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咕咚一年级语文教案

咕咚一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22-02-20 23:21:5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咕咚一年级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咕咚一年级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咕咚一年级语文教案

咕咚一年级语文教案1

  一、教学目的:

  1、能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随文认识“猪、应、该、粗、神、鹅、翅、膀、漂、加、立、刻、结”1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立、次、加、角、些、画”7个字,学习两个新偏旁;

  3、学生在阅读中应学会尊重事实,遇事多动脑子想想,有自己的主见,不能盲目的随从别人的意见,语文教案-咕咚。

  二、教学重点: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三、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课文中角色的语气,在朗读中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小猪最终把小花猫画成了一只大怪物。

  四、教学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准备:课件、画、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教师激趣:一向懒惰的小猪爱上了画画,今天,它画了幅画,许多小动物们都来看,我们也去课文里瞧瞧它画了啥?

  二、出示课题:

  19、小猪画画(齐读课题)学生认识课题中的“猪”字,并读准翘舌音。

  三、听故事,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师范读课文

  四、学生自读课文师:小朋友想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朋友听吗?学生自己借助拼音将课文读通顺、读懂。把课文中的生字画出来多读几遍。

  五、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由结果探究原因师:谁能说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指导学生把话说简要地完整(小猪听了小松鼠、小山羊、小白鹅的话,把一只可爱的小松鼠画成了一只大怪物,幼儿教案《语文教案-咕咚》)板书:可爱教师出示“结果”(一张大怪物的画)随机认识词语“结果”、“一张”板书:大怪物师问:小猪为什么会画这么一只怪物呢?生:(因为小猪听了小松鼠、小山羊、小的鹅的建议)

  2、学习

  2、3自然段小松鼠给小猪提了什么建议?生读小松鼠的.话。教师出示课件:小松鼠师:你觉得小松鼠的尾巴长得怎么样?生:小松鼠的尾巴确实又大又好看。小松鼠这时是在炫耀自己的长处,你们想想哪些词语要读得重一些?学生思索后再读“你看,我的尾巴又大又好看,应该把猪的尾巴画大一些?学生集体练习读出示词语卡认识:应该大些师:小猪认真想过小松鼠的话吗?生:没有。师: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学生通过课文语句理解“马上”一词:“马上”说明小猪心里想了吗?生:小猪想都不想,拿起笔就画。学生用“马上”一词练习说话看图认识词语:又大又粗

  3、小组合作学习第

  三、四自然段。教师提出学习要求:讨论一下课文怎样读,小山羊的话对吗?为什么?出示课件,检查学习效果:推荐朗读小能手读小山羊的话。师:你为什么把多神气读得重呀?生:小山羊的角的确很神气,它在夸耀自己的长处,挺骄傲的。所以语气在自己的长处上要重一些。随机认识词语“神气”“一对角”师:小山羊的话对不对?为什么?生回答师:小猪想过小山羊的话吗?你从哪个词知道?学生找了出“连忙”一词。师:这个词和前面所学的哪个词意思相近?学生练习用“连忙”说句话。

  4、学生自学

  5、6自然段指名学生读小白鹅的话。出示课件,教师引导理解小白鹅的心理:小白鹅最欣赏的就是它的翅膀,可眼见小猪的画上没有自己最美的部分,又急又得意。学生再读,师生评议你看,我的翅膀多漂亮,给猫加上一对翅膀该多美呀!认识词语:一对翅膀漂亮加上师:小猪还是没作过多的细想,就怎样做?学生了解近义词:连忙、马上、立刻

  5、学生通过连忙、马上、立刻帮助小猪分析画成大怪物的原因。

  6、请学生把自己的意见说给小猪听。

  7、给动画片配音分角色朗读。

咕咚一年级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会写7个生字,会认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会写7个生字,会认12个生字。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咕咚”是什么?小兔子为什么害怕“咕咚”,“我们一起去森林里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咕咚”是什么?

  2、圈一圈,故事讲了哪几个小动物?

  3、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或同学。

  三、学习生字词。

  1、认读生字词。

  2、交流识字方法。

  3、熟读词语。

  四、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遇事要弄清事情真相。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遇事要弄清事情真相。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完成问题。

  1、读准字词,读通句子。

  2、数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3、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深入感知,指导朗读。

  1、阅读课文第

  一、二自然段。

  (1)引导学生说出这幅图上的内容。(小兔听到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指名朗读课文第

  一、二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吓了一跳、拔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叫,体会小兔子害怕的.心理。 (3)练一练:用“边跑边叫” “可怕极了”练习说话。

  2、阅读课文第

  三、四自然段。

  (1)引导学生接着观察图上的内容。(听了兔子的叫喊,小猴、狐狸、山羊、小鹿也跟着跑起来了。)(2)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小猴子的动作和语言,体会小猴子盲目害怕的心理。

  3、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还会有哪些小动物跟着跑?他们又会怎么说呢?

  4、阅读课文第

  六、七自然段。

  (1)引导学生观察最后一幅图,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大伙儿知道“咕咚”的真相后,笑了。) (2)师生齐读课文第

  六、七自然段。

  (3)教师引问: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其实“咕咚”就是熟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大家都笑了,为什么都笑了?

  (4)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小动物们都会想些什么?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学习,不再偏听偏信,遇事会多动脑筋,弄清事情真相。

  三、讲故事,复述课文。板书设计咕咚

  害怕、逃跑——————笑了遇事要动脑筋,弄清事情真相

咕咚一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认识“咕、咚、突、传、腿、耍、慌、狮、阴、吵、追、转”12个生字;会写“看、着、兔、伙、松、玩、眼”7个生字。学习“羊字头”和“足字旁”2个新偏旁。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实真相”。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③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逐步达到感情朗读的水平;识字、写字练习。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吸引学生,揭示课题

  1、多媒体播放多种声音,请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

  2、(板书课题),请大家举起手跟老师一起写这两个字。(要求:字要写得横平竖直才好看。)齐读课题

  3、细心的孩子,认真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形声字,象声词)

  4、提问:“咕咚”是谁发出的声音呢?学习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建议:用笔勾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把这些字读准;对于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还可以多读几遍。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吗?

  3、再读课文,看谁能通过自己的读来解决问题。

  三、学习生字

  1、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自由认读,读准字音。

  2、认一认

  没有了拼音宝宝帮忙,你还认识吗?(赛读词语)

  3、玩一玩

  ①同桌拿出识字卡片,互相认读

  ②摘果子,(多媒体示一棵苹果树,苹果上分别写了生字,认对了,苹果就会掉下来)

  4、议一议

  ①小组合作学习,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②谁愿意把自己的识字方法介绍给大家。

  四、再读品悟

  1、自己练习读课文,做到正确、通顺、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2、四人小组轮着读课文,互相评一评,读的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读好的。

  3、朗读檑台赛

  4、齐读课文

  五、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要写的生字,选“家”“怕”扩词。

  2、同桌间说一说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师范写(重点指导写好新偏旁“忄”和“足”)

  4、生临写

  5、练写,互相评价(引导学生从字形,书写速度,书写姿势等方面评价)

  第二课时

  一、激趣复习,导入新课

  1、(多媒体:湖边长着几棵木瓜树,木瓜上有生字)瞧,木瓜快熟了,谁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就会掉下来(配“咕咚”声)

  2、听,这“咕咚”声是成熟的木瓜从树上掉下来,落到湖面的声音。可就是这个声音,却让森林里小动物们,(引导说到“乱哄哄”)为什么呢?

  二、创设情境,合作学习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最先听到“咕咚”声的是谁?

  (示图1)听到声音,小兔什么样儿?

  2、读第2自然段,哪句话写出图上的内容。

  3、“撒腿就跑”看出了什么?小兔为什么害怕?你也有过吗?

  填空:

  XXXXXXX,我急得撒腿就跑。

  XXXXXXX,我吓得撒腿就跑。

  XXXXXXX,我紧张得撒腿就跑。

  4、小兔不仅跑,还边跑边喊,谁来喊一喊?

  5、指导朗读

  他吓得撒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喊:“咕咚来了!咕咚来了!”

  (二)学习3-5自然段

  1、听到他的喊声,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它们是怎么做的.?(跟、跑)读3、4自然段。

  2、野牛跟他们有什么不同?它是怎么做的?(追、问)读5然段,划出描写野牛的句子。

  3、(示图2、图3)对比两幅图,小动物们和野牛的表情有什么不同?如果用一个词形容,你会用什么?(慌慌张张、不慌不忙)

  动物们慌慌张张是因为

  野牛不慌不忙是因为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找答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6-7自然段

  “咕咚是什么呀!”小动物们谁知道呢?指导朗读(重点读好小兔的话)

  瞧,连小兔也不知道“咕咚”是什么,为什么?(没思考)怎么办呢?读6、7自然段。

  (示图4)这时,小动物们会说什么,小兔又会怎样呢?

  三、总结深化

  1、现在,你最想对谁说句话,说什么?

  2、戴头饰表演“咕咚”这个故事。

  四、布置作业

  1、把课文中喜欢的词填到“词语花篮”中。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读《同步读本》中的《数星星的孩子》。

  板书设计

  20.咕咚

  兔子拔腿就跑

  小猴跟着跑沉着冷静

  大伙儿一个跟着一个肯动脑筋

  野牛拦、问

咕咚一年级语文教案4

  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小兔听见“咕咚”一声,吓得撒腿就跑,其他动物也跟着逃跑,只有狮子问“咕咚”是什么,而且要去看看,这才让大家明白:“咕咚”原来是木瓜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

  课文的篇幅较长,一共有12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森林里有一个湖,湖边有几棵木瓜树。第二自然段讲一只兔子听到“咕咚”一声,吓得撒腿就跑,边跑边喊“咕咚来了!”。第三、四自然段讲狐狸、猴子、小鹿、松鼠都跟着跑了起来。第五至十一自然段讲狮子问小猴“咕咚是什么?”,小猴又问狐狸,狐狸再问兔子,谁都没看到说不出是什么,大家在狮子的带领下回湖边去看看。第十二自然段讲他们到湖边又听到“咕咚”一声,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木瓜从树上落到了湖面上。

  课文配有四幅插图。第一幅插图对应第二自然段,兔子很恐慌地逃跑。第二幅插图对应第四自然段,小动物都惊慌地跟着跑了起来。第三幅图对应第六、七自然段,小猴叫狮子赶快跑,狮子问小猴“咕咚”是什么。第四幅图对应最后一个自然段,大家明白了真相,兔子难为情地捂着脸,其他动物都乐了。

  课后编有3道练习题。第1题,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朗读的较高要求,它以“正确、流利”为基础,旨在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第2题是分角色表演《咕咚》这个故事,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第3题是写字练习。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朗读课文,逐步达到有感情朗读的'水平;识字、写字练习;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

  教学目标

  1比鲜丁肮尽⑦恕⑼弧⑼取⒑啊⑺!⒒拧⑹ā⒁酢⒊场⒆贰⒆、摸”13个生字;会写“看、着、兔、阴、松、棵、玩、跟”8个字。学习“羊字头”“足字旁”两个新部首。

  2闭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绷私饪挝哪谌荩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亲自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

  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词语卡片,课文录音磁带或多媒体课件。

  (二)识字、写字

  1识字

  “喊、转、看、阴、跟”是前鼻音,“咚、慌、松”是后鼻音,要指导把这些字的韵母读准。“松”是平舌音,“着、传、耍、吵、追、狮、赶”是翘舌音,要指导把这些字的声母读准。“耍、慌、转”是三拼音,比较难读准,教师应予以指导。“着”是多音字,在课文里读轻声的“zhe”。

  指导学生识记字形,应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法去记住字形。并通过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逐步学会用多种方法识字。“看”和“着”、“传”和“转”都是形近字,要指导学生区分。

  学习带生字的词语,如“看见”“兔子”“喊声”“松鼠”“跟着”等。

  2毙醋

  “看”字的首画是撇,不要写成横。“着”字,要重点指导写好新学的部首“羊”。“兔”字,注意不要少写一点。“阴、传、松”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跟”字,要重点指导写好新学的部首“”。

  (三)朗读指导

  这篇课文比较长,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这么长的课文,因此,要充分保证学生自由朗读的时间,让他们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词语和语句读正确,段落或全篇课文要逐步读通顺。还可以同桌同学、互相听读和评价。教师指导朗读,重点是让学生学习读出不同的语气和语速,基本能表现出恰当的语感,使学生初步体会怎样把课文读得有感情。

  (四)体会、感悟

  体会和感悟都是在读书的过程中形成或落实的。在读第二自然段时,可启发学生通过“吓”“撒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喊”等词句,体会出兔子那种十分惊慌的神情,“咕咚来了”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喊出来的,要读得较快较重。其他动物的反应也很慌张,第四自然段中有“乱哄哄”一词可以说明,也要引导学生体会。只有狮子的表现不一样,它并不惊慌,只是“好奇”地问,还大胆地说“我们回去看看”。应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观察插图中各种动物的不同表情,从而体会出各自的心理状况和行为特点,再通过朗读来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五)实践活动

  读读“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再自主选择和填写自己喜欢的词语。

  以4人小组一起讲一讲《咕咚》这个故事。

  (六)教学时间

  本课可用2-3课时。

  《语文同步读本》指导

  学习本课可结合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一年级下册)中的《数星星的孩子》和《爱迪生孵小鸡》。通过阅读可体会到遇事要动脑思考,培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探究新发现的品质。

咕咚一年级语文教案5

  教学要求

  1、会认“咕、咚”等13个生字,会写“吓、怕”等7个生字。

  2、能根据学过的方法猜测生字的读音,进而把课文读熟、读懂。

  3、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跟从的道理。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跟从的道理。

  教学

  课时两课时。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课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背景图片,猜一猜:小动物们为什么要奔跑?

  2、引入新课,板书题目,齐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并在课文中标出生字、新词。

  2、自主识字,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些生字,是怎么记住的。

  3、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4、全班交流。

  5、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读音。

  6、再读课文,完成填空。

  全文共有个自然段,讲了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也跟着跑,只有没有跟着跑,帮助大伙弄清了事情真相的故事。?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认读生字。

  吓怕跟家羊象都

  2、指导观察生字特点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重点指导“家、象、都”的笔顺和书写。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仿写。

  4、展示书法作品,进行讲评。

  学生在自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这种由课堂走向生活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欲望,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跟从的道理。

  与课文相关的情境图,教学课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

  吓怕跟家羊象都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出示挂图1)这幅图讲了什么?自由读第1、2自然段。

  (2)兔子为什么跑?(他认为“咕咚”可怕极了)

  (3)他有没有仔细观察一下究竟发生了什么?(没有)

  (4)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一声,这声音太响了。胆子很小的兔子听到这个声音有什么表现?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5)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

  2、学习第3、4自然段。

  (1)(出示挂图2)这幅图讲了什么?

  (2)小猴子为什么也跟着跑?从哪儿看出来的?

  (3)小猴子的心情怎么样?

  (4)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5)自由读第5自然段,看看这一自然段中讲到了哪些动物?他们怎么样?

  (6)动物们为什么叫“快逃命啊”?

  (7)比较“兔子”“小猴子”“大伙”说的'话。他们讲的话相同吗?不同在哪里?

  (8)分角色朗读“兔子”“小猴子”“大伙”说的话。

  (板书:木瓜吓跑动物们)

  3、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1)(出示挂图3)这幅图讲了什么?

  (2)野牛为什么没有跑?他是怎样做的呢?

  (3)你会做“拦”的动作吗?野牛是怎么拦的?(让学生通过动作演示理解)

  (4)野牛拦住了大象后是怎样问的?

  (板书:野牛拦住)

  (5)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板书:问原因)

  4、学习课文第6、7自然段。

  (1)自由读第6、7自然段。

  (2)木瓜为什么会自己掉下来?(木瓜熟透了)

  (3)木瓜掉进湖里为什么会发出很响的声音?(因为木瓜是从高高的树上掉下来的,所以声音很响)

  (4)“咕咚”究竟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

  (5)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后,动物们都怎样呢?为什么大伙都笑了?

  (6)这时候,动物们会想些什么呢?

  三表演故事

  1、小组内练习分角色表演。

  2、找两组在班内进行表演。

  四总结全文

  1、在这个故事中,你喜欢谁?为什么?

  2、今后我们遇到类似的事情应该怎么办?

咕咚一年级语文教案6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中,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字,如部件组合法、字理识字法、字族识字法、谜语等,通过同桌或小组讨论、交流自主识字。同时采用指导观察法,充分利用插图,以图带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整个环节以朗读贯穿始终,加深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1.导入:同学们,在森林里的蘑菇屋内,住着一位可爱的朋友,(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只小兔子)大家看小兔子的表情,想到了一个什么词语?(吃惊、害怕等)听,他在说什么呢?

  2.课件播放并出示小兔子的话:小朋友们,“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呀!

  3.教师导学:小兔子为什么害怕“咕咚”,“咕咚”又是什么?我们一起去森林里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咕咚”这两个字的特点,发现规律。(都是口字旁的字)引导学生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设计意图:好的开端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因此,运用直观、形象的画面创设愉悦、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既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游戏闯关,认识生字

  1.教师设置闯关游戏,(课件出示:咕咚探秘之旅)第一关——“神奇果树林”。要求:认真听老师范读课文,圈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自己拼读,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圈画生字:咕、咚、熟、掉、吓、鹿、逃、命、象、野、拦、领。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可以用喜欢的方式交流生字。如:

  (1)你读一个字,我读一个字。

  (2)抢答读字,看谁读得准确。

  4.学生汇报后,教师指导难读、易错的字音。

  (1)翘舌音:熟shú。

  (2)后鼻音:咚dōnɡ、命mìnɡ、象xiànɡ、领lǐnɡ。

  (3)整体认读音节:野yě。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6.出示课件,开始闯关,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出一名同学,读果子树上的字宝宝。

  7.小结:顺利过关的小组很棒,大家看,这棵果树硕果累累,所有的生字果子变成了一架飞机,我们坐着飞机来到第二关——“课文堡垒”!(课件出示:生字果子汇聚成一架飞机飞到第二关。)

  设计意图:运用闯关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能极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同时,形成相互学习、共同探讨、相互帮助的学习氛围。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课件出示第二关闯关要求:把课文读通顺,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不重复;知道“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几种小动物,分别是什么。

  2.明确要求后,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再次指导学生小组内互相读课文,你读一段,我读一段,认真倾听,互相评价。

  4.小组内评选出读得最棒的同学一起去闯关。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选择其中一个自然段读给同学们听。

  (2)请回答问题:“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几种小动物,分别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故事中讲了小兔、小鹿、小猴、狐狸、山羊、大象和野牛这些动物。)

  5.小结:各个组的同学们真的很棒。看,我们的“课文堡垒”被攻破了。(课件出示)我们跟随小兔子一起去下一关吧!

  设计意图:在生字闯关成功的基础上,回归到读文。既让孩子们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又激发了读文的兴趣。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四、方法识记,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第三关:书写大赢家。要求:先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记住这些字并把它们写好。

  2.课件出示:

  (1)跟。

  ①引导学生说一说如何记住这个字,利用字族识字的方法记忆。

  ②指导学生观察“跟”的特点,它的笔画较多,需要注意右边是“艮”。

  ③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书空、描红,每字对比书写两个。

  ④组词,说话。

  (2)谜语:撇刀头下一扁口,一撇穿口往外走,弯钩里面两小撇,一撇一捺在外头。

  ①出示谜底:象

  ②教师引言:“象”是个象形字,本课还有一个象形字“羊”,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象”字和“羊”字的演变过程。(课件出示字的演变过程)

  ③引导学生观察教师范写,指出注意的地方:“象”中“口”里的撇是一笔写下来的,“羊”三个横之间的距离是一样的。

  ④组词:盲人摸象、气象万千、亡羊补牢、羊肠小道。

  3.师生评价,优秀作品展示,顺利过关。

  设计意图:低年级写字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基本功。教学中,在对生字充分认读、课文内容大致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记字、写字,从而达到学生写出规范、整洁的汉字的'目的。

  五、课堂小结,总结收获

  这节课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少,一起闯过“神奇果树林”“课文堡垒”和“书写大赢家”三个关卡,既认识了12个生字,又能把生字写得漂亮、端正,大家真棒!那课文中,小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他动物为什么也要跑呢?野牛又是怎么做的呢?故事的结果怎样呢?你们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和小兔子一起探索“咕咚”的秘密。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引领学生回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同时又引出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节课的教学进行良好的铺垫。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巩固字词

  1.教师激励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同时随机指导学生抓住个别词语说一句话。

  2.导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什么是“咕咚”吗?小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他动物为什么也要跑呢,野牛又是怎么做的呢?这篇课文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秘之旅。(课件出示:咕咚。)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的生字、新词,以及课文的整体内容,既是对整篇课文学习的整体把握,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深入感知,指导朗读

  教师指导图文结合学习,本课共有四幅图,要求学生指出每幅图和哪些自然段相对应。

  (一)阅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出示图1),引导学生说出这幅图上的内容。(小兔听到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指名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吓了一跳、拔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叫,体会小兔子害怕的心理。学生可以结合图片理解重点词语,也可以通过表演动作来理解。

  3.指导学生观察“吓、掉”两个字,加深记忆。

  4.教师提问:小兔子边跑边叫,对谁叫?叫什么?(对小猴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理解:这里的“咕咚”是指一种东西的名称。)

  5.指导朗读:“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注意停顿、重音、语气。)

  (二)阅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出示图2)引导学生接着观察图上的内容。(听了兔子的叫喊,小猴、狐狸、山羊、小鹿也跟着跑起来了。)

  2.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小猴子的动作和语言,体会小猴子盲目害怕的心理。

  3.指导朗读:“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注意语气、停顿、重音。句中第二个“不好啦”和“快跑哇”要读得重一些,调要拉得长一点。)

  4.过渡:小猴子的叫声,震动了整个森林。这下森林里可热闹了。听!(放第四自然段的配乐朗读录音课件。)

  5.指名汇报:这一自然段中“大伙”都有谁,他们是如何做的。(有狐狸、山羊、小鹿。他们也跟着跑起来,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6.课件出示“鹿”的字理演变图,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都知道哪些鹿。(梅花鹿、驯鹿等,也可课件出示几种鹿的图片。)

  7.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动物们为什么跟着兔子一起跑。

  8.引导学生比较“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它们讲的话相同吗?不同在哪里?(课件出示话语。)(小兔子只是说“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认为“咕咚”追他们来了;其他的动物以为“咕咚”吃他们来了。他们把“咕咚”越传越厉害。)

  9.课件出示“逃”,引导学生说出以“兆”为字族的字,如:桃、挑、跳等,并一起总结儿歌加以区分。“兆”字加“提手”,挑三拣四挑不够;“兆”字加“足字”,跳来跳去真快活;“走之”伴“兆”字,赶快逃走藏起来;“木”和“兆”字做朋友,鲜桃结在树枝头。

  10.分角色朗读“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

  11.过渡:就这样,很平常的“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它成了可怕的怪物,吓坏了森林中的许多动物,他们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就连大象这么庞大的动物也跟着跑起来。

  (三)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图3)引导学生猜猜图中的小动物们在干什么。指名读第五自然段。(野牛拦住了小动物们,讨论“咕咚”。)

  2.结合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野牛”,扩词“野”,认识“里字旁”。

  3.指名演示“拦”的动作,体会“提手旁”的字的用法。

  4.说话练习:指导学生用“先问……再问……最后问……”的句式,表答野牛的问话。

  5.引导学生体会野牛问话的语气。(野牛说的话的语气应不慌不忙。)

  6.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

  (四)阅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1.(出示图4)引导学生观察最后一幅图,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大伙儿知道“咕咚”的真相后,笑了。)

  2.(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师生齐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3.教师引问: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其实“咕咚”就是熟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大家都笑了,为什么都笑了?(他们知道了“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觉得自己刚才的行为十分可笑,所以笑了。)指导学生再读,读出可笑的语气。

  4.引导学生说出“熟”的反义词是“生”。

  5.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小动物们都会想些什么?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学习,不再偏听偏信,遇事会多动脑筋,弄清事情真相。

  设计意图:在朗读时,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要求学生步步上升。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联系实际想象说话,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三、整体回顾,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再次看图,回顾整篇文章,思考从中有怎样的收获。

  2.引导学生和文中的小动物进行对话,并模仿表演。

  3.最后引导学生知道以后遇到事情应怎么办。(遇事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真相。)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观,拓展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

  四、仔细观察,指导书写

  1.出示“花瓶开花”游戏:“吓、怕、都、家”。

  2.小组讨论: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呢?(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儿歌等方法。)

  3.观察字形,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4.师范写,生描红、书写。教师巡视,注意学生写字姿势。

  5.展示学生的字,生生互评。

  6.用生字组词,说话。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参与到其中适当点拨、评价,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生字,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师生互动更为融洽,效果显著。

  五、课堂总结,领悟道理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小兔子了解了“咕咚”的真相,希望我们以后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时,一定要动脑筋想想或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这样,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设计意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领悟其中的道理,使课堂与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体验有效地结合。

  板书设计

  咕咚

  害怕、逃跑——————笑了

  遇事要动脑筋,弄清事情真相

咕咚一年级语文教案7

  教学目的要求:

  1.能借助汉语拼音和插图,读懂课文。

  2.理解课文,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跑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弄明白“咕咚”到底是什么东西,以及兔子听到“咕咚”声拔腿就跑,许多动物也跟着瞎跑的原因,最后野牛怎样给大家解除了误会。

  难点是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配乐录音、卡片、小黑板。

  教学思路:

  先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接着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逐段阅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最后用以“扶”带“放”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自读课文《小牛站起来了》。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上新课前,老师想出个问题考考大家:一个木桶中,装了满满的一桶水,假如你们把一块石子扔进水中,这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咚,咕咚。)(板书:咕咚)就是这声音,曾经吓跑过好几种动物呢!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想)好,老师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这篇课文的题目就叫《咕咚》。

  2.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什么事呢?下面请听录音。

  二、听全篇课文的朗读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仔细听,认真想,故事中的“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哪几种动物?(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故事中讲了小兔、小鹿、小猴、狐狸、山羊、大象和野牛这些动物)

  三、借助汉语拼音,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你不理解的字、词。

  3.指名朗读课文,进行朗读指导。

  4.出示小黑板,思考回答问题。

  全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____幅图,讲了____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也跟着跑,只有____没有跟着跑。帮助大伙儿弄清了真相的事。

  四、指导看图,说清图意。

  出示课文中的一、二、三、四幅挂图,要求学生按照“谁、在干什么、为什么这样”的顺序,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图意参考:

  1.兔子听到木瓜熟后掉进湖里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听到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狸、山羊也跟着跑。

  3.大象也跟着跑。野牛拦住了大伙儿,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

  4.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弄清了“咕咚”是什么,大家都笑了。

  五、小结过渡。

  刚才,老师和大家听了录音,读了课文,看了插图,同学们对《咕咚》这篇课文所讲的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这篇课文中,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它几种动物为什么也跟着就跑,野牛为什么拦住它们,故事的结果怎样?这些问题你们想知道吗?(想)老师下一堂课再和大家一起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

  2.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情,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阅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1.(出示挂图1)这幅图讲了什么?(小兔听到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小兔为什么跑?(它认为咕咚可怕极了)

  3.它有没有仔细看一下?(没有)

  4.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发出“咕咚”一声,这声音太响了,胆子很小的兔子听到这个声音会怎么样?(害怕)

  5.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吓了一跳、拔腿就跑、边跑边叫)(随机理解:拔腿就跑)

  6.它边跑边叫,对谁叫?叫什么?(对小猴叫:“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理解:这里的“咕咚”是指一种东西的名称)

  7.指导朗读:“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注意停顿、重音、语气)

  三、阅读课文三、四自然段。

  1.(出示挂图2)这幅图讲了什么?(听了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狸、山羊也跟着跑起来了。)

  2.小猴为什么也跟着跑?从哪儿看出来的?(小猴听了兔子的叫声,认为“咕咚”追它们来了。从小猴子边跑边叫:“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可以看出)

  3.““咕咚”追它们来了,小猴子心里会怎样?(非常害怕)

  4.指导朗读:“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注意语气、停顿、重音。句中第二个“不好了”和“快跑哇”音要读得重一些,调要拉得长一点)

  5.小猴子那可怕的叫声,震动了整个森林。这一下森林里可热闹了。听!(放第四自然段的配乐朗读录音)

  6.这一自然段中讲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怎么样?“大伙儿”指谁?(有狐狸、山羊、小鹿。它们也跟着跑起来,边跑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大伙儿”指狐狸、山羊、小鹿)

  7.它们为什么叫“快逃命啊”?(它们认为“咕咚”是一种可怕的东西,要来吃它们了)

  8.比较“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它们讲的话相同吗?不同在哪里?(小兔子只是说“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认为“咕咚”追它们来了;其它的动物以为“咕咚”吃它们来了。它们把“咕咚”越传越厉害)

  9.分角色朗读“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

  10.就这样,很平常的一声“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它成了一种很怪的动物,吓坏了森林中的许多动物,它们一个跟一个跑起来,就连大象也怎样了?(跟着跑起来)

  四、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挂图3)这幅图讲了什么?(野牛拦住大伙儿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

  2.野牛为什么没有跑?它是怎样做的呢?(野牛想搞清楚“咕咚”是什么。它拦住了大伙儿)

  3.(出示“拦住”一词)你会做“拦”的动作吗?野牛是怎么拦的?(让学生通过演示理解)

  4.野牛拦住了大象和大伙儿后是怎样问的?(指导学生用“先问____,再问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问____”的句式回答。)

  5.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

  五、阅读课文六、七自然段。

  1.(出示挂图4)这幅图讲了什么?(大伙儿知道“咕咚”的真相后,笑了)

  2.大伙儿是怎样知道事情真相的呢?(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比较朗读后思考:

  (1)木瓜为什么会自己掉下来?(木瓜熟透了)

  (2)木瓜掉进湖里为什么会发出很响的声音?(从高高的树上掉下来撞击水面)

  (3)“咕咚”究竟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

  3.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后,它们都怎样呢?(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4.这里的“大伙儿”指谁?为什么都笑了?(“大伙儿”指:兔子、小猴、小鹿、狐狸、山羊、大象。它们知道了“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觉得自己刚才的行动十分可笑,所以笑了)

  5.这时候,它们会想些什么呢?(诱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学习,不再瞎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真相)

  六、总结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兔子听到“咕咚”的响声,没有弄明白,就边跑边叫“咕咚”非常可怕。小猴子听了兔子的话,跟着跑起来,并且叫大家也快跑。狐狸、山羊、小鹿听到后,一边跑一边叫大家逃命。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野牛却不这样。他拦住大家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最后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弄清了事情真相。

  2.在这个故事中,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在这个故事中,我喜欢野牛,因为它遇到事情不慌张,能先问个为什么,不盲目地跟着别人跑。我不喜欢兔子、小猴子、山羊、狐狸、小鹿、大象,因为它们遇事不先问为什么,别人怎么说,也跟着别人怎么说;别人怎么做,也跟着别人怎样做)

  3.我们同学们以后遇到事情应怎么办?(遇事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第三课时

  一、复述故事。

  1.学生分小组试讲故事。

  2.小组推选代表上讲台讲故事。

  二、表演故事。

  以八个同学为一组,戴好“木瓜”和“兔子”等七种动物的头饰,在音乐声中进行表演。

  三、辅导学生自学自读课本第19课《小牛站起来》。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朗读,老师纠正读音。

  (2)读了这篇课文,想想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件什么事情?(小牛没有听乌龟的劝告,不怕摔跤,终于学会站起来了的事。)

  2.对照插图,找出与图相对应的自然段。

  (1)指名说说每幅图讲了什么内容?

  参考图意:

  ①小牛学站起来,几次摔跤,乌龟劝它别学了,小牛没有听从。

  ②不怕摔跤的小牛不仅站起来了,而且还在练习走路呢!

  (2)根据图意找出相应的自然段。(1—4自然段;5—7自然段)

  3.指名读课后问题,思考回答:

  (1)小牛是怎样站起来的?(小牛不怕摔跤,不盲目地相信别人的话,通过反复练习,终于站了起来。)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要害怕,失败了不要灰心,不要盲目地相信别人的话,只要通过努力,就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板书:

咕咚一年级语文教案8

  《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童话故事,这个故事教育学生: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在教学本课时,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低年级学生还是以玩为主,抓住学生这一年龄特征,在导入新课时,我先模仿动物的叫声,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接着再故做神秘地发出“咕咚”的声音,再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声音,从而引入课文学习。这课的导入方式是为了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营造一种将阅读期待。

  2、文本的意义,只有在学生主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才能产生,在教学时我着力让学生参与有感情朗读、看图想像、即兴表演、动作模仿等活动,让他们能从各自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引领学生深入课文,使学生与文本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对话关系,使他们由读文、看图进入悟境、悟情、悟理的阅读境界。

  研究课《咕咚》反思

  《咕咚》是第二册一篇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内容浅易易懂,很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那么,如何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学训练课,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能力,陶冶思想情操呢?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指导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设疑引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形象有趣,富有悬念性的东西最能吸引其注意力。于是,我采用了实物作了一个实验,用木瓜在高空仍进

  水桶里,发出咕咚的声音,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声音,你想知道吗?接着板书:咕咚,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二、图文结合,感知课文内容

  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听录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3 幅图,把3 幅图连起来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图文对照

  ,学生自学讨论:哪些自然段写了1 、2 、3 幅图。这样图文对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自学,很快地理解了课文的意思以及它们的联系,并能看着图,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意思说出来。

  三、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本文的重点是通过朗读训练让学生加深对课文中心意思的理解。我让学生在看懂图意,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当听到咕咚声音时,小兔、小猴、狐狸、大象、野牛等怎样做?谁做的对?为什么?接着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抓住重点,因势利导,指导朗读,如:小猴儿,大伙儿说的活要读出惊慌紧张的语气;野牛说的话应不慌不忙,表现它做事不盲目,不跟别人跑,弄清事实真相。这样,通过多次反复朗读品味课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学的能力。

  四、角色演评,渗透德育

  童话故事的教学运用“角色演评”的方法,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对童话隐含的思想因素得到内化和升华。教学《咕咚》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展开想象,进行角色表演。表演前,强调对角色的理解,注意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演后,可让学生进行角色独白,并对角色进行评点,使学生在有趣的表演和评点中,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能力,陶冶思想情操,教育学生要学习野牛做事弄清事实真相的精神。

  以上指导方法的结合运用,我的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也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情操也得到陶冶。

【咕咚一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咕咚语文教案02-21

《咕咚》教案11-12

咕咚的教案02-25

《咕咚》教案02-13

小班教案 :《咕咚》04-02

《咕咚》教案15篇03-16

幼儿园大班咕咚来了教案01-30

《咕咚》的教学反思03-17

《咕咚》教学反思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