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3-10-24 10:05:03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8篇(热门)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8篇(热门)

中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有部分孩子在被人注意时,会比较害羞不爱表现;反而在没有人注意的情况下,自己会舞弄几下。有些孩子非常爱表现自己,但在表现的同时又喜欢嘲笑别人。这个读本把轻盈妙曼的芭蕾舞和笨重的奶牛两个看是矛盾的元素联系起来,讲述了一个有趣而有意味的故事。农场里的'牛虽然被别人嘲笑,但它还是坚持练习,最后获得了成功。这个故事对孩子们来说非常具有教育意义。我一边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一边对下一个情节进行提问,让孩子们想象、猜测,进行到最后一个情节。阅读的重点是引导幼儿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猜测接下来发生的故事情节,让幼儿充分理解故事内容。通过这个故事知道做任何一件事情,只要你坚持努力去做,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活动目标:

  1、对画面内容感兴趣,体验坚持不懈取得成功的成就感。

  2、通过对画面内容的仔细观察,能大胆地表达出自己对图画的理解,尝试推测出故事情节。

  3、学习观察画面信息,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理解故事情节,知道牛的成功来自于坚持不懈。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对芭蕾舞有初步的认识。

  2、大书,芭蕾舞相关录像。

  活动过程:

  1、欣赏芭蕾舞视频,引发幼儿已有经验。

  (1)师:她们在做什么?这是什么舞蹈?仔细看一看,跳芭蕾舞的演员身材是什么样子的!

  (2)让幼儿尝试用脚尖跳一跳,引出教学活动。

  师:看来学跳芭蕾舞很困难哦,你们知道吗?有一头胖胖的奶牛要学跳芭蕾舞,你们觉得它能跳得好吗?为什么?

  2、阅读读本。

  (1)封面引导:

  A今天我们的大书里面,就有一个牛与芭蕾舞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B看看这个封面,想想这个故事主要讲的会是谁的事呢?你怎么看出来的?

  C教师小结:这本书的名字叫《跳芭蕾舞的牛》,再看看封面猜一猜,这个读本里可能会出现谁?会讲一个什么故事呢?

  (2)阅读第1页:

  A你看到了什么?谁能用一句完整地话来说一说?

  B牛在看什么电视?它看得怎么样?谁的眼睛最亮,告诉我,从什么地方能看出来它很喜欢芭蕾舞?(眼睛、动作、神态)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C教师小结:月亮出来了,星星也出来了,晚上了。可牛还在看芭蕾舞节目,它看得非常认真。看来这头牛真的特别喜欢芭蕾舞,那它这么喜欢芭蕾舞,难道他只是看看吗?接下来,它可能会怎么做呢?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主要情节,愿意用语言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

  2、知道有了本领应该去帮助别人,才会有更多的朋友。

  活动准备:

  课件

  重点难点:

  能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较合理的`想象。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名称,导入课题

  1、出示课题名称:小狐狸的变身法(朗读)问:什么是变身法呢?

  2、过渡:小狐狸学会了变身法,猜猜它可能会变什么呢?

  二、观看课件,讨论理解

  1、师:小狐狸学会了变身法以后,出去找朋友玩了,它想用变身法去捉弄小动物们。

  (1)小狐狸捉弄小兔 :小狐狸看到小兔,偷偷笑道“哈哈,让我用变身法来着捉弄一下它吧!”

  ①小狐狸会变什么来捉弄小兔呢?

  ②小兔上当时,小狐狸可能会说什么?

  ③小兔怎么啦?为什么会不高兴的呢?

  (2)小狐狸捉弄小狗:小兔生气地走啦,小狐狸又遇到了谁?

  ①这次它会变什么呢?

  ②小狗怎么啦?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狐狸会说什么?

  2、小兔和小狗和朋友们开心地在草地上游戏,都不理小狐狸了,小狐狸怎么样呢?

  3、看,发生了什么事?提示:小狐狸会来帮助它们吗?

  4、小狐狸变成了什么?小动物们会怎么说?怎么做?

  三、相互讨论,想象讲述

  1、讨论:

  (1)你们喜欢这只小狐狸吗?为什么?

  (2)如果不下雨,小狐狸会想什么办法和小兔、小狗重新做好朋友呢?

  2、想像讲述:如果你也有了变身法,你想做什么事情呢?

  3、小结: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有了本领,就要去帮助别人,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好朋友,才会更加快乐!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知道自己身边的一些动物也会伤人。

  2.让幼儿知道如火热避免受到动物的伤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并了解被动物伤及时应采取哪些急救措施。

  3.培养幼儿自我防范意识,不要随意逗弄小动物,初步了解动物的贡献,学会保护动物。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动物伤人图片、小动物图片、人与动物相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耳朵长,尾巴短,支持青菜不吃饭”小朋友们知道是什么吗?(可爱的兔子)答对了,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可爱的小动物们。

  二、活动展开。

  1、可爱的小动物:

  ①(先出示图片,询问: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啊?)哦,那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什么小动物啊?为什么喜欢它呢?

  ②那小朋友们家里养过什么小动物呢?你跟它是怎么相处的呢?

  ③小动物不但很可爱,还有很多作用,小朋友们知道小动物们能帮我们做什么吗?

  2、可爱动物也要防:

  ①小朋友们知道的可真多,下面我们来看一张图片(出示被狗咬伤小朋友的图片),你们看到他怎么了吗?(受伤了……)那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他是怎么受伤的啊?

  ②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过年了,小明的家里来了一只小狗。因为过年的时候啊,家里的人比较多,大家走来走去时,小明不小心踩到了小狗的尾巴,小狗叫了一声,小明看见了,就蹲下来想去摸一下它,结果被它啊呜一口咬到了手,于是啊,小明就只好去医院打针,然后缠上了绷带。

  ③现在小朋友们知道他是怎么受伤的了吗?再请小朋友们想一想,生活中,们还见到过或听到过哪些动物伤人的事呢?

  ④那为了不让动物伤害自己,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什么情况下动物会伤人,怎么避免?):不能逗弄正在吃东西的小动物;不能拉扯小动物的尾巴;跟小动物玩的时候不能弄疼它;遇见陌生的'狗、猫的时候,不要随意去接触它……

  ⑤接下来啊,老师给每一组的小朋友都发一张图片,请小朋友们来评一评,图片里的人这么做对不对?为什么?

  3、被动物伤害怎么办:

  ①那万一我们被小动物伤害了,我们该怎么办啊,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呢?

  ②嗯,小朋友们说的真好,老师来总结一下,万一我们被小动物伤害了啊,我们要赶紧去找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者老师,如果在外面,就要马上去找旁边的大人帮忙。

  三、活动小结。

  小动物很可爱,还会帮我们做很多事,是我们的好朋友,但是有时候也会伤害人们,我们不能去骚扰它们、欺负它们、伤害它们。以后小朋友们要爱护小动物,也要学会保护自己!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大小不同的纸折叠飞机,感受折纸的乐趣。

  2、学习将折好的飞机按大小排序。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事先折好的大小不同的飞机。

  2、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纸若干。

  3、折飞机步骤图。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折好的大、小纸飞机,让幼儿自由观看、玩耍,激发幼儿折飞机的愿望。

  2、幼儿自由探索折飞机的方法。

  (1) 教师出示折飞机的步骤图,引导幼儿自己看图解折飞机。

  (2) 教师重点向幼儿示范难折的部分,如:机翼的折法。

  (3) 幼儿再次看图解折飞机,教师巡回指导。

  (4)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才能折出大小不同的飞机?鼓励幼儿选择大小不同的纸进行折叠。

  3、教师鼓励幼儿将折好的飞机进行排序。

  (1) 引导幼儿自由排序,可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 可以多人合作一起进行排序。

  4、展示自己的作品。

  布置飞机展,互相欣赏同伴的飞机。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准备:

  1、课前熟悉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图形的"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做成铺路的石头。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若干4、背景?音乐、课件。

  活动过程:

  1、以情景导入捡石头,引起幼儿探索几何图形的兴趣。 (1)教师用神秘的语气告诉幼儿:小朋友,今天老师发现宝贝了,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宝贝?(随音乐进入场地)(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大家可以挑自己最喜欢的,?进行观察、探索交流。(发现他们的特征)"哇!有这么多五颜六色的石头,我们找出自己最喜欢石头玩一玩、看一看他们有什么特征。"(3)?游戏:按标记举"石头"?。

  小结:圆形,四周是圆滑的,没有棱角;正方形有4条边一样长,4个角一样大;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

  2、铺小路:试一试,摆一摆几何图形,感知几何图形的特征。 (1)?第一次铺小路: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几何图形的'铺法,并交流发现的秘密。

  "我们这里有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有一天我看见有个小朋友在上面骑自行车摔倒了,哭的可厉害了。为了不让大家再受伤我们用捡来的石头,来铺一条石头路,好吗?"教师提出要求:请你们把手中图形放进与你手中的图形相同的坑里,直到把坑全铺平!(边讲解边示范)幼儿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的镶嵌在相应形状的坑里?。

  (2)、第二次铺小路,探索感知几何图形的特征。

  问:为什么三角形要铺在三角形的坑里?圆形要铺在圆形的坑里?正方形要铺在正方形的坑里?(鼓励幼儿表达出探索过程发现的现象,感知并初步理解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特征。)?3、踩石头,继续巩固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3、小路铺好了,我们来玩踩石头的游戏吧。 教师介绍玩法:音乐一响,幼儿随音乐跳动起来,音乐一停就立即踩到自己喜欢的石头上,并说说踩到的是什么形状颜色的石头?。

  (1)游戏重复两到三次。

  (2)小结。

  4、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了解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在生活中的用途。 (1)在幼儿园里,我们的周围你发现什么东西的形状像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幼儿自由交流回答。)(2)其实生活中,还有好多东西的形状是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观看课件进一步了解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用途。)(3)布置任务:生活中还有好多不同形状的东西,咱们回家找一找,回来告诉老师好吗?

  5、延伸活动:带幼儿到户外继续寻找不同形状的东西。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感冒后身体很不舒服,懂得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了解基本的预防感冒的生活小常识,知道要配合医生看病才能好得快。

  3、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4、了解生病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学会预防生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1、了解近期幼儿的`健康状况,初步了解感冒时的感受。

  2、感冒的图片一组、预防感冒的图片一组

  活动过程:

  一、谈话:宝贝,你有没有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哪里都不舒服了?不舒服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表述及表演不舒服的样子)。宝贝,你有没有感冒不舒服的时候?请患感冒的幼儿说一说,再请幼儿相互交流一下感冒时身体有哪些不舒服。(幼儿自由讨论)

  二、小结:感冒时人很难受,会打喷嚏,流鼻涕,鼻子不通,喉咙干痛,头疼,咳嗽,有时还会发烧,严重时小朋友不能上幼儿园。

  三、了解感冒的原因及患病后的做法。

  1、通过出示感冒的挂图,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谈原因。图中的小朋友为什么会感冒?(着凉、被传染······)

  2、让幼儿说一说:感冒了应该怎么办?幼儿分组交流。

  让幼儿懂得患感冒后,应及时看医生,按时吃药,多喝开水,注意休息,配合医生的治疗、增加体育锻炼、及时穿脱衣服等等。

  四、出示预防感冒的图片,引导幼儿记住预防感冒的方法

  保持空气清新流通,知道根据天气的变化穿脱衣服,多喝开水,坚持参加体育锻炼,不用别人用过的餐具、毛巾等,感冒流行季节少去公共场所等。

  五、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天天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跟着音乐演唱歌曲《春雨沙沙》,并乐意用肢体动作表现春雨悄悄下的情景。

  2、感受春雨美好的景象。

  活动准备:

  幼儿感受过春雨、春雨的声音、ppt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激发兴趣。

  (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相互交流。)

  师:前几天啊,你们还记不记得我们在幼儿园里寻找了春天?那春天来了,我们身边都有哪些变化呀?(幼儿自由讲述:花开了/蝴蝶飞来了/发芽)师:(小结幼儿的话语)我们都发现春姑娘是悄悄来到我们身边,她让花儿都开放了、她把小蝴蝶都引来翩翩起舞,她让我们的小草们一个劲儿得从泥土里钻出来了,她让树枝上的枝条爆出了嫩嫩的绿芽…(师:春姑娘让我们穿上了花衣裳、漂亮的'裙子;春风吹在脸上真舒服呀。咦,还有谁也是春姑娘带来的?

  二、欣赏歌曲

  1、听春雨声

  师:你们听,猜猜看这是什么声音?(小雨、春雨)(引出春雨,并感受春雨的轻快;所以呀,我们唱"沙沙沙"的时候要轻声唱)师:春天到了,春雨也跟着春姑娘高兴地从天上落下来了,一会儿飘飘起舞、一会儿轻轻唱歌,都争着来到我们身边。

  师:那你们听到的春雨是什么声音的呀?

  2、完整欣赏

  师:那春雨落到那儿了?它们说了什么悄悄话呀?(落到了种子上,春雨说雨水好甜啊)(听清歌词,尝试用歌曲里的话来讲述)师:是嘛?春雨是在说…嘛?那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

  3、再次欣赏

  师:下了春雨后,种子就好像喝了水,很快就发芽就长大了,这时候种子心里怎样的?(引导幼儿表现活泼优美的情趣)

  三、学唱歌曲

  (学唱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师:咦,刚才啊,老师在唱的时候,我看到很多小朋友也已经在表演春雨落下来、种子发芽的样子啦。

  师:我们把这里当花园,喜欢当种子的小朋友快快到当中来。种子种下去,种子种下去。

  师:我们休息一会儿,再来听听春雨和种子是如何唱歌的。

  幼儿学唱歌曲数遍(引导幼儿用自然声演唱,表现歌曲的优美)演唱形式:

  (1)教师领唱幼儿用单音字哼唱旋律:啦啦啦……、教师和幼儿互相接唱、边做动作边唱

  (2)分组对唱歌曲(幼儿两两结伴,分别扮演春雨和种子)

  (3)老师与幼儿问答对唱的方式(老师扮春雨,唱:"春雨春雨沙沙沙,沙沙沙,种子种子在说话,在说话"。孩子扮种子,唱:"哎呀呀,雨水真甜,哎呀呀,我要发芽。")

  (4)幼儿自由分组进行对唱,随后请个别幼儿与集体对唱……尽可能多地为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让幼儿在不同的演唱过程中体验歌曲愉快的情绪,以及歌曲的节奏。

  师:刚刚啊老师看到xxx跟着歌曲啊情不自禁的摇摆了起来

  四、表现歌曲

  (边唱边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感受春雨的美好景象。)

  1、春雨是怎样跳舞的?(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现,好的动作大家一起学)

  2、幼儿完整进行歌表演。

  师:小朋友们自己想想动作,来扮演一下春雨和种子(引导幼儿表现出春雨的优美)

  3、幼儿有表情的表演。(个别幼儿表演+照相机拍下来欣赏)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红绿灯及部分其他交通标志的含义。

  2.理解、欣赏故事《三颗小星星》和儿歌《过马路》。

  3.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了解交通标志的含义

  活动准备:

  课件《三颗小星星》

  活动过程:

  一、故事欣赏

  1.故事欣赏。

  2. 教师:三颗星星各自都有什么本领?它们跑到地球上变成了什么?为什么三颗星星一离开,地球上就乱了套?

  3.教师:小朋友们在过马路时,看到红灯该怎么办?绿灯呢?

  二、互动游戏

  1.教师点击交通标志,请幼儿找找还有哪些交通标志。

  2. 教师分别点击各个交通标志,让幼儿说说它们的作用。

  3.教师点击游戏,请幼儿说说画面上的人们哪些地方做得不对,教师配合操作。

  三、欣赏儿歌

  1.教师:我们平时在过马路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我们用一首儿歌来总结吧!

  2.请幼儿欣赏儿歌。

  活动反思:

  活动与主题内容相吻合,贴近幼儿的生活,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抓住本质的东西。能把握幼儿的认知水平,关注幼儿的经验背景,以故事为载体帮助幼儿拓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变封闭式的提问为开放式,既发挥主导有留给孩子自主探索的空间。活动过程体现生活化、情景化、游戏化。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15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02-11

中班教案[精选]07-25

(经典)中班教案07-25

中班教案[经典]07-24

中班的教案04-06

(精选)中班教案09-25

(经典)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经典)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