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10-25 08:18:23 教案 我要投稿

【优】美术教案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美术教案5篇

美术教案 篇1

  美术活动:阳光下的树林

  目标通过观察、摆放感知物体的远近关系,并能尝试用水粉表现阳光下的树林,初步积累写生经验,美术活动:阳光下的树林-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重点:表现阳光下的树林

  难点:理解近的物体清晰,远的物体模糊,能初步表现。

  准备:

  1.各种树模板(清晰和模糊两种)

  2.深绿、浅绿、黄色、橘黄、咖啡、黑色皱纸碎片

  过程:

  一.观察:感知各种树,初步感知物体远近关系。

  师:你们看见了哪些树?它们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二.摆放:理解远近关系。

  1.实物摆放BR P/P(1)师:这里有许多树,请你们来摆摆看,哪些放在前面,哪些放在后面,为什么?

  (2)幼儿分组摆放,教案《美术活动:阳光下的树林-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3)师总结:近的'树叶子清晰放在前面,远的树模糊放在后面。

  2.皱纸表现树

  (1)师:树有哪些颜色?(幼儿边回答,教师边出示皱纸。)这么多颜色呀,那么我们先用皱纸来试试看,做一幅阳光下的树林。

  (2)师生共同撒皱纸

  边撒边小结:近的树颜色对比强烈、笔触小,远的树颜色相近、笔触大。

  三.自由创作

  师:你想画哪些树?哪些在前,哪些在后?还有些什么?

  这些树可以用什么笔触来画?

  四.欣赏交流

  师:谁的树林最美?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了解礼物包装的作用。

  2、 通过折、剪、粘等技法,给礼物船上美丽的外套。

  3、 将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

  4、 让学生感受美化生活用品的乐趣。

  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 学生寻找身边的各种可利用的材料。

  2、 课前教师收集不同风格的礼物包装。

  (二)课堂教学

  1、 引导阶段

  让学生了解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日常礼品包装越来越重视;让礼品穿上美丽的外套,能使人们更加喜爱。

  礼品配上精美的包装,更显得礼品的珍贵、也更能表达主人的'一片心意和美好情感。

  礼品美化包装可以表达出送礼人自身的趣味、爱好以及色彩感和设计特色。

  2、 发展阶段

  例如:方形纸盒的包装。

  根据废旧盒子的大小裁剪与之相适应包装纸的大小,将盒子放在包装纸的正中央。

  用双面胶或胶水接合两边。

  抓住包装纸,沿着礼盒边缘,将有打折的部分往下折。左右部分的纸,也是沿着礼盒边缘往中间折入。

  将底部的纸对折,再粘上双面胶或胶水固定,注意折线须对准盒高的中线。

  用柔软的材料制作花束系在礼盒上。

  3、 教学拓展

  用其他材料进行包装设计与装饰。

美术教案 篇3

  一、设计背景:

  大班的小朋友对生活中常见的符号开始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在之前的教学活动中都有认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标志,懂得符号的实际意义,也体会到标志符号为生活带来了便利。

  基于此基础,我针对本班小朋友的认识水平,设计了《认识红绿灯》的安全活动,旨在让小朋友懂得看红绿灯的信号

  并遵守东绿灯的交通规则,提高幼儿交通安全意识。

  二、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绿灯,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通过参与情境游戏活动,理解红绿灯的'作用,进行安全教育。

  3、从小树立遵守社会公德的好品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红、黄、绿灯,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

  2、难点:理解红绿灯的作用,并在游戏中遵守红绿灯交通规则。

  四、活动准备:红、黄、绿灯图片,多媒体课件。

  五、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教师出示红、黄、绿三张图片,让小朋友猜猜你想到

  了什么?引出活动主题,跟着小不点一起来认识红绿灯。

  2、认识红绿灯,看视频课件提问题:

  (1)小不点他们来到了哪里?那么多车,要是撞上怎么办?

  (2)红绿灯是做什么的?

  (3)红绿灯是怎么指挥交通的?

  (4)看看小不点他们在路口又有什么发现?

  (5)你们知道什么是红绿灯和斑马线了么?

  3、教师小结:

  小朋友坐车或行走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要看红绿灯,绿灯可以走,红灯不能走,过街的时候要走斑马线,如果没有红绿灯的地方

  要两边看一看,没有车子才能过,要慢慢走,不能乱跑。爸爸妈妈在要牵着爸爸妈妈的手。

  4、学习儿歌《红绿灯》

  大马路,宽又宽,

  警察叔叔站中间,

  红灯亮,停一停,

  绿灯亮,往前行。

  5、游戏:红灯停、绿灯行。

  规则:老师当交通灯,一只手拿红灯,一只手拿绿灯。其他小朋友开着车子过“马路”时看红绿灯,绿灯往前开,红灯停下来,如违反罚停玩游戏一次。

  六、教师与小朋友一起总结活动中的表现。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经验,大胆表述妈妈的头发的基本特征。

  2、在表述的基础上,运用波浪线、直线、弧线,大胆创作妈妈的头发,表现妈妈头发的基本特征。

  3、在创作妈妈头发的过程中体验爱妈妈的情感。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重点:

  运用波浪线、直线、弧线,大胆创作妈妈的头发,表现妈妈头发的基本特征。

  活动准备:

  勾线笔、绘画纸、范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你喜欢你的妈妈吗?你觉得你的妈妈漂亮吗?你觉得她哪里漂亮?

  2、你妈妈的头发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的?

  3、师小结:你们妈妈的头发有的是长长的.直直的,有的是卷卷的,像海里的波浪一样,有的是弯弯的,像月亮一样,有的是短短的,每个妈妈的头发都很好看。

  二、观察范图。

  1、师:那你们想看看我妈妈的头发吗?(出示教师范图)

  2、师:我妈妈的头发是什么样子的?

  3、师:你想不想也来给你妈妈画张画?那你可以用哪些线条来画你妈妈的头发?

  4、师示范。

  5、请一个幼儿上来尝试。

  6、师小结:我们可以用直线来画妈妈的直直的头发,可以用弧线来画妈妈的弯弯的头发,也可以用波浪线来画妈妈的卷卷的头发。

  三、幼儿创作,师巡回指导。

  1、师:那我们也来给自己的妈妈画张画吧。要求:(1)大胆选择线条进行创作;(2)线条流畅、大胆;(3)画面干净。

  2、幼儿创作,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

  四、展示幼儿作品。

  1、展示幼儿作品,比比哪位妈妈的头发最漂亮,师:你最喜欢哪一位妈妈的头发,为什么?(重点引导幼儿从妈妈的头发去评价)

  活动反思:

  1、在导入环节,可以事先请幼儿带来妈妈的照片进行观察,便于幼儿更加直观的观察妈妈的头发,为一会的创作进行准备。

  2、在出示范图的时候,范图过于单一,可以准备多样性的范图。

  小百科:

  头发的颜色一般是由基因决定的,常见的有黑色、金黄色、棕色及红色等。当人类老化时,头发通常会变成银白色。由于种族和地区的不同,头发有乌黑、金黄、红褐、红棕、淡黄、灰白,甚至还有绿色和红色的。

美术教案 篇5

  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认识,表现夏天的基本特征。

  2、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感受选用颜色,表现夏天的特征。

  准备:幼儿观察了解夏天的特征、彩笔等

  过程:

  1、幼儿讨论:

  (1)你们看到的夏天是什么样子的?

  (2)人们在夏天里做些什么?

  (3)怎样才能凉快些?

  (4)用什么颜色可以表现夏天的炎热?

  (5)什么颜色看上去凉爽些?

  2、小组合作画。

  学会商量,分配各自画的内容及布局、颜色等。

  3、交流分享,幼儿根据自己的画面谈谈夏天的风景、对夏天的感受。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美丽的花手帕

  活动目标:

  1、掌握手工扎染、折纸、点颜色等技巧,初步了解色彩搭配的规则。

  2、培养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3、养成良好的作业行为和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故事《讲卫生的小猫咪》。

  2、8开、16开宣纸每人4~6张、调好的各色中国画颜料、旧报纸、扎染PPT、围兜及袖套每人一套。

  3、课前给幼儿观赏贵州苗族的各种蜡染制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听故事《讲卫生的'小猫咪》,小猫咪感冒了,又流鼻涕又打喷嚏,小猫咪讲卫生,赶紧到商店买来花手帕。

  提问:花手帕有什么作用?

  分析:这不只是一个美术活动,也是一个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品质的好机会。

  二、播放扎染PPT,欣赏并讨论

  引导幼儿说出商店里的花手帕都有哪些图案和颜色。(图案有圆形、长条型、蝴蝶型、波浪形……学会说五颜六色。)

  分析:孩子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培养了审美感,多变的图案和艳丽的色彩引发了如何制作这样美丽花手帕的兴趣。

  三、指导幼儿制作扎染作品

  1、戴好围兜和袖套,防止颜料弄脏衣服。

  2、将白色的宣纸进行多层折叠,注意对角和对边。

  3、将折好的宣纸不同的部分,放入装有颜料的小碗里点颜色。

  4、将点好颜色的宣纸放在报纸上打开晾干。

  5、提问:在给“小手帕”染色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分析:幼儿要掌握折纸和点颜色这两个主要步骤,因点颜色是新技巧,所以是这个活动的一个难点,首先要把颜色按照从浅到深的顺序进行排列,引导幼儿有秩序的选择;其次要把握一边折一边点颜色的技巧,并通过实践慢慢掌握颜色的用量。最后要注意因打湿的宣纸打开难度很大,所以这个步骤必须由老师来完成,以免损坏作品。

  四、幼儿自主探索如何做出漂亮的“花手帕”

  1、通过反复的实际操作能够知道,不同的折纸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图案,并能初步找到其中的规律,如对折后从折点再折成三角形染色会形成中心扩散的圆形图案等。

  2、通过反复的实际操作能意识到深色和浅色的搭配会更好看,从开始的自由选择颜色,到逐渐掌握深浅色的搭配。

  3、过少的染色会使宣纸原本白色的地方过多,没有那么好看,颜色过于混合也会降低作品的质量,而且过多的颜色带来的水分还会使得作品在打开的时候容易破损。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02-20

《美术》教案02-17

美术的教案11-08

[经典]美术教案07-26

美术教案(精选)07-24

美术教案【精选】07-30

美术教案[经典]07-29

[精选]美术教案07-28

(经典)美术教案07-28

美术教案(精选)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