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桂林山水 教案

桂林山水 教案

时间:2022-02-08 23:46:44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桂林山水 教案四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桂林山水 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桂林山水 教案四篇

桂林山水 教案 篇1

  一、教学要求:

  1.通过读、理解欣赏文句的语言美。

  2.通过电视、幻灯、录像,欣赏多媒体提供的画面感受大自然的景色美。

  3.通过读、品味精美佳句,想象文句创设的情景美,并运用观景移情法领略大自然的美景。

  4.体会山水合一的自然美,情景相融的美妙境地。能用赞叹--描述来抒发热爱自然美景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设计:

  (一)首先从观察入手,整体观察感知看图学文中生动画面。并用一个短语描述多媒体提供优美的画面。做到文情--图景相结合。

  (二)抓住重点文句品味语言美,体会语言的节奏美,读出桂林山水的景色美。

  (三)通过读,品味精美佳句,想象文句以外的优美情景,体会桂林的美景。

  三、教学重点:

  理解、体会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通过读和观景移情法,感受多媒体信息以及语言提供的想象情景,让学生尽情地品味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

  第一教时

  一、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划出生字词,,学习生字词。结合上下文内容说出无瑕等词意。

  2.了解课文大意,围绕课题划分段落。

  3.初步观察图意,整体感知画面展示的优美景色。

  4.在文中划出表示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特点词语。

  二、教学过程:

  (一)放桂林山水的图片投影或录像片。看图,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向望。

  1. 启发谈话:(出示桂林山水美景的画面)你到过桂林,看到过那里的美丽景色吗?你从录像中看看那里的景色和别处有什么不同?

  2.你看了这些录像能否赞一赞你眼前看到的桂林山水美景?(老师用赞叹--描述的方法作示范:桂林的山水多么迷人啊?让你好象走入仙境一般。)

  3.老师分别出示多幅描绘漓江的水和桂林山的彩色图片,依照老师的方法赞一赞桂林山水。

  (二)板题,读题。想想,你从课题知道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的?(先写水,再写山,山水相融。)

  (三)初学课文。出示自习提纲:

  1.自由读全文,边读边在不理解的词上作?记号,在重要的词上标作△。

  2.看看课文怎样围绕题目来写,再用一个句子说出每个小段的大意。

  3.提出你不明白的地方。

  (四)汇报自习情况。全文有四段:第一段写乘着船观赏桂林的山水。第二段写了漓江的水。第三段写了桂林的水。第四段写了桂林的山和水。

  (五)师生讨论后小结:

  1.初读完全文,你感到题目和课文内容有什么关系?(课文内容紧紧围绕题目的桂林中的山和水来写)

  2.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呢?先总写什么?再分别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什么?全文的记叙顺序是先--(先总起)再--(再分述)后--(后总结)

  (六)质疑:提出你不明白的地方。(别人提出不明白的地方,你也不明白,请在文中作上--和?记号。)

  第二教时

  一、教学内容:

  1.能用一二句话,赞叹优美的画面。

  2.通过读,能体会漓江水静、清、绿的三个特点。通过读和动手绘图,展示桂林山的奇、秀、险的三个。

  3.进行创造性的想象,体会作者描绘漓江水特点的句式。并在此基础上,想象漓江水的甜、凉的特点,再进一步想象江岸上的野花的美。

  4.学生能掌握赞赏--描述的句式。

  二、教学过程:

  (一)、理解第一段,随文入景。

  1.激发谈话:你们想去桂林游玩吗?为什么?课文的作者为什么去桂林游玩呢?课文的第一小段告诉了我们。请找出来。--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2.先理解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再理解这个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人们都这么说,桂林的山水风景是天下第一美的,我也禁不住来观赏观赏。)

  3.读第一段。进一步启发谈话:人们都说桂林的山水甲天下,真是这样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也随作者乘着木船沿着漓江,一起去观赏桂林的山水吧!

  (二)、理解第二段,依图学文,读文披情。

  1.桂林的山水天下闻名,看了下面的几幅图景,你觉得这里的景色如何?

  2.桂林的山水这么美,就让我们划着船桨去观赏这里的'美景吧!

  3.我们和作者一同乘坐在木船上,首先,最吸引我们的是什么地方景色?(是眼前的水把作者吸引住了。)

  4.先看图,再读第二段,看看漓江的水怎样美,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大家读书时要学会抓住主要的意思,用△画出桂林水特点的词语)

  5.学生汇报:找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

  6.老师出示带点的几个词进行比较,说说哪个词让人感到漓江的水是那么美,作者是赞不绝口,禁不住脱口而出的?

  (1)漓江的水真静啊!

  (2)漓江的水好静啊!

  (3)漓江的水很静啊!

  以上几句中的真好很哪个好?真程度更深。真字还可以怎样说--非常非常,多么。

  7.读好真,应读重点,声调要稍提高。反复品读:漓江的水真静啊!作者看到这么清静的水,赞不绝口,接

桂林山水 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列提纲背诵课文。

  2、学会9个生字,理解19个词语的意思。

  3、理解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

  4、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美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是怎样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会列提纲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要点】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细读课文第2、3自然段,理解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

  3、感情朗读第2、3自然段,初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美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课前组织教学:你到过哪些地方旅游过呢?

  一、欣赏录象,导入新课

  1、同学们去过桂林吗?想去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桂林游览一番。

  出示课件。

  (桂林山水风光录象)

  2、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3、揭示课题,齐读:

  读了课题,你认为作者会写些什么内容?

  (围绕课题质疑)

  估计:

  ⑴ 桂林山水的特点怎样?

  ⑵ 课文怎样具体描写桂林山水的特点的?

  二、重点学习第2自然段,欣赏桂林水“美”

  1、听录音。思考:桂林的水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哪句话写得最“美”,划出来,朗读体会“美”在哪里?

  2、根据学生的发现,随机学习:

  ⑴ 桂林水的特点:静、清、绿。

  ⑵ 学习第1句,水“美”在哪里?“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体会水的独特“美”。

  再读第1句,质疑。(估计)看似这句与文章联系不很密切,为什么要写这句话?释疑想象:“波澜壮阔”、“水平如静”的景象。通过对比体会漓江水的独特“美”。

  (出示课件:“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漓江的水”的画面)

  ⑶ 学习第2句,水究竟“美”再哪里?指名读,自由说:

  ① 比较句子,你认为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

  漓江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道它在流动。

  讨论,比较意思相同但感情不同。第2句含有赞美漓江水得思想感情。

  指导朗读:你认为该怎么读?试读,指名读,齐读。

  感情朗读课文第2句话。

  ② 填空练习,体会写法:

  漓江的.水真静啊,( );漓江得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绿啊,( )。

  先填空,再体会所填内容,哪些写法值得我们学习?

  讨论:从不同角度(感觉、视觉、想象)对重点词(静、清、绿)的具体描写。

  (出示漓江水的课件画面,体会静、清、绿的程度)

  引读整句话。

  ③ 课堂练习,照第2句样子说句子:

  公园里的花香( )。

  校园里干净( )。

  树林里的空气清新( )。

  3、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试读、齐读。

  (配上音乐画面)

  4、总结:

  通过这一自然段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怎样读懂的。

  三、自主学习第3自然段,欣赏桂林山“美”

  1、自由读第3自然段,看看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用简洁的语言或画面表达出来。

  (每人发一张白纸)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学生自主学习。

  2、交流讨论:

  你有什么发现?讨论时把练习纸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共同评议。

  ⑴ 写作方法上:

  (比较简单,学生大多能发现)

  泰山 桂 奇

  林 秀

  香山 山 险

  ⑵ 理解词意:

  (较难理解,主要通过学生简笔画、桂林山的照片和老师的提示帮助结合理解。)

  如:奇峰罗列

  拔地而起各不相连

  屏障色彩明丽(出示课件,“屏障”的样子与桂林山比较)

  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栽

  3、听课文录音,欣赏桂林山的画面,感受桂林山的“美”。

  4、配乐有感情齐读第3自然段。

  5、总结。质疑问难,开拓思维。

  6、再次欣赏配乐、配画的课文朗诵材料,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

  四、 作业

  1、作业本⑴第4题。

  2、根据板书试背2~3自然段。

  【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

  大 海 静……

  水 清……

  西 湖 绿……

  (美)

  泰 山 奇……

  山 秀……

  香 山 险……

桂林山水 教案 篇3

  【设计说明】

  本课教学,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在重视改进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在让学生学会的同时,更要指导学生会学。本课教学,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做到因道学文,以文悟道,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课。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学习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法特点】

  1、本课的教学思路:

  先整体后部分再整体,也就是先整体感知,直奔中心,接着部分深究,逐层渗透,最后再现整体,深化中心。

  2、教给学生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以及抓关键词学句的方法。

  3、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法。第二节的教学由教师扶,第三节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进行点拨引导。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喜欢旅游,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桂林,看看那里的山水。桂林是我国广西的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往参观旅游。为什么呢?因为桂林山水素有甲天下的美称。

  (出示多媒体课件,边看边思:桂林山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桂林山水相关的图片展示:

  二、揭示学法,理清脉络

  1、第一步,找出中心句,理解意思,说说作用。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并划出中心句)

  读后讨论交流,明确:

  ⑴ 中心句是:

  桂林山水甲天下。

  ⑵ 用抓关键词的方法理解句意:

  先学懂甲的意思,再理解全句的意思: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⑶ 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写出桂林山水的秀丽,也抒发作者赞美桂林山水的感情。

  2、第二步,围绕中心句,了解内容,理清思路:

  先指名读课文,思考:

  文章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是怎样一步一步写的?

  读后讨论交流,明确:

  ⑴ 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

  ⑵ 先总的介绍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具体描写漓江的水是怎样的水,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山。

  ⑶ 最后写游览桂林山水总的印象和感受。

  (据此给课文分段,理清思路,按总起──分述──总结的方法分段)

  3、第三步:

  围绕中心句,学习词句,领悟感情。

  默读思考:从哪些词句能看出漓江的水甲天下?课文写了漓江水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读后讨论交流,明确:

  ⑴ 大海的水波澜壮阔,很美;西湖水平如镜,也很美。可作者说从没见过漓江这样的水,说明漓江的水胜过大海和西湖,比大海、西湖更独特,更美丽。是用比较的方法写出漓江的水甲天下。

  ⑵ 漓江的水有静、清、绿三个特点:

  写静,是通过人的感觉来写的──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写清是从视觉的角度写的──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写绿是用比喻把内容写具体的'──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结合教学比喻句,知道句中把漓江的水比作绿色的翡翠)

  ⑶ 个别读,引读,要读出感情。

  (特别注意三个啊的读音:真静啊 nga.真清啊 nga,真绿啊 ya)

  三、总结方法,自学感悟

  思考题:从哪些词句中能看出桂林的山美得甲天下?课文写了桂林山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

  自学后讨论,教师引导,结合进行朗读指导,明确:

  1、作者先用比较的方法写出桂林的山胜过泰山和香山,说明桂林的山甲天下。

  2、再用生动的比喻描写出桂林的山奇。

  (结合看图,理解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并理解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的词意)

  3、同样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描写桂林的山秀。

  (结合看图解释:翠绿的屏障)

  4、桂林的山很险,抓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词语,领会山势之险。

  5、结合学习比喻句,分别说出在这些比喻句中各把什么比作什么?

  6、反复诵读课文,特别注意三个啊的读音:

  真奇啊(ya),真秀啊(wa),真险啊(na)。

  四、深化重点,揭示中心

  1、学习重点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先学懂词意:

  舟,指小船;

  碧波,碧绿的波浪;

  画,画卷;

  游,游览。

  再学懂句意:

  小船行驶在碧绿的江面上,人好像在美丽的画卷中游览。句子形象地写出桂林山水的无比秀美。也抒发了作者赞美桂林山水的情感。

  2、句子的作用与开头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照应,并有总括全文的作用。

桂林山水 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中入景,读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江水、桂林山水独特的美。

  教学难点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桂林山水的挂图或有关录象等。学生外出旅游拍的风景照。

  导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

  预习题纲

  1、初读课文,结合课后习题理清课文思路。

  2、圈划生字新词,解决疑难词语。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老师布置大家课前收集、阅读了有关描写祖国自然景观的文章,想一想:哪处景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2.今天,我们来欣赏桂林山水。播放配乐多媒体课件或出示挂图,然后让学生谈感受。

  3.导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提问:“甲天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二、自读交流,感悟语言

  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读完后,同座交流,谈谈各自的感受。

  2.组织交流,各自谈体会。

  3.结合学生的感受,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观察图画、投影或录像中漓江的水;或者用多媒体课件,先后配乐展示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和漓江的水。问: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呢?

  (2)自由练习朗读,然后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水的静、清、绿。

  (3)齐读课文,提问:漓江的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那桂林的山又有什么特点呢?

  (1)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或录像,同时配乐教师范读;或用多媒体课件,先后播放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和桂林的山,并同步配乐朗读课文。

  (2)自由练习朗读,然后组织朗读比赛,结合赛前提建议、赛后评议,教师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桂林山的奇、秀、险。

  (3)指名配乐朗读。

  5.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同时出现第四自然段的文字,教师由“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导读课文。或者多媒体课件展示游客乘竹筏畅游桂林山水的动画,同时出现文字。

  (1)引导学生质疑。

  (2)引导朗读、感悟、解疑。重点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3)再读第四自然段,引导读出陶醉之感。

  三、自主质疑,拓展延伸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记下来。

  2.分小组交流,然后小组代表汇报小组内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3.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一般可采用以下三种处理方法,一是利用集体交流,即时解决;二是存疑,第二课时相机解决;三是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课外书籍(如为什么桂林的山会如此奇特)。

  4.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在书上画下来,抄在本子上; ( 2)阅读有关描写“大海”“西湖”“泰山”“香山”的文章,并把你最喜欢的一段摘抄下来;

  (3)阅读其他有关“桂林山水”的文章。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整体导入

  1.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2.让我们也走进这连绵不断的画卷,畅游桂林的山水。

  二、自由选择,品读课文

  1毖≡衲阕钕不兜囊桓鲎匀欢危反复诵读,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桂林山水的特点的?

  2苯淌ψ橹集体读议交流,结合学生的朗读,相机品赏,抓住重点指导品读二、三两个自然段。

  品读第二自然段。

  (1)朗读这段的第二句话,然后根据学生收集的资料,引进其他有关描写漓江的片断。

  (2)比较阅读,引导学生体会以下三点: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静”;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清”;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突出漓江的水绿的'纯净可爱。

  (3)出示挂图,放映投影片或录像,以“漓江真美啊!”作为总起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段写段。

  (4)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怎么背下来,然后指导背诵。

  品读第三自然段。

  (1)朗读课文的第二句话,然后引进有关描写桂林的山的资料。

  (2)比较阅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想象的丰富,用词之精妙。

  (3)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选一座山峰,发挥想象说话。

  (4)比较二、三两段,找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感悟比较衬托的写法并注意分号的用法,然后指导背诵第三自然段。

  三、朗读全文,整体背诵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桂林山水的。

  (第一段总的说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甲天下;第二、三两段分别描写漓江水、桂林山,并抓住了水静、清、绿的特点和山奇、秀、险的特点;最后将桂林的山水联系起来,突出桂林的山水美如画。)

  2.练习背诵。

  3.提示线索,全班背诵课文。

  四、转换角色,运用语言

  1.同学们,桂林山水如此美丽,大家都很喜欢吧,游完了桂林山水,我相信你一定也想赞美桂林山水。

  喜爱书法的同学可以把赞美的话写在书里的插图上,也就是题词,别忘了签名;喜欢说说的同学可以选择图上象鼻山这一景点,练练怎么做导游;喜欢创造的同学可以给桂林设计旅游广告词。

  2.组织交流,选派代表汇报,师生共同评点。

【桂林山水 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桂林山水03-12

桂林山水的教案01-08

桂林山水教案04-08

《桂林山水》教案08-11

桂林山水教案09-12

《桂林山水》的教案09-15

《桂林山水》教案02-21

关于《桂林山水》教案03-24

桂林山水教案【荐】03-31

【推荐】桂林山水教案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