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4-02-03 09:10:49 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表现出对泡泡游戏和学习活动的愉悦,能为表现自己的感受选择的方法。

  2.能辩识泡泡的形状变化和丰富的色彩,认识印、画、撕贴泡泡的方法。

  3.大胆创作并表现出画面组织的美感。

  教学重点:

  印、画、撕贴的三种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常用六色的运用以及圆形、色彩的重复组合。

  教学准备:

  泡泡画范作,投影片、录音机、瓶盖、彩色水笔。

  教学过程:

  素材脚本

  一、认识泡泡

  有一个谜语,看谁先猜出来:许多小气球,小孩 爱玩它,球里色彩多变化,升上天空就会爆。

  (学生猜,教师揭题)

  二引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做一项有趣的游戏好吗?游戏的名称是:吹泡泡比赛。

  (请8位同学上台参加)

  1.注意观察泡泡的形状。

  2.注意观察泡泡的颜色。

  3.(出示泡泡画范作)画上画了什么?你能发

  现这幅画是利用了哪种形状和颜色画出来的?

  用瓶盖印一印,用水彩笔画一画,用彩色纸撕 一撕,再经过添画,可以变成有趣的图形,这就是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三、泡泡画的作画方法。(有三种)

  方法一:利用瓶盖大、中、小各一个,六种颜色

  的水粉,调好颜料,用瓶盖重压在白纸上,可重复组合。

  方法二:利用水彩笔在白纸上画成大、小不一的

  圆圈,在圆圈,再在圆圈上添画。

  方法三:利用彩色纸撕帖圆形的重叠秩序和撕纸方法。

  四、学生做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歌曲伴《一起游戏多快乐》)

  1.选择适合自己的'作画方法。

  2.准备好材料工具。

  3.注意画面的大小组合,色彩变化,画面美观。

  4.尽量不仿照书本和老师的范画。

  五、评析作业:

  1.学生在前面介绍自己的作品是用哪种方法作的。

  2.用语言表达对泡泡的感受。

美术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雨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下雨时,我们不难看到孩子们在雨中奔跑、嬉戏的情景,在儿童看来,下雨是一件有趣而令人激动的事情。?

  教材把《下雨啦》安排在第7课,对于大部分北方地区来说,这时正是秋季,秋日的小雨清凉缠绵,能够给孩子带来创作的灵感和真实的体验。教材中还提供了一些和下雨有关的情景图片,是要引导学生悉心观察,丰富联想,引发回忆。这是一节绘画练习课,一般说来,孩子们创作的内容大致会偏重于两类,一是表现雨:用长短、疏密、走向不同的线、点表现出雨的大小,画出自己对雨的感受;二是表现雨中的情景,主要是表现人、动植物等在雨中的活动,有的可能是真实的回忆,也有的可能是建立于真实基础上的想象。教材中出示的学生作品在这些方面可以给学生带来某些启发。

  学生在进行本课题的创作时,一般会涉及到描绘下雨时的某种“场景”或“情节”,和前几课的创作相比,画面内容会更加丰富,往往容易把握不好画面的构图,教学时,教师应该在这方面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引导,可以通过分析优秀作品帮助学生提高认识,使学生在下笔前有意识地区分画面表达的主次,安排画面,以便能更好地借助画面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目标:

  1.选择长短、疏密、走向不同的线条表达出对雨的感受。

  2.回忆下雨时的感受,表现出下雨时的真实情景或自己的想象。

  3.体验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感受的乐趣。

  教具、学具:

  l.电脑多媒体、课件、手偶机器猫、构图对比作品。

  2.让学生观察下雨时的情景及雨中人物、景物的特征。

  教学方案:

  一、引导目标,激发兴趣。

  引入主题。

  教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样物品,谁能说出它叫什么?什么时间用的?(出示雨伞)学生自由发言、拿我再出一个谜语,大家能猜出来吗?

  (谜语:千条线,万条线,数不清,剪不段,落到天里秧苗绿。落到水里看不见)

  二、引入课题,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可真聪明!你们这么可爱,我就给你们变个魔术,看,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随着风在空中变成了无数的小水滴,漂漂洒洒,大滴大滴地落如大地的怀抱,这就是雨,雨滴越来越大,渐渐的连成了线,地上有了水的漩涡。今天,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小画笔把下雨的美景描绘出来,愿意吗? 学生:愿意。(兴趣盎然)教师:下雨啦。(板书:下雨啦)

  二、充分感知,探究画法

  (一)创设情景,发散思维

  引导学生讨论雨中的感受。欣赏雨中的树,花,草,建筑......

  (二)讨论雨的画法

  1.教师问:你这么喜欢雨,那你细心观察过雨点像什么吗?

  2.根椐学生的描述,在黑板上画出雨点的各种样子。(边听边画)

  3.教师问:学生们的想象真丰富,大雨和小雨有什么不同?

  4.在黑板上的“小雨”中,添加雨点,放大雨点,画成大雨。(边画边做分析)

  5.教师问:同学们观察的都很仔细,那你猜猜,雨点都到哪去了?落下来以后是什么样子。

  6.小结:小朋友们真是细心的好孩子,你们对下雨的情景观察的.真仔细,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这幅画画好。如果你们总做这样细心的孩子,去观察大自然,你会发现更多更美的景物呢!我们随时都可以用我们的巧手去描绘它们。

  (三)对比分析,讨论构图

  教师:老师己经把美丽的雨景画了下来。(出示范画一)瞧,这只小青蛙在雨中唱歌呢!老师还有一幅唱歌的小青蛙,(出示范画二)比一比哪一幅更漂亮?为什么?(学生回答)

  小结:通过这两幅作品,我们可以发现,画画时不要画的太小,要画在画面的中间,而且颜色搭配要漂亮。

  (四)引导学生用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1.教师:老师画的雨景己经让大家欣赏过了,现在我想听听你准备画些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

  3.小结:同学们描述的雨景真美,老师真想马上就看到你们的作品,快用你们的小画笔把它们画下来吧!

  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品赏析,资源共享

  把学生完成的作品贴在展示台上展示。学生互评。

  教师在全班学生面前对表现大胆、画面生动有趣的作品进行表扬,以带动全班学生整体表现水平的提高。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油不溶于水。

  2、培养、激发幼儿动手操作及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学习、认识、理解词汇:融合、分离。

  4、探索各类绘画材料的特性(水粉颜料、油画颜料、蜡笔等

  教具:

  1、清水、牛奶、红色水、蓝色水、油各一小杯。

  2、图片一张、一盆清水、一个空盆

  学具:

  1、桌面:一小碗油、红色水、黄色水、蓝色水各半杯

  2、桌底:一盆清水、一个空盆

  3、每位幼儿两个透明杯、一把小勺。

  4、记录笔;大记录表,标有油水标记的杯子。

  活动过程:

  一、巩固已有知识经验

  1、出示水提问:水是什么颜色的?

  隔着玻璃杯,透过水,可以清晰的看到图片上内容。以此帮助幼儿理解:水是透明的。

  请小朋友自己进行归纳总结,说出水的特性,知道水是无色、透明、可以流动的。再出示牛奶提问:刚才水颜色是无色,那请小朋友说一说牛奶是什么颜色?幼儿归纳总结。

  2、练习盛水、倒水的方法师:请小朋友们将小杯靠近大盆,再用桌子上的小勺轻轻的将大盆中的水盛到小杯中。看看谁的本领最大,可以不让小水滴偷偷溜到盆外。

  二、融合小实验。

  1、师:小朋友,清水中加入红色水会变成什么颜色?幼儿进行猜测。

  幼儿进行操作,并且得出正确结果:清水中加入红色水后就变成红色水了。同样方法,了解清水与黄色混到一起后的变化。

  学习新词汇:“融合”

  2、幼儿动手操作,请个别幼儿展示。

  请幼儿新词汇“融合”对于刚才的操作进行总结和归纳

  三、油水分离小实验出示花生油

  师:请小朋友说说老师手上的.花生油是什么颜色的?

  通过观察知道花生油是黄色、透明的。

  师:如果让它和水放在一起会有怎么样的变化?

  幼儿进行预测、探索。

  师:为了证实小朋友们的设想是否正确,现在还是请你们进行小实验。将玻璃杯中盛半杯清水,再盛一勺油放在清水杯中,看看会发生怎么的结果。幼儿动手操作、搅拌。

  由幼儿进行总结。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油和水是分离的,水在下面,油在上面。

  四、通过操作感知油、水搅拌后分离的现象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搅拌时的现象和停止后的现象,并作记录。用竹签搅拌时是什么现象?停止后是什么现象?

  2、幼儿操作说出实验结果。

  学习新词汇:“分离”

  教师小结:油不溶于水的原因是由于油比水要轻。

  五、操作实验二:去油污师:那有没有什么办法把水和油溶到一起呢?

  幼儿讨论这就要用到我们的洗涤用品(和幼儿一起把洗涤用品认识一下)幼:洗发水、牙膏······师:哪个洗涤用品能帮我们的忙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老师的手帕弄上了油渍,请大家帮老师洗洗,看谁洗得最干净。

  每组请两名幼儿来选自己认为洗得最干净的洗剂用品,让幼儿动手洗。小结:实验证明,洗洁精、碱面洗的最干净,去油污最好。

  六、交流实验结果:

  教师:请大家先找你的朋友说说你的实验。(每组选择一个有代表的记录贴在记录统计单的结果一栏里)。

  教师:你刚刚是怎样做实验的?结果是怎样的呢?他们是怎么排队的?(幼儿自由表达讲述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教师小结:原来不论是把油倒在水里还是水倒在油里还是用筷子搅动,最后结果都是油在上面,水在下面,他们都是分离的,油是不溶于水的。那么为什么油不溶于水呢?

  因为水重一些,它沉在了下面一层;二油稍微轻一些,所以就浮在了水面上。

  七、生活中的油水分离现象。

  油水分离画。

  回家你可以问问你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也可以自己去试试,下次再来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让幼儿在卷纸上进行装饰,制作可爱的小动物。

  2、向幼儿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知道废物也能变成宝贝。

  3、培养幼儿自主探索的精神。

  活动准备:

  卷纸芯若干、剪刀、糨糊、纸、范例等

  重点:装饰动物的.脸

  难点:卷纸芯的包装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种小动物,激发幼儿的兴趣

  这里有许多好玩的东西,你们看一看是些什么东西?(狸猫、花猫、狮子、大象、老虎、小狗)

  二、你们想一想,这些小动物是用什么东西做出来的?(卷纸芯)你们想不想做呢?

  三、老师示范包卷纸芯

  1、 先用糨糊在卷纸芯上抹一层,要从卷纸芯的一端向另一端抹去,然后将纸对着糨糊贴上,再绕着卷纸芯包上去,最后在卷纸芯的另一端抹上糨糊。

  2、将卷纸芯两端多余的纸塞入卷纸芯内。

  四、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1、 要求幼儿将纸屑放指定地点,保持桌面整洁。

  2、 幼儿自己选择制作动物,五官位置可以参照范例进行探索。

  3、 鼓励表扬有进步的幼儿。

  活动结束:

  展示幼儿的作品,说一说你喜欢哪一个小动物,为什么?除了这些小动物外,还可以做那些动物?以后在游戏的时候再做。

美术教案 篇5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中学美术八年级下册第1课《了解纹样》。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适合纹样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图案装饰的一般规律,知道适合纹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2、技能目标:尝试设计一组美丽的适合纹样;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和设计适合纹样,提高学生的审美、设计能力以及美化生活的能力。

  三、【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美丽的纹样》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第九册中的一节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课程,主要是学习“适合纹样”的相关知识。在新课程中对于五年级的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的教学目标有明确要求:“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体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基于以上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通过欣赏,了解什么是适合纹样,从而尝试设计出新颖、美观的适合纹样。将本课的教学难点设计为:学习基本骨架的绘制,掌握适合纹样的制作方法。

  2、学生实际:

  学生通过二、三、四年级对“二方连续”、“四方连续”以及“对称图案”的学习,在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领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安排“适合纹样”的学习是十分合理的,符合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四、【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填图游戏稿,示范工具;

  学具:直尺、自己喜欢的作画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今天我们首先来玩一个填图游戏(出示“填图游戏”图)。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几个基本型,他们分别是方形、圆形、三角形,我把他们平均的分成了许多分,并在其中的一分或两份中画上了简单的图案:

  下面我将为大家示范这个填图游戏的规则,请仔细观察。

  2:请大家玩一玩这个填图游戏,并展示部分学生填完后的图稿。

  【评析: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我设计这组简单的“填图游戏”,不仅以游戏的形式巧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学习“适合纹样”的设计埋下了伏笔,还能帮助同学们从游戏稿中认识基本骨架线的作用。】

  老师也按照这样的规律完成了一组“填图游戏”,只不过我的图案比你们刚刚玩的复杂一些,请你边欣赏边思考: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图案(课件欣赏适合纹样)?

  (生:五彩缤纷、

  美仑美奂??)

  【评析: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欣赏,他们会更认真;学生们在形容这些图案的过程中,积极发言,表述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3、师:同学们讲得很棒,总而言之这些简单的图案经过组合以后,就变得非常美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美丽的纹样》。

  (二)、探索学习

  1、了解适合纹样:刚刚我们欣赏的图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去掉了他们的外型以后,里

  面的图案形成的形状仍然跟外面的形状一样,也就是说这些图案都非常适合他们的外型,我们把这样的图案叫做适合纹样。

  2、适合纹样有多种组织形式,请大家自学教材,看看有哪些形式?把这些形式都划下来,看谁找得又准又快?(开火车答)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3、师:谁能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形式?我先给大家举个例子:

  离心式:它的特点是图案由中心向四周发散,用手势比划一下。

  【评析:这部分内容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学完成,虽然能看懂,但不知怎样进行表述,师先示范怎样介绍不同的组织形式,再让学生来说一说,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参照,学生就知道怎样进行表述了。】

  4、学生尝试介绍向心式、离心向心结合式、旋转式、综合式以及均衡式:

  【评析:在同学介绍时分别课件出示对应形式的适合纹样,帮助学生进行形象理解】

  5、师提示:均衡式这种样式比较特殊,前面几种形式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而这种形式是

  不规则的,他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平衡的效果。

  (三)、欣赏启发

  1、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们就已经将适合纹样运用于生活中了,请大家欣赏课本中的图片。

  2、请你想一想,适合纹样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常常运用在那些地方?(生举例,师课件展示适合纹样在生活中运用的图片若干)

  【评析:大量适合纹样实际运用图片的欣赏,拓宽了学生的视眼,让学生充分认识了适合纹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3、欣赏了这么多精美的图片,我想大家一定很想知道怎样来制作这些美丽的纹样,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适合纹样的制作方法:请学生自学,并向大家介绍三个步骤:定尺寸、定外框、定基本骨架线。

  4、请学生思考:基本骨架线和我们刚才玩的游戏有什么关系?

  【评析:学生能轻易发现填图游戏中分格的线就是基本骨架线,它起到了帮助我们画图的作用。】

  5、并请学生思考,并说一说怎样制作基本骨架线?

  师小结:可以用对折的方法,也能用尺子量中点的办法定基本骨架线。

  (四)、尝试练习:

  师:同学们一定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身手了吧?下面就请你设计一幅适合纹样。课件出示要求:

  1、先选好某种外形,再根据外形设计填充图案;

  2、利用前面学过的对比色或邻近色知识来装饰适合纹样。

  【评析:要求学生利用前面学习的知识来装饰美化本课的作业,既复习了旧知,又对学生作业的装饰方法,给出了明确的引导。】

  (五)、评价小结

  1、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从图案、组织形式、色彩等方面来介绍);

  学生互相评价;

  2、教师点评、小结

  同学们的图案设计得非常精彩,相信你们这些小设计师,以后一定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

  【评析:评价方式采取自评、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遵循新课程的理念,做到了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六)、拓展延伸

  课后请同学们尝试用电脑绘画中的画图软件,制作适合纹样。

  【评析:利用画图软件中的复制、翻转、粘贴等工具,纹样的制作将会更加方便、快捷,让学生充分感受现代绘画方法的优势以及创作手法的多样性。】

  【教后反思】

  经过平行班几次的教学实践,教学效果都很不错。反思这节课,我这篇教学设计有这样几大优势:

  一、激趣导入,游戏化解教学难点:我先自己玩一玩填图游戏,让学生在看我玩的过程中掌握游戏的规律,由于听到要玩游戏,学生们观察得都非常仔细,因此游戏完成的很顺利。

  学生在“填图游戏”过程中,不仅体验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有效的激发了本课的学习兴趣;同时了解了如何运用基本骨架线进行纹样设计,巧妙的使本课的教学难点得到了初步化解。

  二、明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之前,我对学生提出了一个简单又明确的问题——找出教材上提到的“适合纹样”的组织形式,并用笔划快速地出来。问题简单明确,学生们很快便完成的学习任务,因此回答问题很积极。答完了这个问题,再有条不紊的出示第二个问题:请你分别给大家介绍一下不同形式的“适合纹样”分别有什么特点,我先给学生做了一个示范,然后再请学生像老师一样来说一说。有了老师的示范,学生们都能试着像老师一样来讲解不同组织形式的“适合纹样”的特点,因此自主学习这一块也进行得比较顺利。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作热情:课前我收集了大量“适合纹样”在生活中运用的图片,学生们在一张张图片的欣赏过程中,不仅陶醉于美丽的纹样,并且认识到了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处处都能找到适合纹样,尤其是在欣赏到令人垂涎的“适合纹样”美食时,学生们被深深的打动了。这一情境的创设,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热情。

  从学生的作品中反馈出来,也有少部分同学对于何为均衡式的适合纹样还不太明确。通过对本教材的反复研究,我觉得本课教学内容可以适当的修改一下:在适合纹样构成形式中,课本中提到了多种纹样的构成形式,这些形式除了均衡式和对称式之外,都是在对称形式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方向的变化(比如向心式、离心式以及向心、离心结合式都可以看作是发散式对称图形),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将它们统归到对称式适合纹样当中去,这样适合纹样就可以分为三大类构成形式:对称式、均衡式与综合式。如果将本课的重点定位在对称式适合纹样的教学,把另外两种形式放到拓展部分,学生对于对称式适合纹样会掌握得更加牢固,均衡式和综合式的讲解可以设计在第二课时中来讲解。不知研究过本课的同仁是否会有同感?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生活经验,画出看过的半圆形物体以及想象的半圆形物体。

  2、能给图画添加背景。

  3、养成认真观察物体的习惯。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引起幼儿的兴趣。

  1、昨天,老师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仙女,她有一根魔术棒,她走过每一个地方,用魔棒一指,那些五彩的半圆形的.石头就会变成各种东西,非常神奇。小仙女也送给老师一根魔术棒,我们也一起来变一变,好吗?

  2、看这里也有许多五彩石,我们一起说:“魔棒,魔棒,变变变。”看变出了什么?(出示范画)。提问:半圆形的石头是怎样变成小刺猬的?

  3、再一起变小鱼和螃蟹。提问:半圆形的石头是怎样变成小鱼的?

  4、小仙女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半圆形的石头还可以变成什么?

  5、老师也帮我们小朋友准备了许多五彩的石头,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做小仙女,把半圆形的石头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

  二、幼儿作业,教师指导:

  小朋友先在石头的后面涂上胶水,将小石头贴在纸上,然后用记号笔将小石头变成你们想变的东西,并给他们涂上漂亮的颜色。

  三、:

  展示幼儿作品,互相介绍。

美术教案 篇7

  画情绪

  教学目标:

  认知: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方式及欣赏活动,培养学生感受抽象美和以抽象的色彩、点线表达情绪的能力。

  操作:能用不同的色彩、点线来表达特定的情绪。

  情感:通过欣赏、交流讨论,激发创造精神,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教学重点:欣赏绘画作品,体验色彩和点线变化的丰富,感受艺术元素所带来的特有表现力。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色彩、点线表达特定情绪。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水粉颜料、油画棒、水彩笔、画纸等。

  作业要求:用简短文字写出特定的情绪,并且用色彩、点线表达。[注:线条的粗细变化、冷暖色块的搭配。]

  教学过程:

  一、感知与体验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3课《画情绪》。板书课题:画情绪

  2.情绪就是心情、心境。我们平时都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常见的有喜、怒、哀、乐。

  3.你能找出和画面相同的情绪吗?[课件]

  这些画中画了些什么?[点、线、面、色]。师小结:这些画没有直接画出大家的表情,而是用点线面色的组合表现了人物的情绪,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课。[板书课题:画情绪]

  二、创作与表现

  1.哪些色彩、点线和形状可对应哪些情绪?进行讨论。[见课件]在视觉刺激中,色彩最直接地…

  2.欣赏范作。说一说画面中哪些色彩的搭配、点、线和形状可对应哪些情绪?

  3.画一画。听一段音乐想想作者表现的'什么情绪,请你高举你的食指在空中画线条或形状:播放热情的音乐(欢快的节奏),柔和悲伤的音乐(江河曲),你又是用怎样形状的点线面?师生交流:说说画的点线面是怎样的?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长的、短的、急的、慢的、自由的、规则的)

  4.情绪是一种个性的,自由的,因此每个人的理解都有差异,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同种心情可以用不同的画面来表现。现在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下大师是如何来表达自己

  内心的情感的。出示凡高的《星月夜》。师:画中表现的是什么?是用什么颜色来表现的?你能感受到画家是怎么样的心情?生:不安、恐惧、旋转的星空让人感到画家对自身悲剧的预感。[见课件]

  5.教师师范技法。

  6.学生练习,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巡视。(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三、反思与评价

  1.作业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2.作品交流,为什么有的作品缺乏表现力?

  拓展:1.来自大自然的色彩、点线面。[课件]

  2.尝试用电脑绘画等方法来表现情绪。

美术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 学习在几何图形上联想出简单物体并表现其主要特征。

  2、 学会观察、概括物体的外形特征、提高表现能力。

  3、 感受美术创造的乐趣。

  教学准备:

  1、彩色卡纸剪几何图形拼贴的画。

  2、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1、 出示范画,请幼儿欣赏,导入活动主题。

  教师:看看这幅画,画的是什么?怎么画成的?

  :这幅画是用几何图形贴上去的,看看它像什么?然后在添画出来。

  2、 引导幼儿根据图形联想。

  请小朋友看一看这个图形像什么物体?倒过来像什么。还想出了别的什么物体?

  3、 出示美工书,请每位幼儿在图形上联想添画,使之变成另一个物体。

  4、 幼儿操作。教师帮助能力弱的幼儿联想简单的物体;鼓励能力强的孩子,选用在反面的`图案上添画,组成较复杂的物体。

  5、 。展示作品,请幼儿讲解自己的作品。看谁联想得和大家不一样,最新颖奇特。并发星星奖励。

美术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陶艺作品,进一步提高学生泥塑技能和简单的立体造型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手形或足形器皿。

  教学难点:大胆想象,敢于表现和创造,作品有个性。

  教学准备:

  教具:录像,幻灯片,范品,示范用的泥料、工具,作品展示台。

  学具:泥料,垫布,垫板,刻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出示一件范品)提问:

  这件作品是什么形状的?

  仔细看看,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教师演示制作方法和步骤。

  1.制作泥条的方法。

  (1)将和熟的泥料取一小块,揉成泥团。

  (2)用手掌将泥团搓成粗泥条。

  (3)将初步搓好的短而粗的泥条继续在桌上搓成细而均匀的泥条。教师强调在桌上搓泥条时,桌面要垫布,以免泥料粘在桌上;搓泥条时是从中间往两边均匀用力,而且是用双手手掌搓而不是用手指。教师还可以将用手掌均匀搓出的泥条与用手指搓出的泥条进行对比。

  2.泥条盘筑的方法。

  教师播放录像:泥条盘筑的方法及技法要领。强调泥条与泥条之间要粘牢。

  3、教师示范手形器皿的制作步骤。

  (1)制作器皿底面。(压一块泥板,切割成手形。)

  (2)盘筑器皿坯体。(将搓好的'数根泥条,沿着底面的边缘进行盘筑,按顺序粘接好每一根泥条。)

  (3)装饰作品。

  三、作业要求。

  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一个有趣的手形或足形器皿。

  学生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四、课堂。

  评议学生作业,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谈感受;

  根据学生要求,收集作品烧制。

  教材文字提示:

  泥巴可以手捏成形,还可以搓泥条盘筑。瞧,用泥条盘筑的人物、动物、器皿……多可爱!你也来试试。

  提示:将泥条提起向上盘,每盘一圈,用手指轻轻按压,让泥条粘接牢固。

  活动:将泥巴搓成条,盘筑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

美术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体验人物夸张和乐趣,发现舞蹈动态的美

  实践与创造: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舞姿的创作。我为老师跳个舞

  欣赏与评论:欣赏作品的色彩的动感,并能口头表达。

  知识点:

  知道我为老师跳个舞画中的前后主次关系。我为老师跳个舞

  技能要求:

  运用油画棒涂染的绘画方法表现画面。

  教学重点:

  画出夸张的动态及舞蹈动作。

  教学准备:

  教具:油画棒、记号笔

  学具: 油画棒、记号笔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让同学回忆电电视里、生活中和节日活动的欢乐舞蹈的`气氛,小组自编舞蹈,以表达对老师的祝贺。

  2、做到某一个动作时请他停止不动,保持原动作。然后让学生讲述他的姿

  态是怎样的(手脚如何放的)?老师在黑板上把他的动作画下来。

  二、绘画过程:

  (1)先画一个舞蹈动作。

  a 用涂染的方法来创作。

  b 涂时从中心向外涂染。

  可以外向内涂染。

  可以涂圆的可涂长的。

  只要你需要什么造型,想涂什么造型可随意的出现。

  c用涂染的方法画出动态夸张的舞姿者,同时要注意色彩的浓淡搭配。

  d跳舞的动态大胆创作,可打破双脚着地的常规,也可画出翻跟斗的、倒立动

  作。

  (2)一个人跳舞很单一,不热闹,要体现快乐的场面,用涂色的方法,画出许多跳舞的朋友。

  三、作业要求:

  能画出跳舞人的动态感觉。

  能用前后重叠的方法进行创作。

  四、评讲

  看谁跳的最美。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的教案11-08

美术教案01-20

美术教案01-20

美术教案01-20

美术教案01-20

美术教案01-20

美术教案01-20

美术教案01-20

美术教案01-20

美术教案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