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泥工活动教案:好朋友的脸

大班泥工活动教案:好朋友的脸

时间:2024-03-23 07:59:0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班泥工活动教案:好朋友的脸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泥工活动教案:好朋友的脸,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泥工活动教案:好朋友的脸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人物不同面部表情的特征。

  2、尝试用橡皮泥搓、压、切割等方法塑造人物面部的主要特征。

  3、迁移以往感知,表现五官经验,大胆创作,增进同伴间的情感。

  活动准备:

  橡皮泥、泥工板、橡皮泥工具、人物表情挂图、黑板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了解人物不同面部表情的特征。

  1、通过观察挂图

  提问:“图上的小朋友怎么了?”(有的笑了、有的哭了、有的……)

  “他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笑时眉毛弯弯的眼睛眯了起来……)

  “请你学一学”(幼儿大胆表演,感觉表情的变化)

  2、组织幼儿观察好朋友的面部

  提问:“你的好朋友是谁?”

  “他现在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笑眯眯的、皱眉头的……)

  “谁愿意把你好朋友的表情画到黑板上?”(个别幼儿上前简单绘画)

  二、引导幼儿用橡皮泥搓、压、切割等方法塑造人物面部的主要特征

  1、讨论制作方法

  提问:“你打算做一张什么样子的脸?”(哭的、笑得……)

  “怎么做呢?”

  (面部可以先搓圆、然后压扁,用小刀切割出人的脸部,也可以分别制作出人的五官)

  2、幼儿动手制作,教师指导

  提问:“你做的是谁?”

  “他是什么样子的?”

  “他的头发、身子是什么样子的?”(指导个别能力强的孩子)

  三、幼儿互相欣赏自己的作品

  提问:“请你猜猜这是谁的脸?”

  “你最喜欢哪张脸?为什么?”(引导孩子从五官整体布局分析)

  四、延伸活动:

  组织幼儿在下课时制作好朋友的身子。

  个案观察:

  这学期杨申楠转入我们中2班,虽然他的年龄和别的孩子一样大,但行为表现不如别的孩子,有比较明显的行为退缩倾向。当别的孩子边听音乐边进行歌表演时,他坐在那儿一动也不动;当别的孩子都吃完饭时,他才吃了一点点。想到家长期待的目光,我对他格外关注,教学活动时经常注视他,游戏时总是拉着他的手,日常生活中经常找话题和他聊。可是一段时间过去了,效果不是很明显。

  今天的泥工活动,我由于需要指导的幼儿太多,没顾及他,当我的目光移向他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他正和邻座的男孩一起学习怎样捏呢!他学的那么认真,笑得那么灿烂,忘形地投入到游戏之中。可当他发现我在看他,马上收起了笑容。

  我感觉到他对我存在戒备心理,我过多的关注让他感到压力。从此以后,我开始降低对杨申楠的关注度。渐渐地,他感觉我不那么注意他了,便开始放松起来,自然地投入活动,笑容也多了,逐渐能融入到集体中去了。

  我总以为有行为退缩倾向的孩子需要我们多关注、多鼓励他们,但事实上,这样反而会让他们更紧张、更焦虑,所以,教师不妨降低关注度,给他们宽松的环境,让他们表现真实的自我,这样做一方面便于教师观察,以便教师采取合适的方法走进孩子的心灵,另一方面也便于幼儿逐渐调整自己的行为,尽快融入集体。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愉悦了孩子的身心,让他们尝到了久违了的快乐,同时给我也带了启发和深思,使他们看到了孩子的另一面,特别是发现了一些平时默默无闻的孩子却有着一双灵巧的手,有着一个爱幻想的大脑。通过本次活动,使我看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无邪的童心,这是平时课堂上难以发现的,这次活动给了孩子一个动手的机会,一个创造设计的空间,活动中孩子们勤于思考,乐于动手,敢于创造,不论作品的大小、样式,只要他们动手了,只要他们感到快乐了,就一定有收获。

【大班泥工活动教案:好朋友的脸】相关文章:

《好朋友的脸》教案02-18

美术好朋友的脸教案11-26

幼儿园大班美术《好朋友的脸》教案02-02

泥工大班教案05-28

大班美术教案:泥工09-12

中班美术教案:好朋友的脸01-09

好朋友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5-24

大班美术活动好朋友教案05-31

大班美术活动《好朋友》教案06-01

《泥工》教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