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说课稿> 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2-03-19 15:52:3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四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四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篇1

  1、说教材:

  《攀登世界第一高峰》这篇课文是对我国登山健儿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真实记录。文章按时间顺序记叙我国登山健儿1960年攀登珠穆朗玛峰最后登顶的时刻。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这里气压变化不稳定,没有植被,空气中氧气含量少。攀登珠峰是一项挑战身体极限的运动,需要勇气、毅力和充分的准备。我国登山健儿登顶的成功,向世界展示了中华儿女不凡的气概。

  文章脉络清晰,所述的中国登山队员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经过,着实让人感动。但是,那个年代离现代的孩子们太远;孩子们对登山运动也不太熟悉。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缩短孩子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让他们能真真切切地去感受,去体验,从而能真正体会文章的主旨。

  2、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在入学两年多的学习中,在识字,阅读,说话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在识字方面,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上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教师当堂复习巩固,来学习文章中的生字。

  在前几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学会了预习课文,复述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字词。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为指导学生根据课文里不理解的字、词、句,提出问题。并通过阅读文本,交流,讨论,解决问题,感悟真谛。

  三年级的学生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在学习课文时教师主要起到引导作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通过多读课文来理解课文内容,从而体会出中国登山健儿不畏艰险,勇于挑战极限的勇气和毅力,以及队员之间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

  3.说教学目标:

  根据单元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具体目标详见[教学设计及说明]部分。

  目标之一在于知识点的落实。本篇课文有十个生字,在教学时可以结合讲读课文分散学习。“蹬、斩、骤、噙、钉”这五个生字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而“蹬、骤、噙、堪”这几个字字形比较复杂,教师可以在板书时,指导学生写一写。在理解“骤然,疲惫不堪”词语的意思时,可以结合课后词句活动室中的第一题,让学生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而“不可逾越、斩钉截铁”的意思也可以通过读课文,借助课外资料,查找字典的解释等学生认为合适的方法来理解,充分调动学生已知,来帮助他们学会还不了解的内容。

  目标之二、之三是能力点的落实,让学生在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具有边读课文,边思考的学习好习惯。教师还利用文本资源,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具有提出问题的。

  目标之四是情感目标的落实,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中国登山健儿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体会登山这一极限运动的艰辛。感悟中国登山队员勇于挑战极限的勇气和毅力,以及运动员之间的互相合作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 千里跃进大别山》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的是解放战争中的一个战 例:1946年6月,反动派背信弃义,大举进攻解放区。在蒋匪军的疯狂进攻面前,党中央先是采取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历经一年,歼敌一百一十余万,基本上遏制了军队的全面进攻。1947年6月,党中央决定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指示,刘伯承司令员、政委率领大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从而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本文着重讲了1947年8月24日夜,刘邓大军的先头部队强渡黄河,胜利跃进大别山,以他们的“英勇顽强”证实了“狭路相逢勇者胜”。

  根据课文的实际以及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等,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16个生字,辨析形近字“遵。尊”,“拖、托”,“渡、度”,“揭、渴、喝”,掌握多音字“划”,理解“跃进、叮嘱”等词的意思,能用“布置”、“叮嘱”造句。

  2.用“分层的方法”学习重点段落,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理解“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含义,体会比喻句的好处,并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刘邓大军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昂扬斗志。

  教学中,我“用分层的方法学习自然段,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定为教学的重点。将“运用文中的事实理解‘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意思”作为全文的难点,进行突破。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本文是一篇讲读课文,因此既要体现教师的“精讲”,同时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凭借教者的精讲,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基本功。因此,在讲课时,教者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真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我准备采用“图表演示法”帮助学生分析当时形势;用“指导分层的方法”理清课文脉络;用“感情朗读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语言表达能力。

  2.学法:根据课文的内容要求,我准备让学生用“看看、读读、想想、说说”的方法学习本课。先让学生观察敌我双方形势表,分析敌我形势,初步感知;然后让学生通过粗读、熟读、有感情地朗读来弄清课文主要内容;接着让学生认真思考,理解刘邓大军的革命精神;最后让学生复述故事,体会并再现刘邓大军的英勇、顽强、善战。在“看看、读读、想想、说说”的过程中,要着重抓住重点段落,让学生通过实践,进一步加深认识,提高能力,逐步养成“注意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良好读书习惯。

  三、说教学程序

  根据讲读课文的实际要求,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五步。

  1。故事揭题,激发兴趣。

  开始上课,我精心设计导语,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在我们的头脑中有许许多多革命志士英勇杀敌、奋不顾身的英雄故事,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故事。”接着板书课题,口述课文大意。

  2.整体感知,掌握字词。

  这个程序我准备分四步进行,首先让学生轻声读课文,勾出不懂的字词,并利用字典等工具书, 结合课文自学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句,实在不理解的作上记号,准备举手质疑;然后教者出示提纲,让学生根据提纲给课文分段;接着引导学生用三五句话简单地概括课文的大体内容;最后通过提问检测了解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对课文的熟悉程度。

  3.出示图表,分析形势。

  教学时教者先简单介绍故事发生时的社会背景:1947年,解放战争开始第二年,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刘邓大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这一行动,揭开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序幕;接着出示作战双方地形、兵力情况对照表,了解大别山所处的地理位置,从战略意义上分析当时的险恶处境:①对阵形势:前有强敌,后有追兵,而且追兵距我军五六十里,仅一日路程。③对阵兵力:敌人在汝河南岸布置了几十里长的防线,后面的追兵就有三个师的兵力,而我军只有一个旅的兵力,敌我兵力相差悬殊。③对阵的条件对我军极为不利,汝河水流湍急,北岸的`船只被敌人统统拖走了或砸毁了;最后联系当时主客观的极不利条件,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狭路相逢的情景,为学习后文做好铺垫。

  4.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课文中“强渡汝河,取得胜利”是全文的重点,教学时分以下几步进行:①让学生听音,思考第八小节的6句话都讲了什么?如何给这一段分层?②让学生说说:刘邓大军是怎样杀出一条血路跃进大别山的?在这儿讲解时先让学生说出课文中描写战争激烈的句子;然后让学生动手划出两个最能表现刘邓大军勇猛无敌的句子(即比喻句),将它们换用平铺直叙的句子进行表述,然后比较体会比喻句的好处;最后让学生说: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的重要意义,理解“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像一把钢刀插进了敌人的心脏”。③让学生思考我军取胜的最关键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分别找出“狭路相逢勇者胜”一句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出现在哪儿?再联系课文内容体会“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具体含义。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战士们的勇敢顽强、奋不顾身、不怕牺牲。

  5.联系板书,深化感知。

  学习完重点段后,教师根据板书,引导学生重温课文内容,并要求学生说说文中刘邓大军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并谈谈自己的体会。最后要求学生根据板书内容复述全文,深化感知。

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田忌赛马》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

  《田忌赛马》这篇讲读课文,主要讲了2500多年前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田忌连输三场。孙膑观看了这次比赛,根据观察分析,帮助田忌转败为胜的故事。表现了孙膑善于观察、分析和过人的谋略。课文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先写赛马起因,再写赛马的过程,最后讲田忌取胜的原因。本文生动有趣,通俗易懂,思想教育内涵十分丰富,通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认真分析的科学思维方法。从编排的意图看,作为第五组的首篇课文,起着举一反三的示范作用,要求学生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3、教学目标

  根据本组课文训练意图,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把本课分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

  ①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脉络,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②知道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③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分析孙膑的思维过程;

  (3)情感目标: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4、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出场顺序的异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难点:

  从田忌两次赛马一输一赢的事情中,让学生懂得要办成事需对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合理使用力量。

  5、课前准备:A、多媒体课件;B、学生准备六匹马的模型

  二、教学理念

  今天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体现和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活动中学语文,使学生真正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真谛。《新课标》的灵魂是“以人为本”,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该让学生充分地自主感悟,有效地互动合作,积极地探究实践。在研究、学习文本语言的过程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充满生气,充满活力。

  三、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主要采用自学讨论法、读中找依据法,其次还穿插质疑法、电教手段等,引导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理解课文,体会思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时间,师生、生生互动的空间。同时我还重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挖掘课文教育的人文内涵。结合教法,我准备运用以下四种学法:自学讨论法、质疑提问法、朗读理解法、动手操作法。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1、介绍前景,导入新课

  用谈话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一下故事的背景,知道当时赛马的基本规则。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学生质疑,引导探究

  〔设疑引入,造成悬念,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3、播放《田忌赛马》视频,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供生动逼真、声像同步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学生的情绪状态很快进入故事情节,激发阅读兴趣。〕

  〔读中找依据法,训练快速阅读。〕

  4、抓住重点段落精读课文,探究“转败为胜”的原因。

  这一环节让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找到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进入课文情景中想一想,摆一摆,做一做,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并引导学生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注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5、了解人物,知道孙膑献计的根据

  6、小结,启发教育

  7、布置作业

  请你以不同的身份(如大臣、百姓、儿子、父亲等量齐观给齐威五写封短信。信中的内宾可以是献赛马良策,也可以是委婉的劝说批评等。

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女娲补天》是六年制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课文,讲述的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意在赞颂女娲无私的奉献精神。

  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2、教学目标(第二课时)

  1、读懂女娲补天的过程。

  2、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学习女娲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4、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3. 感受女娲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体会女娲勇敢和乐于助人的品质,感受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三年级的语文教学正处于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的过渡阶段,在小学语文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进行段的训练,并在段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三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以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创新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因为本文是一篇内容较简单,易理解的神话故事,因而教学时我以“读”为主,讲读结合,通过多样的读来让学生在了解这个神话故事的同时,也捕捉到课文的优美之处。尤其是第3、4自然段更是重点引导学生去体会。此外,神话的一大特点是想象力丰富,我也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结合课文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下面我谈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着重考虑的几个方面:

  1、 充分发挥想象,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这则神话容易理解,所以教学环节中教师的分析要少。主要通过学生的充分活动,由浅入深地把握想像特点,初步学会运用想像。教学过程简单来说就是:读读课文、想象情节、讲讲故事。课文的第3自然段着重写了女娲寻找五彩石的过程,语言比较精练,只从字面去理解很难有深刻的感受,这时就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女娲去过哪些地方,又是怎么寻找的。用他们的想象来丰富故事的内容,加深体会,进而感受到女娲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同时这也是一个说话训练,学会把一段较长的句子说完整,说清楚。要学会说、会扩、会创神话故事,感受中国灿烂、繁荣的文化魅力。

  2、 感情朗读,体现个性。

  《课标》中提出:朗读有助于更加真切地感受作品,有助于因声解义,领略作品的精妙之处,有助于增强语感,以声传情。它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当学生领悟到女娲的勇敢,她的无私后,怎样把他们的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呢?朗读是最好的方式。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学生读出的感受自然也不一样,这时就要创造一个宽容的课堂,只要是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就要予以肯定。另外我又以舒缓的音乐弥漫于学生读课文时间段,营造一个愉快的、宽松的课堂氛围,促发思维的生成,营造情境,品尝朗读带来的喜悦。

  3、指导学生复述故事

  这篇课文浅显易懂,故事内容非常神奇,体现了神话艺术的魅力。在教学的最后,可以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复述故事,先创设一个讲故事的环境,然后加以点拨,让学生开阔视野,重点在想像力的激发上,并运用所学的语言。

【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1-13

三年级下册语文荷花说课稿11-05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说课稿02-09

三年级下册语文《荷花》说课稿07-14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07-04

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3篇03-06

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三篇03-06

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4篇03-08

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6篇03-10

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五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