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10-25 09:26:33 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大全(9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教案大全(9篇)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用自身能想到的资料做一双与众不同的鞋子。

  教学目标

  1、欣赏并发解种资料制作的鞋子所具有的不同风格特征和民族特色。

  2、通过观察讨论,知道鞋子的外形特征与组成局部,学会用各种资料,使用各种方法设计制作一双有趣且有特色的鞋子。

  3、培养同学的造型能力,试尝各种不同资料的运用。

  重点难点

  重点:鞋子的设计

  难点:鞋子立体感的表示

  教具准备

  师生收集有特色的民族鞋或同学以前穿过的小鞋子,

  旧挂历纸、包装纸、各色布头、毛线、钮扣、剪子、胶、彩泥、彩笔、水彩、水粉等、

  教 学 过 程

  1、引导阶段

  欣赏教师带的来各种鞋子,引导同学通过“看”,“想”,“说”,了解不同造型的'鞋子的一起特点和组成局部。

  2、发展阶段

  以小组为单位,在欣赏与联想的基础上,对各种不同造型,不同资料的鞋子进行图形和色彩的分析,讨论。训练同学敏锐的造型感觉,采用大胆的表示形式,独立完成一双有趣的,用料独特的鞋子作品。

  a 以小组为单位,对各种不同资料的鞋子进行讨论,分析,提示同学仔细观察,大胆联想,找出根据各种资料制作鞋子,注重在质地,图形或色彩上发生不同效果。

  b 绘画制作鞋子时要注意鞋子的不同造型,制作效果的协调,鼓励同学制作出不同造型,不同资料的鞋子。鞋子不必全部具有具象的图形,可以根据同学各自不同的感受,通赤直觉进行大胆随意的创作。

  c 同学做作业时,教师可以根据同学不同的个性特点,由同学自由选择制作方法。使用彩色广告纸,彩泥里,可以利用其鲜艳,强烈的色彩感觉,突出表示鞋子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3、收拾整理

  督促同学收拾工具和资料,注意坚持教室卫生。

  4、教学拓展

  1、可以使用各种广告纸,旧画报,采用碎纸粘贴的形式,发生马塞克式的效果来制作鞋子的鞋底或鞋面。

  2、寻找各种不同颜色,图案的小布片,采用“剪”,“贴”,“缝”等方法,完成鞋子的创作。

  3、用折泥制作立体的鞋子造型,再用水粉颜料添加花纹,颜色。

  4、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完成一组鞋子的设计制作作品,并粘贴在废旧的纸板上,同时为版面确定主题,美化设计,进行展示,评比。

美术教案 篇2

  一、教材

  1、 本课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静物素描中最基础的知识,包括了静物组合的构图练

  习、物体塑造和画面整体感觉,是静物素描中不可缺少的课程。

  2、教学目标:

  理解掌握物体内部结构,提高抓形能力

  3、教学重点:

  理解物体内部结构

  4、教学难点:

  如何去表现物体的内部结构

  二、教法

  示范、启发、引导、讨论、欣赏、体验

  三、学法

  学生欣赏、讨论、实践体验

  四: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范画、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写生的作画工具的准备情况

  2、 复习旧知识

  什么是结构?怎样去找物体的结构(师生一起回忆旧知识)

  3、讲授新知识:

  在画前,首先要观察分析形体的结构特征

  内容有:

  ①、形体特点(物体是方的?圆的'?规则的?不规则的?)

  ②、高宽比例(单个物体高宽的比例、一组静物中各个静物之间的比例)

  ③、空间位置的比较(前后左右)

  ④、虚实比较(前实后虚、主实次虚)

  ⑤、形体的衔接关系、物体边缘线位置以及结构钱的隐现等等。

  作画步骤:(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

  步骤一:从长线分割画面空间,确定大体构图,运用描绘单个物体的基本形的方法,画出所有物体的基本形态。

  步骤二:从主体物开始,运用线条造型方法,画各物体的形、结构。用线要注意轻重、浓淡、宽窄的变化,主次关系。把物体各部位的透视开关画准确。

  步骤三:画出明暗交接线的位置,把背光部位和投影稍加渲染。

  步骤四:认真检查,整理画面的各种关系使之准确、协调,调整完善画面。

  学生练习,老师指导

美术教案 篇3

  单元名称:形状的游戏

  编者的话:找找、剪剪、拼拼、贴贴做张彩纸来画画,不涂颜色作品也会很漂亮。

  体验:在拼贴中感受类似色的和谐、对比色的强烈。

  欣赏:感受色纸上作品的美感,激发同学学习的欲望。

  活动一:

  寻找颜色类似的彩纸拼贴成底纸,在描画中体验色彩的和谐美。

  活动二:

  在用类似色拼贴的底纸上剪贴小块的互补色纸,感受色彩的和谐与对比。寻找身边的物品写生在拼贴的彩纸上,并用浅色的油画棒装饰,作品的色彩就更丰富了。

  拓展:同学能依据绘画的主题运用类似调和、对比调和拼贴底纸进行描画,并添涂色彩丰富画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拼贴中感知类似调和与对比调和,在描画中掌握先整体后局部的描绘方法。

  过程与方法:同学在小组协作中找到色彩相似的纸剪一剪、拼一拼,感受色彩的和谐与对比。尝试用水笔描画、写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提高同学的协作意识,感受画面色彩的整体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知类似色和互补色,剪出不同形状的彩纸拼贴组成和谐的底纸。

  难点:能在色纸上,先整体后局部的.描绘事物,运用线的疏密、添画粉色增加画面的色彩。

  教材分析:

  本课属造型要素单元的内容,同学对色彩的和谐一般不容易感知,但是已经了解了三原色,认识了三间色。借助游戏找一找类似的颜色容易激起同学对类似调和的感受,通过小组协作完成拼贴以此提高同学的合作意识,降低涂色的难度,提高同学学习的兴趣。在和谐的底纸上描画同学熟悉的内容,掌握先整体后局部的描画方法,运用线的疏密丰富画面的色彩,体验底纸色彩的和谐美。

  同学感知类似调和后,请同学找一找与类似调和的底纸相对比的色彩,尝试剪贴小块

  互补色拼贴在底纸上,体验色彩对比调和的美感。启发同学寻找自身身边的物品组成一组静

  物进行写生,并能用浅色油画棒装饰作品丰富画面的色彩层次。

  欣赏导入:

  1、 欣赏画家的作品感知作品整体的色调。运用多媒体放大作品的局部,发现作品中的类似色和对比色。

  2、 欣赏生活中的物品感知设计中色彩的和谐与对比。例如:超市的广告、网页、书包、铅笔盒等等。

  中间环节建议:

  1、 色彩游戏找一找类似色:同学分成四人一组,每组提供一种色彩相同的底纸和一叠彩色纸,

  要求同学找出和底纸相似或类似的色纸,比一比那组同学找到的色彩纸最多,并在讨论交流中认识类似色。

  2、 合作拼贴:每组选择四张和底纸类似的色纸,每个同学一张。教师示范随意的用一条直线分割彩纸,选择一块形状贴在底纸上。自身贴好后可和同组学员交换类似色纸,继续分割一次,选择适合的形状再贴在底纸上,丰富底纸的色彩。

  3、 尝试描画:通过多媒体演示,协助同学回忆先前描画过的事物,(例如:斑马、长颈鹿、交通工具、高高的楼房)尝试用单色水彩笔在有色纸上画自身熟悉的事物,并学会运用线的疏密表示画面的色彩层次,体验色彩的和谐美。

  4、 色彩游戏找对比色:四人一组,复习拼贴一张类似调和的底纸,纸找一找与底纸色彩相对比的色彩。,比一比那组找到的对比色最多。在讨论交流中认识对比色。选择一组自身喜欢的对比色用直线剪下一小块拼贴在底纸上,体验“万绿丛中一点红”似的对比调和。

  5、 组织静物画一画:寻找身边的物品(例如:书包和文具的组合,鞋的组合,瓶花,椅子的组合等等)每组布置一组静物,可以是单个物体、可以是大小有对比,有前后的两个物体,依据同学的自主布置进行写生练习。先用铅笔描画出写生物体的基本形,再用水笔直接在描画的基本形上边观察边描绘出物体的细节,掌握由整体到局部的描画方法。

  6、 涂色装饰:在描画好的作品上用油画棒皴画上白色,增强画面色彩的层次感。

  教学评价建议:

  1、 小组展示评价:每组的作业展示在同一版面内构成色彩统一的组画。欣赏各组的作品在讨论交流中感受蓝绿调的宁静美、红调的热烈跳跃、黄调的明朗等不同的感受。

  2、 对比欣赏:类似调和和对比调和的两组作品摆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欣赏、感受类似色的和谐、对比色的跳跃。

  3、 个别展示:开个小型的画展,同学能品评不同色调作品的美感,能介绍自身作品的设计意图。

  拓展建议:

  同学能依据自身的创作主题,主观能动的拼贴有色调的底纸。能依据色调的意境描绘对象,能用有油画棒皴画上浅色,丰富画面的色彩层次。

  教学准备建议:

  教具:多媒体、瓶花、展板。

  学具:彩纸、铅笔、水笔、油画棒

  背景资料:

  色彩调和: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有序、协调地组织在一起,使人的视觉和心里感到满足的色彩搭配。

  类似调和:包括同一调和近似调和两类,都追求色彩的共性,使色彩关系趋于统一和谐。

  对比调和:在强烈变化的同时,组成和谐统一的色彩。

  色彩的面积与调和:小面积地使用高纯度色彩可以使画面和谐、统一。

  色调:对象在特定光源和环境条件下的画面色彩相互对比相互影响形成多变统一的关系。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图形表现在农贸市场内的事物,大胆的想象添加构图,丰富画面。

  2.乐意用蜡笔和颜料作画,体验涂色的乐趣。

  【活动准备】

  水彩笔,纸,蜡笔,范例。

  【活动过程】

  1.激趣

  (1)师:“我们一起去逛了菜场对吗?今天呀菜场还是很热闹,有很多叔叔阿姨买菜卖菜,可忙了。你们还记得我们在农贸市场看到了什么了吗?有些什么人?什么东西?他们在干些什么?”

  (2)出示范例。

  师:看,这是老师在那里看到的`一些好吃的蔬菜,还有一张是看到叔叔阿姨们在卖菜的样子,那么你们看到了哪些有趣的事物呢?”

  (3)鼓励幼儿绘画不同的事物(蔬菜、水果、房屋、人物的场景等等)。

  (4)引导幼儿用各种图形组合,展开想象变化成物体形状。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评价作品

  (1)师:大家都来说说你的画里面都画了什么。

  (2)师:小朋友们将画贴到作品栏,可以请你的好朋友或你的爸爸妈妈来欣赏,告诉她们你们参观农贸市场看到的有趣的东西。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感悟黑白对比的美感。

  能力目标 能以线为主画一幅具有黑白对比效果的作品。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重点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及造型手法。

   掌握线条的粗细疏密排列,点线面合理安排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学准备 范画若干、粗细黑色或兰色水性笔、若干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范画导入,揭示课题

  1. 你们看,今天的绘画有什么特点呢?

  2. 你能总结它的表现风格吗?

  揭题:线描画 (板书) 学生欣赏。

  装饰风格和写实风格。

  三、新授线描画,感知学习线描画的绘画形式

  1.《鸭子》、《鱼》欣赏,你能感受线条的魅力吗?这些线条分别是怎么表现鸭子和鱼的纹样的呢?

  2.线条的种类:点(大点、小点);线条(点的延长);面(点的聚集和线条的增粗)……

  板书:多样

  3.感受作品中线条所产生的对比效果

  (1)《门神》《印第安人》对比,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板书:线条粗细疏密

  (2)《门神》《牛仔裤》对比,你能发现同样是线描作品,他们又有什么最明显的不同呢?

  (3)想一想,这些黑白作品在画面中有什么作用呢?

  板书:黑白对比

  4.欣赏感悟

  引导学生分析书本学生作品:

  哪幅画对你的启发最大呢?

  能不能谈谈你的感受呢?

  (可以和色彩画相比较) 小组探究,汇报

  线条的粗细不用;线条的疏密排列不用;线条的各种样式不同……

  黑白色块。

  小组讨论相互的感受,分析其线的.组织和黑白灰关系。

  四、学生实践

  1. 如此魅力的表现手法,你也先过来尝试一下吗,那你想画什么呢?

  2. 生活中的小物件,动物、植物、花卉、照片、风景、人物都是你绘画的主题呢!

  3.练习用线描述物体,力求表现物体的质感,讲究线的疏密粗细、黑白对比。

  作画步骤:

  (1) 构思

  (2) 起稿

  (3) 线描

  (4) 调整

  学生设计。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

  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美术教案 篇6

  《小泡泡和大石头》(油画棒)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大小、颜色不同的圆形来表现物体的轻重。(重点)

  2、能选用多种颜色大胆作画。(难点)

  3、在教师的引导下,巩固油画棒换色的常规。

  【活动准备】

  1、吹泡泡器一个,大的鹅卵石若干。

  2、每人一盒油画棒。

  3、幼儿用书:《小泡泡和大石头》。

  【活动过程】

  一、教师吹泡泡,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和动向。

  1、T:我们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泡泡是什么颜色的呢?(彩色的)吹出来的泡泡飞到哪里去了?(上面去了)

  2、教师小结:彩色泡泡圆圆的、轻轻地,一吹出来都往上面飞走了。

  二、引导幼儿观察鹅卵石。

  1、T:这是什么?石头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的?和泡泡比,哪个大?放在手上是什么感觉?石头能飞上天吗?为什么?

  2、小结石头的特点。

  三、教师示范画小泡泡和大石头。

  1、T:今天小泡泡和大石头想请我们来画个像。我们先动动脑筋,大石头可以画在纸的什么地方?用什么颜色来画?小泡泡画在纸的什么地方?用什么颜色来画?为什么?

  2、教师示范画。

  (1)出示油画棒,T:小蜡笔开始给泡泡画像了,小蜡笔,在上面,转呀转,这头那头手拉手,吹成一个小泡泡(小泡泡、红泡泡)你们还想吹什么颜色的泡泡呀?换个颜色来画的时候,用过的油画棒怎么办?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呢?哇,看!红泡泡和黄泡泡还会亲亲嘴呢!

  (2)请个小朋友来给大石头画像吧:小蜡笔,在下面,转呀转,这头那头手拉手,变成一个大石头。你还想变什么颜色的石头呀?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的颜色在画面上表现出物体的大小、轻重。

  五、欣赏作品。

  你喜欢哪一幅画像呀?为什么?

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学习纸偶的装饰方法。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5课 偶戏

  2、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的综合素质。

  3、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教学重点

  收集一些布袋偶戏的资料。

  教学难点

  偶戏道具的装饰方法。

  教学准备

  各种废旧材料、线绳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偶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偶戏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民间艺术瑰宝。偶戏的种类较为丰富,有提线偶、仗头偶、布袋偶和皮影等。偶戏的表演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5课 偶戏

  2、讨论交流

  课前我让同学们本地区的偶戏和偶戏的历史。下面请各小组把你收集的偶戏的资料

  互相交流一下。

  二、新课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5课 偶戏

  1、欣赏课文图片

  请同学们看书,和同学讨论课本上的偶戏这几幅图片都是什么偶戏?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发言。

  2、了解一些制作木偶的方法。

  师:看!有那么多的装饰方法,偶戏我们也来试一试吧,每个小组装饰一个小纸偶,组长作好分工,看哪个组能在五分钟之内装饰好并且拿到讲台上来。

  生:(按组装饰小纸偶。)

  师:噢,上来了那么多的小朋友。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你有更好的方法去装饰它吗?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环节说明及反思: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把自己探索得出的装饰方法和材料马上应用起来,并且通过学生的评价进一步探究纸偶装饰的一些要素,如:颜色的搭配、和谐、符合角色形象等等。更进一步地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同学们已分组编好了童话剧,还根据角色分工做好了初步的纸偶。现在,开始装饰我们的纸偶。注意要美观,要符合角色形象,做好的小组就可以表演童话剧了。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好。现在开始。

  生:(分工装饰小纸偶。)

  五、现在来看看我们的童话剧表演,好吗?你们除了看表演,还要观察纸偶是怎样装饰出来的。

  六、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装饰了我们的小纸偶,并进行了童话剧的表演。只要用心观察,我们还可以发现更多的装饰方法和材料。除了用纸偶表演童话剧,还可以用木偶、皮影、手袋布偶等表演童话剧,请大家欣赏它们的装饰。(放录象)

美术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纲要》在艺术教育活动中的培养目标明确规定培养幼儿喜欢艺术活动,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身边的色彩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大班幼儿除了兴趣外还产生了想尝试、研究色彩的欲望。一次在色彩活动中,小朋友问我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我为什么一看到蓝色就想到大海?我都想去大海了。基于孩子们这种奇妙的感觉,我参考教材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在颜色的海洋里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创作。

  活动目标:

  1、通过让幼儿感知颜色从而让幼儿发现色彩的奇妙魅力。

  2、根据色彩的变化创作出富于想象的作品。

  3、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范画多幅(成品、半成品)、各色水粉颜料、玻璃板、刮画纸、刮画笔、两个区域(一个压画区、一个添画区)

  活动重点:发现色彩变化,感知色彩魅力培养幼儿对美术兴趣。

  活动难点:

  用压画法和刮画法的巧妙结合能够创作出赋予想象的美术作品。

  活动过程:

  1、出示红色纸板,提问:这是什么颜色?你们看到红色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

  出示蓝色纸板,提问:这是什么颜色?你们看到蓝色的时候你又会想到什么?

  出示绿色纸板,提问:这是什么颜色?你们看到绿色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

  师说:色彩真是很奇妙,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不一样的感觉,让人想到许多美丽的画面。

  2、教师演示

  在一块玻璃板上倒上各种颜色,轻轻地搅拌使它们交织在一起,然后上面盖上一张纸,用手轻压纸面。(边做边讲解做法)

  师提问:各种颜色都是神奇的魔术师看看它们给大家变出了什么?

  轻轻的`掀开画纸请大家欣赏。

  师提问:色彩魔术师给大家画出的是什么呢?(教师启发幼儿回答,根据想象添画成具象的图形,并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3、出示准备的范画,请幼儿欣赏。

  这里是老师昨天压出的一幅画,看看它像什么,再添加点什么?并给范画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出示创作好的范画。(范画三幅以上)

  师:这些色彩真是太奇妙了,这种作画方法也非常有趣,大家想不想也来尝试呢!

  4、提出要求

  1)选择颜色时要注意卫生,不要弄到外边。

  2)将压好的画平端到添画区晾干,添画时要采用刮画的方法。

  5、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播放轻音乐)

  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能力稍差的幼儿给予帮助。

  6、(添画区)教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自己印出的图案,想象添画成漂亮的小作品,然后在丰富自己的画面。给自己的作品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7、总结、评析作品

  教师请小朋友介绍自己作品的名字(能力弱的幼儿大家帮助他起名字),然后请小朋友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作品,喜欢的理由。

  8、作品欣赏

  电视观看、欣赏抽象派的代表人物“梵高、毕加索”的代表作品。

  活动延伸:

  把幼儿的作品粘贴出来,布置成“色彩中的秘密”作品展。

  效果分析:

  本次教学活动,紧贴大纲、幼儿教材。充分的展现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形式新颖、语言简洁明了,又不失孩子们的童真、童趣,吸引幼儿,充分的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不足之处是在添画时工具笔太细了,幼儿刮画时不易表现,最好采用粗一点的刮画工具。

美术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在了解艺术家创作情感的基础上,欣赏风格多样的色彩静物画作品,认 识由艺术家主观加工而得到的不同色彩关系。

  ②讨论分析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冷暖对比等关系,大胆表达

  自己的色彩感受。

  2、过程与方法:

  选用合适的工具和材料,用画、贴、印等多种表现形

  式和方法,进行色彩静物画练习,并尝试大胆地创

  造和自我个性表现。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提高审美品位,增强美术素养及技能

  技巧能力,进一步培养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情感与色彩的关系;不同风格色彩关系的认识及练习

  教学难点:大胆地创造和自我个性表现

  学生利用课前时间参观上节课的作业展出。

  教师组织好纪律,稳定学生情绪,检查作画工具、材料的准备情况,并出示课题。

  1、师:请客观公平地揭下你认为效果最好的作业进行,然后把它贴在“优秀作业栏”中并在0~10分之间给打分。我们依次从高分到低分评出10个《最佳作业奖》,并给这10位获奖者当场颁发小奖品。

  评出10个《最佳作业奖》,并发给小奖品。

  2、师:让我们看看其他没有获奖的'作业,你能给作者一些好的修改建议吗?

  教师适时予以点评,学生情绪热烈,创作热情高涨。

  1、静物台布置。

  两组学生布置静物台,其余学生不时提出修改建议。教师予以指点,并帮助适当调整。

  2、作业布置。

  要求:选择下列中的一项完成作业,可以用画、印、贴等方式,工具与材料不限。

  ①参照静物台,画一幅有你独特风格的静物画。

  ②默画自己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组成一幅有个性的静物画。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的教案11-08

[经典]美术教案07-26

美术教案(精选)07-24

《美术》教案02-17

(经典)美术教案09-11

美术教案02-20

美术教案(经典)07-23

美术教案【经典】08-23

(精选)美术教案08-08

美术教案(精选)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