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07-24 09:07:29 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精品8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美术教案[精品8篇]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对神秘的太空有了解的兴趣,能在已有画面上添画太空背景。

  在绘画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对宇航员的敬佩之情。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知道我们中国的宇航员已经去过太空,了解人在太空的服装特点、动作特点等。

  2、材料准备:幼儿已画的宇航员画面、水笔、蜡笔、《神秘的太空》

  PPT过程:

  一、太空里可能有什么?

  我们中国的宇航员来到了太空,他们会在太空里看到些什么呢?

  出示PPT,幼儿看看讲讲

  小结:在太空里有神秘的`星球、有运送宇航员的火箭还可能有输送广播电视信号的卫星。

  二、飞向太空

  上次我们已经画了漂浮在太空中的宇航员了,今天我们来把太空中的神秘景物画出来。

  提问:

  1、这幅画上什么最重要?(宇航员)

  2、我在添画其他景物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在宇航员背后的景物怎么画?

  小结:如果你画的景物被宇航员遮挡住了,画的时候要注意两边的连接,避免出现一边高一边低的情况。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用组合方式添画背景,注意物体和人之间的遮挡关系。

  提醒幼儿耐心完成涂色。

  四、相互欣赏作品,说说自己对宇航员的感情。

美术教案 篇2

  让幼儿感受创作的乐趣,增强幼儿对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幼儿旺盛的求知欲,成为学习的主人是他们更好的享受艺术思维的快乐,从而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通过圆与椭圆的比较,在学绘画圆的基础上画椭圆,借助灵巧的手部运动,开启儿童的思维。

  活动名称:椭圆的.世界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用不同的颜色,从不同的方向画不同的椭圆形。

  2)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光盘、鸡蛋、乒乓球和各种椭圆、圆形的东西、货架等。

  活动过程:

  一:情景活动

  1、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两位好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吧!咦?是谁啊?(圆形和椭圆形)。

  2、很好看来小朋友们和它们很熟了,那咱们来玩买卖东西的游戏好吗?(好)

  货架上装有各种椭圆和圆形的东西,每个买东西的小朋友要认识、比较一下自己买了什么形状的东西。

  二:欣赏与比较

  咱们来看看小朋友们拿的是什么图形的东西?比较鸡蛋与乒乓球、各种圆形的东西与椭圆形的 东西。

  小结:让幼儿说出圆形与椭圆形的不同。

  三:讨论(圆形与椭圆形的画法)

  画圆形时手腕要转圈圈画成(顺势和逆势)两种方法。而画椭圆时就是把圆形拉长了画,可以画成两头圆、可以画成两头尖、可以画成一头尖来一头圆,还可以竖着画、斜着画。

  小结:引导幼儿说出圆与椭圆的画法。

  四:绘画

  1、哇!小朋友们真厉害,发现了这么多方法。那我们一起来把美丽的椭圆形画出来好吗?(好)但老师有几个要求:1)小朋友们要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把五颜六色的椭圆形画出来好吗?2)我们把各式各样、不同大小、不同方向的椭圆形画出来好吗?(好)

  2、绘画中,教师可巡回指导。

  五:展评作品

  让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并对大胆表现的幼儿给予表扬与奖励。

  六:延伸活动:小朋友们真棒画了这么多美丽的画,让我们一起把它们展览出去

美术教案 篇3

  目标:

  1、用直线和围圈的方法做成各种灯笼。

  2、能大胆地想象并尝试独立设计灯笼的图案。

  准备:

  1. 长方形色纸,长纸条。

  2. 蜡笔,剪刀,浆糊。

  过程:

  1.出示各种各样灯笼的图片,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玩具小灯笼。

  提问: 图片上的灯笼你都见到过吗?有些什么颜色?灯笼外面的图案是怎么样的?(有的是彩色的,有的上面有很多图画好像我们看的连环画。有的上面写字的,是让你猜谜语的)什么时候人们会挂上灯笼?(国庆节,元宵节各种喜庆的'节日)灯笼能用什么材料来做?(布,塑料,纸)

  2、教师示范讲解小灯笼的制作方法。

  教师出示灯笼的范例。

  看一看,老师的小灯笼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纸)上面有些什么图案?你们想不想自己做一个小灯笼呢? u 展示制作步骤。 u 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 先在纸上画上你自己设计的图案,注意把有图案的一面对着自己。 剪的时候注意不要剪到底。 2)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 3) 探索除了这样剪,你还能想出更多的制作方法吗?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讨论交流。 展示幼儿作品。教师与幼儿一起布置,开一个小小灯展。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感受累加剪纸的特点,并初步尝试用这一方法创作“花儿朵朵”。

  2.能运用折剪、画轮廓的方法进行创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3.能共同合理地使用各种工具、材料。

  活动准备:

  1.各色蜡光纸,糨糊,剪刀,托盘,抹布,铅笔等。

  2.累加组合剪纸作品一幅(见图1),其中一只蝴蝶的花纹可以分离并移动。

  3.背景音乐,“三只蝴蝶”背景图(图上有幼儿画的若干花朵)。

  4.欣赏剪花娘子库淑兰的剪纸作品,丰富有关经验。

  活动过程:

  1.回忆已有经验,萌发活动兴趣。

  师:我们听过剪花娘子库淑兰奶奶的故事,也欣赏过库淑兰奶奶的剪纸作品,还记得是什么作品吗?库淑兰奶奶这幅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幼:梅香骑马。

  幼:用的是累加剪纸的方法。

  2.欣赏剪纸作品《蝴蝶飞》,感知累加组合剪纸的特点。

  (1)初步整体欣赏作品(见图1)。

  师:这些蝴蝶是什么样子的?

  幼:大小不一样,飞的方向不一样。

  幼:有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

  师:在这么多美丽的蝴蝶中,你最喜欢哪一只?你觉得它哪里最漂亮?

  幼:我最喜欢红色的蝴蝶。

  幼:蝴蝶身上的锯齿形花纹很好看。

  幼:蝴蝶身上还有波浪形、圆形和水滴形的花纹。

  师:这只黑色蝴蝶翅膀上的花纹是什么样子的?

  幼:最外面的是锯齿形,中间有许多圆形,像小太阳一样。

  (2)初步了解累加粘贴的位置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师:像小太阳一样的花纹有几层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教师将黑色蝴蝶上的太阳形花纹一层层地分离,便于幼儿观察,见图2。)

  师:原来四层图形从下到上,一层比一层小,而且它们的颜色也不同。

  现在我要把它们贴回去,该先贴哪一个呢?

  幼:桃红色的最大,要贴在最底下,再贴绿色的、小一点的……最小的要贴在最上面。

  师:贴好后的花纹和原来的一样吗?怎么不一样呢(见图3)?

  幼:圆形都贴到一边去了,和蝴蝶小翅膀上的水滴形花纹有点像。

  师:看来累加粘贴的位置不同,产生的花纹效果也不同。

  (3)初步了解累加粘贴的层数不同,产生的花纹效果也不同。

  师:蝴蝶所有的花纹都是四层的吗?有没有和它不一样的?

  幼:小翅膀上的花纹是三层的。

  幼:还有蝴蝶的身体用了两层累加,眼睛用了一层。

  师:累加的花纹有单层的,也有多层的,它们的色彩和花纹效果也不一样。

  3.大胆尝试用累加组合的'剪纸方法创作“花儿朵朵”。

  (1)共同讨论制作方法。

  师:我们的小舞台要上演童话剧《三只蝴蝶》,我们已经做了一些背景,画了一些美丽的花。今天我们再用累加的方法做些花,把背景布置得丰富些,好吗?你们想做什么样的花呢?

  幼:菊花、荷花、蝴蝶花、梅花……

  师:我这儿有一些梅花,我们来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

  幼:最外面一层花瓣是红色的,第二层是粉红色的,还有花蕊。

  师:我们怎么来做这朵花呢?两层花瓣一样大吗?

  幼:先折剪出第一层梅花花瓣,再剪出第二层花瓣。

  幼:最下面的最大,中间的小一些……还要剪出花蕊,然后把它们贴在一起。还可以剪些小花纹装饰花瓣。

  (2)尝试制作。

  师:我们可以用折剪的方法和画轮廓剪的方法来做花,在使用材料时要注意:大的花瓣和花纹用大的纸,小的花瓣和花纹用小的纸,剪下的碎纸要放到空盘子里,我们要像库淑兰奶奶一样学会节约。

美术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每个色彩宝宝心中都有自己的故事,有的宝宝高兴,有的悲伤,有的郁闷,有的…… 你们猜猜这里的色彩宝宝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根据小班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考虑到小班幼儿的思维特征更多的是在直觉上,而颜色生活中随处可见,为此我设计了《快乐的颜色》。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作品,体验色彩中的情绪感受。

  2、能大胆运用颜色自由绘画,体验绘画的乐趣。

  教学准备

  1.感受生活中的色彩。

  2.大型纸张、大小不等方形或长方形铅画纸若干、各种颜料(加胶水)、颜料盘、水粉笔、双面胶、抹布。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重点:

  让孩子对色彩感兴趣,乐意参加玩色活动。

  活动难点:

  参与到玩色活动中,体验尝试乐趣。

  教学过程

  一、回忆自己的快乐。引导幼儿感受色彩的情绪。

  1、看幼儿用书,教师引导幼儿:"每个色彩娃娃的心里都有自己的故事,有的高兴,有的伤心,有的热闹,有的安静。你能感受到吗?

  2、展示各种颜色的颜料:"让我们看看哪种颜色最快乐,你能把它挑出来吗?"画一幅快乐的画。(可播放欢快,热情的背景音乐。)让我们用这些快乐的颜色来做一个游戏。

  3、小朋友们,你们快乐吗?为什么会快乐?我们把最快的'的心情画出来。

  二、引出幼儿感受色彩的情绪。

  书上有什么?你找到了哪些颜色?它们都快乐吗?

  三、画一幅画快乐的颜色。

  (1)提问:你想让小画笔画出什么?

  (2)提供水粉笔,油画棒,水彩颜料,纸,幼儿自选并绘画。

  (3)幼儿玩色:让幼儿在课桌上作画;也可席地而坐,将纸放在地上作画。

  (4)操作中,教师与幼儿谈谈画了什么,帮助表现或记录一定的内容。如:太阳,小鸟,花,树等,让幼儿体验初次绘画的乐趣。

  四、展示作品并讨论。

  哪幅画最快乐?

  它用了哪些颜色?

  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活动延伸:

  游戏:色彩娃娃抱一抱。

  教师演示让不同的色彩“拥抱”,产生另外一种色彩:红色和绿色"拥抱"变成了棕色;蓝色和黄色“拥抱”变成了绿色;红色和蓝色“拥抱”变成了紫色。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增强孩子们废物利用的意识,知道许多东西都有再利用的价值,要善于观察、研究。

  2.教幼儿用空瓶子制作陀螺,锻炼使用剪刀、粘贴等方面的动手能力。

  3.培养孩子们对美工活动的兴趣、爱好。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5.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餐洗净空瓶(每人一个)、剪刀(每人一把)、即可贴(若干)、音乐磁带《陀螺转、转、转》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欣赏老师制作的各种花式的陀螺,激发幼儿制作的兴趣。

  教师:谁知道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玩具? 怎么玩?它是用什么制作的?

  教师:请小朋友欣赏飞旋陀螺表演,并请大家都来尝试。

  教师小结:念儿歌《陀螺转、转、转》,并教育幼儿多观察、多研究,让身边更多的`废物能够利用起来。

  2.教师鼓励幼儿说出陀螺制作的要领,同时总结并示范。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把它解开,看看究竟是怎么做的?

  教师:首先,把瓶子的中间部分剪开成均匀的长条。然后,按住瓶盖和瓶底朝中间挤压使其成"花瓣"形状。最后,用即可贴装饰、固定每个"花瓣"即可。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教师小结:剪出的长条要均匀一致,为了方便可用铅笔先在每个瓶子上画好线;如果瓶子较硬,还可在老师的帮助下操作。

  3.请幼儿设计并制作陀螺,教师巡回指导。

  对于不会做的小朋友,教师可以手把手地教,待幼儿掌握了技巧后再鼓励他们完成余下的工作。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幼儿不要把剪刀对着小朋友们。同时为了安全和方便小朋友们操作,教师也可事先把"长条"起点划开一点小口。

  带领幼儿一起将瓶子挤压成陀螺形状,同时用即可贴粘贴、固定上漂亮的花纹。

  4.幼儿尝试玩自制的陀螺,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相互欣赏,进一步调整不合适的地方。

  请幼儿一起开始,比比谁的陀螺转动的时间长 ,看看谁的陀螺飞旋起来漂亮!

  如果陀螺不转或转动不好,老师要带领小朋友一起找原因,并帮助他把陀螺修好。

  播放音乐,幼儿一起唱《陀螺转、转、转》,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反思:

  从欣赏绘画作品入手,使幼儿在一定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诱发想象、循序渐进、大胆构思,从而发掘与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在活动中教师轻松导入,使儿童的画面重点突出、主题鲜明。

  小百科:

  陀螺指的是绕一个支点高速转动的刚体。陀螺是中国民间最早的娱乐工具之一,也作陀罗,闽南语称作"干乐",北方叫做"冰尜"或"打老牛"。河北吴桥地区被称为bo。

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运用粗、细笔表现斑马的斑纹和形体,并尝试表现不同姿态的斑马。

  2、初步了解斑马的生活习性,感受斑马群居生活的美好。

  活动准备:欣赏斑马图、示范画纸、幼儿画纸、粗细笔、大黑板、粘贴纸

  活动过程:

  一、示范导入

  1、引导语: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吃草的动物朋友。可能会是谁?

  2、边示范边讲解:它有椭圆形的头,它有长长的脖子,它有圆圆的身体……这是它的身体的轮廓,再请粗笔来帮忙,给它穿上属于它的衣服……

  3、提问:你们在哪里见到过斑马?斑马生活在哪里?斑马喜欢吃什么?(喜欢草原,爱喝水)

  4、欣赏范例:漂亮的斑马想找更多的朋友,一起去草地,一起去公园,一起去森林,一起去河边,瞧,还有小鸟在天空歌唱,有的斑马昂起头,在跟小鸟说:“你好,你好!”

  二、幼儿尝试

  1、引导语:你的斑马呢?请你把它请过来吧。

  2、幼儿操作。 指导重点:

  1、粗细笔的转换运用是否得当。

  2、斑马的'身体特征是否表现完整。

  3、斑马的不同姿态表现是否生动。

  4、主题与背景的互动是否合理。

  5、注意多匹斑马之间的大小和遮挡。

   三、分享讲评

  1、观察讨论:看看斑马在哪里?几只斑马在一起?它们之间的故事?

  2、小结:斑马就是喜欢在一起生活,相亲相爱,很快乐。

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从教师和同伴传递的信息中尝试折纸画的制作方法。

  2、在圆形上联想出简单的物体,并表现其主要特征。

  3、感受尝试学习和向同伴讲述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奇妙的圆”、勾线笔每人一支、长方形复印纸每人两张。

  活动过程:

  (一)感悟活动。

  1、魔术游戏,激起幼儿兴趣。

  教师用语:这是什么?(长方形纸)我要变个魔术,看看这张长方形纸会变成什么?闭起眼睛,变、变、变!变成了什么?(圆)几个圆?(一个圆)我还能把这个圆变成许多个圆,变变变,哇!变成了四个圆。咦?你知道它们是怎么变出来的呢?怎样把长方形纸变成四个圆呢?请你们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讨论,然后说给大家听。

  2、探索连续圆的折剪方法。

  (1)幼儿与同伴讨论、猜想制作的方法。

  (2)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的猜想。

  教师用语:谁来说说这四个圆是怎么做出来的。

  (3)幼儿可能说出的几种情况并尝试。

  A、先画四个连着的圆,然后用剪刀剪下。

  B、对折后剪。

  ……

  (二)尝试制作连续的圆。

  1、幼儿根据自己猜想出的方法,制作。

  2、展出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做的和老师做的不同之处。(不一样大、没有连起来……)

  3、根据幼儿表现出的情况,再次探讨如何制作一样大小的、连续的圆,并尽可能圆。

  教师用语:

  第一种情况:我的`这四个圆是一样大的,你的呢?一样大吗?有什么简单的方法能一下变出四个一模一样的圆呢?(引导幼儿说出对折后再剪,然后再让幼儿尝试)

  第二种情况:这样确实剪出了四个一样大的圆,可是没有连起来哦。(引导幼儿观察教师的画的是两条弧线,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圆,并且弧线要尽可能贴近边缘,组成圆形。

  4、幼儿再次尝试。

  (三)进行圆形联想。

  1、出示折纸画,幼儿观察画中物体的共同特征。

  教师用语:老师又要变魔术了哦,变变变!变出了很多画。这些画都有个共同的地方,对都在圆形上添画出来的。那么,圆形还可以添画变成什么呢?(激发幼儿想象出其他具有圆形特征的物体,如:小动物的脸、皮球、花……)

  2、演示课件,扩散幼儿的思维。

  教师用语:小朋友想出了很多的圆形的东西,电脑里也有许多由圆形变出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四)制作折纸画。

  教师用语:我们也来制作一个折纸画吧。

  (五)玩耍活动。

  1、玩“猜猜什么没有了”游戏。(先让幼儿看清画中的物体,然后通过折叠,藏起一样物体,让幼儿猜猜什么没有了。)

  2、启发幼儿思考:一张纸可以变出四个连续的圆,能变出八个、十个甚至更多的圆吗?小朋友回去后自己去试一试吧。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经典)07-23

《美术》教案02-17

美术教案02-20

美术的教案11-08

美术教案(精选)07-24

《梦》美术教案04-08

奔马美术教案04-08

鳄鱼美术教案04-09

美术漫画教案04-10

《小鱼》美术教案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