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12-23 11:07:28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扣馒头与沙子干湿的关系。

  2、学习扣馒头的技能,体验玩沙的乐趣。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水、扣馒头的碗、杯子、毛巾和玩沙子的工具。

  幼儿积累了丰富的玩沙子经验后,攥在手里容易漏下来等特性,和孩子们一起制作了沙漏的玩具。

  活动重难点:

  理解扣馒头用沙的湿度要适宜,加水过度扣不出馒头。

  扣馒头的方法——沙子盛到容器里要满、平,扣下时速度要z快,拿起时动作要轻,轻轻拍打一下碗,馒头落下来。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出话题,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幼儿观察老师先用湿沙子扣好的大小不同的馒头。

  教师:这是老师用沙子做出的馒头,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呀?鼓励幼儿动手尝试。

  2、请幼儿选择材料亲自动手操作,到沙坑用沙子进行尝试。

  教师交代注意事项:用沙子时不要洒到沙坑外边。老师以间接指导方式端着盆(盆里盛着湿度适中的湿沙子)在一旁动手操作扣馒头。

  (1)幼儿分别选择了碗、盆,并往里装着沙子进行尝试。

  幼儿:老师,你看,不行。老师,看,我的也不行。孩子们尝试失败后纷纷叫喊起来。

  (2)失败之后,教师引导幼儿进一步探寻失败的原因。

  一名幼儿站了起来:老师我想用你盆里的沙子试一试。

  教师:为什么用我的沙子呢?我盆里的沙子和沙地里的沙子有什么不一样啊?

  幼儿:老师,也许我用你盆里的沙子就能够成功,因为我发现你的沙子是湿的。其他幼儿也跟着响应起来。

  3、幼儿自己探索、尝试给干沙子加水,再次扣馒头。

  孩子们用瓶取来水往沙子里倒水再次进行尝试。过了一会儿,一名幼儿就喊起来:老师,我这个还是不行。只见沙子不但淤出了水,而且滩倒了下来。我的水太多了。他自言自语反思自己的失误。

  教师:要帮忙吗?

  幼儿:我再多弄些沙子吧。他摆摆手,把沙坑里其他地方的干沙子掺进一些,又将沙子重新装在大碗里,然后将碗翻过来,一边喊着一、二、三,一下子扣下,轻轻一拍碗底,再轻轻地把碗拿了起来。

  噢,我成功了,老师你看,我的大馒头做好了。我竖起大拇指及时表扬了他。

  然后我请成功的幼儿谈谈自己成功的经验,并与旁边的小朋友交流经验和分享成功的喜悦,鼓励其他幼儿进行再次尝试。在此过程中,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指导那些始终没能成功的幼儿如何用湿沙扣馒头的方法。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尽量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将相应的.纸船贴到集体记录表中。

  教师:请小朋友们观察我们的集体记录表,你们发现了什么?

  幼儿:用宣纸做的小船第一个就沉下去了。

  幼儿:画画纸在水面上坚持的时间最长。

  教师:通过今天的实验我们发现哪种纸最适合做小船?为什么?

  幼儿:画画纸比较适合做小船,因为它坚持的时间长。

  幼儿:画画纸适合做小船,因为画画纸吸水慢。

  5、经验迁移,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教师:今天我们通过小船的实验发现有的纸吸水快,有的纸吸水慢。

  我给你们出一道难题:地板上洒了好多水,旁边没有抹布,只有报纸、宣纸和画画纸这三团废纸,我们用哪种纸能把水最快吸干净?为什么?

  几乎所有的幼儿都能够回答出:宣纸能把水最快吸干净,因为宣纸吸水快。

  活动延伸:

  请幼儿用同样的实验方法在活动区里寻找比宣纸吸水快的纸,比画画纸吸水慢的纸。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在幼儿获得了较丰富的玩沙游戏的经验,结合幼儿已有经验和他们的兴趣生成的,体现了教育的连续性;从幼儿参与活动创程与目标的达成来看,本活动制订的目标符合小班幼儿的发展水平。

  不足之处:

  对幼儿探索活动中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探索点关注不够。如,当有的幼儿发现沙里倒的水太多不知该怎么办,一名幼儿马上茫再往里面添加些沙子,教师应及时抓住这一闪光点引导幼儿探索。

科学教案 篇2

  (1)用显示器检验小水钟的计时准确性。教师放映显示器,师生共同检验小水钟的计时准确性。提问:小水钟为什么不准确?分析、整理实验数据找出原因,继续改进。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基础上通过合作、讨论、研究,更深一步地了解水钟的计时原理。

  (2)关心身边的水龙头的滴漏现象。这是一个拓展活动。让学生把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关心身边水龙头的滴漏现象,估测流失的水量,提醒大家节约用水。通过调查学生应该会发现,看起来缓缓滴漏的'水实际上流失得非常快,促使他们反思:“自己平时是否注意关紧水龙头?”这个活动可以将学生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激励学生用学习的知识服务于社会。

  (3)知识链接:刻漏和漏壶。引导学生认识古代的计时仪器——刻漏和漏壶时,最好选用电脑进行教学。这样不但能用最短的时间说明刻漏和漏壶的原理,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歌颂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的爱国主义教育。

科学教案 篇3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玩的泡泡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吹泡泡的游戏中体验快乐的情绪。

  2、鼓励幼儿想出办法吹出更多泡泡。

  3、知道泡泡到了高处表面水分被蒸发所以泡泡破了。

  活动准备

  1、溶解有餐洗净的水

  2、透明塑料杯,塑料吸管。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餐洗净和水

  小朋友一定要仔细看呀,看看老师要干什么?

  现场配兑吹泡泡的.泡沫水,引起幼儿的好奇心。

  2、教师吹泡泡,激发幼儿对泡泡的兴趣。

  教师:吹泡泡真好玩,你们想玩吗?

  二、展开

  1、教师吹出泡泡,让孩子追捉泡泡。

  2、你抓住泡泡了吗?你看到的泡泡是什么颜色的?

  小结:泡泡本身是没有颜色的,经过阳光照射就成五颜六色的啦。

  3、讲解吹泡泡的方法,请幼儿试试。

  小朋友你们知道泡泡是怎么吹出来的吗?

  请几个小朋友来试试。

  4、老师示范:吹泡泡

  用力不要太大,要慢慢吹。

  5、幼儿尝试吹泡泡,教师指导。

  提醒小朋友吹泡泡时注意不要把水吸到嘴里,不吹时把吸管插在小瓶里,不能含在嘴里。

  (1)你是怎么吹出泡泡的?

  (2)你能用什么方法让泡泡越飞越高?

  (3)泡泡飞到高的地方会怎样?

  (4)谁知道为什么泡泡破了?”

  小结:泡泡到了高处,表面水分被蒸发所以泡泡破了.

  三、结束

  欣赏儿歌《吹泡泡》

  小朋友现在我们休息一下,泡泡不仅好玩,他还有一首好听的儿歌呢,让我们一起欣赏吹泡泡的儿歌吧。

  自然结束。

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以个人参与或小组参与为形式,获得在野外寻找岩石的亲身经历。

  2、在课堂中能够,让孩子经历观察岩石特点的活动过程,获得观察岩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

  3、通过给岩石分类,让孩子经历一个简单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孩子运用语言解释问题的能力。

  4、让孩子获得丰富的研究岩石的愉悦情感。

  教学重点:用一些标准给岩石分类。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岩石,能想出不同的分类方法。

  教学准备:

  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形式,收集各种各样的岩石。教师也应该准备大量的'常见的一些岩石,同时还可以准备一些本地区常见的岩石。

  还应给孩子们准备一些观察工具:放大镜、盛水的烧杯、记录纸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地表岩石风貌的录像片,或提供一些典型的图片。

  1、岩石是地球的主要组成部分,到处可见。你平时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岩石?

  2、你玩过岩石吗?你是怎么玩的?

  3、从今天开始,我们要研究岩石。出示课题:各种各样的岩石

  二、探究过程

  1、开个石头展览会

  (1)的岩石来自哪里?

  你的岩石是从哪里找到的?请简单介绍你的寻找经历。

  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再到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2)我的岩石观察

  请你选择一块感兴趣的岩石进行观察。你准备怎样去观察它呢?

  请你大概估计一下,你会观察到岩石的几个特征?

  学生自主观察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3)我的岩石观察记录交流

  你用了哪些方法对岩石进行观察?

  你观察到了岩石的哪些特征?有没有超过自己的估计?

  你对同学的观察描述有没有补充或意见?

  注意,在学生交流观察到的岩石特征时,要强调观察方法与观察描述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学生的非观察性描述尤其要加以引导。

  2、给岩石分类

  (1)这些岩石可以分类吗?

  这些岩石可以分类吗?

  如果让你给这些岩石分类,你会怎么分呢?

  这里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分类标准不要轻易否定。

  (2)给岩石分类

  请你选择任何一种标准,给这些岩石分类。

  小组分类活动开始,教师巡回指导。

  (3)岩石分类结果交流

  你们将岩石分成了几类?是按什么来分的?

  你们想到了多少种不同的分类方法?不同的分类方法结果一样吗?

  (4)这块岩石属于哪一类

  这块岩石属于哪一类呢?

  这一教学环节主要在于应用。教师可以根据地域特色提供的相应的岩石,也可以由学生来提供。

  三、小结

  师:课后,你可以再找些岩石来观察。想一想,岩石是怎么形成的呢?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岩石。

  板书设计:

  4.1 各种各样的岩石

  1、开个石头展览会

  2、给岩石分类

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不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

  【教学重点】能区别铁和铁锈的区别,能分析铁生锈的原因。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实验探究出铁生锈的原因。

  【教学准备】提供给学生一块生锈的铁钉,一块不生锈的铁钉、电路检测器等其他生锈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新买的自行车和用了一段时间后,它们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在生活中你还看到哪些铁制品生锈的情况?学生汇报。

  师:看样子生活中铁生锈的现象还是很多,那铁生锈是一种什么变化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二、观察铁锈

  1.(拿出一块生锈的铁钉和一块不生锈的铁钉),这两个都是铁钉,你发现了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颜色 光泽 硬度 体积

  2.师:铁生锈变成了铁锈,这是一种化学变化吗?我们还可以用什么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学生汇报观察的方法。

  (1)利用放大镜观察它们的空隙;(2)用手摸摸;(3)用锤子击打;

  (4)用电路检测器进行导电性能检测等。

  3.我们怎样做这些对比实验?分组研究活动。

  4.汇报:通过观察比较得出铁和铁锈的不同点,得出铁生锈产生了新的物质是属于化学变化。

  三、探索铁生锈的原因

  1.在日常生活中,铁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生锈?

  2.生汇报:铁器可能放在潮湿处易生锈,在干燥处则不易;涂油漆或电镀过的铁器不容易生锈,而在空气中的“裸”铁器则易生锈。

  3.由此可见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我们每一小组来设计验证自己的假设吧?

  4.小组设计实验。

  5.讨论后学生总结:

  (1)铁器生锈是因为和空气接触,我们想是铁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变化;

  (2)铁器生锈是因为水的`存在,我们猜测是铁和水发生化学反应;

  (3)铁器生锈是因为水和空气对铁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6.那如何证明这些可能性是否成立?

  7.学生推论:如果第一个假设正确,则在干燥条件下,铁在空气中就能生锈;如果第二个假设正确,则铁在水中并和空气隔绝就能生锈;如果第三个说法正确,则必须在既有空气又有水分的条件下铁才能生锈。

  8.学生经过讨论后,顺利地分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1)将洁净的铁钉放于干燥的试管中,用塞子塞紧;

  (2)取煮沸除去空气的水装满试管,放入洁净的铁钉,用塞子塞紧,不留一点气泡;

  (3)将洁净的长铁钉放入试管中,倒立于盛水的烧杯里,试管里只有少量的水和空气,在试管外壁上标记水面的位置,并放置一段时间。

  四、课外延伸

  课后继续观察,做好记录。

科学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能用耳朵仔细听,分辨不同的声音。

  2、知道要保护自己的耳朵。

  二、活动准备。

  教具:宝宝熟悉的各种声音的录音。

  三、活动过程。

  1、放录音。

  师:什么声音?

  (1)让宝宝逐一听汽车、火车的.喇叭声和小猫、小狗等动物的叫声。

  (2)师:刚才,你们听到了汽车、火车的声音,小动物的叫声,你们是用什么听到的?

  2、教师引导宝宝认识耳朵。

  师:宝宝的耳朵在哪里?小耳朵真正灵,小朋友用它听声音。

  3、让宝宝自由地说一说、学一学。

  师:大家还听过什么声音?

  4、请宝宝用双手捂住耳朵,试一试能否听到声音。

  告诉宝宝:耳朵的用处很大,我们要保护它。不冲它大声叫喊,不挖耳朵。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前的分析:

  有一天,户外活动是我发现孩子们自发玩起了踩影子的游戏。有几个小朋友竟跑到我面前问:“老师,影子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有的地方有影子,有的地方没有影子呢?”中班的幼儿已经认识了影子,同时他们对影子的形成很感兴趣。我决定以此开展活动,让幼儿在影子的游戏中初步了解影子是怎样形成的,知道光与影子的关系。

  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影子是怎样形成的,感知光与影子的关系。

  2、 体验影子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图画、手电筒、玩具、幻灯机。

  2、 将活动安排在有阳光的时间进行。

  活动时间:

两课时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运用猜谜,引发兴趣

  师:中班小朋友可聪明了,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非常有趣的谜语,考考大家,仔细听听,看谁最聪明,最先猜出来: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阳光下面在一起,你停它也停,你走它也走,就是不开口。

  咱们小朋友仔细想一想这是什么呀?谁最先告诉老师。

  幼:影子。

  师:对,这是影子。中班小朋友果然名不虚传,特别特别地棒,来每人一朵小红花。

  咦,谁在哭呀?教师出示毛绒玩具小猫佯装小猫在哭。讲述故事《胆小的咪咪》。

  今天上午,小猫咪咪正在草地上玩,它玩的可高兴了。突然,它发现身旁有一个黑黑的东西。咦这是什么呀?咪咪很奇怪,它赶紧向东跑跑,可黑黑的东西也向东跑跑,它又向西跑跑,可黑黑的东西也向西跑跑。这下,可把咪咪吓坏了,它急得大哭起来。妈妈,妈妈……

  @_@我是分割线@_@2、 联系生活,请幼儿猜一猜黑黑的东西是什么?

  师:小朋友想一想黑东西到底是什么呀?

  幼:影子。

  师:对,是影子。小朋友们真聪明。那么影子是什么形成的呢?

  二、 动画演示,探索新知

  1、 做实验,初步了解

  师:咱们小朋友认识了影子,那么影子是怎么形成的的呢?

  (1) 打开幻灯机,将光投到墙上。

  师:小朋友仔细看一看,墙上有影子吗?

  幼:没有影子。

  (2) 教师用玩具狗挡住光线。

  师:现在看一看墙上有影子吗?

  幼:有。

  师 :刚才没有影子,现在有了,为什么呢?

  幼:开始没有小狗,现在有小狗了。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很仔细。那么有了小狗就有影子吗?

  (3) 教师关掉幻灯机。

  师:现在看一看,墙上有影子吗?为什么?

  幼1:没有。

  幼2:没有小狗了。

  教师总结:没有光,有物体,也不会产生影子。

  2、 看动画——深层理解影子的形成原因

  演示课件:小猫咪咪是怎么挡住光线宝宝,在它身后形成影子的。

  师:那么咪咪的影子是怎么形成的?让我们来看一看。

  幼儿看动画,教师形象表述。

  师:太阳公公发出许多光线宝宝,照到咪咪身上,咪咪的身体挡住了光线,光线“闯”不过去,在咪咪身后就有了黑黑的影子。

  三、 参与游戏,巩固知识

  1、 看一看

  师:好了,咱们小朋友知道了影子是怎么形成的,那么你们想不想到前面来看看自己的`影子呀?教师打开幻灯机,请几名幼儿在幻灯机前看影子。幼儿自由动作(或伸手、或弯腰、或跳舞、或踢腿……)

  师:哈哈,影子多有趣呀,谁来说一说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幼1:有光就有影子。

  师:有光就有影子吗?

  幼2:身子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幼3: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_@我是分割线@_@2、 做一做

  师:小朋友们闭上眼睛,看老师给你们变一个魔术。一只小鸟飞来了,飞呀飞。一只小羊走来了,咩咩咩。一只大灰狼走来了,啊呜啊呜,我要吃了你们。呯,猎人来了,大灰狼吓跑了,小羊跑了,小鸟也飞走了。(来时边说边做手影)

  发给幼儿手电筒,让幼儿自由分组合作做手影,互相猜一猜像什么。看谁做得更像。

  四、 室外游戏,加强记忆

  师:影子多有趣呀,咱们到外面找一找自己的影子好不好?

  全体幼儿随老师边唱边做小鸟动作“飞”到室外,找自己的影子。

  (1) 找一找

  幼儿在阳光下找自己的影子,然后再让幼儿仔细观察阳光下除了自己的影子,谁还能发现其他物体的影子。

  (2)说一说

  幼儿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动一动

  师:小朋友们,怎样能让自己的影子动起来?

  (幼儿或走或停、或跑或跳、或跳舞或做操……)

  (3)变一变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那谁来把自己的影子变一变?

  幼儿自由做各种小动物形象。游戏《给小动物画像》

  小鸟醒来了,叽叽喳喳叫,飞到草地上,做呀做早操;

  小猫醒来了,喵喵喵喵叫,走到草地上,做呀做早操;

  大象醒来了,鼻子摇呀摇,走到草地上,做呀做早操;

  小兔醒来了,蹦蹦又跳跳,跳到草地上,做呀做早操。

  (4)藏一藏

  师:影子真有趣呀,咱们小朋友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自己的影子藏起来呢?让别人找不到自己的影子?

  幼儿四散跑到操场的荫凉处,有的跑到大树影子里,有的跑到大滑梯影子里,有的跑到墙荫凉里……

  (5)画一画

  幼儿自由结组,每两人一组用粉笔在地上互相记录对方的影子,等两小时后会带同一地点

  看看影子是否发生了变化,探索影子与太阳位置的关系。

  五、 前后呼应,进行总结

  出示课件:咦,咪咪还在哭呀,让我们一起来告诉咪咪好不好?

  幼:好,咪咪身子挡住了太阳光,光透不过去,你身子后面就有了影子。

  师:咪咪明白了,它说中班的小朋友可真聪明,谢谢你们帮助了我。我要走了,咱们再见吧!

科学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第2课。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学生主动开展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

  感知科学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开展探究──交流──得出结论──推广应用。

  2)学生学着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来解决科学问题,包括:根据科学现象提出问题,根据问题组织、选择材料,根据材料开展科学探究。

  2.知识与技能:

  1)知识:知道电可以转变成光;知道简单电路所需的基本元件。

  2)技能:能根据探究需要选择材料;能动手拼装简单电路;能画出简单电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对科学现象充满好奇;

  2)学生对科学探究充满兴趣;

  3)学生乐于合作学习,乐于交流。

  4)学生环保意识、节能意识的培养。

  教学重点:

  1.学生分组拼装电路。

  2.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

  教学准备:

  1.教具:各种漂亮的灯饰,霓虹灯拼出的各种图案,在讲台桌上展示,或定在刨木板上展示。

  2.物品超市:简单电路的基本元件分类装好,贴好标签。

  3.准备一些相关的物品备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好看吗?(老师指着讲台上的各种漂亮的灯笼,黑板周围挂着满天星。)

  2.可惜同学们桌上的'小灯笼都不亮,要亮起来多漂亮啊,你们能设法让小灯笼亮起来吗?

  3.要想使小灯笼亮起来,你得首先知道需要哪些器材。

  二、尝试实验,开展探究 (20分钟)

  1.互相商量一下要些什么器材。

  2.由组长统一到物品超市来挑选:

  1 )一种最好只选一件;2)各组要团结协作;3)还需要器材可以再选。

  3.学生分组练习。

  4. 给灯亮的同学发奖!

  5.说说你是怎么组装的?(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说出不同的组装方法。)

  6.请你把组装的方法画在纸上告诉老师。

  7.比一比谁画得好,发给奖品。

  8.说说他们组装方法的相同的地方。

  9.强调组装电路的方法。

  10.给说得好的同学发奖。

  11.尝试一下别的方法能使灯亮起来吗?不知道装的同学可以向其他同学请教。

  三、提出新的问题,开展新的尝试

  1.这小灯笼老是亮着,挺耗电的,要能控制他多好啊!你有办法吗?大家试试。组长可以再来选材料。

  2.请你讲讲你的方法,上台给大家演示一下。

  3.鼓掌表扬。

  4.大家再试试。

  四、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你见过哪些开关?

  2.老师演示声控开关,给学生展示各种开关样品,延伸到楼道的触摸开关、家用的遥控开关。

  3.请你想想还可以设计哪些开关?

  4.给有创意的学生发奖。

  5.你见过哪些电池?

  6.用完后人们是怎样处理的?

  7.电池污染严重,能不能设计出没有污染的电池。

  8.发奖。

  9.让我们在课后来设计一个电池回收装置吧。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科学教案07-30

[经典]科学教案07-30

(精选)科学教案08-05

科学教案12-04

科学教案12-04

科学教案12-04

科学教案12-04

科学教案12-04

科学教案12-02

科学教案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