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19 07:32:33 教案 我要投稿

[精]科学教案3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科学教案3篇

科学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单元尝试通过指导学生研究一些简单的机械和工具,让学生认识生活中运用的一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并通过研究这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培养学生开展比较完整的探究活动的能力。而本课又是本单元的第一课,重在引领学生认识了解生活中的常用的工具,及其中蕴含的机械问题,为以后的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在本课的研究活动中,值得我们重点思考和研讨的问题有:

  在六年级里,我们对学生制定研究计划应该要求到什么程度?关于制定研究计划,在本套教材中从三年级就开始了,先是口头的制定观察计划、简单的书面计划,有一定的研究主题的计划等等,到了六年级,对于制定研究计划,我们要求学生们达到一个什么程度?对于他们提出的研究主题,要不要作一定的引导或者是限制?

  学习“我们常用的工具”,实际上是学生在对客观存在的机械和工具进行评价,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不仅要考虑到它们的性能,而且还要考虑到其他标准,如它们的实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等等。建议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可以利用图表、文字、口述等方式进行交流。在交流对常用机械工具试用工具等活动中,关键是可能会发现为什么螺丝刀可以很方面的起出螺丝钉,而用钉锤虽然不能很方便地起螺丝钉却能很轻松的拔除铁钉?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呢?我得去研究一下。因而就有了根据在试用工具中产生的`问题制定一个研究计划的活动。这个问题来自于前面的活动,也会对后面的研究活动产生影响,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研究的价值,要能够在以后的时间里方便开展研究活动。

  二、教学目的:

  1、认识了解生活中常用的工具。

  2、通过对不同工具不同特殊用途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究各种常用工具蕴含的科学原理。

  2、学习更科学、系统地制定研究计划。

  三、教学准备:

  锤子、螺丝刀、剪刀、起子等常用的工具。

  四、教学过程:

  1、出示锤子、螺丝刀,引入“工具”概念。

  2、调查、讨论生活中常用的工具。

  工具名称

  使用方法

  可以完成的工作

  3、试用不同的工具,发挥各自工具的特点,方便快捷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充分展开活动体验。

  4、描述不同工具在实践使用中的不同感受,激发学生探究激情。

  5、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制定研究计划。

科学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石头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山上、河边、田野里、小路上都可以看见它们。这看似不起眼的石头却会被幼儿视为宝贝。赶海时,幼儿喜欢捡拾花色、形状不同的鹅卵石,会向成人追“石头是从哪儿来的”、“石头怎么会有花纹”、“石头可以用来干什么”等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本次活动带领幼儿走进石头的世界,探索石头的奥秘,感知石头的特性与作用;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感受自然界的美妙与神奇,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自然的探究欲望。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中见的石头,感知石头的特性

  2·发现并乐于与同伴交流石头在生活中的用途。

  3·感受石头的多样与奇特,萌发对生活中自然物的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的不同种类、形状的石头每组 1 筐,装石头的布袋 1 个

  2.用鹅卵石铺好的小路。

  3·幼儿学习材料一《我的想象》

  活动建议:

  1.以“神奇的口袋”游戏导人活动,引发幼儿兴趣。

  出示装有不同形状、大小、种类石头的口袋,请个别幼儿摸一摸、捏一捏、敲一敲、拎一拎,然后说出感受,其他幼儿根据该幼儿的表述猜测口袋里可能是什么。

  2.请幼儿自由挑选一块自己喜欢的石头,摸一摸、看一看、捏一捏、比一比、踩一踩, 探究石头的.特性。

  (1)幼儿自由探索后与同伴互相介绍手中石头的小秘密。

  (2)引导幼儿从纹路、颜色、形状、大小、软硬、光滑或粗糙等方面感知石头的特性。提问:它们的颜色、大小怎么样?用手模一摸、捏一捏有什么感觉?

  小结:石头有很多小秘密,看上去是五颜六色的,花纹、形状、大小各不相同;摸上去有的光滑、有的粗糙,而且很硬。小朋友玩石头时要注意安全,不要乱扔石子。

  3.引导幼儿阅读《我的想象》第 14-15 页,进一步了解石头的用途。提问:这些奇形怪状的石头有什么用途呢?

  小结:石头是很好的建筑材料,可以用来盖房子、建桥、铺路,有些石头经过加工会成为日常生活用品,如石磨、茶几漂亮的工艺品等。

  4.带领幼儿赤脚在鹅卵石铺的小路上踩一踩,再次感知石头的特性,了解石头的保健功能。

  延伸活动:

  请幼儿阅读《我的想象》第 13 页,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有趣的石子游戏,把自己发现的石头的秘密告诉爸爸、妈妈。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口头表述能力,通过幻灯片,能独立完整的将造纸过程的大意概述出来。

  2、让幼儿了解纸的由来,学会利用纸,包括废物利用和循环利用。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纸、剪刀、双面胶,造纸过程图、蔡伦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老师这儿有一个谜语想请你们来猜一猜,小耳朵听好了。“四四方方,又白又薄,既能写字,又能画画。”

  幼儿:纸

  二、引导幼儿了解纸的用途。

  师: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纸有什么用途吗?在平时,我们怎样用纸的呢?

  幼儿:纸可以写字,画画,折纸等。

  三、通过PPt,引导幼儿了解纸的由来及制作过程。

  师:原来纸是这么有用的东西,那么,你们知道纸是从哪里来的呢?

  幼儿:商店里买来的、工人叔叔造出来的。

  师:老师这儿有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就知道了。(出示造纸过程图及蔡伦图片,教师边看图边讲述)师:小朋友,现在你们知道纸是从哪里来的吗?是由谁造出来的呢?(小朋友概述,老师点评。)

  四、讨论:怎样节约用纸。

  师: 我们知道了造纸的'过程十分的不简单,而纸的用途又很大,用到纸的地方也很多,浪费也很大,有什么办法可以节约用纸呢?

  幼儿自由讨论后回答。

  五、分组进行操作活动。

  师:我们一起收集了很多不同的纸,现在先来认识一下都有些什么纸呢?

  教师介绍各种各样的纸。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也说了很多节约用纸的方法,那请你们利用这些纸来玩一玩、做一做吧!

  六.点评。

  有的小朋友用废纸折出了许多漂亮的东西,装饰了我们的活动室。 有的小朋友用剪刀将废纸剪出了美丽的花,将废纸变废为宝。希望小朋友在以后的生活中,都要节约珍惜每一份资源。

  活动反思: 纸是小朋友最常见的学习用具,也是最不起眼、最容易浪费的。为了让孩子们珍惜和爱护纸,这次活动的作用相当的大,孩子们在活动中观看了有关浪费的资料和数据,在他们心里有了一定的准备,然后发散他们的思维:“怎样珍惜我们的纸?”孩子们的答案固然千奇百怪,但是他们都动了脑筋,投入了其中,想了不少的办法,当然也有不少的好点了,再让他们把点子运用实际,动手操作,作品不一,也十分的有新意,看着孩子的“精心设计”,老师笑了,孩子们也笑了.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经典】08-12

[精选]科学教案07-22

【经典】科学教案07-24

(精选)科学教案08-05

科学教案(精选)08-06

(精选)科学教案08-06

(经典)科学教案07-30

[经典]科学教案07-30

科学教案[经典]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