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6-29 07:59:13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学教案(集合15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科学教案(集合15篇)

大班科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对不同颜色的分辨去区分不同的星球;以及相对太阳从近到远排列的位置。

  2.能大胆、主见的表达出自己喜欢哪个星球,想去哪个星球玩。

  3.孩子们动手用粉笔将飞船和想去旅行的星球连线。

  4.培养幼儿的对宇宙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5.初步了解宇宙的小常识。

  重点难点

  1.幼儿认识“地球”在宇宙是一颗星球的概念。

  2.幼儿能记住行星的名字,哪个星离太阳最近。

  活动准备

  1.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月球的图片,以颜色区分为主。

  2.一只纸制的飞船模型玩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

  1、让小朋友知道自己生活在“地球”上的一概念,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星球,有比地球大的,也有比地球小的。看图上不同颜色来辨别星球并叫出名字。

  2、带出一架小飞船,让小朋友“乘飞船”想好准备要去旅行的星球。

  二、基本环节

  通过探索活动,引导让幼儿学会运用辨别颜色的方法来分析物体特点。

  1、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表达出看到的每个星球的颜色、相对地球大小、基本特点。

  2、一起谈论各“星球”相对太阳排列顺序;哪颗星离太阳最近,地球位于哪里?

  三、结束环节

  乘“小飞船”去星球旅行(给幼儿粉笔将飞船与想去的星球连线)

  1、 老师引导幼儿回顾一开始说的:“让小朋友‘乘飞船’想好准备要去旅行的星球”这个问题,让幼儿自由发挥并动手参与课堂活动。

  2、 提问幼儿回答想和谁一起去。

  教师小结:宇宙是很浩瀚的,充满奥秘。一下子让小朋友了解是很抽象的,像太阳、地球、月球这些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看得见的东西,但又无法“拿出来”给小朋友看,希望通过课堂游戏互动将此类物体由抽象转化成一个概念,令小朋友有一个好的.初步认识。

  四、活动延伸

  告诉小朋友,宇宙很大,有好多星星,就像我们今天上课所说的内容,但是像地球那样能有美丽的花,漂亮的蝴蝶,高高的树木,涓涓的溪水却只有“地球”。从现在开始就要爱护一花一树,珍惜每一滴水,拒绝使用“白色垃圾”等等来环保地球。

  教学反思

  1、反思备课:大班幼儿的年龄段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表达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个性特征、思想有了较明显的表现,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内容和教学理论对大班的幼儿起到一个启蒙引导,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将这个“启蒙”既简单明了又向良性发展。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1)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抽象的事物转成概念,让班上的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并能以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得到幼儿的接纳,也让幼儿有了情感发挥的自由空间。

  (2)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毕竟教学活动的内容都是一些“看得见,却拿不上来”的物体。二维空间的教材,可能给幼儿思维发展带来一定限制。还需要在教育内容及其发展线索上改进。

  (3)师幼互动的反思:在教学活动中,定会存在个别的幼儿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清楚的理解,比如教师表示赞同时伸出手与幼儿击掌,幼儿反应不过来。这时教师要在活动参与内容上多进行解释和示范。用鼓励方式多与该幼儿互动。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整个主题活动语言连贯,主要引导幼儿自主参与,在玩乐中学习知识;在互动中是让幼儿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蒙发对宇宙的兴趣,更加完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

  4、如果重新上这节课:在教材上把图片换成玩具实体,并悬空按天体位置来摆放。多维空间的实物教学会让幼儿更感兴趣、更加容易接受。

  小百科:广义的宇宙定义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狭义的宇宙定义是地球大气层以外的空间和物质。“宇宙航行”的“宇宙”定义就是狭义的“宇宙”的定义,宇宙航行意思就是在大气层以外的空间航行。

大班科学教案2

  设计意图

  科学活动“插花”,是我们对导向式教学活动进行的一次尝试。“插花”来源于生活,先抛给幼儿一个明确的任务——“插花”,让幼儿围绕任务去尝试探索,从中发现问题——“怎么插花瓶都会倒”,教师激发幼儿解决问题的欲望——“怎样使花瓶不倒”,并提供材料支持幼儿完成。探索过程对幼儿很有挑战性,“任务=材料+创意”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较,发现物体不易倒的原因。

  2、探索多种使物体不易倒的方法,培养探究的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大胆质疑、积极探索的意识,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每组矿泉水瓶、娃哈哈瓶、塑料花、泡沫块、小石头、橡皮泥、各种盘子、盖子、硬板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抛出任务“插花”,发现花瓶易倒,引起探索兴趣

  1、师:老师做了很多花,想请小朋友帮忙把花一朵一朵插在花瓶里(矿泉水瓶)。

  2、教师请一幼儿将三朵花插在瓶子里,提问:花插在花瓶里,出现什么情况?(花瓶很容易倒)

  二、初步探索使“花瓶”不易倒的方法,在比较中了解不易倒的原因

  1、师:今天带来的`花瓶都是容易倒的,我们要想办法使花瓶不易倒。我给你们准备了很多材料,等会每人拿一朵花插在一个花瓶里,请你们用最短的时间使“花瓶”不易倒。如果你成功了就请你贴上自己的号码,将花瓶放在花坛上(地面有条线)。

  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观察。

  3、幼儿操作后交流。

  师:风来了,要看看谁的花瓶比较稳固。(用纸对每个花瓶扇一扇)

  预设:

  幼儿行为一:同样装了石头,一个倒了,而另一个不倒。

  教师的对策:拿出来比较。

  师:刚才用了同样的风力、为什么都装了石头的花瓶,一个倒了一个没倒呢?

  幼:因为这个瓶子石头装得比较少……

  师小结:对,石头装多了就比较重,能使花瓶更稳固。

  幼儿行为二:用光碟,一个放上面,一个放下面。

  教师的对策:

  师:这两个都是用了“光碟”。这个为什么倒了,而这个不倒呢?

  幼:一个放在上面,一个放在下面。

  师小结:对,重的放在上面反而更容易倒,而粘在下面使花瓶的底盘变大了。

  三、探索多种使“花瓶”不易倒的方法,培养探究意识1、师:桌上还有很多材料,这回要请你想出跟刚才不一样的方法去试一试,你可以使多个花瓶站稳,比比谁想的办法最有创意。在花瓶上也贴上自己的号码。

  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指导。(孩子可以想出两个以上办法)

  3、交流讨论。师:我们来看看你们都用了哪些办法。

  预设:

  幼儿行为一:会用多种材料,探索出不同的使花瓶不易倒的方法。如:增加重量、使底盘变大、将花站直。

  教师对策:考虑进人下一环节“探索不借助材料,使花瓶不倒”,对幼儿提出更高的要求,发展他们的逆向思维能力。

  幼儿行为二:大多数幼儿都采用增加重量一种方法。

  教师对策:调整计划,改变原先预设的第四环节,改为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继续探索用不同的材料使花瓶不易倒。

  四、不借助其他材料,探索使花瓶不倒的原因,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能力1、师:现在桌上就只有许多花和花瓶,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使花瓶不易倒?

  2、幼自由探索。

  3、展示几种成功的方法。如:将几束花插在一个瓶子里,将小瓶放在大瓶里再插上花。

  师:我也有一种方法可以使花瓶不倒(教师将花茎折短再插在花瓶里),知道为什么吗?我们在区角活动中再去试一试是什么原因。

大班科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寻找,采摘马兰的活动引导幼儿识别马兰,并初步了解马兰的用途。

  2.学习凉拌马兰,感受到做菜肴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马兰、野草、小篮子。

  2.制作马兰的各种调味品。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像,引起兴趣,了解马兰的生长环境。

  过渡句:今天,有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来看我们大(3)小朋友学本领,开心吗?

  1. 师:现在,徐老师请你们看一段录像。

  2. 提问:(1)这是我们在干吗?(挖马兰)

  (2)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马兰?

  小路边、瓜地、田边、花坛、竹园等

  3. 师小结:原来在潮湿的泥里,我们都可以找到马兰。

  二、区别野草与马兰,进一步认识马兰的外部特征。

  提问:你在挖马兰时,你是怎么知道它是马兰呢?

  师:老师这里有许多马兰,可它和野草混在一起了?你能帮忙把马兰找出来吗?你们可以互相对比,商量一下,哪些是马兰,把找出来的马兰放在旁边的筐子里。

  (幼儿选择马兰。)

  提问:请你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来区分野草和马兰的?

  (让幼儿自由回答)

  师小结:马兰的叶子是绿色的,椭圆形的,叶边是锯齿形的。叶片上有细细的绒毛。马兰的根很光滑,有点红有点绿,闻起来有股清香味。

  三、马兰的.用途。

  1. 师:那你们知道马兰有什么用吗?

  2. 幼儿自由讨论。

  3. 师小结:马兰可以当饲料喂猪喂羊,也可以做药材晒干后可以泡茶喝。 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还可以止血,也可以做菜烧来吃呢,还可以作馅料做汤圆,味道 还很好。

  四、制作、品尝马兰。

  1. 师:你们吃过马兰吗?(如吃过)那你尝尝的马兰是什么味的?

  2. 师:那现在我们来尝尝马兰的味道?(幼儿尝原味)

  3. 提问:味道怎么样呀?(如果幼儿说“不好吃”)

  那怎么办呢?(幼儿回答)

  4.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调料,你们去试试让马兰吃起来更美味, 不过在放盐的时候不能放太多,先少放一点,淡了在放一点。

  5. 师:你们可以给客人老师尝尝你做的美味的马兰?

大班科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了解蒸、煮、炸、煎、烤等烹饪方法,感受面食的多样性。

  2.探索、感知面糊、面团的形成,体验自制面食的乐趣。

  3.了解面食的营养,喜欢吃面食。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感知过面粉的'特性。

  2.面粉、和好的面团。

  3.各种面食若干。

  4.毛巾、水、抹布、盘子、碗、录音机、磁带、录像机、录像带等。

  5.幼儿洗净双手。

  活动过程

  一、回忆面粉的特性。

  二、感知、探索面粉加水后的变化。

  1.猜一猜:在面粉里加水会有什么变化?

  2.幼儿操作感知面糊、面团的形成。

  三、了解面食的烹饪方法及其营养。

  1.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生活经验说说自己所知道的烹饪方法

  2.观看录像了解煎、炸、蒸、煮、烤等烹饪方法。

  3.师幼共同总结归纳几种烹饪方法。

  4.品尝各种面食。

  5.教师简单介绍面食营养。

  四、制作好吃的面食。

  1.介绍辅助材料:果汁、樱桃等。

  2.讨论:你想做什么面食?(引导幼儿从造型、口味、颜色等方面考虑。)

  3.师幼共同制作面食。

  4.根据自己喜好选择面食的烹饪方法,分类后送食堂加工。

  活动延伸

  午睡起床后和幼儿一起品尝自己制作的面食。

  让幼儿和家人一起去品尝各种各样的面食。

  活动建议

  活动前建议先让幼儿感知面粉的特性。

  活动点评

  此活动通过操作感知了面粉的特性;通过观看录像了解了面粉的许多烹饪方法;通过制作满足了孩子的创造欲望。整个活动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着,孩子们积极、主动,乐学、好学。整个环节步步深入,层层递进。

大班科学教案5

  设计意图:随着园本科学课题不断深入地开展,我们的孩子已经逐渐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周围。近日,我们借助了科教创新区图书馆的资源,集体参观了流动科技展,让孩子们简单了解八大新兴产业,使孩子们初步体验到科技的进步是日新月异的。过后,我组织孩子们谈话,我发现孩子们对于航天技术最为感兴趣。一些孩子都说长大了想做宇航员,就能坐上火箭去太空了。而火箭对于幼儿来说是熟悉的也是陌生的。它为什么能发射上天?,这也是一个难以理解的问题。带着问题,我设计了本次科学活动。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形式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火箭发射是由于反作用力而向前运动的。

  2、能俩俩合作利用辅材进行发射小火箭的秘密。

  3、体验积极探索实验带来的乐趣。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重点:感知火箭能发射是由于反作用力。

  活动难点:能合作将火箭固定在气球顶端。

  活动准备:

  1、教具:PPT、火箭发射视频、实验步骤图。

  2、学具:自制简单小火箭6个、气球6个、胶带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片视频,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幼儿参观航天技术的照片。

  师:慧慧老师带来了一张照片,小朋友一起来看看照片里的我们在干什么呀?

  师:原来这是我们前阵子去流动科技展参观航天技术的照片呀!

  【评析:幼儿一看到这张照片就想起了那天去科技展参观的情景,都表现得很兴奋。所以给幼儿观看我们去参观科技展航天技术照片,能引起孩子们的记忆并吸引幼儿活动的兴趣。】

  2、出示火箭图。

  师:看看这是什么?(火箭)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发射火箭吗?

  3、观看视频。

  1)师:原来呀火箭是要飞去太空的。那你们知道火箭是靠什么发动从而飞上太空的呢?

  (幼儿进行猜测并回答。)【评析:幼儿都知道火箭是发射到太空去的,但是火箭是以什么为动力发射的呢?教师进行提问以此来引发幼儿的各种猜测,激发探究的欲望。】

  2)师:慧慧老师准备好了火箭发射的视频,请你仔细看哦,看完以后我们再进行讨论。

  3)幼儿观看火箭发射视频。教师引导幼儿重点观察热气流,发现是由于热气流的推动才使火箭向上冲的。

  师:谁来说说,你从视频里看到了什么?火箭下面有什么呀?

  【评析:孩子们很快就发现了火箭尾巴上那些熊熊火焰。教师不直接告诉孩子们火箭的动力来源,而是请孩子们观看火箭发射的视频,让幼儿有主动探究学习的机会并以提示性的语言让孩子们重点观察到热气流的存在。】

  师:让火箭发射是靠一个人的力量就行的吗?

  【评析:考虑到火箭发射是由很多科学家共同努力才能达成的,这也为此活动中幼儿需要进行合作环节进行铺垫。】

  二、感知反作用力。

  1、师:孩子们真厉害!发现了火箭上天是因为下面那一团像火焰一样的东西。老师告诉你,推动火箭向上的其实是热气流。那你们注意到了吗?火箭下面热气流的方向是往上还是往下喷出来的?

  2、师:那火箭的方向是往上还是往下呢?

  (一边播放PPT)【评析:PPT图片非常直观地将火箭上升的.箭头方向为直上,而热气流的喷向则为直下。能够直接清晰地让幼儿知道这两种完全相对的作用力。】

  3、师:咦!好神奇呀!推动火箭向上冲的热气流反而它的方向是朝下的。可是既然热气流是朝下的,那它怎么能使火箭向上冲呢?

  4、引出反作用力。

  师:请你猜猜看,这种作用力的名字叫什么?

  引导幼儿说一说因为方向是相反的,所以叫做反作用力。

  【评析:设计此环节的意图是希望孩子们能初步感知火箭发射运用的反作用力原理。并运用此原理进行自己的火箭发射实验。】

  三、实验:火箭发射。

  (一)教师示范。

  1、出示小火箭。

  师:现在慧慧老师也为每一位孩子都准备好了小火箭,你们想让自己的小火箭也飞起来吗?

  2、观察实验材料。

  师:看看要做这个实验,我们需要哪些材料?(小火箭、气球、胶带)师:谁能来猜猜看气球是怎么用的?胶带又是用来粘什么的?

  【评析:教师提这样一个问题能激发幼儿进行实验的欲望,并请幼儿进一步掌握该如何进行火箭发射的实验过程及方法。】

  3、教师吹大气球。引导幼儿根据反作用力的原理才完成实验。

  问:刚才我们看到了热气流的方向是朝哪里的?(下)那你觉得现在我的气球口的方向应该朝哪里?

  可是我如何把气球固定在气球顶上呢?

  【评析:提此问题是为了使幼儿进一步掌握实验的方式并巩固对反作用力的理解。】

  (二)幼儿实验。

  1、师:我们刚才说到了想让火箭发射起来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所以我们需要怎么样?(引导幼儿能够和自己的伙伴共同完成实验)现在也请你们找到自己的伙伴进行吧!

  2、幼儿分组回实验台进行操作。

  3、教师巡回指导幼儿,重点强调要进行合作。

  (三)、总结实验成功的方法。

  1、师:有没有哪组孩子实验成功了?我们请他们来给我们展示一下他是怎么做的。

  2、师:有没有哪组孩子的实验没成功,我们也请他们也来演示是怎么做的?大家一起帮忙看看问题出在哪里。

  3、总结实验成功的方法。(步骤图)教师当场画,幼儿说一个步骤教师画一个。

  【评析:现场画出简单的步骤图能让幼儿直观地看到实验方法及过程,特别是对于实验未成功的幼儿来说,他们就能根据正确的步骤图来进行自己的第二次试验。】

  4、再请没有成功的幼儿进行尝试。

  5、大家完成后集体进行"火箭发射"。

  师:都成功了吗?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倒数十秒,让我们的小火箭发射吧!十、九、八、七、六……二、一,发射!

  【评析:集体发射自己的小火箭是此次活动中的高潮环节,孩子们都非常兴奋,看到自己的火箭发射成功,为此感到十分自豪。】

  五、延伸。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以报纸球当作火箭,比较安全,利用现成的教玩具开展投掷训练,活动准备比较简单。活动中我以第一个基本环节作为重点环节,对于基本动作加以练习,在练习中发现,幼儿脚的站位,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容易搞错,导致火箭发射很近,在活动中,我安排用绳子划分了三个等级,投过第一个算成功,投过第三根绳子,就是非常棒,在第一次练习中,班级中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没能成功,后来对动作又加以纠正练习,在第二次练习中,绝大多数孩子都获得了成功,这种阶梯式的练习,让幼儿非常有挑战感和成就感,在最后的游戏环节中,幼儿都能以扔过第三根绳子为荣,投准练习在此活动中是难点,幼儿在练习过程中,效果不太好,以后可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此次活动由于时间关系,所以我在游戏环节就安排了火箭发射和火箭进入轨道两个环节。但在整个活动环节中,我运用了简单的口令,如准备,发射,发生成功,进入轨道等,语言简炼,富有节奏,幼儿活动兴趣高涨,活动效果良好。

大班科学教案6

  【活动目标】

  1、充分感知,观察不同材料摩擦所产生的静电现象。

  2、通过合作探索,记录下不同材料摩擦产生的静电现象。

  3、愿意参与探索活动,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对静电有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乐于探索。

  【活动准备】

  记录表,碎纸屑,塑料小勺,塑料梳子,塑料尺子,塑料剪刀,铅笔,排笔,水彩笔,吸管,玻璃瓶,幼儿事先分为4组(红、黄、蓝、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变魔术,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塑料小勺。

  2、教师变魔术,让塑料小勺吸起纸屑。

  师:想让它发挥魔力,还得请坐的最好的朋友配合配合。

  二、幼儿用小勺自由探索,将小纸屑吸起来。

  1、教师提问,引发幼儿思考。

  2、请幼儿尝试操作。

  3、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方法。

  4、教师小结。

  师:其实我们这个神奇的魔术是因为摩擦产生了静电,所以能把小纸屑吸起来。摩擦的.力量大,静电产生的多,塑料小勺吸附的纸屑就越多。

  三、幼儿尝试用多种材料进行实验。

  1、教师出示记录表。

  2、教师交代注意事项。

  师:小魔术师们,我们研究魔术的时候,桌上的材料不要争抢自己先拿一种材料,研究完了,放回盘子里,再换另外一种材料。

  3、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师幼交流实验结果。

  5、教师再次实验。

  小结:生活中有很多物品摩擦后都能产生静电现象。

  四、提问: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些静电现象。

  1、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遇到的静电现象。

  2、教师小结:在天气寒冷的时候,很多物品因摩擦而相互吸引,如我们梳头的时候,梳子和头发也会互相吸引产生静电现象。脱衣服时,我们身上的毛衣和衬衣和头发都会产生静电现象。

  五、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师:小魔术师们都学会了我的魔术,现在我们就一起到外面去表演给小班的弟弟妹妹看看吧。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非常有意义的课哦!孩子们的兴趣也很高涨,课堂气氛活跃,积极性高,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让便我能够改进!让自己下次会做的更好!

  小百科:静电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在干燥和多风的秋天,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令人大惊失色;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拉门把手、开水龙头时都会“触电”,时常发出“啪、啪、啪”的声响,这就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

大班科学教案7

  活动目标

  1、 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的重要性

  2、初步培养环保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没有破的塑料袋人手一个

  2、每小组透明塑料瓶大小各一个,吸水手帕一块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今天啊,老师为你们来带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看我的桌子上现在有什么。

  有半瓶水的大塑料瓶,两块一样的'小手帕,和一个小的塑料瓶

  2、 不会湿的小手帕

  教师示范实验:

  1)将小手帕浸入水中,证明小手帕是吸水,会湿的。

  2)将手帕放入小塑料瓶中,压倒瓶子底部。再将小塑料瓶开口朝下压入水中。

  请幼儿猜测小手帕的结局

  3)拿出小塑料瓶,将小手帕取出,请个别幼儿上来亲手触摸看小手帕是否湿掉。

  3、是什么让小手帕不会湿

  师: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手帕没有湿。是不是什么东西把手帕保护住了呢?

  师:对,就是空气,这是不是告诉我们空气是看不见的。

  4、幼儿体验实验

  幼儿分组实验,体验空气压入水中的感觉,体验空气的存在。

  实验结束后,请幼儿谈谈有什么感觉(压下去要用力,从而感受空气)

  5、空气的味道

  分发干净的不漏塑料袋,请幼儿去教室里抓一袋空气回来。抓到后马上回到座位上,并且微微敞开塑料袋,让空气漏一点出来,闻一闻,看空气是否有味道。

  6、我们需要空气,干净的空气

  请幼儿想象没有空气的世界。

  挖掘幼儿对臭臭的空气的经验,请他们讲一讲,在设想以后闻到的一直是这种臭臭的空气会怎么样。

  7、保护环境

  既然空气这样重要,没有干净的空气,我们就无法生存,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那小朋友可以做什么呢。

  保护植物,不乱认垃圾,提醒家长们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种植植物,爱护动物。

大班科学教案8

  大班科学:空气

  一、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来感知空气的存在;

  2、学习简单的实验操作方法,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

  3、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重难点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2、对科学实验感兴趣,并进行积极探索。

  三、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师:请小朋友猜一猜,这是什么: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植物动物都需要。(空气)

  2、(真能干,一下子就猜对了。)那么,你觉得空气是一种怎样的东西呢,它在哪里?

  3、是的,空气无孔不入,无处不在。那么,你能把空气找出来吗?说说你的办法。

  (二)第一次尝试:找空气

  1、介绍材料自由找

  这里有许多东西(逐一介绍),它们能够帮助你们找到空气,去试一试吧,想到的办法越多越好。

  2、集体交流:你是怎样找空气的,找到了没有?

  3、过渡:大家真会想办法动脑筋,陈老师也想给大家做个实验来证明空气的存在。

  (三)第二次尝试:纸团会不会湿

  1、教师演示将纸团塞进杯底,杯子直立倒扣在水槽中,并让幼儿猜猜杯里的纸团会不会湿,然后垂直提起杯子,让幼儿观察纸团有没有湿。

  2、讨论:纸团为什么不会湿?(辅助问题:水为什么进不了,杯子里有什么东西不让水进去呢?)

  3、小结:原来杯子里装满了空气,水进不去,所以纸团不会湿。

  4、再次示范,请幼儿仔细观察实验操作方法。

  5、幼儿操作。(操作前先说明一下操作要求:每张桌子站三人,每人取一个塑料杯各自在面前的水槽里操作)

  6、集体交流:你成功了吗?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请失败的孩子上来演示一下,共同寻找失败的原因。)

  (四)第三次尝试:空气搬家

  1、过渡:刚才的小实验十分有趣,不仅让我们清楚地观察到了空气的存在,而且也知道了空气会占位子。那么接下来我想请你们尝试做一个让空气搬家的小实验。

  2、师介绍实验材料,提出实验目的和方法:取两只杯子,其中一只装满水,将空杯和装水的杯子垂直倒扣在水中,然后想办法让第一只杯子里的空气跑到第二只杯子里去。

  3、幼儿尝试操作。

  4、集体交流:你成功了吗?你是怎样做的?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什么?

  总结:小朋友们都能积极动脑,真棒,通过今天的活动,了解了空气会占位子,也会流动。其实空气还有许多的秘密,我们在以后的科学活动课中再来探索。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1、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积极的从不同途径、用不同的方法收集传递信息,

  2)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信息传递的.不同渠道,学习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 活动准备:幼儿通过查询、采访等方式了解相关知识。

  3、 活动过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传递的方式。可启发幼儿从物体发信号、用声音发信号、用文字发信号等几个方面考虑。如:通过手势、旗语、烟火等物体发信号;通过吹号、打铃、敲鼓、广播电话等声音发信号;用信鸽捎带、邮局传递、发传真、发电子邮件等多种文字形式发信号。

  2) 教师配图讲述有关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如:古时候长城的烽火台上燃烟火传递敌情;抗日战争时期,用放倒消息树的办法报告敌人的去向等。

  3) 讨论:现在人们怎样传递信息?引导幼儿了解常用的通讯工具。

  4) 组织幼儿玩通讯游戏传电话:教师将幼儿分为两组,分别向每组的第一个人说一句悄悄话,开始后,再一个一个的往后传,各组最后一个报告电话内容,传的又快又准的一组为胜。

  4、 活动延伸:

  1) 组织幼儿自己操作电脑。

  2) 在活动区内提供半成品材料,学习制作这些通讯工具,为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提供道具。

大班科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掌握对钟表的认识方法并教育幼儿要珍惜时间。

  2、培养幼儿的识别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对认识钟表的学习,使幼儿掌握时针与分针的关系,并理解钟表的用途。

  教学难点:

  掌握整点与半点的确认人方法

  教学过程:

  1、听音乐游戏

  2、请幼儿说一说,每天早上几点起床,晚上几点入睡,

  一天中都做些什么,是否认识钟表,钟表是做什么用的等一些问题。

  3、教师引出新课,出示钟表,请幼儿观察,请幼儿

  一说钟表上面都有什么,它们分别有什么用途。

  4、幼儿回答之后,教师进行补充讲解,同时让幼儿

  解时针与分针的用途及整点与半点的时间概念,并通过讲解之后,幼儿能说出钟面上的`时间。

  5、教师操作钟表的时针,让幼儿说出时间。

  6、教师出示制作好的钟表,请幼儿说出钟表上的时间。

  7、幼儿用圆形的纸来制作钟表,并且根据自己的想确定时间。

  8、教育幼儿时间是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的时间。

  9、填写练习题。

  教育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幼儿操作,教师讲解时钟的整点与半点的识别方法,并认识时钟,在教师与幼儿的共同操作过程中,兴趣极高,而且整点与半点的时针与分针指向也比较准确,有的幼儿操作的较快,有个别幼儿操作较慢,我做了亲自指导,使幼儿很快的理解了整点与半点的操作,同时教育了幼儿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时间。

大班科学教案10

  设计意图:

  这个时代是一个复制时代。从工厂里流水线上大批量的产品复制到复印机、传真机、电脑复制、再到生物克隆……如何让幼儿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复制现象,并感受复制方法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呢?于是设计此活动,目的是让幼儿初步了解各种复制现象,尝试最简单的复制方法。接下来,我们将利用家庭资源指导幼儿进一步探寻复制现象、填写问卷调查表,并就幼儿调查和收集到的内容,投放在区域活动中体验、操作和交流。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各种复制的现象,感受复制方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尝试简单的复制方法,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有趣的.复制》,投影仪、电脑

  2、操作材料(分两次投放)

  活动过程:

  一、出示奖牌范例,提出任务要求。

  师:小朋友,幼儿园新年运动会就要到来了!今天,陈老师要请你们来为运动会做一件很重要的准备工作。

  提出要求:

  1、在指定时间内加工出许多和这个大小一样、圆圆的奖牌。

  2、给五分钟时间,时间一到就停止操作,数一数然后贴在展示板1上,坐回座位。

  幼儿自由制作。教师观察制作情况,提醒幼儿在既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二、对比、分析作品,引发对复制现象的关注。

  集体提问:你做了几个?引导幼儿对比,说出奖牌的制作情况。小结:这些奖牌形状大小各不相同。

  讨论:要是把这些奖牌奖给小朋友,他们会喜欢吗?有没有办法作出一模一样的奖牌?生活中是不是有许多一模一样的东西 ?你们在哪儿见过?

  三、观看工厂车间制作的录像,了解复制现象。

  提问:刚才工人生产产品的时候快不快啊?他们是用什么办法做出这么多一模一样的东西?

  小结:小朋友都讲得很好,原来工人叔叔就是用机器、模具很快的做出了许多一模一样东西的,这种方法就叫做复制。

  四、尝试运用简单的复制方法再次制作奖牌,体验复制带来的便利。

  师:我们可不可以也用复制的方法很快地做出许多一模一样的漂亮奖牌呢? 老师同样给你们五分钟时间,看这次做得是不是比上一次更快更好。

大班科学教案11

  活动目标:

  1、观察陀螺旋转时色彩的变化。

  2、探索学习彩色陀螺的制作方法。

  活动重点:

  观察陀螺旋转时色彩的变化。

  活动难点:

  探索学习彩色陀螺的制作方法。

  活动准备:

  1、彩色陀螺玩具、自制陀螺一个。

  2、火柴棒、大头针、较硬的圆形纸、彩笔每人一盒。

  活动过程:

  一、欣赏彩色陀螺。

  1、教师出示陀螺玩具引导幼儿观察陀螺的颜色和图案。

  2、教师分发陀螺玩具请幼儿分小组玩一玩。

  3、陀螺转起来的时候它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二、讨论制作方法。

  1、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做一个有趣的陀螺?

  2、讨论:有趣的陀螺怎么做呢?

  3、教师出示制作好的陀螺供幼儿欣赏,说说有哪七彩色。

  4、师幼共同总结制作步骤:a、在圆形纸上用七彩颜色进行装饰,并均匀涂色。b、在纸的中心先用大头针戳一个洞,再把火柴棒插入洞内,用大头针时注意安全。

  三、设计制作。

  1、幼儿取材料操作,教师启发幼儿运用七彩色大胆的`进行装饰,画出各种不同的图案。

  2、活动中再次提醒幼儿涂色均匀、鲜艳,用大头针时注意安全。

  四、陀螺旋转比赛。

  1、幼儿转动陀螺,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静止时能看到七彩色,一转动就看不见了呢?

  2、不同的陀螺旋转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思考:圆形陀螺会旋转,那方形、三角形、多边形等形状的陀螺会不会转呢?

  4、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做,玩一玩不同形状的陀螺。

  活动反思:

  在最后环节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发现陀螺旋转时七彩色会混在一起,快转时会变成白色的现象。幼儿若还感兴趣,可展开“比谁的陀螺转的时间长”等比赛。

大班科学教案12

  活动目标:

  1、感受不同味道,尝试运用图表记录,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2、了解各种味道是靠舌头品尝出来的,发展对食物的辨别能力。

  3、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感受味道。

  活动准备:

  1、设置“味道王国”的情境,摆设各种味道的食品,如柠檬、糖果、山楂、咸鸭蛋、辣椒、咖啡、咸菜、苦瓜等。

  2、为幼儿准备每桌一套分别装有白开水、白糖水、白醋、咖啡、白酒、盐水的品尝杯和品尝棉签。

  3、味道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种表情,导入活动。

  1、今天老师请来一些表情宝宝,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出示表情图片)

  2、这是甜宝宝,和甜宝宝打个招呼,看看甜宝宝的表情是怎么样的?你吃到什么东西时会有这样的表情?(引导幼儿模仿表情)

  这是咸宝宝,和咸宝宝打个招呼,看看咸宝宝的表情是怎么样的?你吃到什么东西时会有这样的表情?

  这是酸宝宝,和酸宝宝打个招呼,看看酸宝宝的表情是怎么样的?你吃到什么东西时会有这样的表情?

  这是苦宝宝,和苦宝宝打个招呼,看看苦宝宝的表情是怎么样的?你吃到什么东西时会有这样的表情?

  二、品尝各种食品,感受不同味道。

  1、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味道王国”去,那里有好多有趣的味道,请你们尝一尝,在品尝之前先洗洗手。小朋友可以自由地去品尝,在品尝的过程中,你要记住自己品尝的是哪一种食品,它是什么味道,把你尝到的味道记录下来,等一下大家说一说。(教师示范品尝的方法)

  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味道的秘密吧!(幼儿自由品尝食品味道)

  2、组织幼儿谈自己品尝的感受。

  小朋友,“味道王国”里都有什么食品?刚才小朋友品尝了什么食品,它是什么味道的?尝到酸味时,你有什么感觉?这种味道会使你想起什么事情?尝到甜味、苦味、辣味、咸味时,又有什么感觉?你会想到什么?

  三、通过操作感受,使幼儿了解舌头的品尝作用。

  1、小朋友,咱们刚才品尝了那么多的味道,这些味道是怎么尝出来的?

  2、下面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品尝杯,请小朋友再尝一尝,它们分别是什么,你是怎么尝出来的`?(为幼儿提供实验材料,教师示范并指导幼儿运用正确的方法来进行品尝)

  3、小朋友告诉老师刚才你是怎样实验的?各种味道是靠什么品尝出来的?

  4、小朋友真聪明,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味道是靠舌头品尝出来的,舌头为什么会尝出味道呢?原来我们的舌头表面有许多小突起,这些突起叫味蕾,味道就是通过味蕾品尝出来的。别看我们的舌头不大,可是它的各个部位却有不同的分工。舌尖对甜味比较敏感,舌头的两侧前端对咸味比较敏感,舌头两侧后端对酸味比较敏感,舌根对苦味和辣味比较敏感。

  四、进行发散思维,了解更多的味道。

  1、你还吃过什么东西,它是什么味道的?(引导幼儿说出更多酸、甜、苦、辣、咸味道的东西。)

  2、除了甜、咸、酸、苦,你还知道其它的味道吗?(引导幼儿说出更多的味道,如先苦后甜、又酸又甜等。)

  五、结束活动。

  小朋友,刚才咱们说出了许多的味道,下面咱们来做“小小调味师”来制作各种不同味道的饮料,看谁调的饮料味道美。(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制作出和别人不同的味道。)

  小百科:味道一般意义上的味道指味觉,包括甜味、苦味、酸味、咸味等等。

大班科学教案13

  活动目标:

  1、通过小实验,知道小球滑落的速度跟斜坡高度和表面光滑度有关。

  2、运用材料自由操作,获得小球减缓速度的方法,学习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3、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培养有条理、有序的操作习惯,激发探索与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纸板、小车、纸、毛巾、橡筋、席子、积木、沙、记录表A、B、铅笔)

  2、VCD机,(有关斜坡的内容)

  活动过程:

  1、引入:小朋友你们玩过滑滑梯没有?滑下来时的感觉是怎样的.?今天我们来玩小球滑滑梯的游戏,请你们用积木、纸板搭成滑梯,看谁的小球滚得快。

  2、幼儿自由操作探索小球滑落的速度跟斜坡高度的关系。

  (1)老师交代要求:幼儿三人为一组,两人分别用不同数目的积木和纸板搭成滑梯操作一辆小车同时滑落,一人负责记录比赛的情况,可轮着交换玩。

  (2)幼儿自由操作实验A,老师巡回指导。

  (3)归纳小结实验结果

  提问:比赛结束了,你们的小球赢了吗?告诉老师,做完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怎样才会赢呢?(幼儿自由议论,将自己发现的说出来)

  提问个别幼儿,在黑板记录情况:第一局谁嬴了?为什么你的小球比他的跑得快?

  (老师操作教具“空中滑道”)示范、小结:刚才小朋友都发现了:积木越少,滑梯的坡度越平缓,车子滑落的速度就越慢;相反,积木越多,坡度越斗,球滑落的速度就越快。

  3、幼儿操作探索球滑落跟滑梯表面光滑有关系。

  “在下斜坡时滑得太快会很危险,得想个办法减慢速度,小朋友你们也一起来想想办法,让小球滑得慢起来。

  (1)老师交代要求:两个滑梯下面都是放五个积木,幼儿在一个滑梯上用老师给的材料进行尝试,另一个滑梯保持原状,然后两个小球同时滑下,看一看小球的速度有没有减慢,最后填好记录表。

  (2)幼儿自由操作实验B,老师巡回指导。

  (3)归纳小结实验结果

  提问:小朋友都很聪明,用了各种方法使小球慢了起来,谁能告诉我,你用了什么方法使小球慢起来,为什么会这样的呢?(在黑板简单记录)

  老师示范、小结:原来我们的小车速度的快慢,也跟滑梯表面的光滑度有关的,表面光滑的小车滑落的速度就会,表面粗糙的小车滑落的速度就慢。

  4、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幼儿积极去探索的精神。

  (1)(向幼儿介绍斜坡防滑的方法)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与我们实验有关的例子,请小朋友先看看录像,再想一想,为什么?

  (2)知道小车在斜坡滑落的一些规律,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方便,还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应不断去探索,发现更好的方法。好!那我们就把我们发现去告诉开车的爸爸妈妈和叔叔阿姨。

大班科学教案14

  活动目标:

  1、学习查找资料、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方法。

  2、初步了解蚯蚓。

  3、会按节奏行走,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蚯蚓的相关资料,丰富幼儿的经验。

  物质准备:家长与幼儿查找并收集蚯蚓的相关资料;音乐《找朋友》、播放器。

  活动过程:

  1、谈论蚯蚓的话题,导入活动

  (1)幼儿自由交流自己收集的信息。

  (2)教师与幼儿集中分享交流。

  提问:你收集了蚯蚓的哪些资料?在收集的过程中,你知道了关于蚯蚓的哪些知识。

  2、引导幼儿了解并交流查找、收集资料的方法。

  3、引导幼儿观看操作材料《蚯蚓》,并将自己收集的'材料粘贴或画在空白处,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布置是"我知道的蚯蚓"展板

  (1)引导幼儿分类整理资料

  (2)教师与幼儿共同布置"我知道的蚯蚓"展板

  4、邀请同年段的幼儿参观、分享"我知道的蚯蚓"展板。

  区角活动:

  重点指导幼儿在科学角绘制自己收集到的蚯蚓的资料。

大班科学教案1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网状物品的作用及其应用情况,并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

  2、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活动准备

  1、图片--手球 乒乓球2 网球2

  2、收集的各类网状物品若干(如窗纱、菜罩、蝇拍、羽毛球拍、乒乓球网、网兜、捕虫网、发网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这是什么?(蜘蛛。)

  它们在干什么?

  (织网、捕捉昆虫。)

  2、蜘蛛是怎样用网捉虫的?

  (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或经验讲述。)

  二、讨论交流

  1、教师:蜘蛛网的用处真大,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地方也都用上了网或像网的东西,

  你们找到这些东西了吗?在哪里找到的?

  2、请幼儿用完整的语言介绍自己看到的网状物品。

  启发幼儿:

  -妈妈的衣服像网

  -装西瓜的袋子是网状的

  -足球门像网

  -乒乓球桌的中间有网等等。

  3、集体讨论网状物品的作用。

  教师:这些东西为什么要做成网状的?做成网状有什么好处?

  教师小结:有的是为了美观,有的是为了透气,有的是为了让人们看得更清楚等。

  三、了解网状物品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1.观看

  -儿童公园的网状跳跳床

  -电扇上的安全网

  -空调上的防尘网

  -洗衣机里的滤网

  -围墙上的`铁丝网

  -网状保安窗、纱门、纱窗、各种球网等。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平时看到的网状物品,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四、设计各种各样的网

  1.教师:如果请你设计,你想做一张怎样的网,用来干什么?

  2.幼儿在纸上自行设计各种用途的网或网状物品。

  3.小组交流所设计的网状物品及其用途

  如捕捉动物的网,用作游戏的网,用于日常生活的网等。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6-14

大班科学教案06-15

大班教案科学教案11-10

大班蜗牛科学教案09-30

大班《电》科学教案04-13

大班《地球》科学教案04-13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03-24

大班生活科学教案03-06

大班科学教案大全02-25

《溶解》大班科学教案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