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11-02 09:08:25 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汇总7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美术教案[汇总7篇]

美术教案 篇1

  《苍松翠柏》是一节绘画技法课。在教学时,我觉得单纯按技法课的教学程序来进行教学,效果不一定好。因为初中学生由于受中考的影响,对美术课的学习已经没有足够的热情,对于美术学习中的学具疏于准备,对于美术学习中的技法学习也没有什么兴趣可言。怎样才能使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来学习这一课呢?我认为应该在此课进行之前安排一个前奏,那就是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欣赏。

  首先要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脉络有一定了解,其次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辉煌成就要有深入的了解。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的画家所创造出的山水画技法是多么神奇与伟大。那么,如何使学生能对中国古代山水画产生兴趣并能够认识与理解呢?我特别设计了欣赏课《中国古代山水画欣赏》。对于这节课的内容选择,我做了精心的研究。从历代的名画中筛选出有代表性的山水画,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脉络与成就有一定的了解,对山水画的绘画技法有初步的了解,为下一节课做好认识准备。

  具体流程:

  首先,我利用学生所熟悉的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作为引子,从这幅画带给读者丰富的文化与社会风俗等信息,激发起学生对山水画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绘画作品不仅能带给人们愉悦的视觉享受,同时还能够传达出时代气息,包括当时的社会人文习俗,涵盖面极其广泛。在学生们兴致来临之时,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大量的古代山水画,使学生的视觉受到强有力的冲击,得出古代山水画的成就已经相当成熟与辉煌,我们如何进一步发扬光大?这样使学生产生画画的欲望,为技法课的进行埋下伏笔。

  其次,在欣赏古代名画的'同时,通过与学生共同分析,让学生认识与理解古代山水画家们是如何利用山水画的绘画技法进行创作的,使学生对山水画的基本技法有初步的认识与了解。这些这种情况之下,学生们可以说是跃跃欲试。这时,我安排学生带学具,学生们都非常踊跃。

  在进行下一节课时,学生兴趣高涨,主动积极尝试各种技法,画出了自己的作品。我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教室里,他们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都希望再有一节课来进行创作。

  通过这节课的设计与教学,我认识到,作为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可以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补充与引申,使得教学更加深入学生的心理。在教学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学习。这样的教学,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教学效果也明显改善。

  教学反思:

  一方面,通过对教材中相关资料的选择,选出相关内容之后,对教材内容的做了梳理,自己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脉络又进行了一次学习,从中再次领略到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成就,加深自己对山水画的热爱。

  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对于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从对古代名作的欣赏,提高了学习兴趣,激发了创作欲望;通过学生的技法实践,增强了学生的创作表现力,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遗憾的是,没有提前安排学生自己查找相关的资料与信息,如果让学生也去查阅资料,可能这节课会更加丰富多彩。

美术教案 篇2

  一、全册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

  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三年级的学习,孩子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小学美术学习的基本方法,知道了课堂授课的基本程序。对于油画棒、水彩笔等绘画工具可以做到熟练运用,对于剪刀、绳子等手工工具也有一定的认识。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有了一定的的提高,在接下来的四年级美术课堂上,应该继续坚持绘画和动手的结合教学,使得孩子在意识和动手方面继续提高。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个人的目标,抓住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点谈本学期的具体措施(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科实践活动、创造性的培养、电教辅助教学、评价的改革、减负手段等)

  合作的学习方式:

  提倡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做小老师的兴趣及自学水平,也有利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发展;学生仍然按照上学期分好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合作与探究,合作作业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欣赏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期准备,如:上网查阅有关资料,采访有经验的家长等。橡皮泥雕课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材料,进行合作练习。而造型表现课、游戏式活动方式的课业一定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集体活动获得丰富的知识与情感体验。

  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提高用美术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和切近自己生活的设计、制作能力。

  采取巧妙的设计提问、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将自己通过《变废为宝》一课学到的设计知识运用到为自己家的容器“穿上花衣裳”的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的成果的能力。

  转变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把发现、探究、研讨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四、全册教学进度

  周次 内容

  第一周《色彩的冷与暖》

  第二周《画家的调色板》

  第三周《蔬果的剖面》

  第四周《生活中的线条》

  第五周《节奏的美感》

  第六周《最受尊敬的人》

  第七周《今天我值日》

  第八周《趣味游乐园》

  第九周《彩墨世界》

  第十周《我是汽车设计师》

  第十一周《拟人的形象》

  第十二周《精美的邮票》

  第十三周《规划每一天》

  第十四周《给您提个醒》

  第十五周《有创意的书》

  第十六周《传编的乐趣》

  第十七周《会“走”的玩具》

  第十八周《电脑美术》

  第十九周《漫画欣赏》

  第二十周 水平测试

  第1课 色彩的冷与暖

  教材分析:

  色彩的冷暖会让人产生冷暖的联想。本课以直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冷暖带给人的不同感受,体会色彩的情绪。并激发学生在色彩创作中有意识的运用冷色和暖色创造不同的画面效果。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提高学生动手技能,促进学生指肌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2、通过拼花活动,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拼图构思设计。

  难点:怎样拼出新颖生动、有创意的图形。

  教学准备:

  剪刀彩纸等。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30分钟。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些花的图片,让学生认识不同花的形状。

  2、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彩纸拼图,并让学生说一说,它象什么?想一想它是怎么做成的。

  3、让学生猜猜这幅范画是怎样拼出来的?

  (学生讨论,请一位同学发言)

  4、教师小结。

  5、板书课题:花儿遍地开。

  三、讲授新课。

  1、让学生从拿出学具,并自己动手剪一剪各种花瓣的形状,并想一想让你剪怎样剪得快?有什么便捷的方法?剪得什么样子会好看?什么样子就不好看?

  2、然后让学生将花瓣上色。

  3、翻开书请学生欣赏教材中展示的范图和学生作品。

  教师再展示一些范图,让学生欣赏、讨论、评价,告诉学生拼摆花只要美观,与别人不同就行。

  4、再分别请两个学生上台拼图,教师要重点讲评拼图中的.特别之处。同时教师可以灵活地移动上台学生所拼图形的某个部分,使之产生另一种形象,这样更能达到启发学生求异的效果。

  5、讲述作业要求:先剪再上色,接着拼摆,最后固定在卡纸上。提醒学生注意拼摆要反复比较,选择一个最满意的贴。贴时要耐心细致,胶水揩匀,注意画面整洁,也可给作业命名。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1、发现拼得巧的同学立即表扬,提醒同学之间不要雷同,反对模仿教材、教师的范作。

  2、对个别差生进行必要指点。

  五、展示作业,课堂小结

美术教案 篇4

  美术教学设计

  第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和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古风古韵的美。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的财富—历史建筑,并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受古风古韵的美。

  教学难点:

  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的财富—历史建筑,并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新学年师生问好,鼓励在学生新的学期有个新的开始!稳定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地球上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前人留给全人类的财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它们,了解它们,感受历史带给我们的震撼。

  板书课题:追寻文明的足迹

  三、授新课

  教师播放课件《世界文化遗产》

  1、畅游在世界文化遗产的海洋中,你会为人类辉煌的文化而骄傲,欣赏了刚才的课件,老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刚才电脑播放的哪些图片有了解,把你了解的世界文化遗产介绍给大家。

  2、除了课件中提到的历史文化遗产,你还知道哪些?欣赏课本中的图片:

  拉斯科洞窑的岩画(法国) 阿布辛拜勒神庙前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塑(埃及)

  库库尔坎金字塔(墨西哥) 比萨斜塔(意大利) 法隆寺(日本) 竞技表演(希腊) 巨石阵(英国) 圣瓦西里教堂(俄罗斯) 掷铁饼者(希腊)

  3、通过这些图片资料,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留给我们的这一笔不小的财富、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存在于现实的,那么还有很多已经遗失的古迹,它已成为了一个印迹,比如巴特农神殿,在公元1687年被威尼斯军队炮轰致毁;还有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它是人们梦想中的花园,但它是否真正的存在,人们仍无法寻得根源;还有罗德港巨人雕像,摩梭拉斯陵墓,都因为年代的久远无从考证。

  4、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都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为了保护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应该为它做些什么呢?如果你是一个旅游者到那里游玩,你会如何做呢?

  四、学生作业

  要求:分小组合作完成“世界文化遗产”的一幅宣传栏,把自已了解的世界文化遗产知识介绍给大家,倡导人类更好的保护它们,让他们继续存留下去,把它留给未来。

  教师巡回辅导,学生宣传栏版面合理的设计和分割。

  五、课堂小结:

  组织学生展示作品,表扬优秀作品。

  六、课后拓展:其实在我们中国就有很多的文明古迹,九寨沟,故宫,苏杭二州,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更好的`保护它们,让他们继续存留下去,把它留给未来。课后以保护文明古迹为内容出一期黑板报

  第2课 探访自然的奇观

  教材分析:本课是“世界遗产”系列课程的第2课,以世界自然遗产为专题进行欣赏评述活动,引导学生去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壮美,体会自然界的崇高之美。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图片、文字、影像等方式来了解外国的一些宝贵的自然遗产。

  2、能力目标:能够以语言交流的方式来说说自己对自然奇观的感想。

  3、情感目标:为大自然的神奇而感到骄傲,激发学生珍视、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感情。教学重点:了解外国的一些自然奇观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自然奇观的美丽,能从审美角度去评价自然遗产。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图片、资料。

  学生:搜集世界自然遗产的图片、资料,画笔,大白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很多神奇的自然景观以它们多姿多彩的风貌装点着我们的世界。它们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下面,我们来一起领略世界上最为奇特的自然奇观。

  2、出示课题:探访自然的奇观。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并引发其内心对世界自然遗产的思考。

  二、新课。

  (一)、媒体出示世界十大奇观照片及资料让学生欣赏。

  (二)、小组交流研究:

  1、除了刚刚欣赏的世界十大奇观,你还见过哪些世界自然遗产?

  2、自然奇观美在哪里?

  师生一起将这些奇观从美术的角度进行概括,

  如:越冬鸟群生态之美

  莫雷诺冰川惊险之美

  萨加玛塔峰磅礴之美

  维多利亚瀑布壮阔之美

  板书:色彩奇美

  形态壮美

  令人惊叹

  生态优美

  三、学生实践

  要求:画一幅你最喜欢的一种自然奇观,在作业背面写下自己的感想。

  学生绘画,并在绘画的过程中认真思考自己的感想。

  教师巡视辅导。

  四、小结,布置下节课准备材料。

  第3课:《我的书包》

  教学目的:

  通过细致的观察自己的书包,发现自己书包除了背书以外还是否有其它的功能。和自己的旧书包进行对比,设计一款多功能的书包。

  教学重点:

  了解书包每个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

  自己设计一款多功能书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书包是我们上学的时候必不要少的工具之一,现在的书包不仅实用,而且非常的美观,学生背着自己的喜欢的书包,就仿佛象平时穿衣穿裤一样必不可少,它可以说是我们的贴身伙伴,那你们对它的了解有多少呢?

  二、讲授新课

  1、同学们,现在将我们的书包拿出来,摆在桌子上,我们细细的观察一下,书包中每个部分都有什么样的作用。

  大兜——小兜——侧兜——里面格层

  背带——提手

  2、还是哪些特殊的设计?

  3、我们仔细观察一下,你的书包为什么这样设计。

  4、小组讨论:你觉得书中的哪一个部分设计的不合理,你想怎么样进行改进呢?

  5、你还想增加什么功能?

  三、学生制作

  1、展你的丰富的想像力,设计一个即实用,又完美,而且带多高科技多功能的书包。把它打造一个完全智能化的书包。

  2、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大胆作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3、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生作品展示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做以汇报,说说你的书包先进在哪里,都具备了哪些高科技的功能。选出几位制作出色的同学。

  五、教师小结:

  看到同学们设计了多种多样奇异的书包,老师有了一种想法,就是希望同学们有一个不用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去上学,天天回到家里打开书包一学就到深夜,老师非常心疼你们,我希望设计一款智能书包,当你把书放进书包的同时,书本上的知识就像电脑一样贮存在你的脑袋中,而且当你背上书包的时候,感觉不到书的重量,这样能使你们的负担减轻。但希望是希望,我们能不能凭借幻想生活,我们还得为现实的生活打拼着。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从日常生活中观察运动中的人物姿态并说出各种姿势特征。

  2、善于合理利用铅丝、废纸、黏土等各种媒材塑造运动中的人物姿态或运用绘画形式表现运动中的人物姿态。

  教学重点:

  观察人的各种动态,运用多种媒材进行生动表现。

  教学难点:

  1、注意表现人体关节部位的转折变化。

  2、注意掌握各种不同媒材特性。

  教学过程:

  一、资料赏析

  视频欣赏

  看一看人类的各类体育运动多么优美呀!

  看看刘翔跨栏的姿态多帅啊!你能说说他的运动有什么特点吗?

  看一看奔床的运动有什么特点.?

  我们人类的所有运动,其实都是靠人体各个关节和肌肉完成的。

  你能描述他们不同的跑步姿态吗?请你试着用简笔画画出动态线。

  你能描述他们不同的舞蹈姿态吗?请你试着用简笔画画出动态线。

  你能描述他们不同的打球姿态吗?请你试着用简笔画画出动态线。

  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优美的动态?请你也来找一找。如果你能及时把他们抓拍下来或画下来,相信你发现的画面更精彩!

  这种陶舞俑身着绕襟深衣,身姿娇柔,身体随着舞步的变化呈现出“S”形。

  舞俑的身体弯曲度和侧转度各不相同,舞姿亦有变化。(绕襟衣陶舞俑)(陶舞俑)

  二、操作技巧

  操作提示

  1、通过欣赏分析资料图文,在第一节课练习画动态,先将大概的动态画出来,再添加必要的细节。

  2、接下来的课可以用黏土等各种材料表现动态。

  三、作品展示

  不同舞姿的舞佣

  黄白釉舞女俑

  杂剧陶俑(元)

  仙女带着荷花在上空以美妙的舞姿缓缓地飞翔。轻柔的飘带随风飞扬。

  依靠人物美妙流畅而富于运动感的姿态,依靠衣衫的纹路飘带的流动方向,就会感到这些艺术形象是在空中生风飞来飞去。

  陕北的欢庆腰鼓

  (陈乃广钢笔速品)

  捕捉舞蹈和体操运动中瞬间的优美动作姿态。

  零的突破(油画)王振华

  此作品塑造人物的肌肉,充分展示了划船运动力度与美感,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

  龙翔(漆画)人和舞龙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活动之一,画面上舞龙人用力挥舞龙杆和龙珠,有节奏的运动步伐,两条龙舞得活灵活现,以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显现出热闹而祥和节日气氛。

  学生作品:拔河(水粉画)

  学生作品:快跑 (纸版画)

  人物的动作特别是双腿的动作画得很生动。人物的姿势像旋风一样,非常有动感。

  吴要鑫作:迎奥运(油画棒)

  双手托起地球仪,在五环标志的周围,运动员们在展示着不同的运动姿态。

  居欣怡作:七彩生活(水粉画)

  球场上,队员们不同的踢球姿势表现了赛事的激烈,而场下的观众也以自己独特的、富有个性的方式为队员加油!

  俞立伟作:进球了 (纸版画)

  版画上四个人物的动作生动,特别是守门员倒地扑救和对方踢球动作更为传神。

  李彦旎作:骑竹马(国画)

  这个小男娃一手握着竹马,一手舞着柳条鞭,好一派跃马扬鞭的气派。那瞪眼歪头的动作活泼生动,憨态可掬。

  王嘉俊作:踢毽子(油画棒)

  小女孩踢毽子时,高高竖起的辫子,上下舞动的手臂,弯曲甩动的右脚无不生动地展现了女孩踢键时的活泼可爱。

  赵梦伊:钻城门 (油画棒)

  画面上,四周孩子不同的奔跑姿态和中间搭城门以及转城门不同的姿态相互映衬,多层次的动感画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孩子游戏时的.欢快愉悦!

  四、作业设计要求:

  1、在生活中观察人的各种动态,也可对看镜子观察自己的动态。

  2、表现人物动态时,注意人体各个关节部位的转折变化。

  3、第一节课画动态,先将大概的动态画出来,再添加必要的细节。

  4、接下来的课可以用黏土等各种材料表现动态。

  五、课后拓展

  在生活中留意观察各种人物动态表现。

  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手法,制作一个动态造型来装饰我们的环境。

  教后感:

  有了上两节课的教学,同学们对人物的表现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能够大胆的去描绘,在表现动态人物的时候,难度稍微大一些,同学们能够观察到一些明显的体育动作,但是同学们对生活中的人物动态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表现.教育同学们让自己的作品一定要有生活的气息.

美术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分析

  知识目标:掌握拉折的方法,折出热带鱼。

  能力目标:能运用添画或撕贴的方法进行装饰。

  情感目标:培养同学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折叠热带鱼的具体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热带鱼的装饰方法。

  二、教学准备:

  使用的教学媒体、折好的热带鱼若干、教学课件

  三、教学过程:

  1、欣赏课件

  说说刚才所看到鱼和我们平时妈妈从菜场买回来的鱼有什么不一样?(同学通过观察后发现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和我们平时见到的不同。从而告诉同学这些鱼它们生活热带水域,它们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热带鱼。)

  瞧!老师也带来了一条,这条热带鱼是老师用纸折出来的,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学折热带鱼。

  2、折一折

  教师将折好的热带鱼,按小组,每小组发二个,然后鼓励同学用拆折的方法,看看谁能最先发现折热带鱼的奥妙。

  师:每个组都发了几条折好的热带鱼,你们把它拆一拆,想一想它是怎么折的,然后再折一折。可以互相讨论,看哪个组能最先发现折热带鱼的方法,好不好?

  针对同学的发言进行小结,通过课件演示进一步确定折热带鱼的步骤。同学通过再次学习折出一条条热带鱼。

  3、看一看

  师:同学们都把鱼儿折好了,想不想跟老师到热带鱼海洋里去看一看,看看那的'鱼儿好不好看?

  生:想。

  教师播放课件,展现出热带海洋世界。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好看吗?哪好看?

  (教师和时鼓励。同学通过认真观察,会发现热带鱼的特点。)

  4、画一画 撕一撕 贴一贴

  师:我们在热带鱼海洋世界里看到了那么多漂亮的热带鱼,再看看我们手里折的鱼,你们觉得我们的鱼还差些什么,也会很漂亮呢?

  师:谁来说一说,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打扮你的鱼儿?可以看书,同学们也可互相讨论一下。

  同学自主探究,发现打扮鱼儿可以用画的方法,也可以用撕贴的方法来做。

  师:现在同学们已经知道了装饰热带鱼的两种方法,现在我们就来用自身喜欢的方法来打扮鱼儿。

  [教师让同学分小组来进行作业,用自身喜欢的方法来打扮鱼儿,体现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的精神,也体现了同学的个性与独创性.]

  5、比一比

  教师拿出一个纸剪的鱼缸,里面有海草、海藻、水石等,把同学们打扮好的鱼儿贴在鱼缸里,鱼缸再贴在墙上。作品贴好后,同学们可以自由的观赏。

  同学自由观赏、自由评价。

  过程中,老师可以提问:你为什么认为这个鱼缸最美?这条小热带鱼最漂亮呢?教师用同学的话来进行这节课的小结局部。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改变了教师过于依教材,同学过于依教师的现状,给同学创设了一个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倡议同学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勤于动手。改变过去美术课上同学单一创作的习惯,采用大家合作的方式去创作表示。同学通过看看、画画、做做、想想等方法,进行简单造型表示,并从设计制作活动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这几节课师生配合默契,同学学习积极性很高,同学不但巩固了折鱼,而且学会了装饰,并添加画面。同学还通过游戏获得对美术学科学习的耐久兴趣。在本课教学中,以教师的讲解与同学的看、折、画、游戏相结合,以教师为指导,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充沛利用课件中多媒体显示等教学手段,让同学在玩、看、练中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通过这节课教学,使我认识到教师要想真正上好一节课,必需认真领会课程目标,从调动同学积极性入手,面向全体同学,让他们的个性都得到发挥,和他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就会充溢情趣。课标是依据,课程资源广,轻松上美术,快乐住课堂。

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点、线的基本知识。

  2.采用聆听雨声、触摸雨水等形式,结合表演、欣赏、述说等做法,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情感体验来表达下雨的感受(包括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以及对点、线、色彩的表现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对秋天小雨的观察、回忆、思考、想象与讨论,使学生感受秋雨的美,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美丽的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点:运用点、线及色彩表现下雨的情景。

  教学难点:

  学习雨中与雨前、雨后不同天气变化的表现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

  小雨沙沙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彩色水笔和画纸等常规用具;分成4至6人的小组,选好小组长

  教师:课件:录像《小雨沙沙》、范作、喷水壶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出示课件:录像《小雨沙沙》。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对录像的感受。

  2.教师用水壶洒水,询问学生听到什么,并让学生表述听到的感受。3.教师小结听到的声音:沙沙、刷刷、滴滴答答……二、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出示课件:作品欣赏。结合书本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欣赏(欣赏可以用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方法,结合点、线和色彩)。

  2.让几名学生说说欣赏后的感受,教师小结。3.揭示课题:《小雨沙沙》。三、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1.提问:怎样表现小雨点?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2.学生上台演画小雨,教师讲述并补充。3.提问:怎样画中雨、大雨和暴雨的雨点呢?4.在画中人物、动物和景物的特点是什么?四、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1.提出作业的主题:记忆中的秋天小雨。

  2.出示课件,提供创作的建议:画出自己对秋天小雨的感受,尽量做到与众不同,可以互相讨论画法。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五、展示作品,学习评价。1.小组内展示作业,互评作业。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教师小结。

  3.提供评价建议:①作品是否表现自己的感受;②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③作品的点、线和色彩的表现是否统一等。

  六、提供课题,研究拓展。教学反思:

  小雨沙沙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美术课常规的作画工具

  教师:录音《雨中情》、范作、不同雨景(有暴雨、大雨、中雨和小雨的情景)的录像教学过程:

  一、运用情景,启发思维。

  1.出示课件:下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的.情景。2.思考:怎样表演你在不同雨景中的感受?二、结合课件,述说感受。

  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的感受。2.小组评,教师评。三、讲述故事,结合表演。

  1.让学生说说雨中的故事(可结合表演的形式)。2.小组评价,教师总结。四、布置作业,表现雨境。

  1.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教师提供的照片或范作等。

  2.提供作业构思建议:①主题:在雨中。②思路:可以表现自己或别人在不同雨景中的情景;也可以表现对雨中不同情景的感受;还可以表现动物、植物在雨中的情景;自由地想象对雨中情景的感受。③注意:运用不同点、线和色彩,画出雨的不同变化,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在画面上,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画的反面写上说明,创作时要求小组成员互相合作。

  五、作业欣赏,开拓思维。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的教案11-08

美术教案【经典】08-23

【经典】美术教案08-04

(精选)美术教案08-06

美术教案[经典]07-29

[精选]美术教案07-28

(经典)美术教案07-28

[经典]美术教案07-26

美术教案【精选】07-30

美术教案[精选]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