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心得>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4-01-08 07:56:59 教学心得 我要投稿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13篇(荐)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物教学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13篇(荐)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篇1

  作为一名生物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要让自己的学生喜欢生物这门学科,可是在教学中我一直有这样的感觉,教书好象就是在教学生做题目,并且题目越难越好,越是能把学生考倒的题目就越是好题,对于每次都考不及格的学生来说能喜欢生物吗?同时与生活的联系也不紧,理论性比较强。我一直有一个感觉就是我们的学生是被教笨的,当然这笨并不是指学生的智商而是指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通过这几天学习过程,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应深入研究教材

  为适应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新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作了重大改革.大量传统的封闭性、定向性习题改成了探索性的“问题”.这些探索性问题的条件、结论、思路等大都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没有标准的答案,往往还联系广泛的现实背景,这对教师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所以教师应花大气力钻研教材,对教材作“探索”的探索.要对教材涉及的实际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相关资料.要弄清所给的问题可向哪些方面探索,能较恰当地预测有关探索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精神等达到怎样的效果.总之,只有教师对教材研究得深透,探索得深透,才有可能较好地引导学生探索.

  2 、要为学生的探索创设有利的情境

  为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这些情境包括时间、器材、组织、心理等各个方面.例如,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做好学具、教具、音像、课件等各方面的准备;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组织安排,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探索的机会;要为探

  索留有较宽裕的时间,新教材大大减少了练习和习题的数量,这正是给学生留出探索的余地,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安排时间,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保证“探索”的优先地位;要增强学生探索的兴趣,一方面,对教材中的内容,教师应努力搜集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与之结合,增强探索内容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根据探索的内容,应合理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竞赛与表演等方法,增强探索形式的趣味性.

  3 、应对学生的探索给予引导和帮助

  所谓自主探索,含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方面,是指探索的主动性,表明学生是主动地学习,即“我要学”;

  另一方面,是指探索的独立性,表明学生是独立地学习,即“我能学”.但学生主动地、独立地探索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学习中逐步形成的,要经历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独立的逐步转化的过程.而这种转化,主要靠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所以,积极有效地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是新课程教学的中心任务.

  首先,对学生的探索要进行正确地导向.探索作为一种学习活动,也有有意义和无意义之分.教师应努力把学生引向有意义的探索,减少或避免无意义的探索.不宜信马由缰,放任自流.对学生进行探索的问题,教师应适当提示探索的方向,并当在不宜继续探索时相机予以提醒.

  其次,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应科学合理地予以评价.新课程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光要评结果,还要评过程;不光要评显性指标,还要评情感与精神等隐性指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予以评价.通过评价,使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增强继续探索的信心;也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把引导探索和教师讲授适当结合.当前,由于大力倡导“引导式”教学和相应的“探索性”学习,“讲授式”教学及相应的“接受性”学习似乎成了“祸水”,人们避之不及.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课程改革的本质不是教学和学习形式上的改变,而是使学生进行有价值的学习.而任何有价值的学习都属于“意义学习”.根据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要具有意义学习的意向,即学生具有把新学的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建立起联系的倾向;

  二是学习的材料对学生具有潜在的意义,即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能够跟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建立实质性的联系.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只要能对上述两个条件起促成作用,即能够促成有意义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就是适宜的,值得肯定的.讲授式教学、接受性学习可能造成“意义学习”,引导式教学、探索性学习也可能造成“机械学习”.总之,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并无定式,应由学习内容及学生的情况而决定.新课程教学重视探索,但并不排斥讲授.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学生的探索与教师的讲授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对那些约定性的、常规性的、公理性的知识,更应以讲授为主。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篇2

  新课标包括前言部分。前言部分里面主要是对整个课程标准它的定位、作用加以了详细的叙述。在前言当中有四个体现,开宗明义明确了课程教材的重要性。我们老师在学习当中要着重体会它的政治性和方向性。在新课标当中着重提出了教育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在前言当中,第一部分是指导思想,提出对五育的要求,就是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修订的原则包括坚持目标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创新导向。课标提出来我们要培养时代新人的要求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要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第三部分是主要变化。关于课程方案做了宏观的解释。关于课程标准提出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

  正文的第一部分是课程的性质。我们一定要关注它的第一句话: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具有高度复杂性、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生物界。对于这句话,我们要很好的理解和把握。课程理念综合起来是六句话。分别是:核心素养为宗旨,课程设计重衔接,学习主题为框架,内容聚焦大概念,教学过程重实践,学业评价促发展。这个六句话是一个整体。课程理念从课程的目标,内容,学习方式,教学和评价等各个方面对课程标准进行了一个界定。第三部分是课程目标。课程目标里面第一部分讲了核心素养的内涵,那么更重要的是讲了课程的核心素养,就是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态度责任。这个四个课程理念跟高中的四个核心理念相比基本类似,但内涵更为浅近、具体。在目标要求当中明确提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实现五个目标,分别是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生命观念。二初步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三初步具有科学探究和跨学科实践能力。能够分析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四初步确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五树立健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强身健体和服务社会。

  课程内容部分介绍了课程内容部分。介绍了七个学习主题。也就是我们初中同学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植物的生活,人体生理与健康,遗传与进化,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最后一个生物与社会跨学科实践,它与前面六个主题是相互融合的关系,它应该穿插在前面六个主题的学习过程当中。前面六个学习主题约占总课时的90%。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学习主题约占总课时的10%。前面六个主题可以说打破了我们原有的以生物学知识为体系的课程框架结构,是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实际出发,兼顾了社会需求和生物学发展的三个方面而设立的学习主题。在每一模块的内部,它遵循的`是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每一个学期主题在课程标准中都提到了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三个方面。在内容要求方面构建了从大概念、重要概念和次位概念的概念体系。那么教师要以大概念的教学为最高目标,而对于课文当中涉及到的次位概念是为学习上位概念服务的。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与环境三个学习主题与高中课程教学要求相比。比较浅显,是一些基本的常识,教学能够使初中学生能够初步了解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规律和基本概念。与高中的教学要求相比在实验操作方面,也提出了比较明确具体的要求。可以说初中的生物学知识基本上是高中生物学知识的浅近版,强调学生的探究学习,要求学生更多的接触大自然,接触生物,提倡在做中学。作为高中老师也要对初中的教学内容有清晰的了解,这样我们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能够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有更好的了解。在新课标当中,一个亮点就是对情境素材它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这些情境素材的建议一方面是给教材编写者提供提示,另外一方面我们一线的教师在进行国家课程的优质化实施,选择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篇3

  最近我有幸参加了市里组织的新课标培训,经过的新课标的培训学习,知道新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生物教学要以学生主动探究学习为核心。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体会颇深:现将具体心得结合自己在课堂上的实践总结如下。

  一、新课程突出概念的教学

  正式颁布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组成。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围绕重要概念展开,精选恰当的教学活动内容,以促进学生对重要概念的建立、理解和应用。”“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需要向学生提供各种丰富的有代表性的事实来为学生的概念形成提供支撑;另一方面,教学活动不应仅仅停留在让学生记住一些零散的生物学事实,而是要通过对事实的抽象和概括,建立生物学重要概念,并以此来建构合理的知识框架?”[1]。新课程在内容标准的10个主题中增加(或修改)了50个生物学重要概念;重要概念以概念内涵或命题的方式具体描述;在教学建议中,增加了关于生物学概念的教学建议;修改了教学建议中的其他内容,使之具有更好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修改了评价建议。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概念的传递,使学生理解概念、应用概念。我个人认为,概念的建构,不是靠教师告诉学生,而应该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的,认真思考的探究性学习过程而建构的概念,才会比较容易整合进学生的知识网络,印象才深刻,记忆才长久;也才能在需要运用时,比较容易地提取,用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结合培训内容我以第一单元第二章“生物圈”为例来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我把自己的实践部分分为三部分来讲解:1备课2授课3评课(反思)。

  1、备课:仔细研读课标,搜集整理所需的备课资料,开发和挖掘课本以外的资料,充实自己的课堂。备课的过程中时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生物圈这一章在教学中不要只注意单个的知识点,应站在生物圈的高度,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系统,以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都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还有本章中的活动较多,特别是两个探究活动,应高度重视,要组织好探究的教学,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授课:生物与环境一章教学过程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1、列举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及影响环境的现象,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2、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简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相互作用。

  3、教师要认真组织好教材中提出的探究活动。比如课标中提出的探究影响鼠妇(金鱼)的环境因素。

  4、通过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事例、解读生态系统中各种组分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增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等抽象思维能力。

  5、通过制作生态瓶、探究植物对环境的影响等一系列活动,增强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运用生态学的知识参与社会、生活的决策的能力和意识。

  6、认识人类与生物圈的.对立统一关系,增强辨证唯物的自然观,意识到人类有能力管理好生物圈,进一步增强生物科学的价值观。

  现在简单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是如何做的?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兴趣,有利于概念的传递和形成。

  利用生物教材的激发学生学习重要概念的具体做法之一是,在每节的开头部分设置了“想一想,议一议”栏目。该栏目创设一个与本节即将学习的重要概念有关的问题情景,情景中提出的问题不是僵化的、生硬的概念性内容,而是围绕重要概念提出一个或几个值得探讨和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或已有知识进行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指向正文中即将介绍的重要概念,或与这些重要概念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以帮助学生理解将要学习的重要概念。例如,在初中生物的第一节中设置如下的问题情境:“图中的机器人能用乐器演奏出优美动听的曲子。有的机器人还能做操、跳舞、踢足球,甚至与人交流。为什么说机器人不是生物?请说出你的理由。”在这个问题情境中,需要学生直接讨论的是,不是生物的机器人与生物之间具有哪些区别?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学生在头脑中给生物的特征下一个基本的定义,而这个基本的定义就是本节需要学习的重要概念。

  2、设计好概念的正例、反例和特例,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概念体系重要概念的掌握,还需要例证的支持。概念的例证包括正例、反例和特例三个方面。概念的正例是指包含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具体事物,是概念所反映的具体对象。概念的正例:初中教材第一单元第一章的第一节讲到什么是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时,教材列举了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泄废物”、繁殖、遗传变异等基本特征,表明概念的正确性。运用反例可以加深学生对(正)概念的准确把握,提高辨析科学概念的能力。同样是为了说明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材在“想一想,议一议”栏目中设置了“会演奏乐器的机器人不是生物,为什么?”的反例;教材正文在呈现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池塘是一个生态系统时,在旁栏可以让学生思考一棵树、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是不是生态系统的反例。在概念学习中,忽略特例,往往会导致概念的内涵混淆,外延扩大或缩小。因此,教科书中应尽可能地列举典型的特例,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概念。

  复习时应用概念图:建构概念图————体现概念及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概念图是一种把概念和知识点具体化、可视化的工具,最能体现出学生对所学重要概念及这些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理解程度,建构概念图非常有助于理清并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同时,还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较好的训练和提高。概念图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1、概念图作为教师教学设计的工具、展示教学内容的工具、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工具。

  2、概念图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建构知识结构,可作为学生复习、巩固知识的工具,可作为学生自我评价的工具。概念图不仅有助于学生复习知识、概念,而且有助于学生把知识、概念联系起来。概念图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跨章节的复习,将零散的知识整合在一张概念图中,比如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

  3、评课:(反思)

  七年级的学生虽然没有学过生物学知识,但他们从小学的《自然》及生活中的电视节目中已了解了许多生物学的知识。他们能说出各种各样生物的名称、地球上哪些地方有生物生存等,但没有构成“生物和其生存的环境”的整体体系──生物圈的概念,不知生物和生存环境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需要反思的是:

  1、对于七年级的学生,生物是一门新学科,所用的教材又是新教材,学生尚未进入正轨,尚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讨论风气、合作精神,出现了课堂气氛松散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从这一方面狠抓学生,分组时采取责任制,责任到人,做到“组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2、以后的教学过程要认真解读、努力钻研新大纲、新课程标准,尽量达到高的要求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篇4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一个复杂过程。有效性的落实涉及的因素很多,结合这几年的教学体会,就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大家交流,以期共同提高教学效果。

  一、确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教学有无效益,不是指教师有无教完内容或教了多少,而是指学生有无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如何在课堂中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是教师每一节上课前必须思考的问题,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

  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加大学生的参与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要上好一堂课,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师生的互动状况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和讨论中来,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的有效性。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有效的课堂让教与学充分融合,达到合二为一的状态。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适宜的教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三、教学训练应落在实处

  在教学中,教师应把知识落在实处,这样学生才具备探索创新的基础。教学应根据进度但不赶进度,严格依照教材和考纲,从学生实际出发,稳扎稳打,保证教学到位。每节课的教学效果应通过教学训练来完成。训练务必在“精”的前提下追求实,有效教学要求加强习题评讲的针对性,重在分析错误的性质和原因,指导学生建立错题集。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学生做题的质量上得到教学效果的反馈,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反思。对那些属于笔误、眼误的问题只要提醒学生就可以,而对那些属于理解错误的习题要有针对性地评讲,避免盲目性,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重视教学反思,不断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其实是备课的后续部分,即“授课心得”,但不少教师只重视课前的备课,却忽视了课后的反思。由于课堂教学的许多临时生成性因素,致使事先设计好的教学同实施之间有一定的落差,所以每一堂课后要反思,及时写下心得体会,总结成功亮点,考虑失误不足。这就要求教师反思再设计。通过将经验、教训和自我体会记录下来,不仅在当时有所收效,还便于今后吸取教训,进行借鉴,以逐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是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我们应把它作为一种理念,作为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去关注、去实践、去反思、去交流,为我们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而服务。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篇5

  阳光正暖,微风正柔,伴随着收获的季节,2022年8月19日,矿区教育局对中学生物教师进行《新课标解读,高效课堂构建》暑期培训,此次培训邀请xx市教科研中心生物教研员崔四君老师进行专题讲座,崔老师为中学高级教师,省教学能手,省模范教师,xx省中考命题组成员。为期一天的培训,崔老师条理清晰,生动详细的对新课标进行解读分析,通过学习,我获益匪浅,更加明确了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如何开展高效高质的教学活动。

  一、主要突破与变化

  新课标强化了育人导向,强化立德树人,凝练学科素养;优化了内容结构,基于素养,设立跨学科主题,增强互联与实践;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整体刻画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增强了指导性,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可以清晰地指导“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加强了学段衔接,体现了学习目标的连续性、进阶性。

  二、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理念

  新课标以核心素养为宗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科育人价值,该宗旨要贯穿教学始终;课程设计要注重衔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认识生物学的科学本质和重要思想观念;学习主题为框架,使知识结构化,更条理清晰;内容聚焦大概念,追求“少而精”,优化课程内容体系,精选学习内容,突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实践,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主动参与的过程,选择恰当的真实情境,设计学习任务;重视以学业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重视评价的诊断、激励和促进作用。

  三、目标要求

  1、在知识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生命观念。

  2、科学思维和探究实践方面的要求:初步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初步具有科学探究和跨学科实践能力,能够分析解决真实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

  3、态度责任方面的要求:初步确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树立健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强身健体和服务社会。

  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将核心素养的要求具体化,体现核心素养的综合性、发展性和实践性等特点。

  四、课程内容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其在课程内容上有一定的变动。

  减少:

  内容总体上进行了精简:无脊椎动物的类群可能减少,只列举了线虫动物(如蛔虫)、环节动物(如蚯蚓)、节肢动物(蝗虫、蜜蜂)等。

  重组:

  将原“健康地生活”内容与“生物圈中的人”合并为“人体生理与健康”;将生物进化的内容与生殖发育与遗传重组成“遗传与进化”主题;将“科学探究”和“生物技术”融入其他主题;将植物嫁接、扦插、组织培养从“生殖发育遗传”主题移入“植物的生活”

  增加:

  “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主题

  在课程内容中,综合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需求和生物学发展三个方面,以学科知识内在逻辑为主线,从微观到宏观、个体到群体、多样性到统一性等视角,系统构建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有七个学习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植物的生活”“人体生理与健康”“遗传与进化”“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

  在新课标中每个学习主题都包括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其中,内容要求以大概念、重要概念和次位概念的形式呈现相应的概念体系,清晰条理,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学业要求部分对学生学完相应主题的`内容后在核心素养方面的表现提出具体要求;教学提示部分包括教学策略建议、情境素材建议和学习活动建议,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对我的教学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在实际教学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拓展和补充。

  五、学业质量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通过学习学业质量的相关解读,我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要进一步加强情境化教学;用大观念、大主题、大任务统领教学内容;进一步关注学生生活实际、生产实际和社会实际问题;更加重视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改变机械刷题的做法,将“解题”变成“解决问题”。

  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修养,贯彻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更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争取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生物教师。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篇6

  7月21号至28号,我参加了高中生物教学研讨会。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全省生物优质课大赛,共有来自湖北省各县市的33名选手参赛。选手们新颖的教学设计,清晰的教学思路,精致的PPT课件,巧妙的实验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以及充满活力的课堂气氛都让我记忆深刻。下面谈谈我在本次学习中的一点收获与体会。

  在所有的优质课当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应城二中易辉老师的《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这一课。易老师很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他采用中学生普遍爱看的电影《蜘蛛侠》片段做导入,紧接着又给同学们展示了生物学热门话题黑寡妇蜘蛛以及发光水母,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由此引出本节课内容蛋白质。由此我想到,生物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只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怎样把课本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讲到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氨基酸的结构简式时,易老师以甲烷的结构简式做类比,用诙谐幽默的语言由甲烷类推到氨基酸,并把自己比作一个氨基酸,左手代表氨基,右手代表羧基,头代表R基,下肢代表H原子。这样既生动形象,又便于学生掌握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在讲到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时,易老师更是充分调动学生,让几个学生代表不同的氨基酸,手拉手就构成了肽链,手与手连接的部位就形成了肽键,并让学生自己随机组合连接在一起,从而体会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易老师把复杂、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让课堂充满激情,活泼自如。这不是填鸭式的课堂,而是一节寓学于乐的课,是值得我们所有生物老师学习的一堂课。

  此外,参加这次优质课比赛的老师们都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注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探究来构建知识,这些也正是我们学校所提倡的。通过观摩学习,我意识到,要想真正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体系,把知识理解透、掌握牢,单靠导学案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课堂上还应该经常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小实验、开展一些趣味活动、适当运用多媒体动画展示一些抽象的知识等等,要做到把生物学科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实现知识的自我构建和问题的自我发现与解决。

  总之,上一节课,不难;上好一节课,却非易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将自己的所学所悟运用到四环节生本高效课堂中来,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做一个用心探究课堂的老师,让知识在课堂中轻舞飞扬,让自己在课堂中释放魅力,让学生在课堂中绽放光彩!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篇7

  而对于生物的学习总是力不从心,总觉很难理解和掌握。因此,使得的生物教学显得特别的被动。

  关 键 词 生物 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体会

  本学期我主要从事高一生物教学工作,使用的是苏教版的教材,由于教育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初中几乎就没有学过这一门课程,在教学中总有一种被动的感觉,使得教学经常陷入困境。

  一.初中与高中生物知识的衔接问题

  1.1初中生物教学透视

  初中生物知识并不深奥,往往有许多学生因为学习方法不当,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是入不了门。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物基础普遍较差: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引领下,大部分地区依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淡化生物教学,只在初一、初二阶段开设生物课,而初三不开设生物,这就直接导致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出现“断层”现象。

  (2)学习兴趣不够浓:生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中考不是考试科目,因此,该学科也就被理所当然的认为是辅课,加之高考所占分值也不高,所以学生对其兴趣并不大,短时间内很难扭转这种不良的心态。

  (3)错误的学习观点:初中生物绝大多数是通过理论和现象来阐述生命现象和本质的,这样,就使得绝大多数学生对于生物的学习完全寄希望于背诵,而缺乏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思考。当然,也就无法形成自己的观点。

  1.2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及分析

  进入课程改革以来,教材中增加了若干实验,其中也保留了以前的一些经典实验,但同时也增加了一些要求较高的探究类实验,体现课程标准对于培养学生科学方法和探究能力的目标导向。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生物因初中不是中考科目,与高考形成了较大的反差,进而导致了一系列衔接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考试制度与教学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高一学生对生物缺乏最基本的认识,几乎没有一点基础知识。导致高中生物基本上是从零开始学习。

  2.学习兴趣不够: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既是中考又是高考科目,学生对此很重视,而对生物学习兴趣不大,再加上师资的限制,大多数学校无法开足课时,实验教学无法实施。而这种现状在较短的时间内是很难改变。

  3.学习习惯及方法欠佳:到了高中阶段,由于学习科目的增加,大部分学生无法做到课前预习,上课也没有做笔记的习惯,课堂练习不积极,课后也不能很好地复习,不懂又不善于问。学习中仍然沿用机械、死板的记忆方法,缺乏归纳总结的能力。

  1.3.初高中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标导向方面

  初中与高中在目标导向上有所侧重。初中生物侧重于培养学生一些基本的生物观念:如“生物是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 。但对于具体的要求较低,对知识体系的了解相对薄弱 。主要针对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注重设疑能力的提高,提倡体验过程,而不强调结果,有的甚至没有具体的结果;而高中对知识体系的掌握要求较高,在达到一定的能力要求的同时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面对高考选拔性的考试,老师要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梳理衔接,将各个重要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网。同时对知识的应用及做题也有相当的要求。

  2.教学方法方面

  教学方法的差异:(1)一部分高中教师没有教过初中,甚至没有听过初中课,对初中教学知之甚少。导致学生对教法的.不适应,而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2)课改的实施过程使初高中在教育教学观念上形成的差异,影响着学生对高中知识的接受。(3)初中生物教材每课时安排内容较少,教学进度一般较慢;而高中生物每课时内容较多,进度快,学生对不懂的知识,不能及时与老师沟通交流,课堂上又没有太多的时间解释和反复强调,造成了学生对知识的一知半解。

  二.生物必修一教学的一点体会

  苏教版必修一生物教材,主要是围绕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展开的,看似简单,但贯穿于整个高中生物教学。学生对其理解程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后面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下面就自己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谈一点体会。

  1.明明是一个很简单的概念,但考试一考就出错。比如能源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很多,有糖类,脂类,蛋白质等,但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主要储能物质是脂肪,直接能源物质是ATP,当然还有动植物体内各自特有的糖,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给学生指出的。再比如酶的概念,明明讲的是有机物,可总有些同学认为是蛋白质,而忽略了RNA这种酶。

  2.考试中但凡牵扯到化学方程式方面的计算,学生大都晕头转向。比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以及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中,由于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整个过程,而对问题缺乏理解和分析能力,在答题中经常张冠李戴或者以空白作答。

  3.面对数学曲线所表示的生物过程,学生都表示看不懂。其实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将各种曲线在处理习题的过程中都进行了讲解。比如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曲线,由于学生未能搞清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进而无法从曲线上看出两种生理过程的变化。

  4.对于探究性实验题,相当的同学由于恐惧而多选择放弃。比如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问其呼吸过程和方程式都知道,说起实验原理和方法也能理解,可就是由于恐惧,而对于此类题缺乏了主动性。

  5.忽略知识间的递进关系,缺乏创新和拓展,忽视对学生原有生物知识的纠偏、更新和整理,进而影响到教学效果。

  总之,高一生物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新起点,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必须让学生明白,能力不是空中楼阁,它必须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夯实基础是才是发展能力的重要保证。不论是谁都不可能一口吃个大胖子,只有循序渐进,在掌握基础的同时培养自己的能力,才能真正的学好这一门课程。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篇8

  此时,应是书声琅琅;此刻,该是笔声沙沙;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将我们隔绝在校门之外, 让这一切没有如期而至。

  作为教师的我们用自己特殊的方式积极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那就是停课不停学。别样的假期,别样的课堂,同样的收获,学习不停止!

  云上见面,凝心聚力

  疫情后的第一时间,学校领导就和各学科主任进行沟通,传达教育局及学校精神,布置教学任务,落实学生网络学习情况以及教师课前备课及课后辅导情况,确保网上教学快速有效的开展。在学校的统筹安排下,我们教研组的各位教师根据自己所教年级所带班级的实际情迅速制定教学计划,网上搜集教学素材,提前学习备课,积极联络学生,将网上教学开展起来。

  线上教研 聚力前行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教研的芳华,沉香流年。集体备课为教师合作、探讨、实践提供了一种途径,教师们也能更加清晰地看到不同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见解,体现出教师不同的个性和魅力。我们教研组的各位教师在每次云端集体备课中,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各抒己见,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精彩的智慧火花,获得许多有效的改进建议。

  线上教学对师生提出了挑战,生物组的集体备课思路清晰,内容详实,集备中切实解决教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教学方法科学,能够拓展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也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在全体老师们的精心研讨下,网络课堂保质保量,教学任务圆满完成。

  线上课堂 精彩纷呈

  线上教学中,老师们为达到预定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每次课前都要精心制作教学课件,设置一系列适合线上的教学环节,并在课堂中进行充分的师生互动,让空中课堂升温,将知识精准送达。同学们学习态度端正,听课仔细认真,积极回答问题,也能够按时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我们的每一节生物课都是丰富的,有趣的,孩子们的收获都是满满的。

  批阅细心 守教育初心

  每天,师生相约在钉钉。课上,教师隔屏用心传授知识;课下,教师细心批阅每一份作业。这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对教育的热爱,无论线上线下,不变的是责任感,不变的`是教育初心。

  一份份准时提交的作业,一页页熬到深夜的批阅,无声的传递出师与生的共同努力,心心相系。

  在线答疑 倾心陪伴

  生物组全体教师每天从早到晚,不辞辛苦,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采用视频会议,在线课堂,录制视频发送微信学习群,视频通话,微信群习题抽测等多种方式进行互动交流,有效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质量。

  隔屏守望 静待花开

  虽然疫情让我们放慢了生活的脚步,却没有打乱学生学习的节奏。面对疫情,生物组的各位老师们明泽于心,担责于身,见责于行。毅然坚守教学最前沿,为提高线上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我们随时做好线上家访工作及线上特殊群体帮扶,及时跟踪学习与生活状况,对于没有参与直播的学生及时跟踪,问清原因,多加帮助。

  停课是生命的保护,不停学是梦想的追

  求。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学习路上,我们从未停止。特殊的日子里,拥有不一样的课堂,采撷别样的收获!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篇9

  “生物的变异”一节的学习是围绕生物的变异展开的,并且能够对变异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生物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本课教学采用了科学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从选出的照片,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同感,通过举例学生很容易明确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例如:“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蝴蝶颜色不同”“白猪会生出黑小猪”等等。学生还举例了更多的变异例子。不难归纳出“生物性状上的差异现象就是变异”,从而归纳出变异的概念。

  变异的意义内容,通过学生的讨论,相互交流理解,并通过课前信息搜集的解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前景,很容易使学生理解什么是转基因技术。在学生自助进行花生种子大小的变异探究活动时,主要是通过短视频引导,由学生结合与主题有关的对话提出自己小组要探究的问题,然后指定计划进行试验探究,鉴于时间和客观条件,只是让学生选择两个品种各几粒粒花生的样本数,进行测量,记录和分析讨论,然后老师让学生各组学生代表总结各组讨论结论。这样的目的是学生更加直观的接受变异 有普遍性。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更能直观的观察和调查生物的变异现象的活动。因为探究活动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学生的思考和结论的'都需要时间作保证,学生们需要经历提出问题,假设、验证、交流得出结论这一流程,课堂教学最大的缺点也在于时间不能保证,特别是需要长时间才能看到的性状,通过短视频等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也避免了教师了一节“口水课”。同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视频,自我讨论和探究的时候就有了一定的科学思路,从而提高效率,以此来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多媒体教学让每一个知识点的处理都由直观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从而归纳其抽象意义,最终回到理性实践的应用之中,到生活中去,从而强化了学生的模仿和科学思维经验。

  在教学同时,也发现很多存在的问题:

  1. 如何定义生物的变异的概念,多媒体教学只能简单的罗列,不能给学生以启示。

  2. 时间分配的设计不合理,前面引入和探究活动时间过长(这也是学生多,不好组织的原因),导致教学虎头蛇尾,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变异的类型和意义。

  3. 语言不够精炼,启发性和鼓励性欠缺。

  4. 问题设计不能做到层层推进,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篇10

  一、利用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是一堂课的引入阶段,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导入学生能够尽快静下心来,将课外活动时过于放松的心收回来;另一方面,通过导入,学生能够大致了解这节课所要讲到的主要内容,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提前预知,对提高学习效率将大有好处。因此,我都会充分利用好课堂导入这一环节,要利用生动有趣的导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迅速指向特定的教学目标,进入到这一节课所创设的情境中去。我在每一堂课开始的几分钟,都会根据当堂课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导入,比如通过引入一个小故事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教学内容中,或者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和问题,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幅有趣的图片,让他们产生想要一探究竟的欲望。

  二、利用恰当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道:“问则疑,疑则思。”只要提问,学生的思想便会活跃起来,这要比平淡无奇的单一讲解效果要好得多。有效的提问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促使他们集中注意力,也可以针对提出的问题回顾所学知识,组织答题语言,或者与同学进行热烈的讨论。但是要做到有效的提问,我要把握好提问的节点和时机。比如,在讲到重点或难点知识时进行提问,从而切中要害,发人深思。切忌提问得过于频繁或者过于简单,这样不仅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还会引发学生的厌烦心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提高自身的提问水平,不仅要考虑到具体的教学内容、内容的难度,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明确他们是否有能力回答出来。

  三、利用灵活准确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科有着很多的专业术语,我认为在课堂上要注意运用准确的术语进行授课,这样学生才会对这门学科予以重视,才会觉得生物是一门非常专业的知识,其中包含了很多自己未知的知识点,需要认真听讲才能有所领悟。另外,很多专业术语非常抽象,学生学起来会感到有些吃力,这时可以通过进行灵活的转化,将过于晦涩的词语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话讲出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生物课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实验,同时,实验又是增强学生学习生物课兴趣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对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我要积极的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和讨论各类疑难问题,从而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学习生物课的兴趣。

  五、通过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一些与生物有关的事物,只要留心观察,生活处处皆生物。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生物延伸到生活中,或者将生活实例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物的实用性。例如春天是一个栽种的季节,很多学生家里都栽葱苗,那么为什么移栽的时候要把葱苗的叶子去掉一部分呢?上星期下过小雨,很多农家都种菜,为什么播种之前要提前浸种呢?问题提出后,我并不着急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而是鼓励他们回家感受一下探索的过程,问问父母,查查资料,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这样,他们自己动脑、动手,得到的答案要远比教师直接传授记得牢,而且还能锻炼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动脑、积极动手的习惯。

  六、总结

  总而言之,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认为只要我在教学方面能够做到潜心研究、用心教学,就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们也能节节课有期盼,节节课有收获,使得教得有激情,学得有兴趣。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篇11

  自申报以来,学校领导给予大力支持,自己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使课题的准备顺利进行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了把课题研究工作更有成效地开展下去,现将准备阶段的工作总结如下: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主体,而要想让学生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地在课堂上合作、探究,需要教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只有高效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而一堂高效课的评价标准有多个方面的标尺。其中“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更是重中之重。因为课堂导入设计得好,它能优化知识结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调动课堂气氛,消除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畏难情绪,使学生带着一种放松和快乐的心情去感悟,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所以我课题组以《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研究》为研究课题。想通过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深入研究,使自己掌握一些好的导入方法,能针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适当的课堂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成绩,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经过反复论证和研究,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课题研究中的实施方案,并做一些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析思考,了解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理解课题内涵,明确研究目标和方法,熟悉研究内容,制定研究计划,为下阶段的顺利实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自课题研究开展以来,我以课程理论和先进的研究经验为指导,学习先进的、前沿的课改理论,以教育教学类专著为主要理论学习内容,还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其解读、《生物课程标准》及其解读等有关课改的材料。另外查阅了与课题内容相关的理论专著和一些学术期刊。在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目的性地阅读一些书籍、论文和案例,进一步拓展了自身的认知视野、拓深了研究视角、拓宽了研究范围。坚持“借鉴、有效、改进”的研究思想,认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做到了加强学习、认真思考、积极行动、自觉反思、主动改进、初见成效;坚持学习理论知识,课题研究知识;坚持每学期学习一本有关教育理论书籍,以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

  虽然教学十多年了,但对于听课还是不能够抓住关键点,只是从表面上看课堂热热闹闹,学生活动丰富多彩,教师语言组织严谨有序,教师思路清晰明了,教学内容多或是少。没有再深入地去探讨教学目标是否符合课标,教学活动是否有效,学习目标是否达成,是否关注了科学素养的养成性培养,是否能对学生可持续发展服务

  虽然今天的听课带有了一定的任务性,但在听课过程中我还是一直没有什么感触,没有对教学新方法的欣喜,没有对复习课的厌烦,也没有对千篇一律教学思路的排斥,只是以一种习惯的、接受式的状态听课。听课后密老师的几句话却使我触动很大:迎考试的复习课对我们生物学科其实真的是一种亵渎。本来很鲜活的具有生命的.知识,在复习课中却显得枯燥而毫无生气,学生也由学习新课时的灵动活泼变得麻木被动,思维能力没有被发展,所学知识却已被埋没,不懂的依旧不懂,曾经熟悉的却已模糊,初识生物的兴趣荡然无存。这对我们生物学老师是一种无奈,对学生却是一种悲哀。

  在一定的评估制度下,我们老师以功利性的应考为取向,俨然成了课堂的垄断者,一张学案几套试题牢牢地束缚住学生,过于不放心的千般叮嘱和机械性的训练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几堂课听下来,我们可以发现学生问题回答的流畅,检测题做得工整准确,表面上看达到了教学目的,可是我们能够评价的只是知识点的掌握,做题能力的掌握情况,而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的生命能否得到可持续是无法显现实评价的。而学生能在课堂中展示出来的东西,在科学素养发展层次上被认为是最低层次的。所以我一直纠结于这个问题:是随波逐流追求成绩还是摈弃功利促学生发展?很矛盾也很无奈。

  听过几个报告后,特别是李静和申瑜的报告给我的感触特深,李静的“教育首先要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申瑜的“锲而不舍求真求实”让我幡然醒悟,生物课堂应该上成生物课堂的样子,它不是单纯的知识传输场,它应该是洋溢着生命激情和充盈着幸福体验的课堂,他是能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够得到自我确认、智慧发展与人格境界不断超越升化的课堂。

  生物学教学,不能脱离了生活实际,不能只为了考试而教,而应真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为学生的生活服务,为了学生一生的发展服务。当下我需要的是解开矛盾,冲破无奈,倾注热情,全身心的融入教学。唯有如此,课堂才能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才能唤醒生命的潜能,才能让每一个生命向着求真求美的境界发展。

  按语:生物课堂上,不能只有理性知识的堆砌,而更应有情感的生命的交流和灵动,好的课不仅是真的,更应该是美的,是享受的!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真正的教育是从照顾人的心灵入手的,以知识的陶冶与智慧的激发来‘照料人的心魄’,使人的心智保持健康和良性运作的姿态,实现生命内在的和谐和心灵的善美,提升人的生存境界,在此过程中实现人生的幸福追求。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篇12

  2012年3月31日,学校委派我及我校杨会湘老师参加了滇西七地州生物中考研讨会,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通过半天的学习,我对今年的命题趋势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这次会议首先由大理市下关一中杨凤丽老师介绍了2012年滇西七地州生物参加水平考试的一些具体情况以及面临的具体问题,并分析了试卷结构以及考试的方向,分析了2011年的中考试卷的特点及考试情况和2012年中考考纲的一些变化,;然后育才中学董建和老师主要介绍了复习方法和复习策略,最后由大理四中李炳奇老师做了经验交流。现将主要内容简介如下:

  一、杨凤丽老师首先对2011年的生物中考进行回顾,对中考生物试卷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部分考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模糊不清;审题草率,审题能力欠缺;对生物学专用术语掌握得较差、书写不规范等。然后对2011年生物中考的范围进行了解读以及说明了命题的思路。首先,杨凤丽老师分析了生物参加水平考试遇到的现实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确实,生物去年才开始参加水平考试,学生一下子不能适应,老师也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所以,教师要想到适宜的方法。其次,杨老师介绍了《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说明》这本书以及考试的范围:七年级(上、下)册,八年级(上、下)册,考试形式为闭卷。介绍了试卷结构:试卷分Ⅰ卷和Ⅱ卷。第Ⅰ卷单项选择题(40个小题,共6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易中难比例为7:2:1,试卷总体难度值为0.65—0.75,但试卷的区分度要提高。

  再次,对2011的试卷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杨老师总结了试卷的特点,难度不大,注重主干;拼盘式考题;图表试题;背景生动,联系实际。近年来注重重大科学问题的考察。

  二、董建和老师从生物的作图方面说明识图与知识点二者相结合,主要有四点:认图;说图;画图;想图。通过以上步骤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最后她诚恳地向各位老师提出了一些在教学上复习的建议。首先,董老师提出了复习备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她认为,一是认真学习研究《课标》和考试说明,首先,我们要通过解读《生物课程标准》分清教材知识中哪些属于识记,哪些属于理解,哪些属于运用,要在复习中找准知识的定位,从而明确考试命题的方向。其次,认真学习《云南省初中生物学业水平标准与考试说明》,深刻领会考试的指导思想、考试方式、考试范围、考试内容和试卷结构,特别是考试内容、题型、权重以及难度和比例。通过学习,明确复习的方向,把握重点,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落实到位,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有效提高初中生物总复习的质量。其次,她认为要制定分阶段的复习计划。复习时,我们要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复习要达到什么目标、做什么、怎么做、时间安排、用何资料,复习前都必须计划好,并向学生说明,让学生心中有数,能够自觉配合老师,做到教与学同步。并给大家举例说明。最后,介绍了她的具体的复习方法和策略,并分版块给大家逐个介绍。

  三、李炳奇老师的主题是《中考复习的生态部分》。

  主要内容有:以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考说明为指南把握2012年中考备考方向;明确考试目标,把握复习方向;明确复习课的目的和要求,掌握上好复习课的要领,建立高效复习模式;立足教材,夯实基础;深刻理解核心概念,突出重点,构建知识网络;加强解题训练,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内容新颖,同时还介绍了他的一些教学经验。

  短短一天的研讨会,我感到受益匪浅,它让我初步了解到了今年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向,今年中考命题的趋向、原则和依据;通过主讲教师的专题讲座以及其他学校教师的交流、切磋,觉得自己在对生物学科加深理解的同时,还对中考备考又有深一层的认识,对自己的后一段时间的备考有一定的实际性的指导方向,对以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总结有以下的几点:首先,此次研讨会指明了中考复习的方向,理清了复习的思路,初中生物总复习内容多,题型又不断的变化,几位主讲教师对中考题型及内容的分析,明确了中考的范围,篇目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在总复习时制定详细明确的复习计划,复习思路。

  其次,这次研讨会指明了我们生物总复习的重点,基础知识的强化训练,每个单元的复习,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等,都是我们复习的要点,也是我们的主要复习任务。

  第三,通过这次研讨会,有利的指导我们在复习中更好的进行查漏补缺,以弥补以往教学中的疏漏之处,如初中实验的复习,知识点的分类等等。

  总之,这次研讨会上几位老师的讲座,给我们中考生物各部分内容的复习指明了方法和思路。我一定尽自己最大努力引导学生全面复习,力争使考生在今年的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 篇13

  从教十二年,我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高效课堂的模式,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以下谈谈我对生物高效课堂的心得体会:

  一、指导学生做好生物课堂笔记

  做课堂笔记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有的同学作笔记不得要领,影响了教学效果。例如一些成绩不理想,不愿意动笔,能听懂就万事大吉的同学,他们根本不做笔记;还有的同学盲目做笔记,他们的笔记主次不清,祥略不明,象记流水帐;还有的同学是单一的答案式笔记,他们不是记录老师解答问题的方法,而是抄答案、抄结论。针对这些情况,指导好学生做好笔记显得是那样重要。

  二、教学的情境创设要积极、新颖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提高生物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所谓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和教学规律合理的选择情境创设的方式。结合本人的教学过程,认为情境创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

  1、通过设问创设情境。

  就是要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多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问题可由教师提出,如提出相反的观点,故意设疑或设置障碍,有意出错,把学生中常见的错误认识提出等;也可以让学生设计问题,让其他同学回答、抢答或咨文自问自答等。

  2、通过电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

  这是生物课保持活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使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有突破性变化,能有效的节约时间,增加教学质量,全面的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引导学生独立地探索和发现,相互讨论和研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经过长期潜移默化,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讨论创设情境

  讨论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组织学生有的方矢的展开定向式讨论;可以紧紧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有争议的问题自由讨论;可以把学生分成几组进行辩论或讨论;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做调研式讨论。在讨论中,讨论的主题要鲜明。学生唱主角,积极思考探究。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导演,有效的控制讨论的内容、方向以及学生的心理状态,做到有收有放、松而不散。

  三、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好多同学进入中学后对生物的学习很茫然,不知道如何去学,对此教师要尽快改变这种状况,针对乡镇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及学习方法入手,提高他们的成绩。

  1、建立兴趣小组,培养学生能力

  我们建立了以学生为主的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每周集中活动一次,活动分三个阶段。一是给他们演示趣味性和娱乐性较强的实验,如教师象魔术师一样演示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实验。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让其变浑浊的实验等等。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二是给他们器材,让他们模仿做实验。三是开放实验室。大部分同学都能独立完成课本中的有关实验。教师利用小组活动时间带领同学到野外去采集了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大量的动植物标本和图片(摄影小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生物知识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制定学习计划,进行针对性辅导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应不失时机的主动接近学生;搞清知识上的差距,帮助其制定学习计划,并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利用课余时间补差纠错,进行针对性的辅导,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在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做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补习和落实,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四、注意教师课前、课中、课后的各个环节

  1、教师在课前备课要真正做到备教法、备教材、备学生,精选教法,潜心钻研教材。找准每一节课的重点、难点。注意每节课与前后知识的连贯性,精心设计练习题和每堂课的

  板书设计,在备课中体现出对后进生的转化,分析每一位同学的情况,看他们在本节课中可以回答哪些问题,真正做到顾及全部。

  2、上课时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只是针对性的指导。在学生的思维或语言产生障碍时,教师采用精练恰当的语言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障碍,使之思维进程加快,语言表达流畅。让学生分组讨论,质疑问难,在讨论中把重点难点解决掉。

  3、课后教师要做好每堂课的课后小结。课后小结是常规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每上完一节课,都要把这节课的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上,在记录是要把课堂上的成功经验、失误之处以及教学感悟等及时地记录下来,并且要持之以恒,也就要及时、经常、全面的做好课后小结,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以上是我的浅薄看法,希望同仁批评指正。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04-22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06-25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10-29

有关生物教学心得体会05-06

有关生物教学心得体会05-09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范文04-24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热门】01-23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热】01-23

生物教学心得体会【推荐】01-23

【精】生物教学心得体会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