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圆的周长教案

圆的周长教案

时间:2023-04-04 12:52:5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圆的周长教案范文锦集8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圆的周长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圆的周长教案范文锦集8篇

圆的周长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测量、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周长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通过对圆周率有关数学史料的介绍,结合学生对其中数字的感知,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家对真理的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中国古代科技的兴盛。

  4、通过合作探究,使学生体验到实验对猜测的验证作用以及对问题的探索过程,并掌握学习方法,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圆周长公式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习用具:圆形学具、直尺、计算器、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课件:圆形喷水池图片)

  师导语: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个圆形喷水池。设计师想在喷水池最外圈每间隔0.5米安装一盏地面灯。现在,设计师急切地想知道至少要准备多少盏地面灯就够用了。谁愿意帮助设计师解决这个问题?

  师追问:喷水池外圈一圈的长度叫什么?

  (圆的周长又如何计算呢?)

  引出课题:看来,咱们要想帮助设计师,就要先学习“圆的周长”了。(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二、 探究新知

  1、引出定义:赶快拿出你手中的圆形纸片,指着它说说什么是圆的周长?同桌交流。(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围成圆的曲线的长)

  2、猜想:你能猜猜圆的周长可能与圆的哪部分有关系吗?会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说说你为什么这样猜?(随着回答板书:圆的周长直径)

  师导语:同学非常勇敢,积极大胆地进行了猜测,这是我们成功的第一步。但这仅仅是猜测,还不能确定为准确的结论,需要我们做个试验探索,验证一下大家的想法。

  3、指导学习方法:那好,看学习要求。(课件)(指名读)

  师提问:学习要求中提示我们要怎么做?(测量、填记录单、计算、找倍数)

  交流测量方法: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快跟大家说一说。

  滚动法:在尺子上滚动圆,注意在圆上做个标记,正好滚动一周到标记的那一点就能测量出圆的周长了。

  绕绳法:将线绳绕圆一周,再将线绳拉直,测量线绳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师导语:下面,就请你选用你喜欢的测量方法,测量出你手中的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并填好记录单,然后找到它们的倍数,得出结论。希望同学们在操作中将误差减少到最小。比一比哪个组合作得最愉快!开始合作!!!

  4、小组合作:教师巡视合作学习情况,参与有困难的组,进行个别的指导。

  5、反馈:请各组选一名代表汇报你们的学习情况,其他同学看大屏幕,观察数据特点,让我们共同总结出结论。(实物投影反馈信息,教师填表,学生观察。)

  圆的周长

  圆的直径

  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师提问:如果我继续填下去,会出现什么情况?

  那就用字母代替吧。填(C d 三倍多一些)

  6、介绍圆周率: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发现圆周长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这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这个固定的倍数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来表示(板书:圆周率 π)指导读:π(pai)。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c÷d=π)它的值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板书:3.1415926-3.1415927)在小学阶段,我们计算时一般取两位小数,π≈3.14(板书)

  7、介绍祖冲之:每当提到圆周率,人们会自然的想到一个人物——祖冲之。(课件)现在运用计算机可以将圆周率的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上亿位。

  8、推导圆周长公式:同学们,根据圆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你能推导出圆周长公式吗?(板书:c=πd)

  要想求圆的周长,必须告诉大家什么条件?(直径)

  知道半径怎么样求圆的周长?(板书:c=2πr)

  9、课堂小结:在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于得到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接下来就要帮助设计师解决问题了。

  10、解决实际问题:

  (1)有了求圆周长公式,只要告诉你什么条件就能够帮助设计师计算出至少准备多少地面灯的问题了?

  (2)你能算出人们围绕这个圆走一圈大约是多少米吗?(课件)

  三、 巩固练习:

  1、口算:在计算圆周长时,我们发现,3.14成为了我们的好朋友。既然这样,就请1——10也来和它交朋友吧!(课件)比比谁的口算能力强?

  2、判断:你能根据今天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吗?

  3、解答实际问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你们知道自行车车轮转动一周大约是多少米吗?

  4、同学们,你们看。这几位小朋友围坐在一起,正在商量着怎么样才能得到这个大树干的直径是多少米?你能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说说你解决问题的思路。

  四、 谈学习收获:

圆的周长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绕一绕、滚一滚等活动,自主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知道圆周率的含义,并能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学会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求圆周长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结合圆周率的教学,使学生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师:这一节课我们来研究有关周长的问题。

  出示正方形

  师:看屏幕,认识吗?

  师:这是一个(正方形)

  师:谁来指一指它的周长

  生上台指。

  师完整指:正方形4条边的总长就是它的周长。

  出示圆

  师:继续看,这是。。。。

  生:圆

  师:圆 的周长你能指一指吗?

  生上台指

  师:我们一起来指一指! 从一点开始,绕一圈,回到这一点里结束。看清楚了吗?(出示动画)

  师:围成圆一周曲线的长度就是圆 的`周长

  【板书:圆的周长】

  二、感知化曲为直

  1、师:2个图形,分别为1号和2号。(给图形标号。)

  师:给你 一把直尺,(慢慢的拿出来)。让你通过测量得到它们的周长,【板书:量】你愿意测量几号?

  师: 想想,用手势1 或者2 告诉老师……怎么想的?

  ……

  师:对,正方形是由线段围成的,可以用直尺直接测量。

  而围成圆的——是一条曲线【板书:曲】,直接量确实不太方便。

  师:不过呢,老师今天就是要为难一下你们,要求用直尺直接量出圆的周 长,这可是要想办法的哦! 敢不敢挑战?

  2、用直尺测量圆的周长

  (1)荧光圈

  师:看,什么?(圆形的荧光圈) 怎样量 它的周长?

  生:把接头拔下来,拉直了量。

  师:像这样!断开,拉直测量!

  把接头部分去掉,这一段的长就是荧光圈的周长。

  这个方法很不错哦!

  (2)飞镖盘

  师:继续 挑战!第二样,什么?(圆形的飞镖盘)能拉直量吗?

  怎么办呢?

  生:用线绕。

  课件演示:线贴紧圆绕一周,多余部分 去掉 或者做上记号,然后把线 拉直测量,这一段线的长就是圆的周长。

  师:还有其他办法吗?

  生:滚

圆的周长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112页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的周长,能用滚动、线绕等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2、在测量活动中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用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3、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能运用圆的周长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2、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1、每小组一根小绳、一个米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片、计算器。

  2、课件1:阿凡提与国王比赛A、B

  课件2: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的关系

  课件3:祖冲之有关资料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阿凡提的故事。 国王多次受到阿凡提的捉弄,非常恼火。有一天,他又想出了一个新招,想为难阿凡提。国王从全国精选出了一头身强力壮的小花驴要和阿凡提的小黑驴赛跑,并且规定小花驴沿着圆形路线跑,小黑驴沿着正方形路线跑。(课件出示小花驴和小黑驴赛跑)

  50米

  师:同学们看,比赛开始了 紧张的比赛结束了。今天的比赛谁获胜了?

  生:国王的小花驴获得了胜利

  师:可是,对于这场比赛小黑驴觉得很委屈,阿凡提也大喊比赛不公平。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他们的小毛驴跑的路程不是一样长。

  师:那到底他们的路程是不是一样长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判断一下呢?

  生:量一量就知道了,

  师:谁能说说正方形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

  生: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有关系,周长是边长的4倍,

  师:也就是说只要测出正方形的一条边长就可以 知道正方形的周长,是吗?那小花驴围着圆形路线跑一圈的长度又是圆的什么呢 ?

  师:有的同学反映可真快,对!这就是圆的周长,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圆的周长?同桌可以交流一下。

  得出: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圆的周长。

  二 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发现测量圆的周长的不同方法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准备的圆拿出来,那圆的周长指的是哪一部分的长,同桌互相比画一下。

  师:好,想一想圆的周长怎样测量?(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师:把你的好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上台交流测量的方法)

  生:我们的方法是用线绕圆一周,然后量出线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生:我们小组觉得直接用米尺绕圆一周就可以读出圆的周长。

  生:我们把圆沿着尺子滚动一周,这一周的距离就是圆的周长,

  生:我们小组还有不同的方法,我们是用线量出圆周长的一半在乘以2,就可以求出圆的周长。

  师板:线绕、滚动、拉直 化曲为直

  (2)探究发现圆周率和圆的计算公式

  师:我们同学真是太棒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这么多的好方法。那我们能不能用这些方法测量出圆形跑道的周长是多少?

  生:不行,圆太大了,测量不出来!

  师:哦,太大了不容易测量。那大家看,老师画一个小圆,你能不能帮老师测量出来它的周长?

  生:有些圆的周长没办法用绕线和滚动的方法测量出来

  师: 那咱们能找到一种更简便、更科学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师:我们知道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有关系,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呢?

  生:圆的周长和圆的直径有关系,直径越长圆越大,所以周长也就越大,

  师:有道理!那大家来猜一猜,周长和直径有怎样的关系?

  生:周长是直径的2倍, 生:他们一样长, 生:我觉得这个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4倍)(3.5倍)

  师:大家猜得可真起劲呀!那到底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呢?怎么才能知道?

  生:动手量一量,算一算,

  师:说的`真好,这可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动手做来验证一下。同学们想试试吗?每组拿出大小不同的三个圆,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测量。听好要求:1、小组同学作好分工,选好测量员、记录员、汇报员。2、记录员要及时地把测量员测量的数据记录在书上的表格里。3、可以用科学计算器帮忙算一算周长和直径的商。

  3、可以用科学计算器帮忙算一算周长和直径的商。

  师:好,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

  生:实物展台交流。

  师:大家仔细观察分析,看能发现什么?

  (厘米) 圆的直径

  (厘米) 周长与直径的商

  (保留两位小数)

  生:我发现了这三个圆的大小虽然不一样,但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商都是三点几。

  生:所有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师:看来大家的发现都一样,那我们再来看看电脑小博士是不是也发现了这样的规律?(课件直观展示三倍多一点)

  生:圆不论大小,它的周长都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师:说得真好。圆不论大小,它的周长都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这是个固定不变的数,!你们的这个发现和许多大数学家的发现不谋而合,

  师:人们通常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这个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师:关于圆周率,大家都知道什么?你说,

  生:我知道我国古代有个数学家较祖冲之好象和圆周率有关系,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有关的资料,大家想看吗?

  看屏幕,这就是祖冲之,(课件介绍祖冲之 )

  师:我们通过圆的周长除以直径得到了也就是圆周率(板书:Cd=)你能通过圆的直径求它的周长吗?用字母表示出来。通过半径能求圆的周长吗?

  生回答、师板书:Cd= C= C=d

  d=2r C=2 C2=r

圆的周长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用“直接尝试法”探究“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⑴出示情境图。

  ⑵介绍解决方法。

  1:251.2÷3.14=80(米),因为c=πd,所以只要用周长除以3.14,就可以算出直径了。

  2:解:设花坛的.直径是x米。X×3.14=251.2,然后解方程。

  ⑶沟通两种方法间的联系。

  师生一起解方程:x=251.2÷3.14,x=80。

  观察解方程的第二步“x=251.2÷3.14”和算式“251.2÷3.14”比较,感悟算术方法解答和列方程解答相通的地方。

  ⑷联想。

  想:算出圆的直径有什么价值。

  可以算出半径,80÷2=40米;还可以算圆的面积;根据圆的直径找出圆心;画出圆。

  二、多种练习,内化知识。

  ⑴独立完成试一试和练一练。

  ⑵解答练习十八第6题。

  独立解答,班级交流。注重解答方法的思路交流和作业格式的指导。

  ⑶解答练习十八第8题。

  学生解答中出现两种答案:一是21棵,二是22棵。引导学生画图验证,理解确认正确答案是22棵。

  三、作业,练习十八第7题。

圆的周长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灵活解答几何图形问题。

  教学重点:认真审题,分辨求周长或求面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求出下面圆的周长和面积并用彩笔描出周长,用阴影表示出面积。

  C=r2

  3.1473.1432

  =21.98(厘米)=3.149

  =28.26(平方厘米)

  2、分辨面积与周长有什么不同?

  (1)概念

  圆的周长是指圆一周的长度

  圆的面积是指圆所围成的平面部分的大小。

  (2)计算公式

  求圆的周长公式:C=d或C=2r

  求圆的面积公式:S=r2

  (3)使用单位

  计算圆的周长用长度单位

  计算圆的面积用面积单位

  二、练习。

  1、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3。

  (1)计算直径为10毫米的圆的面积的列式是3.14(102)?。()

  (2)半径为2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把一头牛栓在木桩上,木桩到牛之间的绳长3米,牛能吃到地上草的最大面积是28.26平方米。(栓绳处不计算在内)()

  (4)面积:3.1462=3.1412=37.68()

  2、量出求半圆面积所需的数据,测量时保留整厘米数。再计算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⑴半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2)半圆的面积:

  3.14223.142+22

  r=2cm=3.144=6.28+4

  =12.56(平方厘米)=10.28(cm)

  3、一个圆的周长是25.1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已知:C=25.12米求:S=?

  r=25.12(23.14)S=r2

  =4(米)=3.1442

  =50.24(平方米)

  4、一个环形的铁片,外圆半径是7厘米,内圆半径是0.5分米,这个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已知:R=7厘米=0.7分米r=0.5分米求:S=?

  S环=(R2-r2)

  3.14(0.72-0.52)

  =3.140.24

  =0.7536(平方分米)

  三、巩固发展.

  1、思考题p71(8)

  一条绳子长31.4米,用它围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大,还是围成圆的面积大?(分组讨论,探讨面积的大小)

  (1)围成长方形:31.42=15.7(m)(长和宽的和)

  长宽=面积

  当长和宽越接近面积也就越大,长和宽相等时,此时正方形面积最大.

  (2)围成圆形

  直径:31.43.14=10(m)

  半径:102=5(m)

  面积:3.1452=78.5(m2)

  (3)比较:长方形面积:61.6m2正方形面积:61.6225m2圆面积:78.5m2

  围成圆的面积最大。

  2、思考题p71(9)、(10)

  四、作业。

  课本P71第6、7题。

  教学追记:

  学生在学完圆的面积后,往往容易把圆的面积与周长混淆。因此我特意设计了本堂对比课。对比我,我引导学生分清以下几点:(1)圆的面积是指圆所围平面部分的大小,而圆的周长是指圆一周的长度。(2)求圆面积公式是S=r2,求圆周长的公式是C=d或C=2r。(3)计算圆的面积用面积单位,计算圆的周长用长度单位。根据以上三方面,帮助学生理清了圆的面积和周长的不同之处,练习中反映出来的情况也较好。

圆的周长教案 篇6

  教学内容:教材第62-64页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实践探索,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根据公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观察、试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会“由曲变直”的转化思想。

  3、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圆周率七窍的史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的倍数关系和圆周率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直尺、直径分别为5、6、7、8、9、10厘米的圆纸片、绳子、表格。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创设情境,认识圆的周长。

  师:李奶奶决定让小明和小刚进行一次跑步比赛。方案是这样的:让小明沿着一个边长为d米的正方形跑道跑,让小刚沿着一个直径为d米的圆形跑道跑(假设他俩跑的速度一样);方案一公布,小明就说不公平,同学们,你认为这个方案公平吗?要想判断这个方案是否公平,必须要知道他们所经过的路程是否相等,就必须要算出各自跑道的什么?(周长)

  师:对,要知道他们所经过的路程是否相等,就必须要算出各自跑道的周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圆的周长的知识。(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故事的引入给下面将要学习的内容做了一个情境铺垫,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自然而然地引出新知。

  引导探究,展开新课

  1.情境导入,借助教具直观感知,认识圆的周长。

  (1)出示教材62页情境图,想一想,要想计算分别需要多长的铁皮,实际上是求什么?(圆的周长)

  (2)你知道圆的周长指的是什么吗?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片,指出哪一部分是圆的周长?

  (3)围成圆周长的是一条什么线?

  明确圆的周长的概念:围成圆的封闭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2.测量圆的周长。

  (1)滚动法。

  拿出一元硬币,提问: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一个圆的周长呢?(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考虑)学生把圆放在直尺边上滚动一周,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

  滚动法: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直接量出圆的周长。教师强调:用滚动法进行测量时,要注意以下三点:①要做好标记;②不能滑动,要滚动;③要滚动一周,不能多,也不能少。

  小结:对于较短的圆形物体的周长,我们可以用滚动法测出圆的周长。

  (2)绕绳法。

  课件出示:一个圆形水池,提问:要测量这个水池的周长用滚动法可以吗?那你们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呢?(学生提出可以用绕绳法测量)

  绕绳法:用一根绳子绕圆形水池一周,剪去多余的部分,再拉直量出绳子的长度,即可得出圆形水池的周长。提醒学生用绕绳法测量时,要注意以下两点:①一定要将绳子拉直再测量;②绳子是无弹性的。

  (3)是不是所有的圆的周长都可以用滚动法和绕绳法测量呢?

  教师甩动一端系着线的小球问:你们看到了一个什么图形?这个圆的周长能用上面提出的方法测量吗?

  经过对比,感受滚动法和绕绳法两种测量方法的局限性。

  3.操作实验,探究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1)观察猜想: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呢?

  学生猜想:可能与它的直径或半径有关。

  课件演示:圆的周长随着直径或者半径的变化而变化。

  (2)动手操作,找出规律。

  四人一组,合理地分配任务,分别量出圆片的直径和周长,并用计算器计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逐项填入表中。例如:

  周长c(cm)直径d(cm)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

  3.14213.14

  9.533.17

  12.643.15

  15.853.16

  31.4103.14

  (3)观察表中记录的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

  ①你发现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有什么特点?(比值都是三点几)

  ②你认为每个圆的周长和直径是什么关系?(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板书: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4)进一步验证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下面我们共同来验证一下之前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课件出示:圆的周长随直径的变化而变化,而周长和直径之间的比值却是一个定值)

  (5)认识圆周率。

  ①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有谁知道它叫什么?(圆周率)

  ②圆周率的概念是什么?(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③关于圆周率,你们还知道什么?(圆周率用希腊字母π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它的值是3.1415926535……在实际的应用中,一般取它的近似值,即π≈3.14)

  ④感受文明,激发情感。

  结合教材63页的资料介绍《周髀算经》中“周三径一”的说法,介绍祖冲之在求圆周率中做出的贡献。

  (6)总结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①根据刚才的探索,你能总结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吗?(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圆的周长=圆的直径×圆周率=圆的半径×2×圆周率)

  ②如果把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你们能总结出求圆的周长的字母公式吗?(c=πd或c=2πr)

  ③小结: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π倍。

  (7)进一步明确复习题答案。

  结合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说一说小明和小刚谁先跑完?小明跑完一圈的路程是4d,小刚跑完一圈的路程是πd,4比π大,所以小刚先跑完。

  4.学以致用。

  课件出示例1,这辆自行车轮子的半径大约是33cm,这辆自行车轮子转1圈,大约可以走多远?(结果保留整米数。)小明家离学校1km,轮子大约转了多少圈?

  学生读题后自己完成。让学生板演。

  c=2πr

  2×3.14×33=207.24(cm)≈2(m)

  1km=1000m

  1000÷2=500(圈)

  答:这辆自行车轮子转1圈,大约可以走2m。小明从家到学校,轮子大约转了500圈。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做例1,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的设计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尝试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点拨引导,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巩固练习,提升能力

  1.完成教材64页1题。

  2.判断。

  (1)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 )

  (2)圆的周长等于圆周率与直径的乘积。( )

  (3)当半径为3cm时,圆的周长为18.84cm。( )

  (4)半圆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 )

  3.爸爸用卷尺量得圆桌面的周长是4.71m,这个圆桌的直径是多少?

  4.完成教材66页7、8题。

  课堂总结,评价拓展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教材66页9、10题。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圆周率:圆的周长和它直径的比值。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通常取3.14。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圆的周长=圆的直径×圆周率=圆的半径×2×圆周率。

圆的周长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已知一个圆的周长求这个圆的直径或半径的过程,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周长、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 能熟练运用圆周长的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已知一个圆的周长求这个圆的直径或半径。

  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能熟练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圆形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提问

  1.什么是圆的周长?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什么?

  2.把圆规两脚尖分开4厘米画一个圆,这个圆的半径是多少?直径呢?周长呢?

  指名回答,明确计算方法。

  3.口答,求下列各圆的面积。

  (l)r=2cm r=3cm r=5cm

  (2)d=2cm d=3cm d=5cm

  4.引入:知道圆的直径和半径,我们能很快算出圆的周长。如果只知道圆的周长,我们能算出它的直径和半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研究圆周长的知识。(板书:圆的周长计算的实际运用)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6。

  (1)出示例6的情境图,指名读题,并且找出条件和问题。

  (2)讨论:如何准确地测算出这个花坛的直径?

  (3)交流后,明确:先测量出这个花坛的周长,再利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计算

  花坛的直径。

  (4)出示测量结果:花坛的周长是251.2米。

  (5)学生独立完成。

  (6)集体订正,教师板书

  方法一:列方程解答。

  解:设花坛的直径是x米。

  3. 14x=251.2

  x=251. 23. 14

  x=80

  答:花坛的'直径是80米。

  方法二:算术方法解答。

  251. 23. 14 =80(米)

  答:花坛的直径是80米。

  (7)师: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喜欢什么方法?

  2.小结。

  (l)提问:已知圆的周长,如何求圆的半径或直径?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①列方程解答。

  ②d=C r=C 2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完成练一练。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

  2.完成练习十四第8题。

  (1)借助圆柱形教具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树干横截面,,。

  (2)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

  (3)集体交流。

  3.完成练习十四第9题。

  (1)理解拱门的高度的含义。

  (2)学生独立计算。

  (3)集体订正。

  4.完成练习十四第10题。

  (1)学生独立思考。

  (2)集体交流,明确:可以通过计算来比较,也可以根据周长的计算公式来直接比较。

  5.作业:练习十四第6、7、10题。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计算的实际运用

  方法一:列方程解答。

  解:设花坛的直径是x米。

  3. 14x=251.2

  x=251. 23. 14

  x=80

  答:花坛的直径是80米。

  方法二:算术方法解答。

  251. 23. 14 =80(米)

  答:花坛的直径是80米。

  d=C r=C 2

圆的周长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圆的周长(小学数学九年制义务教材第十册).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2.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3.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初步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具学具:

  1.学生准备直径为4厘米、2厘米、3厘米圆片各一个,线,直尺.

  2.电脑软件及演示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圆,谁能说说什么是圆心?圆的半径?圆的直径?在同圆或等圆中圆的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用字母怎样表示?

  二、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圆的周长(板书课题).

  1.指实物图片(长方形)问:这是什么图形?谁能指出它的周长?

  2.指实物图片(圆)问:这是什么图形?谁能指出它的周长?

  问:什么是圆的周长?

  板书: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是圆的周长.

  3.你能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能)

  4.指实物(用铁丝围成的圆)问:你能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

  5.用拴线的小球在空中旋转画圆.问:你能测量它的周长吗?

  回答:不能.

  想一想圆的周长都可以用测量的方法得到吗?(不能)这样做也会不方便、不准确.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计算圆的周长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三、互动

  请同学们用圆规在练习本上画几个大小不同的圆,想一想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条件有关?(半径或直径)再看电脑演示(半径不同周长不同)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或半径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请同学们测量手中圆片的周长(用线或滚动测量),再和直径比一比,看谁能发现其中的秘密?

  四、学生动手测量、教师巡视指导.

  五、统计测量结果.

  观察表中数据,想一想发现什么?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任何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吗?

  六、电脑演示

  (几个大小不同的圆,它们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最早发现这个规律的人是谁?圆的周长到底是直径的3倍多多少?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认真读书93页,默读通过实验到3.14.

  七、看书后回答问题:

  1.是谁把圆周率的值精确计算到6位小数?

  2.什么叫圆周率?

  3.知道了圆周率,还需知道什么条件就可以计算圆的周长?

  4.如果用字母c表示圆的周长,d表示直径,r表示半径,表示圆周率,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应该怎样表示?

  现在你们已经掌握了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谁能很快说出你手中圆片的周长约是多少?(取3.14)

  八、出示例1:

  一种矿山用的大卡车车轮直径是1.95米,车轮滚动一周约前进多少米?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请同学们想一想:车轮滚动一周的距离实际指的是什么?

  解:d=1.95 单位:米

  c=d

  =3.141.95

  =6.123

  6.12(米)

  答:车轮滚动一周约前进6.12米.

  九、课堂练习:

  1.投影: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2.判断下面各题(正确的出示,错误的出示)

  (1)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所得的商. ( )

  (2)圆的直径越大,圆周率越大. ( )

  (3)圆的半径是3厘米,周长是9.42厘米. ( )

  3.小明和爷爷分别沿小圆(ABCDEA)和大圆两条路线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