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作文>体裁作文> 年春节的作文

年春节的作文

时间:2023-10-12 10:33:30 体裁作文 我要投稿

【必备】年春节的作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年春节的作文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必备】年春节的作文

年春节的作文 篇1

  过春节又称“过年”,是雷州半岛民间最古老、最隆重、内容最丰富的传统节日,它有着较为浓厚的地方特色。按雷州半岛现有的岁时习俗,春节已不单指新年初一这一天,在爱热闹、爱过节的本地人心目中,春节是从腊月下旬开始,一直热闹到元宵节后才算度过了。腊月下旬,雷州半岛各地家家户户都忙着办“年货”,城镇居民少不了年桔、春联、鲜花、糖果、时髦衣装、孩童玩具;乡间农户则备全香灯宝烛、门神年画、鞭炮,还有自制糕饼诸类供品食物。

  农历腊月廿四或廿五日,雷州各地大搞清洁,俗称“打囤”或“扫囤”,家家户户进行室内大扫除,以便干干净净地迎接新年。送灶”后,从廿六日到廿八磨米做新年糕饼。雷州半岛是蔗糖之乡,年糕甜,饼米乙种类繁多,令远客惊奇的一尺余直径三、四寸厚的巨型年糕有:筐炊、团笼炊、笼傻,约八寸直径一寸厚的筐箕炊、缸盖炊、牛皮糕。米有:饺子饽、叶搭、菜包、田艾薇、红印、白米果、煎堆、寿桃、米捏制的禽类和各式粽子。

  农村廿九最热闹的场面是宰猪、捉塘鱼、赶年晚圩,男女老少齐出动。家家户户贴“年红”,既有室内的新年画,也有传统的`“门神公”和春联(俗称“对”)。

  除夕的傍晚,雷州人设祭祀香火神和祖先,同时在自家的庭院角落摆设酒肴、塘鱼等祭品“围炉”,燃爆竹(鞭炮)除旧岁。晚上,全家相聚一起,在家里吃一顿丰盛的“团圆饭”,曰“吃年饭”,部分城里人则阖家老少到酒楼饭馆吃年夜饭。晚饭前先鸣炮庆贺,饭后父母给孩子以红包,称“压岁钱”,临睡前,母亲教育孩子:大年初一半夜要起床,忌喊人不答应,忌乱倒水,见人要说恭喜发财,忌恶语粗言。不少地方又有守岁的习俗,除夕之夜,全家老少欢聚一堂,看看春节晚会电视节目,说说笑笑,达旦不眠。

  在新年初一,民间普遍忌扫地、倒垃圾。民间俗传新年期间家中的东西包括垃圾都是财宝,只能进不能出,把垃圾扫走,就是扫掉财气。实在太脏时,清扫的垃圾也只能放在门后,待初三开假时再倒,各地还忌操刀、杀生、倒水、挑水、洗澡,忌出村拜访亲戚。新年还忌说晦气话或骂人,要讲吉利话。不过即使小孩说了不吉利的话,家长也不能打骂,往往只用草纸擦擦孩子的嘴巴,意为臭话如同放屁,不算数。新年初一这天,广大村镇旧貌换新颜,从早到晚锣鼓喧天,游园会、舞狮舞龙、耍武艺、球赛,显扬出一派喜洋洋的节日气氛。

  春节期间,雷州 人盛行用“肉刀”、年糕、三鸟等礼品探亲访友,且必伴有生蒜,因生蒜农村人称“蒜仔”,意味着多子多福,正月十五闹元宵,这是旧时农历新年的高潮,也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从初六起,各村圩的元宵锣鼓相继擂响,不少人把庆元宵看作比朝廷大典还大典,家家主妇预先备好肥鸡、水果、米乙等祭物,届时在门外设席迎神。三声铁炮响,游行大队浩浩荡荡出发了,头旗、红绿大旗、六国牌、八宝花、狮子班、鹰熊班、彩龙、锣鼓棚、八音队、飘色台……甚为壮观。晚上,一些乡村,还大放“春花”(烟花)。花炮、花树、火箭、风车、老鼠仔鲤鱼吐珠……最后“炮头”轰响,很多人奔上前抢“炮头”,据说抢得者预兆很快会“添丁”,不管添不添,明年元宵前必须送一盆“春花”谢神。

  春节期间,从城市到农村,一片迎春的热闹喜乐气氛,舞狮、游神、飘色游行、做大戏、武术表演,放烟花,举办球赛等,各种民间活动应有尽有,一直热闹半个多月。

年春节的作文 篇2

  春节到了,我非常地开心。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了花展和灯展,真是有趣极了!

  我们一大早上就去看花展。我们早早地来到花卉市场,可很多人比我们还来得早呢。大家都穿着新衣服,露出开心的笑容。在花卉市场,我们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花朵,有红的、黄的、粉的、白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好像天空中五颜六色的星星,一阵微风轻轻吹过,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清香。

  看完花展后,我和爸爸妈妈又去看了灯展。晚上的灯展就更漂亮了,五颜六色的灯光一直闪闪发光。来看灯展的有很多人,真是人山人海啊!看完灯展后,我们又去了ico玩游戏,玩完后我们就一起开心地回家了。

  回到家里,我和爸爸妈妈打开电视机开始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春节联欢晚会太精彩了,我都看到了12点半,最后我连澡都没有洗就睡着了。这一天玩得开心极了,我睡得又熟又香。到了第二天早上,我起床吃完早饭后,就开始认真地写作业了。

  过春节真开心,我喜欢春节!

年春节的作文 篇3

  春节传说之三: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风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风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风惯。

  守岁风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年春节的作文 篇4

  一片小小的晒谷场,一方小小的菜畦,一株古老的大榕树,一条弯进我生命深处的小巷……梦里,家乡依旧亲近如指尖,微眯眼,鼻翼间似乎萦绕带有浓浓家乡味的生活气息。

  小时候,每当春节来临我都会跟着母亲从县城回到家乡来,大约从腊月二十七起,我每天跟着姥爷去集市赶集,颠颠的像个跟屁虫一样。因为快要过年了,集市上的东西就格外贵,可赶集的却异常的多,人挤着人脚碰着脚,节日的气氛在碰碰撞撞中益发欢庆。集市中兜一圈出来,小小的三轮车上便盛了满满的喜悦富饶,骑不动了,姥爷就满面笑容的把我跟年货哼哧哼哧的推回家。过年,家里是要来很多人的,当然,更重要的是有我跟一群馋嘴偷食的表弟表妹在,东西自然要备得多多的才好。

  粉蒸肉,爆炒虾,糖醋排骨,啤酒鸭……节日的.宴席丰盛得不停挑战我们食量底线。每样食物,我直到现在似乎还能在齿颊间寻觅到独特的美味。记得最多的,还是一到过年,姥姥家必然少不了的饺子还有烤苞米的。

  一大早赶集时买来的新鲜猪肉,以及韭菜、包菜、胡萝卜,都是饺子的首选馅儿料,姥爷将馅儿料剁好放盘中以后,姥姥将擀好的饺子皮拿起,托在手中,快速的用筷子夹起一小块馅料,放入饺子皮中,再将饺子皮的两端捏紧,接着又把周边也捏在一起,一个圆鼓鼓的饺子便呈现在我面前。我的眼神直勾勾的盯这姥姥包好的饺子,不经意间口水早已垂涎在嘴边,姥姥看了看我说:“你要不也来试试。”我笨手笨脚地拿起饺子皮,学着姥姥的样子将饺子皮托在手心里,饺子皮像一张薄毯静静地躺在我的手心里。我慢慢地用筷子挑起一块饺子馅放在饺子皮的中间,觉得太少,于是又挑了一筷子。放好饺子馅后我赶紧将皮的两边和四周捏在一起,然而,那饺子像封了口的袋子一样歪歪的瘫在了那里。下了锅的饺子在沸腾的热水中迎着气泡在那里翻转着,盖上盖子等十来分钟便可以一个个盛出来,在碗中加上少许的鸡精和盐,再往里面倒上适量的醋与黄酒,便可以开吃了。

  临近于黄昏时,姥姥如意料般地坐在矮矮的门槛上,弯着腰,低着头,仔细地挑着菜,姥爷却在厨房里磨着那使用数年的菜刀,斜斜铺洒的夕阳下,姥姥抬头望着我,抿唇微笑的脸,柔和成我最爱的模样。

  “饿了吧,再等一个小时多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年夜饭了哟!”

  我笑嘻嘻地走近,吐吐舌头:“知道了,姥姥!”便乖乖地进了屋里。回头却瞧见姥姥熟悉的背影,在暮暖如斯的斜阳中,拉扯出一道长长的影子,定格在小屋厚朴斑驳的地石板上。

  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五点钟就已经夜幕降临了,我们一群小伙伴,人手一大把自己喜欢的鞭炮,呼朋唤友游街串户,一路欢跑一路噼里啪啦点燃欢快。大人们则聚在一起吃着那摆了满桌的年夜饭,一直到十一点钟,该散伙了,家家的鞭炮开始响起,在天上炸开时,一朵朵七色花钻了出来,像万花筒一般,吃着香喷喷的饺子,沾着腊八蒜,各家的亲戚也纷纷把红包发给孩子们,同时发下去的自然还有下一年的期盼与祝福。

  “咻咻”,远处绚丽的烟花耀亮半边天,也拉回了我游离的思绪,又是一年春来到,又是一季春华萌,只是,那曲折幽深的胡同、古老的大树、沉重的石磨,还有那广阔的田野……那曾经熟悉的家乡的一切,只能从梦里沉睡中唤醒。

【年春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年春节的作文08-04

【精选】年春节的作文09-11

年春节的作文(通用)08-15

(荐)年春节的作文08-27

年春节的作文【优】09-01

(精品)年春节的作文09-02

(推荐)年春节的作文09-03

(通用)年春节的作文09-04

[荐]年春节的作文08-09

(精品)年春节的作文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