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14 10:01:27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精华)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学教案(精华)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各种不同的蛋。

  2、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课件产生探索各类蛋的兴趣。

  3、知道鸭蛋、鹌鹑蛋、鸭蛋、乌龟蛋和蜗牛蛋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数种不同的蛋(如:鸡蛋、鸭蛋、皮蛋、茶叶蛋、鸵鸟蛋、鸽子蛋……)。

  有关蛋的资料及课件。

  活动过程:

  1、事先请家长协助收集不同种类的蛋。

  2、展示收集的蛋,请幼儿观察各种蛋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并加以比较。

  3、让幼儿操作活动课件,知道和认识不同的蛋

  4、将幼儿收集的蛋打(剥)开来,请幼儿看一看蛋里面是什么样子,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

  5、将熟蛋切开,和幼儿分享;生鸡蛋则请大家轮流搅一搅,煮个蛋花汤。

  活动评价:

  能比较各种蛋的形状、大小和颜色。

  能说出蛋里面有什么。

  活动延伸:

  可以请幼儿带一本有关蛋的书来幼儿园里和大家分享。

  找一个晴朗的日子,您可以带幼儿到园所附近的公园,请幼儿仔细地观察树叶或小池塘,或许会找到一些动物的蛋宝宝。

  活动反思:

  本次科学课主要是要让幼儿通过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蛋,知道蛋有大小、重量、颜色的异同等。幼儿对鸡蛋、鸭蛋、鹌鹑蛋都挺熟悉,对鹅蛋不是很熟悉。孩子们通过比较各种各样的蛋宝宝,无形中了解了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道理。

  通过这节课,我了解到给孩子们充分的自主权是很重要的,特别是科学课,在保证孩子们探索兴趣和积极性的前提下给孩子们充分的自主权,让她们自由的探索是很重要的。相信孩子们真的很棒。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l 能够通过收集资料讨论生物和环境的关系。

  l 能够观察、记录身边的生物、讨论其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

  l 能够例举事例解释生物间的伙伴关系和敌对关系。

  知识与技能

  l 知道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关系。

  l 知道生物栖息地的概念。

  l 了解生物的伙伴和敌对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l 感受到生物世界的神奇。

  l 感受生物之间伙伴关系和敌对关系的合理性。

  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引导学生去发现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关系,揭示环境对于生物的意义,难点是要突出同一环境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合作关系和敌对关系。

  教学准备

  有关生物生存之间有伙伴关系和敌对关系的图片与录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出示地球图片,讲解地球是每一种生物的家园,但每一种生物在地球的位置有着一定的范围,它们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地方。

  请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生物生活的地方。

  二、学习新课

  1.观察周围环境里的生物,揭示栖息地的概念。

  (1)出示P26页的图片,认识图上的动物。

  (2)提问:它们应该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3)学生看图辨析。

  (4)提问:为什么企鹅要生活在南极?南极除了企鹅还有没有别的生物生活在那?在那会有狮子吗?为什么?

  (5)讨论:其它几种环境里分别只生活这一种动物吗?还应该有哪些生物?通过这几幅图,你发现生物与他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2.观察周围环境里的生物,揭示栖息地的概念。

  (1)出示一张包含丰富生物和非生物的自然风光图片或录像。

  (2)提问:图片中有哪些生物?又有哪些非生物?

  (3)师生交流。

  (4)在图片上有两种颜色笔分别写出上面的生物和非生物名称。

  (5)讨论:这些生物为什么愿意长期生存在这样的环境里?这些自然环境为生活在这儿的生物提供了哪些生存条件?

  (6)讲解:像这样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

  (7)讲述:一棵树也可以成为许多生物的栖息地,下面让我们一起考察一下校园中的一棵树是哪些生物的栖息地。

  (8)看书27页学习观察方法(提示学生要爱护树木,就摇一摇够的着的树枝,观察结束,将摇下的生物放回树上)。

  (9)教师选择观察的树木,学生分组外出调查,记录。

  (10)汇报调查结果,师生交流。

  (11)讨论:这些生物为什么愿意生活在这棵树上?这棵树为它们的生存提供了什么?

  3.引导学生了解同一栖息地中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合作关系和敌对关系。

  (1)提问:在同一个栖息地,这些不同的生物又是怎样共同生活呢?它们之间是朋友还是敌人呢?

  (2)看28页图片,或提供有关生物间合作关系的录像。

  (3)提问:图上是什么动物?它生活在哪里?与什么生物生活在一起?

  (4)讨论:这些动物能离开与它们一起生活着的其它生物吗?为什么?你能举例说说图上的这些生物它们之间是怎么合作生存的?

  (5)谈话:向自然界中这些生物相互合作生存,你觉得它们的关系像什么?(伙伴、朋友)

  (6)你还能举出一些其它生物伙伴相互合作生存的例子吗?

  (7)谈话:大自然中的生物在生存中都是这样合作的伙伴关系吗?你知道还可能有什么样的关系?

  (8)出示生物之间敌对关系的图片或录像。

  (9)提问:它们之间为什么成为了敌对关系?是什么原因?

  (10)讨论:既然自然界中有这么多凶猛的动物,它们是些弱小动物的敌人,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消灭这些猛兽,而保护那些弱者?为什么?

  三、巩固应用

  1.出示树上非洲大草原的图:图上有哪些生物?它们之间的生存是哪种关系?仅仅是一对一的敌对关系吗?

  2.请学生把图上有敌对关系的动物列举出来。

  3.师生交流结果。

  四、布置作业

  本课习册学习传真机部分。

  板书设计:

  1.寻找生物的家园

  栖息地

  生存、生长、繁殖等条件

  教后记:

  2.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l 能结合查阅资料,例举同类生物在形态方面适应环境的具体事例。

  l 能设计实验验证对仙人掌耐旱原因的解释。

  l 会用多种形式表达、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知识与技能:

  l 认识动植物的生存本领是与其生存的环境密切联系的。

  l 认识并描述动植物在外形、习性等方面是如何适应生长环境的。

  l 知道环境对生物省长、生活习性等多方面有影响。

  l 知道不同动植物对环境有不同的要求。

  l 知道一些典型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l 体会到生存环境的丰富多彩和动植物生存本领的奇特有趣。

  l 想知道关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内容,爱提出与此相关联的问题。

  l 重视证据。

  l 意识到要爱护生命,要为生物的生存创设合适的生存环境。

  教学重难点

  本课在研究生物的生存环境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环境对生物省长、生活习性等多

  方面的影响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教学准备:

  纸巾、蜡纸、保鲜膜、彩色透明纸、水彩笔、鱼的图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大自然的各个角落里生存着不同的生物,生物为了在各自的家园里生存下去,都形成了哪些有利于生存的本领呢?(板书课题)

  二、引导学生发现植物和动物在形态上和生活习性上对环境的适应。

  1.认识沙漠环境中生物生存的本领。

  (1)讲述:大家都知道沙漠是一个条件很恶劣的环境,那里的环境有什么特点?

  (2)沙漠里有生物生存吗?最常见的动植物是什么?

  (3)谈话:仙人掌是沙漠中的典型植物,在沙漠中大约有20xx种仙人掌和仙人球。

  (4)观察仙人掌,它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它为什么能适应沙漠这种环境?

  (5)怎么证明你的说法是正确的?

  (6)看书上得30页实验:这是用了一种什么实验方法?实验中要注意什么?比较的是什么条件?

  (7)学生分组实验。

  (8)让学生预测实验结果,能证明什么问题?

  (9)小结仙人掌的本领。

  (10)谈话:下面就沙漠中最典型的动物——骆驼来说,你知道它有哪些是应沙漠环境的特殊本领?

  (11)出示骆驼图或视频资料。

  (12)学生通过课前查找的资料交流骆驼本领。

  (13)学生汇报,教师补充。

  (14)讲述:其实除了仙人掌和骆驼生活在沙漠中,如果你走进沙漠,仔细搜索一番,结果会令你大吃一惊,因为很多动植物都住在这片严重缺水的地方。

  (15)认识一些适宜生活在沙漠环境中的生物。

  (16)谈话:课前有些同学也查找了些资料,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动植物生活在沙漠环境中?

  (17)学生介绍。

  2.认识海洋环境中生物的生存本领。

  (1)出示水母和鱼的图:一些海洋中的动物也有各自的生存本领。图上是什么动物?

  (2)提问:它们的体色有什么特点?不同部位的体色有何不同?为什么这样?

  (3)学生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假设。

  (4)学生操作活动: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用黄色笔在白纸上画条鱼,覆上一张黄色的透明纸,观察,有什么现象?

  (5)交流活动结果。

  (6)提问: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动物是像这样靠体色来保护自己生存的?

  (7)学生交流。

  3.认识草原环境中生物生存的本领。

  (1)谈话:斑马是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典型动物,你知道它身上的条纹有什么作用吗?

  (2)学生讨论。

  (3)学生汇报。

  (4)讲述:让我们看看书上科学家研究的结论。

  (5)提问:科学家为了研究斑马的条纹的作用蹲在草丛中观察斑马得出另一种结论,你猜猜另一种结论可能是什么?

  (6)学生汇报猜测结果。

  (7)播放有关斑马的录像。

  (8)教师小结斑马身上条纹的作用。

  三.启发学生讨论给动植物搬家的注意事项。

  1.谈话:我们知道仙人掌是沙漠中的典型植物,那么是否只有沙漠中才有仙人掌?

  2.讨论:把沙漠中的仙人掌移栽到我们居住的地区,要注意什么问题?

  3.提问:仙人掌能搬家到我们居住的地方,南极的企鹅能搬到我们这儿吗?见过吗?要注意什么问题?

  4.小结:给生物搬家需要了解这种生物适合生存的环境,并给它创设这样的环境,这样才能让它生存下去。

  四.布置作业

  本课习册学习传真机部分。

  板书设计:

  2.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外形

  适应环境

  习性

  教后记:

  3.有趣的食物链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l 能结用食物链和食物网描述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l 能把食物链中的生物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

  l 能够分析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l 能够分析缺少分解者的后果。

  l 能够寻找、分析表达食物关系的成语。

  知识与技能:

  l 知道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食物网。

  l 知道食物链的组成。

  l 知道食物链的营养来自于绿色植物。

  l 认识食物链上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l 意识到食物链中每一种生物的重要性。

  l 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引导学生研究同一环境内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建立起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难点是能分析食物链中各个角色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准备:

  不同种类分解者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 学 改 进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在前面我们了解到在同一区域中生活的各种生物之间会存在两种生存关系:伙伴关系或敌对关系。那么是什么原因能把这些不同的生物联系起来?(食物)

  2.动物和植物吃的“食物”有什么不同?

  二、学习新课

  1.揭示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1)出示植物、老鼠、猫头鹰三种生物图片:这个地区的几种生物之间是种什么生存关系?

  (2)提问:你能用箭头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3)学生画图表示。

  (4)讲述:你们看看生物之间像这样以“谁被谁吃”的一种食物关系连接起来,形成了链状的联系,生物学家把它称为食物链。

  (5)让学生自由谈自己对食物链的看法。

  (6)谈话:请学生在自然界中举几个生物的例子。师边板书在黑板上。

  (7)提问:你们说的这些动植物之间有没有食物链的关系?

  (8)学生讨论、写食物链。

  (9)汇报结果:黑板上的这些食物链有的同学箭头向左,有的却向右,那到底哪种画法才是规范的呢?

  (10)讲解食物链的规范画法。

  (11)同学们,中国有句古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听过吗?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这句话其实是自然界中生物的一种食物联系,你能根据这句成语的意思把图画完整吗?

  (12)学生画图P34页。

  2.引导学生分析理解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

  (1)讲述:生物学家给食物链上的生物起了不同的名字,你知道吗?

  (2)讲解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概念。

  (3)学生讨论分析35页图上各种生物哪些是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哪些是分解者。

  (4)汇报讨论结果,并说明划分理由。

  (5)提问:你认为在食物链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各自起了什么作用?

  3.引导学生分析错综复杂的食物链,建立食物网的概念。

  (1)谈话:你知道自然界中有多少种动物?多少种植物?它们之间有没有这种食物链关系?多不多?

  (2)看书P36图,上面有哪些动植物?你能不能用我们刚才学的画食物链的方法画一条食物链?

  (3)提问:还有没有其它食物链了?多不多?那怎么才能一个不漏的将所有的食物链画出来呢?你有没有什么好方法?

  (4)画出上面所有的食物链,数数看有多少条?

  (5)提问:你们数过图上有多少条食物链?不管有多少条,从图上看这些食物联系已经形成了什么?还发现了什么?比如图中的狐狸在食物链中处在什么级别?它只是一条食物链中的角色吗?

  (6)学生讨论交流。

  三、巩固应用

  1.出示36页下图:这片庄稼地中如果农民在这里喷洒农药,那么这个场景中会发生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

  3.提问:你能将这幅图中的动植物包括人画出一条食物链吗?

  四、布置作业

  本课习册学习传真机部分。

  板书设计:

  3. 有趣的食物链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植物) (动物)

  教后记:

  4.生态平衡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l 能够通过收集资料,对目前的生态现象做出判断。

  l 能够参与讨论人类危害环境的行为。

  l 能够就破坏生态平衡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l 能够做一个生态瓶,研究生态平衡的问题。

  知识与技能

  l 知道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了解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l 知道人在食物链中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l 培养保护生态平衡的思想意识。

  l 意识到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唯一家园。

  l 意识到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通过大量生动事例和探究破坏生态平衡的危害性,让学生感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有关生态系统被破坏的例子、我国自然保护区情况介绍以及有关生态农业和蓝色农业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 学 改 进

  一、导入新课

  建立生态平衡概念。

  1.讲述: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都要生存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生物之间都有着一定的食物联系,形成了复杂的食物网,而这些生物与他们所生存的环境也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2.出示一张动植物共生的自然景色图:你知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要有哪些成员吗?(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生命的物质)

  3.说说这些成员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

  4.讲述: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中,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数量通常都要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并且变化不大,这时这个系统就能达到平衡状态,我们在科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生态平衡。(板书课题)

  5.师举例说明。

  二、学习新课

  1.模拟生态平衡。

  (1)制作鱼缸养鱼的生态瓶。

  看37页图文说明,学习方法。

  设计要求:

  A这是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

  B瓶中生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C生态瓶必须透明,让生物得到阳光并便于观察。

  D生态瓶的采光以比较强的散射光为好,不能采用强烈的直射光。

  饲养提示:

  A鱼的生命较脆弱,可用螺蛳替代养。

  B取用池塘水是需有家长陪同,注意安全。

  (2)制作小草的生态瓶。

  设计这两个生态瓶时为什么要密封?

  (3)预测一下,:

  A不给鱼喂食,它可以活多久?放更多或更大的鱼到鱼缸里,情况会怎么样?

  B不打开瓶盖,瓶子里的小草可以活多久?

  (4)提问:说说这个生态瓶中有哪些成员?鱼缸和鱼缸里的东西、瓶子和瓶子里的东西是如何模拟一个生态系统的?

  (5)学生制作生态瓶。(课堂组装一种,要求回家观察记录)

  2.知道破坏生态平衡会带来严重后果。

  (1)谈话: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链、网中的任何环节遭到破坏,这个平衡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

  (2)讨论书上38页的三幅图:图上人们的行为会给这个生态系统带来影响吗?你认为会造成什么影响?为什么?

  (3)师举例说明破坏生态平衡的例子:蛇与庄稼的故事。

  (4)启发学生回忆还有哪些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例子。

  (5)阅读书上39页资料,思考讨论:

  在这个亚利桑那州中白尾鹿和美洲狮、狼是什么关系?

  是什么原因造成白尾鹿增多的?

  人们的这样的做法使得白尾鹿的数量过大,又带来了什么问题?

  现在人们这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三种解决措施,如果你是位生态学家,你会建议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呢?说说理由。

  3.知道保护生态平衡的途径。

  (1)谈话:既然生物们在他们生存的环境中都起着维持一定生态平衡的作用,因此世界各国都相应的建立起各个自然保护区,我们国家业已建立了226个自然保护区,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自然保护区吗?这些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哪些生物?

  (2)教师适当介绍我国一些著名的自然保护区情况。(也可借助图片录像资料)

  (3)讨论:国家对于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可以建立自然保护区,那么我们同学自己对于保护生态平衡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三、巩固应用

  1.谈话:现如今国家为了保护生态平衡还建设了不少生态工程呢,你听说过生态农业和蓝色农业吗?

  2.师介绍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模式。

  四、布置作业

  本课习册学习传真机部分。

  板书设计

  4.生态平衡

  教后记: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同伴交流自己对动物尾巴的认识,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和特殊用途,感知动物的多样性。

  2.了解动物的兴趣和愿望。

  活动准备:

  1.不同特征的动物尾巴图片若干(如水牛、狐狸、小兔、孔雀、蛇等)。

  2.幼儿用书:《小兔借尾巴》。

  活动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小兔借尾巴》,引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看,这是谁呀?(小兔)。看,小兔长得什么样啊,小兔的尾巴是怎么样的?(短短的尾巴)你觉得可爱吗?可是小兔却对自己的尾巴不满意,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教师根据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小朋友们听到了什么呀?听到了谁?故事中的小兔都向谁借尾巴的?它借到没有?那小动物们是怎么说的?(三种不同的形式提问:一、听到了谁,问谁借?二、除了这个还有谁?三、出示图片再问)小兔需不需要向别人借尾巴呢?为什么?

  教师小结:小动物的尾巴都有各自不同的本领,都有自己特殊的用途,不是其他动物可以替代的。

  (三)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交流。

  1.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探索操作的形式来进一步掌握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师:今天给小朋友准备了一张操作卡,上面有xxxxxx,他们的本领都会在旁边,一会请小朋友来匹配。操作卡上的一条线是代表平衡,花朵是代表漂亮,你们在做之前要先看好动物后面的标记的'意思。

  2.幼儿操作,交代要求,教师巡回指导。

  做好的幼儿可以和你旁边的小朋友交流一下,看看都做对了没有。

  3.评价,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真棒,都给小动物找到了尾巴,还找到了他们尾巴的作用。

  (四)老师引导幼儿欣赏动物的图片。

  教师:除了故事里的小动物,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小动物,他们的尾巴也有不同的作用,你们知道吗?老师在桌上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找找、看看。看看,它们的尾巴一样吗?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你看到了哪些动物,他们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五)教师引发幼儿继续探究动物的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了解了动物们有趣的尾巴,动物朋友们还有哪些秘密呢?让我们再去找一找,看一看!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里和孩子一起探讨其他动物的尾巴的不同之处。

科学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这是一节通过测量的方式,发现科学规律的探究课。教材从三个层面展开,第一层面,要求学生对他们发现的问题,想出证实的办法;第二层面,运用测量的方法,对学生的推测进行验证;第三层面,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实验中教师组织学生思考怎样才能使测量的数据更精确。在研究摆的摆动快慢和摆锤重量、摆绳长短、摆动幅度是否有关的探究活动中,教师起到“扶、引、放”的作用。教师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通过三个实验,不断强化学生对实验变量的控制,对实验数据及结果作出科学的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

  学情分析

  本课的特点是经历一个验证猜测的科学探究过程。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不陌生了。学生们在玩摆的过程中猜测出了影响摆的快慢的有关因素,在猜测过程中学生们的原有认知发生了矛盾,有的认为有关系,有的认为没关系。从这里开始就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究兴趣。认真思考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实验后的数据分析都是学生们极其感兴趣的。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控制变量和分析误差成为本课的亮点。也是五年级学生学习的主要导向。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行假设——制定计划——实验

  验证——收集数据——表达与交流——总结归纳”等探究活动,经历改变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摆的`长短对摆动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过程。

  二、科学知识

  1、通过自己的实验,初步了解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是摆长。

  2、运用对比实验,在实验中控制不变条件,保证研究问题的准确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意识到:得到精确测量结果是需要反复测量的,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使学生能够对自己实验的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并且根据自己的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教学重点和难点

  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摆线越长,摆得越慢;摆线越短,摆得越快。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谈话: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份礼物,大家认识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和它交朋友。

  2、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也像它一样运动的?

  3、(课件依学生举例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种装置。

  [设计意图]根据新课程“用教材教”的理念,本课对《用摆计时的钟》、《测量摆的快慢》两课时进行整合,为了在一课时中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我们侧重与学生个人及生活经验相联系,不完全依靠教材安排活动,舍去发《用摆计时的钟》中有关“观察钟摆”这部分内容,将该课中“问题与思考”并入《测量摆的快慢》一谭进行教学。

  二、认识摆,了解摆的结构

  1、演示讲解:像这样一条细线上挂着一个小重物,就做成一个简单的摆。(板书课题)

  2、不要看它很简单,其实它隐藏着很深的科学道理呢!让我们来听听这位新朋友怎么介绍自己的。

  3、认识:摆线、摆锤、摆角(出示课件)。

  三、研究摆,提出探究问题

  1、谈话:你们想不想做一个摆玩玩,下面分小组组装一个摆。

  2、提问:你们能让摆摆动起来吗?(学生练习操作,体验摆动时不加外力)

  3、交流讨论:怎样记录算一次?(学生讨论,明确摆摆动次数的计数方法)。

  4、谈话:你们想不想测自己的摆,10秒钟摆了多少次?

  5、根据小组汇报的情况,填写各组测得的数据。提问:这组数据是刚才各组的摆10秒摆的次数,面对这组数据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发现10秒内,不同的摆摆动的次数不同,从而提出为什么摆的快慢会不同的探究性问题。)

  [设计意图]从正确的操作实验方法入手,收集10秒钟各组摆摆了几次,引导学生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有利于创设一个充满张力的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极大兴趣。

  四、做出假设,制定实验计划

  1、谈话:为什么各小组在相同的时间内所测得摆的摆动次数不同?你们认为摆摆动的快慢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学生推测:摆锤重量、摆绳长短、摆角大小,师即时将这三个因素板书)。

  2、讲述:刚才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进行猜测,这三个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摆的快慢,怎样才能知道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生:实验)

  3、提问:如果我们要研究摆锤这个因素,可以怎样设计这个实验?

  4、小组选择最感兴趣的研究对象,设计实验计划。

  5、小组设计实验计划,汇报交流。

  6、每种实验至少要做几次?

  7、提问:为了节省时间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可以怎样改进实验?

  [设计意图]科学课提倡“想好了再做”。有了可行的探究的计划,学生的探究活动才有确定的指向性,需要学生自己思考的不能“代办”,需要明确指出的,一定要说清楚。

  五、实验验证,交流探究成果

  1、谈话:同学们设计的实验方案很好,实验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呢?(出示课件:实验中要注意的事项)

  2、分组实验,验证假设。(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学生拿实验记录表到实物展示台前进行汇报,交流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摆角的大小无关,与摆线的长短有关。)

  4、谈话:摆的快慢是不是真的与摆长有关呢?我们全班进行一次集体研究,请各组来取摆。(发给各组长短不同的摆)由老师来计时。(学生计数)

  5、各组汇报10秒钟内摆摆动的次数。并依次把摆挂在黑板上,请大家说说发现了什么规律。(摆越长摆的越慢,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

  6、引入伽利略的故事。

  [设计意图]测量摆的快慢实验是训练学生观察、比较、记录等科学方法的载体,是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思维能力的一个极好的落脚点。在对比实验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借助工具去测量,利用自己的感官去区分判断,意识到收集真实有效数据对得出正确结论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合作交流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六、全课总结

  1、谈话:请同学们回忆我们这节课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研究)。

  2、体会与收获。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初步了解宇宙重点和各种各样的飞行物及他们的作用。

  【活动准备】

  1、各种不同的飞行物的图片。

  2、中国载人飞船的有关资料。

  3、通过观察图片,回忆自己已有的经验,了解宇宙中不同飞行物的作用。尝试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提问。

  4、对太空有一定的兴趣,愿意在日常活动中积极关注。

  5、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回忆自己已有的经验,了解各种飞行物的名称。

  教师出示一张飞机的图片,提问:这是什么?教师告诉幼儿在天空中飞行的'物体都有一个共同的名称:飞行物。

  师:想一想,你们还知道天空中有哪些飞行物呢?

  教师可根据幼儿说出的飞行物,出示相应的图片。

  二、探讨各种不同的飞行物,丰富相关经验。

  阅读幼儿用书,认识各种飞行物。

  观察画面,认一认各种飞行器,说一说飞行器的名称以及用途,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飞行器,它们有什么用?

  组织幼儿讨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在过程中给幼儿充分的空间,最后,教师帮助幼儿整理大家的想法。教师的整理应该是开放性的,使用的语言应该是有接纳性的,对于以后还要发展的实物,教师的语言一定要有余地。

  了解中国载人飞船上天的事情。

  师:我们知道中国也有载人飞船上太空,它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

  谁愿意来介绍有关它的情况呢?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有意识地出示有关的图片。

  提供自由选择的探讨平台,让幼儿谈论自己特别感兴趣、特别想知道、想了解的有关飞行物的事情。

  师:你们还想知道哪些有关飞行物的事情呢?

  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记录整理并与幼儿互相讨论,对于知道的,可以及时讨论并给出答案。对不清楚或不知道的问题要整理出来,并这样回答幼儿:这些问题我们大家都不知道答案,老师也不清楚,该怎么办呢?

  教师鼓励幼儿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问家长、看书、上网等等。

  三、游戏:我是飞行物。

  教师请幼儿想象自己是一种飞行物,并做出相应的动作表示自己是一种飞行物。教师发指令,幼儿做向上跳的动作。

  教师说:"准备"幼儿做蹲下的动作。

  教师说:"起飞"幼儿做向上跳的动作。

  教师说:"上升(或下降)"幼儿需哦踮脚飞的动作或身体向下俯冲的动作。

  教师说:"到月球上"幼儿做又轻又小的跳跃动作,表示自己在太空中行走。(幼儿教育)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获取成功感

  2能力目标:扩展幼儿快速记忆的能力

  3认知目标:在游戏中进一步增强幼儿对空间方位的认识

  活动重难点

  重点:扩展幼儿快速记忆的能力

  难点: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获取成功感

  活动方法:游戏法 操作法

  活动准备:红桃1―红桃10扑克牌人手一份

  剪刀队和磁铁队图标及计分牌

  奖牌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语言导入

  欢迎小朋友再次来到我们记忆大比拼的游戏现场。按照以往惯例我们仍然分为两个组,我的`左手也就是你们的右手是剪刀队,欢迎你们!我的右手也就是你们的左手是磁铁队,欢迎你们!今天依然是每答对一个问题就得一朵红花,最后看哪个队红花多,谁就是最后的赢家。现在游戏开始,第一关《谁最快》

  二活动过程

  (一)谁最快

  1出示三张牌,幼儿快速记忆,师翻牌

  提问:请你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说出这几张牌分别是什么?从左往右数第二张牌是什么?从右往左数第一张牌是什么?幼儿回答完毕,师亮牌验证。

  2添入一张牌活动过程同上

  3再添入一张牌至五张牌活动过程同上

  (二)少了谁

  1出示三张牌,幼儿快速记忆,师翻牌,从中拿走一张。

  提问:拿走的是哪一张?还剩下哪几张?幼儿边回答老师边出示牌验证幼儿的答案

  2再从中拿走一张问题同上

  3在三张牌的基础上添加一张,过程同上。

  4在四张牌的基础上添加一张,过程同上,可加深难度,一次拿走二至三张牌。

  (三)幼儿操作我最棒

  1组织幼儿回到操作台

  2请幼儿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摆放红桃7红桃3红桃9。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快速记忆,并指导翻牌

  提问:请问这是那几张牌,请你从左到右读出来。

  请你找出红桃7,请你举起红桃3

  4组织幼儿放好扑克牌,进行游戏小结

  三活动总结

  1导入:进行到这里,我们的游戏基本接近尾声,那今天哪个队是最后的赢家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记分牌。和幼儿一起数红花,多的队为冠军队,少的队为最佳进步队

  2发奖牌

科学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观察各种不同的蛋.

  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课件产生探索各类蛋的兴趣

  知道鸭蛋、鹌鹑蛋、鸭蛋、乌龟蛋和蜗牛蛋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二、活动准备:

  数种不同的蛋(如:鸡蛋、鸭蛋、皮蛋、茶叶蛋、鸵鸟蛋、鸽子蛋……).

  有关蛋的资料及课件。

  三、活动过程:

  1、事先请家长协助收集不同种类的蛋。

  2、展示收集的蛋,请幼儿观察各种蛋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并加以比较。

  3、让幼儿操作活动课件,知道和认识不同的蛋

  4、将幼儿收集的蛋打(剥)开来,请幼儿看一看蛋里面是什么样子,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

  5、将熟蛋切开,和幼儿分享;生鸡蛋则请大家轮流搅一搅,煮个蛋花汤。

  四、活动评价:

  能比较各种蛋的形状、大小和颜色。

  能说出蛋里面有什么。

  五、延伸活动:

  可以请幼儿带一本有关蛋的书来幼儿园里和大家分享。

  找一个晴朗的日子,您可以带幼儿到园所附近的公园,请幼儿仔细地观察树叶或小池塘,或许会找到一些动物的蛋宝宝。

  六、活动评价:

  能比较各种蛋的'形状、大小和颜色。

  能说出蛋里面有什么。

  七、延伸活动:

  可以请幼儿带一本有关蛋的书来幼儿园里和大家分享。

  找一个晴朗的日子,您可以带幼儿到园所附近的公园,请幼儿仔细地观察树叶或小池塘,或许会找到一些动物的蛋宝宝。

科学教案 篇8

  目标:

  1、观察邵伯老菱,了解其基本特征,感受邵伯老菱的美味。

  2、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准备:

  1、大班幼儿模特表演、音乐录音。

  2、邵伯老菱若干(鲜、熟各四大盘)。

  过程:

  一、观察大班幼儿模特表演,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今天大班的哥哥姐姐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模特表演,大家一起来看吧。

  2、大班幼儿随着音乐表演:邵伯老菱。

  3、提问:刚才大班哥哥姐姐们表演的服装是用什么做成的,样子像什么?(邵伯老菱。)

  二、观察邵伯老菱,了解基本特征。

  1、教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看过邵伯老菱?邵伯老菱是什么样子?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新鲜的邵伯老菱。(出示鲜的老菱)请小朋友们和你的朋友一起来看看邵伯老菱的样子,摸摸邵伯老菱有什么感觉,闻闻邵伯老菱的味道。

  2、幼儿结伴自由观察邵伯老菱,教师巡视倾听。

  3、请个别幼儿讲述邵伯老菱的特点。

  总结:中秋节快到了,邵伯老菱长出来了。邵伯老菱又名“羊角青”,看上去像个元宝,有四个尖角,还会散发出阵阵清香。

  三、品尝邵伯老菱,感受其美味。

  1、教师(出示熟菱):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这个菱和刚才的菱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2、幼儿回答。

  3、教师总结:这是煮熟的菱,熟菱的颜色和鲜菱不一样,熟菱是黄色的。

  4、教师:熟菱好香啊,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尝一尝呢?(想)那请小朋友们一起尝尝邵伯老菱吧,并和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吃到菱肉的',菱肉吃到嘴里有什么感觉。

  5、幼儿自由品尝邵伯老菱。

  6、请个别幼儿讲述吃菱的方法及菱米的味道。

  四、延伸活动。

  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邵伯老菱,品尝了邵伯老菱,你觉得邵伯老菱好吃吗?请小朋友回家把邵伯老菱的样子画出来,并告诉爸爸妈妈菱吃到嘴里的感觉,请他们记录下来,你们能行吗?

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愿意了解老虎的习性、生活习惯、外形特征等。

  2、能学用相关的词语(潜伏等)描述视频中的见闻。

  3、有老虎是保护的概念和意识。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过程:

  一、引用原有经验描述自己知道的老虎

  1、故事里的大老虎是一只怎样的大老虎?

  先是粗暴,后来是有爱、善良。

  2、真正的大老虎是什么样的?你见过吗?

  引导幼儿自由讲述。

  二、了解老虎的外形特征

  1、老虎是怎样的?

  外面看得到的叫长相,也叫外形。用黄色的老虎头表示。

  2、除了这个,老虎还是怎样的?

  蓝色老虎头:行动(如吼叫)

  红色老虎头:食物(如吃肉,喝水等)

  三、出示视频,观看并讲述

  1、请小朋友们先看看,看了请你说说视频中的'老虎是什么样的?

  尖锐的牙齿

  耳朵在动

  2、 完整讲述捕食过程

  a、准备行动(学习潜伏新词)

  b、老虎很会动脑筋,是有智慧的动物。

  c、潜伏——潜行——奔跑——潜伏——捕捉

  3、老虎宝宝

  老虎是怎么对宝宝的?

  引出粉色老虎头:家人

  4、绿色老虎头:老虎的生活环境

  延伸:我们生活的地方就是我们的环境

  四、小结:今天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帮助幼儿总结学习方法。

  五、老虎是保护动物

  老虎生活在什么地方?(东北虎、华南虎)

  世界上还有哪些地方有老虎?

  为什么要保护老虎?(延伸到课外)

  活动反思:

  本故事生动有趣,教师在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的时候,启发幼儿观察甲虫、蜥蜴、公鸡、黄狗、老牛的特点,如某某动物的牙齿很锋利,它能把一个动物吃掉,某个动物的脚丫很大,能把动物踩扁等,引导幼儿了解为什么有些动物怕他,理解动物之间强、弱关系。提示幼儿观察动物的表情怎么样,是生气了,还是高兴了。请幼儿学学动物们生气和高兴的样子。通过模仿动物的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能很清楚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进而引导幼儿理解一物降一物的特征。本节活动幼儿的参与兴趣都很高,回答问题积极主动,但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不足阅历少,对有的动物不了解,所以在回答问题中不能正确回答,这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增加这方面的知识。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经典】08-12

[精选]科学教案07-22

【经典】科学教案07-24

(精选)科学教案08-05

科学教案(精选)08-06

(精选)科学教案08-06

(经典)科学教案07-30

[经典]科学教案07-30

科学教案[经典]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