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北京教案

北京教案

时间:2022-05-14 18:00:03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北京教案模板汇编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京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北京教案模板汇编6篇

北京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理解“焕然一新、金碧辉煌、从天而降、犹如”等词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进一步激发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结合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15个生字,初步理解新词在课文中的意思,学习会写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北京》,谁能背一背你喜欢的部分?这篇课文描写了美景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夜幕降临了,这些景物会变成什么样呢?让我们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教师板书课题:《北京亮起来了》。

  二、识记生字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在课文中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⑴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互相帮助。

  ⑵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⑴教师出示生字幻灯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开火车读)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最好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听的能力)

  ⑵看电脑画面,读词语:

  学生自己练习读,如果有问题及时请教。

  指名小组读,比一比谁读的正确,开展组际竞赛。

  三、指导写字

  1、让学生打开语文书,观察每个生字的占格情况。让学生说说这些字的占格情况。

  2、在书中练习描写:

  师走下去巡视,及时帮助那些书写有困难的学生。

  重点指导:烁、辉、雄。

  3、进行展示,进行表扬,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订正自然段。

  2、指名分段读,听一听谁读的正确、流利,结合学生读书情况,进行评价。

  五、作业

  1、完成生字。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结合图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景,激发学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2、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有语气朗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结合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词句,并培养学生有语气朗读的能力。

北京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一道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一个一个的或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数。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数数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体会到学习一百以内的数的必要。

  教学重点:

  进一步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以及十与百 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一个一个的数,几十九后边是多少

  教学过程:

  一、 铺垫导入

  师:呈现主题图,问: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这些图给你留下什么感受? 估计:生:有这么多的鸽子,有那么多的花,小朋友能数清楚吗?

  师:那你们能够数清楚吗?快试一试。(估计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准确地数出) 师:看来,我们只知道20以内的数行吗? 生:不行。

  师追问:生活中在什么情况下也遇到过数数的困难? 生举出例子。

  导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更大的数,好不好?

  二、学习新知

  1、出示鸽子图

  问:谁有好的数数经验介绍给大家。

  估计:

  ⑴数得时候按照一定的顺序数。

  ⑵数数时要用手指着。(或做标记)

  让我们来实际数数吧,(随便用什么方法都行) 指名c等生数,估计(一个一个的数) 指名a、b等生数补充(二个二个的数)

  对策:采访你为什么这么快就数完了?小组同学互相数一数 你们觉得的这种方法怎么样?

  师:那你们就来数数咱班一共有多少人?

  估计:这回就会两个两个数,因为课前我特意安排两个人一桌。

  对策:表扬大家有个很好的动作(两个手指一掐) 问:我班一共有多少人?

  2、数花盆

  问:你来估计一下一共有多少盆花?(解释什么叫估计?) 指优等生说说怎么估计的。

  师:所以你在回答时应用一个词大约。

  3、看来为了更快的.得出有多少个可以估计一下。先数出10个,其他的与他差不多也看作10个。

  练习数数:你能从1数到100吗?自由的试一试。

  对策:师拿小棒演示:29再添上1就是3个十是30。 让学生自己拿出小棒,摆一摆。

  师再问:99添上一是多少?不用口说,用小棒摆一摆。用小棒来告诉我。

  估计:摆10个10捆。再次强调10个10是100。

  师引导:在学20以内数的时候,满10就要进一,那么,这也够10捆了,你有什么想法吗?

  估计:

  ⑴也进1。

  ⑵把它捆成一大捆。

  对策

  ⑴向哪一位进呢?引出百位。

  ⑵对,你的方法很好,那是多少呢?(100)

  填空:100个一是()

  一百里面有()个十

  一百里面有()个百

  一百里面有()个一

  三、数物品

  师:书上有一幅图,就是想考考你们的眼里,怎么样想看看吗?打开书4页。

  1、(1)自己小声的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支笔?

  (2)汇报你是怎么数的?(一十一十、一个一个) 让数的快的介绍方法,提醒其他同学认真听,比较和自己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 可以再请一个一个数的同学,数一数,其他同学一定要耐下心来听。

  择优:你觉得哪种方法又快又好,哪种好就用那种。

  反问:34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2、数墨水瓶之前,让学生先思考用什么方法数,然后再去数。

  四、巩固练习

  1、数数教室里有多少张桌子?有多少人?

  2、连续数出5个数 师说26,生往后连续数出5个数。用手指记着。

  同桌做这个游戏,师随时指导后进生。

  计:左图的豆子有50个,右边有多少个?你是怎么想的?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用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北京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帮、助、象”3个生字,认识“巾”字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帮助”说一句话。

  3、由小象的聪明、可爱,对动物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帮助”说一句话。

  教学难点:

  知道小象很聪明、可爱,对动物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我们快去看看它是谁吧?(出示图片)然后出示:“小象”二字,学习“象”的书写。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它的?(老师范写象字,学生描红后独立写)

  2.师: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象?(可爱的小象、聪明的小象)

  小结:小象不仅可爱,而且还很聪明,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它的一件事(板书课题:“可爱的小象”,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出示词语

  1、要想学好课文,我们就先要学好字词,轻声读课文,不会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

  出示字词:指名读

  驯养 理解 出示句子:聪聪是一只经过驯养的可爱的小象。

  帮助 家务活儿 补充句子:小象帮助主人做家务儿。

  能干 可能干啦 读出语气

  于是 取下 行人 拍拍 高高兴兴 铜匠 铜匠铺 修理 举起 灌水 吸水

  2、出示课文中的难句或学生读不好的句子,指导学生应该怎样读好。

  大屏幕出示:有一天,主人让聪聪把一只漏水的铜壶送到铜匠铺去修理。(师指导读好长句的停顿)

  字词学的真不错,把它们放回课文,你还认识吗?再读课文,读正确。

  三、细读品味,有感情朗读

  1.再读课文,读正确。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明确:修铜壶)

  2.有一天,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读读课文2-4自然段,你从哪看出小象特别的聪明?用“---”画出来。(学生自学、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指导学生完成好自学任务)

  3.全班交流

  (1)老师跟随学生说出示相关的图片及句子:“有一天,主人让聪聪把一只漏水的铜壶送到铜匠铺去修理。过了一会儿,聪聪用长鼻子挂着修过的壶回来了。”

  师:请同学们谈谈你为什么觉的它聪明?(明确:“过了一会儿”说明小象办事速度非常的快,它很快就能明白主人的意思,到铜匠铺修完就回来了)

  过渡:聪聪帮主人修理漏水的铜壶,完成任务准确、迅速,没有主人跟着,独自去独自回,真是聪明!试着读一读,让人听出小象很聪明。(自读,指名读)

  可是,当主人发现铜壶还有些漏水,主人怎么做的?(往壶里灌水)让聪聪再去修理时。聪聪是怎样做的`呢?他可能想什么?(主人往壶里灌水)

  (2)出示句子:“在路上,聪聪用鼻子吸了一些水,把铜壶灌满。然后扑踏扑踏地向铜匠铺走去。”[]

  思考:(1)小象为什么用鼻子吸水,把铜壶灌满?请同学们联系上文想一想。

  (2)“然后扑踏扑踏地向铜匠铺走去。”“扑踏扑踏”怎么理解?它在说明什么?(走得慢,怕水撒了)

  (3)指导朗读:想象聪聪是怎样做的,读出来。

  过渡:小象来到铜匠面前,他不会说话,能把主人让重新修修水壶的意思表达清楚吗?(能)你从哪些句子中知道的?

  (4)出示:“聪聪来到铜匠面前,用长长的鼻子高高地举起铜壶。”

  比较句子:出示句子:“聪聪来到铜匠面前,用鼻子举起铜壶。”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看书上插图。)

  指导朗读:看着插图,读出聪聪当时的样子。

  过渡:小象不会说话却能想出这样的办法,小朋友们你想对小象聪聪说些什么呀?(让学生发散思维自由说)

  (5)观察图片(小象举起漏水的铜壶)

  师:如果你就是那铜匠,当聪聪来到你面前,用长长的鼻子高高地举起漏水的铜壶时你会想些什么?你会露出怎样的表情呢?

  (估计:惊讶、呆住了、竖起大拇指、连连夸赞等等。)

  师:铜匠铺的铜匠是怎样夸小象聪聪的,读一读书上的句子。

  出示:他用手拍拍聪聪的头,说:“你真聪明!”

  师:不会说话的小象,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真是太聪明了!谁还愿意夸夸小象。(让学生自由发挥,并指导学生读好这一句)

  (6)小朋友们当你得到别人的夸奖时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估计:高兴、洋洋得意、骄傲、自豪等等)

  小结:是啊!聪聪不但帮主任把铜壶修好了,而且还得到了别人的夸奖,它是多么的高兴和自豪呀!请你也带着高兴、自豪的心情,读一读这篇课文的第5自然段吧!

  (7)出示:“小象修好铜壶往回走”的图片。

  师:看呀!小象聪聪用长鼻子挂着铜壶,高高兴兴地往家走呢,看它多神气呀!

  请小朋友么们再读一读这句话。

  出示:它把铜壶举得高高的,好像在告诉路上的行人:“你们瞧,我多有办法!”

  师:假如你现在就是这只又可爱又聪明的小象,老师想问一下有哪只小象愿意为我们大家读一读呢?(自己读、评读、再指名)

  过渡:小象聪聪帮助主人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等它回到家以后,主人会怎么夸它呢?请小朋友们发散思维地去想一想。

  (明确:你真棒! 你真是我的好助手! 你真能干!……)

  (8)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已经对这只小象有所了解了,那现在就来谈一谈:你们喜欢这只小象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理由)

  明确:喜欢,因为它特别聪明能干。

  喜欢,因为它很可爱,样子有趣。

  喜欢,因为它能想办法帮助主人送去、取回漏水的铜壶。

  四、阅读扩展

  1、出师一篇小象救游客的故事学生读,体会经过驯养的象可以为人类服务。

  2、出示一些象忙著人类做事或象聪明向人类学习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象的聪明、可爱。

  五、指导书写

  1.出示“帮助”,认识“巾”字底。

  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同桌可以互相交流。

  2.怎样才能把这两个字写得比较漂亮呢?请你先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然后再说一说在书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帮”上面大下面小,上面的“邦”要扁一些,下面的“巾”托住上面的部分。

  “助”左右相等,第七笔“撇”要写的长一些。

  老师范写“帮”字,学生描红后独立写“帮”字,反馈。

  学生独立写“助”字,反馈。3.帮助什么意思?可以指谁与谁之间的帮助,你能用它说句话吗?

  指导学生用“帮助”造句。

北京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引发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2.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童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童谣,自己读读: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这首童谣写的是什么内容?

  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线索

  1.认真默读全文,想想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

  (学生可能弄不懂的词语:腊月、初旬、麦芽糖、江米糖、空竹、逛天桥、逛庙会)

  指名交流,根据学情顺势而导。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北京人过春节哪些地方你最感兴趣?

  预设一:生在练习纸上完成表格,师引导理清时间顺序。

  预设二:在交流中,学生贴纸条(黑板条)、作记录,师引导理清时间顺序。(根据学生情况选择一种操作策略。)

  三、分清详略,合作研读

  1.引导找出写得详细的部分。(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2.四人一小组,自选一个部分展开研究,研究问题如下:

  (1)详细写了什么,说给大家听。

  (2)哪里写得好,读给大家听。

  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交流研讨:分为“腊八”队、“除夕”队、“正月初一”队、“正月十五”队展开竞赛。

  (1)解决第一个问题。

  小组派代表复述研讨的部分,组员可以补充。师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叙述顺序(“腊八”是用并列的方式写的;“除夕”是用总分的方式写的;“正月初一”是用对比的方式写的;“正月十五”是用总分总的方式写的);反馈评分。

  (2)解决第二个问题。

  生生、师生互动,师注意引导学生品出京味语言的特点,必要时作示范;反馈评分。

  4.引导学生体会详略处理的好处。

  四、拓展延伸,读中学写

  1.快速浏览,找出描述小孩过春节的地方,指名读。

  2.启发学生谈谈现在北京春节怎么过,其间可让学生采访在座的老师。

  3.学生写过春节时有趣的地方(片段),教师巡视。指名交流,教师评价时注意学生是否用上了书上的写法,及时点评、表扬。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总结全文,复现童谣。

  2.作业:写一篇现代《北京的春节》,可以学习老舍先生按时间顺序写的方法,注意详略得当。

  课堂实录

  师出示童谣: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师:喜欢童谣吗?

  生:喜欢。

  师:谁来说说这首童谣讲的是什么事儿?你说。

  生:这首童谣……

  师:(打断)拿话筒。

  生重说:这首童谣讲的是北京的春节。

  师:这首童谣啊,真的是讲的是春节,不过,它是50多年前,当时街头流行的一首童谣,孩子们都爱念,它就相当于现在的流行歌曲了。这节课,老师带你们一起去学习老舍先生笔下的春节,想去吗?

  生:想。

【北京教案】相关文章:

《北京》教案04-08

北京的教案09-14

《北京》优秀教案03-26

北京教案模板02-18

有关北京教案01-01

认识北京教案01-08

大班《北京》教案12-22

有关北京的教案03-27

北京教案模板03-28

北京小学教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