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21 09:54:42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汇总6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汇总6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影子是怎样形成的,感知光与影子的关系。

  2、 体验影子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图画、手电筒、玩具、幻灯机。

  2、 将活动安排在有阳光的时间。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1、 通过故事,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胆小的咪咪》。请大家仔细听,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师;咦,谁在哭呀?教师出示毛绒玩具小猫佯装小猫在哭。讲述故事《胆小的咪咪》。今天上午,小猫咪咪正在草地上玩,它玩的可高兴了。突然,它发现身旁有一个黑黑的'东西。咦,这是什么呀?咪咪很奇怪,它赶紧向东跑跑,可黑黑的东西也向东跑跑,它又向西跑跑,可黑黑的东西也向西跑跑。这下,可把咪咪吓坏了,它急得大哭起来。妈妈,妈妈…

  2、 联系生活,请幼儿猜一猜黑黑的东西是什么?(影子)。那么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呢?

  二、 动画演示,探索影子形成。

  1、 实验

  (1) 打开幻灯机,将光投到墙上。墙上有什么?(光)

  (2) 教师用玩具狗挡住光线。墙上这黑黑的是什么?(影子)为什么会有影子?(幼儿自由回答)

  (3) 教师关掉幻灯机,(感知没有光,有物体,也不会产生影子。)墙上有影子吗?为什么?

  (4)教师总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就会 留下黑影,这个黑影就是影子。

  2、 看动画——深层理解影子的形成原因 演示课件:小猫咪咪是怎么挡住光线宝宝,在它身后形成影子的 。

  3、咪咪还在哭呀,让我们一起来告诉咪咪好不好?

  三、 激发创新,敢于想象。

  1、 小朋友知道了影子是怎么形成的,那么你们想不想看看自己的影子呀?请几名幼儿在幻灯机前看影子。幼儿自由动作(或伸手、或弯腰、或跳舞、或踢腿……) (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2、小朋友们闭上眼睛,看老师给你们变一个魔术。一只小鸟飞来了,飞呀飞。一只小羊走来了,咩咩咩。一只大灰狼走来了,啊呜啊呜,我要吃了你们。呯,猎人来了,大灰狼吓跑了,小羊跑了,小鸟也飞走了。(来时边说边做手影)

  3、发给幼儿手电筒,让幼儿自由分组合作做手影,互相猜一猜像什么。看谁做得更像。

  四、 户外游戏,乐于探索。

  1、影子多有趣呀,咱们到外面找一找自己的影子好不好?

  2、让幼儿仔细观察阳光下除了自己的影子,谁还能发现其他物体的影子。

  3、怎样才能把自己的影子藏起来呢?让别人找不到自己的影子?

  4、幼儿自由结组,每两人一组用粉笔在地上互相记录对方的影子,等两小时看看影子是否发生了变化,探索影子与太阳位置的关系。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分析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课文写的是英国有一对兄弟特别喜欢捉虫子玩,当他们得知达尔文要来时,临时拼凑了一只虫子想考考达尔文,结果被达尔文识破了,兄弟俩对达尔文更加尊敬了。课文重点写了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这个故事趣味性强,又贴近儿童心理和生活实际,学生喜欢读,从读中体会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和语言特色。二是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只有真正有学问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

  设计理念:紧密围绕三维目标,让学生在乐趣中认识生字,学习语文,简单的应用语文。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知生字能力,训练其表达能力以及培养朗读热情和语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自主积累词语,必须掌握的词语有:兄弟、捉虫、蜜糖、著名、长角须、粘成、标本、鬼脸、盖子、忍不住。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达尔文和兄弟俩的对话。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明白只有真正有学问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弄清楚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 难点是理解达尔文为什么称兄弟俩是“小叫虫”,以及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更尊敬了。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达乐文的有关资料

  本课我采用两课时进行教学:

  教学设计思路介绍

  第一课时,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读课题后对课题进行质疑,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将课文读通、读顺,并让他们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后根据教师提示,把课文分为三部分,理清文章的脉络。

  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解决“达尔文是怎样考科学家的”,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解决这部分内容主要分两步进行:首先让学生读第七自然段,了解兄弟俩为考达尔文而做的准备工作。然后指导学习8——17自然段,通过自由读、分角色读、表演读,让学生弄清楚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

  第一课时 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1、教师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第11课------孩子考科学家。

  (2)板书课题

  2、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或者说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生大胆质疑,畅所欲言) 教师梳理问题,加以板书。

  3、教师小结导入读文:我们班的孩子真会动脑筋提问题,现在就请大家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看能否从文中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思维从疑问始,读题质疑,以疑促思。激发学生读的欲望。)

  二、初读识字,读通课文

  1、教师示范读课文,引导感知故事中的人物。将不会读的生字加注拼音。

  2、分段指名读课文。读文中纠正字音,理解生词,学习每段出现的生字,大体了解段意。重点强调 钩与钓 忍 著与着 眨是翘舌音目字旁 多音字模和粘 ( 设计意图: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有层次性地、有目的性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自主识字。)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让学生大体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教师给提示,引导学生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每部分大体讲了什么,然后再次将文章主要内容进行完整概括。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循序渐进,培养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了解孩子考科学家的原因

  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孩子为什么要考科学家呢? 学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 汇报: 小兄弟俩很喜欢捉虫子玩

  (1)爸爸讲著名科学家达乐文的故事

  (2)兄弟俩对达乐文很感兴趣,想见达乐文,于是想考考达乐文工团是否真像爸爸说的那样有学问。

  2、出示句子,让学生品位作者是怎么把孩子的高兴心情写出来的,让学生仿写高兴心情的句子。

  (设计意图: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读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尽量不讲,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同时培养学生用语言情的能力)

  五、总结课堂,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

  1、教师总结:酷爱虫子的兄弟俩得知达乐文是个著名的科学家,懂得许多有关虫子的知识,于是,他们就盼望着见见达尔文,并且想考考达尔文。

  2、鼓励阅读与查找资料:兄弟俩接下来是怎么考达尔文的,结果呢?达尔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科学家呢?请同学们下课后继续去读课文,查资料。 (设计意图 :交流读后感受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让学生参与查找资料的同时也是学习的过程)

  六、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找资料,了解达尔文 (设计意图 :过恰当的'练习,积累语言文字,初步培养收集资料能力)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概括内容

  1、谁来介绍有关达尔问的资料?默读全文,想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情? (设计意图 梳理巩固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实现温故知新。)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兄弟俩考前的准备工作

  1、默读课文第二部分。考达尔文的?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第8~17自然段。 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兄弟俩表情的语名,引导体会并感情朗读 弟弟向哥哥挤挤眼睛,然后对达尔文说:“爷爷,前几天我们从树上抓到一只虫子,样子怪极了,可就是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 哥哥赶紧接着说:“真的,我们翻了好些书,也没有查出它的名字。” 兄弟俩可得意啦!心里说:达尔文爷爷让我们考住了。

  教师质疑:达尔文真的被考信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议一议: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适时点拨引导,理解叫虫的含义,突破难点 小组合作探究

  (1)组织学生小组内表演着部分内容。

  (2)再次有感情地分角色读课文第8——17自然段 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设计意图 在分角色朗读基础上的表演,目的是训练学生通过朗读来表现每个人物的内心,表现人物的特点,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四、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这对调皮而聪明的小兄弟一心想用一个拼凑而来的“怪虫“来考倒达尔文爷爷,然而就被博学多才的达尔文爷爷一眼识破,在这之后,他们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2、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把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收集一些昆虫的知识与同学们互相交流

  (设计意图: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学生再次朗读全文,会将自读时的感受、课堂学习的感受融为一体,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板书设计 11 孩子考科学家

  兄弟俩 拼凑虫子

  达尔文 识破小计 尊敬

科学教案 篇3

  引言:

  鞋,就是小朋友们现在脚下穿的东西,但是小朋友们知道吗?鞋子有很多秘密呢!通过本次大班教案让幼儿认识鞋的组成,认识鞋子最幸苦的地方。从小培养幼儿对生活中不同事物的观察与研究。

  活动目标:

  在体验活动中感知鞋底的摩擦力及其作用,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鞋底的秘密,通过设计鞋底,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律动“问候舞”及优美欢快的背景音乐,每个幼儿事先穿一双丝袜,布置“鞋子展览会”(各种大小、材料、形状、颜色、花纹的鞋子若干);摆放马蹄形座位,事先制作好的彩泥鞋底人手一个,辅助材料若干(牙签、小棒、吸管、锥子、木板、彩泥、豆子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比较鞋底,发现鞋底的秘密。

  1、教师带领幼儿在活动室门口:“多功能厅里正在举办‘鞋子展览会’,你们想去参观吗?”“请你看看、摸摸、比比,再和小朋友讨论一下,找找鞋底有什么秘密。”

  2、幼儿观察鞋底,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鼓励幼儿观察不同的.鞋底,引导发现鞋底是各种各样的。(材料、颜色、大小、形状、花纹等)

  3、提问:“你发现鞋底的秘密了吗?”“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小朋友?”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教师。

  4、了解各种鞋底的作用。

  提问:“叔叔阿姨为什么要设计、制作各种各样的鞋底,这些鞋底有什么作用?”

  请幼儿讨论、商量,教室巡回指导。

  请幼儿讲述。(保护、美观、方便、干净、防滑等作用)

  二、感知鞋底的摩擦力及其作用。

  1、引导幼儿感受丝袜很滑。

  1)教师:“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鞋底的秘密,还有小朋友说到了鞋底有花纹,那你知道花纹有什么作用吗?”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教师不作结论。

  2)教师:“要是鞋底没有花纹会怎样呢?让我们把鞋子脱掉,只穿丝袜跳段舞蹈好吗?”教师与幼儿跟着音乐跳舞。

  教师:“穿着丝袜跳舞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教师与幼儿第二次跟着音乐跳舞。

  3)幼儿回到椅子上,教师提问:“只穿丝袜跳舞的感觉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幼儿讲述。

  2、感知鞋底的秘密。

  1)教师:“让我们穿上鞋子也来跳段舞蹈,试试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请幼儿穿上两只鞋子跳舞。

  2)提问:“为什么穿上两只鞋子跳舞,两只脚都不那么滑了呢?”

  3)教师:鞋底有花纹,鞋底的花纹会增加鞋子和地面的摩擦力,起到防滑作用。

  三、设计防滑鞋底。

  1、提出要求:“让我们用灵巧的手指和各种辅助材料来设计一个防滑鞋底,比比谁的设计最与众不同?”

  2、幼儿利用各种材料,进行设计和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

  3、讲评活动。

  1)请先设计好的幼儿给客人老师或是小朋友欣赏,并讲述自己设计的理由。

  2)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设计,并讲述。

  四、延伸活动:

  1)引导幼儿了解减小摩擦的鞋底。

  教师出示溜冰鞋,引导幼儿观察,提问:“这是什么鞋子?”“溜冰鞋的鞋底有什么秘密?”“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你知道有什么鞋底是故意减小摩擦力,使它更滑?”,引导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讲述。

  2)请幼儿回家继续思考、寻找答案。

  鞋子的一家

  活动目的:

  让幼儿园知道鞋子是工人叔叔制成的,教育幼儿要爱护鞋子,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知道鞋子的种类及穿着季节,教幼儿认识正反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创造性思维。

  活动准备:

  事前给幼儿穿不同品种的鞋(皮鞋、布鞋、旅游鞋……);准备若干拖鞋、雨鞋、凉鞋、棉鞋;四副图画:冬景、夏景、春景、室内景;黑板一块,上面挂若干双挂错了的鞋子;录音。

  活动过程:

  1、老师说:"多漂亮的地毯呀,我们拖了鞋子上去踩踩吧。"大家席地而坐。

  2、“这里有些什么?”(许多鞋子)“教师的鞋子怎样?”(教师的鞋子大,小朋友的鞋子小。)“老师能不能穿小朋友的鞋?”请一个小朋友穿老师的鞋试试,“合不合适?”(大人穿大鞋,小孩穿小鞋,要穿合适的鞋。)

  3、“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样的鞋子?”逐一出示各种鞋:布鞋、皮鞋、水鞋、凉鞋等。让幼儿知道鞋子的种类,摸摸质地,知道穿着的季节。

  4、“请小朋友看图片,这是什么季节?”出示冬景图,“冬天我们穿什么鞋?”依次出示夏景、春景、室内景,请幼儿说出适合该图景穿的鞋子。

  5、“请小朋友找出你认为合适的鞋子摆在这几幅图画前,看谁找的对又快。”让幼儿自行分类,老师检查,找出几个有代表性的提问个别幼儿为何这样摆。

  6、出示黑板上挂的若干鞋子,“小朋友看这有许多鞋子,你们看看摆得对不对?”

  1)不是一双的(岔色)摆在一起,让幼儿纠正,使幼儿知道一双鞋应该是一模一样的。

  2)一双鞋摆反了,让幼儿摆正,知道鞋子要穿正,不能穿反。

  7、看看刚才小朋友摆得那些鞋子,摆得对不对(是否摆反)?去纠正。

  8、“请小朋友穿上鞋子走走。”老师故意穿反,或请两个小朋友故意岔开穿,并在小朋友面前走,让幼儿发现问题和指正。

  9、“我们穿着鞋子可以做什么?”

  10、我们的鞋子真好看,是工人叔叔阿姨制作出来的,我们要爱惜鞋子。

  活动结束

  “我们来跳一个鞋子舞吧。”

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量的水和相宜的温度。

  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相宜的温度。

  【教学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分组汇报实验中的.发现:

  预设:

  1、(我们的种子都发芽了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准备填实验记录)。

  2、我们的种子为什么沒发芽?(找岀原因填在实验报告里)

  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1、组长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填好表后,由组长负责收集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信息分类。

  2、分析实验信息: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

  (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

  (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预测一致吗?

  三、交流实验信息:

  1每组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向同学汇报,认真听取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和空气。

  四、种植绿豆芽:

  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猜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

  五、阅读并记录、

  1: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

  1、是温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

  2、是水分。一般需吸收相称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3、是充足的氧气。

科学教案 篇5

  科学概念

  综合运用观察矿物颜色和条痕、检测矿物硬度、观察矿物透明度和光泽、查找资料等方法,研究不知名的矿物,并写出特征卡片。

  过程与方法

  运用一些矿物光泽、硬度、条痕等方面的基本科学知识,并综合所学方法开展应用性观察研究鉴别身边的矿物,让孩子在认知水平、技能水平和情感水平等方面都有充分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活动中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发展对探究矿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能用所学方法与知识开展应用性观察并鉴别矿物。

  教学难点:能对观察的矿物进行鉴别。

  教学准备:放大镜、小刀、瓷砖、不知名的矿物(每组一份)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观察和描述岩石的一些方法,现在让我们来研究一块自己身边的矿物吧?

  二、探究过程

  1、它们是什么矿物

  ①研究矿物的方法

  A、说一说,你学习了哪些观察和描述岩石、矿物的'方法?

  B、学生交流汇报。(用观察矿物颜色和条痕、检测矿物硬度、观察矿物透明度和光泽等方法。)

  C、我们需要哪些工具帮助研究?(生:放大镜、小刀……)

  ②研究我们的矿物

  A、猜测:打开盒子,你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矿物?

  B、学生猜测

  C、要想知道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应该怎样做?(小组讨论)

  D、学生发表意见:借助工具观察;查找资料识别;收集矿物的特征等。

  E、投影图片,师介绍地质学家鉴别矿物的方法。

  F、运用前面所讲的方法研究矿物。

  G、交流汇报

  你发现了矿物有多少特点?

  你怎么去描述这些特征呢?

  小组活动:互相描述,评一评。

  ③为矿物做份“简历”。

  2、确定“身份”

  ①阅读单元资料库的《矿物特征卡》

  ②对照《矿物特征卡》鉴别它们分别属于什么矿物。说说我们是根据它们的哪些性质做出判断的?

  ③交流反馈

  3、猜猜它是“谁”

  请一学生描述矿物,其他人猜。

  4、举例说一说

  选择两种矿物或岩石,详细了解利用它们的不同特性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三、课外延伸

  做一个岩石展示盒

  你想做个怎么样的展示盒

  你打算怎么去做呢?

科学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用科学思维的方法开展调查,并对各种现象进行解释。

  (2)初步运用图画、图表、书面报告等形式,交流调查研究活动的方案和结果。

  (3)能初步运用实验方法,说明水污染的危害。

  2.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家乡水资源缺乏,及有限的水资源已被污染的情况。

  (2)知道水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鱼在污水中的表现,体验水污染对生命的危害。

  (2)通过查阅资料,感受水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人体健康所造成有破坏和影响。

  (3)经历考察家乡水的过程,积极提出保护水源,减少污染的建议。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准备学校附近一些水资源的图片资料。准备一些污水。

  2.学生准备:自带一些洗涤用品。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1.说说周围的水资源情况:

  (1)在你家或我们学校附近,你观察到的这些水资源,你对他们有什么了解?或者说你对这些水有想说些什么?

  (2)学生回答。

  2.提出研究性的`问题:

  (1)教师根据回答列出几个小专题:

  A.家乡水资源状况;

  B.污水对动物的影响;

  C.污水给工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

  D.水污染的原因。

  3.4人小组选择研究课题并制定研究计划:

  (1)根据以上的几个问题,选择一个,4人小组共同研究。要求先制定研究计划。

  4.外出考察: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外出考察并完成考察报告。

  5.整理阶段。

  课后把自己考察的情况,做认真的分析,可以查阅一些书籍等资料,结合自己的研究写出自己的研究性报告。报告中可以包括考察情况分析、各种建议等。

  6.完成后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各组将研究报告贴在班级黑板报中。

  (三)课后延伸:

  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考察项目,继续查阅有关资料,完善自己的研究报告。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精选]08-08

科学教案(精选)08-06

(精选)科学教案08-06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8-03

(精选)科学教案08-05

【经典】科学教案07-24

科学教案【经典】08-12

科学教案(精选)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