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2-01-07 06:00:10 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集合六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美术教案集合六篇

美术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阿姨叔叔真忙》本课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回忆自己生活的周围辛苦工作的劳动者,了解生活中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苦与乐;基于此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生活的体验,真真切切感受到劳动者的辛劳与奉献精神,以绘画表现形式记录人物形象,从而激发学生对辛勤的劳动者产生感激之情,懂得敬重他们,学会并内化形成尊重他人的道德品性,实现美术教学对生活回归的终极教育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自己最熟悉的人物活动及场景的观察、回忆,学画简单的人物动态和场景。

  2.通过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捕捉人物服饰、动态、场景等进行造型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描绘人物的兴趣和热爱、喜爱叔叔阿姨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人物服饰、简单的动态及相应的场景描绘方法。

  教学难点:描绘出人物动态的主要特征。

  课前准备

  (学生)观察叔叔阿姨形象特征、16开画纸、常用的.绘画工具

  (教师)多种美术工具一套、人物肖像范作

  教学过程

  1.交流作业,出示课题,趣味导课。

  (1)教师出示范作和课题《叔叔阿姨》,介绍自己的叔叔阿姨,与学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介绍自己的叔叔阿姨,讲讲叔叔阿姨的故事。

  (3)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一步交流。

  2.表演体验,感受观察。

  (1)教师表演一些忙碌样子的动作,请学生猜一猜。

  (2)学生表演叔叔阿姨忙碌的样子。感受观察并说说忙碌的动作特征。

  (3)教师演示用线条快速记录人物动态的方法,请学生尝试画一画动态线。

  3.小组讨论,探究怎样表现主题。

  (1)出示课题:《叔叔阿姨真忙》。

  (2)探究怎样表现主题:4人小组讨论,说说探讨表现主题的方法。

  (3)汇总大家讨论的意见,教师小结:可重点抓住叔叔阿姨的动作、外形(尤其是服饰特征)、工作或生活场景特征,表现出叔叔阿姨从事什么工作或正在干什么。

  (4)欣赏学生、画家的作品,着重感受动态线,进一步启发学生怎样表现“叔叔阿姨真忙”的主题。

  (5)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的创意。

  4.自由创作。

  (1)趣味创作,以添画练习或用拼接纸画画的方法描绘叔叔阿姨真忙的动态。

  (2)根据人物动态画好外形,尤其是服饰,再添画环境特征进行直接创作。

  (3)学生创作绘画时,教师可根据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5.作品展示,交流拓展。

  可自评、互评,将作业带回家赠送给叔叔或阿姨。

美术教案 篇2

  课时设计: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爬升玩具的制作方法。

  2、进行爬升玩具的创作和设计。

  3、感受爬升玩具的创作、设计、制作的乐趣,提高学生选择材料、色彩进行创作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感受、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感受爬升玩具的创作、设计、制作的乐趣。提高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爬升玩具的创作、设计。

  教学难点:

  作品的新颖,制作的精美、实用。

  学具准备:

  废旧物品:废旧小纸盒、挂历、易拉罐、小瓶子、化妆品瓶子、废旧光盘、剪刀、双面胶、色卡纸等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展示:

  二、检测并导入新课:

  出示会爬的'玩具,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导出课题。

  三、讲解新课:

  1、总结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思考

  小玩具为什么会爬呢,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让小玩具爬起来么? 仔细观察,四人小组讨论。

  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

  2、示范说明集中会爬的玩具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3、欣赏其他学生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

  四、检测

  1、拿出材料,开动脑筋,做出一个和其他人不一样的会爬的玩具。

  2、四人小组里的小朋友要比一比谁的玩具爬的最好,最长。比一比谁的作品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

  3、今天我们初步学习制作会爬的玩具,而且我们把一些废品装饰后变成了一个个有趣的玩具,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废品”有待我们发现进行装饰,充分利用成为有用的物品。

  五、拓展提升

  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废旧物品可以做成美观的艺术品和玩具,同学们,注意观察吧?发现了就告诉家长、同学和老师,并且动手试一试吧!

  板书设计:

  爬升玩具

  作业要求:

  1、创新

  2、美观、实用

  课后反思:本课教学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通过本课教学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将学到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应用在同的设计制作之中,达到提高审美素养、培养设计能力与创造能力的目的。启发学生巧妙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制作,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可再利用的废旧物品,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习惯。

美术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欣赏评述课。教材从线条、明暗、体量和空间四方面介绍了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涵盖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等艺术形式。旨在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引导学生勒脚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造型的基本要素及它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比较分析、交流评述等学习形式,鉴赏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理解造型的表现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不同类型美术作品的造型表现力,发现身边的美,感受身边的美。

  四、教学重点:造型基本要素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五、教学难点:灵活运用造型要素分析艺术作品。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及课件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及课件 六、教学过程:

  色彩是诉诸视觉最具感 染力的形式语言,而绘 画 恰是能体现色彩感染 力载体。 色彩是美术作品的重要表现因素。 色彩不仅能够真实地再现表现对象 的色彩关系,而且由于色彩所具有 的'感情特征,对于触动人的心理和 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为大青绿设色绢本, 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气势 辽阔超凡。 ? 《千里江山图》后来被当时的宰相 蔡京收藏,他在上面的提拔记述了 宋徽宗指点王希孟,收他入翰林书 画院的经历,王希孟在二十多岁的 时候去世,关于他的史料很少。 《千里江山图》后在清乾隆年间收 入宫中,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品欣赏

  作品为大青绿设色绢本,间以赭石 配色。画面色彩匀净明丽,富于装 饰性。壮丽秀美的山水,仿佛将人 带入了一个超乎物象之外的精神的 世界

  《出水芙蓉图》

  【名称】宋吴炳出水芙蓉图 【类别】中国古画 、扇面画 【年代】宋代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作品欣赏

  作品为了表现荷花“出污泥而 不染”的纯洁、娇艳的资容与 品格,分几十次层层渲染进行 赋色,达到了柔和润泽而又美 艳动人的艺术境界。

  《干草垛》

  进入90年代,莫奈创作了若干 组作品,即“组画”。所谓的 “组画”,就是画家在同一位 置上,面对同一物象,在不同 时间、不同的光照下,所作的 多幅画作。

  作品欣赏

  看似平凡的草垛光彩夺目,与天空 和远处的树丛交相辉映,构成一曲 色与光的交响。 马蒂斯

  亨利· 马蒂斯(Hei Matisse ,1869— 1954)法国著名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和 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画家。 他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21岁 时的一场意外,令马蒂斯的绘画热情一发 不可收拾,偶然的机缘成为他一生的转折 点。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好像被召唤着, 从此以后我不再主宰 我的生活,而它主宰 我。”

  作品欣赏

  野兽派画家马蒂斯追求一种简洁明 快的色彩效果,这幅暖色调为主的 作品,明确地表达出了一种温暖、 柔和、安适的气氛与情调。

  于非闇(暗)

  于照,画家。生于一八八八,字非 厂,别署非闇,又号闲人,山东蓬 莱人,久居北京。著有《中国画颜 色的研究》、《我怎样画工笔花鸟 画》有《于非闇工笔花鸟画 选》、 》、《都门钓鱼记》、《都 门艺菊记》、《 都门养鸽记》等。

  作品欣赏

  画面以石青为底色来烘托玉兰花各 黄鹂鸟,强的色彩对比,生动地表 现出一派晴空万里、鸟语花香的大 好春光景象。

美术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恐龙等远古动物对学生进行有趣味的教学和交流,让学生在认识了解远古动物的外形特征、生存环境的基础上,充分感受远古时代的神秘气息。

  启发学生抓住动物的外形特征,并用绘画形式把它表现出来。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古生物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初步了解恐龙等远古动物的外形、生存环境,感受远古时代的神秘气息。

  2.操作领域:引导学生抓住恐龙等远古动物的外形特征,并用绘画形式把它表现出来。

  3.情感领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古生物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认识了解恐龙等远古动物的外形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索欲望。

  抓住恐龙等远古动物的外形特征,并用绘画形式把它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教学范图等。

  学生准备:课前查阅相关材料、油画棒、八开素描纸、绘图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知道吗?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已经大约有46亿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有一段是地球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时代,人类

  那时还没有出现,当然也没有任何建筑,浓密翠绿的树林无边无际,在茂盛的森林里出现了一种神秘的爬行动物,(播放恐龙音效)你们猜是什么动物?

  生:恐龙

  师:恐龙,是对一些史前爬行动物的统称。你知道恐龙生活的年代吗?生答。

  (师补充:据说恐龙最早出现于大约2亿1千万年以前,生活于“中生代”的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存在了大约1亿5千万年!其中在侏罗纪,是恐龙的黄金时期,到了白垩纪恐龙的种类达到鼎盛期。)

  师:你们能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吗?

  生答

  师:如果真有时光隧道,你们想不想穿越到远古的侏罗纪、白垩纪时期,亲眼看看恐龙生活的真实场景?

  (出示课题——远古的动物)

  二、认识恐龙

  1.欣赏电影片段:恐龙生活的场景

  师:你认识这些恐龙吗?恐龙体形大小差异很大,身长小至60厘米(美颌龙),大至52米(地震龙),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出示恐龙与人的对比图)

  2.展示霸王龙、三角龙、梁龙、剑龙等恐龙图片,分析它们的外形特点。

  三、学画恐龙:

  (1)我们欣赏了这么多有关恐龙的图片和录像资料,大家想不想动手来画一画恐龙呢?

  (2)在画之前先来了解一下恐龙的身体结构。

  (恐龙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尾、四肢)

  1.教师以梁龙为例进行演示。(对比马门溪龙或腕龙)

  教师边演示边叙述:

  梁龙是侏罗纪晚期的一种恐龙,它因拥有极庞大的身躯而闻名于世。梁龙的特征是庞大的身躯、长颈、很小的头部和鞭状的尾巴。我们画时可以先画梁龙的身体;再画它的四肢;然后画脖子和头,脖子可以伸直弯曲、向前向后,嘴巴可张可合;最后画尾巴,尾巴也可以进行方向和形状上的变化。(教师出示范图)

  2.示范提示如何画剑龙、霸王龙(身体形状、剑龙背部突起;霸王龙的牙齿和爪子)

  四、创作练习:

  (1)画前先思考画一只什么样的恐龙:

  A.用铅笔简单画出外形、位置(圆、半圆、椭圆、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

  B.用油画棒描画出恐龙具体的身体部位,表现出斑点、花纹等特征。

  (2)作业要求:形象生动突出,构思新颖巧妙。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五、展示作业

  自评和互评

  六、拓展

  拓展一:

  卡通恐龙的形象欣赏

  拓展二:

  恐龙死亡之谜:

  曾经浩浩荡荡、生气勃勃地生活在地球上的恐龙为什么一个不留地从地球上消失了,没有留下它们的后代,却为我们留下了一个难解的谜。这个谜永远激发着我们去猜想、去探索、去求知:

  ●小行星撞击理论: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地球一片黑暗,植物大量死亡。巨大的恐龙饥饿寒冷,无处藏身,全部灭绝了。

  ●免疫缺陷:在白垩纪末期,地球上忽然演化出了多种新型病原生物,恐龙等大量免疫系统有缺陷的动物因无法抵御而灭绝了。

  ●气候骤变论:在6500万年前,地球上的气候发生了异常的变化,温度忽然升高,造成雄性恐龙个体的生殖系统严重损坏,从而走向了最终的灭绝。●繁殖受挫理论:白垩纪晚期,恐龙在蛋的孵化中发生了严重的问题,因而造成了恐龙繁殖受挫。

  ●大气成分变化论:恐龙生活的中生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说明恐龙很适应高二氧化碳浓度的'大气环境。随着时间推移,大气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造成了恐龙的灭亡。

  ●彗星撞击论:太阳有一个围绕着它旋转的伴星,巨大的彗星受到这个伴星引力的干扰,在太阳系内产生了几万次的彗星风暴,其中的一些彗星风暴袭击了地球,造成下恐龙的灭亡。

  ●最新理论——大规模海底火山爆发:白垩纪末期,地球上发生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引起了陆地气候的变化,因此影响了恐龙等动物的生存。虽然科学家们对恐龙的灭绝做出了各种各样的研究、推测,但至今为止仍没有—个肯定的答案,这有待后人的进一步探索、研究。

  课后延伸:

  ●看—本介绍远古动物的书籍——彩图版《史前怪兽》、《恐龙小百科》。●推荐影视作品:《侏罗纪公园》、《史前公园》

  板书设计:

  远古的动物

  A.用铅笔简单画出外形、位置(圆、半圆、椭圆、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

  B.用油画棒描画出恐龙具体的身体部位,表现出斑点、花纹等特征。

美术教案 篇5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在了解美术字知识和汉字结构的基础上,了解笔画、笔顺与书写方法。2、学习美术字的基本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表现力,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美术字基础知识,掌握变体美术字的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2、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感受趣味美术字的乐趣。

  教具学具:记号笔、水彩笔、荧光笔、各种美术字和变体美术字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①认识基本美术字体及其特点:

  出示宋体、黑体等基本文字引导学生欣赏其特点。

  宋体:端庄大方,笔画横细直粗,点上尖下圆,横画收笔有顿角,笔画转折时顿角明显。

  黑体:笔画横竖一样粗,方头方尾,醒目有力。

  ②欣赏基本美术字体和变体美术字的比较

  出示范字“花”两种美术字引导学生观察那种更有趣味?为什么?

  二、讲授新课

  ①认识趣味文字的特点:

  趣味美术字是根据文字的内容和含义,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文字的笔画进行变形、加工、装饰而成的,使之更加夸张、突出、醒目、美观。趣味美术字在艺术上有较大的自由变化,所以其特点是:具形象、又简洁、美观、生动、有趣等。 ②趣味文字的分类

  a、笔画变化:改变笔画的形状或粗细,使之更有装饰性。

  b、字形变化:改变字的外形,使之更有造型感。

  c、结构变化:将某笔画进行夸大或缩小来求新颖的效果。

  d、形象性:根据文字含义运用形象图案来装饰字体。

  ③欣赏优秀美术字

  引导学生分析其特色和艺术感,感受它的趣味性。

  欣赏课本范字,学生进行分析。

  ④演示美术字书写的步骤和特点:

  a、首先用尺子定文字的大小和形状。

  b、再根据外形、结构、笔画的特点用单线写出字形。

  c、然后根据文字的含义应用夸张、形象手法设计趣味美术字体。如:波浪的设计和书写,为突出浪花的'形象采用曲线圆点来装饰浪花的效果,具形象又有趣。还有“时间”采用小闹钟来代替日字,很有说服力,具有特殊的意义。 d、最后运用色彩基础知识对比色和邻近色来强调趣味文字的美。

  3、引导学生同桌讨论交流你所选的文字将应用什么形式来改变?

  4、学生起稿设计文字,突出趣味性。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四、小结:下节课继续作业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欣赏趣味文字在生活中的运用。

  如“阅览室”的提示牌运用趣味美术字和花边制作的提示牌,作用大又美观。“游泳馆”提示牌运用自由体美术字加上简洁的浪花,还有“欢迎”提示牌的制作醒目美观。

  2、如何制作提示牌?

  先设计提示牌的立体造型,用彩色卡纸剪裁成长方形,在中间裁一个半园形再折叠成立体三角形,展开在半圆形上设计所需要趣味文字如:“音乐会”(也可根据提示牌的造型来设计字型)配上色彩并装饰上合适的纹样,最后把三角形连接起来。

  三、学生练习制作,教师辅导

  四、作品展示评比

美术教案 篇6

  一、《放学了》是人美版小学美术第八册的内容。是“造型 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回忆使学生了解我们的课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美好生活的情趣。

  能力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人物动态的画法及要领,将记忆中自己喜欢的课余活动的美好瞬间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画面要体现出活动的欢快气氛和热闹场面。

  情感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的课余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我们的美好生活,从而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放学后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各种生活场面,从而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难点:人物在活动时的不同姿态,画面人物之间的关系及构图。

  四、教学准备:

  图片、人体模型、有关课间活动的录象、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放一段课余生活的录象,提出问题:

  师:这段录象反映的是什么内容?

  师:孩子们, 你们放学后都做什么?会开展哪些有意思的活动?

  2、出示课题《放学了》

  设计意图:通过录象使学生回忆放学后有意思的各种活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1、解决选材问题。

  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谈话,解决问题。

  师:这是一副命题创作画,你认为画面应当主要体现什么?

  生:画面应以表现人物的各种活动为主。

  师:你准备选择怎样的内容才能表现出“放学了”这一主题?

  生:选用有意义的、有趣的活动来表现。

  师:你认为最令你难忘的、有趣的场面有哪些?

  生:最有意思的活动一定是自己最喜欢的活动。

  设计意图:经过讨论解决画面的选材问题。启发学生表现自己最喜欢的活动。

  2、解决人物动态。

  提出问题:

  师:定了自己要表现的主要内容后,下一个问题该考虑什么了?

  生:怎么表现这个活动,才能表现出欢乐、热闹的场面。

  师:你认为难点是什么?

  生:难点是人物的动态。(板书)

  演示:直立的人和动态的人图片对比。

  师:人在活动时身体的哪些部位产生了动态的变化?

  小组利用活动人模型摆出各种动态的`规律。汇报:运动时关节发生了变化,躯干产生了变化……

  板书:四肢、躯干、头部

  设计意图:根据观察、探究、学生分组合作解决绘画的难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请学生画出一个人物动态。学生对所画动态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指出其作品的优缺点,解决绘画中的主要问题,进一步突破难点,体会学习方法。

  3、解决画面构图。

  师:怎样表现放学后大家活动得热闹、有趣,画面的构图也很重要。

  提供三组人物构图的活动教具,请学生通过拼摆完成构图。学生分组联系组织画面,并说出自己的思考。

  设计意图:学生分组合作完成构图,解决构图中人物疏密关系。

  4、看课文,欣赏学生范作。

  师:书中的作品给你什么启发?

  师:其他学生的美术作品有哪些值得你学习和借鉴的?

  欣赏其他学生的作品,交流经验。通过讨论来完善自己将要绘制的作业的构思。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评述解决构图问题。

  5、投影

  补充介绍在构图和选材上有新意的作品

  (四)、学生作业,

  老师指导,学生绘画。作业提示:1.可采用多种绘画形式。2.可以组为单位画一幅长卷。3.也可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辅导中教师随时发现有新意的创作,随时提出表现,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五)、小结

  组织交流,学生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领略绘画创作的喜悦。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的教案11-08

美术教案02-20

《美术》教案02-17

美术蝴蝶教案03-26

帽子美术教案03-09

美术活动教案04-22

走进美术教案02-21

大班美术教案05-26

蜻蜓美术教案04-24

中班美术教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