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11-05 12:46:00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8篇[必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学教案8篇[必备]

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这个学期,我们专门设置了一个玩具分享区,大多数是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有电动玩具、会响的玩具、发条玩具、塑料玩具、毛绒玩具……玩具的种类五花八门,孩子们都沉浸在这玩具世界里。可玩终归是玩,得让孩子们对玩具有进一步的认识啊,为此,我特意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玩具总动员,旨在让孩子们认识玩具的特点,体验玩具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幼儿知道玩具有不同的种类。

  2、学会电动玩具安装电池的方法,体验自主探索的乐趣。

  3、让幼儿感受到和小伙伴一起探索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电动玩具、塑料玩具、毛绒玩具、发条玩具等。

  2、不同型号的电池。

  活动过程:

  (一)观察操作

  教师引导: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自主发现各种玩具的不同玩法。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玩具,请小朋友每人挑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玩一玩。

  2、幼儿自由挑玩具玩,教师及时引导孩子说说玩具是怎么玩的.?

  (二)讨论与交流

  教师引导:通过相互介绍,帮助孩子梳理经验,使孩子更加明确玩具的种类

  1、师:刚才你玩的是什么玩具?怎么玩的?

  (1)幼:我的玩具是有开关的,打开开关就可以玩了。师:为什么打开开关玩具就自己动起来了呢?幼:因为有电池。师:原来新电池里存了许多电,玩具装上新电池后,我们打开开关就通电让玩具动起来了。还有谁的玩具也有开关,装了电池?

  小结:我们把这些有开关装了电池的玩具叫做电动玩具(出示字条‘电动玩具’)

  (2)幼:我的玩具要拧一拧后它就会动了。师:为什么拧一拧它也会动呢?原来玩具里面装了发条。还有没有别的玩具不装电池也能让它动起来?

  小结:我们把这些里面装了发条,需要拧一拧、拉一拉、推一推的玩具叫做发条玩具(出示字条‘发条玩具’)……

  (三)幼儿探索

  价值分析:让幼儿实践操作,激发孩子探索欲望,使孩子自主探索发现装电池的正确方法。

  1、师:看,老师今天还带你来了一个电动玩具,让我也来玩玩看。(装了废旧电池,老师打开开关,玩具没有反应)咦?打开开关了电动玩具怎么还不动呢?

  幼:电池没电啦,换个新电池。师:那该怎么换呢?

  2、出示各种型号的电池,比较各种电池的不同(颜色、大小、高低、粗细等)

  3、给电池排排队吧,你想怎么排?请个别幼儿尝试,说出排列方法从大到小或从粗到细、从高到矮。

  4、那老师的这个玩具需要换怎样大小的新电池呢?幼儿观察找出一样大小的电池。

  5、电池该怎么装进玩具肚子里呢?电池的两边一样吗?

  6、请两位幼儿一组,为电动玩具装电池。

  7、教师巡回指导,以儿歌的形式告诉幼儿装电池的方法:“胖胖小屁股,坐在弹簧上,圆圆小脑袋,带顶小帽子”

  8、交流各自是怎样装配电池的。

  9、小结:给电动玩具换新电池,首先要找到大小一样的新电池,安装的时候注意电池方向要正确。

  (四)保护电动玩具

  价值分析:知道节约用电池,用完电池要回收,提高孩子的环保意识。

  1、电动玩具真好玩,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电动玩具?

  2、小结:如果电动玩具长时间不玩,应该把电池取出来,不然时间长了电池的电力会消失,电池用完后不能乱扔,要放到专门回收电池的回收点。

  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进行游戏的同时,感受到科学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使幼儿知道树木的多种用途。

  2、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树对人,对环境的主要作用。

  3、激发幼儿爱护树木的感情。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发动幼儿搜集关于树的多种用途的资料;录象资料。

  活动过程:

  1、教师请幼儿自由讲述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树的用途的一些知识。

  2、组织幼儿观看搜集到的一些图片,引导幼儿讨论树各部分的作用。

  教师小结:树根可以吸收、储藏水分和养分,抓住泥土,使树干牢固;树根可以雕刻成工艺品,有的可以入药、治病。树干能为树叶输送养分;树干可以做家具、工具、造纸,有的树干还有奇特的作用,如橡胶树的树干汁可以做胶鞋、轮胎。树叶可以给草食动物做食物,还可以遮阳、做书签、做肥料。果子可以吃,有的可以做肥皂、有的可以做药、有的可以做种子。

  3、引导幼儿讨论森林与人类、动物及环境的关系。

  (1)与动物的`关系:提供丰富的食物和舒适的居住场所。

  (2)与人类的关系:调节温度,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药材、食物。

  (3)改善环境:防风固沙、防暑降温、减低风速、保持水土、净化污水、减少噪声等。

  4、组织幼儿观看录象,进一步了解树木的作用。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意图:

  大自然是活教材,对于较少接触大自然的孩子来说,对大自然的事物很好奇,尤其是昆虫,为此开展了此次活动《昆虫宝宝藏在哪》。以此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去深入探索自然与发现自然。

  活动目标:

  1、认识昆虫,根据外形特征分辨不同的昆虫。

  2、提高观察能力,激发对昆虫的喜爱。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秋天到了,虫儿们在树林里玩捉迷藏游戏,找找有哪些昆虫。

  二、分辨树林里的昆虫

  找找树林里的昆虫

  (1)瓢虫

  提问:身体半球形,身上几颗星,你知道是谁吗?

  小结:瓢虫穿着漂亮的衣服,很醒目。身上的点点代表着它是几星瓢虫。

  (2)知了

  提问:这是什么昆虫。

  小结:知了的翅膀很薄。

  (3)蟋蟀

  提问:蟋蟀的特点是什么?

  小结:蟋蟀的尾须很长。

  (4)天牛

  提问:这是什么昆虫?你是怎么认出来的?

  小结:天牛的触角是一节一节的。(出示天牛图片,细述天牛的触角)

  (5)蚂蚁

  提问:谁能说说蚂蚁长什么样?

  小结:蚂蚁的身体很小。

  (6)螳螂(局部特征)

  提问:这是什么昆虫,你是怎么认出来的?

  小结:有大大钳子的昆虫是螳螂,大钳子是保护自己的武器。

  提问:这些昆虫长得都不一样,那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总结:昆虫们长得都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有六条腿,两个触角。

  三、幼儿操作:它们藏在哪?

  1、教师指导

  今天这些小昆虫带来了许多好朋友和我们一起玩捉迷藏,他们就藏在树林里面。

  找到一种昆虫,圈出它和它的好朋友,并且数一数,它们各有几只?把数字贴在圆圈里。

  2、幼儿操作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数出不同位置的昆虫数量。

  3、验证

  提问:你找到了几只瓢虫?一起看看,你找对了吗?

  (验证其他昆虫)

  活动结束:

  小朋友真厉害,把在捉迷藏的昆虫们都找到了,下次我们去室外找找昆虫朋友。

  活动反思:

  活动以提问游戏为线索,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紧扣着他们的心弦。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在帮助昆虫找朋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运用相关的知识经验,体验着游戏的乐趣。幼儿期是一个人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学习语言的最初意识源于说话,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逐步产生用语言表达自己愿望的需求,这是幼儿语言开发的心理依据和客观实践过程,教师需要努力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良好语言习惯,加强幼儿口语交流,鼓励幼儿仔细观察生活,提高认知能力。激发幼儿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春天许多野菜都长出来了,泥土里、草地上、树丛中、小河边到处都有,他们可以吃,营养丰富。

  2、培养幼儿挖野菜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新鲜的荠菜若干,每人一个小塑料袋,选择一块生长野菜较多的草地。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荠菜的外形特征。

  幼儿每人拿一棵荠菜,仔细观察荠菜叶子的形状和颜色,闻一闻它的气味。(有些开花的荠菜还可以让幼儿看看它的小白菜和铲形的小种子)。 (1)提问:荠菜长在哪里?是人们种出来的吗?(长在草地上、小河边、树丛中,是自己长出来的`,我们又叫它野菜。)

  (2)提问:你还知道哪些野菜?你吃过哪些野菜?怎么吃的?有什么感觉?

  小结:野菜有许多种,可以吃,营养好,现在人们已经开始种野菜了。

  2、组织幼儿到户外去采摘荠菜。

  (1)组织幼儿在户外的草地上、树丛中采摘荠菜。边采边引导幼儿发现荠菜生长的地方和人们种菜的地方是不一样的。

  (2)教师与幼儿共同把采摘的荠菜去除杂草后加工,大家品尝。

  活动建议:

  此活动可以结合春游开展进行。

  活动反思:

  面对小朋友的天真可爱,我想上科学活动能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便有坐于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热情,让幼儿在快乐中探索求知。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按颜色的特征,进行按ABAB、ABCABC的规律排序,感知物体排序的规律美。

  2.能用语言描述排序的规律。

  活动准备:

  排序ABAB板、排序ABCABC板,砖块、雪花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情景导入,引导幼儿感知色彩的规律美并讲述色彩排列的规律。

  1.师:今天呀小兔要搬新家了,我们一起看看小兔家的这面墙饰怎么装饰的?

  2.师:小兔家的墙是按照红黄、红黄两种颜色交替的规律排序的。

  3.幼儿操作。

  (1)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红色和黄色的雪花片,等一下请小朋友按照这面墙红黄、红黄两种颜色交替的规律在托盘里排序。现在请小朋友轻轻拿起椅子底下的托盘按规律排序。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师:老师这面墙还没装饰,现在请一名小朋友上来按照红黄、红黄两种颜色交替的规律排序装饰这面墙,小朋友们认真看你的排序和他一样吗?

  二、复习ABCABC的排列顺序。

  1.师:那现在我们接着看小兔的另外一面墙饰怎么装饰的呢?

  2.师:小兔的这一面墙是红黄蓝、红黄蓝三种颜色交替排序的。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红色、黄色、蓝色三种颜色的雪花片,等一下请小朋友按照红黄蓝、红黄蓝三种颜色交替排序的规律在托盘里排序。

  3.师:老师这还有一面墙没有装饰,现在老师请一名小朋友上来给这面墙排序,小朋友们认真看你的排序和他一样吗?

  三、引导幼儿按颜色特征排序进行操作。

  1.师:小兔家的围墙还没有弄好,我们一起来帮助。老师准备了不同颜色的砖块。现在请小朋友按照红黄、红黄两种颜色交替的规律来砌小兔家的围墙。

  2.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砌的围墙有没有对了。

  3.师:小朋友做的'真棒,墙都砌对了。小兔家的还有一面围墙没有弄好,我们再一起来帮助。老师准备了不同颜色的砖块。现在请小朋友按照红黄蓝、红黄蓝三种颜色交替的规律来砌小兔家的这一面围墙。

  4.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砌的围墙有没有对了,小朋友做的真棒,墙都砌对了。

  四、活动结束。

  1.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红黄、红黄两种颜色交替排序和红黄蓝、红黄蓝三种颜色交替排序,小朋友回家后可以找找生活中有哪些东西也是这样排序的。

科学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一天,孩子们好奇的问我“老师为什么我在电话的这边讲话妈妈就会听得见呢?”于是结合孩子们的好奇心设计此次活动。传递声音的方式有多很多种方法,我想让孩子们通过传声筒来了解,并且自己探索制作传声筒。孩子通过自己动手做,更容易了解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孩子了解声音的由来,了解不一样的管子传出来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让孩子在玩中感知这节课的乐趣。

  活动目标:

  1、探索传声筒的传声现象,知道空心的管子传出的声音清楚。

  2、积极主动参与探索活动,能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3、增强与同伴的合作意识,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用纸卷成筒说话

  物质准备:空心、实心的管子、实验记录表、玩偶、自制传声筒、听诊器

  活动过程:

  一、神秘玩具导入,激发兴趣。

  1、大家猜一猜这是什么,幼儿自由发挥

  二、引导幼儿用纸筒结伴说悄悄话。

  1、出示纸筒:这是什么?是什么样的?

  2、老师用纸筒示范和幼儿说悄悄话,激发其他幼儿操作的欲望。

  3、幼儿用纸筒结伴说悄悄话,互相听听说说。

  4、你听清楚好朋友的话了吗?

  5、你感觉说话的声音听起来怎么样?

  要求:说话的幼儿必须小声,一方面游戏要求,另一方面保护耳朵

  小结:这个长长的、园园的、空心的纸筒真神奇,它能把我们说的话传出去,而且声音还非常的清楚、响亮,我们给它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传声筒。

  三、探索实心和空心传声筒的不同。

  1、出示两种传声筒,幼儿认识。

  2、交待操作要求:给两种声音感觉不同的传声筒分别送上标记。

  3、幼儿操作,老师观察指导。

  4、为什么有的听得清楚,有的听不清楚?

  5、观察比较两种不同的传声筒。

  6、小结:有些传声筒是空心的,能够传出声音;有些传声筒里面塞了很多毛巾,这些毛巾堵住了传过来的声音。

  四、游戏:悄悄话

  1、请5个幼儿来玩游戏。

  2、出示自制传声筒。

  3、交代游戏规则:教师先给第一个幼儿看玩偶并小声告诉老师是什么,然后用传声筒告诉第二个幼儿,然后第二个幼儿再用传声筒告诉第三个幼儿······最后一个幼儿大声告诉全体幼儿他听到的答案。

  五、拓展,了解其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1、出示听诊器:这是什么?谁需要用它?

  2、在生活中还有许多东西是根据传声筒的秘密发明的,你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图书上、网上找一找。

  活动延伸:将材料投放到科学区,让幼儿自由操作探索。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尝试活动中,了解水是透明的,会流动的,有的东西在水中会被溶解。

  2、愿意参加操作活动,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操作过程。

  3、初步了解水与人类生活关系,激发幼儿保护水资源。

  4、让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5、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

  活动准备:

  两个金鱼缸(一缸水内有苹果,一缸米内有桔子)。每组一份白糖、沙。

  每组一条毛巾,人手半杯水。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课题

  请幼儿猜一猜:水里、米里有什么东西?

  师:小朋友看看老师前面有两个金鱼缸,一个缸里装着水,一个缸里装着米。阅读时保持安静,不大声讲话,不影响别人。你们知道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东西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幼儿讲出水是透明的,能看见;米不透明,看不见)

  二、让幼儿动手操作

  1、请小朋友米米萝及有洞的塑料袋盛水。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米箩和有洞的塑料袋,请你们用它们来盛水,看看能不能把水盛起来?为什么?

  (请幼儿讲出结果,使幼儿明白水是会流动的)

  2、请幼儿把桌上的白糖放在自己的水杯中。

  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用小棍在杯子里搅一搅,看看会怎样?

  3、请幼儿讲述实验结果。

  师:现在老师请几个小朋友到前面来告诉大家你的杯子里还能看到东西吗?

  (引导幼儿讲出白糖被水溶解了)

  4、扩散性思维: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东西会被水溶解。

  5、请幼儿把桌上的沙放在自己的水杯中。

  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小棍在杯子里搅一搅,看看会怎样?

  6、请幼儿讲述实验结果。

  师:现在老师请几个小朋友到前面来告诉大家你的杯子里还能看到东西吗?

  (引导幼儿讲出沙不会被水溶解)

  7、请幼儿把杯中的水全倒入前面的金鱼缸里。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过几天,水会变得怎样?

  (引导幼儿讲出水会变黑变臭)

  三、教师总结

  师:我们知道水是透明的,会流动的,有的东西遇到水就是溶解,有的则不会,刚才我们小朋友把自己做过实验的水倒到金鱼缸里,水立刻变浑了,过几天,水还会变臭,我们就说水被污染了。以后我们小朋友出去玩的时候就记住了,千万不要把东西扔进河里,不要污染我们的小河,我们要学会保护环境,好吗?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新颖、有趣。幼儿从以往“教师示范,幼儿学样”的'旧教学模式中摆脱了出来,真正成为科学活动的主人。我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再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通过探索尝试活动,总结水的性质。在活动中我没有进行一手包办,而是抓住幼儿的心理特点,让幼儿通过猜一猜、尝一尝、看一看、抓一抓,去观察、发现、思考。充分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了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发展了直观思维能力。同时在整个活动中,幼儿注意力集中,情趣很高,没有心不在焉的孩子。让不同的孩子在自身素质的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的进步,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最后一个环节又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中,我得到很多启示:

  (一)、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要善于观察,善于捕捉教育契机,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着手,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

  (二)、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以“幼儿主体,教师主导”为理念,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和现有知识,给幼儿创设应有的环境和氛围,让孩子们自主学习,提高创造性思维。这样孩子们就会有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科学教案 篇8

  目标:

  1、通过“纸桌”实验,使幼儿初步感知桌脚的形状与桌面承重能力的关系。

  2、尝试从多个角度比较恰当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地表现,提高幼儿的自评和他评水平。

  准备:

  1、纸桌实验材料:纸若干(部分在边上贴上胶纸),同样大小积木若干,纸桌实验记录表,纸桌范例若干

  2、幼儿自评表人手一份,教师用大表格(幼儿他评自评表)

  3、摄像机、电视机

  过程:

  (一)、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今天我们要用两张纸来做一张纸桌,可以怎么做?

  (二)幼儿自由选材做不同的桌脚的纸桌,教师指导

  比一比,谁的纸桌种类多,最新颖?

  (三)幼儿做纸桌承重实验,使幼儿初步感知桌脚的形状与桌面承重能力的关系。

  1、假如我要在纸桌上放积木,你认为哪张桌子可以放更多的积木?

  2、幼儿进行承重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四)、根据记录纸,交流实验结果,并幼儿评价自己及他人的记录情况

  1、 总结实验结果:能放最多积木的是哪一种桌脚?(最少)

  2、 请你来评价一下别人(自己)的记录情况,可以打几个五角星?并说明理由

  (三)根据活动录像及两位老师的观察记录,尝试从多个角度比较恰当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在活动中的.表现

  1、在刚才的录像中你看到了谁的表现?你准备从哪个方面对他进行评价?给他几个五角星?为什么?

  2、你看了刚才你的表现和同伴的评价,准备给自己打几个五角星?为什么?

  3、听听两位老师记录下来的你的表现。

  4、分发自评表,幼儿填好后放入成长档案袋。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经典】科学教案07-24

[精选]科学教案07-22

(经典)科学教案08-18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精选]08-08

科学教案(精选)08-06

(精选)科学教案08-06

(经典)科学教案07-30

[经典]科学教案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