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中班美术教案

中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3-05-03 08:50:48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中班美术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美术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品】中班美术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中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运用平面或立体的方法表现场景主题。

  2、能大胆布局绘画。

  【活动准备】

  1、事先请幼儿观察过自己的家;

  2、油画棒、黑色水彩笔、8开铅画纸;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的家,激发幼儿绘画的愿望。

  1、“请小朋友说说你们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家里有什么?有哪些人?”

  2、“我们一起把自己的家画下来,好不好?”

  二、幼儿学习绘画的方法。

  1、教师示范绘画方法:

  2、交代绘画要求:

  三、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1、重点:初步表现绘画的主题及家中的主要人物。

  难点:能用平面或立体的方法表现自己的家。

  2、鼓励幼儿大胆绘画,突出自己的特征。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

  1、请幼儿说说画面中有什么,自己的家里主要有哪些人,画上画的是家里的什么地方等。

  2、教师总结:表扬认真、细心作画的幼儿,鼓励幼儿邀请同伴到家里玩。

中班美术教案 篇2

  一、活动过程。

  (一)“树叶舞”导入。

  我们一起来带着树叶来玩个游戏吧!(一边念儿歌一边手举着小树叶跳舞)噢!它们玩累了,让他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二)了解叶子的结构。

  1、刚才,小朋友和小树叶一起做了游戏,真开心!

  2、你们看到这些树叶是什么样的?跟自己旁边的小朋友比都一样吗?(不一样)哪儿不一样?

  3、谁能向大家介绍下,你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它像什么?

  4、虽然他们长的都不一样,但是他们的结构都是一样的,我们一起来清楚的看看树叶都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播放PPT)

  5、树叶都是由:叶脉、叶缘和叶柄组成。

  (三)各种各样的树叶。

  1、小树叶,真神奇,它们的形状不同,像那么多东西。看看老师带过来的树叶都像什么。

  2、小朋友,这片树叶是什么形状的?它像什么?(像手掌、像孔雀、像扇子)

  3、这么漂亮的树叶,老师想把它变成一幅画,小朋友帮老师一起完成,好吗?

  (四)树叶漂流记。

  1、原来每片叶子都不一样,有的像手掌、有的像轮船,有的像…他们飘啊飘,飘到海上变成一艘轮船;飘到天上,变成一只小鸟;你们想想看,叶子还会飘到哪里呢?

  2、请你们带着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让叶子飘到更多的`地方去吧!

  (五)幼儿创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大胆创作。

  (六)作品展示。

  请小朋友们把自己创作的画带上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叶子都飘到哪些地方去了!

  二、活动反思与意见。

  这节课通过小伙伴之前的对比,让他们说出“我的树叶像什么”他们开动自己的小脑筋让树叶变成一幅美丽生动的画,从这个活动中我感觉孩子通过实物的观察、想象,最后能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激发孩子的探索的兴趣,参与的积极性也比较高。

  但是由于自己对“写意”课的认识不足,让这节课后面环节变得有些像想象画。听了几位评课老师的见意,应把课第二环节,认识树叶的结构放为重点,让幼儿认识、了解树叶的结构,并能画出叶子的脉络、形状等基本特征。在这个基础上让幼儿想象添加背景,让树叶漂流到自己想象的地方去。

  自不足之处:自己在上课时候的引导语言较啰嗦,不简明扼要,希望以后多尝试此类课程,不断提升自己!

中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并利用直线、曲线、波浪线、锯齿线、螺旋线等线条装饰花朵。

  2体验表现与创造的乐趣,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重点难点:

  认识并利用直线、曲线、波浪线、锯齿线、螺旋线等线条装饰花朵。

  活动准备:

  1印有花朵的纸(幼儿人手一份),勾线笔(人手一支)。

  2三张白纸。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今天呀老师要跟你们叫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叫《小线条探险记》。一起来听一听小线条都经过了哪些地方。

  2、教师一边画画一边讲述故事。

  教师:小线条出发去探险啦!小线条经过一条直直的公路,遇到了一座很高的山,它爬上去爬下来,爬上去爬下来。来到了一条大海边,小线条鼓起勇气随着大海的波浪游过了大海。小线条很累了,走走停停,走走停停,来到了一棵大树下,它顺着大树爬了过去,下来的时候没站稳,一个不小心掉进了一个神秘的花园里。

  二、根据故事内容进行提问。

  1、教师提问:小线条在一路上都遇到了哪些东西?他们都是什么线条?

  2、教师:我们拿出小手,一起来画一画这些线条。

  三、由故事里的神秘的花园引出空白的花进行装饰

  教师:小朋友可真聪明!小线条刚才掉进了一个神秘的花园,里面的花呀是空白的,我们一起用刚才学习的线条来装饰一下它吧!

  教师:我们先来看几幅老师装饰的花朵,看看应该怎么装饰的。

  四、幼儿进行自由创作装饰

  教师:老师帮你们准备好了纸和笔,现在请小朋友轻轻的做到后面的桌子上画画吧。

  五、师幼共同评析,选出最好看的花朵。

  1、教师:画好的小朋友把花送到神秘的花园去,把花园装饰的更加美丽。

  2、教师:老师发现啊,小朋友的画都很好看,那其中你最喜欢哪一幅呢?为什么?

  六、结束活动

  教师:让我们把这些画带回去给教室的小朋友欣赏一下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对中班的幼儿来说目标要求并不太高,而且有了小班一年的`绘画功底,创作画对孩子来说没什么难度。但正因为以往的美术活动太注重情感体验,忽略了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幼儿对最简单的直线、曲线、波浪线、螺旋线等基本线条不能很好的掌握,更别说利用这些线条进行交叉组合,把简单的图案装饰成美丽复杂的图案。因此我的课题的第一课先要让幼儿了解各种线条的名称,并且学会怎么画线条。本次活动,我先通过一个“小线条”的旅行过程来介绍各种线条的名称及画法。接着在欣赏作品之后让幼儿自由装饰空白的花朵,幼儿在以自己为主体的活动中,感受美、创造美。当然,活动中还有不足之处,有一些老师提出,在环节与环节的衔接处处理还不是很到位,下次选课备课的时候还应该准备的更加充分完整一些。

中班美术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愿意自己动手制作泡泡,尝试利用泡泡印画来表示春天。

  2.能控制自己的小肌肉,较好地进行搅、撒、印等动作。

  3.愿意参与美术活动,喜爱春天,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玩过用泡泡澡搅拌后产生泡泡的经验;也在各种活动中尝试过印画。

  2.物质准备:泡泡澡若干、塑料盆(大小比纸张大)、人手一张绘画纸、抹布等

  三、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活动。

  教师以扮演泡泡形象导入活动

  小朋友们好,猜猜我是谁?今天“泡泡”和你们来做游戏,你们开心吗?咦!那现在是什么季节呀?(春天)是的,春天到了,你的周围发生了哪些变化呀想不想知道我——泡泡,怎么表现美丽的'、五颜六色的春天呀!

  (二)介绍“泡泡澡”。

  师:你们什么时候、在哪儿看到过我呀

  (三)教师操作示范。

  1介绍“撒”颜料

  2.介绍印泡泡

  (四)幼儿操作

  1.教师交代操作要求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五)春天泡泡展

中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画连续的直线,尝试用线条表现不同的叶脉

  2、学习观察各种叶脉,能大胆地作画,并对观察活动感兴趣

  资源准备

  进行拾落叶、观察叶脉等活动,手机各种树叶;若干份画纸和各种画笔,教学挂图

  设计意图

  孩子在秋天里是快乐的,有数不清的发现:形状各异、五颜六色的的秋叶。经过孩子们的一系列观察及制作,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从此激发了幼儿积极探索、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鼓励幼儿利用秋天的落叶进行剪剪、贴贴等各种操作技能,选择各种材料自由表现,大胆想象,感受秋天树叶的美。

  活动过程及指导重点效果分析

  1、展示各种树叶,让幼儿仔细观察实物树叶和教学挂图中的树叶。

  师:看小树叶身上有什么?

  师:花纹是什么样的?像什么?

  出示不同的树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认识叶脉。

  师:这篇树叶穿的衣服和那片树叶一样吗?花纹像什么?

  师:你还看过那些树叶穿的衣服和它们的不一样?

  欣赏教学挂图上的各种树叶叶脉。

  师:小树叶身上的花纹叫叶脉,是从中间的茎长出来的,一直长到树叶边上,一条一条的,像小路,像蜘蛛网,还像鱼骨头。

  2、教师请幼儿示范并讲解。

  师:请小朋友来给小树叶穿上漂亮的衣服,先在叶子的中间画上长长的茎,从一端连着画到另一端,再画很多很多的小叶脉。

  3、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指导幼儿大胆画出连续的长直线。鼓励已掌握技能的幼儿画出与别人不同的叶脉。

  4、展示幼儿作品,共同欣赏。

  师:看看谁给小树叶穿的"衣服"最漂亮?

  师:哪片树叶的衣服和别人的不一样?

  通过提问,发现孩子观察的都很仔细,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强,通过教师的总结,让孩子很好的认识了茎和叶脉,当然,除了认识以外,还要让孩子学会画连续的直线。整节课的活动效果还是较好的,孩子们基本上都能将叶脉画出来。

  活动反思:

  一、环节层层递进:

  第一环节:通过多媒体课件营造秋天树林的情景。幼儿在树林里捡着落叶,在自然轻松的环境里引发观察,并激发美术创作的兴趣。

  第二环节用故事的形式贯穿讲解,比常规的示范讲解更能吸引孩子。用树叶一家“躺下来”的形象,巧妙地完成了画面的构图;把喷印的过程比喻成秋风婆婆在施展魔法,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完成操作。

  第三环节:用棉签勾勒树叶精灵的轮廓和叶脉可以使画面增强厚重感与美感,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尝试用各种线条进行表达表现。)

  第四环节:根据孩子的能力差异进行分层指导,让每个孩子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第五环节:结合幼儿的作品体验喷画带来的'美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树叶在秋天落下,在春天生长的自然规律。

  二、活动中注意事项

  1.活动前可以带孩子去小树林捡落叶,观察不同叶子叶脉的不同特点。提供的树叶要大形态各异,以便能给孩子充分的想象的空间。活动中树叶的摆放将直接影响画面的构图,教师可引导幼儿耐心地摆放一会儿,不要急于喷色。

  2.活动中使用喷壶的经验很关键,找和孩子的小肌肉发育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在日常游戏中让孩子玩一玩、喷一喷,有粗浅的喷的技能,当喷色时应提醒幼儿注意不移动树叶,并喷洒均匀、适量。没有喷壶的幼儿园可以选择报纸拓印等方式,也可以有非常不错的效果。宣纸是熟宣,但是也可以用铅画纸代替。

  3.对于中班上学期的孩子来说,勾勒树叶的轮廓并用形象化的手段表达叶脉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师要注意对幼儿有合理的期望值,不应过于强调每位孩子都能准确清晰地勾勒出树叶轮廓或用线条十分形象化地表达叶脉,只要孩子们能大致勾勒出树叶并简单地进行叶脉刻画即可。

中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⒈欣赏画家米罗作品中独特的绘画风格,利用点、线、形,结合各种色彩进行创作。

  ⒉乐意参加欣赏活动,能发现艺术作品中的美,感受作品中的色彩特点。

  ⒊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⒋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⒌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在欣赏艺术作品中体会冷暖色系,观察并说一说作品中点、线、形的作用。

  难点:欣赏米罗作品,大胆表述艺术作品的画面,感受艺术美。

  (要发展幼儿欣赏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是,幼儿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会产生相应的联想和情绪反应,教师引导幼儿结合所见的色与形大胆讲述,从而引发幼儿感受美、热爱美、创造美。)

  活动准备:

  ⒈多媒体课件《米罗和他的作品》、黑板、小贴纸若干。

  ⒉幼儿绘画创作用具:人手一份的毛笔、记号笔、颜料(红、黄、蓝、绿)、生宣(背后粘好白纸)、抹布;水桶6个、报纸等若干。

  活动过程:

  ⒈谈话导入

  ⑴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画画吗?喜欢用什么颜色来画,画什么?

  师:有伟大画家也爱画画,我们来看看他用什么颜色?画了什么?(直接出示范画)

  (评析:活动先引导幼儿说自己画画喜爱用的颜色,请幼儿说出色彩和色彩相对应的给人的印象和感受,引导幼儿接下来重点结合画作的色彩来欣赏。)

  ⒉赏析作品、大胆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⑴引导幼儿观察画中的主体形态、色彩、线条等。

  图1《红蛋太阳》

  ①师:在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颜色的?

  幼儿的回答是:它用红色画了太阳,你为什么觉得它画得是太阳(从颜色形状:因为是红色的、圆形的)红色的太阳给你什么感觉?(照在身上暖暖的)红色是暖色。还有什么颜色给你也是暖暖的感觉?(粉红、玫红、橘红……)这些颜色也是暖色。

  教师总结:太阳是红色,代表了温暖,过年时哪里有红色?(红灯笼、红红喜字……红色代表了温暖、热情、吉祥、喜庆)

  ②师:除了红色的圆圆的太阳,你在画上还看到了什么颜色?(具体进行分析)

  (紫色的长条)可能是什么?(一艘小船、一条围巾……)

  教师灵活帮助幼儿补充完整回答语句,描述得更加详细。回答里重点围绕画面里的点、线、形。

  ③师:你在画上看到了什么线条?(引导幼儿根据线条的特征说一说)米罗爷爷肯恩那个想画成什么?

  ④师:这幅画美吗?美在哪里?

  师:请你为这张画起个名字。

  ⑤介绍米罗

  教师介绍:这张画是一个大画家叫米罗爷爷(出示)画的《红蛋太阳》。米罗爷爷画喜欢用简单的大圆、小圆、长短不同的线线和点点来画画,他的画有点抽象但给人奇妙、有趣的遐想。

  图2:天空藍的黃金(蔚藍的金色)TheGoldoftheAzure①师:米罗爷爷一生画了许多画,除了这幅《红蛋太阳》,他还画了这幅(ppt出示图2)。

  师:在这幅画里你看到了什么?(蓝色的大圆)可能是海里的什么?(大海)

  师:画里蓝色的大海给你什么感觉?(摸上去冷冷的)蓝色是冷色。还有什么颜色也会让人觉得冷冷的?(淡蓝、绿色……)

  ②师:大海边可能有什么?(小石头、沙子|别的小星星)看画里的哪些点点可能是石头沙子(别的小星星)?为什么?

  ③教师简单介绍这幅画的创作意图

  ⑵图1与图2同一画面对比欣赏,发现两幅画的差异,以及米罗作画的特点

  师:两幅画虽然不同,但里面藏着相似之处,哪个小朋友的慧眼能最早发现?

  (1都有大小不同的圆圈、2长短不同的线线和点点、3都有米字)

  师:米罗爷爷的每幅画里都有这样的线条。像雪花,像汉字里的“米”。我们一起来用手画一画这个有趣的“米”字吧。(教师带幼儿空手描画)

  (评析:幼儿对画作分别从色彩、线条、块面角度欣赏,大胆想象发言,说出自己的感受,从而体会到色彩的色相、冷暖、相见,线条形状给人带来的联想,丰富幼儿联想的能力。)

  ⒊继续探讨,激发幼儿创作想象

  ⑴师:小朋友真看得真仔细,说得真棒。米罗爷爷的画很细心地把颜色、点点、线条搭配的很美,能让人想到许多有趣的东西。

  ⑵师:假如你来学米罗爷爷画画,你会用大小不同的圆圈、长短不同的线线和点点画些什么?你想用什么颜色画?

  ⒋幼儿创作活动

  ⑴师:下面请你们也来做做小画家,学米罗爷爷用点点、线条、圈圈,还有好看的颜色画出有趣的画。等会展示在黑板上。注意操作:用大毛笔蘸彩色颜料画,记号笔画线条或小点点。大毛笔要换颜色时放入水桶洗干净,注意在抹布上挤掉水分。注意不要弄混颜料。⑵教师巡回观察,适时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和作画。

  (先画好的幼儿可在黑板前欣赏同伴的画)

  (评析;幼儿用画笔蘸颜料画是需要之前有过经验准备的,熟悉操作方法。在绘画时,教师引导幼儿大胆作画,想画什么画什么,同时引导幼儿在画面中灵活使用多种线条和形状来让画面更生动。)

  ⒌小小画展(开放性幼儿评价)

  (将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展示,幼儿自由观赏作品。)

  ⑴师:我们也像大画家一样开了小小画展。现在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作品。

  ⑵师生共同赏析和评价个别作品

  师:谁想来介绍自己的作品?你画了什么?

  师:你为什么喜欢他的画?你觉得他画里有什么?他的画哪里比较有趣?

  ⑶欣赏米罗其余画作

  师:米罗爷爷还有许多有趣的画,我们一起来看看。

  ①出示图3

  师:这幅画里你看到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②出示图4

  师:你觉得这幅画画了什么?你为什么这么觉得?

  ⒀师:米罗爷爷的画真有趣,我们下次还可以和他学画画。

  我们的画展还在开,小画家们可以再欣赏一下我们的画,或者和别人介绍你的画。(活动结束)

  (评析: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幼儿作品的评析也是很重要的,重点请幼儿说一说,看到了什么,看到有什么感受。这是对之前活动的.一个提炼总结,让幼儿又从创作走向了欣赏。)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主要是要让幼儿欣赏米罗的抽象画作,从色彩、线条和形状的特征感受画作的特征,展开联想。

  幼儿有对色彩的感受,了解其特征,在看到红红的椭圆形时,能从红色上感觉出火热、热情等,看到了蓝色的一个色块时能感觉到寒冷、安静等。然后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的线条和形状,辨认特征,按自己的想象新可能是画的什么。幼儿讲述时,教师要对幼儿的发言充分肯定,尽量引导幼儿重点从色彩上说自己的感受。

  活动之后发现,幼儿想象得很精彩,有的是老师之前都没想到的。

  在幼儿自己尝试创作时,有的幼儿不敢大胆作画,有的幼儿会画一些花草等巨象的东西,但是要求幼儿一下子学习抽象大师的思想是太慢了的。同时,我发现平时就可以请幼儿多花一些时间尝试画自由的画,只要画出自己的所见所感即可。

  幼儿作品的欣赏环节,许多幼儿能看到其他的作品,尝试从色彩点线的机会对别人的作品,让幼儿有了欣赏、感受、联想、表达的集会。本活动原教案在目标上要加入幼儿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要素,而且在欣赏米罗作品时,语言要再组织。要加强幼儿对颜色、点、闲、大圆、小圆的装饰的欣赏和发现。

【中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教案06-12

中班美术花教案03-21

中班美术教案:鱼07-02

中班美术《蝴蝶》教案12-05

中班美术《蜗牛》教案12-06

中班美术《小鱼》教案12-06

中班美术教案脸谱12-15

中班美术《蜻蜓》教案12-02

中班美术《鱼》教案02-14

中班社会美术教案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