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心理辅导团体活动教案

心理辅导团体活动教案

时间:2022-04-13 08:19:4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心理辅导团体活动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心理辅导团体活动教案(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心理辅导团体活动教案(精选5篇)

  心理辅导团体活动教案1

  【活动理念】

  高中生处在青春发育的后期,生理上不断的发展和成熟,特别是性机能的成熟和性心理的发展,随之产生了一些特殊的心理体验,对异性交往非常敏感而又好奇。处在异性眷恋期的青少年渴望和异性交往,在各种活动中都努力想引起异性的注意和喜欢,并想方设法寻找或制造各种机会接近自己喜欢的异性。异性同学之间的接触和友谊,有助于培养高中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促进个性的发展,但是由于高中生的理想主义和自我意识较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面临着困惑和各方面的压力,在处理情感问题上不能把握好分寸,容易影响到学习和人际交往。因此,如何正确交往对高中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本次设计基于对学生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学生存在的在男女生交往方面的主要问题,通过活动,对异性交往的尺度和技巧有一定的掌握,能与异性同学自然、正常的交往。

  【活动目标】

  1、学生能明白少男少女对异性产生朦胧的情感是一种非常正常、自然的事情,健康的异性交往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需求。

  2、学生能把握异性交往的原则性尺度,清楚地意识到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学生学会慎重对待青春的'每一次选择。

  3、学生认识到在高中阶段应加强自我塑造、增强责任感,明确如何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学会处理好与异性交往各个层面的问题,以维护自己性心理和性生理的健康发展。

  【教学重点】

  1、营造坦诚、信任的团体氛围,消除学生对自由沟通和交流的防卫心理。

  2、通过活动,使学生能明白少男少女对异性产生朦胧的情感是一种非常正常、自然的事情,重要的是要把握男女生相处的“度”。

  【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敞开心扉积极发言;

  2、教师的穿插与引导。

  【活动形式】

  游戏体验、绘本欣赏、讨论辨析、小组分享等。

  【活动准备】

  课前调查、课件制作、多媒体电脑、投影仪、分组

  【活动对象】

  高一学生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热身活动:你我面对面

  活动规则:学生面对面,听指令,做动作

  指令一:面对面,握手,问好

  指令二:面对面,拍肩,说句悄悄话

  指令三:面对面,来一个拥抱

  如果你不想执行指令或者不想对方执行指令的时候,你可以举下手中的红牌。

  1、活跃课堂气氛。

  2、通过这个活动,导入主题。

  二、智慧泉——你我同行

  给学生呈现课前调查的关于男女生在交往过程中存在的困惑?

  1、与异性交流,其他同学就会八卦,怎么办?

  2、什么样的男女生交往是正常的?

  3、为什么跟异性玩得过于亲近,对方容易误认为自己暗恋他(她)?

  4、如果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聊天比较投合,很喜欢两个人在一起聊,被人误解了怎么办?

  5、和异性纯友谊交往,为什么会被说成有暧昧?

  请大家总结下,这些问题的共同点是什么呢?(学生讨论、分享)红灯:如果你看到两个异性同学在聊天,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或者哪些行为会让你觉得他们是在谈恋爱?

  绿灯:哪些行为你觉得是他们是正常的交往而不是在谈恋爱。

  教师总结:我们同学总结除了在平时交往过程中容易被人误解的行为,有上述困惑的同学,请你反思下你是否曾经有类似的问题,如果有,那么自己需要注意调整一下;如果没有,那么对于同学的玩笑我们可以一笑而过。

  通过课前调查,了解学生的困惑,并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分享讨论,在平时的交往过程中,哪些行为容易被人误解。让学生总结出异性交往的原则。

  三、启思录———青春不迷茫

  (一)给学生呈现普遍存在的另外一些问题:

  1、如果我喜欢上了一个人,那该怎么办?要不要表白?

  2、男女生发展了很亲切的友谊,可是又有点暧昧,是否该和对方停止关系或者挑明?

  1、喜欢异性却不敢说,在心理憋着,郁闷?

  4、喜欢一个人不敢表白,而且不知道表白后的交往还会不会像现在做朋友一样好?

  Q:请同学们总结下,这些困惑有什么共同点呢?

  (当对异性同学有好感时,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衔接:喜欢上一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有一只鳄鱼它也遇到这样的问题,那接下来我们看下这只鳄鱼他是怎么做的?

  (二)欣赏《鳄鱼爱上长颈鹿》绘本。

  学生思考:看了这个绘本之后,我们发现鳄鱼为了吸引长颈鹿的注意力,为了获得它的好感,想了好多好多的办法,但为什么它前面的尝试都以失败而告终呢?

  学生分享讨论:

  衔接:我们发现鳄鱼因为选择了不适当的表达方式,让自己伤得不轻,很不快乐。

  与鳄鱼面临同样困境的同学,他们估计也很烦恼,很不快乐,那我们就帮这些同学分析一下,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做呢?

  红灯:哪些做法容易使自己跟鳄鱼一样受到伤害?

  绿灯:哪些做法能让他们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通过该环节,让学生把握交往的“度”,能更好处理遇到的问题。

  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都有很多点子,如果当前面临这些困惑的同学或许你已经有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希望大家共同讨论出的方法能够帮助到你。而当前没有遇到这个问题的同学,希望今天讨论的方方面面能让你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在你有需要的时候能够有所帮助。

  祝愿大家都能像这只鳄鱼一样,在未来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心理辅导团体活动教案2

  教学重点:

  中学生考试焦虑的成因分析,以及调控措施。

  难点:

  结合实际,从内部因素分析成因,并且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调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考场上的竞争,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角逐,也是心理状况的较量。在考试中,总有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取得辉煌成绩,同样,也有一些“尖子”“失手落马”。因为前者轻轻松松,没有压力,超水平的发挥,后者过度焦虑,显得惊慌,恐惧等,影响其正常发挥。而这种现象又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每年的中考,高考前夕,北京孔庙都有大量考生敬香,专家分析,他们是通过这种方式缓解其对考试的焦虑。有一个考生在考试时就是因为没有焦虑,考了一会就交卷出来了,试卷上写了几个字“小子本无才,老子逼上来,卷子交上去,鸭蛋滚下来”。可见没有焦虑也是不行的。焦虑必须有,但是有一个度的限制。

  过度的考试焦虑,会有许多不良影响,比如:出现头昏,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出汗,失眠,震颤和运动不安等明显的躯体症状,在行为上,表现得惶恐不安,多余动作增加,胡乱答卷,早早退出考场等。

  二、焦虑的原因

  A、内部因素:

  a复习不充分:据调查80%的学生其考试焦虑是由于复习准备不充分引起的,因此考前进行充分的复习是很有必要的。

  b自我期望值:从期望价值理论分析,行为取决于期望和价值,任何一个行为都取决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和目标的.重要性的认识。对失败正确面对,避免产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挫折心态。

  c性格因素:外向的人,重视外在世界,爱社交,活泼,乐观,开朗,自信,勇于进去,对环境适应力强,易不安和兴奋。内向的人重视主观世界,好沉思,善内省,孤僻,乏自信,易害羞,冷漠,寡言,对环境的适应性强,脆弱,对自己过分苛刻,易出现负向情绪。外向的人比内向的人更易焦虑,应该多与朋友交往,养成开朗活泼的性格。

  d身体健康因素:身体不健康的人在担心自己身体状况的同时,总想让自己在某一方面超过别人,比别人优秀,因此,他们更致力于学习方面的努力,加大自己的压力,增强了考试焦虑。

  e性别因素:女性本身的焦虑特质就比男性高,而且不良情绪的宣泄表现的没有男性明显,因此常常因为不能很好的进行自我调控,其焦虑程度比男性偏高。

  B、外部因素:

  a社会因素:现在相当的企事业单位过分追求高学历,特别在经济发达地区,用人单位对工作人员的学历看得特别重,甚至出现连厕所清洁员也要求本科或以上学历的人员担任的荒谬现象,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度浪费,在“一棒定终身”的现实社会中,这也就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压力,人为的加重了学生对考试分数的期望值,造成考试焦虑。

  b家庭因素: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与管教过严,期望水平过高,或强迫式的学习,都会让孩子对学习反感,产生压力,形成考试焦虑。

  c学校因素:虽然国家进行教育改革,提倡素质教育,但由于我国受到封建社会采育的教育制度的影响,现行的教育制度仍以应试教育为主。“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一现象仍普遍。

  三、如何进行调控。

  A、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分析,准确了解自己,建立合理的奋斗目标。建立合理的奋斗目标是解除心理顾虑第一步。高考中,大部分人是定高了目标,这个目标很难实现,在心理上自然而然地产生恐惧感。另外一部分人虽然没有明确地定下目标,但总幻想有奇迹的出现,这就增加了思想负担。目标是建立在能力基础上的,应对自己的水平、在班级名次、各科的优劣作客观的分析,根据这个分析去定目标,就多了一份现实,少了一份幻想,考起试来塌实得多。

  B、以心理状态积极,健康的人作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话有一定道理。

  在心中暗暗的向自己的榜样学习,把他变成激励者,组织者,行为的评定者,也可以与他多多谈话,体会那种遇险不惊,沉着机智等良好心理状态。

  C、有意克制不良心理活动,使之向良好心理活动转化。有些同学的心理状态是波浪式的,时好时坏,自己也深为苦恼。这是不良心理与良好心理进行冲突,进行斗争的结果,,有时良性的占据主导地位,有时反之。当恐惧、烦躁等不良心理出现时,考生就应该克制,或通过转移注意力把它转化。———(应注意持之以恒)。

  D、增加愉快的情绪体验,在学习生活中寻找乐趣。学习的某些失败肯定存在,失意也很正常。在考试复习中,更是充满酸甜苦辣。考生不要把心思全放在分数上,应尽量增加生活情趣,让自己有更多的愉快情绪体验。只要认真发行,即使在“沉闷”的课堂也有很多新鲜事,“枯燥”的复习也有许多乐趣。放松紧绷的神经,体验生活学习的精彩。

  E、表现不良心理。复习考试的种种烦闷,苦恼、痛苦,考生还可以把它表现出来。第一,请老师、家长和朋友帮助。考生大可不必认为倾诉不良心理状态不好意思。请他们帮助、疏导,大脑变得清醒,心灵也得到了慰籍;第二自我宣泄。放声大哭、剧烈体育运动等,都以证明事调节不良心理的好办法。

  F、进考场前的自我调节:1不断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相信自己,一定考好”。

  2身体的放松是大脑放松,调节心态的最好办法。(右半脑的控制)

  3考前睡眠:7—8小时,晚上不得超过10点。方法“先睡心,后睡眼”。

  G、给过去的失败归因。害怕担心是不必要的,要想消除,重要的方法是对过去失败正确归因。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过去的失败,丢掉模糊不清的担忧、摆脱失败阴影,把考生的心理活动与客观联系起来、总结经验教训,走向成功。

  四、总结:教给学生考试答题的基本要领:

  “慢做会的求全对,稳做中档题一分也不浪费,舍去全不会的。”

  会做的题慢慢做,保证全对,中档题可以上手,很多科都按步计分,做一步给一步分,中档题能做一步就做一步,舍去全不会是指难题,不是说一看不会就舍去,要认真看认真思考,确实不会再舍去。分享:

  心理辅导团体活动教案3

  一、理论依据

  情绪调节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情绪心理学家对情绪调节的涵义的界定方式,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类:第一类可称之为适应性界定方式,即强调情绪调节是一种适应社会现实的原情绪和行为反应。第二类可称之为功效性界定方式,即突出情绪调节旨在服务个人目的。第三类可称之为特征性界定方式,即从情绪调节的某一特征或特性着手,对之加以界定。当然,这三种界定方式之间其实是相互关联的,它们有助于我们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认识情绪调节的本质。

  现在关于情绪调节及其发展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消极情绪领域,因为许多研究者发现,人们认为最好的情绪调节方法,大都是在特定消极情绪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情绪调节主要与消极情绪体验相联系,或是以积极情绪取取代消极情绪。

  二、年龄特点

  幼儿的情绪,内容已相当丰富,一般成人体验到的情绪大部分已为幼儿所体验,只是在引起情绪的动因、情绪表现方式上还有许多的不同。幼儿的情绪表现完全是外显的,缺少控制的,情绪常常极度强烈而高涨,小班幼儿更是如此,有时哈哈大笑、手舞足蹈,有时大发脾气、哇哇大叫,情绪调节能力较弱。另一方面,第二学期的小班幼儿已能简单的.辨别积极情绪和不良情绪对自己带来的不同感受,因此,在小班让幼儿体验不同的情绪并进行情绪自我调节的教学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三、设计思路

  重点:感受“笑、生气、哭”三种情绪,学习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

  难点:情绪调节方法。

  形成原因:幼儿年龄小,自我调节能力弱。

  解决方法:情境创设策略、图示策略。

  目标:

  1、感受“笑、生气、哭”三种情绪并产生相应的体验。

  2、积极探索情绪调节的方法,知道要保持积极的情绪。

  3、体验帮助他人,与他人交流的快乐。

  准备:

  材料准备:音乐,汇总图,材料(皮球、书、油画棒等),三个大班幼儿。

  心理准备:

  幼儿坐成圆形。

  线索:

  教学线:引题(拍手歌)——体验情绪——情绪调节——欢庆舞。

  心理线:

  心理适应期——心理体验期——心理调节期——心理释放期。

  过程:

  一、引题

  向老师问好。拍手歌圆圈上入坐。(帮助幼儿适应陌生的人和环境,拉近与教师的心理距离。)

  二、体验情绪

  1、介绍三个小客人。(开门见山,马上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体验。学学开心、生气、难过时的表情,谈谈自己的情绪经验。(让幼儿对这三种情绪产生共鸣。)

  三、情绪调节。帮助气宝宝、哭宝宝变成笑宝宝。(幼儿互相交流及与表演者的交流,教师及时记录方法,让幼儿产生自信心,体验帮助别人后的快乐。汇总图使幼儿的经验汇总、归类,并可以时刻提醒幼儿,具有长期性。)

  四、欢庆舞(活动在气氛高潮中结束。)

  活动反思:

  活动是小班幼儿心理健康的一次尝试活动。活动追随幼儿的经验和生活,解决孩子的实际问题而设计的。通过有目的活动来进一步的了解幼儿,发现幼儿的差异和面临的问题;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来寻找幼儿良好心理的培养和各领域目标的结合点。从而发挥幼儿良好心理培养的增效作用。通过活动发现了幼儿行为所反映的新线索与新内容,由此生成新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形成一系列的主题网络。

  心理辅导团体活动教案4

  活动目的:

  通过比较小学与幼儿园生活的不同之处,让学生从情感上认识到自己长大了已经成为一年级小学生。

  活动准备:

  录制一段家长对孩子提出期望的录音,印制寄语卡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每天背上书包,蹦蹦跳跳地来上学,你知道自己已经是什么身份了吗?对!你已经告别那无忧无虑的幼儿园生活,进入另一个崭新的天地——小学,真正成为了一名小学生了,我们该怎样适应新的环境呢?

  二、回忆比较

  1、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忆自己的幼儿园生活,想想现在的小学生活和以前的幼儿园生活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对呀,学校中的时间安排和幼儿园完全不一样,还有许多和幼儿园不同的新鲜事。请你说说你在学校中感到新鲜、新奇的事吧。

  3、和幼儿园生活相比,小学生的主要活动已不是游戏,而是学习,我们再也不能光凭兴趣做事,而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三、跟学生一起做游戏“击鼓传球”,增进师生间的感情。

  1、刚刚成为了一名小学生,你的心里一定有着许多的感想和打算,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击鼓传球”的游戏,来说说你的心里话。这个游戏的规则是:请出一名同学负责击鼓,其他同学听到鼓声后开始传球,当鼓声停止时,球在谁的手里,就请捧球的那位同学按照黑板上的句式向大家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2、通过刚才“击鼓传球”的游戏,老师听到了你们作为小学生的心声。

  四、聆听寄语

  1、在你们成为小学生的那一刻,你们的爸爸、妈妈对你们寄予了很多的期望。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位爸爸(妈妈)对他(她)提出的期望,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爸爸妈妈都对我们抱有很多的'期望。

  为了让孩子们尽快适应学校的环境,建议家长从以下三个方面帮助孩子:

  一、提升孩子自信心。孩子刚从幼儿园转到小学,人生地不熟,容易产生自卑感。如,害怕自己的言语被别人取笑,害怕自己的成绩跟不上等,所以不敢与别人交往。另外,由于学生的性格有所差异,有的性格内向,有的外向,所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问题。但是,只要老师、家长及时地多鼓励孩子,适度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让其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就能克服其盲目自卑的心理。

  二、鼓励孩子多与同学、老师交流,多参加集体活动,多结识新朋友。同时,家长也要多与老师保持联系,密切关注孩子情绪变化。

  三、在家里,家长应多与孩子交谈,通过交谈,传授给孩子更多的社会信息及正确的指导思想,帮助其更快的适应新环境。节假日,也可多带孩子出去游玩,使其更深入地了解周边的环境。

  课后作业:

  请你回家问一问你的爸爸妈妈,他们对你有着怎样的期望?并请他们把对你的期望写在这张“寄语卡”上。

  心理辅导团体活动教案5

  (一)设计意图:

  幼儿的情绪情感具有外露,不稳,容易变化等特点,大班的幼儿已开始在意他人对自我的评价,当觉得他人在排斥他或批评他时,会感到自悲,就容易发脾气,产生生气的情绪,如果不及时将不良情绪排解掉时,就会影响心理健康,所以教师教师开展此次心理辅导活动,目标就是要引导幼儿用恰当的方法排解不良情绪,经过助人自助的方式,相互获得帮忙。幼儿阶段是构成自信的重要时期,大班幼儿应能对自我进取感受,学会表现自我的优点,教师要努力为幼儿创造一种关怀,信任,宽松和谐的氛围,满足幼儿的正当需要,不要以简单,粗暴,严厉的态度来对待幼儿,要多鼓励和肯定幼儿,为幼儿创设能充分表现自我和体验成功的机会,让每位幼儿都能得到周围人的肯定和进取评价,使之对自我产生满意感和自信感,能自我欣赏,建立充分的自信心,构成积极健康的心境。

  教师主要对该年龄段幼儿在情绪发展,以及自我意识与个性发展方面进行观察,并采取有效方式进行心理辅导。教师在组织此次活动中,对于幼儿的回答或表现都能用“肯定”或“表示同感”的方式给予回应,用自身互动模式,以语言感染幼儿,为幼儿充分营造良好的心理交流的环境。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选择用较为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洋葱头的故事》作为显性线索,贯穿于整个活动之中。洋葱头在故事中是个大家都不愿和它做朋友,而变成个爱发脾气,又自悲的主角,之后有一只老鼠闯进它们的世界,并肆意捣乱,洋葱头经过自我想办法对付老鼠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自信,并获得成功的欢乐。活动中还隐藏着一条隐性线索,引导幼儿自信心的建立逐层递进,教师引用了Par的“创造性问题的解决模式”以及温斯坦的“自我教育课程模式”:

  A.发现困惑。活动一开始教师就以“洋葱头为什么哭?”引题。(温斯坦:研究各种可能的反应)

  B.发现问题。经过迁移,发现问题“你在什么情景下会生气?”(温斯坦:了解自我的特性)

  C.发现构想。针对问题,探索可行的对策或构想“你有没有让自我欢乐起来的办法?”。活动中教师也让幼儿来重复充分表现自我的本领,从而建立自信。(马洛斯:不断实现浅能,智能和天资)

  D.发现事实。讲到老鼠的出现。

  E.发现解答。讨论“用什么办法能够赶走厌恶的老鼠呢?”(温斯坦:衡量可能产生的后果)为洋葱头想办法。

  F.实施反应。洋葱头自我想到好办法,经过自我的努力赶走老鼠。(让幼儿体验助人自助的乐趣)

  活动最终,教师让幼儿经过统计图表的形式,记录自我的长处,进一步让幼儿学会自我欣赏,将活动推向高潮。

  (二)活动目标:

  1.尝试用恰当的方法排解不良情绪,体验助人自助的乐趣。

  2.把握故事主题,明白每个人都有自我的长处,学会欣赏自我和他人。

  以上两个目标都是从幼儿的角度提出来的,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自我意识慢慢成熟,能懂得初步的自我欣赏。故事情节的.创设,教师的提问引导,充分让幼儿发挥其长处,并懂得欣赏,以到达以上目标。

  (三)重难点突破:

  重点:在生气时尝试用恰当的方法排解不良的情绪。

  难点:学会自我欣赏,明白每个人都有长处。

  难点解决:

  1.经过故事的欣赏,明白每个人都有自我的长处。

  2.每个人都敢于想办法来帮忙洋葱头,并能获得肯定。

  3.在活动的最终环节,要求幼儿充分表现自我。

  (四)活动对象:

  本次活动设计适宜大班幼儿。

  (五)材料的准备:

  图片,统计表

  (六)活动流程:

  1、设疑引题:

  教师:厨房里住着一只洋葱头,它在厨房里走来走去,还一边跺着脚,一边生气地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

  提问:“洋葱头为什么这么生气?”“你在什么情景下会生气?”“用什么方法能够让自我开心起来?

  设置疑问,让幼儿和快地进入故事情节中,体验洋葱头生气的原因。之后又让幼儿谈谈自我的生活经验,让孩子们以自我生气的角度融入故事中,产生不良情绪。

  2、欣赏故事

  教师:洋葱头设法把自我变成一只香喷喷的奶油蛋糕,骗老鼠吃,把老鼠辣坏了,再也不敢来了。洋葱头到之后才明白,原先自我还有这么厉害的本领,此刻其他的蔬菜再也不会笑它长得难看,味道不好闻了。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洋葱头的成功,会引起幼儿的共鸣,孩子们会为随着洋葱头的情绪由失落自悲到逐渐产生自信,到自我本事的肯定,自信心不断地建立并经过自我的长处战胜了老鼠的过程描述,主要的是心理变化的细腻表现,使幼儿也能产生深刻的心理体验。

  3、自我欣赏:“我的本领大”

  教师经过组织幼儿说说自我的本领,并用图表的统计法拉统计班上每位幼儿的长处,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其中,充分地对幼儿的本事进行了肯定,最主要的是体现了活动的普遍性,让孩子们能觉得这是很普通的事,其实我们真的很能干。培养了幼儿进取的生活、学习的态度。对幼儿进行自信心的培养,教师的一再肯定和鼓励更加激发了幼儿学会欣赏别人的态度。从中懂得了如何排解不良的情绪,活动愉快,自信的体验。

  (七)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作为一个幼儿心理辅导活动,其目的在于帮忙幼儿掌握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已经帮忙幼儿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的态度。在活动中教师观察到在每个班总有一部分孩子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自信心不足的此刻,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幼儿不懂得发现自我的长处,不明白如何自我欣赏,当然就更不辉明白如何欣赏他人了。所以,当故事讲到老鼠出现了,大家都不明白该如何是好的时候,很多孩子表现出来的胆怯、惊慌,都体现了幼儿的内心真实的反应。但当洋葱头战胜老鼠是,孩子们也就恍然大悟,原先它还有这个本领啊!之后教师很自然地过度到幼儿自身,其实,每个小朋友都有自我的长处,只是自我没发现,而幼儿已经明白自我长处的幼儿,教师则是引导他去发现并懂得欣赏他人的长处,这样就有利用帮忙幼儿发展良好的社会交往本事,从而到达活动的目标。但在活动中教师在引导幼儿帮洋葱头想如何对付老鼠的办法时,提问的要仔细设计,要引导幼儿用巧妙的方法将老鼠赶走,而不是只图将老鼠杀死。

【心理辅导团体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心理辅导教案12-31

团体心理辅导教案12-13

小学团体心理辅导教案04-15

心理健康辅导教案04-15

中学团体心理辅导教案08-26

心理辅导教案(15篇)02-27

心理辅导教案15篇01-20

心理辅导活动主题教案12-18

心理辅导课教案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