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北京的立交桥》教案

《北京的立交桥》教案

时间:2022-09-08 18:31:02 教案 我要投稿

《北京的立交桥》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北京的立交桥》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京的立交桥》教案

《北京的立交桥》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与《中国石拱桥》的比较阅读,掌握记叙与说明等表达方式在不同文体中所起的作用。

  2、能复述通讯的特点,写简单的通讯。

  3、体会改革开放的政策促进了经济腾飞,给京华大地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强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激情。

  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区别记叙和说明这两种表达方式的不同作用,这也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媒体:多功能讲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中国石拱桥》一文的学习,我们领略了赵州桥的雄伟、卢沟桥的丰姿。这些桥都是建造在河流上的,那么,有没有陆地桥呢?(可要求学生齐答)有谁见过陆地桥呢?能说说陆地桥的模样吗?(指名让学生回答)

  陆地桥大多指的是“立交桥”,这是多层立体交叉桥梁的简称。现在让我们一起去一趟首都北京,共同欣赏北京立交桥的雄姿吧。(放北京立交桥的视频)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让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大家画出难写难懂的生字词。

  2.正音正字(出示小黑板):

  颤(zhàn,又读chàn)窥(kuī)匝(zā)悖(bèi)徜徉(cháng yáng)

  苜蓿(mù xu) 椭(tuǒ)瞰(kàn) 涵(hán) 浚(jùn) 惬(qiè)

  塞(sè 堵塞;又读sài边界险要之处,要塞、关塞)翌(yì) 迥(jiǒng)湍(tuān) 妪(yù)

  3.解释下列词语:

  雨后春笋:大雨过后,春笋旺盛地生长出来。比喻新事物蓬勃涌现。

  姹紫嫣红:形容各种娇艳好看的花。姹,美丽,嫣,美好、娇艳。

  丰姿:同“风姿”。指容貌、仪态。文中有丰满、美好的意思。

  惬意:称心、舒服。

  鸟瞰:从高处往下总体看。瞰,看。

  4.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明确:

  全文共18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叙写作者孩提时所见到的水上桥。

  第二部分(3—14段),具体描绘京城大地的立交桥。

  第三部分(15—18段),赞美京华大地的立交桥。

  三、听录音,范读课文

  四、研习新课

  1.学习第一部分。

  提问:本文的题目是“北京立交桥”,可作者却从“护城河桥”说起,假如把第1段删掉行不行?为什么?

  讨论,明确:作者从护城河桥谈起,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从作者的亲身经历说起,使读者有一种亲切感;再者,从“颤巍巍”的木板桥写到雄伟壮丽、气势宏大的立交桥,可引起读者联想、比较,说明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京华大地的巨大变化;第三,从水上桥写到陆地桥、路上桥,也显得非常自然。因此,第1段是切不可删的。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提问: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讨论,明确:第1层,3—4段,叙写京城第一座立交桥——复兴门立体叉桥;第2层,5—8段,叙述京城立交桥建造的速度和宏大的规模;第3层:9—14段,描绘四座立交桥的各自风格、特点。

  (2)提问:当第一座立交桥出现在京华大地的时候,作者是一种什么心情?从文中找出有关词语。

  明确:强烈的好奇心,先睹为快的'急迫感,促使我“特意”跑去一睹丰姿。“从没有见过的陆地桥”,激起了作者的“童趣”;“闯入了我们的生活”的立交桥,引起了作者的无限感叹。

  (3)提问:作者在文中说到大型立交桥共有61座,所提到的共多少座?详细描绘的有哪几座?

  讨论,指名让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作者所提到桥名的共十座,详细描绘的共五座,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一座——复兴门立交桥;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四座——建国门立交桥、西直门立交桥、三元桥、玉蜓桥。

  (4)请同学们欣赏课文前的彩色插图和投影的图片,对照课文,说说它们分别是文中描述的哪座立交桥。(岀示图片)

  (出示立交桥,引导学生欣赏立交桥的丰姿)

  (5)集体朗读第14段,要求有感情,有节奏。

  五、布置作业

  1.整理生字、词。

  2.完成课文后练习七的造句。

  3.思考:作者在第三部分里,是怎样赞美立交桥的?

  4.从本文中找出说明的语句,思考作用。

  第二课时

  一、检查造句练习

  二、学习第三部分

  1.指句让学生朗读第三部分。

  2.提问:作者写路口堵塞现象时借用了什么术语?运用了哪些比喻?这样写是不是离题了?

  学生小声阅读,同桌讨论。

  指数名学生发言,教师点拔、小结,明确:作者借用了医学术语“动脉栓塞”,形象生动地道出了当年交通堵塞的现象;为此,作者运用了多种比喻,展现了早晚行车高峰时“那一锅沸粥般的情景”:汽车流——“组成长蛇阵,像迈不开步的老妪”。自行车流——“像冲破堤坝的洪水,漫溢到路口的每块空间”;这样写并未离题,而是运用了比较的方法,来赞美立交桥的巨大作用,来歌颂立交桥给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带来的好处,从一个侧面赞颂了党的改革开放的政策。

  集体朗读第17、18段,教师板书:

  都市大动脉,动脉栓塞通,顺畅,惬意。

  三、小结课文

  1.教师简述“通讯报道”的特点:

  通讯,也叫通讯报道,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反映人物、事件的新闻体裁。通讯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通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还可穿插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方式。本文是事件通讯。

  2.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师生共同讨论,明确:本文报道了北京立交桥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描述了立交桥的雄伟壮丽的风姿,热情赞颂了党的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

  四、集体朗读第2、5、8、14、17、18段,从中体味作者蕴含于其中的思想感情。

  五、体会语言

  1.提问:上节课要求大家从本文中找出说明的语言,并思考作用。现在我们共同来探讨这个问题。

  指名学生朗读本文中说明的语言,教师补正:第7段中“1984年建成的三元桥……全部工期只用9个半月”;第11段;第13段中“它是桥群组成……仿佛是刻意创作的超大型艺术雕塑。”

  追问:如把这些说明的语言去掉,表达效果会不会受到影响?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明确:如果去掉这些说明性的语言,文章的表达效果会大大受到影响。例如,只用9个半月就建成的三元桥立交桥(出示教学挂图,或欣赏课本彩色插页),如果删掉“9个半月”、“干道”、“栈桥”、“地下道”等说明的语句,就不能显示三元桥宏大的规模,也就显示不了在发达国家也不多见的建设速度。再如,将三元桥进行比较的“玉蜓桥”、“8座跨河桥,6座匝道桥,4座通道桥,3座铁路箱涵,组成一个庞大的桥的系统,建桥总面积是三元桥的两倍多。”离开了这些说明的语句,称之为“桥群”、“庞大的桥的系统”,读者就很难理解,誉之为“壮美”,就令人难以置信。

  2.小结:课文中还有几处说明的语言,这里不一一列举讨论。由此可见,在记叙文中插入一些必要的说明,可以把事情讲得更加清楚,可以把作者的思想表达得更加明白。同样的道理,在说明文中插入适当的记叙或描写,可以使读者清楚地了解事物的发展过程,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内外特征。

  4.总结,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为内容,以记叙为主要手段。为了使记叙的事情通俗易懂、清楚明白,离不开必要的说明和恰当的描写;说明文是以说明事物特点、阐明事理、介绍知识为内容,以说明为主要手段。为了使说明的对象形象、生动、准确,需要简明的记叙、生动的描写。我们读文章、写文章,都要认真分析善于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以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达到自己的写作目的和要求。

  六、布置作业

  1.作文训练:

  把《北京立交桥》改写为说明文。要求:a.抓住立交桥的特征,注意详略得当;b.局部改写或全部改写;c.200~300字。

  2.完成课文后练习一、二。

《北京的立交桥》教案2

  教学目标

  1、 积累字词,了解通讯的特点

  2、 体会作者在记叙和说明中的感情,了解立交桥的发展对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功能。

  教学重点 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体会说明性语言和描写、叙述性语言的区别。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板书: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导出“桥”字,让同学们说出桥的含义,然后再板书“立交桥”三个字,设置悬念,走进文本。

  二、检查预习

  1、 给黑体字注音 窥见 匝道 并行不悖 雨后春笋 徜徉 迥异 鸟瞰 俨然 姹紫嫣红 疏浚 栓塞 偃旗息鼓 苜蓿 老妪 惬意

  2、 解释下列词语 并行不悖 雨后春笋 昭苏 姹紫嫣红 徜徉 偃旗息鼓

  三、熟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划分结构层次。 全文共 18 段,可分为三部分。

  (一) (1—2) ,叙写作者孩提时的所见水上桥。

  (二) (3—14) ,具体描绘京城大地的立交桥。

  (三) (15—18) ,赞美京华大地的立交桥。

  四、研习新课。

  1.学习第一部分。 提问:本文的题目是“北京立交桥” ,可作者却从“护城河桥”说起,假如把它删掉行不行? ——①从亲身经历说起,有亲切感。 ②引起读者联想、比较。 ③从水上桥写到陆地桥、陆上桥显得自然。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提问:第二部分是文章主体,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一) (3—4)叙写京城第一座立交桥。

  (二) (5—8)叙述京城立交桥建造的速度和宏大的`规模;

  (三) (9—14)描绘四座立交桥的各自风格、特点。

  (2)提问:作者在文中说到大型立交桥共 61 座。所提到的共多少座? ——提到桥名 10 座,详细描绘 5 座。 (2) 阅读 10—13 段,完成表格。 桥名 使用比喻句 桥的作用 建国门立交桥 建国门桥如苜蓿叶 跨越时间 节油养车 保障安全 美化环境 西直门立交桥 西直门桥如满月、盘龙 三元桥 三元桥开阔、舒展、豁亮 玉蜓桥 玉蜒桥组成一只巨大的蜻蜓

  (3)集体朗读 14 段,要求有感情、有节奏。板书 桥之多 桥之美 桥之用

  (4) 、提问:作者写路口堵塞现象时借用了什么术语? 作者借用医学术语“动脉栓塞” ,形象生动道出了写于交通堵塞的现象,运用比较法来赞美立交桥的巨大 作用。

  五、小结课文:

  1.教师简述“通讯报道”的特点: ——通讯,也叫“通讯报道” ,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反映人物、事件的新闻体裁。通讯以叙为主, 还可插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方式。

  2.中心思想: 本文报道了北京立交桥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描述了立交桥的雄伟壮丽的风姿,热情赞颂了党的改革开放 的方针政策。

  3.在记叙文中插入一些必要的说明,可以把事情讲得更加清楚,可以把作者的思想表达得更加明白。

  4.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为内容,以记叙为主要手段。为了使记叙的事 情通俗易懂、清楚明白,离不开必要的说明和恰当的描写。 说明文是以说明事物特点,阐明事理,介绍知识为内容,以说明为主要手段。为了使说明的对象形象、生 动、准确、需要简明的记叙、生动的描写。我们读文章、写文章,都要认真分析,善于运用各种表达方式, 以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达到自己的写作目的和要求。 六、拓展练习 用说明性语言和记叙性语言,分别描写一个熟悉的事物,比较表达效果的不同。

《北京的立交桥》教案3

  教学目的:

  1.了解通讯的特点

  2.说明文和记叙文作比较

  教学方法:

  注意说明文和记叙文的区别和交叉。

  从目的,记叙的完整性与比重,描写的程度等方面同第一课作比较;将某些代表性段落改写成说明文,达到更鲜明直接的比较目的,对于交叉,可重点分析几个代表性段落,摘取说明部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预习作业:思考题

  (1)里有哪些记叙成分?

  (2)与《石拱桥》的不同表现在哪?

  生词注意

  匝道(zā) 翌日(yì) 迥导(jiǒng) 鸟瞰(kàn) 湍急(tuān)

  老妪(yù) 并行不悖(bèi) 疏浚(jùn) 矗立(chù)

  徜徉(dnáng)(yáng) 茴蓿(mù)(xu) 豁亮(hu)

  俨然(yǎn) 姹紫嫣红(chà)(yān) 惬意(qiè)

  栓塞(shuān)(sè) 偃旗息鼓(yǎn)

  文学常识:通讯是新闻体裁,一般是记叙文,用叙述描写等多种方法报道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或事件,通讯必须真实、详细、生动、文学色彩较浅。

  课文分析

  是一记事的通讯,它报道了北京立交桥的修建和建成后的情景,在给划分段落时,我们要思考以下问题:

  (1)“立交桥”这个名词最先出现于哪一节?(3节)

  (2)课文介绍立交桥时,先用什么顺序?从第几段起改换了记述顺序?(先以时间为顺序,从10节后改成空间顺序)

  (4)从哪段开始是回顾立交桥出现之前的情景?(15节)

  (3)哪些段落是带性的段落?

  (8节,从时间上总括上面几段,介绍建桥速度和数量,9节、14节,从空间上总括,介绍立交桥的造型姿态)

  (5)从第几段开始又说起立交桥了?(17节)

  弄清了上面几个问题,我们就给课文找出了几个分界处,那就是:2、3节之间;8、9节之间;14、15节之间;16、17节之间。

  是不是就应当以这四个分界处将课文分为五部分?若不是该如何合并划分呢?(见书)

  (一)十年中北京立交桥飞速发展的情况。

  (二)北京立交桥的多姿多彩。

  (三)北京立交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现在我们对这三点逐一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

  请在课本上标出表示时间和桥名的词语。

  (板书)

  从图表上我们看到文章记叙了1974复兴门桥,1978以后十年间建成的共61座桥,其中点出名称的共八座,为什么1980以后的就一般不再点名了呢?

  (因为桥太多了,速度太快,不能也没必要一一列举)

  从课文中哪体现出来了?(见书5节)这些正烘托了立交桥纷纷出现的气氛。

  7节、为什么记叙完“去年一年”建桥13座后,又打乱了时间顺序,说起“1984年建成的三元桥”了呢?

  (前面以时间为序,体现出建桥速度快,而三元桥是这61座桥中较大的一座,若放到前面就无法突出这个“大”,若突出了“大”,就干扰了“快”,所以放后面合理)

  6节、连用时间词,说明建桥之快之多,而且是通讯,写的是真人真事,要力求真实,准确,时间词的三运用,正体现了这一点。

  :同学们回想一下初一读过的《新闻两》你以为通讯和消息有什么不同?

  1.通讯的叙述比较详尽具体;消息的叙述比较简明概括。

  2.通讯较多地报导人物(当然也有事件);消息以报导事件为主。

  3.通讯可以灵活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主要表现手法叙述,但也常常有较多描写,有时也用抒情、议论等手法,描写手法上,描写占了相当大比例。

  作业:课后一二三六。

  第二课时

  课文写北京的立交桥,为什么从护城河说起?为什么要这样写护城河?

  (通过护城河桥的破败不堪,映衬立交桥的.雄伟壮丽)具体分析一下对比:

  (“颤魏”:带缝的“桥板”“——”壮丽雄伟的钢筋混凝土桥

  桥下是“浊流”——车水马龙

  桥边是“乱坟岗子”“农家柴草堆”——“姹紫嫣红”立体花园)

  课文为何要连写护城河桥,五带桥、卢沟桥?

  (突出桥与水“形影不离”)

  于是作者对桥的旧有观念做了“与水形影不离的过河的建筑物”这里是为了与陆地桥区别,而引出立交桥。

  那么立交桥特点是什么?(陆地桥)

  4节、“在桥上凭栏下望”,为什么要“凭栏下望”?

  (按习惯,凭栏下望会见到水)

  文中为什么要特别用这个词呢?

  (1节写护城河桥时曾描写过“透过桥板缝就问窥见浊流”,用这个词比较就更明确了;还有一层对比意义)

  当年“窥见浊流”,如今“凭拦下望”见到的是什么呢?当然没有河,没有水,文章用“旧日的桥的概念似该修正了”进一步突出了立交桥的特点,但这只是说“没有”了什么,那见到的是什么呢?

  (车水马龙)3节做了描述性说明(见书)

  通过说明,作者又点明了立交桥路上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

  我们已经知道这一部分是按空间顺序介绍的。

  那么9节是从(一)到(二)的过渡,是从什么过渡到什么?

  (由立交桥的发展转入到立交桥的造型和姿态)

  在这部分中分四段分别介绍了四座立交桥,列图表这四座桥的特点:

  (板书)

  14节总括了桥的艺术性

  第三部分

  立交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交通问题确定不可忽视,课文用“动脉栓塞”形象的喻出路口堵塞给建设事业带来的巨大障碍,从而突出了立交桥在经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做书后练习二(区别记叙文、说明文)

  做书后练习三五(两种文体的交叉)

《北京的立交桥》教案4

  教学目的:

  一、体会改革开放的政策促进了经济腾飞,给京华大地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强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激情。

  二、通过与《中国石拱桥》比较阅读,理解记叙与说明等表达方式在不同文体中所起的作用。

  三、了解通讯的特点。

  教学难点重点:

  区别记叙和说明这两种表达方式的不同作用。

  教学方法:

  ①与《中国石拱桥》进行比较阅读、分析、理解、把握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特点。

  ②利用课文插图或教学挂图进行欣赏分析,把握立交桥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言:陆地上有没有桥?有谁见过陆地桥,能说说陆地桥的模样吗?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让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大家画出难写难懂的'生字词。

  2、生字:

  颤、窥、匝、悖、徜、徉、苜、蓿

  椭、瞰、涵、浚、惬、塞

  翌、迥、湍、妪

  3、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全文共18段,可分为三部分。

  一(12),叙写作者孩提时的所见水上桥。

  二(314),具体描绘京城大地的立交桥。

  三(1518),赞美京华大地的立交桥。

  三、范读课文。

  四、研习新课。

  1、学习第一部分。

  提问:本文的题目是北京立交桥,可作者却从护城河桥说起,假如把它删掉行不行?

  ①从亲身经历说起,有亲切感。

  ②引起读者联想、比较。

  ③从水上桥写到陆地桥、陆上桥显得自然。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提问:第二部分是文章主体,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一)(34)叙写京城第一座立交桥。

  (二)(58)叙述京城立交桥建造的速度和宏大的规模;

  (三)(914)描绘四座立交桥的各自风格、特点。

  (2)提问:作者在文中说到大型立交桥共61座。所提到的共多少座?

  提到桥名10座,详细描绘5座。

  (3)阅读10,13段,完成表格。

  (4)请同学欣赏课文前的彩色插图和文中插图,对照课文,说说它们分别是文中描述的哪座立交桥?

【《北京的立交桥》教案】相关文章:

北京的立交桥教案08-26

《北京》教案04-08

北京的教案09-14

故乡是北京教案02-20

北京教案范文02-27

北京小学教案02-27

关于北京的教案03-10

《北京》优秀教案03-26

大班《北京》教案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