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12-05 07:22:44 教案 我要投稿

(优)美术教案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优)美术教案3篇

美术教案 篇1

  一、引人新课

  观赏石膏像《米罗岛的维纳斯》,阅读诗歌,讲述相关神话,谈论雕塑的审美感受。引入话题,马克思说是“高不可及的范本”,恩格斯说在希腊罗马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

  二、新课讲授

  1、古希腊艺术产生的条件

  贸易与航海造就了坚强的意志,机智勇敢和勇于探索的性格;城邦国家的奴隶主民主政体要求公民有健壮的体格与完美的心灵;温和的气候使运动员裸体竟放为艺术家对人体美有较早的领悟;“神人同形同往”的神话是艺术的土壤。

  2、古希腊雕刻一神性的崇高

  雕刻艺术特点。担造完美的、理想化的人,追求一种和谐的理想美。

  重点作品:《米洛的阿芙罗蒂特》、《炼铁饼者》《三女神》、《刮汗污的运动员》、《里切亚战士》、(古典时期)

  《拉奥孔》《尼开神像》(希腊化时期)

  3、古希腊的建筑

  石柱围成长方形,形成围廊、拄、梁访和两面的山墙共同构成建筑的主要立面。

  4、古罗马雕刻——人欲的膨胀:

  罗马人很早就有为死者雕像的风俗,征服希腊后,雕刻走向成熟,注重理想美。帝国时期出现了强烈个性和复杂的内心世界描写的肖像。

  重点作品:《奥古斯都像》、《卡拉·卡拉像》。《奥里略骑马像》

  5、古罗马的建筑

  券拱加希腊柱式,混凝土使用广泛

  重点作品:《君士坦丁凯旋门》、《斗兽场》、《万神庙》

  三、小结与作业

  1、师生共同总结古希腊雕刻的主要特点及古罗马的`建筑艺术的主要成就。

  2、教师谈古希腊、罗马艺术对后世欧洲艺术的伟大意义(文艺复兴古典主义)。

  3、思考希腊、罗马艺术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异同。

  4。应学生写短文波最喜欢的一件作品,忌空谈,多联系实际。建议阅读希腊罗马的神话。后记:这是我多年前的一节对全省的公开课,标志着我美术欣赏课风格的形成。就是文化性、情感性和知识性的统一,以及把美术课本身作为“美的课”来上的教学手段。

  附:优秀学生作业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2.掌握小丑的滑稽表情,并以绘画的形式展现。

  3.幼儿学会制作滑稽小丑,了解什么是滑稽小丑。明白给别人带来快乐是一种幸福。

  4.提高幼儿动手操作技能。发展孩子们发散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6.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儿童经验基础

  了解小丑的外形特征。

  环境准备

  油画棒、美工作业纸、印有滑稽小丑的字卡两张。电脑中有关滑稽小丑的图片苦干。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小丑的滑稽、幽默。

  2、能够抓住小丑的特征,学生应用夸张的手法将其描绘。

  3、在抓住小丑特征的情况下,幼儿能创造性地描绘小丑的五官,同时添加简单的装饰。

  活动过程:

  一、谈谈关于小丑的话题

  1.教师和幼儿交流关于小丑的经验。

  你知道小丑吗?

  2.引出话题

  小丑是怎么样的?

  二、观察小丑的外形特征

  1.出示小丑图片,观察小丑

  引导幼儿观察小丑图片并说出小丑的主要特点。你怎么知道他是小丑?

  2.讨论小丑各部位夸张的.绘画手法

  小丑会怎么穿衣服?表情是怎么样的?

  小结:小丑可笑的样子给我们带来了欢乐,你们也想象小丑那样给大家带来欢乐吗?那好,我们先来画小丑的面具。

  三、幼儿作画

  1.幼儿自由畅想小丑,在纸上随意制作自己喜欢的小丑。

  鼓励幼儿画出各种各样的小丑的脸。

  2、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制作与众不同的小丑。

  3、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教师随时指导与帮助。

  请你设计一下你的小丑,你会怎么设计?

  教师小结:小丑都有一个红红的鼻子,大大的嘴巴,有趣的眼睛,看上去很可笑,很滑稽。

  四、

  1、孩子们,请把你们的小丑都举起来,让大家看看,你们的小丑画得太有趣了,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通过这节课你们都有些什么收获呢?指名幼儿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小结:

  今天小朋友设计的小丑形象都很不错,你们发挥了大胆的想象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创作出了滑稽、幽默、有趣的小丑形象,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虽然小丑的外貌很丑,但它是一种特殊的丑,它能给我们带来欢乐,所以判断事物的美与丑不能只看外表,内在的美才是最主要的。孩子们,你们今天快乐吗?让我们把面具戴上,把欢乐带给大家!

  结束部分:

  请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并评选出最有创意的小丑。哪个小丑最滑稽?你喜欢哪个小丑?为什么?

  活动延伸

  小丑们要举行盛大的舞会,想邀请小朋友去参加,咱们带上自己创作的小丑出发吧!(随音乐做滑稽动作去参加舞会)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通过小丑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丑的外形。并让幼儿尝试描绘自己喜欢的小丑。引起幼儿的兴趣。感受小丑夸张的外形,让幼儿作画,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夸张、滑稽的小丑。幼儿都能顺利完成所要求的滑稽小丑的制作。并且有大部分孩子的作品可称得上很完美,漂亮。幼儿在了解了小丑的形象特点后,开始大胆想象,积极制作滑稽的小丑,在实施过程中,幼儿完成的较好,作品对于大班孩子来说,难度不大,易于操作。 活动中,尽量规避以前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大多采取,摆出困难,让孩子在操作中自己探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百科:小丑是喜剧演员之一,常见于舞台、马戏团、综艺节目、嘉年华、儿童节目及生日会等。他们表演时,多穿着特大鞋子及奇装异服,其脸部也经涂装,尤以鼻子部分较为突出。

美术教案 篇3

  目标

  1、探究画面中人物造型的变化与折纸方法的关系,感受其中的趣味。

  准备

  操作材料:手工纸(折过与未折过的纸)、记号笔、词条、范例

  设计意图:

  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照哈哈镜,孩子们也不例外原因就是镜中人物的变形夸张,让人不由自主地嬉笑不已,幼儿更是对此喜爱有加,简单的小人绘画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不具任何挑战性,但在美术活动中融入探究的环节,这对于有一定绘画技能和对事物、位置有一定经验的大班孩子来说更具吸引力,本次活动所呈现的过程与结果就像幼儿自己在照哈哈镜,孩子们在操作过程中表现的“小人”造型,会因折线的关系身体部位将发生变形夸张,充满童趣,能引发幼儿的探索和创造力。

  活动预设方案:

  1、“顶天立地”的小人

  (1)教师:上大班了,孩子们你们长大了,而且我发现你们的本领也越来越大,特别是画画的本领,会画的东西越来越多了,我要问问大家,你最喜欢画什么?

  (2)教师:大班的孩子就是不一样,今天,我又要请大家来画画了,画什么呢?(出示词条)

  (3)教师:没错,画一个“顶天立地”的小人,孩子们,什么是“顶天立地”?

  教师小结:就是要顶到最高的地方,站在最下面。

  (4)教师:(出示图片)瞧,这就是顶天立地的小人,请你们仔细观察小人的模样和大小,然后自己也来画一个顶天立地的小人。

  (5)幼儿操作,并比较作品与范例之间的差异

  2、“小人”与折纸

  (1)教师:会画顶天立地的小人了,现在我要请你们玩接下来的游戏。

  (2)教师:(出示两张纸)看,这两张纸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接下来,我要请你们在折过的纸上再来画一个顶天立地的小人。

  重点提示:不可以打开这张折过的纸

  (3)幼儿操作,在折纸上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

  (4)引导幼儿观察打开折纸后“小人”的'变化

  教师:孩子们,请你们将纸打开,咦,你发现了什么?

  (5)探索发现“小人”变化的原因

  教师小结:原来断开的地方和纸上的折线有关系,哪个部分画在折线上,当你打开的时候,这个部分就会断开。

  (6)教师:孩子们,你有没有办法可以让断了的地方连起来?(引发幼儿用连线的方式把断开的地方连接起来)

  (7)教师示范,幼儿观察

  (8)幼儿操作,并展示作品

  教师小结:瞧,“小人”的身体发生了变化,孩子们,只要你想让小人哪里变长,你就把要变长的东西画在折线上,这样你们的一个个“小人”就会变成大巨人。

  (9)幼儿第三次操作

  教师: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想把“小人”的哪里变长?(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创意)

  3、哈哈小人

  (1)幼儿欣赏、比较同伴的作品,发现与众不同之处。

  (2)引发思考

  教师:孩子们,刚才我们把“小人”变成了“大巨人”,那你能把“大巨人”变回成“小人”吗?(引发幼儿探究折纸的方法)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02-20

《美术》教案02-17

美术的教案11-08

【精选】美术教案09-29

美术教案(经典)10-22

美术的教案11-21

美术教案【经典】08-23

美术教案(精选)07-24

美术教案(经典)07-23

(经典)美术教案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