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5-20 12:02:28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大班科学教案集锦十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大班科学教案集锦十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真丝织物与蚕丝的关系。

  2、知道抽丝的简单步骤,学习抽丝的基本方法,探索一根丝的长度。

  3、知道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的贡献。

  【活动准备】

  1、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蚕茧,一杯热水,小苏打,小竹条,几种绕丝的工具:纸筒、缠线板等。

  2、有关养蚕知识、抽丝录像、真丝织物图片(课件)

  3、丝巾一条,几种绕丝的工具。

  4、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了解蚕丝的作用

  1、出示丝巾后观看真丝织物图片

  说说这条“丝巾”是什么材料做的?(幼儿猜想)

  2、教师总结

  这条丝巾是这种叫蚕丝的材料纺织而成的(出示蚕丝)

  蚕丝是一种优质的纺织原料。

  3、蚕丝还可以做什么呢?

  (1)幼儿猜想后观看真丝织物图片

  (2)幼儿再次回答:蚕丝可以做领带、衣服、被子等。

  二、交流讨论蚕丝的来历

  1、谁知道蚕丝怎么来的?

  幼儿回忆已有认识:蚕丝是蚕吐出来的。(蚕茧只是蚕蛹的保护体)

  2、观看有关养蚕图片

  3、教师总结

  三、抽丝活动

  1、观看录像,初步了解抽丝方法

  (1)想一想人们是怎么把蚕丝从蚕茧内抽出来呢?

  (幼儿猜想抽丝的方法并实践)

  (2)小朋友讲了许多蚕丝从蚕茧内抽出来的方法,蚕茧究竟是怎么变成我们所需要的蚕丝的呢?(观看录像)

  (3)请幼儿说出蚕丝从蚕茧内抽出来的具体方法。

  教师总结:

  蚕丝从蚕茧内抽出来的具体方法,

  摘乱丝——制溶液——浸泡——挑丝头——抽丝。

  我们把对蚕茧进行处理变成丝这个过程就是抽丝的过程。

  2、指导幼儿抽丝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当一回抽丝工人,我们来抽丝。

  具体方法:我们一边看录像,一边学习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方法。

  (1)摘乱丝(看录像)

  提问:现在谁来做个小老师,向大家介绍怎样摘乱丝?

  (个别幼儿操作)。

  (2)制溶液:是将小苏打浸泡在热水里。

  这个溶液是小苏打溶液。

  这个溶液内小苏打的含量不同、溶液温度高低都将影响蚕茧抽丝效果。

  由于温度比较高,所以热水就由老师来倒。等会在操作中我们必须要注意安全,别被烫伤了。

  (3)浸泡:

  让蚕茧浸泡在热水里充分浸泡,为了充分浸泡可用筷子把蚕茧压入水中(出示图片),直到蚕茧表面有一些绒毛出现为止。

  浸泡时间大概为1分钟。

  (4)挑丝头抽丝:

  师:当我们挑丝时发现有好多条蚕丝一起粘在上,此时,就需要我们把蚕丝进行整理,并找到丝头。

  (5)有什么好的方法?

  幼儿自由发表抽丝挑丝头的方法,并作好记录(用表1)

  请看整理蚕丝的.录像。

  3、幼儿示范抽丝

  学会找丝头抽丝了吗?老师这里刚好还有一个浸泡好的蚕茧,谁来试试找出丝头,请幼儿来做。

  4、指导缠绕

  当我们找到丝头以后,我们要将丝线粘在绕丝的工具接着开始缠绕。

  (幼儿说一说自己猜想缠绕工具,并作记录。用表2)

  5、幼儿小组抽丝活动

  (1)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抽丝吧,但老师有一个几个要求:

  比一比哪个小组抽的好、抽的长;

  安静操作,当音乐响起活动停止;并在音乐声中整理材料。

  (2)幼儿操作,并做记录,教师指导操作方法。

  四、交流各小组绕丝工具与挑丝的方法,知道几种缠绕工具的好处与坏处。

  1、大家都把丝抽了出来了,但是大家缠绕用的工具不一样,请每个小组介绍本小组的工具,

  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幼儿讨论原因)调整自己的记录。

  2、请每个小组介绍挑丝的方法,哪种方法最好,并调整记录。

  3、教师总结

  我们的抽丝还真得离不开耐心、细致。蚕丝是最长的天然动物性蛋白纤维,

  是高级的纺织原料,被称为“纤维皇后”。一般的蚕茧长度都在1000—3000米之间往往要用很多的时间才能抽完。

  古代人们为了解决抽丝时间长的难题,他们创造了各种抽丝机器。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准备

  各种钟若干 有趣的钟表 PPT 水彩笔若干支

  活动目标

  基本掌握钟面的主要结构,认识整点时钟,在故事的情节中,帮助幼儿了解时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游戏的体验、初步感受时间的宝贵。

  活动过程

  一、认识时钟,掌握钟面的结构

  1、听,什么声音?(钟表声)(出示钟宝宝)

  2、钟上有些什么?钟上有哪些数字?数字式怎样排列的?

  总结:从12-1这个方向叫顺时针,如果倒过来这个叫逆时针。

  3、长针叫什么?短针叫什么?(教师拨针6:00)现在几点了?

  总结:时针走一格,长针就走一圈,时针指着6,分针指着12,就代表6点整。

  4.、训练幼儿拨整点:7:00、9:00、11:00 、3:00 、4:00 ,我们来看看分针和时针有什么不一样呢?寻找上面的整点,并把钟宝宝一一对应的挂在绳子上

  总结:我们认识了这些时间,就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学了。钟宝宝走累了,我们让它休息一会吧!

  二、分别介绍各种名称的钟表

  1、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钟宝宝呢?(幼儿讨论)

  2、进钟表店,分别认识:挂钟,台钟、落地钟、并欣赏手表、卡通钟。

  总结:其实啊,人们给钟起名字很方便,挂在墙上的就叫挂钟,放在桌上的叫台钟,放在地上的叫落地钟,但有的时候人们觉得还不方便就会把钟变成小小的表挂在手上就叫做手表(出示:手表)

  叔叔们真聪明,设计了各种各样的钟,为了吸引我们小朋友从小就学会看时间,人们还设计了很多的卡通钟(出示:各种各样的卡通钟)

  三、欣赏故事《喜欢钟表的国王》

  1、老师给你们介绍了这么多不一样的钟,你们喜欢吗?你们喜欢钟表,有一个人也非常喜欢钟表,看,就是他(出示国王)

  2、这就是滴答滴答国的国王,这个国王啊有个爱好,就是非常喜欢各种各样的钟表,所以人们叫他《喜欢钟表的国王》

  3、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教师利用ppt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1)国王把钟表全拿走了,人们没有了钟表,你觉得会发生什么事?

  (2)这个国家的国王一到中午12点就到大街上巡视,为什么没有人出来欢迎他?

  (3)最后国王决定了什么事,你们知道吗?

  总结:如果我们没有钟表,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上学,吃饭,你觉得时间在我们生活中重要吗?

  四、游戏 体验一分钟"长"与"短"

  1、你觉得一分钟有多长吗?是长还是短?

  2、如果我给你一分钟,让你做一件事,你可以做什么事?(幼儿说)

  3、体验一分钟长: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分钟到底有多长? 我们利用一分钟来做个游戏"憋气"谁来说说,你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4、体验一分钟短:你觉得一分钟很长对吧,那我们再来试试,米老鼠想请我们给它设计一些漂亮的`卡通钟,送去它的钟表店,我们还是利用一分钟的时间设计一个漂亮的卡通钟。现在你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

  总结:孩子们,你们知道吗,有的时候觉得一分钟很长,有的时候觉得很短,是因为我们做的事情不一样,时间就分配的不一样。

  五、拓展 设计卡通钟

  老师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你们能够爱上钟表,学会看时间,珍惜每一分。设计各种各样的卡通钟(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指纹的基本特征及用途。

  2、尝试用“印”的方式记录指纹,通过观察比较各种指纹,并能说出不同。

  3、有动手动脑的积极性,体验发现的快乐,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4、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5、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指纹画、指纹类型PPT、白纸及印泥若干、放大镜(人手一个)、抹布。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经使用过染料涂色或发现过指纹。

  【活动过程】

  一、导入:欣赏指纹画,激发幼儿对指纹的探索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都画过画吗?那平时你们是用什么来画画的呢?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很特别的画,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出示指纹画ppt)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画和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二、引导幼儿观察指纹、了解指纹的基本特征。

  1.引导幼儿对指纹开展猜想。

  猜一猜,你的指纹和别的小朋友的指纹是不是一样的?你自己的每一根手指指纹是不是一样的?

  2.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了解指纹的三种不同的类型。

  (1)教师讲解示范如何清楚地印出指纹。

  (2)分发材料,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引导幼儿观察指纹并进行交流,认识指纹的三种类型。

  每个人的指纹形状都是不一样的,科学家把指纹分成了三大类。第一种叫箕形纹,中心向左或向右偏,像簸箕一样;第二种叫弓形纹,中心像一把弯弯的弓;第三种叫斗形纹,中心像水中小小的漩涡。是不是很神奇呢?

  3.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指纹,并看看每种指纹类型各有几个。

  我们认识了三种不同的指纹类型,那现在请小朋友再仔细观察一下自己的手指纹,看看你的每个手指纹是哪种类型。(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分别表示。)数一数你有几个箕形纹,几个弓形纹,几个斗形纹。

  三、了解指纹的作用。

  小朋友们想一想,这些指纹有什么用处呢?

  指纹能够帮助警察破案,因为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同的,它是具有特征的记号。

  指纹是由凹凸的皮肤所形成的纹路,所以增加手指的摩擦力,这样拿东西就不容易滑掉。

  指纹还是汗腺的出口,因此可以调节温度。

  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且一般来说终身不变,指纹会随年龄增长变大,但形状不变。

  四、制作指纹画

  指纹的作用真大,不仅可以帮助警察叔叔破案,而且我们还可以用指纹画出许多美丽的图画,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用你们灵巧的小手,画出美丽的图画来张贴在我们“指纹画展”的画廊里。

  【活动反思】

  最能吸引他们的还是一些比较直观的东西,抽象思维不是很发达,学生活动以直接兴趣为主。在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已经对自己的指纹有了一定的了解,如知道手上有指纹,指纹是不一样的等一些基本的知识,并具备了初步的观察能力。

  所以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感到本课的教学设计还是成功的。在学习中我能力求让每一个学生体验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当然这个探究过程不是体现在教学的结构上,而是体现在学生的自身的探究过程的完整,没有在表面上做文章,没有刻意地指挥学生去重复探究过程。

  “玩指纹、印指纹”这一环节是这堂课的重点,也充分体现了课堂的开放性,在有限的课堂空间内,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所能用到的东西进行探究活动,在本课的教学中,一半左右的时间是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每一次实践的步骤、要求都让学生知道得清清楚楚。通过自主实践,不仅学会了拓印指纹的方法,同时进一步端正了实践的态度,做到认真、细致。有的学生拓印的指纹不清晰,经过指导,经过重复实践,效果就变好了。当然,取指纹并不是目的,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充分感知指纹,并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是活动的目的。

  同时我认为本节课还是有不足的地方,有几个学生认为,自己的指纹是一样的,当时我就可以利用投影,把他们印出来的指纹放大,然后引导他们去观察、去比较、去得出结论。还有3个学生说自己的指纹和同学的“好像一样”,我也应该利用投影放大指纹,引导他们去观察、去比较、去得出结论。这样,学生对“自己的指纹、和同学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这个结论印象就会更加深刻。

  纵观整堂课,我将大部分的时间留给了学生去看,去“玩”,去“探究”,尝试选择相适应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解决。在以后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随着教学活动的深入,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重点会由提出一个合适的问题提升到制订一个研究的方案,自主探究等。教师的角色由课堂的主导者真正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在学生的积极探究中培养乐于合作,实事求是的态度,养成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良好学习习惯。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2、通过各种尝试活动和操作活动,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探索兴趣。

  二、活动准备:

  1、大鼓一面,大米、豆子,串铃、响板、碰铃等乐器。

  2、录音机、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声音的产生

  ①请幼儿闭眼,老师自我介绍。你们听见老师的声音了吗?,用什么听见的?敲鼓,什么声音,耳朵真能干。

  ②声音是从哪里发出的?

  喉部经声带,嘴巴变形后发出的

  ③出示鼓?听见了声音,鼓面振动,产生声音。

  幼儿手摸喉部,不发出声音(没有什么感觉)手模喉部,问客人老师好:喉部声带振动发出声音,丰富词汇:振动

  (二)小实验

  1、让6组孩子分别用不同的物品进行实验,并让物品发出声音。让幼儿动脑用什么方法使物品发出好听声音的?来;自.大;考吧;幼.师网;(敲、碰、敲击、打等)让幼儿自己总结并发表自己的实验结果.

  2、情境表演

  大米:“小朋友们,我是大米,我可是个舞蹈家,你们想不想看我跳舞呀?”

  把大米放在鼓上,放音乐<<拔根芦柴花>>,敲击鼓面,大米在鼓面上跳舞。

  (引导幼儿感知大米的跳动是因为鼓棒敲击鼓面,使鼓面振动才让大米跳起来的。

  (三)分辨声音

  1、教师分别播放好听的音乐及杂乱的音乐,请幼儿听听有什么感觉。乐音:好听舒服愉快……噪音:难听刺耳……

  2、学会分辨什么样的声音是乐音?什么样的声音是噪音,噪音对人身体有害?教育幼儿不要大声说话,要保护声带,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四)使用声音

  教师和幼儿一起用会发出声音的'物品配上音乐表演。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的兴趣设计的尝试性,操作性和探索性比较强的科学学习活动。整个活动内容新颖,有创意,组织的形式灵活,能随机应变。而且,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与组织者,没有过多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在活动中成为真正的主人。这次活动提高了幼儿的思维灵活性,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大胆探索,积极尝试的学习态度。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和感受科学技术给我们家庭生活带来的方便快捷.

  2.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了解1---2种家电工作原理.

  3.激发幼儿了解科技产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绘画纸,笔.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认识几种常见的高科技家电产品.

  1.请幼儿认一认画面上的高科技家电产品,鼓励幼儿说出产品的名称.

  2.组织幼儿讨论:这些高科技家电产品是什么样子的? 这些高科技家电产品有什么用途?

  3.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 你还知道哪些高科技家电产品,它们有什么用途?

  二.鼓励幼儿将自己知道的高科技家电产品画在框子里,再向同伴介绍.

  三.组织幼儿观看幼儿用书上的观察统计表,并进行记录:

  认一认图上的高科技家电产品, 想一想: 你们家里有哪些高科技家用电器?它们有什么用途?请幼儿对照图表在相应的高科技家电产品下面打或打 .

  引导幼儿在空格中添画自己家的高科技家电产品,并与同伴交流.

  四. 组织幼儿交流活动, 我家有哪些高科技家用电器?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那些好处?

  请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操作材料,教师展示幼儿的.调查结果.

  五. 组织幼儿讨论,激发幼儿爱动脑,爱科学.

  1.你知道其中一些电器工作的原理吗?

  2. 这些高科技家电是谁发明创造的?如果你是科学家,你想发明一个什么高科技家电产品?用来做什么?

  六.幼儿绘画自己想象的高科技家电产品,教师指导.

  七.欣赏作品,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想想作品.

  小结: 高科技家电产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快捷.他们每一个产品都有自己的科学道理,希望我们小朋友绘制的新型高科技家电产品在未来都能梦想成真.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前一次活动教师与孩子们一起到户外寻找了找蚂蚁,把好吃的饼干喂给蚂蚁吃。在喂食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了蚂蚁的一些特性,他们纷纷叫道:“老师,刚开始的时候会有一只蚂蚁来搬饼干,如果它搬不动的话它就会去再叫一些蚂蚁来一起搬。”“老师,我和浩浩喂的地方不同,蚂蚁也不同,不是同一窝的。”“老师,大的蚂蚁搬食物的时候大部分时候是自己一个人搬的。”……

  后来的几天,在户外游玩时,总会有一些小朋友聚集在一起观察蚂蚁,喂食蚂蚁,与蚂蚁嬉戏……

  看到孩子们对蚂蚁的热情,教师觉得是一个可以生成活动的机会。小小的蚂蚁,教育契机却是很大。喂食蚂蚁,是一件简单不过的事,但是当教师将记录纸交予孩子时,孩子的主动探索意识逐渐形成,他们能在记录中尝试通过记录探索奥秘的方法,他们能在记录中了解蚂蚁的更多一些特性。教师此次预设的目的不是想让孩子更多的了解蚂蚁的特性,而是希望孩子在这次的活动过程中,能主动探索、运用记录的方法学会探索。

  本次活动,教师设想了3个环节,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在逐步了解蚂蚁觅食特性的过程中学会运用记录发现秘密。

  活动目标:

  1、喂食蚂蚁,尝试运用记录的方法,发现蚂蚁觅食的特性。

  2、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果糖、糖果、饼干、果奶和其他幼儿喜欢吃的东西;

  2、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为幼儿分组,布置任务。

  师:最近小朋友们对蚂蚁都比较感兴趣,常常把自己的饼干喂给小蚂蚁们吃,那你们知道蚂蚁最爱吃什么吗?(根据回答答案一样的小朋友分组)

  提出记录要求:现在请每一组小朋友,拿好你们认为蚂蚁最爱吃的食物,等一下去找一个蚂蚁多的地方去喂给蚂蚁吃,当过了5分钟后,请你们记录一下,你们的食物大概有多少只蚂蚁来搬回家。

  二、幼儿观察与记录

  教师在幼儿观察的过程中,穿插引导幼儿观察:

  在户外的地上放一些蚂蚁爱吃的东西,等蚂蚁找来同伴搬运食物时,它们会慢慢排成一条线。试着用手指擦一下那条路线,看看蚂蚁会不会找到原来的.路;再试着将擦的范围扩大,看看蚂蚁过多久才能找到原来的路或者是否会找另外的路走。

  对于喂食糖的小朋友提出要求:在纸上用果糖画出简单的图形,到户外把这张纸放在蚂蚁常常走过的地方,过一会看看蚂蚁会做什么,它们是否会绕着果糖排出图形。

  三、交流观察的心得

  请幼儿们交流自己记录的结果,统计在大黑板上,得出蚂蚁最爱吃的食物表。

  请幼儿上来介绍一下,自己在喂食蚂蚁的过程中发现的趣事、异事。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温州新桥艳洁幼儿园 徐阳君

  设计意图:

  自从班内开展观察天气,画气象、预报天气一系列活动后,孩子们的兴趣与日俱增。那么如何保持孩子们的兴趣并深化这一活动?我想到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动物。因为有些动物在天气变化前有着特殊的表现,并有一定的规律,能起到预报天气的作用。因此我将在本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一些根据动物的特殊表现推断、预报天气的本领。使幼儿懂得一些气象变化和动物习性变化之间的关系。我通过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使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下获得科学知识,而且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提高探索天气奥秘的兴趣和能力,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目标:

  1、知道一些气象变化与动物习性变化之间的关系;

  2、能根据动物的特殊表现来推断并预报天气;

  3、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表现欲,提高其探索天气奥秘的兴趣,萌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重点: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去了解动物与气象变化之间的关系、奥秘。

  难点:

  1、能举一反三并通过个别动物的表现归纳出下雨之前的天气具体变化特点;

  2、能运用新学的知识进行判断。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气象牌(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引出→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延伸

  一、引出课题

  1、老师播放[CCTV-天气预报] []

  “小朋友,这位阿姨在干什么?”

  “她是怎么播报天气预报的呢?”引导幼儿一个一个顺序的回答。

  二、看一看

  师:我们除了可以从电视上看到天气,还能从动物身上了解天气。

  1、播放图片[蚂蚁上树] []

  师:“它们是谁?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

  “听听小蚂蚁自己来解释。”点击[蚂蚁]

  “蚂蚁怎么说的?它们为什么要搬家?” 2、点击

  “还有一些小动物在天气变化之前也有一些特殊的表现。我们一起来看看。

  你知道它是怎样来预报天气的吗?请你跟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幼儿讨论。

  “请你来说说,谁能预报气象?”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分别点击[图片](鱼儿上浮/蜻蜓低飞/)。“它是怎样来预报的呢?”幼儿回答后,教师点击,检验幼儿的回答。

  教师小结:“刚刚看了那么多小动物的表现,我们知道了下雨之前气候总有一些变化。有那些变化呢?(幼儿回答,如空气中水分很多、非常潮湿、空气很闷等)一些动物能感受到这些变化,所以就表现出一些反常的现象,人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预知天气的变化了。

  三、天气预报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提问:有了天气预报可以带给我们哪些方便呢?(幼儿积极讨论)

  四、游戏配对。

  孩子人手一份图片,按照所学的知识完成练习。

  布料吸水大比拼(科学)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实验知道各种质地不一样的布料吸水性是不同的,而相同的布料在不同的液体中吸水性也是不同的。

  2、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体验到自由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3、增强幼儿与同伴间的合作意识。

  活动材料:

  棉布、丝绸、羊毛、人造丝、聚脂面料各剪成宽10厘米,长25厘米的长条若干,长木棒若干,水盆若干,记录卡与幼儿人数相同,各种液体:清水、热水、肥皂水、醋。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看录像内容:“夏天快要到了,小红家里有好几块面料,她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她选一块布料做一件夏天的裙子,她希望这件裙子既漂亮又要舒适凉快,你们说选哪一块呢?”

  二、认识面料,并做预测。

  出示各种面料,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出示幼儿记录卡,让自由自由讨论,做出预测,在你认为合适的布料下预测栏上画“√”,并说出理由。

  幼儿记录卡(一)

  注:在实验结果栏里用数字1、2……依次排出各种面料吸水性的程度(吸水快慢及多少)。

  布料

  吸水性红棉布黄丝绸蓝聚脂面料绿人造丝紫羊毛

  预测实验结果 三、幼儿实验,记录结果。

  1、“怎样才能知道你们帮小红选的布料好不好呢,哪一种布料的吸水性是最强的呢?我们自己来试一试就知道了。”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讲解实验要求:如图所示

  3、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讨论实验中的发现。

  4、幼儿根据实验结果,展开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各种面料的吸水性来迁移经验。

  小结:我们可以用吸水多的、透气性好的布料做我们在夏天穿的衣服或者贴身的内衣,而那些吸水性弱的如聚脂面料,可以做成风衣、雨衣等衣服既防水又挡风。

  四、幼儿再次实验,了解布料相同、液体种类不同,吸水性是否相同。

  1、为

  幼儿提供几种不同的液体:清水、热水、肥皂水、醋各一盆,让幼儿任选相同的一种布料分别放入不同的液体,再次进行实验。

  2、幼儿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幼儿记录卡(二)

  注:在实验结果栏里用数字1、2……依次排出布的吸液高度。

  液体

  布料清水热水肥皂水醋

  实验结果 3、幼儿讨论实验中的发现,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进行迁移。

  小结:同一种面料用不同的液体浸泡,其吸水与溶解速度也不一样,因此,平时我们在洗各种面料的衣服时,为了更好的去污,会用较热的肥皂水或用其它一些洗涤用品来浸泡衣服,而只用清水是很难去污的。

  注意事项:

  1、做第一个实验时注意要把五种布挂在长木棒上同时放入水中观察,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2、在做第二个实验时注意布料放入不同液体的时间应该基本相同。

  知识背景材料:

  午饭前我请小朋友到盥洗室去洗手,结果回来的时候,丁丁告诉我她洗手时不小心把袖子给弄湿了,我一看,果然不错,连她里面的衣袖也都湿了。这时,雯雯也挤到我的身边,高高地举起她的`衣袖,神气地说:“我的袖子弄上水也不会湿。”原来她带了一副聚脂面料的护袖,很多孩子都觉得挺奇怪的,为什么有的衣袖容易弄市,有的却不会呢?对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来了解真相,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大班科学活动:小小桥梁设计师

  综合活动:小小桥梁设计师

  教学目标:

  1、通过幼儿自己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幼儿有顺序、有耐性的良好观察习惯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2、培养幼儿认识、探索生活中常见事物蕴含的科学原理的兴趣。

  3、通过幼儿自己操作,培养幼儿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小神童电脑软件、桥梁展示图、纸、笔

  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小熊家门前有一条小水沟,它正在那发愁不知怎么办才能过对岸,小朋友你们能帮助小熊想个办法吗?小熊的好朋友机灵猴也帮它想了个法子,我们一起听听是什么法子?和我们想的一样吗?

  二、边看小神童软件边提问:

  1、机灵猴和小熊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一座什么桥?在古代人们用什么来建造桥梁的?小熊喜欢吗?为什么?

  2、机灵猴和小熊又来到了哪一座桥?赵州桥是用什么来建造的?它的外形怎样?赵州桥和竹桥有什么区别?

  3、它们来到了现代看见了什么桥?钢筋吊桥的用什么来建造的?钢筋吊桥在结构上有什么特别之处?钢筋吊桥起到什么作用呢?你们现在见过哪些钢筋吊桥?

  4、看完了钢筋吊桥,它们又看了什么桥?现代立交桥建立在什么地方?它是用什么来建造的?它对交通起到什么作用?你们在哪些地方看到现代立交桥?

  5、除了机灵猴介绍我们认识的古代竹桥、赵州桥和现代的钢筋吊桥、立交桥外,你们还见过哪些桥呢?

  6、我们一起进入电脑看看一些用不同材料建造的、有不同用途的桥梁。

  三、我们看了这么多桥梁,你们最喜欢哪一座桥?为什么?

  四、小熊现在想到了要建造一座桥,我想请小朋友做一名小小桥梁设计师帮助小熊设计一座桥,好吗?

  五、幼儿设计桥梁。

  六、请个别幼儿向大家介绍他的设计作品,最后一起送给小熊。

  科学活动:绳子的用途

  温州第四幼儿园:金笛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各种绳子及其用途。

  2、乐意开展创造活动,喜欢和同伴交流、分享。

  活动准备:

  1、汉字卡片:挂、系、扎、串(已认识过这四个汉字)。

  2、将衣服、毛巾、图画;没穿鞋带的鞋子;各种有孔的珠子;包装盒分四组摆放。

  3、收集一些关于绳的照片。

  4、宝物筐:各种材质不同、粗细不同、长短不同的绳子、衣架、夹子、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了解材料,引出绳子的主题

  (出示各种材料包括各种绳子)师:你们瞧,桌子上都有些什么?

  (出示四个汉字)师:这几个字能用绳子和桌子上什么东西做好朋友?

  二、分组试一试,绳子的用途

  1、师:老师把它们分成了四组,每组的中间有一个字,看了这个字后,你们四人为一组就要动脑筋把桌子上的东西变一变!

  2、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

  师:你们桌子上的是什么字?怎么变了?

  三、说一说用过的绳子

  师:刚才你们干什么了?

  你们都用到了哪些绳子?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绳子的用途,让幼儿了解各种绳子的特性。

  如:棉绳很软,打在脸上也不痛:尼龙绳比较坚固,可以用来挂重的东西;塑料绳用来做跳绳…

  四、合作玩绳子

  师:绳子还可以用来玩呢,我这里就有一些绳子,带得太少了,不能每个人一根,你们可以几个好朋友一起玩一条绳子,看看哪几个小朋友绳子能玩出新花样。

  玩的过程中及时发现新的玩法,引导幼儿合作完成。

  五、生活中的绳子

  师:小朋友真棒!刚才我们用不同的绳子进行了扎、串、系、挂的活动,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在哪里发现了绳子?

  1、幼儿自由讨论

  2、播放各种绳子的照片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绳子可调皮了,躲起来很难发现,金老师就把这些绳子找出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绳子藏在哪里了?有什么用呢?

  六、结束

  原来生活中还有那么多有用的绳子,那楼下的小朋友肯定等不及了,我们把今天看到学到玩到的赶快去告诉他们吧!

  【实验观察 : 第四阶段】镜子分身术

  幼儿园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镜子的特征以及会反射的道理。

  2.观察理解随着两面镜子之间的角度越小,反射的次数就越多。

  趣味练习

  准备活动

  [自由选择活动-科学领域]- 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 镜子分身术(镜子里有几个小朋友呢?)

  活动内容

  【导入】

  1.观看多媒体资料【镜子分身术】,推测两个镜子对照可以看见很多个物体的原因。

  - 照镜子的时候你看到过好多个自己吗?

  - 在哪儿看到的?

  - 同时用两个镜子照的话,为什么能看到那么多个物体呢?

  【展开】

  2.观看实验视频【镜子分身术】,说说实验目标,实验顺序和备品。

  - 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叫什么?

  - 做实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

  - 利用镜子的特征,观察在镜子的折射下能看到多少个物体。

  - 看一看实验顺序 。

  1)把两面镜子的背面用胶带粘起来。

  2)在镜子中间放一个球。

  3)观察一下镜子折射出的球的数量。

  【活动1:把两面镜子的距离拉远】

  3. 观察两面镜子之间的距离变远的话,球的个数有什么变化。

  - 把两面镜子粘在一起,中间放一个彩球。

  - 镜子折射出来的球有几个?

  - 镜子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的话,镜子里的球的数量有什么变化?

  【活动2:把两面镜子的距离拉近】

  4.观察两面镜子之间的距离变近的话,球的个数有什么变化。

  - 两面镜子之间距离拉近。

  - 镜子里有几个球呢?

  5. 说说镜子之间距离的变化,球的个数有什么变化。

  - 镜子之间变远和变近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呢?

  - 为什么球的数量会不同呢?

  【结束】

  6. 实验结束后,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 镜子分身术(球越来越多)写一写实验结果。

  活动评价

  - 对于镜子特征的理解以及观察的积极度进行评价。(jy46.com)

  教师活动相关信息

  镜子有反射的特征。利用两面镜子看物体的时候,随着两面镜子之间的角度越小,反射的次数就越多,所以就会看到更多的物体。利用同样的原理,用两面镜子制作一个潜望镜,看一看不能直接看到的事物。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螃蟹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螃蟹

  课题生成:

  在主题活动《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中,我们从小班起重点介绍地球七的动物。于是幼儿、老师共同收集了几种动物如兔子、金鱼、寄居蟹,幼儿对这些活生生的动物很感兴趣。

  “菊香蟹肥”的时节,幼儿都吃过螃蟹,他们带来了蟹壳,他们说:熟螃蟹是红色的。因为螃蟹的大钳子要夹人,父母都不让孩子玩活螃蟹,但幼儿却有着强烈的兴趣。于是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为幼儿提供条件,创造机会让他们探索。

  活动目标:

  1、充分体验探索活动的快乐。

  2、了解螃蟹的外形,爬行方向,学会一些简单的观察方法。

  3、激励幼儿勇敢探索,积累一些生活经验。

  活动准备:

  1、四十只小螃蟹,两只大螃蟹。

  2、二十只小塑料箱,四只大塑料箱。

  3、夹子、筷子、手套人手一份。

  4、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

  活动过程:

  1、教师问:你们知道螃蟹吗?(知道)在家里爸爸妈妈让你们玩吗?(不)为什么?

  幼儿l:因为螃蟹凶。

  幼儿2:它有大钳子。

  幼儿3:要夹人。

  2、教师说:今天教师和你们一起玩螃蟹好吗?(好)不过一定要注意螃蟹的大钳子。

  幼儿观察螃蟹:

  幼儿1,只看不动手。

  幼儿2,想用手摸但伸到一半又停了。

  幼儿3,用手碰一下马上缩掉。

  幼儿4,拿起一旁的筷子夹着玩,夹住了螃蟹就叫,掉了就大笑。

  3、幼儿坐在地毯上。

  教师问:玩得快乐吗?(快乐)

  教师说:小动物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它是我们的好朋友。

  教师又问:螃蟹长得什么样子?

  幼儿自由谈,教师巡听。

  幼儿1,背上有壳,是灰黑色的。

  幼儿2,有眼睛,烧熟了是红色的。

  幼儿3,有三只脚。

  幼儿4,不对,有四只脚。

  4、教师说:螃蟹到底有几只脚?大家去数一数。

  5、教师示范,戴上手套捉起螃蟹点数。

  教师提醒:可以把螃蟹捉到小箱子里,仔细看看螃蟹底部是什么样的。

  6、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

  活动中幼儿的勇敢、才智、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另外活动中老师有目的的引导幼儿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学习一些科学知识,使他们在以后的探索活动中更加聪慧。

  不过在活动中觉得“数活螃蟹腿”这个环节较有难度,可以放在螃蟹煮熟后进行。

  专家点评:

  把本活动列为生活活动,可能更加贴切。从整个过程看,并没有什么太难的知识点,但教师把探索精神放在首位,体现的是大班幼儿应有的求知学习欲望,这一点,是值得大家借鉴的。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不一定每次都有众多的难点要突破,只要能激发求知欲望,萌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这样的活动都是好活动。

  反思与讨论:

  这个活动曾为小班设计,现设计为大班活动,你认为还应做哪些修改与补充?

  水流到别的杯子去

  水流到别的杯子去 设计意图:水结冰、融化、水蒸气变成水珠的经验、溶解的秘密, 沉与浮 1:提供不同材料,建议幼儿思考如何使沉入水中的材料浮于水面,或使浮于水面的材料沉入水中。如用牙膏皮做成小船,或将小铁钉放在积木上等。沉与浮 2(立起来的木棍):将小木棍放入水中,发现它躺在水面上。如果在木棍一端粘一大块橡皮泥,或钉上一根大铁钉,都能使它立起来。 活动目标:使用多种材料,玩水的过程充满和有趣。 活动材料:饮料管、纸、牙膏皮、泡沫塑料、小积木、塑料、菜叶、小瓷器、竹片、铁钉、小石子水管、竹片、盛水具、彩色墨水等 活动过程:下午天气热,小朋友都在玩水。今天材料很丰富,但给出一个条件,每人只给一盆水,要节约用水,用完就没有了。用水管连接水的有3组、用大小杯子滔水的有2组、用矿泉水瓶盖扎洞来射水有3组、做水帘洞1组、沉浮和自定义玩法有几组。 “水流到别的杯子去”组;佘馨蕊、张俊骞、覃芷珊、卢艺文、班学佳 *这几个小朋友,把2根管子把3个杯子连接起来,慢慢地将一杯红色的水倒在水杯里玩,发现杯里的红水通过连接饮料管子流到另一个水杯,3杯水慢慢变红了,孩子们高兴极了,饮料管子传送水耶,3杯红水第一次出现流动成水平,水不流动了。 *又观察,张俊骞提出,加水才行,边说边给其中一个杯加水,佘馨蕊:水从管子流过去了,3杯红水又第二次流动成水平,水又不流动了。 *老师提醒小朋友想办法让一杯水高一点,观察会怎样。卢艺文从旁边小菜园里取两块土,和班学佳一起把一个杯子垫高起来,红色的水又流动了。 *就这样反复做做学学。覃芷珊用手指搅拌水,红水没有原来这样红了,变淡了。 *老师说:为什么水会流过去呢?卢艺文说:水要斜坡才行。 比较水位高度与流的快慢之间的关系,体会水由高处往低处流的特性。体会水的多少和颜色深浅变化的关系。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猜猜讲讲了解不同动物的尾巴都有自己的用途。

  2、进一步培养幼儿大胆表达及探索动物秘密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尾巴”

  1、今天本来有很多动物朋友来跟我们做游戏,但是它们很淘气,要和我们捉迷藏,让我们来找它。

  出示各种动物的图片(遮住身体露出尾巴)

  2、这些动物太粗心了,把头和身体藏了起来,可是什么露出来了?

  ——尾巴

  3、哎!尾巴在外面我们就能猜出它是谁?谁来猜猜看。

  ——这是马的尾巴,因为马尾巴是长长的,像……

  ——这是豹子尾巴,因为它身上有斑点

  出来吧,我们猜出你是谁啦!

  小结:每种动物都有尾巴的,而这从它的尾巴的不同,我们就猜出它是谁。 二、交流讨论图片上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1、动物尾巴有什么用?

  ——鱼的尾巴可以控制方向

  ——马的尾巴可以驱赶蚊子苍蝇

  ——壁虎可以逃生

  ——松鼠的尾巴可以保持平衡,作降落伞

  ——猴子的尾巴是第三只手,可以把身体挂在树上

  2、小结提升,这些动物的.尾巴都很重要,有的……

  3、观看录象

  我们来看一段录象,听听我们说的对不对。 三、对尾巴作用的延伸及规类

  1、原来有很多种动物都有尾巴,包括人怎么样?

  (人以前也是有尾巴的,现在因为人类很聪明所以不需要尾巴了,但是很多动物不是离不开尾巴的)

  2、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动物的尾巴也很有用的?

  鱼:把握方向,像船上的舵。

  马:驱赶蚊蝇

  猴子:

  壁虎: 3、总结:提升

大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幼儿在玩水中感知水的特性,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可流动的以及水的三态变化。

  2、通过动手操作实验,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脑动手能力。

  3、激发幼儿对水的探究兴趣,懂得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每人两个分别装有水和牛奶的杯子、雪花片若干,大塑料盆,冰块、酒精灯、烧杯等。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新课

  师:今天有位神秘的小客人要来做客,我们猜猜它是谁?“一样东西真稀奇,看得见,抓不起,洗衣做饭离不开,洗手洗脸需要它。”(打一自然物:水)

  师:小朋友们都玩过水,可是你知道吗?(压低声音夸张状)水呀,还有许多秘密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水的秘密,好不好?

  二、探究水的特性

  1、看

  教师请幼儿出示装有牛奶和水的透明杯子。

  师:你们面前是一杯水和一杯牛奶,请小朋友只用眼睛看,说说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只用眼睛看语气重一些)

  幼:水清清的,牛奶浓浓的;水是无色的,牛奶白色的。

  小结:水是无色的。

  2、尝

  教师请幼儿尝一尝牛奶、水有何不同?

  幼:牛奶酸酸的甜甜的,水没有味道。

  小结:水是无味的。

  启发幼儿:水与牛奶比,还可以与什么比尝是无味的?

  例如:酒是辣的,酱油是咸的,加深水是无味的。

  3、观察

  教师在水杯、牛奶杯中分别放入一片雪花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觉,例:你能看见吗?为什么?

  幼:水中的雪花片很清楚,而牛奶中的看不清楚。水是透明的,而牛奶不透明。

  小结:水是透明的。

  启发幼儿想办法: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水是透明的?

  例如:把小手放入干净水中,隔着盛满水的瓶子互相能看见等。

  4、动

  教师用饮料瓶制作一个水槽,下面接一个盆子,让幼儿观察水是怎么进了下面的盆里的,幼儿就会说出是流进去的,从而得出水是流动的。几人一组将杯子里的水倒入盆中,让幼儿亲身感知水的流动性。

  师:水的.流动性还从哪里看出来?启发幼儿说出如拧开水管、小河流水等。

  小结:水是流动的。

  5、师幼共同总结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可流动。

  三、认识水的三态

  1、水变冰

  师:水对小朋友说:“我还会变魔术。”(压低、夸张状)

  幼:啊,变魔术。

  师出示事先冻好的冰:“这就是水变得,水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冰?”

  幼儿:天冷时?在冰箱里。

  小结:当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水变成冰。

  2、观察体验冰变水

  (1)请幼儿用手摸一摸,说出感觉(冰冰的、凉凉的、硬硬的、滑滑的)。

  (2)师:想一想冰在什么情况下变成水。

  幼:天气暖和了放在热水壶上加热

  教师把冰放入烧杯里在酒精灯上加热,验证幼儿的猜测。

  小结:冰在温度变高时就会慢慢变成水,而且温度越高化的越快。

  3、操作实验水变水蒸气、水蒸气变成水

  (1)提问:①玻璃杯里的水加热会怎么样?

  ②爸妈烧开水时你发现了什么?

  ③热水杯上盖一张纸,你会发现什么?

  (2)实验观察

  ①在酒精灯上给水加热,引导幼儿观察水的变化。

  幼:“有热气出现”“有水气”

  小结:水变成了水蒸气

  ②在热水杯口盖一纸片,请幼儿观察纸片变湿了。

  小结:水蒸气随温度下降变成了水。

  4、师幼共同总结水有三态: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

  四、讨论水的用处

  师:小朋友们分小组讨论“水有什么用处?你见过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如果没有水,会怎样?我们怎样保护水资源?”

  幼儿讨论得出:水对人类,对植物、动物用处特别大,水可以洗澡、洗脸、洗菜、浇花、浇庄稼,动物也离不开水。

  教师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播放多媒体,加深幼儿对水的认识及增强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总结:水对我们用处很大,我们一定要节约用水,不能浪费水。

  【活动延伸】

  教师同幼儿在手工区一起制作宣传节约用水的图片,增强幼儿节约用水意识。

大班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叶子由叶柄、叶脉、叶肉三部分构成。

  2、通过操作实验发现树叶里的秘密(叶绿素),从而发现常青树和落叶树的不同。

  3、能相互交流探索过程,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树叶若干,叶子结构图。视频展示仪

  2、木棍、一次性纸杯、记录单,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

  师:前两天我请小朋友收集了很多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叶子,现在请你来说一说,你见过的叶子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呢?

  幼1:它们的形状好象都不一样呢。

  幼2:我发现他们的颜色也不一样。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发现叶子的有黄色、绿色、红色很多的颜色,形状也是各不相同的。

  二、认识树叶的结构

  师:树叶除了形状和颜色不同之外,还有哪些秘密呢?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树叶,请你们每人选一片树叶,看一看,摸一摸,找找树叶上面有些什么?(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幼1:我觉得摸上去软软的。

  幼2:有一个小柄可以拿着的。

  幼3:中间还有一点点“小经”的。

  师总结:小朋友观察地真仔细,说得也很好,可以拿在手上,连着树的那个小柄叫“叶柄”。

  摸上去软软的,就象我们人身上的肉一样,叫叶肉。还有中间的小小的“小经”叫“叶脉”。

  三、幼儿观察并讨论

  1、幼儿把树叶拿到中间坐好,并塞在椅子底下。

  师:你发现树叶上有什么?(请一名幼儿拿着树叶上来讲讲,教师通过视频演示。

  2、出示结构图:根据幼儿的介绍引导他们发现树叶有(叶柄、叶脉、叶肉)三部分组成。

  请其他幼儿把椅子底下的树叶拿出来,找一找“你的树叶上的叶柄、叶脉、叶肉在哪里?

  3、找探索树叶里面的秘密

  我们刚才通过观察发现树叶有叶柄、叶脉、叶肉三部分组成的,那你们来猜猜看,树叶里面会有些什么呢?

  4、幼儿回答

  请幼儿做实验:准备两种颜色的树叶(黄、绿)请幼儿将两种颜色的.树叶分别放在一次性被子里捣碎,看看会有什么不用的变化?并把发现的记录下来。

  5、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请个别幼儿拿好记录单,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小结:绿色的叶子有绿色的水分,黄色的叶子没有水分也没有颜色。绿色的叶子里面绿色的汁叫叶绿素。这个叶绿素能够制造氧气,有了它我们小朋友就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了。

  四、介绍常绿树和落叶树

  师:那黄色的叶子为什么没有水也没有颜色了呢?(因为这种黄色的树叶叶子很薄,里面不能吸收很多的水分,到了秋天被风一吹就从树上掉下来了,所以我们叫它落叶树;而绿色的叶子比较厚,还有一层油膜,能够吸收足够的水分,所以它能牢牢的长在树上,这种树我们就叫它常绿树了。

  五、叶绿素作画,教师讲评作品,结束教学活动。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6-14

大班《电》科学教案04-13

大班《地球》科学教案04-13

大班教案科学教案11-10

大班蜗牛科学教案09-30

大班生活科学教案03-06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03-24

大班科学教案04-09

【荐】大班科学教案04-06

大班科学教案:气球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