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2-06-26 12:06:44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美术教案七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美术教案七篇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古今中外的灯,丰富学生的视觉和审美经验,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通过描绘灯,感受灯的功能美和装饰美,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灯的形式美,体验参观、欣赏活动的乐趣。

  教学难点:通过绘画的形式将自己所喜欢的灯的造型、色彩表现出来。

  课前准备: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教学时间:18周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图片上有许多灯,你知道它们的功能吗?

  2.请给它们分分类:

  3.你喜欢的有哪些?为什么?

  二、欣赏图片:

  1.古代的灯有什么特点?现代的灯呢?

  2.分析它们的材料、功能、装饰方法。

  三、灯是黑暗中的亮眼睛,

  灯是夜晚开放的鲜花,

  灯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四、知识窗:

  走马灯是古代江南一种观赏用的'花灯。灯中的轮子上贴有人骑马的剪纸,点上蜡烛后空气流动,骑着马的小人就动起来了。

  五、造型设计与表现:

  1.凭记忆或图片画出你所喜欢的灯。

  2.注意各种灯的形状、色彩、功能。

  3.突出主题,可不用添加背景,也可适当添加背景。

  六、作业、练习:

  七、展示作品,进行评价:

  1.你认为自己画得怎么样?为什么?

  2、你喜欢哪一位同学的作品?为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感受灯的功能美和装饰美,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提高审美哪里,加强学生的探索性。

  教学:重点:认知古今中外的灯的基本知识,感受其装饰美;大胆表现,感受绘画活动的乐趣。

  教学难点:突出个性,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各种制作材料。

  教学内容:

  一、启发导入:

  1.上节课我们画了灯具,那么你们想不想自己来设计一盏灯呢?

  2.人类已经造成了无数

  美丽的灯,还有更美更新奇的灯,

  等待小朋友去设计制造。

  二、欣赏作品:

  1.(课本图片欣赏)

  你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

  2.作品用了什么材料?怎样制作的呢?

  三、不同的制作方法:

  1.纸工:选取各式纸张,通过拼、接、折、剪等方法塑造灯的造型。

  2.废旧材料组合:如铜丝、泡沫、纸盒等组装,塑造灯的立体造型。

  3.泥塑:通过搓、揉、捏、切灯方法来设计、制作。

  四、制作活动:

  1.独立制作或协同合作

  2.选择不同的材料用自己所擅长的表现手法。

  五、展示、评价活动:

  1.展示自己的作品,评价自己的作品。

  2、发表对同学作品的看法。

美术教案 篇2

  第一课 巨匠童心

  教学目标:

  1.通过信息的收集和课堂讨论,了解齐百石国画特色及其艺术风格,了解毕加索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艺术风格,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2.体会人物不同面进行组合的技巧和方法,色块处理,线面结合以及背景处理。

  3.学习卢梭用丰富想象力弥补技术上的不足,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认识和了解人物不同面的特点以及剪拼和组合的方法,拼成一副完整的画像。

  教学难点:

  在剪拼和组合的方法基础上,采取色块处理,线面结合以及背景处理等方法使画像有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春节期间你们是怎么度过的呀?有什么收获?

  要合理安排,更要合理利用自己的压岁钱,添置需要的学习用具。

  2.老师呀也喜欢过春节,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放鞭炮,到游乐场去玩各种娱乐游戏,吃各种好吃的东西等等,你们觉得老师和你们相比,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别看老师大你们那么多,和你们一样,也有一颗童心啊。

  3.不只是老师,就是许多大画家,即使很老了,也有一颗有趣的童心,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发现巨匠的童心

  1.齐白石(1)简介:老年的齐白石仍保持着一颗童心,蚱蜢、蜻蜓、 鱼虾等都是他 的至爱。笔下的花鸟虫鱼如天真活泼的儿童,在画面上跳跃、嬉戏。

  (2)齐白石童心作品赏析

  作品中什么地方体现出了齐白石的童心?

  2.毕加索

  (1)毕加索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遗世的作品达二万多件,包括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等作品。毕加索是少数能在生前“名利双收”的画家之一。 1901 年 6 月 24日,毕加索作品首次在巴黎展出。1973 年 4 月 8 日在法国过世。

  (2)毕加索童心作品赏析作品怎样体现出了毕加索的童心?

  3.从这两位画家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技艺上的,心态上的??

  三、巨匠童心的规律

  1.这些巨匠虽然充满了童心,但是他们的画是随意画的吗?也是有创作方法和规律的。

  2.游戏连一连:

  找出上面三幅图分别是哪幅作品构图空间布置。 看来童趣的作品也是在讲究构图知识的基础上完成的呀!

  3.小游戏,这是一张什么样的脸?

  三幅作品脸部观察,这是一张什么样的脸?

  4.坐着的玛丽.泰雷兹分析。

  脸部五官有什么诀窍?正面和侧面组合。还可以侧面和侧面组合,甚至非人物的脸组合!皮肤、指甲、衣服颜色?衣服颜色既有大块的颜色,也许多的线条,线面相结合,画面增添了装饰趣味。背景?大块面的背景色处理,简洁大方,突出了主体人物的柔美。

  四、试一试

  1.老师在黑板上完成两幅半张人物侧面的脸,谁能够把他们分别完成,并形成一张有趣的作品?

  可以用正面,或者侧面两两组合,甚至非人物的脸组合!使作品充满趣味,但是要使画面

  美观还必须要运用你们手中的`色彩工具哦。

  2.优秀学生作业欣赏你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3.讨论如果让你画几个不同角度的人像并组成一幅有趣的画像,你有什么创意吗? 法国画家卢梭是一位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画家,但是他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纯真的感受弥补了技术上的不足,创作出许多伟大的作品,并被世人称为稚拙派。可见,只要大家大胆想象,细心创作,一定能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五、学生作业1.发挥你的想象力,画几个不同角度的人像,再组拼成一幅奇异有趣的画像。2.要求运用多种方法,使画面有趣!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小麦管,尝试用小麦管进行吹画。

  2。发展对色彩的想象力,体验吹画过程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颜料(红、白)、小麦管、黑色卡纸、麦秆

  【活动重难点】尝试用小麦管进行吹画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有一幅画要给你们看看。(教师出示范画)老师画的是什么呢?

  2。师:小朋友说的都对,那你们知道这幅画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二、认识小麦管

  1。师:这幅画是老师吹出来的,这就要请一位好朋友了,咦,这是什么呢?(出示小麦草)这是小麦的家,老师用剪刀剪了一小节,这就是我们吹画的好朋友——小麦管

  2。师:那要怎么吹呢?我们先来试一试,请小朋友把手拿出来,嘴巴对着手心吹,有没有风?

  3。师:现在我们就要开始吹画了。小嘴巴对着小麦管的一头,另一头对着颜料,用力吹一吹,上吹吹、下吹吹、这边吹吹、那边吹吹,可以往各个方向吹一吹。

  4。请一名幼儿示范

  三、幼儿操作:

  1。请幼儿回到座位旁边,每人一根小麦管,老师为幼儿的纸上滴几滴颜料。

  2。重点指导幼儿进行吹,而不是吸

  四、展示

  师:小朋友吹得都很棒,谁来说一说你吹得是什么画呢?

  五、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都很棒,等画干了之后可以把我们吹得画拿到教室给小朋友一起看看,好吗?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选择麦秆作为材料,体现了浓浓的乡土气息,对于农村,麦秆很常见,但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数生活在家人的庇护下,很少见过麦秆,加上玩颜料宝宝一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因此,本次活动孩子们的兴趣很高,利用小麦管进行吹画,对于小班幼儿来说,难度不大,有些小朋友能很好的.吹出美丽的画面,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操作的纸选择不当,导致颜料不能很好地吸收;颜料调的不稀,有些小朋友吹不动颜料。第一次上科研课,虽然失误很多,但也给我积累了一些经验。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尝试运用丰富的色彩,描绘自己对春天景象的感受,理解与想象。

  2、感受春季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及五彩缤纷的色彩,积累和丰富美感经验。

  3、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尝试运用丰富的色彩,描绘自己对春天景象的感受,理解与想象。

  2、难点恰当使用各种色彩,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小朋友们,在今天的美术课上,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重要的小客人,她是谁呢?她就是最漂亮的春姑娘。(出示春姑娘图片)春姑娘来到人间,人间的变化可大了,你们看------(出示一组春的图片)

  二、说春天1、请小朋友们一边观察,一边想象心目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师小结:孩子们的回答精彩极了,的确是这样,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花开了,草绿了,冰冻的小河开化了,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就连小姑娘们也穿上了漂亮的花裙子,正在草地上放风筝呢,是春姑娘让这一切变得是那样五彩斑澜。你们听,春姑娘正高兴地说:"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我画一幅春天的图画吗?"

  三、画春天1、教师板前示范画春天。

  2、小结:老师笔下的春天就是这样的,孩子们,你们有信心画出更美的春天吗?

  3、幼儿试着画出自己心中的春天,要大胆作画。

  4、教师随机指导,要求幼儿要注意画面的工整以及布局的合理。

  5、要求幼儿给自己的作品涂色。

  6、教师指导幼儿在涂色时,要选择一些适合的鲜艳的颜色,那样画出的画才会更漂亮。

  7、小结:因为时间关系,没画完的小朋友课下接着画,画完的小朋友将自己的作品贴于黑板上,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吧!

  四、赏春天

  1、集体点评幼儿作品,并指出优缺点。

  2、教师小结:看来本节课上大家画得不错,说得也不错,可是我们赞美春天的'方式很多呀,我们不光可以画春天的画,还可以唱春天的歌,讲春天的故事,背春天的古诗和儿歌。老师这里就有一首赞美春天的古诗,你们听(师背村居这首诗)你们想用什么方式来赞美春天呢?

  五、赞春天:让幼儿自由表演赞美春天的各样节目,用来激发幼儿对春天的热爱。

  六、找春天教师总结:春天实在是太美了,真希望孩子们永远喜欢这个季节,大家的表现实在是太棒了,真希望孩子们下节课上还能有这么好的表现,现在老师已经等不及了,就让我们一起唱着歌到外面去寻找春天,拥抱春天吧!教师和幼儿共唱《春天在哪里》这首歌走出教室。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够对残缺的饼干造型进行想象。

  2、尝试在残缺饼干造型基础上进行大胆添画。

  3、体验边吃饼干边画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饼干若干。

  2、画纸、画笔、小老鼠指偶一个、范画。

  活动过程:

  1、通过纸偶小老鼠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你们吃过什么样子的饼干?

  幼:圆圆的、方方的、小动物的形状……

  师:今天周老师也带来了一块圆形的饼干,可是被一只小老鼠发现了,它想来吃这

  块饼干。(出示小老鼠指偶)

  师:吱吱吱,我是一只小老鼠,哇,好香的饼干呀,啊呜一口(将饼干咬掉一口)咦?

  现在饼干像什么?

  幼:像月亮、像一条裙子、像一只船……

  师:你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的东西,那小老鼠把它想成了什么呢?

  师:恩……这块饼干像座小房子。

  师:它是怎么把饼干变成小房子的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2、教师演示操作饼干想象画。

  师:小老鼠在饼干的背面均匀地涂上了胶水,整块饼干都涂到了,然后轻轻地贴在画纸上,按的时候用的力气小一点,不然饼干会被压碎的。然后在饼干的上面画上烟囱、下面画上小路,这样饼干就变成了一座小房子。(教师将残缺饼干贴到画纸上,并在残缺的饼干上添画出烟囱、小路等,最后呈现已完成的范画。)

  师:小老鼠除了把饼干变成小房子之外,它还变出了许多的东西,你们瞧(教师出示各种不同残缺饼干的范画。)它变出了什么?是怎么把这些东西变出来的?

  3、幼儿边吃饼干边想象创作。

  ——提出要求。

  师:我们发现饼干每咬掉一口就会变出来一个很有趣的东西,现在请你们也来吃饼干,

  先想一想你要咬一口还是两口?你要咬在饼干的什么地方?你咬出来的饼干像什么?然后把咬好的饼干贴在纸上再画,看看谁能和小老鼠想得不一样。

  师:咬的时候把饼干凑着盘子,准备画的时候请你把盘子放在桌子中间。贴的时候注意一定要轻轻地不要伤害到小饼干。看看你们会把饼干变成什么有趣的东西呢?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幼儿作品。

  师:小朋友们把饼干变出了很多有趣的东西,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咬了几口?你是怎么 把它变成这样东西的?

  师:今天我们的小朋友都很能干,把饼干变成了这么多好玩的东西,我们回到家里

  可以再想想它还能变出什么来好吗?

  活动反思:

  饼干幼儿每天都在吃,非常熟悉,通过示范对咬过的饼干进行添画,使残缺的`饼干变成另外的一样东西,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用饼干来绘画的欲望。在操作过程中,有些幼儿能够开动脑筋与老师的范画不一样,像刘宇轩虽然也画了房子,但是房子的造型就与范画不同,还有的幼儿不小心将饼干咬碎了,但是却用了拼贴的方法激昂饼干又变成了另外的东西,像七心瓢虫和蝴蝶的翅膀,还是能够自己动脑筋进行想象。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观察平行和弯曲的线条,使学生认识线条的曲直在视觉反应上产生的静止和流动的感觉。

  过程与方法

  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作画练习,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发现存在于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中的线条

  教学重点:

  感受线条的动与静。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线条表达流动和静止的感觉。

  教学具准备

  课件、作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复习以前学过的《点、线、面》中的线条的种类。

  师小结:板书——线条有粗、细、曲、直。

  2、请同学说一说线条给人的感受,引出课题(板书)——线条的动与静。

  三、讲授新课:

  1、欣赏课件(流动的河流、静止的公路、地平线等),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样线条,给人什么感觉?

  师小结:流动的河流展现的是曲线,有动感,而公路和地平线是静止的直线。

  2、请同学回忆大自然中还有那些静态和动态的线条,它们各是什么样子。

  师小结:平直与弯曲的线条会使人产生动与静的感觉。

  以直观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线条的曲直与动态的关系。

  3、请学生欣赏课本范例,进一步感受线条的动与静。

  想一想,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

  4、教师结合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色彩的冷暖》讲解线条与色彩在不同画面中的运用。

  (1)暖色和曲、直线的配合,产生的视觉反映。

  暖 + 直 =温暖、平和

  暖 + 曲 =热烈、欢快

  (2)冷色和曲、直线配合

  冷 + 曲 = 宁静、幽远(如蜿蜒的河流)

  冷 + 直 = 单调、呆板

  通过欣赏范图、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该如何更好的应用线条。

  四、作业布置:用平行或弯曲的线条,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并上色。

  五、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倡导学生在作业中的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创新画法给予表扬,及时鼓励好的作业。

  六、作业展评:

  1、个人分析画的内容,画面好在哪里?

  2、同学互评,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幅作业,说一说它的优点?

  3、教师简评。

  七、拓展

  教师展示不同材料、不同形式的作品。请学生欣赏。

  八、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美术教案 篇7

  本次活动我选择的是大班的美术活动,《奇妙的线条》。本次活动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学习合理的搭配颜色;第二个目标是能够在不规则的线条画里找出小鱼并添画鱼的眼睛、嘴巴、鱼鳍、尾巴及花纹;第三个目标是体验画小鱼的乐趣。我的活动是围绕着这三个目标展开。一节活动下来,我几乎都是按照我设计好的活动步骤一步一步进行,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幼儿都与我的积极呼应,和幼儿的互动也很自然,幼儿作品的完成情况也很好。但在有些环节和细节的处理上,我认为做得还不够,我总结了以下几个仍需要改进的问题:

  首先是在教具准备上,我认为自己准备的还不够充分。在出示教师范画时,我才发现自己有两条鱼的鳍没有画上,导致后面的活动设计有些改动,在请幼儿添画鱼鳍时耽误了一些时间,因此在教具的准备上要细心加用心,千万不可马虎。

  其次就是在教学环节上,对于一些突发的问题过于较真儿,反而起的相反的效果。比如幼儿把鱼的鳍叫鱼翅,更有甚的鸡翅,在这里其实教师可以用一句话就解决的问题,而我却纠结在这个问题上,这里反而耽误了幼儿作画的时间,因此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出现的突发的与活动关系不是很大的.,不必去过多的纠结在这个问题上,要机智处理。再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幼儿的感受。要站在幼儿的角度看待问题:在让幼儿回忆小鱼是什么样时,有的幼儿说到了花纹,

  我没有理会,还是想按照我预想的步骤来,总想着先画鱼的头,再画花纹,这样做是不正确的,应该按照幼儿的想法来,教师应做到尊重幼儿的想法,这样幼儿才会乐于参与。

  再次就是在细节的处理上考虑的还不够透彻。比如在让幼儿伸出右手的食指的过程中,我没有考虑到镜面的问题,导致了幼儿都伸错手了,让幼儿伸右手,而老师应该伸左手的,这个方面没有考虑到;再就是个人的口头语的问题,在活动中我会经常不自觉的做“嘘”的这个动作,我想一个好的老师这些东西都不应该有,以后一定要改掉这个坏习惯。

  最后就是活动结束的总结要具体、全面。当幼儿说完喜欢哪幅画,并说完理由后教师要做一个全面性的总结,比如幼儿哪些小朋友创意很好、哪些小朋友颜色涂得很棒、哪些小朋友添画了一些其它的东西,很好等等。这个环节我认为总结的还不够全面。

  以上的这些都是需要我今后改进的地方。我想通过我不断地反思、改进、总结、改正,整个活动会变得更加的透彻,会更加的清晰、完整。只要有一点改进,我认为那就是提高,就是我迈出的一小步,许多个小步会变成一大步,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一定会达到我想要的好的效果!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的教案11-08

美术教案02-20

《美术》教案02-17

幼儿美术教案11-17

《电脑美术》教案12-18

《大树》美术教案06-14

《蔬菜》美术教案06-10

《太阳》美术教案06-11

《树》美术教案06-11

《水果》美术教案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