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21 07:30:37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精选4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精选4篇】

科学教案 篇1

  设计背景

  通过野外孩子对小草的认识和感受,引导孩子热爱小草,喜欢小草以至于学习小草顽强的生命力,鼓励幼儿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坚强勇敢。

  活动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探索发现各种各样的小草,注意野草和植物草的不同,知道爱护草坪。

  知识目标:丰富有关小草的知识,了解小草的生长于变化情况。

  能力目标:初步理解小草与人类,动植物及环境的生态关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草,培养爱护小草的良好行为。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学习小草的精神:顽强的生命力,百折不挠。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活动前老师带幼儿到野外寻找各种各样的'小草,让幼儿摸摸柔软的叶子,闻闻小草的清香,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感受春的气息。

  物质准备:

  1、找一处野草较多的地方。

  2、收集有关小草和人类、动物、环境的图片。

  3、画笔,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导入:出示图片,让小朋友们说一说图片上都有什么。

  二、基本环节:

  (一).户外观察

  今天我们一起去找小草,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大家。

  (幼儿分散观察,教师个别指导。)

  (二).经验分享

  1、小草是什么颜色的?气味如何?

  2、小草是怎么长出来的?

  3、你认识那些草?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

  (三).引导思考

  1、这么多的草是从哪里长出来的呢?是它们自己长出来的,还是人们种的?

  2、草坪里的草和野草有什么不同?

  3、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草坪?

  三、结束环节:

  这节课我们观察了小草,大家都很喜欢小草,说说这是为什么?

  (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等)想一想大地上如果没有一棵草会是什么样子。

  三、活动延伸:

  绘画练习,指导幼儿拿起小画笔,按《幼儿操作材料》中的要求,为城市、草原增添绿色。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吃跳跳糖的感受,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2、尝试各种跳法,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跳跳糖一包,轻快的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品尝跳跳糖并交流吃跳跳糖的感受

  (老师扮演围裙妈妈)

  (1)“今天围裙妈妈给宝宝们带来了一样非常好吃的东西,猜猜看是什么呢?(老师故作神秘地告诉幼儿,让幼儿充满好奇心,调动气氛)

  (2)“哈,是跳跳糖啊,今天跳跳糖要和宝宝们做游戏呢,你们想尝尝跳跳糖的味道吗?”

  (3)品尝跳跳糖

  问:跳跳糖是什么味道的?跳跳糖含在嘴巴里会发出什么声音吗?感觉怎样?

  (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会跳舞等)

  二、用肢体动作表现吃跳跳糖的感受

  (1)我们也来当当跳跳糖吧,想一想刚才跳跳糖在嘴巴里是怎样跳舞的?

  (2)我们大家一起来跳一跳吧

  教师示范个别动作,引导幼儿大胆地跳起来

  (3)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法跳起来,请个别好的宝宝上前示范,其他幼儿可以模仿跳

  (4)鼓励幼儿创新不一样的跳法“谁还会不一样地跳?谁来试一试?”

  三、休息并对幼儿的活动情况做初步的点评

  跳跳糖跳累了,让我们大家一起休息一下吧。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膨胀的现象,初步了解物体膨胀条件。

  2.能够记录物体膨胀前后的变化。

  3.萌发对物体膨胀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经验准备:

  喝茶的经验。

  材料准备:

  普洱茶叶及装茶叶的小盘子,开水一壶,透明茶杯

  记录单(每个幼儿一张)

  干木耳,菊花,紫菜,粉丝

  活动过程:

  一、观察导入

  1、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去做客,你们的老师为我泡好了茶水。喝茶的时候,我发现茶叶有神奇的变化,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分享茶叶的秘密吧!

  2、幼儿通过看看、摸摸、闻闻比较干茶叶、湿茶叶的不同。

  干茶叶泡进水中,体积慢慢变大了,我们把这种现象就叫做膨胀。

  二、探索茶叶膨胀的原因

  1.小实验:为每个小组泡茶,幼儿观察茶叶的变化

  2.教师小结:因为茶叶在制作过程中通过蒸炒烘焙晾等工艺将叶子中的水分都排掉了为了美观又做成不同的形状,热水冲泡后茶叶吸收水分自然就舒展了。象泡茶这样,把干的物品放进水里,体积慢慢变大,这种现象叫吸水膨涨。

  三、探索其他吸水膨胀的物体,并动手记录。

  1.讨论:生活中像茶叶这样吸水会膨胀的`食物还有哪些呢?

  2.出示实物(黑木耳、银耳、紫菜、粉丝、方便面)

  3.分组动手操作,并记录

  4.展示分享观察结果

  四、感知物体遇热膨胀的现象

  1.出示一个瘪的乒乓球,请幼儿想一想怎样才能让它恢复。

  小结:瘪的乒乓球,受热发生了膨胀。物体随着温度的升高,体积慢慢变大了,这种现象叫做遇热膨胀。

  五、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一起发现了生活中许多吸水膨胀和遇热膨胀的现象,接下来我们再去找找还有哪些东西也会出现膨胀的现象。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种子的特殊传播方式。

  2.积极参与探索种子传播方式的活动。

  3.乐意与同伴共同讨论、分享自己所了解的知识。

  活动准备:幼儿事先收集了许多种子并在自然角中进行了展览;各种实物:苍耳、凤仙花、蒲公英等;种子传播的课件。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师:我们已经收集了一些种子和关于种子的资料。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2)幼儿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带来的种子或关于种子的资料。

  (3)师:种子有什么用?

  小结:种子具有繁殖作用,果实里的种子种到地里,就会长出新的植物。

  (1)出示农民播种的图片,讨论。

  (2)师:小朋友,我们吃的菜和米饭扥等食物是农民伯伯播种种植的。野外的植物又靠谁来播种呢?

  (3)幼儿讨论,论述自己的猜测。

  2.了解种子的传播途径。

  (1)阅读幼儿用书p10页,请幼儿猜猜小狗、风、水、小鸟和植物有什么关系。

  小结:我们已经知道有些种子是靠动物进行传播,如苍耳子,此外种子还有三种传播方式,分别是:风传播、动物传播、水传播和弹射传播。

  (1)教师逐一介绍种子的四种传播途径。

  (2)请幼儿看幼儿用书p10页,说说小狗、风、水、小鸟分别传播了哪种植物的种子。

  小结:水传播来荷花的种子,风传播了蒲公英的种子,小鸟传播了樱桃的种子,小狗传播了苍耳子的种子。

  3.了解种子形态和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

  (1)师:小朋友,荷花生长在哪里?樱桃有生长在哪里?

  (2)师:原来荷花用水传播种子师因为荷花生长在水里,小鸟喜欢吃樱桃,吃剩的樱桃核吐在地上。所以这些植物的'传播是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关系。

  (3)师:为什么蒲公英的种子会随着风儿去旅行呢?为什么苍耳子会将动物当“马”骑?

  小结:因为蒲公英的种子长得很轻,并且有绒毛,像一把降落伞,可以借助风力传播。苍耳子身上有倒勾,可以勾起动物的毛,让动物带着它到处跑。还有豆荚这类植物,是因为它们的壳成熟后会自己爆开,种子自己落到地上。

  活动延伸

  1.图书区投放一些关于种子传播的绘本,让幼儿阅读。

  2.了解生活中见过的传播现象。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科学教案07-24

[精选]科学教案07-22

科学教案【精选】07-25

科学教案(精选)08-06

(精选)科学教案08-06

科学教案[精选]08-08

(经典)科学教案07-30

[经典]科学教案07-30

科学教案[经典]08-03

(精选)科学教案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