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4-03-23 09:56:23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属相。

  2、了解十二生肖的来历,知道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

  3、知道自己和家人的属相,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

  活动准备:

  1、十二生肖故事、十二生肖排排看

  2、十二生肖的小图片及排序卡

  3、十二生肖的统计图。

  活动过程:

  一、教师提问,导入活动。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自己是属什么的吗?请幼儿说说自己属什么。

  2、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属相呢?

  (以孩子熟悉和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充分调动他们的已有经验和参与活动的热情。)

  二、播放课件,了解十二生肖的来历。

  提问:为什么有属老鼠的,却没有属猫的?为什么小小的老鼠会排在第一位呢?老师这里有一个十二生肖的故事,你们听完就知道了。

  (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形式直观、生动,孩子十分有兴趣。故事中蕴含两个小故事,同时又包含了十二生肖排列等知识。)

  三、了解各自的生肖,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每一年都有一个生肖,今年是什么年,出生的宝宝属什么?明年是什么年?出生的宝宝又属什么呢?

  你们为什么都属猴呢?

  小结:原来生肖与年有关系,狗年出生的属狗,龙年出生的属龙,你们是同一年生的,所以你们属同一属性。

  那老师不是跟你们一年生的,为什么也属猴呢?

  小结:一个生肖代表一年,十二年过去后又重新开始新一轮生肖的排列,所以老师虽然不跟你们同一年生的,但也可以属同一属性。生肖也只有我们中国人才有,外国是没有的。中国人很伟大,有了十二生肖就知道明年是什么年,还可以来知道几年以后是什么生肖?知道了别人的生肖,还可以猜出他的年龄。

  三、操作活动,练习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

  教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十二生肖排排看的卡片,有十二种小动物图片和一张排序卡,请你们帮小动物们排出正确的顺序。”

  1、幼儿分小组合作操作,按顺序排列十二生肖。

  (通过故事学习和集体操作的经验累积,孩子们已经具备了独立操作排序的能力。这是对新经验的进一步巩固和运用。)

  2、经验交流:你们这组是怎样快速记住十二生肖排列顺序的?

  四、统计家人的生肖。

  1、谈话:你们知道自己爸爸妈妈的'属相吗?他们是属什么的?

  2、完成“有趣的属相”记录图。

  3、集体统计:属什么的妈妈最多?属什么的爸爸最多?

  (这一环节不仅是对新经验的进一步迁移和巩固,同时也渗透了数学领域的统计。两者巧妙结合,使整个活动情境完整、主题突出,同时又由易到难、层次分明。以各种形式不断挑战孩子的认知及思维能力,促进其发展。)

  五、活动延伸:回家统计自己家中亲人什么属相最多,什么属相最少。

  十二生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符号,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十二个动物,十二个属相,它已经是一种文化,一种习俗,一种为大家所接受的生活习惯。对于大班的孩子,各自的生肖及家人的一些生肖基本都能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听到孩子谈及生肖的话题。因而在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还是对这个生肖活动相当的感兴趣的。在本次活动中,则通过对十二生肖传说故事、十二生肖排列顺序、涉及到十二生肖的数字统计等方面内容的充实,更丰富孩子们对于十二生肖的全面认知。最后的统计图,大部分的孩子因为先前的课前调查,对自己家人的年龄生肖都能很好记录,也进一步巩固与家人的美好情感。激发关注身边其他人的事物意识。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观察跳舞的滑稽小人,了解滑稽小人的动态、服饰和面部表情,感知任务快乐的情绪和夸张的动作。

  2、学习用连贯的曲线,表现舞蹈者夸张的面部表情和动态。

  3、合理地将人物安排在画面的主要为之上,用大胆流畅的线条表现人物的主要特征。

  活动准备:

  1、小丑表演杂技的视频片断2、人手一盒油画棒、一支勾线笔。

  活动过程:

  1、音乐活动:杀鸡宰鸭——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表演唱歌《杀鸡宰鸭》,感知体验快乐的情绪。

  2、观察舞蹈动作,感知跳舞者的姿态和表情。

  ——教师:刚才你们在干什么?你喜欢唱歌跳舞吗?跳舞的时候你开心吗?

  ——谁愿意上来给大家跳一个快乐开心的舞蹈动作?

  ——教师用简笔画记录动作。

  3、欣赏范例,感知舞蹈的滑稽小人。

  ——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说说:这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教师:舞台上有谁?他在做什么?你觉得有趣吗?他的服装与我们的.有什么不同?表情时怎样的?

  4、幼儿操作。

  ——引导幼儿在《幼儿用书》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滑稽小人,鼓励幼儿给滑稽小人穿上彩色的花衣服。

  5、举办《阳光大舞台》,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介绍作品,互相交流,评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滑稽小人。

  开始部分我为孩子播放了下载的一段小丑表演杂技的动画,通过截屏讲解,引导幼儿重点观察了小丑夸张的脸部化妆和服饰,让幼儿知道小丑通过鲜艳的衣服、夸张的动作和表情来逗乐观众。然后再简单示范了绘画步骤。

  活动反思:

  一个教学活动的好坏,其目标的设定是活动的关键。通过本次活动,幼儿感受到了小人的滑稽,理解了什么是顶天立地。了解了小人结构部位的变长与纸的折叠方法的关系。教师与幼儿的交流方式应该多样化,不能简单的一问一答的方式。这样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吸吸玩玩的过程中,了解磁铁,感受磁铁吸铁的特性;

  2、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望,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准备: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磁铁和内装各种制品的封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变个魔术。(事先准备好的一张公园图片放在桌子上,图片上放着磁铁小人)老师操控磁铁在下面移动,带领磁铁小人游公园。

  操控磁铁使小人翻滚跳跃,表现出小人游公园的快乐心情。

  2、师:小朋友,你们想想看,老师是怎样变的魔术呢?到底是谁在帮助小人游公园呢?(出示磁铁)

  3、介绍磁铁的特性,结合实例讲解什么叫“吸引”。

  4、“小朋友,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用过磁铁,用来做什么?

  5、产生问题:磁铁能吸引住哪些东西?(幼儿假想猜测)

  (二)操作探索

  1、吸各种制品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磁铁和装着各种小东西的封袋。假如你们想知道磁铁能吸引住哪些东西,就用磁铁吸吸看,然后互相说一说,吸住了哪些东西?”

  幼儿玩磁铁,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每样都去吸一吸。

  提问:磁铁吸住了哪些东西?

  小结:原来磁铁吸住了钢笔、铁钉、针……

  2、归类

  师:小朋友用磁铁吸住了很多东西,也有很多东西没被吸住,小朋友能不能把它们分开来放?

  请幼儿将磁铁能吸住的和不能吸住的分开摆放。

  (三)讨论活动

  1、为什么有的东西能被吸住,有的东西不能被吸住?

  2、被吸住的.东西是什么做的?

  3、小结:铁制品能被磁铁吸住。

  (四)磁铁游戏

  1、师:“磁铁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大的用处,它还能变魔术呢。今天就让它带着小朋友们玩魔术好吗?”

  2、让幼儿玩磁铁,让磁铁贴着桌子下面移动,看桌子上的铁制品也会跟着移动。

  (五)延伸活动

  1、在科技操作区提供磁铁及各种制品,鼓励幼儿进一步操作探索。

  2、在生活中引导幼儿寻找铁制品。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体验故事角色的情感。

  2、能大胆想象,在集体面前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

  3、能主动参与自由交谈,专注倾听同伴的谈话。

  活动准备:PPT课件、动教具。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课题

  小朋友,请你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好吗?

  雨过天晴挂天上,身材细弯像座桥,让我仔细数数看,七种颜色真漂亮。

  二、分段讲述故事,结合教具帮助幼儿熟悉故事内容。

  1、讲述故事至“朝树林出发了”。

  提问:獾和狐狸它们要去干什么?去哪里?

  彩虹的尽头有宝贝吗?会是什么样子呢?

  2、讲述故事至“遇到了兔爷爷”。

  提问:獾和狐狸它们在寻找宝贝的路上都遇到了谁?它们的宝贝是什么?

  松鼠的宝贝为什么是松果?

  鸭妈妈为什么把小鸭子当成自己的宝贝?

  总结:松鼠把自己最喜欢吃的东西——松果,当成自己的宝贝。而鸭妈妈是把自己

  疼爱的宝宝——小鸭子当成自己的宝贝。

  兔爷爷会把什么当成自己的宝贝呢?请你们仔细听。

  3、讲述故事至“躲到树阴下”

  提问:兔爷爷的宝贝是什么?

  什么是“回忆”?

  你也有回忆吗?你都有哪些回忆呢?

  到现在,獾和狐狸它们找到宝贝了吗?它们会找到宝贝吗?请接着往下听。

  4、讲述故事至结束。

  提问:獾和狐狸它们找到宝贝了吗?

  它们的宝贝是上呢们呢?

  找到宝贝后他俩心里觉得怎么样?

  三、结合PPT完整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松鼠、鸭妈妈、兔爷爷都有属于自己的宝贝了,小朋友你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宝贝了吗?你的宝贝是什么呢?

  2、你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宝贝呢?幼儿讨论并回答。

  四、结合PPT师生共同讲述故事。

  延伸活动:小朋友今天都找到了自己的`宝贝,请你们把心中的宝贝告诉给班里的其他小朋友吧!(轻音乐伴奏)

  故事欣赏:彩虹的尽头

  “哇!”獾和狐狸喘着气说,“好美啊!”一道明亮的清晰的彩虹像宝石项链一样挂在天上。獾和狐狸盯着明亮的颜色看呆了。獾说:“你知道么,彩虹的尽头有宝贝呢!”狐狸问:“什么宝贝?”“不知道。”獾说:“我想它应该是金的,或者是银的,或者是宝石的,它能让你变得永远永远都富有!“我们去找这个宝贝吧!”狐狸兴奋地叫起来。于是,他们朝附近的树林出发了。

  当他们赶路时,满脑子想的都是宝贝。它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是大还是小?是什么颜色?就在这时,他们看到了松鼠,她正坐在一堆橡果前面。“我的宝贝。”松鼠自言自语道,“我最美的宝贝啊!”獾和狐狸跑向松鼠。“走开!”松鼠叫起来,“你们不许偷我的宝贝!”“这不是宝贝,”狐狸说,“这只是一堆松果。”“对我来说,宝贝就是冬天的食物。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松鼠回答道。“哦,我们要找的是真正的宝贝!”獾一边说,一边和狐狸继续向前走去。

  很快,獾和狐狸来到一条小河边。在草丛中,他们看到了鸭妈妈。“我的小宝贝!”鸭妈妈呼唤着,“你在哪儿啊?”獾和狐狸觉得很奇怪。“你在找宝贝吗?”他们问。“是啊,我在找我的小宝贝。”鸭妈妈回答,“哦,看哪,他在那儿呢!”一只金黄色的、毛茸茸的小鸭子扇着翅膀“扑啦扑啦“跑了过来。鸭妈妈一把把他揽到了翅膀下。“别再这样乱跑了,”她温柔地说,“你让我好担心,我的宝贝!”獾和狐狸被弄糊涂了,他们问:“这就是你的宝贝?”“当然啦,”鸭妈妈自豪地笑着,“我爱我的宝宝,胜过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东西。对我来说,他就是我的宝贝啊!不是吗,我的小宝贝?我们回家吧。”

  獾和狐狸继续向前走,他们好想快点找到彩虹尽头的宝贝。他们急急忙忙爬上一个小山坡,看见兔爷爷坐在那儿。“嗨!”兔爷爷向他们打招呼。“您好啊!”獾和狐狸说,“我们在找宝贝。”“宝贝啊,”兔子爷爷点点头说,“我有许多呢。”“真的?在哪儿?”獾和狐狸问。兔爷爷轻轻拍拍自己的头,说“在这儿。我的回忆就是我的宝贝,它们让我快乐!”“回忆是什么?”獾问。“它们是你记得的所有过去的事情。”兔爷爷说,“比如你做过的事情,你去过的地方,你爱过的朋友……将来有一天,你们现在做的这件事情也会成为你们很宝贝的回忆喔。祝你们快乐,小家伙们!”“再见!”獾和狐狸说完,就顺着山坡的另一边滑下去了。

  就在这时,大片大片的黑云布满了天空,彩虹消失了。雨越来越大,獾和狐狸不得不躲到了树阴下。“到现在,我们还没找到宝贝呢。”獾伤心地说。在他们等待雨停的时候,他们想起了松鼠有——他有足够的实物吃,多开心啊!他们还想起了鸭妈妈和她心爱的宝宝……兔爷爷也很幸福,因为有他的回忆。他们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宝贝……也许看来宝贝本来就不是金的,不是银的,也不是宝石的,而是一些很特别的东西,它会让你变得非常非常开心。狐狸看着獾,獾看着狐狸……“你是我的宝贝!”獾跳起来说。“你也是我的宝贝!”狐狸说。他拉起獾的手转起圈来。他们开始跳呀笑呀,直到累得不能再跳了!

  雨停了,太阳又出来了。两个好朋友开心得走回家了。在他们身后远远的地方,一道新的彩虹挂上了天空,但他俩谁也没有看见。

大班教案 篇5

  一、设计意图:

  在进行“汽车与环保”这个活动中,有的孩子好奇地问:“汽车的轮胎坏了,他们都放在哪里去了?”当时,谁也没有一个确定正确的答案。于是,顺着孩子的问题我设计了这一活动,旨在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去探索、寻求正确答案;同时,也进一步发展孩子们的发散思考的习惯、能力;尝试各种探究方法;增强探索科学的兴趣、环保意识。

  二、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观察探索的兴趣、愿望,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观察了解废轮胎的危害、回收与再利用。

  三、适用对象

  大班幼儿,

  四、适用地点

  班级教室、科学实验室。

  五、活动资源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有一定的关于垃圾回收和环保的知识,有一定的利用废品制作的经验。

  2、物质准备:

  影碟机、请家长录制一盘录像带、

  废旧轮胎干、小锤子、放大镜、钳子、绳子、各种布、针、线、彩纸、胶水、胶带、水彩、各种盒子等废旧材料。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有关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的资料。

  六、活动过程实录:

  1、引起幼儿兴趣,导入课题。

  师:冬冬的爸爸给冬冬提了一个难题,你们愿意帮助冬冬吗?

  幼儿观看录像:“冬冬,你看爸爸在哪里?这是一个废品收购站,大家用旧、用坏的轮胎都在这儿,这么多的轮胎占空间,又污染环境,你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些废旧轮胎吗?”

  (帮助同伴解决问题,孩子们很有成就感,因此孩子们很感兴趣,冬冬的爸爸是一位汽车方面的工程师,由他提出问题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2、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感知轮胎,引导幼儿讨论。

  (1)幼儿自由的感知轮胎。

  师:看冬冬的爸爸特意给小朋友准备了几个轮胎,你们快了看看。

  请幼儿自由观察轮胎,请幼儿拍一拍,滚一滚,允许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观察如:可准备些放大镜,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寻找放气口,用鼻子闻轮胎的味道等。

  2)引导幼儿讨论自己的发现。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轮胎的橡胶和厚、很硬。轮胎里有汽体,有放气孔,但很结实,轮胎又很难闻的味。轮胎气漏了以后,滚起来很费劲,三个内胎、有的被修补等)。

  (反思:孩子们经过的“有趣轮子”的活动,对轮胎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很轻松的说出有关轮子的特征,但孩子们还是从细微的地方观察到废旧轮胎与新轮胎的差异)

  3、幼儿间的经验交流,了解有关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

  师:小朋友都看了废旧轮胎,那你们知道废旧轮胎都那去了呢?

  幼儿自由讨论。

  4、观看录像,幼儿了解现在的轮胎回收利用情况,引导幼儿讨论未来的轮胎。

  (1)师:你们回答的和冬冬爸爸的答案一样吗?我们来看看。

  (2)引导幼儿讨论自己想设计的轮胎。

  师:你们长大想设计什么样的轮子?

  5、利用废旧轮胎制作。

  师:我这有这么多的废旧轮胎和有很多的材料,你们现在能用它做什么呢?

  七、活动延伸:

  创编轮胎的游戏。

  九、活动评价建议: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的污染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是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废旧轮胎哪里去了》这一活动不但让幼儿感知、理解废旧轮胎的危害和回收利用知识,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孩子们增强了环保和对废旧物品在利用的意识。在活动中,教师创设了情景,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讨论、探索、经验交流得到答案、解决问题,孩子们自始自终都是活动的主人,教师只是引导者;即使看录像,孩子们也是在比较答案,而不是在“学习”。因此活动气氛很热烈,孩子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发挥。有条件把废旧轮胎的利用过程做成幻灯片就更有利于幼儿的理解和学习。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练习多种跳的方法:单脚跳、双脚跳。

  2、通过游戏中不同障碍物的设置,尝试多种跳的方法。

  3、乐意参与跳的活动,并努力克服困难,一直跳到结束

  4、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5、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活动准备:

  圈若干、椅子两把。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游戏袋鼠妈妈:教师请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大家边唱歌边跳跃,可以手拉手跳,也可以自己叉腰跳,教师注意在过程中引导幼儿按照儿歌内容变换跳的姿势。

  2、游戏活动:“调皮的小袋鼠”

  (1)幼儿扮演:小袋鼠,教师带领幼儿塬地练习单脚跳及双脚开合跳。再将幼儿分成数相等的两队站在场地的一端,另一端两把小椅子。

  (2) 游戏开始前,教师先师范讲解动作要领及过程,让幼儿明白游戏的规则及玩法。

  戏开始,排头的两位先单脚跳过圈,再绕过弯曲的小桥(即绳子),再进行开合跳圈,最后绕过小椅子,跑回自己的小队,拍一下第二位幼儿的手,站至对尾,第二位幼儿继续进行第一位幼儿的动作。

  3、放松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进行游戏“袋鼠”。

  附:儿歌跳跳跳,双脚跳,跳跳跳,单脚跳,跳跳跳,转身跳,天天跳,身体好。

  活动反思: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把孩子从狭隘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让他们在玩中培养兴趣掌握知识技能,自然的渗透审美教育,因此在认识三个音符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 “ 小袋鼠摘果子 ” 的游戏教学方式,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游戏中去掌握所学的知识,实践中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达到了高潮,这些音符知识很自然的牢记在他们的脑子里了,同时,我在学生摘果子的过程中把歌词朗诵出来,也有助于帮学生记歌词,理解歌词。这首曲子歌词简单有趣,旋律轻快活泼,在学习这首歌曲时,我打破常规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情景表演的创编过程中用听唱法去学习歌曲《小袋鼠》。在情景表演的过程中,我尽量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典型的结合本首曲子的材料,有目的`的为他们创设活动空间,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全方位的参与表演活动中来。

  随后的听唱学习中,较大地留有孩子自主学习的空间,采用步步逼近的策略,先听,后轻唱,再自信演唱,对于有错误的乐句,让孩子自主发现随琴反复纠正,达到完整演唱的目的。

  处理歌曲时,让他们体味歌曲的情绪,并用这种欢快活泼的情绪唱出“小袋鼠”的趣味。最后师生共同律动进一步感悟体会。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唱十二生肖歌。

  2、探索将儿歌和歌曲的旋律进行匹配的学习方法。

  活动重点: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唱十二生肖歌。

  活动难点:探索将儿歌和歌曲的`旋律进行匹配的学习方法。

  活动准备:

  1、十二生肖头饰。

  2、钢琴、曲谱。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练声:《山谷回音真好听》、《卖报歌》。

  2、律动:《挤奶》、《苹果丰收》、《淘米洗菜》。

  二、教师通过谈话,引发幼儿对生肖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你是哪一年出生的吗?属什么的呢?你的爸爸、妈妈属什么呢?

  2、师:属相也叫生肖,除了这些生肖,你还知道哪些?(幼儿说出来后,教师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

  3、师:生肖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小朋友一起说一说生肖。今年是什么年?(如猪年出生的孩子属猪)。

  3、教师范唱歌曲一遍,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师:有一首歌曲把十二生肖全都唱了进去。请你仔细听歌里都唱了些什么?有哪些小动物在里面?

  4、鼓励幼儿边做动作边朗诵歌词。

  师:这些小动物被选上十二生肖,真高兴,我们一边模仿他们一边来

  说歌词。

  三、学唱部分、

  1、跟随音乐朗诵歌词。

  师:我们合着音乐来有节奏朗诵歌词。

  2、激发幼儿积极跟音乐旋律,轻声学唱歌曲,初步唱准旋律。看看谁唱

  得最认真了(两遍)

  师:我们试着轻声地将歌词唱出来。

  师:这首歌真好听,我们来一起取个名字吧!叫什么名字好呢(引导幼儿说出“十二生肖”。)

  3、鼓励幼儿一边唱一边用动作进行表现。

  师:小动物听了大家唱的歌高兴得表演起来了,我们也来学学他们吧!

  看看谁学的最认真了!

  4、幼儿跟着钢琴学唱歌曲。

  四、结束活动。

  复习歌曲《小孔雀告诉你》。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瓦罐的外形进行大胆联想。

  2、愿意表现富有情趣、与众不同的作品。

  3、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4、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活动准备;

  1、前期活动:观察、写生——瓦罐,了解瓦罐的基本形状及特征。

  2、各种瓦罐、风景图片,大小不一的纸张,彩色水笔,电视机,实物投缘仪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被遮挡的瓦罐,玩“猜一猜”的游戏

  敲打瓦罐出声,露出罐子的一部分,让幼儿听一听、摸一摸,了解瓦罐的外形特征。

  教师:谁能猜出这是什么?你怎么猜出来的?为什么说它是罐子?(是瓶子、装水的、是笔筒、是罐子........因为听声儿是空的;有罐子上的花纹;凉凉的,有大肚子......)

  (二)出示瓦罐,请幼儿具体观察

  教师:这些罐子长得一样吗?它们那儿不一样?(这个瓦罐是长脖子的,这个瓦罐肚子在上边,这个瓦罐有耳朵、这个口大......)

  (三)激发幼儿大胆借形联想,玩神奇魔法师的游戏对瓦罐进行变形

  教师:闭上眼睛和老师一起做个魔法师,把罐子变得很大很大。想一想很大很大的罐子可以做什么?(可以当柱子,可以当房子,变成停车场,可以变成热气球,外星球,怪兽,飞碟,箱子,洗澡盆......)

  教师:瓦罐要是变得很小很小,可以做什么?(可以装蚂蚁、当球打、可以做小印章、能变成瓦罐面包、小发卡......)

  (四)鼓励幼儿从多角度创思(幼儿可以自己动手摆弄瓦罐)

  教师:刚才,我们把瓦罐变大、变小、你还有什么新方法变一变吗?

  教师将瓦罐倒着放、横着放,让幼儿通过观察想象。

  教师:这样变,能变成什么?(可以倒过来变成灯罩、帽子、铃铛、蘑菇房子、打仗用的头盔、章鱼头、水萝卜。横着放像大炮、排水口、火车厢......)

  (五)引导幼儿根据背景的变化进行联想

  实物投影展示:在不同背景上出示活动的瓦罐图片。

  教师:你们想不想和神奇的瓦罐去旅行?瓦罐来到天空中。看,它变成了什么?瓦罐来到了森林中。看!它像不像一个热气球。想一想森林中的瓦罐还像什么?瓦罐来到了海洋中。看,它在水里变成了什么?瓦罐来到了沙漠中。你觉得它变成了什么?(瓦罐在蓝天上变成了水星、大鸟、热气球、火箭......瓦罐在山上变成了大树、葫芦、子弹、宝塔。在海里像大鲸鱼、潜水艇、小鱼的家、章鱼、氧气罐、海螺。在沙漠里变成了探明灯、坦克、铲沙子的,装啥子的大罐车......)

  (六)欣赏与提升

  教师:看,这是小朋友画的《瓦罐旅行记》,多有意思呀!看一看,这幅画中的瓦罐变成了什么?瓦罐变成的潜水艇来到了哪里?瓦罐的花纹和手变成了潜水艇的什么东西呀!

  (七)鼓励幼儿大胆的创造表现

  教师:快带上你的瓦罐去旅行吧!你们去哪里?瓦罐变成了什么?请你们把瓦罐旅行记画下来好吗?

  (八)个别指导:当幼儿造型有困难时,教师要帮组幼儿对想象进行加工

  1、对不敢想象的幼儿鼓励其通过动手操作、变换瓦罐与背景图片进行观察、想象。

  2、引导幼儿步步深入描画出瓦罐的形态,在此基础上添画细节变成联想物。教师可以问一问幼儿:它变成了什么?轮船上的有没有栏杆?加上救生圈就更像轮船了。谁在轮船上,他在干什么?

  3、引导幼儿根据瓦罐变形添画相关景物背景。如,瓦罐轮船出发了,大海里有什么呢?鲨鱼、海豚......是不是都想来看一看这艘有趣的`大船呢?

  (九)作品欣赏

  1、张贴幼儿作品,对幼儿的想法进行记录展示。

  2、同伴间互相介绍瓦罐旅行的经历、故事,鼓励幼儿创造出有创意、新奇的作品。

  (十)延伸活动

  1、鼓励幼儿用借形联想的方法对自己感兴趣的实物进行联想,如帽子、铅笔等。

  2、教师可以借助区域活动丰富幼儿的活动。如在美劳区引导幼儿用收集的各种瓶、罐进行立体装饰变形制作活动。

  幼儿作品展示

  活动反思

  瓦罐是小朋友在生活中经常能见到的“艺术品”,瓦罐的外形简单易于幼儿绘画表现。本次活动中我利用了瓦罐的这些特点,将瓦罐造型设置在不同的背景、情景中,引发幼儿大胆联想,创造出新的造型与情景。本次活动我主要采用了“感知观察”的方法,即让幼儿通过摸一摸、听一听、猜一猜,感知瓦罐的外形特征。幼儿对瓦罐的基本造型有了充分的感知后我又运用了“借舞联想”和“景物切换联想”的方法,即请幼儿根据瓦罐摆放方向、大小的变化联想,并进一步将瓦罐置身于不同的环境中进行联想....这些方法的运用,引导幼儿层层深入地进行观察、想象、创造。从幼儿的绘画表现来看,达到了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较好。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体会妈妈的辛苦,有帮助妈妈做家务的愿望。

  2、了解妈妈关爱家庭的心情,初步懂得家庭的重要。

  3、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 幼儿:有做家务的体验、平时注意观察妈妈的生活。 教师:了解幼儿对妈妈的认识。

  2、物质材料: 教师采访并拍摄幼儿的妈妈最喜欢做的事。 邀请一位幼儿的妈妈参与活动。 统计表、记录纸、记录笔、电脑、大屏幕

  活动过程:

  一、交流。

  妈妈做的最多的.一件事。

  1、幼儿记录“妈妈做的最多的一件事”、“你认为妈妈最喜欢做什么事”?

  2、幼儿上台交流、展示记录表。

  3、师生小结:妈妈做的最多的一件事。

  二、观看录像。

  妈妈最喜欢做的事。

  1、幼儿观看录像。

  2、幼儿选择图片展示妈妈最喜欢做的事。

  3、师生对比:妈妈做的最多的事和妈妈喜欢做的事。

  三、讨论。

  为什么妈妈每天没有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1、自由讨论

  2、个别交流

  四、妈妈介绍。

  为什么妈妈每天没有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五、讨论。

  1、听了妈妈的心里话,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想对妈妈说?

  2、你能帮妈妈做那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延伸:

  1、幼儿制定“小帮手计划”,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图表“我是妈妈的小帮手”,并在幼儿间进行交流。

  2、家长自拍幼儿在家当小帮手的情景,师生将照片布置成展板“我是妈妈的小帮手”。

  3、深入开展“我是家中小主人”、“我是老师的小帮手”等系列活动 ,使幼儿从关心妈妈到关心亲人、关心周围的人,并使之内化,培养幼儿从小爱劳动,及关心他人的美好情感。

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激发探索光的兴趣。

  2、感知光透过各种物品后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3、能大胆、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并尝试用符号记录。

  4、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手电筒幼儿每人一个,并学会使用;各种颜色的布、皱纹纸以及各种玩具;“我的新发现”记录图、彩色笔、标志符号;一段舞台灯光视频、一段节奏强烈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出示电筒,激发幼儿的兴趣。

  提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手电筒发出了什么颜色的光?

  二、第一次自主探索。(手电筒的光透过彩色布、彩色纸后,光颜色的变化。)

  1、看一看,摸一摸,老师准备了什么材料?(各种颜色的布、纸。)

  2、讨论:手电筒的光透过这些材料,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3、小实验:手电筒的光透过这些材料,会发生什么变化。(手电筒前面放上红色的布,光就变成红色;手电筒蒙上紫色皱纹纸,光就变成了紫色了……)

  4、我们得出的结论:手电筒的光透过彩色布、彩色纸,光变出了各种各样的颜色。

  5、幼儿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在“我的发现”图表上。

  三、第二次自主探索。(手电筒的光透过玩具后,光形状的变化。)

  1、看一看,摸一摸,老师还带来了什么?(是各种各样的玩具)

  2、讨论:玩具、手电筒一起玩一玩,光还会有什么变化呢?

  3、实验:用玩具和手电筒玩玩,看看光还会有什么变化?(用有孔的玩具和手电筒一起玩,光变出了好多小汤圆;光变出了一朵花,手电筒动花也会动……)

  4、我们得出的结论:手电筒的光透过玩具,不仅颜色会变,形状也会变。

  5、幼儿展示自己的新发现,并在“我的.发现”图表上记录新发现。

  四、观看舞台灯光视频,制作彩色灯,师幼表演。

  幼儿邀请客人老师当灯光师,自己当小演员,一起表演。

  五、活动延伸

  教师、幼儿、家长一起寻找资源,探索手电筒的光透过其他的材料后,如水、镜子等光还会发生什么奇妙的变化。

  活动反思

  刚开始进行“彩光变变变”活动时,我和幼儿都遇到了不少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共同实践、共同研究、共同学习,将活动不断深入下去。

  最初的设想是投放了手电筒、颜色鲜艳的皱纹纸,并预设幼儿会喜欢的活动过程,但考虑到材料单一,幼儿的兴趣持续不会太长。于是我潜下心来观察思考,发现幼儿对“光”发生变化这一现象是很感兴趣的,先观察幼儿感兴趣的东西,再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深层次地挖掘。而后,我物色了大量能让手电筒光改变的材料,如糖纸、各色布、透明纸、水果泡沫网、雪花片等……亲自试验,试验结果出乎意料的成功。手电筒的光透过这些材料不仅颜色变得鲜艳漂亮,形状也发生了变化。第一次探索游戏时教师让幼儿在用手电筒和布、纸玩的过程中,自己去观察、比较、发现。尽管幼儿观察到的变化是很微小的一方面,但是通过他们个体经验的整合,以及相互间的交流、补充、完善,使探索的结果全面而细致。第二次探索游戏时光透过有孔的玩具时,在活动的推进过程中,教师在幼儿猜测一实验一再猜测一再实验的矛盾冲突中,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培养幼儿有步骤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新发现使幼儿在新一轮的活动中幼儿异常激动,感到妙趣横生、其乐无穷。

  事实证明,追随幼儿兴趣,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选择有价值、有意义的点进行活动,这样更有利于幼儿通过自己的发现主动构建相关的知识经验。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6-08

大班教案01-20

大班教案01-20

大班教案01-20

大班教案01-20

大班教案01-20

大班教案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