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时间:2024-04-17 08:24:05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知道圆圆的物体能滚动。

  2.探索不同物体滚(滑)动的情形。

  3.在活动中积极参与、乐于探索。

  活动准备:

  1.长条积木、小筐(人手一份)。

  2.圆形、圆柱形、方形等各种形状的物品。

  3.《小老鼠,上灯台》图片一幅。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出示图片:“小朋友看小老鼠在干什么?我们一起来学小老鼠的样子上灯台吧。”

  幼儿唱歌曲《小老鼠,上灯台》,边唱边做动作。

  2.请小朋友学一学小老鼠滚下来的样子,初步感知什么是“滚动”。

  教师:小老鼠怎么样了?谁来学一学?(骨碌骨碌的)

  (二)猜测活动。

  教师:小老鼠说,小朋友们别笑它,其实不仅仅只有小老鼠会滚下来,很多东西都会滚下来的。不信大家就来看看吧。

  1.出示用小筐垫起木板组成的斜坡,出示各种物品,请小朋友猜一猜,哪些物品会从斜坡上滚下来,哪些物品不会滚下来。

  2.教师根据幼儿猜测,将会滚下来及不会滚下来的物品分开放置在两个小筐里。

  (三)第一次实验。

  1.要求将实验出不同结果的物体分开放置。

  2.提问:能滚动的物体和不能滚动的物体有什么不同?

  小结:能滚动的物体都是圆圆的,不能滚动的物体它们都有角,是方的。

  (四)第二次实验

  1.要求:有没有办法让不能滚下来的物体也滚下来呢?

  2.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增加斜坡高度做实验,让幼儿观察方形物品的变化。

  3.让幼儿观察方形的物体和圆形的物体从斜坡上下来有什么不同,用动作帮助幼儿理解,认识到“滚”和“滑”的不同。(圆圆的物体是“骨碌骨碌”滚下来的,方方的物体是“刺溜”一下滑下来的。)

  4.通过增加高度,让所有的物体都能够从斜坡上滚下来。

  总结:不能滚动的物体,我们想办法,增加了斜坡的高度,也让它滑了下来。但是,其它形状的物体不能象圆形物体那样滚动,它们是“滑”下来的`。

  (五)总结今天的活动。

  1.表扬小朋友们认真观察、积极的参与活动。对表现特别突出的幼儿给予特别的奖励。

  2.提出建议:小朋友回家后寻找家中合适的物品继续试验。

  活动延伸:

  1.区域:引导幼儿探索怎样使正方形的纸滚动起来(如把它揉成团、折成球状等)。鼓励幼儿用不同饿线条表示滚动时的样子。

  2.家园:家长可与幼儿在家寻找各种物体玩“滚动”游戏,积累相关经验。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名称:科学《瓶子吹气球》(实验)

  一、设计意图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进行的科学研究,应该是从他们身边常见的事物或者身边发生的事情开始的。

  小苏打、醋是我们常见的生活用品,气球也是每个孩子们都喜欢的玩具。但是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的气体能够吹起气球,却是绝大多数孩子不知道的。因此这一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富有一定挑战性,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与科学视野。小苏打与醋的混合现象只是活动的载体,不是活动的唯一目标,活动诣在让幼儿亲历一次真实的探究过程, 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从而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 科学就在身边”。

  二、活动目标:

  1.知道小苏打和醋混合会产生气体的科学现象,了解产生气体多少与材料的用量有关。

  2.能有序的合作进行实验,体验猜想、验证、结论等基本的实验步骤。

  3.对科学实验感兴趣,愿意探索身边的科学现象。

  三、活动准备:

  1.小苏打、盐、白糖、鸡精、白醋、瓶子、匙子、漏斗、气球,毛巾。

  2. 课前幼儿学会套气球。

  四、活动过程

  1.以疑激趣――出示气球和瓶子,激发探索的兴趣。

  师:小朋友孩子们,老师还带了一个小客人来,来看看谁来和我们一起玩呀,哇,你们都认识它呀,喜洋洋和老师一起来和大家做游戏,它也很高兴,它呢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礼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是什么呢?(气球)你们喜欢气球吗?谁来告诉我怎么才能让气球变大?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你们刚才说用嘴巴来吹,我们一起有试一下。喜洋洋他很聪明,他说你们是用嘴巴吹的,我呢?我不用嘴巴吹,我用瓶子吹。你们相信吗?我听见小朋友说不可能的我不相信,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给我张老师一个瓶子,来看一看,哇!你知道什么原因吗?哦,我们来问问喜洋洋好不好,怎么把气球吹起来的,他说:他给我们带了很多的礼物,刚才他给我们带来了气球,我们看看还给我们带了那些礼物,这是什么呀?(苏打粉)这是喜洋洋给我们带来的是秘密武器。它呢各种各样的饮料中有它、他帮助病人缓解病痛、消防员灭火也要用到它,它的名字叫苏打粉,喜洋洋说了把他加入下面这些液体里就能把气球吹起来。

  2.出示观察记入表,教师介绍讲解观察记录表。

  师:我们一起看看这是什么呢?(介绍观察表)喜洋洋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礼物,它说呢大家把秘密武器加在里面就能把气球吹起来,现在小朋友们动脑筋,像科学家一样猜想猜想那些能够把气球吹起来,这里有个问号,它的意思就是让小朋友猜猜如果你觉得可能的就在下面打个勾,那现在请小朋友们拿笔有序的上来,哦你们是这样猜想的是不是,那结果是不是这样的呢?那请小朋友试了才知道。

  3. 幼儿探索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呀,喜洋洋给我们准备了这么多的液体,它让你们来试一试,想不想来试一试呢?但是张老师有要求哦。第一我们等一会儿在玩瓶子吹气球的时候呢,手不能在身上擦,要在毛巾上擦,要保持桌面上的干净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好不好。第二我们要放秘密武器的时候,我们把漏斗放在瓶口上,用勺子在舀苏打粉的时候不能用嘴巴吹,在摇瓶子的时候要轻轻的摇,小心不要吹的眼睛里。第三,我们在试验后,你要注意看下你拿的是那个液体,成功后我们就在下面打上勾,失败了我们就在下面打上差,听清楚了吗?我们要玩什么游戏(瓶子吹气球)那等一会了瓶子拧开后就不能在把瓶盖拧回去了,我们要把气球套上去知道吗?现在请小朋友自己上来有序的上来选一个。(幼儿实验)那我们请两个小朋友上来分享分享,秘密武器是什么?你用的是什么?哦,你们用的都是白醋和苏打粉是不是,那你们发现了吗?白醋和苏打粉混在一起呢产生了气体,让我们的气球吹起来了。

  4. 再次实验瓶子吹气球,体验科学游戏的乐趣。

  那你们高兴吗?吹起来的小朋友说高兴,没吹起的小朋友说不高兴。那我们现在呢再来玩一次好不好?那请小朋友把你们的瓶子拿上来。刚才呢老师听到有的小朋友说我的没成功,喜洋洋呀它特别喜欢你们,还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很多很多的礼物,它说让我们小朋友在来试一试,现在要求是,放苏打粉的时候要小心不要弄到眼睛里了哦,不要用力的摇晃,要轻轻的摇。现在请小朋友们有序的来拿。

  5. 展示结果,分享经验。讨论:为什么气球有的大、有的小?通过实验找答案。

  现在请小朋友把你成功吹起的气球拿到老师这里给老师看看,放到老师的篮子里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欣赏欣赏,哦小朋友的气球多吹起来了,现在你们高兴吗?老师呢现在有个问题不明白,你们看这个气球怎么样?(小)那这个呢?(大)为什么呢?你来说(因为他的苏打粉一个多一个少)刚才你们说和苏打粉有关,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和苏打粉有关呢?我们是用什么和苏打粉一起呢?(白醋)那现在呢老师的瓶子是一样大的,我们把白醋放的一样多,你们刚才说和苏打粉有关,我们请个小朋友上来试一试,看看我们的气球和苏打粉有没有关系,我们的白醋是一样多的,我们呢一瓶放一勺苏打粉,一瓶放两勺苏打粉,你们一起来看看是否会发生什么变化好吗?轻轻摇,这个放了两勺苏打粉,那个我们放了一勺苏打粉,来观察观察那个先吹起来?说明我们的气球的大小和苏打粉的多少是不是有关呢?(是)谁的多?(老师的多)那我们的气球和苏打粉有关,那会不会也和白醋有关呢?我们也一起来试一下,现在呢那个瓶子的白醋多呢?我们现在里面多放一勺苏打粉,我们来看看气球有什么变化,多的反而太小了,说明和白醋也是有关系的对吧!所以呢我们气球的大小和苏打粉的多少有关系对不对?

  6. 总结

  今天呢我们玩了瓶子吹气球这个科学游戏我们发现小苏打和醋在一起产生的气体能吹起气球是不是呢,气球的大小和苏打粉的多少有关系,其实呢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液体能够和苏打粉混在一起能让气球吹起了,今天回家我们在试试别的液体好嘛,比如我们爱喝的可乐呀,雪碧呀,等等等等,我们回家在试一试,今天我们发现了这个秘密白醋和苏打粉混在一起能让气球吹起来的秘密等一会儿我们把这个秘密分享给我们的好朋友好不好,今天我们的科学活动就结束了,小朋友们再见!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感受、认识并掌握四分休止符。

  2、引导幼儿用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两只小象》。

  3、启发幼儿运用身体的部位如手、口等为歌曲伴奏。

  4、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课件-两只小象MP3下载。

  2、课件图片-两只大象有长鼻子。

  3、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利用课件,引出课题。

  课件-大象有个长鼻子(听听展示不同动物形象的音乐,比较有什么不一样的。)

  2、发声练习。

  二、展开。

  1、课件欣赏歌曲。

  学学象的行动,如脚步缓慢、笨重,长鼻子甩甩等。

  2、提问:两只小象在干什么?

  3、学唱歌曲。

  (1)听歌曲熟悉歌词。

  (2)朗诵歌词。

  (3)教师范唱,幼儿轻声哼唱。

  (4)随琴学唱《两只小象》。

  (5)用打足气儿和没有气儿的`皮球启发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4、儿歌表演。

  两个幼儿为一组,自由组合表演《两只小象》。

  【活动延伸】

  看图片,向幼儿介绍象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大家都要爱护它们。

  附儿歌:两只小象

  两只小象,哟啰啰,

  河边走,哟啰啰,

  扬起鼻子,哟啰啰,

  钩一钩呀,哟啰啰,

  好像一对,哟啰啰,

  好朋友,哟啰啰,

  见面握握手,哟啰啰。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小班教案 篇4

  一、目标:

  1、能够大胆地根据声音、表情图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

  2、知道笑和哭都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二、准备:

  1、笑声、哭声的录音,录音机。

  2、表情图两幅。

  三、过程:

  1、请幼儿听录音,进行联想,引起幼儿兴趣。

  (1)这是什么声音?

  幼:“笑的声音。”

  (2)猜猜看,他为什么会笑?

  幼1:“见到妈妈了。”

  幼2:“在玩玩具。”

  2、观察笑的表情,引导幼儿表述自己笑的情绪体验。

  师:“你知道他是怎么笑的吗?”

  幼:“张开嘴,哈哈的.笑。”

  师:“什么样子的,你可以学学吗?”(幼儿模仿笑)

  师:“我们来看图上是怎么笑的?”“人笑的时候,眼睛和嘴巴是什么样的?”

  幼1:“笑的时候,嘴巴像一条线。”

  幼2:“笑的时候,眼睛合起来的。”

  师:“你什么时候也会跟他一样笑呢?”

  幼1:“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

  幼2:“去动物园的时候......”

  3、听录音放哭的声音,观察哭的表情,体验自己哭的情绪体验。

  (1)人哭的时候,眼睛和嘴巴怎么样?

  (2)你什么时候会哭?

  4、出事表情图,请幼儿对照一下不同情绪时脸部的不同表情。

  师:“来看看,哭和笑的时候,脸的眼睛和嘴巴有什么不一样?”

  幼:“哭有眼泪,嘴巴大大的。”

  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会哭和笑,高兴、快乐的事会让我们笑;难过、害怕的事会让我们哭,特别想哭的时候是可以哭的,但是如果遇到了很麻烦、很难过的事,应该请人帮助你。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多笑,因为笑有利于身体健康。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各类水果,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水果,了解水果的名称、营养成份以及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2.发展幼儿创造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收集各类水果。

  活动过程:

  一、引发活动主题。

  1.分散活动。

  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自由进入各活动区域。(有苹果娃娃区、香蕉娃娃区、梨子娃娃区、桔子娃娃区、哈密瓜娃娃区、葡萄娃娃区、西瓜娃娃区、桃子娃娃区)教师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个别提问。

  你知道这些水果的名称吗?你还知道哪些水果呢?吃过吗?

  2.集体活动。

  启发提问:这些水果都有哪些营养成份?对我们人体健康有什么作用?你们想知道吗?怎样才能知道?

  3. 小组活动。

  请每个幼儿想想自己最希望了解哪个水果的营养成份?教师介绍营养成份和对身体的好处。

  幼儿分小组进入区域,自由选择水果,通过摸、闻、尝了解水果的特征。

  二、分享快乐。

  1.现在我们请小朋友一起来听听、看看、共同分享劳动的成果。

  2.幼儿自由结伴交流,互相讲述自己在水果区域的`发现。

  3.教师关注能力弱的幼儿,主动听他们的介绍,并及时鼓励。

  4.教师小结:小朋友通过自己的努力,了解了各种水果的营养成分及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懂得科学饮食的重要性。

  5.幼儿扮演水果娃娃表演节目,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收集来的图片资料布置教室,宣传水果的营养作用。增加水果各类,扩充水果食品区域。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形状,颜色,触感,学习将物体按某一特征来进行排列。

  2、学习按物点数,知道茄子西红柿黄瓜萝卜等是属于蔬菜。

  3、引导幼儿学习用一句完整的、好听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活动准备:

  茄子、西红柿、胡萝卜、黄瓜若干根,青菜奶奶的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出示青菜奶奶的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瞧,这是。。。是青菜奶奶还是青菜宝宝呀?”

  幼:“青菜奶奶。”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她是青菜奶奶呀?”

  幼:“她带着眼镜。她脸上有皱纹。”

  师:“今天青菜奶奶要过生日了,她想请很多宝宝一起和她过生日,谁想去?”

  师:“青菜奶奶还要你们带一样东西去,带一个小袋子里的宝宝去。你们先来猜猜看,你的袋子里都是什么宝宝”

  幼:“茄子宝宝,西红柿宝宝,球宝宝,棒子宝宝。。。。”

  师:“好,那我们一起打开来看看,看看到底是什么宝宝。”

  二、引导幼儿观察手上的蔬菜宝宝

  师:“你们手上的都是什么宝宝呀?它们长的都是什么样子的呀?”(形状:圆圆的,长长的 。颜色:红色,橘黄色,紫色,绿色)

  幼:“我的是圆圆的'。我的是长长的。”

  师:“那你们来摸摸看,你们的宝宝是摸起来是什么感觉的呀?谁摸起来是光光的,滑滑的?请你把手举起来”

  “谁摸起来是不光光的,是粗糙的?也把手举起来。”

  三、排排队

  师:“这些宝宝呀都是要带到青菜奶奶家去的,可是呀,这么多宝宝出去呀肯定会走丢的,怎么办呢?想想看,我们小三班平时出去玩的时候都是要怎么样的呀?”

  幼:“搭火车 、排排队。”

  师:“好,那我们就给它们来排排队。要怎么排呢,我们先给西红柿排排队好不好。这里的西红柿呀,有的大,有的小,怎么排呢”(引导幼儿从大到小进行排列)

  四、点点数

  师:“好,下面我们来看看,这里分别有西红柿宝宝,茄子宝宝,黄瓜宝宝,胡萝卜宝宝,它们都有几个呢?我们一起来数数看好不好?好,我们一起来把它写下来。西红柿有几个,黄瓜有几根,茄子有几个。青菜奶奶有几个呀?谁会写1?”

  师:“好,青菜奶奶还有这么多的宝宝呀他们合起来,合在一起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有一个大家都可以叫的名字,是什么?叫做蔬菜。”

  五、敲敲门

  师:“现在小三班的宝宝们要带好这些蔬菜宝宝一起去青菜奶奶家过生日了,可是呀青菜奶奶年纪大了,眼睛啊看不清楚了,所以到了青菜奶奶的家门口敲敲门,奶奶看不清楚,那我们要怎么样呢?要告诉她。但是呀,奶奶年纪大了,耳朵也不太好了,所以我们告诉她的时候也要大声的说,好不好?谁想去?好那我们要来敲敲门拉。”

  师(扮演青菜奶奶):“你是谁呀?你是什么样子的西红柿宝宝呀?”

  幼:“我是圆圆的(红红的)西红柿宝宝!”

  六、结束

  师:“我们一起为青菜奶奶过生日吧。”

小班教案 篇7

  教案目的:

  1、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与朋友相处

  2、幼儿将报纸不断对折,与朋友一起站在报纸上,保持身体平衡。

  教案准备:

  报纸、音乐

  教案过程:

  1、教师向幼儿介绍海龟长得什么样子?有什么本事?并教幼儿学会有关小海龟的儿歌:我的'小海龟,住在龟壳里,饿了——把头伸出来,困了——缩头打磕睡。

  2、教师播放音乐,幼儿扮演小海龟,边念儿歌边自由地做小海龟爬行、游泳等动作。

  3、教师扮大鲨鱼,小海龟在场地内随意游泳。当大鲨鱼发出“我要吃掉小海龟”的信号时,小海龟便迅速自由结伴拉手,大鲨鱼设法追逐那些没有找到朋友的小海龟。

  4、教师拿一张报纸,两个幼儿自由组合成一对海龟朋友

  5、教师将报纸比作大海里的快乐岛,音乐响起,海龟围着快乐岛游泳。音乐停下时,两只海龟同时站在快乐岛上,相互拥抱,保持身体平衡,以脚不离报纸为胜。

  6、将报纸不断对折,使报纸面积越来越小,鼓励幼儿相互合作,使自己依然能站在报纸上保持身体平衡。

  7、幼儿坐在报纸上,听音乐想象自己坐在船上,在平静的大海上飘荡。

  8、活动结束,幼儿在老师带领下收拾好报纸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安全教案小班安全教案04-17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02-20

小班教案02-20

小班教案02-20

小班教案02-20

小班教案02-20

小班教案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