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理想的风筝》 教案优秀

《理想的风筝》 教案优秀

时间:2023-10-18 07:34:48 教案 我要投稿

《理想的风筝》 教案优秀【推荐】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理想的风筝》 教案优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理想的风筝》 教案优秀【推荐】

《理想的风筝》 教案优秀1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春天,作者回忆了自己学生时代的一位年过五十的残疾老师,赞扬了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和蔼可亲,对生活无比热爱的精神,表现了作者对老师尊敬、爱戴之情。全文以第一人称叙述,采用倒叙的写法,触景生情,回忆了自己的亲眼所见。文章语言生动,饱含深情。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春天的景物和刘老师之间的关系。把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和同学讨论解决。

  3、体会文中流露出来的师生情,受到刘老师人格魅力的影响和熏陶,热爱生活、勇敢地面对生活。

  4、学习作者见物思人、列举事例、边叙边议的写作方法。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从作者含蓄的叙述中,体会文章表达的中心:热爱生活,顽强地面对生活。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手拿风筝,问,这是什么?(板书课题),说说你在放风筝时的心理感受。

  2、师导入:然而作者对风筝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他的心中风筝就是理想的象征。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教师出示提纲,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1、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找出文中具体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认真品读,联系全文,想想这些句子有何象征意义。

  3、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文中围绕刘老师讲了哪些事。

  4、标出文中令你感动的句子,说说自己为什么感动?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小组同学讨论、交流。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逐题反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一)检查生字

  (二)检查读通课文情况。

  (三)结合问题反馈,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思想。

  1、品读描绘春天景色的语段。

  2、读文,了解刘老师,受他人格魅力的影响和熏陶。

  3、谈谈你了解到关于刘老师的事后的心里感受。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总结全文,感情朗读课文。

  1、谈谈你学文后有何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谈。课文内容思想;文章的表达方法。)

  2、教师系统地小结。

  3、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为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上课 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和蔼可亲

  14、理想的风筝

  放风筝 热爱生活自强不息

《理想的风筝》 教案优秀2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刘老师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他热爱学生、顽强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

  3、培养学生品读词句,触摸人物内心的方法,培养学生词句解读的能力。

  教学准备:1重点句子的课件。2歌曲《又是一年三月三》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理想的风筝》。谁愿意把课文读一遍?

  2、课文写了刘老师哪几件事?

  (板书:谈腿疾 写板书 放风筝 )

  3、你能用文中的词语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刘老师吗?(板书:生命顽强 热爱生活)

  4、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老师的故事中,去感受刘老师的这些独特人格魅力吧。

  二、精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文中许多地方写得生动细腻,请大家仔细品读课文,找出你感受最深的词句读一读,画一画,并在旁边写出你的感受。读完后同位交流交流。

  2、指名交流。

  重点句子(1)教室里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心里都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a“泛”意思是冒出,透出。这里是说同学们心中不由自主产生对老师的同情,感到心酸,难受。学生的表现由笑声——酸涩——尊敬,衬托出老师的坚强乐观,风趣幽默与学生亲密无间。

  b你能通过你的朗读把学生这种复杂的心情表达出来吗?

  (2)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而他每转一次,就引起同学们一阵激动的心跳。

  a“年过半百”、“不知道”、体会到老师意志顽强,“激动”说明学生被老师感动,尊敬心疼老师,衬托了老师的高尚人格。

  b指导朗读。老师也被感动了,让我们一起通过动情的朗读记住这平凡而伟大的一幕吧。

  (3)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a“漾”在句子中指心中的快乐与甜蜜从脸上往外流溢,使人们看到一个乐观,富有活力,对生活充满追求自强不息的人物形象。

  b指导朗读。

  (4)有一次,他故意撒脱手,任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终于,他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线绳,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

  a从“笑着,叫着,蹦跳着”感受到刘老师不畏困难、乐观自信;忘我、欢快。

  多么感人的画面,身体的残疾则能阻挡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渴求?此时,你认为刘老师撒脱手是为了什么?他抓住的仅仅的线绳吗?他放飞的仅仅是普通的风筝吗?

  a现在你就是那挑战命运战胜了困难的刘老师,请你自信地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三、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a同学们品读得真切深刻,你们读懂了作者,读懂了刘老师。

  文中的刘老师放飞的是心情,送上的是快乐,留给学生的是灿烂的春天是追寻理想的信念。所以在作者心中“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中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粉笔字的手,放起一只又一只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幻想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蓝天上翱翔。”

  b让理想的风筝伴着希冀带着我们一起自由飞翔,飞上广阔的天空,领略生活的春光……

  c播放《又是一年三月三》课件

【《理想的风筝》 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理想的风筝》 教案优秀08-22

《理想的风筝》优秀教案10-14

《理想的风筝》教案04-04

理想的风筝教案10篇02-01

理想的风筝教案四篇01-23

理想的风筝教案4篇01-26

理想的风筝教案三篇01-26

理想的风筝教案五篇01-20

理想的风筝教案3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