操作让同一蔬菜叶片在不同条件产生的不同现象和不同叶片在同一条件下产生的不同叶汁,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

  3.乐于投入科学活动,体验参与科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棍、一次性纸杯、各种新鲜蔬菜的叶子、萎焉的蔬菜叶若干。大记录纸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认识蔬菜叶片的结构

  1.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青菜叶片,请你们每人选一片菜叶,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叶片上面有些什么?(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流一下)

  2.师提问:你发现叶片摸上去是怎样的?

  3.一看叶片上有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出示大的叶片,并告诉幼儿菜叶有(表皮、叶脉、叶肉)三部分组成。

  二、探索叶片里面的秘密

  (一)第一次操作同一种菜叶,发现叶汁。

  1.们刚才通过观察发现叶片有表皮、叶脉、叶肉三部分组成的,那你们来猜猜看,叶片里面还会有些什么呢?

  2.回答。

  3.请幼儿操作实验,将新鲜的菜叶放在一次性杯子里用小棒捣碎,发现了什么?

  4.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5.师小结。原来新鲜的蔬菜叶片里藏着许多绿绿的蔬菜汁。

  (二)第二次操作,发现同种菜叶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不同结果。

  1.示萎焉的菜叶,请幼儿说一说,和刚才的叶片和什么不一样?

  2.幼儿再次操作,发现了什么?

  3.幼儿说一说。

  4.师小结。原来萎焉的蔬菜叶片里没有蔬菜汁,因为它已经失去了水分,干枯了。

  (三)第三次操作,发现不同的蔬菜叶在同样的条件下会产生什么结果。

  1.示各种新鲜的蔬菜的叶片,芹菜、菠菜、青莴笋、紫莴笋、蚕豆,豌豆、白包菜、紫甘蓝等,让幼儿看看、说说、闻闻有什么不一样。

  2.交代操作要求,每人选2种。

  3.儿再次操作,发现什么?引导幼儿可以跟同伴进行交流。

  4.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5.示记录纸,把幼儿的操作结果记录在纸上。

  6.师进行小结。不同的蔬菜叶片在同样的条件下产生的`叶汁不同的,因为蔬菜的味道、颜色各不相同,所以它们的叶汁也是不一样的。

  三、活动的延伸,对蔬菜的叶子产生更进一步的探索兴趣

  我们的开心农场里还种植了许多蔬菜,下次我们去收集更多的蔬菜叶片去探究,去发现,里面还有许许多多的秘密呢!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准备]

  1、 幼儿实验用具每人一套:胶囊、铁球、一次性碗、其他实验材料(黄豆、小树枝、米粒、石头、碎布条)。

  2、 记录实验结果用的表格、笔。

  3、 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察比较、引发猜想。

  1、 教师准备普通胶囊和装有铁球的胶囊于幼儿碗内,让幼儿操作观察比较,发现装铁球的胶囊会翻跟头,普通胶囊只在碗内滚动。

  2、 幼儿进行猜想。

  (二)实验操作,探索胶囊内放什么会翻跟头。

  幼儿尝试将不同的实验材料放入胶囊内,让胶囊翻跟头,幼儿记录操作结果,并根据记录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小结:胶囊内放入小铁球,会让胶囊翻跟头。

  (三)再次实验操作,比较铁球与其他材料的不同。

  幼儿用捏、摸、掂、看等方法,感知铁球与其它材料的差异,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过程结果。

  小结:因为铁球是圆的、有一定重量的、可在胶囊内滚动、滚动时改变了胶囊的重心,引起胶囊翻跟头。

  (四)观看课件,进一步感知重心转移原理。

  (五)拓展思维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运用重心转移原理制作的物体。

  设计意图:

  一天早上,我班幼儿朱立辉带来了一件“麦当劳”小玩具,一个翻跟头的小丑,小朋友都围住他,让他一次又一次地玩。这时有个孩子问“它为什么会翻跟头,而且不停地翻?”大家展开了讨论,有的'说是因为朱立辉用手将爬竿翻上翻下;有的说是小丑身上有磁铁…怎样让孩子探究到这个科学原理呢?我设计了本次活动《会翻跟头的胶囊》,主要是要他们探索物体重心的转移将改变物体的方向这一有趣的现象,并通过操作,让他们了解重心的专转移将收受到物体形状、大小、重量等的制约。

  [活动目标]

  1、 通过探索和操作,感知胶囊翻跟头的科学原理,从而喜爱科学活动。

  2、 会使用简单材料进行实验,并根据操作记录结果。

  3、 了解胶囊会翻跟头是重心转移的原理。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发现纸盒悬空的现象,体验探究的乐趣。

  2。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感知纸盒悬空现象与重心的位置、辅助材料的轻重有关。

  3。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动重点:

  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

  活动难点:

  感知纸盒悬空现象与重心的位置、辅助材料的轻重有关。

  活动准备:

  1。自制纸盒娃娃、音乐。

  2。辅助材料:石块、木块、塑料。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出示纸盒娃娃,引题:有一个很特别的杂技团要在我们班作精彩演出。他要给我们表演杂技——悬空,你们猜他能成功吗?

  2。教师演示成功的"纸盒娃娃的杂技",提示:他能用这么少的部分把身体悬空,你们的纸盒娃娃会不会悬空呢?

  二、发现纸盒的悬空现象

  1。设问:你们的纸盒娃娃能悬空吗?

  2。幼儿探索(教师提供"木块"让幼儿自发尝试悬空的方法:大。考吧。幼。师网出处纸盒一头放在桌子的边沿,一头悬空)

  3。交流:你是怎么让他悬空的?

  三、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

  1。设问:用什么方法能让纸盒悬空最多?

  2。幼儿探索(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运用现有材料,探索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体验到悬空现象与重心的位置有关。)

  3。幼儿交流让纸盒悬空最多的方法。

  4。小结:木块在纸盒顶端能让纸盒悬空最多。

  四、比较借助不同材料后的悬空现象。

  1。设问:每种材料都去试一试,你能发现什么?

  2。幼儿探索。(引导幼儿比较借助不同材料让纸盒悬空最多现象,发现悬空现象与辅助材料的轻重有关。)

  3。交流:你用三种材料比较以后,发现了什么?

  4。小结:纸盒里的东西越重,纸盒悬空越多。

  五、迁移经验,感受身体重心

  1。导入:纸盒娃娃的表演完了,现在轮到我们小朋友来表演杂技《椅子上的单脚舞蹈》

  2。要求:只用一只脚站在椅子上,另一只脚悬在椅子外,肢体表演各种动作。

  3。幼儿表演并体验单脚悬空的感觉。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层次清晰,幼儿在活动中通过说一说、猜一猜、试一试、记一记、比一比等,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活动气氛非常活跃,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在幼儿的探索过程中我充分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把主动权留给孩子,而我则只是一个观察者和引导者。活动一开始,我就以提问“为什么两个纸盒娃娃悬空的程度会不一样”充分调动幼儿的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想法,孩子们说出的猜测有些出乎了我的意料,可见孩子们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在猜一猜的过程中允许孩子有不一样的意见教师及时进行记录,这样当孩子探究过后也可以有一个比较。而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动手尝试借助各种材料让纸盒娃娃悬空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都能积极尝试各种材料,并细致观察结果进行记录,对于大班下学期的幼儿来说已经有较好的观察、记录的能力了,所以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将尽可能多为幼儿提供记录的机会,帮助幼儿养成及时记录的习惯。

  结合我的个人子课题《探究式活动中问题的提出》在活动中我以开放式问题“为什么两个纸盒娃娃会悬空的不一样多呢?”探讨式提问“你们觉得哪些谁能让纸盒娃娃悬空最多?”进展式提问“这边都记录好了,那这一格中应该怎样记录呢?”,通过这一些列的提问激发幼儿对探索活动的兴趣,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引导者和支持者,当孩子们经过自己的操作、观察发现不同材料可以让纸盒娃娃悬空到不同程度并记录下来时,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他们学习的过程,即在解决问题中获取经验的过程。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经典]08-03

(经典)科学教案07-30

[经典]科学教案07-30

科学教案[精选]08-08

科学教案【精选】07-25

【经典】科学教案07-24

[精选]科学教案07-22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