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三峡》教案

《三峡》教案

时间:2023-05-12 16:12:57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三峡》教案范文集锦十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峡》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三峡》教案范文集锦十篇

《三峡》教案 篇1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咱们安阳是汉字的故乡,中国的每一个汉字都有着丰富的内涵。比如"峡"字,从字面上看,你看到了峡中有什么?(生答"山"。)往深层里想,你联想到峡中还有什么?(生答"水"。)对,词典上解释:两山夹水的地方称之为"峡"。水因山而活泼,山因水而灵秀。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去欣赏中国的峡中极品--长江三峡。

  (板书题目及作者:三峡 郦道元。)

  二、出示目标

  心中有目标,学习效率会更高。让我们一起来明确今天的学习目标。

  (投影出示学习目标,齐读)

  1.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2.揣摩作者笔法之妙。

  3.感悟作者三峡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读好三峡文

  我们已经接触到的几篇文言文,那么读好一篇文言文要做哪几步:读准、读懂、读美。下面我们进入第一环节。我来挑战

  读准 齐读:屏显 读准字音我能行。

  认读生字:襄陵? 沿溯 素湍? 属引? 泪沾裳(释“裳”齐读)

  读懂 齐读:屏显 准确解释我能行

  1.掌握下列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自 阙? 奔 霜? 绝? 三(释“通假字”“一词多义”现象)

  2.重点点拨下列句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三生分)

  读美:疏通了文意,大家对课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谁愿意把课文美美的读一遍?一生朗读(配乐),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认真听,把听到的内容转化为美的画面。这位同学读得真美。大家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不是像屏幕上显示的一样美呢?(画面一组)

  过渡,如此美不胜收的风景,怎能不让我们佩服造化的鬼斧神工呢!

  (二)读赏三峡景

  1、(寻找美)思考:1)本文主要写了三峡的哪几种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你能各用一个词概括出每种景物所体现出的美的意境吗?

  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展示,品读 明确? 提示

  山:怎样的山? 连绵高峻 高峻美(雄壮美)

  夏水:有什么特征 凶险迅疾(师范读指导)? 奔放美? 《早发白帝城》春冬:景色如何?? 清静幽美 清幽美

  秋景:给你什么感觉? 凄凉寂静 凄婉美

  2、(欣赏美)在郦道元的笔下三峡景色千姿百态,风格迥异,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除了抓住特点写景之外,还采用动静结合的笔法,使文章显得张弛有度,舒缓自然。你能具体说说吗?可以用下面的格式

  ?“我发现了三峡的----是静态美或动态美,你看-------------------------------------。他(她)多像一个--------啊。”

  有一定的难度,启发、归纳、思考写出来,展示欣赏

  ? 例 :我发现了三峡的山是 静态美,你看,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高耸入云,遮蔽天空,挡住阳光。他多像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啊。

  山---高峻美? 夏水---奔放美? 春冬-----清幽美 秋景---凄婉美

  男子汉? 英雄汉?? 美少女 怨妇

  顶天立地?? 风风火火? ?? 清秀文静 忧伤孤独

  高大壮实?? 闯九州 色彩艳丽 望穿秋水

  平静舒缓 激烈紧张? 静中微动 静寂忧伤

  ? 过渡:动静结合,美妙无比

  (三)读透三峡妙

  好文章总是百读不厌的,再看课文,你认为作者的写作笔法之妙还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给大家分享一下。(小组交流展示)

  例:文章结尾去掉引用的渔歌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明确:融情于景;突出三峡渔夫的悲惨生活;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也渲染了三峡秋景凄凉肃杀的特点。)

  (四)读懂三峡情

  动静结合,写作笔法灵活多样,有一句名言说得好“文似看山不喜平”,这在郦道元的`笔下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我提议大家把这篇美文美美的再读一遍,再领略三峡的无穷魅力,男生读前两节,要读出阳刚之美;女生读后两节,要读出阴柔之美。

  非常棒,男生读的气势磅礴;女生读的宛转悠长,把老师都陶醉了,(掌声鼓励自己)我只想说:此景未必天上有,人间只应三峡寻,本文寓情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三峡的热爱之情,作者郦道元在文中也有一句直接抒发情感的句子,大家找一找(明确:良多趣味),正是作者对三峡的真诚赞美,热爱之情,才成就了这篇流传千古的佳作。

  (五)拓展延伸

  如今的三峡可以说是高峡平湖,景象更加壮美,想看看吗?大家来欣赏一组图片,看后为三峡写一则广告语。

  是呀,我们的祖国自然美景比比皆是,有张家界的索溪峪,桂林的漓江,还有五岳、黄山……数不胜数,老师想起了省实验中学顾少强老师那封最具情怀的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想说:中国那么美,我想去看看。我们大家呢?欢迎到内黄游玩,感受枣乡风情,祭拜人文始祖。

《三峡》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2.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3.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4.学习古人写景的方法,体会其语言的精妙。

  5.引导学生在想像中再现景物,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难点: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显示《三峡》图。

  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峡》。

  二、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下面老师先了解一下同学们已掌握的情况。先请大家齐读一遍课文。(评价:同学们读得不错。声音洪亮,字音、停顿掌握得也不错。请大家看屏幕,来做两个题。)

  哪位同学来说说下面几句话的'含义?

  (对他们的答案,同学们有不同看法吗?

  (1)下面我们来看看文章的内容。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2)既然写四季的景色,那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

  (3)的确,郦道元写文章正是为了突出三峡的特点。那这篇文章到底突出了三峡的什么特征呢?你是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看出来的?

  (4)郦道元抓住特征,仅仅用155个字,就为我们展现三峡无穷无尽的美景。这篇《三峡》被称为我国山水游记的先导,被誉为千古美文!今天我们就要反复朗读,来品味它的美,最后要有感情地背诵它。

  (过渡)要想品味文字之美,就必须学会运用想象,领略文中美景。做到“目中有景”。(板书:目中有景)

  2、 品读三峡

  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文中描绘的景色,准备用“三峡的 美”说一句简单的话。

  (1).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三峡?

  (2).如何描写三峡山的?抓住了山怎样的特点?

  (3).如何描写三峡的水的?

  (4).概括三峡不同季节的美.

  三峡的水美。三峡的秋色美。哪位同学来说说?

  三峡的春冬美。你看,雪白的急流,回荡着粼粼的清波;碧绿的深潭,晃动着秀美的倒影。还有那绝壁上的怪柏,苍劲嶙峋;还有那 “悬泉瀑布”,水声阵阵,细沫飘洒,让人心驰神往。

  3、赏读三峡:

  三峡美景让人赏心悦目。请同学们带着对美景的想象,出声朗读课文。

  (1).写景是为了抒情,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在写山、水、四季的时候,文中表达的感情一样吗?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3).知道本文动静结合.摇曳多姿的写作风格

  (4).体会语言准确,精炼,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4、吟诵三峡:

  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不过,要想感动别人必须先感动自己。读的时候,一定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投入自己的真实情感,用心体会山的高峻,水的湍急,春冬的静谧,秋的凄凉,就是要做到“心中有情”。

  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齐背课文。

  三、拓展练习:

  水是三峡的灵魂,请仿照文章写景方法描写你见到过的最美丽的水。(50字左右)

《三峡》教案 篇3

  一、教学设想

  《三峡》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描写了三峡四季的壮丽景色。语言精练,思路清晰。读起来朗朗上口。但由于是一篇文言文,刚上初一的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可能会有枯燥之感。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本文要达到的课标要求:

  1.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文章的朗读、体味。

  二、教学步骤

  (一)谈话启发,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很喜欢旅游吧?你都到哪儿旅游过?能不能给大家谈一谈?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入新课。

  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进行引导)大家小小年纪,游览过的地方还真不少。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今天我们就来做一次免费的旅游,去欣赏一下长江三峡的美丽风光,好吗?

  (二)播放《三峡风光》光盘

  师:自古以来,三峡以其壮丽的风光激发了众多文人的灵感,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篇,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有关的`诗文呢?

  学生自由发言,师生参与补充,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文章,看看他笔下的三峡是怎样一番景色。

  (三)播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

  师:这篇课文虽然短小,但生字比较多,而且又是文言,大家能不能克服困难,把它读得自然流畅?遇到困难时,可以在小组内互相请教,也可以和老师交流。

  既摆出困难,又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

  师:大家刚才自己读的都不错,哪些同学能给全班同学读一读?

  可通过多种朗读形式,使学生体会文章精炼的语言,品味其中的意境。

  (四)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师:大家通过刚才的朗读,已经初步体会到了作者笔下描述的三峡的美,下面,我想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文中的内容,为游客编一篇介绍三峡风光的导游词,看哪一组同学编得最好。对文中词句理解有障碍的小组,可以请其他组帮助,也可以与老师交流。

  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将比较枯燥的文言文翻译生动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在巡视过程当中,可视学生提问情况帮助学生解决重点和难点词句。如:“虽”、“属”、“两岸连山,略无阕处”、“清荣峻茂”等。

  2.各小组展示所编的导游词,教师视情况进行评点,学生推选出最佳小组。

  3.分析体会文章写景特点

  提问:大家刚才在写导游词的过程当中,是否注意到了这篇文章的写景有什么特点?哪些句子是你认为写得最美的?能不能给大家分析一下?

  (此环节的设计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写景顺序,如:按照景物先写山,后写水;按照季节由夏——春冬一秋。学生分析词句时,教师可伺机点拨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等写作特点)

  (五)再次播放《三峡风光》光盘

  让学生学习文中的手法描述自己在屏幕上所见到的景色,或谈谈观看风光片与读郦道元的《三峡》的不同感受。

  (六)布置作业

  1.写一段文字描述家乡的美景或你所游历过的山川名胜。

  2.喜欢绘画的同学可以根据课文画一幅三峡风光图。

《三峡》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

  2、培养学生翻译文言文及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课堂学习过程与方法设计

  1.利用多媒体播放三峡图片,生边听教师范读课文边欣赏三峡美景,体会作品情感,进入作品情境。

  2.生个别朗读,其他同学听课文看图片,想象三峡美景。

  生积累重点实词:

  自:从,由。这里是在的意思。阙:同缺,阙处:中断的地方。

  自非:如果。曦:日光。襄:上。或:有时。宣:传达。

  奔:这里指飞奔的快马。疾:快。素:白色的。良:实在。

  湍:急流的水。属:连续不断。寒:清凉。三:这里是虚数。

  生:从山水两方面。

  生: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抓住了山连绵,高峻的特点。

  生:抓住了不同季节水的特点展开描写。夏:猛,急。春冬:清,静。

  生:夏——奔放美。春冬——清幽美。秋——凄婉美。

  生研讨后归纳

  1.抓住了景物特征展开描写。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3.动静结合,摇曳多姿。

  4.语言准确,精炼,富有表现力。

  生:自豪,为我们祖国又多了一个世界之最而自豪。

  生:感动,为我们祖国所取得的光辉成就而感动。

  生:震惊,为祖国现代化发展之迅速而震惊。

  生:在为自己是一个炎黄子孙而自豪的同时,我更要加倍努力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加辉煌。

  师:对,为了祖国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扩展阅读:

  1.李白《早发白帝城》

  2.吴君《与朱元思书》

  3.余秋雨《三峡》

  师检查文言实词的积累:

  自:从,由。这里是在的.意思。阙:同缺,阙处:中断的地方。

  自非:如果。曦:日光。襄:上。或:有时。宣:传达。湍:急流的水。属:连续不断。寒:清凉。三:这里是虚数。

  感悟文章:利用小黑板出示思考题,生小组合作研讨。

  思考:

  1.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三峡?

  2.如何描写三峡山的?抓住了山怎样的特点?

  3.如何描写三峡的水的?

  4.概括三峡不同季节的美

  师:美丽的景色需要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写,需要高超的手法去展现,这样才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这一点三峡的作者郦道元做到了。请同学们分析本文在写景及语言上的特色。

  口语交际:三峡不仅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更具有神奇秀丽的人文景观。三峡水电站就是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现在请同学们欣赏三峡工程图片。举世文明的三峡水电站正在建设中,到那时它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听到这一消息同学们有何感受?

  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领略了三峡优美的自然风光,让我们带着对三峡美好的情感和无尽的遐想,带着对祖国美好的祝愿,一起努力学习,发奋图强吧。

  教后反思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教学中应注重朗读和涵咏品位,从而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分析文章景物描写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片段写作训练,不失为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

《三峡》教案 篇5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义,感知课文内容。(重点)

  2.掌握景物的特点和描写方法,把握作者的情感。(重难点)

  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培养语感;自主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三峡的自然之美,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三峡画卷中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疏通字词

  1.走近作者及作品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我国古代卓越的地理学家、散文家。出生于官宦世家,曾任御史中尉、河南尹等职。他是一位奇才,自幼好学,博览群书,涉猎天文地理等广泛领域,所撰《水经注》是一部专门研究河流水道的书籍。《三峡》便是其中的一篇,是描写长江三峡壮丽景色的游记性散文。2

  2.长江三峡: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它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3.学生自读课文,借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郦(lì) 阙(quē) 溯(sù) (yǎn) 属(zhǔ)

  4.指名朗读。

  5.听录音,从整体把握课文。

  6.教师点拨。

  (1)通假字

  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

  (2)一词多义

  ①自:A.自三峡七百里中(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B.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②绝:A.沿溯阻绝(断) B.绝 多生怪柏(极) C.哀转久绝(消失)

  7.翻译课文。

  目标导学二:理解课文,分析写法

  提问1:课文从哪两个方面写三峡的美?找出具体描写三峡山和水的'语句,分别做好记号。在描写三峡山的语句中,找出关键字词来说明三峡山的特点。

  明确:山和水。写山的关键字词:连、无阙、重、叠、隐、蔽。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高峻美。

  提问2: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水的?每个季节的水有什么特征?

  明确:顺序:①季节顺序:夏、春冬、秋;②根据水由旺到枯的变化过程。夏季 关键字词:襄、阻绝、朝发暮到、乘奔御风 特点:水势浩大、流速迅猛(层层铺展)——奔放美;春冬 关键字词:素、绿、清、影、清荣峻茂 特点:水退潭清、风景秀丽(动静结合)——清幽美;秋季 关键字词:寒、肃、凄、哀 特点: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侧面描写)——凄婉美。

  提问3:山,雄浑苍凉,充满阳刚之气;水,浩荡奔涌,蕴涵阴柔之美。我们面对平面的文字,眼前却涌现出生动的画面,这与作者写景手法的高妙分不开。让我们一同来探讨课文写景的方法,从中获得有益的经验。

  明确:写“山”和“水”都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写夏天的“水”水流湍急,既有“沿溯阻绝”的写实概括,又有“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形象夸张;写春冬的“水”侧重描摹水之色彩,如“素”“绿”“清”等。写水不离山,写山不离水,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三、板书设计

  可取之处 紧扣文本特点,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梳理。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为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字词、内容、情感打下了基础。

  不足之处 因花了不少时间在整理字词上,导致课堂的教学任务过重,后面处理得较为仓促。

《三峡》教案 篇6

  执教: 秀中分校 马玉琴

  开课时间: 20xx年11月25日

  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3、展开想象,体味文章意境。

  品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独特美。

  体味文章意境。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外国朋友曾经问他说:“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 同学们猜是哪个地方?(三峡)那么,三峡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呢,请看:

  (播放三峡风光片)

  看来,三峡的确魅力无穷。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着郦道元,一起走进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峡,去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请同学配乐朗读课文。(多媒体课件)

  3、请大家齐读课文。(多媒体课件)

  4、同学们自读课文,理解句意,自由欣赏三峡风光。(如对课文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可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解决)。

  刚才我们初步领略了三峡风光,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学生自由发言)

  三、赏读课文,理解文意。

  过渡:

  听这些同学一说,我们脑海里有了一些对三峡的印象了,但还有点儿模糊,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领略三峡的美,四人小组合作,任选一景,用自己的话把它详细描述下来,好吗?(四人小组合作,一人执笔,其余三人口头描述。)

  (组内代表发言)

  过渡:

  听了我们同学的描述,真的让人晃如身临其境,如此雄伟壮丽的奇景,散文家郦道元却仅用一百五十余字来描绘,且尽传其神。归纳起来看:

  课文主要写了三峡的哪几方面的自然景观?(山水。)

  请同学们用简洁的文字归纳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

  (山是高峻的、连绵的`、水是湍急的、清澈的、凄寒的、等等。)

  四、拓展延伸:

  过渡:

  三峡自古就有“山水画廊”之称,三峡的山,千年屹立,三峡的水,从古流到今,今天的三峡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观呢?三峡现在正在进行一项规模空前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那就是——

  三峡大坝工程。

  大家有查到关于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师生共同交流,多媒体展示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20xx年11月6日,具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

  20xx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开始第二次蓄水,三峡水库的水位在135米的基础上悄然涨到137。4米,10月31日,坝前水位提高到139米。

  20xx年,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达600公里,最宽处达20xx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到20xx年三峡三期工程竣工,水位将抬高175米,请对照课文和查找的资料及图片,展开想象,描绘一下那时郦道元所描写的景观会有怎样的变化?

  (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

  小结

  郦道元笔下的山水画卷已成为三峡历史的美好回忆,今朝的三峡正放射着世人瞩目的光辉,宏伟的葛洲坝工程,红火的三峡工地,正在成就着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观。我相信,不管这块神奇的土地怎么变,三峡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永远不会变,三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三峡!三峡承载着我们永远的爱!

  作业:

  1 对三峡工程众说纷纭,你的看法呢?结合课文和你查找的资料,谈谈你对建立三峡水利工程的看法。

  2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以“三峡”为主题的板报。

  板书设计:

  (山)-- 奇险

  夏 湍急

  三峡 --(美)

  (水)-- 春、冬 清幽

  秋 凄清

《三峡》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学习古人叙事抒情的方法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4、积累文言词汇

  二、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或图片,要求学生对三峡有些了解

  2、 收集有关长江或三峡的诗句

  教师准备:1、网上搜集有关三峡的图片,各个角度的精选一副

  2、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诗句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认识作者郦道元,是在《中国石拱桥》,它提到了《水经注》,回忆书的内容,《水经注》是记叙我国江河分布的专著,提到我国的江河,长江与黄河最具代表性, 关于黄河的诗句我们学了不少,那么关于长江呢?(师生共同吟诵有关长江的诗句)

  2、 长江确实壮美,尤以三峡为甚,让我们目睹一下三峡的美景。(多媒体展示三峡的美景)三峡指上游自重庆白帝城至湖北宜昌之间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都说瞿塘雄、巫峡绚、西陵险,下面的几句诗各是写哪个峡的?是否验证古人的说法?

  多媒体展示:有关三峡的诗句

  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月明中

  3.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

  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

  4.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5.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

  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7.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

  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注】此设计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三峡的特征,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他们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3、 看着现代的画面,读着古人的诗篇,我们知道,长江不仅壮丽于现在,更壮丽于过去,你觉得三峡最美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还是朗读过后再来解决。(学生齐读)

  4、 复习生字词,再次齐读课文。

  多媒体展示:本文的生字、读音

  quē xiāng yǎn zhǔ

  阙处 襄陵 绝巘 嘱引

  sù shù xī tuān

  沿溯 飞漱 曦月 急湍

  xiào zhàng

  长啸 重岩叠嶂

  【注】此项环节设计意在强化学生的诵读能力,切实抓好基础。

  5、 师生带着寻美的眼光找寻三峡最美的所在,教师引导:在山水

  (学生回答一有沾边,便及时鼓励:你们跟郦道元真是心有灵犀,他也觉得三峡美在山水)

  6、 好的诗文不需要也不要求每个字都会翻译,因为美需要的是体会而不是肢解,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文中三峡的美景。(各组一名学生限时1分钟描绘)

  【注】此项环节设计意在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7、 教师点评:这几位同学描绘的重点应该在哪些方面?(在山水)点出较好的同学给予鼓励

  8、 山是雄奇、险峻的山,水是清幽、柔美的水,山美水美,面对美景,你总不能说好美好美,古人可没照相机,他如何传达目睹的美景,一是认真观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二是运用恰当的语言。联系你所见过的山,运用你脑中描写山的词库,你能说出哪些?

  多媒体展示:总结描写山的词库

  险峻 磅礴 嶙峋 峻峭 突兀

  巍峨 峥嵘 连绵 逶迤

  千山万壑 峰回路转 峰峦叠嶂

  悬崖峭壁 深山幽谷 冰峰雪岭

  文中如何写山?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注】此项环节设计意在引导学生积累词汇

  9、 教师点评:我觉得是郦道元描绘的山美,他是针对山的高这个特点进行描绘,而你们还谈不上描绘,只是词语的堆砌,因为你们脑中并无一副完整的图画。现在,试想着有一副水的图画(瀑布、泉水、小溪),你能说出哪些词语来描绘?

  (小组竞争进行想象积累性的描绘)

  【注】利用初中生好胜的心理,故意给他们一个下马威,激起他们思考的激情

  10 这次是你描绘的水美还是郦道元描绘的水美?先看一下郦道元的水,万物因水而有灵性,水因季节不同而呈不同景象,郦道元在描绘水时是分季节来写的。

  多媒体展示:水因不同季节呈现不同景象

  夏之景: 沿溯阻绝

  春冬之景: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秋之景: 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多媒体展示:总结描写各类水的词库:

  潺潺 淙淙 涓涓 汩汩

  奔腾 咆哮 澄清(澈)

  汹涌澎湃 浩浩荡荡 波澜壮阔

  惊涛骇浪 万丈狂澜 烟波浩渺

  碧波荡漾 飞瀑溅玉

  【注】此环节把文本和课外积累相结合,牵着他们带着好胜的心进入下一环节

  11、教师点评:我觉得还是郦道元描绘的'水美,水不可能脱离其他事物而单独存在,若是溪水,它有细沙、鹅卵石相伴;若是泉水,它有青松、绿柳相依;若是瀑布,它必与悬崖、岩石同时出现,作者没有只看到单纯的水,而是把水与周边的景物紧密相连,这样,有个性的水,三峡的水便活生生地出现在面前,而且,他多用四字对偶句,句势略有变化,这样读起来很有节奏感,语言显得精炼,充满生气。

  12、 让我们再次欣赏本文的山美,水美和语言美。(学生齐读)

  13、 多媒体欣赏图片:找出与之相符的诗句,体会文中简练的语言。

  ①深溪横古树,空岩卧幽石。

  ②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③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④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⑤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泉声峦翠微。

  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注】此环节为课外拓展,在欣赏放松的同时积累知识,增强文化底蕴。

  14、 诗句再好,意境再美,终究是别人的,还好现在引用不用付专利。我们能否学着用优美简练的语言进行描绘。选定你想描绘的一副山水画,结合文中的句势,等下同学们一起对号入座,能对得上号,说明你观察仔细,对得上号,又能赢得同学的掌声的,证明你已学到本课的精髓了。

  【注】此环节为课内兼课外的习作,训练学生的观察、书面表达能力。

  15、 小结:点评学生习作,道出本节课重点,学习短小优美的文章,讲究手、脑、口、眼并用,让我们再次用自己美妙的嗓音诠释一下美。

  【注】在朗朗书声中结束本文的学习,意犹未尽。

《三峡》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生字,翻译、理解课文内容并熟读成诵。

  2、品析课文,展开想像,领略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3、学习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教材分析

  北魏郦道元的《三峡》,描写了三峡春、夏、秋、冬四季的美丽景色,是写景散文中的上乘之作。文美,也容易理解,对初一学生而言,结合树下注释读懂弄通不困难,关键是要适当地学会学习文言文的一些方法,如读准句读,特殊字词和句子的用法;关键是了解写景散文运用的写作手法和文章的布局(写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教学设想:

  教学过程中尽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欣赏三峡风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熟读成诵,积累理解”的环节对课文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并结合书下注释通过圈画法把字词和译文一一对应,尽量字字落实;通过“品读课文,解决问题”的环节时问题呈现,然后一一解决,使学生明了写景散文运用的写作手法和文章的布局。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三峡风光,感受引读。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三峡美景是其中之一,欣赏几幅长江三峡的风景图吧!美丽的三峡引得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学生齐读)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也用优美的文字给我们展现三峡之美,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文言文《三峡》。(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了解《水经注》和郦道元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他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板书 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地理志,也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土录,是一本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水经注》的文体骈散相杂,写景部分多用四字句,受楚辞、汉赋影响,富有文学气息,对后世影响较大。

  三、熟读成诵,积累理解

  1、初读课文

  (1)对照注释,小声自由朗读,初步读准课文字音。

  正音:阙(quē) 叠嶂(zhàng) 曦(xī)月 襄(xiāng)陵 沿溯sù))

  素湍(tuān) 绝t(yǎn) 长啸(xiào) 属(zhǔ)引 哀转(zhuàn)

  (2)教师范读古文,学生注意难读易错的字音和停顿

  (3)学生放声朗读,体会感受赞美之情。

  (4)学生两两互读,相互指出。

  2、研读课文

  学生个别朗读,读清句间停顿。老师于疑难处点拨,或让学生探讨。

  朗读停顿训练重点: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矿襄陵 [襄陵:动补短语,漫上丘陵]

  沿//溯/阻绝 [沿溯:并列短语,上行和下行)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素湍:偏正短语,雪白的浪花)

  [回清:动宾短语,回旋着清波]

  绝t/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清,指水清;荣,指树荣;峻,指山高;茂,指草茂。]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疏通文意

  学生圈点勾画,利用工具书和书下注释,试译短文。(四人人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把意见综合到一处,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

  (1)重点字词解释:

  略无阙处(毫无) 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隐天蔽日(隐蔽天日,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夏水襄陵(漫上) 不见曦月(太阳)

  沿溯阻绝(断) 或王命急宣(有 )

  虽(即使)乘奔御风(这里指飞奔的马)

  不以疾也(不如) 绝t多生怪柏(险峻的山崖或山峰)

  素湍绿潭(急流的水) 飞漱其间(冲刷)

  良多趣味(确实) 属引凄异(连续;延长)

  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林寒涧肃(寂静)

  空谷传响(回声) 故渔者歌曰(所以)

  (2)重点句子翻译: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看不见月亮。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隔断了。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山石林木的倒影。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4、朗读比赛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试着背诵课文,开展小组比赛

  5、反馈交流

  读完课文后,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交流。

  四、品读课文,解决问题

  (一)问题展现

  问题一、三峡很美,哪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呢?你能用“三峡的____ 美,你看 ,它有 的特点”的句式说一说吗?

  例1:三峡的 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山有绵长、多、陡峭、高峻的特点。(板书:山――奇险)

  例2:三峡的水美,你看,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隔断了。水有迅猛的特点。(板书夏水――迅猛)

  三峡的水美,你看,一千二百里的水路,早上出发,傍晚就到了,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水有迅疾的特点。

  三峡的水美,你看,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激流回旋,清波荡漾,水有清幽的特点。(板书春冬之水――清幽)

  例3:三峡的秋美,你看,高猿长啸,声声在山谷中回荡。三峡之秋有萧瑟凄凉的特点。(板书 秋――萧瑟凄凉)

  问题二、 作者写景运用了哪些方法?

  (二)讨论明确: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正面写山的长、多、陡、高。“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说明江面狭窄,两岸群峰相连,峭壁对峙,山下只见一线天。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描写,可见其凶险。“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侧面表现江水迅疾。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正面描写猿啼凄凉怪异,回声久久不绝,悲哀婉转,到处笼罩着悲寂、凄凉的气氛。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以忧伤的渔歌作结暗示三峡渔民的悲惨生活,侧面表现三峡之秋的萧瑟凄凉。

  2、动静结合。

  静景:山 动景:水山(两岸连山,群峰对峙) 水(夏:大水猛涨,江流湍急; 冬、春:素湍绿潭,清荣峻茂; 秋:林寒涧肃,哀猿凄清。)

  3、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如:文中描写春冬二季的景象,以“素”、“绿”绘色,以“湍”、“悬”、“漱”绘形。这些皆与“清荣峻茂”相照应。而写秋景,则重在绘声,“长啸”、“凄异”、“哀转”,渲染了肃杀的气氛。其描绘手法因时而变,因景而异,显得变化多端,摇曳生姿。而作者的情感则蕴涵其中,一个“趣”字,确切地表达了此时的愉悦之情,而末段的“凄”字,既是对猿声的描述,也是对秋景所触发的感情。

  问题三:写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明确:因为“峡”的意思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水,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后写秋天,是承水势的涨落而安排。夏天江水暴涨,春冬风平浪静,秋天水枯谷干,顺势而下,入情入理。春冬二季之所以合在一起写,是因为水的状况比较接近。

  问题四:文中流露出作者什么情感?

  通过对三峡四季山水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三峡的壮丽景色,流露出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

  五、学生小结学习本课的心得

  六、布置作业

  1、整理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

  2、整理课文翻译并背诵课文

  3、从文章中两句渔歌,你还可联想到哪些诗句?它们的意境相同吗?

  (1)【一词多义】

  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②绝:沿溯阻绝(断绝)

  绝t多生怪柏(极,最)

  哀转久绝(停止)

  (2)【通假字】

  ①略无阙处(“阙”通“缺”,缺少)

  ②哀转久绝(“转”通“啭”,声音曲折)

  (3)【词类活用】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板书设计: 三 峡

  郦道元 北魏

  山:长、多、陡、高峻

  夏水:凶险、迅疾

  春冬景色:色彩斑斓、景色清幽

  秋:悲寂凄凉

《三峡》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3)、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4)、欣赏课文,揣摩作者笔法之妙。

  2、过程和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2、品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独特美。

  教学难点

  1、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欣赏课文,揣摩作者笔法之妙。

  教法学法

  1、教法:诵读法、讨论点拨法、拓展法。

  2、学法:诵读、讨论、探究。

  辅助教具

  小黑板、录音机、卡片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导语

  在波澜壮阔、一泻千里的长江上,有一处无比壮美的景观,它仿佛是一串串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们的母亲河上,它就是闻名世界的长江--三峡。人们都说,三峡美,三峡奇。那它美在哪里,有奇在何处呢?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北魏的郦道元,一起去领略三峡的魅力!

  2、请同学介绍作者、作品等

  生A: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

  生B: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撰有《水经注》。

  二、出示目标

  1、感受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感情。

  2、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3、品析课文,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欣赏课文,揣摩作者笔法之妙。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伴乐(高山流水)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韵律及情调),学生初步领略三峡之美。

  2、学生自读(伴乐),自由欣赏三峡之美

  教师指导朗读:读准字音、读顺节奏、读出感情 。

  第二段读快,读出气势;第三段读慢,读出清幽;第四段略慢,读出凄美。

  3、伴乐朗读竞赛(小组推荐或自荐4人,每人一段,评价、鼓励)

  4、学生齐读(美读)

  5、自读课文,理解句意(分小组疏通,教师巡视)

  6、集体解决疑难

  四、品读课文,合作探究

  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理解了文意。下面让我们再一次进入课文,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去领略三峡的美。

  1、小组自学,讨论问题,教师巡视、点拨。

  问题:

  (1):作者从那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2):作者抓住这些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归纳其特点并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描述。

  (3):课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学完这篇课文后,你觉得作者的哪些写作技巧是值得你学习(可从结构、语言、描写角度等方面入手)

  2、合作探究(小组代表竞答,师生评议、鼓励、)

  (1)三峡之美,美在那里?

  生A:美在山,美在水。

  (2)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归纳其特点并描。

  师:如,三峡的水四季有不同的特点。三峡春冬之水是清幽、激荡、秀丽的。你看:水流湍急如白练,潭水碧绿如翡翠。怪柏、小草欣欣向荣,悬泉瀑布飞流直下。(从 素湍绿谭,回清倒影 可以看出来。)

  生B:三峡的山是连绵的、高峻的`。你看:它们高耸入云,连绵不绝,隐天蔽日(从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还有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可以看出来。

  生C:夏水是湍急的。你看:湍急的水流,阻绝了上行下行的船只,从白帝城到江陵,1200余里,一天就到达了。(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可以看出来。)

  生D:秋天的水是凄清的。你看:树林山涧凄清寂静,高处有哀啭的猿鸣,江上有凄婉的吟唱,让人动情。(从林寒涧肃、高猿长啸等可以看出来。)

  (3)写景是为了抒情,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

  生E: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4)你觉得作者的哪些写作技巧是值得你学习的?(答出一点即鼓励)

  生F:(1) 条理清晰,层次分明。(2)语言精炼、贴切。(3)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

  五、拓展介绍

  同学们,三峡的景色这样秀美,你想去吗?(想)现在能看到这样的景色吗?(不能)20xx年5月20日14时,宏伟的三峡大坝全线建成。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梦想已经实现。到20xx年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将全面竣工,那时三峡将充分发挥其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作用。中国人让三峡造福人类的梦想正在实现。

  如今,郦道元笔下的山水画卷已成为历史的美好回忆,今朝的三峡正放射着令世人瞩目的光辉!远去了,一个古老

  而神秘的巨人;走近了,一个现代而又更加壮美的三峡。虽然,美丽不会永远,但是文明总要进步,当眷恋之手告别千年的风彩,留下的依然是永恒的赞美。

  六、小结

  郦道元抓住特征,仅用155字,就写出了三峡的高峻美、奔放美、清幽美和凄婉美,为我们展现出三峡无穷无尽的美景,读来令人神往。

  郦道元用文笔装点三峡,科学家用智慧改造三峡。同学们,你们现在也要发奋学习,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将来积极投身到祖国的建设和管理中去,把祖国打扮得更加美丽!

  七、学生根据板书提纲试背课文。

  八、作业

  1、背诵课文。

  2、课后练习一、二、三。

  3、查阅有关资料,自办一期以三峡为主题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山-- 绵长 高峻 (高峻美)

  三峡(美) 夏 湍急 (奔放美) 热爱祖国

  郦道元 水-- 春冬 清幽 (清幽美) 大好河山

  秋 凄清 (凄婉美)

《三峡》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江水》。《水经注》作为一部为《水经》作注的地理专著,其重点是“水”以及与“水”紧密相关之处,这是它与其他山水游记重要区别。本文中,作者首先干脆利落直接勾勒了三峡峰峦重叠的景观,再用或浓烈或淡雅的笔调,凝炼生动地描绘了江水四季的变化以及与之相伴的万千气象。如夏季的水流迅疾,春冬的清冽明丽,秋季的空灵肃杀。不过,无论写什么季节的江水,又都与三峡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山的特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至于三峡的其他景观作者均未触及。所以,《三峡》是一篇以“山”为首,以“水”为纲,描述流经三峡的长江之水四季变化及其所带来的沿江壮丽景色的游记散文。

  教学设想:

  1、运用图书馆、网络媒介等。让学生自己来查找所需的资料,培养学生利用资料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

  2、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形象的影像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兴趣,积极自主地探寻知识。在视听想象中,锻炼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在练习中模仿运用。

  教学目标:

  1、利用书中注释和工具书自主掌握生字,学会翻译,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进而达到快乐背诵的目的。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学会翻译,理解课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达到背诵的目的。

  教学难点:

  1、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2、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文学素养,进而产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

  ①查找有关三峡的知识、图片等。

  ②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初步翻译全文。

  ③朗读课文。

  2、教师准备资料:

  ①《话说长江》中关于三峡的影片剪辑。

  ②“告别三峡”文化专题的图片、绘画等。

  ③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式:

  启发讨论、互动合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多媒体屏幕:一幅两岸高山,中间流水的三峡图)

  1、由三峡的“峡”字破题导入课文:峡是什么意思?注意它的偏旁和字义。(两山夹水的地方)

  2、进一步引导学生:如果要表现三峡,一定要抓住什么景物来表现呢?(山、水)

  (二)观看《话说长江》中有关三峡的一段录像,请学生用画笔把三峡最美的景画出来或用自己的话把它描述下来,特别是画出或写出山和水的特点。

  (三)同学分组讨论评价,选出最佳“三峡小画家”和“三峡小作家”。用多媒体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请获奖者和小评委们分别陈述自己的观点和依据。特别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突出了三峡山水的什么特点。

  (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基础学习。(多媒体内容随具体情况而定)

  1、其实,远在北魏的时候,有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就曾经描述过三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习,看他是怎样写三峡的。

  2、学生看注释,主动获取有关郦道元、《水经注》的知识。

  3、检查预习情况:阙嶂曦襄溯湍……并找一找这些词在哪些句子里,说说含义。同桌之间可交流讨论,共同解决。

  4、听录音,指导学生朗读,从整体把握课文。(可单个读,可分男女生读,可整体朗读)

  划分句间停顿点拨:第1自然段: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第2自然段: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第3自然段: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清/荣/峻/茂

  第4自然段: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五、课后练习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初步翻译全文。

  第二课时:

  (一)疏通文意。(多媒体显示疑难字句)

  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教师点拨引导,集体解决疑难字句。

  (二)出示思考题,请同学思考、讨论完成,做好圈点勾画。(多媒体显示思考题)

  1、阅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三峡山和水的语句来,分别做好记号。

  2、在描写三峡山的语句中,找出关键字词来说明三峡山的特点。用“”表示。

  3、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水的?每个季节的水有什么特征?找出关键字词用“”表示。

  (三)根据以上问题分析课文,达到背诵目的。(多媒体板书)

  1、请学生朗读有关山的语句,找出关键字词说明山的特点。

  关键字词:连、无阙、重叠、隐蔽。

  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2、根据以上特点,结合关键字词来背诵山的语句。

  3、请学生朗读有关水的语句,说出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顺序:

  ①季节顺序:夏、春冬、秋;

  ②根据水由旺到枯的变化过程

  4、请学生找出关键字词说明每个季节水的特点。

  (1)夏季:

  关键字词:襄、阻绝、朝发暮到、乘奔御风

  特点:水势浩大、流速迅猛(层层铺展)――险

  (2)春冬:

  关键字词:素、绿、清、影;清荣峻茂

  特点:水退潭清、风景秀丽(动静结合)――趣

  (3)秋季:

  关键字词:寒、肃、凄、哀

  特点: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侧面描写)――悲

  指导学生注意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

  5、根据以上特点,结合关键字词来背诵水的语句。

  6、给学生一定时间,独立温习背诵全文,最后齐背。

  (四)结合自己的作品,谈谈对本文的感受,然后试着模仿或修改自己的作品。

  可引导学生从语言运用、材料安排、结构布局等方面分析。

  ①本文语言精练,仅用百余字,却写出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诸多气象。

  ②语言富有表现力,情景交融,三峡的千姿百态尽在眼前。

  ③描写顺序先大后小、先总后分,层次分明。

  ④选取极有特征的事物,寥寥几笔,使读者身临其境。

  ⑤各个部分,各有侧重,互相映衬,互相补充。

  ⑥笔法多变,有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有粗线勾勒、工笔刻画,有全景鸟瞰、特写镜头等等。

  学生可各抒己见,只要有理有据,都值得鼓励。如学生回答不到位,可由教师补充讲述。

  学生模仿、修改后的作品,教师要及时关注、指正、鼓励。

  (五)拓展思路,展示学生收集到的资料,特别是有关三峡的古今诗词、歌谣以及三峡工程,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六)课后练习。

  1、背诵课文,摘抄精彩词句。

  2、补充阅读刘白羽的《长江三峡》和余秋雨的《三峡》,比较三者之间的异同。

【《三峡》教案】相关文章:

《三峡》教案04-01

《三峡》教案01-06

三峡之秋教案08-04

巴东三峡教案12-06

关于《三峡》教案02-22

《三峡之秋》教案08-28

《三峡》优秀教案05-01

《巴东三峡》教案01-26

《巴东三峡》教案03-07

《三峡》课堂教案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