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六上数学位置与方向教案

六上数学位置与方向教案

时间:2023-08-16 18:30:1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六上数学位置与方向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上数学位置与方向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六上数学位置与方向教案

六上数学位置与方向教案1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为此,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现实而又有趣的数学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导入部分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提出“你从家到学校的路线是怎样的?”这一现实问题,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这一原则,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创设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新知时,根据路线图让学生先进行描述,然后结合学生的描述进行点评。整个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描述为主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通过描述画出简单的路线图,使学生掌握画路线图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一原则的理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情检测卡

  学生准备 直尺、量角器等画图工具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说一说,你从家到学校的路线是怎样的?

  2.同学们,要描述地图上两个城市的位置关系,需要知道哪些信息?(确定以哪个城市为观测点、确定相对于另一个城市的方向、确定两个城市间的距离)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创设学习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教材22页例3情境图。(去掉图中的角度和距离)

  1.组织学生观察“台风移动路线图”,说说从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你能简单地描述出台风移动的路线吗?(从图中能知道台风移动的方向,但是不能具体地描述出台风移动的路线,需要补充角度和距离这两个条件)

  2.利用方向和距离描述台风移动的路线。(将路线图补充完整)

  (1)分段描述。

  师:结合方向和距离说一说台风生成以后,先向哪个方向移动了?移动了多少千米?(学生交流后汇报:台风生成以后,先是沿正西方向移动了540km)

  师:然后台风又是怎样移动的?移动了多少千米?移动到了什么地方?(台风改变方向,向西偏北30°方向移动了600km,到达A市)

  追问:你能说出台风是怎么移动到B市的吗?(台风又改变方向,向北偏西30°方向移动了200km,到达B市)

  师:台风离开B市后又是怎样运动的?(台风向正西方向移动了100km,离开B市)

  (2)总结描述方法。

  师:通过上面的探究,你有什么收获吗?

  预设

  生1:我发现可以以观测点为中心,画出一个十字方向标。

  生2:我发现在描述路线图时要做到“三看”:一看起点,在哪里?找到;二看方向,向哪里偏?看准;三看长度,走了多远?用单位长度表示出来。

  (3)整体描述。

  师:谁能将这几段路线连起来说一说?(学生同桌之间交流合作,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3.总结:在运动路线图中,观测点是不断变化的,要根据观测点的变化重新确定方向标,观察物体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经历掌握知识的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应用反馈

  1.完成教材22页“做一做”。

  (1)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课堂活动卡的内容进行操作。

  (2)展示作品并进行评价。

  2.根据所给路线图填空。

六上数学位置与方向教案2

  教学内容

  教材第20-21页例2、第21页“做一做”及第23页练习五第4-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在示意图中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问题情境中感受根据距离和方向确定位置的价值。

  教学重点

  正确标出物体的准确位置。

  教学难点

  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绘图工具:直尺、铅笔、卡纸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确定物体位置,必须要哪些条件?

  2.观察下图,说一说。(课件出示)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问题,展开问题探讨。

  师:同学们,台风登陆后方向发生了改变,正向b市移动,c市也将有大到暴雨。如何利用a市这一观测点,很快画出b市和c市的位置图呢?

  生:要知道两座城市的方向和距离,才能画出准确位置。

  2.出示下列文字:

  b市位于a市北偏西30°方向、距离a市200 km。c市在a市正北方,距离a市300 km。请你在例1的图中标出b市、c市的位置。

  3.教师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确定位置。

  标出b市和c市的位置。

  (1)师:那物体位置平面图该怎么画呢?我们应该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又该注意些什么呢?请小组同学互相说说。

  (2)交流汇报。

  生:绘制平面图的方法:找准参照点(中心点),了解b市和c市在参照点的哪个方向和它们之间的距离,还要确定每厘米格子表示的距离。老师进行引导:你们打算怎样在图上表示出b市距离a市200千米,c市距离a市300千米?

  生:因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千米,所以只需要在图上画出b市距离a市2厘米,c市距离a市3厘米就可以了。

  (3)动手绘制b市和c市位置平面图。

  (4)展示各位学生绘制的平面图,交流绘图体会,点评绘图效果。

  (5)评价绘制的正确性,如果平面图有问题,说一说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确定位置。

  订正后交流:你们认为在确定这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

  这里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以谁为参照点?北偏西30°是以哪条边为起始边?向哪个方向旋转?旋转多少度?如何表示“距a市200 km”?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

  (6)教师小结:绘制平面图时,一般先确定角度,再确定图上的距离。

  (7)说说你在绘图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又是怎么克服的。

  三、巩固提高

  1.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

  2.选一选:课件呈现题目。

  3.课件呈现题目。

  四、课堂小结

  在绘图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确定物体位置的两个条件:方向和距离

  方法步骤

  1、确定方向;

  2、量出角度;

  3、选好单位长度;

  4、确定距离;

  5、画出物体的位置;

  6、标出名称。

  【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每一次课堂教学设计时,我总是想方设法以创设一系列生活情境为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我从学生感兴趣的探险入手,通过对已知方向的判断和理解,使学生认识到准确的方向,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思维。

六上数学位置与方向教案3

  教学内容

  物体位置的确定以及路线图的描述和绘制。(教材第25页练习五第6.7.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北偏东、西偏南等方向的含义,熟练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熟练掌握简单路线图的绘制和描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现象。

  重点难点

  重难点:熟练运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会绘制路线图并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方向吗?用方向可以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吗?(点名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回顾确定物体位置的条件。

  2、师:怎样描述和绘制简单的路线图?同桌间说一说。

  引导学生回顾描述和绘制路线图的方法。

  二、指导练习

  1、教学教材第25页练习五第6题。

  (1)师:数对的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点名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回顾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师:在方格内45°方向怎么表示?同桌间交流一下。

  引导学生明白正方形的对角线就把正方形的角分为两个45°的角。

  (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教学教材第25页练习五第7题。

  (1)师:先读题,同桌间说一说这属于哪一类型的题及其解题方法。

  引导学生明确题的类型,回顾解题方法。

  (2)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学生作图的规范)

  (3)教师反馈学生仍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法。(单位长度、角度的准确等)

  (4)集体订正。

  3、教学教材第26页练习五第9题。

  学生读题,了解题意。

  (1)解决第一问。

  ①师:要补充完整路线图,需要确定什么?(组织学生讨论)

  引导学生明确需要确定从哪一段开始补充,确定图上的单位长度代表的实际距离。

  ②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并画一画。(教师巡视)

  ③教师示范规范图示,学生修改。(绘制路线图)

  (2)解决第二问。

  师:同桌间互相说一说公共汽车返回时的路线。(点名学生回答,教师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五”第10.11题。(小组合作,先说一说,再画一画)

  第10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描述。

  第11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课件依次出示下列题目)

  2、如图,以学校为观测点。

  (1)书店在学校的(西)偏(北)(30°)方向,距离是(800)m;

  (2)图书馆在学校的(西)偏(南)(75°)方向,距离是(400)m。

  3、小军要去学校,他从家出发,先向正东方向走200 m到达超市,再向正北方向走150 m到达图书馆,再向北偏东70°方向走400 m就到达街心花园,最后向南偏东40°方向走500 m就到达学校。根据描述,画出小军行走的路线示意图。(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订正)

  四、课堂小结

  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板书设计

  练习课

六上数学位置与方向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会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行很好的交流、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较熟练地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教学重点:

  了解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导学(导学)

  课前两分钟

  一、旧知铺垫、导入复习课

  1、说一说自己的家在学校的什么位置?

  出示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会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行很好的交流、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较熟练地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前置学习(自学)

  (1)教师肯定以上学生描述的方式。

  (2)明确说明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复习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

  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有什么不足,一起讨论。

  小组合作

  (互学)

  1、教学例1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

  (1)说一说主图中所说的含义:

  台风中位于a市东偏南30度方向,距离a市600千米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沿着直线向a市移动,(2)学生观察座位图,想说谁的位置就跟同伴说一说。

  (3)理解题意,确定观测点,建立方向图。

  (4)台风在a市的东偏南30度距离600千米的地方。

  (5)图例要弄懂。

  (6)探索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

  台风中心在a市的什么地方?并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用数据表示物体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全班交流

  展示学习

  (展示)

  2、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3、复习教学例2

  投影出示课本中主题图

  (1)观察示意图,说一说那看到了什么。

  (2)说一说本题的含义。

  (3)互相讨论方法。

  4、完成21页中的`做一做。

  1)你是怎样做的?

  2)集体订正。

  5、学生自学教材第22页例题3.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台风的经过路线图。

  (2)、同坐互相说一说台风的经过路线图。

  完成教材22页的“做一做”。

  集体订正。

  挑一道典型的求平均数的题目进行练习,如求平均速度;复习一下画角的过程,会描述小林家在小强家什么位置,小强家在小林家什么位置?

  拓展检测

  (测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刚才,我们是怎样探究出表示物体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画平面图的方法:先确定方向,再确定距离,确定距离的时候可以用一条标有数量的线段表示地面上的距离。

【六上数学位置与方向教案】相关文章:

《位置与方向》教案04-03

位置和方向的教案03-10

小学教案位置与方向04-04

位置与方向数学教学反思02-03

《位置与方向》数学教学反思03-04

《位置与方向》教案15篇04-03

《位置与方向》教案(15篇)09-11

位置与方向教案及活动设计配数学小故事03-05

小学数学《位置与方向》说课稿范文06-24

《位置与方向》教案(集锦15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