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09-03 11:04:13 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7篇【精选】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教案7篇【精选】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的快乐。

  2、在滴色与添画中,乐于观察画面变化。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红黄蓝等水粉装入洗净的眼药水小瓶和小盆里 、卡纸

  活动过程:

  1、介绍颜料宝宝导入活动。

  瓶宝宝要和大家做游戏,(按瓶里水的的颜色为它们起名字。)如:红娃娃等。

  可引导幼儿分辨眼药水小瓶中颜料的颜色。

  2、教师演示如何滴色

  一个红色水娃娃要出来玩了,它在纸上轻轻的站站稳,(滴一滴颜料),呼――一下就滑下来了(把纸提起来,让水流下来),哇!它在做什么游戏啊?(红娃娃在滑滑梯呢)

  3、幼儿有兴趣地进行操作

  许多娃娃都想来滑滑梯,大家和他们一起来玩吧!(幼儿滴色,教师通过提示和适时的`帮助,使幼儿掌握的色的方法。)

  4、水娃娃变花朵――用手指在水滴的旁边印画花瓣和叶子。

  水娃娃滑到地上变变变,它请小手帮忙长出了许多叶子,美丽的花朵开放了。

  活动反思:

  新颖的活动材料和自由的活动形式极大的激发了幼儿的活动热情。幼儿至始至终都是积极和老师一起快乐地游戏着。但在操作中还是反应出老师对活动设计的疏漏:在桌子的摆放上只考虑到让幼儿有更宽松的操作环境,忽视了托班幼儿需要更细致的引导其观察和指导。如果将分三组活动改为围站在一个大的区域内,会更利于幼儿们听清规则和在老师的帮助下活动。

美术教案 篇2

  五颜六色的毛毛虫;

  课程目标:

  1,引导孩子们观察小动物,激发孩子对绘画的'无比兴;

  2,学习用图案结合的方法,画出毛毛虫,提高孩子大;

  3,让孩子给毛毛虫的身体不同地方涂上颜色,增添孩;

  课程准备:

  1,事先准备好,关于毛毛虫的范画;

  2,展示一步一步画毛毛虫的基本步骤;课程过程:;

  3,老师开始以激动的口气问孩子,这是什么呀?引起;

  4,老师引导孩子观察毛

美术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探访老街的历史和文化

  2.学习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对老街进行记录或描绘

  3.在感受和表现老街的传统风俗文化和历史建筑的艺术创作体验中,增进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关注、尊重及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用美术形式对传统历史文化进行记录或者描述。

  2.难点:运用不同的美术形式表现老街。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课前准备:

  (学生)常规绘画工具、相机等材料

  (教师)课件、常规绘画工具、相机等材料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探访活动:探访时用的速写本或相机,写生铅笔或钢笔,收集北山街相关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料(希望与家长沟通)。课前准备钢笔或铅笔水彩的创作工具。

  探访传统历史建筑文化记载表:探访的建筑物名称,值得探访的一处传统历史建筑——探访的传统历史建筑物所在的(街区)

  (教师)有关北山街的风光、历史文化、历史建筑的'课件,创作工具。

  教学过程:

  1.导课,出示课题。

  (1)对老街风光的认识和感受。课件出示老街风光。

  (2)小结:老街,是一幅绝佳的江南风景画,是一条风光秀丽的街道。

  (3)板书课题:悠悠老街。

  2.欣赏各地著名的老街,初步感受历史老街的风光。揭示课题《悠悠老街》

  3.说说自己家乡的老街的历史和故事

  4.引导学生欣赏老街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的自然风光。

  5.引导学生欣赏老街上各种古老建筑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历史建筑的特色。

  6.引导学生欣赏一组反映老街上保留着的传统风俗的摄影作品,感受老街上的传统文化。

  7.学习建议:课后和学生一起寻访老街上的传统风俗和历史建筑。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写生创作工具,已打过装订孔的画纸。

  (教师)课件。

  1.观看老街视频,揭示课题

  2.交流:和同学一起用相机或画笔记录老街的历史和风俗文化时,有什么困难?又有什么趣味发现?

  3.写生创作指导

  (1)欣赏表现老街的风貌的优秀美术作品

  (2)教师讲解并演示创作写生的方法

  4.同龄人作品欣赏,讲究创作的童趣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创作兴趣,鼓励信心。

  学习建议:通过写生或记忆画的形式表现老街,教师可简单演示几种由易到难的创作写生方法。如线描写生、铅笔淡彩、色彩写生等;构图前后、疏密、取舍等要领。注重讲解技能难点。

  教师总结:现在有许多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在消失,我们都应该积极保护,并给予记录。

  5.展示评价

  拓展:不同美术形式表现的悠悠老街

  教学反思:

  通过展示老街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与文化遗迹,让学生感受历史文化特色的同时,从美术表现方式去表现。尤其是通过对历史文化建筑和现代建筑的对比,不同建筑的造型结构、装饰风格的对比,让学生学会了解欣赏历史点。但由于是仅仅通过图片的欣赏,学生对老街景象的认识比较片面,创作热情也不是十分的高。在技法上,由于很多学生对线描淡彩的技法不是十分了解,有的甚至是初次尝试,因此在画面的效果处理上显得不十分好。这一点,在经后的技法讲解上还得加以注意。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彩泥制作玉兰花,掌握搓、压扁、擀圆、包裹的造型方法。

  2.感受玉兰花的色彩美和造型美。

  活动准备:

  橡皮泥适量、塑料长吸管、玩具擀面杖等材料。

  活动过程:

  1.观察玉兰花的有关图片。

  2.教师出示自制的.玉兰花,简单介绍玉兰花的制作步骤,引导幼儿讲述制作玉兰花的步骤。

  (1)取少量的橡皮泥揉匀,然后搓成长条分成如桂圆大小的5~6粒小圆球。

  (2)先将一粒小圆球压扁,在取小滚轮将彩泥衣衣擀成圆形。

  (3)将擀好的花瓣两瓣一组对称包裹住吸管,上下分出3个层次。

  (4)将花瓣向外舒展最外一层几乎平躺,其他两层依次打开,完成制作。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应知: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卵生动物的孵化过程,知道哪些动物是卵生动物。

  应会:能够展开回忆和联想,自由大胆地用绘画方式通过个人或小组合作完成一件表现小动物破壳而出时的作品。

  情感:能够体验生命诞生时的艰难和独立自主的精神,感受生命力的顽强以及获得新生的喜悦和自豪,从而更加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注生命。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回忆与联想动物出壳的生动情景,利用多种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鼓励创新、表现出生动的画面。

  教学难点:

  表现自由性和不同动物的特点,通过欣赏、鼓励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学习材料:

  1、孵化过程的图片资料、美术教具等。

  2、铅笔、水彩笔、绘画纸、卡纸等。

  教学设计:

  一、歌曲导入。

  1:播放歌曲《小鸡出壳》。师生跟着音乐感受小鸡出壳时欢快的节奏。

  师:这首歌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情景呢?小鸡从哪儿出来了?

  (生回答:小动物要出壳了)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出壳了》。师画出小鸡出壳的情景。

  2:出示课题--出壳了

  二、感知体验。

  1、师:只有小鸡是从壳里出来的吗?

  生说出自己知道的卵生动物。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从壳里出来的小动物的图片,看看哪些是你不知道的?(课件出示出科小动物的图片2-9)

  2、师:你们知道那些小动物从壳里出来后的样子吗?

  生说自己见到的小动物出壳后的样子。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鸡出壳的情景,看看和刚才的.小朋友说的一样不一样。

  3、播放小鸡出壳的视频(课件10师配音)

  瞧!生命的诞生是多么神奇呀!

  刚才的小鸡在出壳的时候它的爸爸妈妈帮它了吗?(生:没有)小动物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从壳里钻出来。这样它们才能独立的生活下去。(播放课件11)

  同学们猜一猜小鸡从壳里出来后会说些什么,干些什么?(课件12)

  生回答教师出示课件(13-16)

  4、师:你想不想体验一下小动物从壳里钻出来的感觉?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动物出壳的游戏。(师配音,生做动作)

  5、师:你是什么宝宝呀?你是用什么方法从壳里钻出来的?(生回答)

  6、师:好不容易从壳里钻了出来,多么奇妙呀,如果能把这美妙的一刻画下来,那该多好啊!瞧!真有几位宝宝把它画了下来,看看他们画的是些什么小动物,又是怎样画的?

  (指导从蛋壳的形状和蛋壳裂开的样子观察)

  7、小组交流:你想表现小动物破壳而出的情景,还是它们见到妈妈时的画面?

  (指导学生注意构图和背景的添加)课件17 8、请你们试着画一画小动物破壳而出,来到这个世界时高兴的样子,表现它们见到妈妈时的情景。(课件18)

  三:指导学生创作

  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创作一幅小动物破壳而出的作品。

  作业要求:

  1.构图完整,能够突出主要内容。

  2.注意主题和背景的颜色,背景的颜色衬托突出主体。

  3.画面中要注意妈妈和宝宝的关系。

  小画家们,动笔吧!(教师巡回辅导)

  四:作业评价。

  请同学把作品张贴到前面的黑板前,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说明原因和感受。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

  3、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五: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见证了生命的奇迹,其实每个小动物的出生都需要爸爸和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所以我们都要珍惜生命,要关爱那些和我们一样有生命的小动物,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多姿多彩。

  六:课后拓展。

  出示图片,提问:人有可能从蛋壳里出来吗?下去以后收集人是从哪儿出来的资料。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幼儿欣赏邮票,尝试用鲜明、柔和的色彩装饰邮票。

  2.增进幼儿装饰美和色彩美的感受和经验。

  活动准备: 1.剪好花边的铅画纸 2.记号笔、油画棒。(人手一份) 3.集邮册3本。

  活动重点: 幼儿学会用鲜明、柔和的色彩装饰邮票。

  活动流程: 欣赏邮票--师生讨论--幼儿作画--评价活动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2.前两天老师去邮局寄一封信,可是邮局的叔叔说这封信少了一样东西不能寄,请你们帮我看看到底少了什么?(出示信封)

  3.这封信到底少了什么?(邮票)

  4.你们知道邮票有什么用途吗?(寄信)

  5.有的人喜欢把一些用过的和没用过的邮票收集起来,有空的时候拿出来看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邮票很美可以欣赏)

  6.老师今天也带来一些邮票,我们也来欣赏一下好吗?

  7.师生讨论

  8.你看到邮票是怎样的?(有花边、有币值、有美丽的图案……)

  9.刚才有小朋友看见邮票上有美丽的图案,和表示邮票价钱的币值,在邮票的旁边有白色花边。

  10.这是邮票设计师们设计。如果你是邮票设计师,你准备设计怎样的邮票图案?

  11.邮票的旁边有一条白边,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也要留下一条白边,然后在邮票上写上中国邮政4个字,这样就像邮票了。

  12.谁愿意将你心里想的.邮票图案画给小朋友看呢?

  13.幼儿示范

  14.幼儿作画

  15.你们想不想也设计一张邮票?

  16.请你们先想想你想设计一张怎样的邮票,然后再画到纸上。

  17.幼儿作画,教师指导。提醒幼儿要在设计好的图案旁留下一条白边。

  18.活动评价

  19.谁愿意将你设计的邮票介绍给大家听听。

  20.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巩固搓圆和连接的技能。

  2.初步尝试运用大小不同的圆球进行组合造型。

  3.学习用刻画的方法表现细节。

  活动准备:

  1 . 卡通熊玩具或图片,教师范例一件。

  2 . 陶泥人手一份,牙签若干。

  活动过程:

  1.观察小熊的图片,导入课题。

  (1)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朋友,你们看是谁?它长什么样? (幼儿观察并讲述)

  (2)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感知小熊是由不同大小的圆组成的。

  要点提示:

  在活动的欣赏部分,不用毛绒的小熊玩具,而用卡通图片,是因为毛绒玩具不能让幼儿很容易发现不同大小圆球的组合。教师在提供欣赏材料时应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图片,这对幼儿的观察和制作有决定性的作用。

  2.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进行观察。

  (1)教师:今天老师也用陶泥做了一只可爱的小熊,看!(引导幼儿观察大小不同的圆球)

  (2)教师示范、讲解不同大小圆球的组合方式,注意圆球之间的连接。

  3.幼儿操作。

  (1)教师提示幼儿要搓不同大小的圆球。

  (2)幼儿进行圆球组合制作小熊,并用刻画的方法表现小熊的五官,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作品,集体评价。

  区角活动:

  提供一些圆球组合的图片,如小猫、小老鼠等,引导幼儿用大小不同的圆球制作出更丰富的作品。

  【评析】

  将陶泥分成大小不同的几份,对小班幼儿来说是很难的。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并没有让幼儿在创作前就学习分泥,而是在幼儿制作过程中进行实际指导。这样,一些能力较强的'幼儿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和教师的提示下,随机地进行调整和改变;而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反映出问题所在,并从教师那里获得有效的建议,或者得到同伴有针对性的帮助。最终,大家都能制作出大小不同的圆球。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教案01-08

《刷牙》美术教案06-28

《梦》美术教案04-08

奔马美术教案04-08

鳄鱼美术教案04-09

美术漫画教案04-10

《小鱼》美术教案04-10

小鱼美术教案04-10

小鸡美术教案04-10

中班美术教案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