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作文>体裁作文> 项羽议论文

项羽议论文

时间:2024-03-04 12:37:08 体裁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项羽议论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项羽议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项羽议论文

项羽议论文1

  公元前202年,韩信把项羽围困在垓下,项羽想带领一支人马冲杀出去,但是汉军把楚军包围得水泄不通,这天夜里项羽率领骑兵800突破汉军重围跑到乌江,结果800人只剩项羽一个人,项羽自认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他拔出自己的宝剑乌江自刎,从此西楚势力灭亡,西汉建立。

  从项羽的兵败中,我们不禁会想:一代西楚霸王最后怎么会落得这个乌江自刎的凄凉下场呢?是项羽实力不如刘邦吗?答案是否定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当年项羽率领楚军与秦军大战,两人实力相差甚多,项羽对天敬酒,做好了必死的决心,是与秦军拼个你死我活的见证,那么强大的势力,都被项羽击破了,区区刘邦只是一个小井市民,怎么会是项羽的对手呢?

  我觉得项羽之所以会兵败,这一切都是因为项羽一味的沉溺于失败之中,没有正确的奋斗方向,所谓的“无颜再见江东父老”其实只不过是他的一个借口罢了,在失败面前他认输了,可是他却没有看到失败后面的成功,如果项羽没有一味的沉溺于失败之中,那么刘邦有可能称帝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可是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了,项羽已经乌江自刎了,汉王朝也确实建立了,其实,项羽的自刎,便是最大的“无颜”。

  所以从项羽的身上,我们应该吸取教训,我们不能一味的'沉溺于失败之中,在我们的人生中,经常会遇到很多的不顺利,比如考试成绩失败了,排名下降了,父母失业了,但是我们要坦然的面对生活中的不顺利,只有这样,才能迈向成功。

项羽议论文2

  人生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项羽最终落得乌江自刎,但他却是值得的,宁可站着死不肯跪着生?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如若他过了乌江,形影单只的苟且偷生,失了骏马负了虞姬,恐怕也要被千古后人所不齿。倘若他有东山再起之日,汉军定会想方设法除掉他。提心吊胆的日子如此,可最痛苦的是无法逃脱思念虞姬的囚笼。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不肯过江东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更是一种高境界的.活法,莫说人生只有一次失败,纵有一千次也无法抹去项羽的千古雄姿。

项羽议论文3

  《鸿门宴》是《史记》中非常出彩的篇目,同时这也是西楚霸王项羽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此宴中,项羽错失了一个杀死敌人刘邦的机会,由此他便处于下风直到兵败垓下四面楚歌。有人说项羽只是因为在鸿门宴中没有杀死刘邦而失败的,但是我认为项羽的失败是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项羽在性格上就注定了这场失败,项羽在性格上与刘邦差异十分之大,当接到间谍曹无伤的告密,说刘邦欲王关中,项羽立刻暴怒,想杀了刘邦。可是当刘邦赴鸿门宴,在他的冠冕堂皇说辞之下又立刻放下对他的杀心、警戒。“优柔寡断”一词在项羽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虽然刘邦、项羽觊觎帝位之心相同,但是刘邦却更显隐忍稳重。“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在乌江自刎前还惦记着美人和宝马,可刘邦却心怀大义,心怀整个天下,愿意放下所有。一个直率粗犷,一个胸有城府。

  其次,刘邦的内部十分团结,可项羽反之。在刘邦在鸿门宴上生死之际时,他的手下樊哙愿意勇敢拿兵器闯项羽军帐,说要“与之同命”,拼死也愿意保护刘邦,可见刘邦的'手下对他十分忠诚,且上下团结一心。可项羽呢,在鸿门宴上范增多次暗示项羽杀了刘邦,可他却无动于衷;项庄舞剑,项伯翼蔽沛公。由此可见,项羽集团内部并不团结,不能一致对外,这也是项羽重要的失败之因。

  最后,项羽自身就不具备当帝王的能力,即使他杀了刘邦,仍然会有千千万万个刘邦冒出来,项羽的失败不是巧合而是历史的必然。

  在《史记》当中,本纪是用来写帝王的,可是司马迁却专门列了一个《项羽本纪》。可见,项羽在司马迁心中的地位是十分高的。项羽的确有着英雄的气魄和行为,但他多方面的性格缺陷以及外部原因导致了他在楚汉之争中的失败。

项羽议论文4

  项羽大势已去,已经无力再和刘邦对抗,他应该向人们说的,返回家乡再做打算,也好过让那些卖命的人丢了性命,话说回来,项羽这个人宁屈不折的,非要争个高低,就是因为他的优柔寡断,才让他的手下丢了性命。退一步讲,如果他就是过了江东,还会有人在冒着性命干着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去和刘邦对抗吗?就是有人愿意能打赢吗?答案显而易见。

  近百年来有太多人认为项羽死得壮烈,太过傻气,如果当初他忍得了一时,说不定能东山再起,问鼎中原。而自杀在江边似乎也是最好的结局,进一步他已失民心无人追随他再去赴死,退一步他不甘心,又怎会回故乡,重待势力。项羽一代英雄就在此泯灭,不仅是他最好的归宿,也留下了烈士一词。说到底他就不该过江东,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应该回到江东等待东山再起。他是一个军事天才,一个常胜将军。垓下之围是项羽军史上最大的失败。乌江自刎是项羽最悲壮的战斗。但除了这个活着对他是一种耻辱和折磨。

项羽议论文5

  我觉得,项羽应该过河。

  首先他过河之后,可以保证暂时的安全,为以后做打算,即使不是为了争夺霸业,也可以安稳的过一辈子,更何况他身上还有夺取天下的雄心,为了那心中的志向,还是思考一下比较好,与其白白的牺牲在那里还不如留下自己的性命东山再起。是尊严迫使他不得不自刎于乌江,但是我们知道,他即使不是死在战场上,也可以得到后人的赞扬,而不是唾弃,更何况过了河之后,说不定还有东山再起的力量,还有赢的希望,即使是十分的渺茫,也总比断绝希望来的更有希望。我认为,一世英名的项羽不应该在那里失去生命。还有更广大的舞台等着他去表演。这就是项羽,一个应该留在历史上的人物。虽然他表现出来了非凡的气概,却无法抵挡面子的诱惑。如果他能放下自己的些许尊严,也许就会成就一段不一样的'历史。而书写历史的人也许就并不一定是刘邦,改而成为项羽。也许是强大的力量使他无法正视自己的失败,迫使他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但是无论历史是如何抉择的,他仍然是那个不愿过河的项羽,一个身上背负着许多尊严的男人,不管我们如何猜忌,项羽终归是项羽。如果再让他回到当初,我想他还是那个不会过河的英雄。

项羽议论文6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著名的英雄人物,作为种瓜得豆的芈月之孙,他有着光辉的历史光环和无数的传说。项羽是嬴政朝秦世家的名将,他曾经带领大军攻陷了京城咸阳,并且在赤壁之战中与刘备等著名将领联手,成功地击败了曹操军队。 然而,在西楚霸王刘邦的反攻下,项羽最终失败,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在历史上,项羽被认为是一位重视文化教育的人。他在平定江南叛乱时,亲自命令士兵去书院里取得文献,为自己的军队进行培训,这也是他取得重大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事实上,项羽是一位卓越的谋略家和战略家,他深刻理解到文化和知识的重要性,这让他在征战天下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多优势。他也喜欢和文人交往,获得了很多童谣和歌颂自己的作品。

  项羽生前留下的言行事迹有很多让人敬佩的地方。比如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项羽曾经用自己的铁剑,割掉了自己的长发,许下“重足以为社稷,长一以报国”的豪言壮志。这件事情成为了后来士人论文的元素,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自剃头韩愈,重其名著”。

  除此之外,项羽还喜欢在朋友、士人之间讲故事。他的故事在结构上精彩、生动,情节跌宕起伏,颇有文学感染力。据说他曾经和韩信一起下榻营帐,韩信问其故事。项羽唤来一名士兵,领到树林下,执剑割下树枝,留下一短枝,召士兵过来,命其砍断。士兵大惊,推辞不敢砍,项羽笑言:“女子无重弩,砍此不害。”故事激起了韩信的.灵感,史称“树枝打马”的谋略。

  总结起来,项羽是一位非常有趣的历史人物,他对文化和文艺颇有自己的想法,同时在战争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敬重知识和文化,鼓励培训,这对后来的文化繁荣和士人文化传统都有很大的影响。其豪言壮志、故事传奇,以及让世人敬佩的爱国主义情怀,都成为了后来文生们创作论文和小说时的丰富素材。

项羽议论文7

  项羽,中国古代著名历史人物之一,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项羽奋起反秦,带领农民军大败秦军,推翻了秦朝的统治,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缔造者。项羽的成就和贡献是不容忽视的,今天我们就从项羽议论文素材范例100字的角度来了解一下。

  项羽是个有思想的人,他不仅有天才的战略头脑,而且在文学上也很有才华。有关穆天子册文的事情就是很好的证明。穆天子,即楚怀王。前205年,项羽征服了楚国,俘获了穆天子。穆天子被俘后,项羽命令他写一篇礼赞项羽的文章,但穆天子不愿写,于是被斩杀。项羽也在此事上表现出了其傲慢和独裁的一面,但穆天子所表示的态度,却非常值得我们推敲。

  从历史上看,项羽对于穆天子来讲,是一个对他产生了极大伤害的对手。但穆天子在面对时任敌人的项羽时,却选择了坚守信仰,宁愿面临死亡也不愿屈从。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它所体现的是对于信仰和原则的坚守和执着,而这也是每一个成功者所具有的品质。

  另外一个让人无法忽略的特质是项羽的豪爽,这种豪爽可以表现在思想和行动上。例如,项羽的“一炬华山”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文学作品,都是其豪放不羁的表现。他的豪爽不仅表现在创作上,更体现在他对于对手的态度上。在文学上,项羽可以说是骄傲自负的,然而在面对敌人时,他又是极大尊重他们的。

  这种精神也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要做到通情达理,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平和心态,不卑不亢,大度得体,更需要我们以严谨、细致的态度面对工作和人际关系。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有很多杰出的人物,而项羽可以说是其中之一。他的思想受到了很多后续的人们的追崇和借鉴。在今天的社会中,要成为一个有理想、有信仰、有勇气的人,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前辈的优秀品质,才能不断提升自我,获得成功。

项羽议论文8

  古人云:“胜败乃兵家常事”。西楚霸王项羽因为战败觉得自己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便自刎于乌江。或许在某些人的眼里,这是项羽宁死不屈的选择,是保护尊严的行为,是一种男子气概,值得赞扬。但我却不认为自刎乌江是正确的,我觉得他应该选择返回江东,韬光养晦,争取有一天厚积薄发,重新夺回属于自己的江山。

  我们都知道“卧薪尝胆”这个成语,也知道成语背后的'故事。越王勾践在被俘虏后并没有怨天尤人,反而沉淀自己、安分守己,为自己赢得了重返故乡的机会。返乡后也没有放纵自己,而是韬光养晦,最终为自己血洗前耻。常言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项羽能够返回江东慢慢充实自己,改变自己的缺点,并且培养自己的势力,那么他就有可能推翻刘邦,推翻汉朝,成为天下的王。

项羽议论文9

  项羽是秦末起义军中一支重要的力量,是最杰出的一位将领,在灭秦之后,他与刘邦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相争,最终兵败垓下而乌江自刎,也正是这武将疑问,成就了这位千古不朽的悲剧英雄的形象。

  对于项羽,历史上的评价褒贬不一,其中较为精辟的有杜牧的“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的“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战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于君王卷土来?”还有李清照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毛泽东也有“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诗句。可见,项羽是一个复杂的人物,须多方面对他研究。

  项羽年幼时,学书不成,学剑又不成,而要学“万人敌”的兵法。项羽天生神力,力能扛鼎,“吴中子弟皆惮之”。其志向远大,秦始皇游会稽时,项羽有幸见之,说出一句让人奇之的话,“彼可取而代也”。

  项羽,自然是一位英雄,作为军事家,他是很勇敢,很能打仗的。而当时,能称得上一流军事家的,除韩信之外非项羽莫属。他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带领八千江东子弟兵转战疆场,所向披靡,力量不断壮大,大了不少硬仗。巨鹿之战时,他作出了其他人无论如何都想不出的英明决策:破釜沉舟,他自断后路,以振士气,终获大胜。

  与项羽在战场上的无往不胜相对的却是政治上的`幼稚甚至是愚蠢。作为一个政治家,项羽缺乏头脑和眼光。他在灭秦后,恢复割地分封制度,违反了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他攻入咸阳,大肆烧杀,阿房宫烧了三个月仍不熄。他处死秦降王子婴,坑杀二十万秦军降卒,因而失去人心。灭秦后。有人劝说项羽定都关中,而项羽却执意东归,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何人知之?”说者见项羽目光如此短浅,便不由得说了一句:“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羽闻之,大怒,“烹说者”。后又因分侯不当,田荣起兵反叛,项羽平叛后,“皆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

  项羽政治上的幼稚更表现在用人上,刘邦手下有萧何、张良、韩信等人出身不同却能尽其所能,而项羽却连一个反增也不得用,与刘邦形成鲜明的对比。按王立群教授的话讲:“项羽是一个非常可用之人,却坐在了用人之人的位置上。”这就是项羽的悲哀。

  项羽的性格弱点贯穿了他一生的始终,他似乎并无意加以改变,这对于一个有着远大抱负和理想的英雄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他的成长过程,只是一部勇猛成长史,却忽略了对更高层次人格的追求和塑造。他的失败是必然的失败。

项羽议论文10

  楚汉相争中,地痞流氓刘邦最终战胜了西楚霸王项羽,成为大汉朝的开国皇帝。然而直到现在,人们似乎总是倾向于项羽这个“失败的英雄”。但无论如何,霸王败了,流氓胜了,而胜负代表一切,不管刘邦手段多么恶劣,他终究得到了天下,这已经证明刘邦比项羽强。

  项羽虽然力大如牛,打架斗殴或许在行,然而他没有团队合作意识,不知道这个世界上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比他强的人还有很多,只靠自己的那点智商,根本无法成就大业。他太自命不凡了,从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连仅有的范增也被他赶走。相反,刘邦博采众长,手下文武双全,那么他就等于用几个人的智慧去攻打一个人的智慧,更何况他的对手还如此自负,骄兵是必败的。

  或许刘邦天生是项羽的克星。实际上,在巨鹿之战中项羽已经大败秦军主力,刘邦只是坐享其成。而项羽一生气起来便会冲动,这对战争是非常不利的,也导致了楚军走下坡路。如果没有刘邦,没有持续多年的楚汉之争,或许取代秦朝的就是项羽了。鉴于项羽的种种缺点,他建立的国家未必长久,然而千百年后,人们会说:“推翻秦朝暴虐统治的'英雄,名叫项羽。”

  诀别虞姬、杀出血路逃至乌江边,看着原本四十万大军只余下十几人,我不知道此时的项羽在想些什么,但他定然是非常不甘的。“吾可取而代之!”这是他少年时的梦想,更是被秦所亡的楚国的梦想,自己差一点点,就办到了啊……既生羽,何生邦!

  我认为,在他抽出剑时,项羽想的,并不是咒骂刘邦,并不是怨天尤人。他应该是在忏悔,忏悔使无辜的士兵惨死,忏悔没能保护虞姬,忏悔当初不听信范增……他原本可以渡过乌江东山再起,然而他性格中过强的自尊使他无颜返回家乡,也就造成了这个悲剧。

  比起刘邦来,项羽确实是更有骨气的,但是他冲动、固执、无恒心无毅力等种种缺点使他成了失败的一方。楚汉相争的结局,在开始前便早已注定,它并非偶然,而是必然。

项羽议论文1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秦朝末年,风云突变,四路豪杰,揭竿而起。乱世改变历史,亦铸就两位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上演一场波澜壮阔的楚汉之争,更使刘邦项羽四字长留史册,名垂千古。

  然而“胜败兵家事不期”。西楚霸王项羽从最初的叱咤风云战功显赫到最后的四面楚歌穷途末路,因“无颜面见江东父老”而不得不乌江自刎。怎一曲英雄悲歌!而刘邦出生农家举兵起义,反而愈挫愈勇,战败项羽,一步步登上皇帝宝座,从此三百年间,天下都被冠以刘姓!

  同为一代枭雄,为何一人成就君王霸业,一人沦为乌江自刎?后世众说纷纭,众人将眼光投到历史的转折点——鸿门宴。认为项羽失天下,皆因未杀刘邦也。而此观点我未尽赞同。此为次要因素,而非根本原因。

  首先,始皇南巡,籍曰:“彼可取而代之。”刘邦则感叹:“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短短几字将两人性格特点展露无遗,项羽虽是豪言壮语慷慨淋漓,却未免目中无人过于自负。而刘邦洞察时政忍辱负重,同样的野心却深藏不露,以最低的姿态最稳的步伐运筹帷幄。孰胜孰败,已有定局。

  再者,项羽骁勇善战,所向披靡。而刘邦一介弱士,手无缚鸡之力却能够夺取天下。不少人为项羽所扼腕痛惜,原因也在他自己。过分的自我英雄主义,气走范增,错失韩信。刘邦则广纳贤才,任人唯举,多次降低身份察纳雅言甚至拉拢人心。于是,得民心,得天下。项羽虽是“力拔山兮气盖世”,却终一人不敌万人之勇。落到八千弟子无人还的地步!

  其三,项羽在战场上杀敌冲锋,勇往无畏;鸿门宴上却于心不忍未杀刘邦而错失良机。至此之后一步步陷入绝境,十面埋伏,垓下之围。怪只怪项羽“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如此有勇无谋怎能登上万人之上?国家需要太平盛世安邦治国的君主,而非烽烟四起征战杀敌的.勇士!

  归结而来,是项羽自身导演了这场历史悲剧,谱写了这首英雄悲歌。我们不得不承认,项羽的失败已成历史必然发展趋势。时势造英雄,时势更需要政治人才。历史的洪荒只会奔腾而不会倒退,那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一切留与后人评说。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项羽议论文12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项羽之所以千百年来为人们敬重称道,不仅是因为他骁勇善战、谋略得当,更多的是为他的情怀,他的义气,他的坚守而赞叹。

  四面楚歌,身陷重围,一路浴血奋战后换得一个生的机会,一个还有可能称王的`、安全的地方,谁不心动?但是心动了,那便不是项羽了。他拔剑自刎,失去了生命,失去了称霸天下的机会,可是他得到了尊严与敬重。中华民族几千年,仁人志士们称赞的是正直不屈,唾弃的是苟且偷生,这是难能可贵的品质与追求。即使当年项羽到江东得以逃生,在江东称王,我想结局也只有两个。是百姓的不信任,亦或是项羽一生沉郁消极,忆起往事满是悔恨与羞愤,这样的项羽亦不会是一个合格的君王。

  项羽在楚汉之争中失败了,但我想他也是成功的,活着有赫赫战功,死去还有用生命捍卫的尊严,这才是项羽。

项羽议论文13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的一首词,只有寥寥几句,却让多少人热泪盈眶。一代热血男儿,一代西楚霸王项羽,为了尊严,宁愿放弃生命,挥剑自刎于乌江之畔。一代英雄就此落幕…

  千百年来,有太多的人惋惜项羽的结局,有太多的人幻想着他可以回到江东卷土重来。正如杜牧在《题乌江亭》中所言:“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可细细想想,倘若项羽当日乘船离开,他真的可以改写历史吗?依我愚见,未必。

  且先不论他“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的个人荣辱感,就算他回到江东,那里还有多少子弟可以一起同他再度起兵?当时他可是带走了数万名江东子弟啊!就算他费尽千辛万苦,东拼西凑出来一支军队,他们可还“肯于君王卷土来”吗?再者说来,他的劲敌刘邦会给他整装待发的时间吗?只怕不过是祸水东引罢了。计谋过人的项羽绝对不会想不到这些,既然徒劳无功,到不如拔剑自刎。最后只得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逐鹿中原,将五侯而灭秦,霸王别姬,乌江自刎,这都是我们所熟知的项羽。一生波澜壮阔,结局也悲壮惨烈。宁要牺牲性命,也要保全尊严,这,就是英雄的选择!

项羽议论文14

  《项羽本纪》是篇有着史诗般气魄的历史悲剧,其中,有成功的英雄,也有失败的豪杰。而一场鸿门宴更是以传神的笔触,写出了项羽光明磊落,不屑使用阴毒手段的气概,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血性汉子。

  不可否认,项羽是一个英雄,在与秦国的战斗中,他身先士卒,所向披靡,号称西楚霸王而无人敢轻撄其锋。他是英雄,所以摆下鸿门宴又因其大丈夫行径而放虎归山;他是英雄,所以火烧阿房宫为天下百姓出了一口恶气;他是英雄,所以中了刘邦四面楚歌之计而自刎于乌江岸边。他是英雄,也是莽夫。他可以在战场上当者披靡却不懂得如何收买人心;他可以凭着手中之剑纵横天下却为阴谋诡计所害。即便如此,他依然为人所敬重,只因为他啸傲战场的英姿,睥睨天下的气概,所以,他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项羽,是一个失败的英雄。一出垓下之围以凄怆而悲壮的笔调,叙述了他的穷途末路:他高吟悲歌与爱姬挥泪诀别,率领将士突围。他大喝一声,尾随的汉将惊慌失措回奔数里;他凄然与江东子弟八千渡江而一人生还,断然驻足乌江岸边,以悲壮的笑容迎接死神,他与蜂拥而上的'追兵肉搏,令人难以置信地斩杀数百人,最终身受重创,从容自刎。细腻忧伤的宋代女诗人李清照,在读了<<项羽本纪>>之后,曾颇有须眉气概地写道:

  生当做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项羽,更是一个令人快意的英雄,司马迁一生爱一切奇,而尤爱人中之奇。人中之奇,就是才,但尤其为他所深深礼赞的,则是一种冲破世俗,傲睨万物,而又遭遇不幸,产生悲壮戏剧性的人物。够得上这个资格的,就是项羽!他“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他不肯学书,书足以记姓名而已;不肯学剑,剑只能一人敌,要学的是万人敌。他不管什么兵法不兵法,他会自己披甲持戟出来挑战,只要一声大喝,那敌人就“目不敢视,手不敢发”,接着便“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他爱马,爱美人,爱故交,最后自刎而死!这是一个十足的令人快意的英雄!

  人生匆匆数十年,项羽叱咤风云,活得轰轰烈烈,快意无比。在烟云袅袅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豪杰数不胜数,但惟有他,才当得起一个“霸”字!

项羽议论文15

  楚汉之争,发生在两千多年以前的一段为中国人所熟知的历史,是那样的惊心动魄。钜鹿之役、鸿门之宴、鸿沟协定、垓下之围、舞剑别姬、乌江自刎……文艺家们历来咏叹不绝。西楚霸王项羽,学术界、戏曲舞台或是民间,都记住了他的粗莽勇武、简单而缺少谋略。

  而我眼中的项羽却是一个具有诗人气质的人,他会舞剑,会吹箫;不要江山,只爱美人;他不求权力,只盼自己心灵的归宿。他智勇过人、个性鲜明、有主见而不乏天真……

  项羽的天真透射着一种可爱且爽直磊落的人格魅力。他鄙视贪生怕死,鄙视阴谋诡计,一切不够光明正大的行为都与他无缘,不论这行为能否导致一个多么功利实用的结果。他崇尚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崇尚祖父项燕那种坦荡悲壮的生命终结。

  于是项羽就必然会鄙视刘邦。他在鸿门宴的刀光剑影中让刘邦轻松跑掉,并非因为他的愚蠢和任性。他决意要杀刘邦不是与他争夺地盘的需要,他是从内心深处瞧不起这个市井无赖。可已经闪露寒光的青锋剑最终还是插回了剑鞘,只是由于那一刹那,亚父范增“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如此,光明正大的较量变成了鼠窃狗偷的阴谋!一个一生追求坦荡的人如何能容忍阴谋?历史证明,这一插剑入鞘铸成了大错。而在历史的紧要关头,项羽把人格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项羽的本性就是一个诗人,本来对执掌江山并无兴趣,他理想中的'生命状态是与自己深爱的女人一马双跨,逍遥于山水之间。项羽与虞姬的相遇相识相爱,也许比我们所了解的更加浪漫动人。虞姬说“这个世界不好,是因为总有人要用刀说话”。项羽记住了,因为这正是他一生所追求的--不用刀说话,用人格的魅力和高尚。这样,他们的相爱,他们的生死与共,便矢志不渝。

  楚歌阵阵,悲壮悠扬,仿佛自天而降。“汉兵已掠地”,将项羽逼到了乌江边上。都听得京剧里虞姬唱“大王意气尽”,而真正的虞姬,对项羽,既不埋怨也不惋惜,她深深地理解他,平静如水,拔剑自刎。作为项羽的女人,她和项羽一样,不为其他,只要给自己一个交待。

  历史竟成了这样,项羽似乎明白了,“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比起那些悲痛欲绝的儿女情长,项羽气吞山河、壮烈瑰丽的生命结剧给我们留下了说不尽的感慨和遐想。

  这便是歌者,这便是诗人。

  他要做一个真正的军人,他要把战争写成一首诗……

  他要做一个真正的爱人,他要把爱情写成一首诗……

  他要做一个真正的男人,他要把生命写成一首诗……

  他轻轻地割下虞姬的头颅,那温暖的血喷射在他的脸上;他微笑着割下自己的头颅,火热的血浇开了一片虞美人……

【项羽议论文】相关文章:

《项羽本纪》说课稿06-29

《项羽之死》教案11-03

项羽之死教案08-14

项羽不肯竟学小学作文08-14

有关项羽的高二作文(精选3篇)04-01

议论文温暖在人间议论文09-16

语言的议论文作文_议论文01-10

直面困难的议论文_议论文01-10

让的议论文12-28

关于选择的议论文作文_议论文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