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18 10:02:32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科学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篇1

  一、主题活动由来

  幼儿来幼儿园一个月了,已经摆脱了分离焦虑期。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在幼儿园的表现,发现幼儿对自我意识有了萌芽的发展,已经意识到自身的主体意识的存在,能区分别人与自己,感知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为此,我们确立了主题,通过游戏等一些活动方式,促进幼儿认识自我,增强主动性,独立性。

  二、主题活动教育目标

  1、知道“我”就是自己,我有自己的名字、标记,又属于我的东西。我和别人不一样,能发现自己的好处与不足。

  2、认识自己的五官的名称,熟悉五官的.位置,初步了解功用简单的保护常识。

  3、自己有一双能干的小手,愿意自己解扣、绘画、表演。

  4、知道自己有一双小脚丫,会自己走路不用别人抱。

  5、在成人帮助下懂得讲卫生,会自己用勺吃饭。

  6、我不爱哭,会自己玩和小朋友老师一起玩的高兴。

  三、环境创设与利用

  教育资源

  1、 和幼儿一起创设主题墙上的内容

  2、 引导幼儿共同3、 布置墙面“可爱的小手”

  4、 展示幼儿用小手制作的作品

  5、 活动区创设:

  建筑区:引导幼儿用小手搭建,练习搭高、为龙、平铺。

  美工区:引导幼儿用半成品进行粘贴,填涂,撕折。

  益智区:通过一些教具培养幼儿动手操作

  娃娃家:通过一些道具培养幼儿自己做饭,合作有家的感觉

  周边资源

  1、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玩具

  2、亲子活动中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做泥造型

  家长资源

  1、 通过直通车。

  2、 让家长帮幼儿收集各种废旧材料。

  3、 为幼儿动手操作作准备。

  4、 家长配合老师与幼儿一起互动制作泥造型。

  5、 家长帮忙提供关于主题活动的材料。

  6、 如:幼儿穿小的衣服。

  7、 裤子。

  四、主要活动内容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地球上有许多地理现象的产生与地球运动密切相关,探究这些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和规律使我们学习地球运动的目的。本节课,我们要探究的`是地球上昼夜交替出现的原因和相关规律。

  讲授新课:

  一、用地球仪演示,并通过学生绘图,探究昼夜交替及晨昏线的判读

  师:大家看这个地球仪,当这束光照在地球仪上时,地球上有多大面积被照亮?(1/2)此时地球仪上一半被照亮,另一半处在黑夜中,地球仪中出现了昼夜现象,再拨动地球仪,地球仪上的各点就出现了昼夜交替。

  提问:那么,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昼夜和昼夜交替现象呢?

  回答:由于地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当太阳从一侧照射到地球上时,就产生了昼夜现象,当地球自转就产生了昼夜交替。

  师:我把大家刚才看到的地球上的某一瞬间的昼夜现象定格下来,这边是昼半球,这边是夜半球,他们之间还有个分界线。现在,大家从地球仪的侧面看地球上的昼夜分布状况,然后将它给绘出来。

  师:此时,我们看到A点出现在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上,它此时正看到日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A点会出现一次昼夜的交替。那么,在下一时刻,A?(白天)。那么B点呢?(和A一样)。AB所在的这条线上的各点在下一时刻都将进入白天,它叫晨线。地球上还存在一条昏线了。晨线和昏线共同构成一个经过地心的大圈,叫晨昏线,也叫晨昏圈。

  二、晨昏线特点

  三、晨昏线的判读

  活动:自己动手画二分日时的太阳光照图(侧视图和俯视图)

  课堂小结:主要学习了昼夜交替的产生和晨昏线的判读,大家要学会画图。

  教后反思:

  1、导入不够清晰,要有突破点,可以让学生说说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都和哪些因素有关,如地球、太阳等。

  2、条理不清,知识间的联系不紧密,每个因素和昼夜现象的关系不清晰。可以对每一因素进行逐次假设,如假设地球不自转,也不公转,再假设只公转不自转;最后只自转不公转。

  3、演示环节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动起来。

  4、重点不突出,在小节中要有体现

  5、内容可以少点,但要思路清晰。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

  2、能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大胆的想象,并应用类比推理对溶洞以及钟乳石等的形成进行推测。

  3、探究中能够与人合作、积极交流,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

  4、通过研究溶洞,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1)滴管、烧杯、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吸管、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石灰石、鹅卵石等。(2)收集一些溶洞图片资料,有条件的可以让学生课前参观当地的溶洞。

  2.教师准备:(1)有关溶洞的声像资料。(2)溶洞及钟乳石、石笋、石柱的成因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溶洞及其内部地貌特点。

  1、教师提供生动、丰富的声像资料,引导学生认识溶洞。

  2、深入仔细地观察并结合已有的经验,使学生认识溶洞内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石花,并充分描述其特点。

  二、研究溶洞的形成原因。

  介绍溶洞存在的地理位置。人们经过考察发现,溶洞大多位于石灰岩构成的山中。

  1、提出问题:溶洞大多位于石灰岩构成的山中,溶洞的形成与石灰岩有关吗?有什么关系?

  (1)学生分组讨论。

  (2)提出假设。

  2、指导学生做岩石腐蚀实验。

  (1)提出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

  (2)分组实验。

  (3)师生交流。①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什么现象?②你们从实验中发现了什么秘密?(石灰岩的岩石都能被盐酸腐蚀)

  3、利用类比推理分析溶洞的形成。

  三、研究钟乳石、石笋、石柱的成因。

  1、学生根据钟乳石的形态特点和溶洞的形成过程推想其成因,让学生充分讨论生并利用实验验证。

  问:当酸性水流经石灰岩表面或沿裂缝渗透到岩石后,流走的水中会增加什么物质?

  2、分组实验

  (1)用吸管往少量澄清的`石灰水里吹气,会发现什么现象?

  (2)继续往里面吹气,又会发现什么现象?

  (3)用酒精灯给再次变清的石灰水加热,直到水分蒸发,有什么现象发生?

  3、分组汇报并分析实验结果。

  4、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推想钟乳石的成因。

  5、播放钟乳石形成的课件,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钟乳石的形成过程。

  6、引导学生根据钟乳石的形成过程,推想石笋、石柱的成因。

  7、播放石笋、石柱的形成课件,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石笋、石柱的形成过程。

  四、拓展。

  1、大便器用久了,表面会形成一种难以除去的物质,你们有什么办法除去它吗?

  2、炊壶底部的水垢是怎样形成的?

科学教案 篇4

  过程:

  一、 自由探索

  1、风在哪里。带领幼儿摸摸、抓抓,体会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2、启发幼儿假设自己是风,教师鼓励他们想风一样地行动。

  二、引导发现

  1用眼睛找风,从参照物上感受风的存在(小草、衣服、树叶的摇动等)

  2用身体找风:如头发飘动起来,脸上的凉意。

  3用自己的耳朵找风:区别不同的风声。

  三、交流讨论

  1、想一想、躲一躲:什么地方吹不到风。如:躲在大纸箱里等。

  2、我们喜欢什么样的风,害怕什么样的风?为什么?

  目标:

  1、 幼儿能够有兴趣的'通过不同形式和方法来观察风。

  2、结合生活经验表现不同的风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景。

  准备:

  羽毛、树叶、纸、石头、磁块、小木棒、金属勺、记录纸、笔。

  扇子、吹风机、电风扇等。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体验数学活动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理解减法应用题中总数与部分数的关系。

  3.引导幼儿回顾生活情景,仿编:"求剩下"的减法应用题。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熟悉超市环境,熟悉10以内的分解。

  2.游戏经验:会玩"马兰开花"3.环境准备:超市场景(内有5个陀螺,7个桔子,5个苹果),情景表演,笔,图片。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马兰开花

  2.集体活动

  (1)请幼儿一起说一说超市里有什么物品?分别有几样?

  (2)观看情景表演:超市里有5个陀螺,有一个"顾客"过来,对售货员说:您好!我要买2个陀螺。售货员给他2个陀螺说:"给你,欢迎您下次再来!

  (3)教师提问:超市刚才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我们要把超市发生的这件事情编成一道减法应用题。

  听教师完整示范讲述"减法应用题"

  (4)观看情景表演:超市里有7个桔子,有一个"顾客"过来,对售货员说:您好!我要买4个桔子。售货员给他4个桔子说:"给你,欢迎您下次再来!

  (5)教师提问:超市里刚才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6)谁能根据这件事情再来编一道应用题呢?这个应用题可以怎么写算式?

  (7)观看情景表演:情景表演。超市里有5个苹果,有一个"顾客"过来,对售货员说:您好!我要买3苹果。售货员给他3个苹果说:"给你,欢迎您下次再来!

  (8)教师提问:"超市里刚才发生了一件买苹果的'事情,谁能根据这件事情再来编一道应用题呢?这个应用题可以怎么写算式?"小结:孩子们,我们发现在三道应用题中每次都问了一个什么问题?只要我们应用题里问还剩几个,那这个题就是减法应用题。

  (9)请幼儿讲述算式中哪个是总数?哪个是部分数?理解算式与应用题的对应关系。

  探索发现:

  1.课件游戏(幼儿用书p11,请幼儿看图,理解题意,仿编应用题,照着写减法算式。)

  2.请幼儿根据图意编应用题。

  3.请幼儿根据算式编应用题。

  延伸活动:

  在活动区摆放一些减法算式卡,让幼儿自由进行游戏。

科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圆圆的物体能滚动。

  2、激发幼儿对滚动现象的好奇心。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初步的感知滚动现象。

  课前准备:

  1、塑料球、冲气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塑料玩具若干(每人一份);记录纸每人一张(上画有没轮子的汽车);集体记录纸两张。

  2、情景表演的幼儿一名(大班);没有轮子的汽车一辆。

  课时安排:四课时。

  教学过程:

  1、情景表演,引出问题

  C(大班):呜呜呜""""",我的汽车"""T:小朋友,你怎么了?C:(大班)我的汽车的轮子不见了,汽车不能玩了,小朋友,你们帮帮我,什么东西可以象轮子那样滚动呢?T: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东西可以滚动吗?C:气球可以滚动!C:铃鼓可以滚动,圆形的东西可以滚动。C:老师,地球也可以滚动的,还有口杯也可以滚动。C:奶瓶也能滚动,还有喇叭…………

  2、幼儿设想,老师做集体记录

  C(大班):老师老师,你看,我找到了这么多的东西,它们能不能滚动呢?T:这个?我得试试才知道。小朋友,我们一起想想这些东西谁谁能滚动C:圆形的东西可以滚动的,三角形就不行。C: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好象也可以滚动的。C:圆形的'就可以滚动。T:我们一样一样的来想,然后老师把你们的想法记录下来,好吗?如果认为圆形能滚动的小朋友就站到曾老师这边,认为不能滚动就站到马老师那边。(幼儿选择后)咱们来数数曾老师这边有几个人?马老师那边又有几个?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选择同上。

  3、幼儿分组实验,验证想法

  T:每个小朋友说的都不一样,那咱们试试,看看到底谁能滚动,好吗?幼儿实验,操作C:你看,圆形的可以滚动吧。C:正方形也可以啊!(这个小朋友在用手不停的翻动着正方形,他就认为这是正方形在滚动)C:老师,你看,我的三角形也能滚动(他用一只手指轻轻压住三角形的一角,然后用另一只手来弹三角形,三角形就能移动)

  4、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

  T:你们刚才都试了,谁能滚动啊?那好,咱们把能滚动的形状画到汽车上,给它当轮子,好不好?

  5、交流,讨论幼儿交流,再请每个孩子都上台讲述自己的发现。

  T:刚才你实验的时候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也告诉你旁边的小朋友。老师也想听听你们的实验,谁愿意来告诉老师?C:我发现圆形的东西可以滚动,是这样的(他用两只手在胸前不停的上下前后交替画圈,象开火车那样)C:我看到圆形的东西能滚动,能做汽车轮子,让汽车动起来,爸爸就可以带我上幼儿园了。

  活动延伸:

  有趣的圆形

  让幼儿回家去寻找圆形的物体,并试试看,它们能不能滚动呢?课后随想在这次实验活动中,孩子的主动性很高,很乐意去探索。语言表达又有了进步。但是,活动结束后,我自己觉得在这次活动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这次活动用的是汽车贯穿整个活动,可是,好象对孩子的暗示行比较大,因为在孩子的生活经验里汽车的轮子就是圆形的;还有就是,可能滚动这个现象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他们在活动中总是容易把滚动和移动的现象混为一谈,可是如果解释,我也感觉到不知道改怎样去向小班的孩子解释这个问题。

科学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 知道身体会弯是关节的作用。

  2. 会用关节弯曲肢体,进行造型,体验身体造型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 一个关节娃娃。

  2. 三张大蛇图片。

  三.活动过程:

  1. 出示大蛇图片,导入主题。

  ——出示图片1. 师:今天我们请来了个小客人,它就是大蛇弯弯。

  ——出示图片2,3。 师:大蛇弯弯很喜欢跳弯弯舞,它先是弯成这样(出示图片2),后来又弯成这样(出示图片3),它玩的可开心了。

  2. 初步体验弯曲的.乐趣。

  ——和老师一起弯曲。师:大蛇弯弯会弯曲,那我们小朋友会不会弯曲?大家和老师一起弯曲好吗?

  3. 知道身体弯曲时关节的作用。

  ——提问,出示关节娃娃引发幼儿兴趣。师:刚才,我们是用身体的哪里弯的?

  ——出示关节娃娃,引导幼儿观察。师:老师这里还有个小客人,他叫关节娃娃。他和我说,想和我们一起玩,你们愿不愿意啊?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关节娃娃为什么会弯曲吗?(引导幼儿说出关节)

  4. 幼儿一起体验弯的乐趣。

  ——请幼儿上来弯曲,请下面幼儿想象像什么,弯曲了哪里。

  ——请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跳弯弯舞。

  5. 活动结束

  ——以弯弯舞结束。

  6.活动延伸:回去可以表演给爸爸妈妈看弯弯舞。

科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过程与方法:

  自制建议风向标和小风旗。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

  【教学难点】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制作小风旗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你们觉得风是什么?能听到,看到风吗?能用能想到的描述风的词语来描述风吗?

  二、探究内容:

  (一)风向和风向标

  1、出示风向图,简单介绍

  简单介绍,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2、你能通过风水动旗面的情况来辨别风向吗?简单练习。

  小结: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3、制作风向标,并测量风向

  (1)出示自制风向标。介绍制作方法

  (2)小组讨论:风向标的使用方法

  (3)问:我们如何将风向结果添加到当天的天气日历上呢?

  (4)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和测量风向?

  (二)风速和风速等级

  1、问:风向可以用风向标进行测量,那么风速也可以测量吗?

  2、介绍科学家利用风速仪测量风速,熟悉“蒲福风力等级”表。我们制作小风旗来测量。

  3、分组制作小风旗,研究使用方法

  (三)实地观察

  1、测量风向和风速

  2、记录到天气日历中

科学教案 篇9

  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

  第一课 无处不在的物质变化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

  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类。 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教学难点】:间接感受抽象物质的存在性以及物质的变化。

  【教学准备】:

  师:塑料袋、易拉罐、水结冰图片 生:蜡烛、火柴、铁绣钉、纸 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理解世界是物质构成的

  1、切身环境导入:观察我们的周围,由哪些物质构成了我们的教室?

  2、学生自由发言,(预计大多为可视性的具体物体)教师指出: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物体都可以叫做物质。

  3、深入探讨:我们的教室其实不仅存在这些可以看的见摸的着的物质,还有我们不能直接感触到的空气、火、声音、电、光,它们是物质么?

  4、建议作出讨论,要求学生列出证据和理由。

  5、教师介入抽象物质的界定:对学生见解适当点评,必要情况下以空气做示例,塑料袋实验证明。引申教室以外的世界物质构成。

  6、小结:无论是实际存在的物质还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感触的到的物质,都说明了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二、过渡物质在变化:

  以教室为例,教室里同学们所列举的物质都是一成不变,没有任何变化的么? 学生会列举许多变化,教师给予肯定。

  1、师引入演示:在我们的教室里还有老师带来的两种物质——易拉罐和水结冰的图片。

  讨论:捏扁易拉罐和水结冰也同样是物质发生了变化,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呢?(物质本身没有变,形状改变,变化速度不同) 我们生活里还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2、分组实验发现:实验盒里有火柴和铁钉,它们会发生变化么?它们的变化又会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实验讨论:火柴燃烧过以后变成了什么物质?和之前一样么?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么?(除变化速度不同以外,都产生了新的物质) 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么?

  3、比较前后两种实验:这两组实验有什么相同和异同点? (前者没有产生新的物体,后者产生新的物体)

  三、让物质发生变化:

  1、在教师提供的铁丝、热水、纸张、蜡烛、火柴中,它们都会产生在怎样的变化呢?(学生的思维面不会停留在课本展示的变化中,要求学生作出适当合理的解释,教师适当补充,尤其是蜡烛的燃烧)

  2、各种变化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重点在自然产生的变化和人为产生的变化、变化速度的快慢、是否产生新的物质)

  3、过渡引申:我们说的是我们现有的物质,对于岩石、房屋、马路在变化么?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么?说出你的依据。

  四、总结:

  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有些变化只是改变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就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下节课接着研究。

  第三课时和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2、学习实验设计、进行实验验证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

  教学准备:玻璃杯、蜡块、生锈的铁钉和无锈的铁钉。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

  由主题人物在厨房中发现在各种现象,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到处都存在着物质的变化,引出“物质的变化是不是产生新物质”的问题,并板书课题《无处不在的物质变化》。

  二、新授

  (一)活动一:寻找身边的物质变化。

  1、让学生观察煎蛋、燃放烟花、盐溶于水、和面、冰雪融化、铁制品生锈这些

  日常生活中时常能见下马看花变化现象。

  2、学生试描述这些变化前后及过程的现象。

  (二)活动二:冰的融化。

  1、回顾以前(四年级上学期)做过的蜡块加热的实验。

  2、使用玻璃杯进行实验,观察冰融化成水的现象及做好记录,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3、比较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与蜡块受热过程。

  4、比较讨论后,学生容易得出冰融化和蜡块融化都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

  5、讨论:P5页的现象。

  (三)活动三:铁锈还是铁吗?

  1、引导学生观察生锈的铁钉和无锈的铁钉,并作记录。

  2、用小刀削下铁钉表面的铁锈,然后用砂纸打磨铁钉,即得铁锈和铁。 3、用磁铁靠近铁锈,进行观察。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可以知道磁铁能吸引铁,若铁锈不被磁铁所吸引,自然就得到了“铁锈还是不是铁”的答案。

  3、活动延伸和应用:生活中还有没有类似铁生锈这样的变化呢?并与活动二作比较。

  (四)活动四:研究蜡烛燃烧过程的变化。

  步骤1:点燃蜡烛,将一只手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稍停一会儿,观察现象。

  步骤2:将少量石灰水加入另一烧杯中,用石灰水将烧杯壁湿润,倒出多余的石灰水。

  步骤3、将用石灰水湿润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稍停一会,观察现象。 通过实验学生会发现蜡烛燃烧后会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五)活动五:给物质变化分类。

  1、出示书本的五种物质变化过程情况。

  2、学生进行讨论,从而作出判断。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科学教案07-20

【经典】科学教案07-24

(经典)科学教案07-30

[经典]科学教案07-30

科学教案【精选】07-25

科学教案【经典】08-12

科学教案[精选]08-08

科学教案(经典)08-23

[精选]科学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