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10-27 09:21:15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常用【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教案常用【7篇】

大班教案 篇1

  学习活动:我是建筑师

  目标:

  1.感受鲜明、热烈的节奏和旋律变化,在观察周围的建筑和了解现代建筑的基础上,用肢体动作表现各种建筑物。

  2.萌生对未来建筑的向往,产生想象和创作的愿望。

  准备:

  1.把收集到的过去的、现在的、国内外的著名建筑物的资料布置在活动室周围。

  2.音乐磁带。

  过程:感受节奏——想象动作——合作表演

  一.感受节奏。

  1.听音乐,用拍手、跺脚的方式反映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的变化。

  2.听音乐,用相应的身体动作反映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变化。

  二.想象动作。

  1.说说周围的建筑特点和标志性建筑。如有的高楼像灯塔;有的用球体串成似明珠;有的'像海鸥展翅飞翔;有的像一支笔,笔尖直冲云天……

  2.分组编动作,设计建筑物的造型,互相讨论这是一组什么样的建筑。

  3.对未来的建筑物进行想象和设计。

  三.合作表演。

  1.幼儿听音乐,自己设计动作和自由表演。

  2.练习在音乐停顿(休止)处做动作造型。

  3.在同伴合作下,用几个或多个动作的组合,完成设计和表演。

  4.小组交流动作设计和造型创痍,有条件的可用照相机拍摄。

  5.在热烈的音乐声中,幼儿个体或小组合作用动作表现。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内容 制作标志

  重点领域 美术

  相关领域 社会

  1、大胆设想、积极尝试为班级和幼儿园制作标志。

  2、会采用常用标志的模式来进行绘画。

  重点、难点

  1、 重点:了解标志的作用并尝试制作标志。

  2、 难点:用绘画形式创作标志,如:红色圆形加杠表示禁止标志。

  活动准备

  1、 安全出口标志图一张。

  2、 挂图:各种各样的标志。

  3、 图画纸、油画棒、剪刀等材料工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安全出口”标志引起回忆。

  1、教师:“这是什么?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它告诉我们什么?”

  2、教师:“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什么样的标志?”“标志有什么用?”

  小结:“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标志,有了标志我们会感到十分方便,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要注意些什么。”

  二、讨论哪些地方需要标志并尝试设计。

  1、教师:“想想幼儿园哪些地方需要制作标志?为什么?”(引导幼儿从楼梯、台阶、滑梯、转弯处等考虑)

  2、教师:“可以设计、制作一些怎样的标志?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标记?”

  3、教师:“幼儿自由结伴商量、交流。”建议每个幼儿设计 1~2个标志。

  三、幼儿自己创作绘画标志。

  重点引导幼儿从安全方面考虑并进行设计,设计的图案要简洁、明了,让人一看就清楚。

  四、交流自己设计的标志。

  1、教师:“你设计了什么标志?”“它告诉我们什么?”“你为什么要设计这个标志?”“这个标志该贴在哪里?”

  2、教师和幼儿一起有针对地选择一些可行标志,并把它们贴到合适的地方。

  五、延伸活动:

  寻找幼儿园需要张贴标志的地方,并一起商讨制作标志。

大班教案 篇3

  设计思路:三角形是幼儿园数学活动中常见的几何图形,然而,幼儿在运用几何图形开展拼搭游戏时,往往是无意识地进行图形拼搭。

  让幼儿感受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发展空间方位知觉能力是大班阶段幼儿需要建构的经验。单一地让幼儿开展"形拼形"练习,既枯燥又无趣。如何在有情、有趣的数学游戏中,让幼儿愉快地尝试、发现、学习;如何在游戏中有效地刺激、挑战幼儿的观察、比较、分析、概括,以及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体现集体教学活动的有趣、有效,是我设计"图形碰碰乐"活动的初衷。

  活动旨在通过"图形碰碰乐"的过程,让幼儿尝试运用三角形进行拼搭、装盒,在图形的移动、翻转、拼接中,体验几何图形变化的乐趣,积累更全面的关于三角形的认知经验。

  活动目标:1.感受几何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发展空间方位知觉能力。

  2.尝试将三角形装入盒子,在移动、翻转、拼接几何图形的过程中,体验几何图形变化的乐趣。

  活动准备:1.教师示范用材料:几何图形卡片6张(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磁性三角形贴片40块,大磁性板一块,几何图形底座3个(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2.幼儿操作用材料:三角形12个,泡沫垫子6块。

  活动过程:一、指认几何图形--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1.指认几何图形、正确命名。

  (1)展示几何图形卡片5张(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2)提问:这里有许多几何图形卡片,请说出它们的名称。

  (教学提示:教师指着卡片,请幼儿正确命名,如有幼儿将平行四边形说成是菱形,教师则出示"菱形"与其对比,丰富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并正确命名。)

  2.指认旋转后的几何图形。

  (1)提问:几何图形卡片被转动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教学提示:教师边提问边转动几何图形让幼儿指认,重点指认"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2)归纳:转动几何图形卡片,虽然几何图形的方向改变了,但它的形状是不变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巩固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丰富幼儿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同时,通过"转动"几何图形、改变几何图形的方向,加深幼儿对几何图形主要特征的认识,并为后续的"图形拼搭"活动作铺垫。】

  二、拼搭几何图形--感受几何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

  1.玩游戏:图形碰碰乐。

  (1)交代玩法:这里有许多三角形,我们来玩"三角形碰碰乐"的游戏。请你们仔细听儿歌。

  碰碰乐、碰碰乐,2个三角形碰碰乐。

  你碰我,我碰你,碰在一起真快乐。

  (2)提问:请问你们听到了什么?

  (3)追问:怎么才算2个三角形碰在一起了?

  (教学提示:教师用2个三角形当场演示图1,帮助幼儿理解:两个三角形分别有一条边必须完全重合在一起。)

  (4)归纳: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一定要完全重合在一起,2个三角形才快乐。

  (5)宣布游戏规则:

  第一,听清楚是"几个三角形碰碰乐"。

  第二,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要全部"碰"(完全重合)在一起。

  第三,三角形"碰"在一起后(放在泡沫板上),小朋友马上回到坐位上。

  【设计意图:教师用第一、第二……的方式宣布游戏规则,思路清晰、目的明确,能帮助幼儿有意识、有条理地记忆;此环节教师的语速不宜太快,边说边用手势进行演示,以帮助幼儿理解规则。】

  (6)迫问:听明白了吗,有没有问题?

  【设计意图:宣布游戏规则后要及时追问,有助于了解幼儿对游戏规则的理解程度。如果大部分幼儿有疑惑,教师要再次进行解释;如个别幼儿提出疑问,则可将问题抛给大家,引发生生互动。】

  2.幼儿进行第一次拼搭活动(2个三角形碰碰乐)。

  (1)教师念儿歌,幼儿进行拼搭。

  (2)幼儿操作后分享:

  2个三角形分别有一条边"全部"碰在一起了吗?

  2个三角形"碰出"了什么图形呢?老师帮你把结果记录下来(见图2)。

  (3)追问:2个三角形能碰出一个正方形,还能碰出其他的几何图形吗?你觉得2个三角形还能碰出哪些几何图形?

  (教学提示:该环节幼儿可能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如拼搭结果是相同的几何图形,比如6个正方形、6个三角形或6个平行四边形,教师记录图形后则让幼儿再一次拼搭;第二种情况:如拼搭结果出现2种几何图形,教师记录拼搭结果后,再让幼儿拼搭。)

  (4)归纳:2个三角形能碰出一个正方形、一个比自己大一点的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及时记录幼儿的拼搭结果,便于幼儿感受2个三角形组合后出现的变化,同时为下一环节4个三角形的拼搭作铺垫。】

  3.幼儿进行第二次拼搭活动(4个三角形碰碰乐)。

  (1)导入语:2个三角形碰一碰能碰出和自己不一样的几何图形,多几个三角形碰一碰,又能碰出哪些几何图形呢?请听清楚这次游戏是玩"几个三角形碰碰乐"。

  (2)教师念儿歌:

  碰碰乐、碰碰乐,4个三角形碰碰乐。

  你碰我,我碰你,碰在一起真快乐。

  (3)幼儿拼搭后教师提问:4个三角形能碰出哪些几何图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师幼共同记录拼搭出的几何图形。

  (4)归纳:4个三角形碰在一起能碰出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同样碰出三角形、长方形,可碰的方法也可以是不一样的。

  (5)追问:那5个三角形、6个三角形碰在一起会碰出哪些几何图形呢?我们到区域里再去试试。

  【设计意图:在合作游戏中,让幼儿感受几何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发展空间方位知觉能力,在移动、翻转、拼接几何图形的过程中,体验几何图形变化的乐趣。】

  三、几何图形装盒--运用几何图形拼搭经验解决问题(出示几何图形底座见图3: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1.问题情境:三角形想回家了,这里只有一个底座才是这12个三角形的家,要把12个三角形不多不少、正正好好全送回去,哪一个底座是它们的家?

  2.幼儿讨论互动。

  (1)提问:你觉得12个三角形的家是哪一个底座?请说说理由。

  (2)追问:为什么这么肯定就是这个底座?请说说理由。

  (3)反问: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4)提问:你们觉得这三个底座中哪一个底座肯定不是这12个三角形的家?

  【设计意图:该环节通过提问、追问、反问等手段,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讲出自己的观点。】

  3.幼儿尝试将12个三角形装入"大三角形"底座。

  (1)(12个三角形装入"盒"后)提问:你们觉得大大的三角形(底座)是它们的家吗?请说说理由。

  (2)追问:还需要几个小三角形呢?

  4.幼儿尝试将12个三角形装入"长方形"底座。

  (1)提问:长方形是12个三角形的家吗?我们一起试一试吧。

  (2)归纳:大大的三角形(底座)太大,再多几个小三角形才行;正方形(底座)又太小,12个三角形住不下;长方形(底座)不大不小刚好合适。

  【设计意图:让幼儿尝试将三角形装入盒子(底座),能帮助幼儿积累更全面的关于三角形的认知经验,有效地挑战了幼儿的观察、比较、分析、概括,以及动手解决问题等能力,使教学活动有趣又有发展价值。】

  四、延伸问题这个长方形(底座)是12个三角形的家,其它的几何图形(底座)可以是12个三角形的家吗?如梯形(底座)、平行四边形(底座),行不行呢?我们也去试一试。

  教学反思:

  一、让孩子在数学中玩在五大领域中,数学活动在幼儿园是最难展开的。数学活动的要领是操纵,让幼儿在操纵中认知,学会思惟。幼儿园的孩子思惟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存在不同的特点。小班以具体形象为主;中班从具体形象思惟想抽象逻辑思惟过渡;大班的孩子以抽象逻辑思惟为主。如何掌控各年龄阶段思惟的特点并以游戏活动贯串始终成为数学活动的重点。

  我这节课的优点在于能以最少的教具调动孩子自始至终极大的爱好。优秀的教学活动实在不在于预备材料的多少、丰富与否,而在于能以最少的教具调动孩子自始至终极大的爱好。这节课的精点在于此。这节课数学性很强,需要孩子有一定的逻辑思惟能力。我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每节课的设计环节由简单到复杂,环环相扣,遵守孩子的发展规律,在出现困难的地方适时恰当的给予孩子指导,增进孩子思考。这节课中,孩子们在操纵中感遭到拼搭组合的乐趣,在最后的三角形找家中体验到合作游戏的快乐,并明白动手尝试的重要性。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日常生活中隐藏的一些危险因素。

  2、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培养幼儿远离危险的意识。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动画"小狗的一天"、物品图片、筐三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用生动话语,引出活动内容-小狗的一天。

  师:小朋友们,明天又是周末了,休息时你们喜欢上哪里去玩呀?有一只小狗叫汪汪,星期天,它想在家附近逛逛玩玩,看看它都去哪玩儿了呢?

  观看多媒体动后提问。师:小狗汪汪都去了哪些地方?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狗走过的路线图。

  二、根据观察路线图,幼儿了解常见的场所,并能说出危险场所及危害。

  1、点击场景一:

  师:这是哪里呀?(建筑工地)它为什么不能去玩呀?你怎么知道的?(安全标志;有一块一块的砖头掉下来)这个安全标志有什么意义?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安全标志并能说出它代表的意义。

  2、点击场景二:

  师:春天到了,公园里的树木和小草都长出了新枝芽。小狗在草地上干吗?(放风筝)

  3、点击场景三:

  师:这又是哪里?(变压器)你看到了什么?(闪电安全标志)这里可以玩吗?,为什么?

  同样以提问的方式讨论下两个场景:池塘和图书馆。

  师:小狗最后去了哪?(回到了家)再看看在小花狗的家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4、点击场景四:

  师:小狗想干嘛?妈妈说了什么?(插座很危险,会触电的)宝宝们,你们家有带插头的电器吗?

  师小结:家用电器上都有插头,千万不能去插插座哦!要爸爸、妈妈,大人们才能碰。

  5、点击场景五:

  师:再看看,小狗去干嘛啦?(开煤气灶)这样危险吗?为什么呀?你们有没有去碰家里的煤气灶啊?它们最后在干吗?(玩积木)

  教师小结:回想一下,小狗去的哪些地方,做的哪些事是很危险的?它真是乖宝宝,听大人的话,不去危险的'地方,不玩危险的东西,希望小朋友们也能向它学习,做个懂事的好孩子。

  6、危险的物品在哪里。

  师:小朋友们仔细瞧,其实家里还有许多危险的日用品是小狗也不能碰的,我们一起帮忙当个小侦探,帮它找出来,好吗?

  试试看,找对了吗?一起来看看是不是这些危险的东西。

  三、和孩子们讨论,共同完成危险图片的分类。

  师:今天,我们跟着小狗认识了一些危险物品和场所,学习了许多安全知识,这个月是我们幼儿园的安全月,想请小朋友来当安全小卫士,你们愿意吗?仔细看,在你们每人的座位下都有一张图片,请你按照危险、较危险、安全的要求贴入上相应的海报里,看谁分得最好。

  四、结束。邀请幼儿一起将分好的安全提示海报张贴出去。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大班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b,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 、学会读声母b拼成的音节。

  3、注重培养幼儿正确的写字坐姿和握笔姿势。

  4、引发幼儿学习声母b的兴趣。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教学重点:b的发音方法及音节的拼读方法。

  教学难点:韵母带调拼读。

  课前准备

  1、单韵母、声母卡片,苹果树、单韵母苹果卡片。

  2、背景图片、拼音卡片若干、幼儿拼音用书。

  3、教学用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这节课和我们以前上课有什么不一样吗?请大家仔细观察,动动你们的小脑筋,想好了告诉老师。

  生:今天教室里来了很多老师。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很仔细,今天教室里来了很多老师,老师们今天来和小朋友一起上课,看看我们班的那些小朋友表现得最好。老师希望我们学前班的小朋友表现得最棒。

  二、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1、复习6个单韵母:(师出示平苹果树和苹果)

  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一起到果园去摘果子,好吗?

  生:好(齐声回答)。

  师:请小朋友们认真看看,树上的苹果漂亮吗?,他们分别叫什么?(单韵母)

  2、摘苹果。

  师:现在请几位小朋友上来,把这些苹果摘下来。

  把摘到的苹果上的`韵母大声的读一读,领读,生齐读。

  (1)分别说说这几个单韵母的顺口溜。

  (2)给这6个单韵母排排队。

  师:小朋友们表现得真不错,老师把这些苹果送给你们,拿回家和爸爸妈妈分享吧。

  生:谢谢老师!

  过渡:师:小朋友们真棒,前面我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6个单韵母,在美丽的公园里还住着我们的新朋友呢。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认识汉语拼音声母中的第一个声母,师出示卡片b,我们来和他打打招呼,好吗?

  探索新知:

  1、教学声母b

  (1)学习b的读音:有的小朋友已经会读了,请小朋友试读一次。

  (师评价,讲解发音要领:声母的发音应该轻短一些,现在请听老师读一次。发b的音时,先双唇紧闭,把气憋住,再突然放开,让气流自己冲出。)

  (2)学生试读:请小朋友们跟老师读几次:b b b

  (3)指名读并评价。

  (4)个别领读,其他学生跟读。

  2、识记b的形

  师:小朋友你们说说b像什么?(像6,像倒挂的气球……)

  (1)学习顺口溜:爱吃菠萝bbb,像个6字bbb,右下半圆bbb

  (2)生齐读顺口溜。

  3、指导学生书写声母b

  (1)师:请小朋友们注意观察b的家住在哪里?师范写。请小朋友看看上面四线格中b的位置,它占了几格?(两个格)是那两个格?

  (2)书写要领:写b时,要先写竖,然后在中格紧接着写右下半圆,请小朋友们跟老师书空几次,边书空边念名称:竖,右下半圆。

  (3)生自己试写几次。

  师:b占几格?(两格)哪两格?(中上格)

  课间操:

  (全体学生站立读拍手歌并加上动作)小手小手拍拍拍,小手小手摆摆摆,小手小手藏起来,小手小手伸出来。

  4、教学单韵母的拼读:

  师:看,小朋友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可是声母b觉得自己好孤单,它多想找到一个好朋友啊,我们帮帮他,好吗?(师一手持字母卡片b,一手持字母卡片a )

  师:我是b,谁是我的好朋友?(请两位小朋友上前)

  生:我是a,我是你的好朋友。

  师:b-a-ba

  生:b-a-ba

  师:你真聪明,奖给你一朵小红花。喜欢吗?

  师:还有谁也想来找好朋友?(引导:声母b除了和 a做好朋友,还可以和谁做好朋友呢?)

  生:和i b-i-bi

  师:小朋友们真是太棒啦,老师还要考考你们,给韵母戴上声调帽子,大家还会读吗?

  师板书:bā

  bā bǎ b?(学生自由试读)

  师:老师听出来啦,好多小朋友都会读,夸夸自己吧!

  (学生:夸 夸 夸,我真棒!)

  师:那位小朋友愿意到前面来读一读呢?(请小朋友到前面领读,其他学生跟读。)

  三、巩固练习

  1、送声母宝宝回家:

  声母b和我们成了好朋友,它出来很久了,想回家了。我们帮帮他,好吗?你们知道他的家在哪里吗?(再次和学生一起复习声母b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

  2、学生练习书写:

  请小朋友们拿出拼音课本,翻到第十页,完成下面的描一描,写一写。(注意b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3、师检查,指导。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b,学会了正确书写b,还学会了拼读b和单韵母交朋友拼成的音节。小朋友们都学得很认真,表现得很棒。老师非常高兴,下节课我们再见。

大班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认识时钟。

  2、能区分时针、分针,会看整点、半点。

  3、引导幼儿讲出幼儿园一天的生活。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准备

  1、时钟一个。

  2、道具卡片时钟7个。

  3、幼儿用书。

  4、教学PPT5页。

  教学过程

  1、小朋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2、小钟表非常的神气,到底多神气呢?我们先来听一段音乐(不放PPT中音乐:小闹钟,谢谢你|)

  3、歌词中唱到:谢谢你,小闹钟。为什么要谢谢小闹钟呢?

  4、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需要小闹钟?

  5、所以说:小闹钟是我们的大帮手。

  6、齐读:做个守时的好孩子。

  7、观察钟面上有什么(数字、长针、短针)。

  8、有哪些数字?(1、2、3、4、5、6、7、8、9、10、11、12)。

  9、钟面上有12个数字,有两个指针,两个指针都有自己的名字,短的叫时针,长的叫分针)。

  10、游戏:时针、分针赛跑(都从12开始,看谁跑的快)。

  11、得出结论:长针长,短针短,长针走得快,短针走得慢,长针走一圈,短针走一步。

  12、认识整点、半点。

  13、今天老师也带来了7个小钟面,请大家告诉我你是几点钟起床、刷牙、上学、做游戏、写作业、收拾书包、睡觉的(老师将指针指向幼儿所说的时间)。

  14、幼儿完成幼儿用书作息时间表。

  15、结束教学。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充分体现了纲要精神,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了“儿童在前,教师在后”的理念。

大班教案 篇7

  目的:1. 根据提供的'平衡台进行游戏,并且完成一定的任务。

  2. 发展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及集体的合作精神。

  3.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准备:平衡台、擦汗毛巾、各种辅助材料、球、网球过程:一、 幼儿与教师一同做准备活动。

  1.绕场跑(越过不同的障碍)。

  2.自己选择平衡台做各种动作。

  二、1.故事情节:夏天到了,西瓜也成熟了,可是瓜地周围是一条小河,我们要想办法把西瓜运出来2.进行一些准备练习:站立传西瓜(引导幼儿多种方法)、3.摆木桩进行游戏,开始运西瓜。(讲一些要求)4.加大难度运网球四.游戏评价。

  1. 表扬有突出表现的和能大胆尝试新方法的幼儿2. 鼓励全体幼儿要主动学会想办法克服困难。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5-19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04-11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的教案11-26

大班教案06-08

大班教案[精选]08-11

大班教案(精选)08-19

(经典)大班教案08-19

[经典]大班教案08-21

(精选)大班教案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