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08-01 10:11:40 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荐]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教案[荐]

美术教案 篇1

  一、 教学目标

  1.感受春天,了解春天的色彩,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喜爱之情。

  2.激活学生的记忆,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表现春天的色彩。

  3.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识别和表现能力。

  二、教材分析

  春天是最美的季节,是万物复苏、万树萌绿、绿草如茵、百花争艳的生机蓬勃的季节。它给大自然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美。美术课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接触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感受、观察、了解、欣赏春的气息、春的风采,大胆表现春天的色彩。在亲近大自然的.活动中让学生初步掌握观察的方法,初步训练观察的能力和对色彩的感受、记忆和表现能力。

  本课主要意图是让学生较充分地感受春天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引导学生发现春天的色彩变化,有意地选择色彩和搭配颜色,用鲜艳、丰富的色彩表现春天的美丽。

  教材展示了几种不同的表现春天的绘画方式,如中国画、油画、水粉画、油画棒画、水彩笔画、彩纸剪贴等,以启发学生采用更多的表现方式,尽情地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春天的色彩。

  本节课可以与第2、第3、第4课组合成一个单元,从“造型·表现”逐步演变到“设计·应用”,从各个角度、用各种表现方式和手段来表现春天,各课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做好相互间的承接。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春天色彩的观察、记忆和多种表现。

  难点:涂色的方法与画面的整体色彩倾向。

  四、课前准备

  (学生)常用的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各种季节的图片资料、范画、各种绘画工具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课前准备情况,安定学生情绪。

  2.揭题。

  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出示课题:《春天来啦》。

  3.引导思考。

  (1)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2)春天给大自然带来了什么变化?(天空、空气、水、花草树木??)

  (3)你印象中的春天有哪些代表性的景物?让学生了解桃花、绿柳、油菜花、燕子等是春天的象征。

  (4)你还看到过哪些春天的景象?引导学生看书讨论补充。

  (5)展示教师课前收集的各种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和色彩。

  4.引导探究。

  (1)春天有哪些主要色彩?

  先让学生大胆说出春天的色彩,接着针对书上的色彩组合,进行小组讨论。

  (2)展示不同季节的画面,经过对比说出它们之间的色彩有什么不同。

  (3)欣赏大师及同龄人的作品,分析作品中用了哪些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表现方法。

  5.作业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表现独一无二的春天。

  6.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辅导要点:

  (1)色彩整体倾向;

  (2)表现方法。

  7.作业展示,评议小结。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谈谈自己的创作思路。

  (2)让学生评议,教师小结。

  8.延伸部分。

  (1)提问:你还能换种方法表现春天吗?

  (2)请学生到大自然中欣赏春天美景。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基本了解参观券的一般知识、特征,并掌握有关设计知识。

  2.发展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创新能力,扩展审美情趣。

  教学设计:

  关于券面的尺寸大小、构成的形式、内容等应该有所规定。有的必须严格,如券面总体尺寸——长宽各多少,其中存根留多少,副券占多少,或者只要求设计正券券面,其余略去。至于构图形式是横是竖,选取什么图饰内容和表现手法等,则可宽泛、灵活一些。再

  则,对文字内容,也必须作出明确规定,如名称、票价等。要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掌握有关基本常识,必须提出适当的要求进行制约,使他们的思维能自由地,但又有目的地运行。要多鼓励学生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去完成作业。

  教材分析:

  本课编排了数枚参观券供欣赏、借鉴。从中我们不难了解设计参观券的基本形式和内容。首要的是名称,如“故宫博物院”、“武陵源游览券”……以及与其相应的图饰,图饰往往占居券面的绝大部分面积;其次是票价和有关注明等。总体形式是以图为主,以文为辅。券有正反两面,以正面为主,有的在反面印有导游图,或印有关要求乃至广告等。为了方便各种类型的'参观者,有些券面还附加了英文或其他文字。

  教具准备:

  参观券(实物)数枚,启示设计思维的图片若干

  学具准备:

  作业用纸,直尺,铅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出示一张参观券说:大家都知道老师手上拿的是一张参观券。参观券是参观展览或参观名胜古迹时,用来表示已付参观费的凭证和留作纪念的纸片。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设计参观券。

  板书课题:设计参观券

  (二)传授新知。

  1.参观券的设计形式。

  请同学们把书翻开,书中为我们介绍了两种设计形式,是哪两种?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并板书:设计形式:(1)摄影;(2)绘画。

  2.参观券的构成。

  参观券主要是以图为主,再配上必要的文字而构成。

  (板书:构成: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图是指参观券的图案纹样,其内容一般是供参观的内容或景点,具有纪念意义。(板书:纹样:内容,景点)

  文字主要由地点、名称、票价等组成,(板书:文字:地点,名称,票价)字体可采用美术字、行书、隶书、篆书等。

  (三)学生作业。

  提出作业要求:选择本地区的一处名胜古迹,设计一张参观券。

  出示几张范画粘于黑板,供学生设计时。

  教师巡回指导,对设计得较好的同学及时提出表扬并展示其作业。

  (四)展示优秀作业,全课。

  板书设计:

  设计参观券

  设计形式:(1)摄影;(2)绘画

  构成: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纹样:内容,景点

  文字:地点,名称,票价

美术教案 篇3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美术作品什么是形式美?如何理解和把握形式美?”

  (2)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美是由艺术家通过美术的语言元素和语言规则创造出的艺术所特有的美,其中包括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也就是说,艺术美是由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来实现的。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美的再现和美的表现。艺术美是通过形式美表现出来的。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调查、网上搜索等方法,搜集有关美术作品除了艺术美之外还有形式所传达出的美,即形式美的素材。

  (2)对搜集的材料、作品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

  (3)尝试把 “搜集资料→讨论探索→评价延伸” 的研究型学习方式引入教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让学生走近鉴赏美术、走近生活,达到拓宽美术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目的。

  (2)通过多种实践,让学生感受鉴赏美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对艺术美之外还有形式所传达出的美,即形式美的欣赏能力。

  (3)懂得鉴赏美术的重要性,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直观性的一面可以为我们所把握,但要能更敏锐地感受、更深刻地理解,还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

  我们学校高一年级的学生大多是本镇户口子女,高一级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接近成熟状态,在繁忙的学习之余十分关注流行,对鉴赏美术、对艺术美之外还有形式所传达出的美,即形式美的欣赏能力只留于表面。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待进一步提高。高一的学生已具备浏览网页、网上搜索资料的能力,有一定的独立思维和自主的能力,求知欲比较强,思维比较活跃,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能够在老师的引导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基本能按教师的任务驱动来循序渐进地进行知识探求。 假如没有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就不会有所谓的美术作品,也就不会有艺术美。超越现实生活的永恒性,它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及其美进行观察、体验、思考的结果。美术作品中的美不仅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同时也是美术家对现实生活审美认识的集中表现。让学生分组选题、收集素材、合作调查等,从而学生可以在欣赏他们的作品时感悟生活的真理,得到美的享受。

  本次研究性学习选取了美术作品形式美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内容构成的:

  1、语言元素(点、线、面、色);

  2、语言手段(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

  3、语言规则。(重点讨论)

  通过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学生鉴别、筛选、处理信息资源的能力,学会合作,体验探究,感受发现的愉悦与成就感。在提高鉴别和判断能力的同时,进一步了解艺术美之外还有形式所传达出的美。同时多样的自主研究活动,促使学生更好地吸收时代信息和多元美术的艺术观念。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随着现代化的文化浪潮发展,相当多的`年轻人认为美术作品是选美,就知道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一环,美术教育能够为鉴赏艺术培养新的土壤和新的支持者,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并不完全是现实的直接反映,也不等同于人们一般所说的“漂亮”或“好看”,而是由艺术家借助美术的特定语言、手段和法则创造出美术自身的美,而这种美又是多样的,即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由于艺术家所采用的语言、材料、手段等不同而产生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就大异其趣。让学生知道其实艺术就在身边,让学生走进艺术这个神秘而美丽的乐园,去欣赏艺术,用心感受美术创造的幸福,领悟艺术美的真谛。

  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除教师本身知识水平的限制外,还有学生能力的参差不齐: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还有大量抽象的概念;特别对概念的理解,在概念与作品之间建立联系,即注重通过作品来理解概念,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认识有形象的依据;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之间既有重合的地方也彼此独立。这也为本次学习增加不少的难度,由于是学生自主行动和学生能力的差异,使这次研究性学习受到较大影响。

美术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了解龙的来历发展与造型特点,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和积极参与文化传承的意识,并在欣赏中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激发爱国热情,七年级上美术教案。

  在课堂教学中应更注重学生的制作过程,和分组活动之中的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强调集体主义精神的体现。并在展示作品的过程中展现集体的智慧和才华,突出集体竞争的气氛。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学习构成知识,并把它应用到设计和制作中。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的重点:

  调动同学情绪,使大家能热情、积极地参与到做龙的活动中来。

  (二)教学的难点:

  如何把构成知识应用到设计和制作中,使龙的造型和结构有新的创意。

  (三)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解决重点的要点:

  1、要创建分组竞争的课堂气氛,鼓励每一个小组争先、争胜、争取班级第一。比那组最快,那组最好,那组最有新意。

  2、好小组讨论,群策群力完成任务。

  3、时注意人员搭配,使各组能力基本均衡,保证公平竞争和顺利完成作业。

  解决难点的要点:

  1、励创新,要求学生把课本的方法当成参考,尽可能地想出新的方法。

  2、些简单明确的构成的例子,让学生们能从中产生一些联想以促进创新想法的产生。

  三、课前准备

  (一)学习材料

  1、可利用的废旧材料:易拉罐、胶卷盒、牙膏盒、土豆片筒、装羽毛球的筒、药盒、药瓶、矿泉水瓶及其他饮料瓶。

  2、可以替代的材料:去了粒的玉米芯、高粱、玉米的秸秆、木棍及树枝、竹子、可利用的蔬菜(黄瓜、茄子、萝卜等)。

  3、自制材料:课前或课上用比较硬的纸作成纸筒,把它作为做龙的材料。

  四、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激发兴趣、讲授制作方法。

  学习制作方法,分组合作、锻炼协作能力。

  展示、体验、交流。

  学生活动:分组合作,与同学交流自己对龙文化的了解。

  学生从教学中展示的各种龙的资料中汲取养分丰富自己制作的龙。

  学生们在制作过程中分工合作完成插接、装饰龙体的任务,锻炼协作能力。

  学生以各种方式展示自己做的龙,并发挥想象讲述小故事或民间传闻,强化对龙的感受。在共同创作和动手制作过程中,注意协作精神,培养集体主义

  教师活动:把《龙的传人》的乐曲作为课的开始,用来烘托气氛,以达到突出主题的目的。

  教师通过讲授利用龙的来历、演变和发展,以及图片介绍龙的形象特点和与龙有关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同时鼓励同学集体创作分组完成龙的制作,体现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在集体创作和动手制作过程中,注意协作精神,同时,体现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性,以及对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教学方法

  1.把《龙的传人》的乐曲作为课的开始,用来烘托气氛,以达到突出主题的目的。同时用音乐来导出课的内容,帮助学生很快地进入情绪,引人《大家动手做条龙》的具体内容和方法中,使学生的情绪一直处在兴奋的状态下,便于课程进展得更顺利、更流畅,也容易激发同学们的创作热情,以及制作的欲望。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一直播放着《龙的.传人》的乐曲,以增强效果。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完成龙的制作。

  2.利用龙的来历、演变和发展,以及图片介绍龙的形象特点和与龙有关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从而产生亲自动手制作一条龙的欲望。

  3.学生的活动,鼓励同学集体创作分组完成一条龙的制作,体现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在集体创作和动手制作过程中,注意协作精神,同时体现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性,以及对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六、教学点评(教学反思)

  本课程属于设计应用课。在教学设计上更注重学生的体验,教师要尊重学生自主兴趣,情感的表达。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教案《七年级上美术教案》。

  本课程在学习构成知识、设计和制作龙的过程中,同时要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协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

  七、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方法:

  通过各组介绍和评价自己小组的作品,师生共同考察教学效果。

  2、教学评价点:

  (1)对龙这一艺术形象是否喜爱? 是否了解其思想文化内涵?

  (2)是否积极参与龙的制作活动?在造型上有无独创性?

  (3)能不能与同学密切协作共同完成品?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美术家表达深层自我的不同方式,尤其是以隐晦的方式表达思想

  感情的手段和机制;学会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上,借助背景材料和画面提供的相关信息分析其中包含的思想含义;理解个性自我与视觉图式之间的关系;养成深入观察和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视觉中的隐喻手法,文字内容和视觉形象的关系,传统图式与个人情感的关

  系。

  【教学难点】

  美术作品中渗透出的艺术家个人情感的.审美价值。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

  【课前准备】相关的多媒体图片资料。

  【授课时数】1课时

  【教学程序】

  一、导入

  (1)大家知道这些是什么植物吗?

  梅、兰、竹、菊。

  (2)中国传统绘画特别喜爱表现梅、兰、竹、菊,为什么呢?

  这与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文化有关,古人喜爱以梅、兰、竹、菊来象征君子的什么品格。

  梅:孤傲超拔,坚贞自守。

  兰:幽谷自适,不取媚于人。

  竹:有气节、虚心。

  菊:不屈不挠,甘于寂寞。

  共同特点:是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淡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

  二、新授

  1.借助传统情感符号抒情:《墨梅图》。

  (1)提问:你能看出《墨梅图》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吗?

  要正确解读作品,我们要先来读画,大家看画面上都有什么构成元素?

  解释中国文人画的特点:诗、书、画、印相结合,各种构成要素相辅相成,共同体现画家审美观与强化作品主题。

  (结合王冕的背景材料说明他与元朝统治者的不合作。)

  题画诗是如何强化主题的呢?在大家齐读一遍题画诗。

  提问一位同学,作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啊?

  不求仕途通达、不沽名钓誉、只追求美好人格。

  (2)这种感情有什么特点?

  抒发了美术家的孤傲清高的情感,较消极。

  (3)提问:作品有什么艺术特色?

  以语言暗示主题,诗书画印相结合,以水墨小写意作画,细笔长线。(与其它作品比较。)

  2、赋予物象特定的情感:《怒吼吧,中国》

  (1)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从哪里可以看出?

  体现作者希望全国人民奋起抗争的强烈爱国情感。

  请学生描述作品。

  (2)这种情感有何社会意义?性质特点是怎样?

  要产生社会良好的效果。有积极意义。

  (3)作品有什么艺术特色?

  作品为木刻黑白版画,造型简洁、粗犷,有强烈的力量感与感染力。

  三、学生对比欣赏

  比较《到前线去》与的《墨葡萄》区别?

  提示:从画种类别,情感表达途径,情感表现方式,情感性质特点、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

  学生探讨,教师归纳。

  四、课堂总结

  (1)提问:除了“四君子”题材外,其它题材可以托物寄情吗?

  莲(出淤泥而不染)、葡萄(才华)等。

  (2)提问:除了中国画外,其它美术形式可以托物寄情吗?

  油画,剪纸等。

  绘画中可以托物寄情的题材非常广泛,也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美术形式来表现。

  创作时可采用的方法:用隐晦方式体现或直接了当表达;采用语言暗示或是通过形象刻画;借用传统情感符号或创造艺术形象。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心学校的新同学我的新朋友,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

  2、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等方法为新同学我的新朋友做一幅肖像画。

  3、通过绘画,培养学生之间我的新朋友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1、描绘出新同学的外貌特征,在欣赏同龄人作品时,大胆的发表自己的建议。

  2、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法表现出人物的基本特征。我的新朋友

  3、大胆自由的运用绘画、拼贴和立体制作更方法为同学绘制肖像画。

  课前准备

  同学之间相互观察

  准备几幅供学生欣赏的肖像画,

  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生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引导阶段

  板书:朋友,提出问题: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朋友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彼此关系比较好的人)

  引导学生谈话,从幼儿园到现在你认识了很多的人,在这些人中,有你喜欢的、了解的……,相信其中肯定会有你的好朋友,在这些朋友中那些是刚认识的,而且你们的关系比较好。请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新朋友和老朋友,在这些新朋友中,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他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在说话时,指以表达出同学的特点。我的新朋友

  要把同学画像主要应画好它的什么地方,学生思考、讨论,小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得出话好肖像画主要应抓住人物的特点。

  三、发展阶段

  1、真实反映阶段 带领同学互相观察,通过观察了解新同学的外貌特征,并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利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好朋友的脸型、五官、发型等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也就是指导学生如何抓住人物的特征进行描绘。

  2、形成特色阶段 引导学生观摩不同风格的名家肖像画,使学生通过欣赏懂得画像肖像画时既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注重色彩和线条的表现力,又要体现自己的绘画风格。

  3、大师们的作品非常有特点,相信同学们,也会向大师们一样讲好朋友表现出来。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运用绘画、拼贴和立体制作的方法为新同学绘制一幅有特点的肖像画。

  4、展示学生的肖像画作品

  请同学们猜猜他是谁,检测一下自己有没有把同学的特点表现出来。

  四、收拾整理

  作品完成后,督促学生将工具材料收拾好

  五、课后拓展

  1、欣赏更多的肖像画。

  2、我们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方法、风格来绘制自己周围的亲人和朋友。

美术教案 篇7

  课题:第1课万绿丛中一点红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色彩的对比,使学生能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2、进行对比色的涂色练习。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色彩的对比。2、如何运用对比色。

  教具学具: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作业纸、报纸,抹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欣赏:(1)出示课题——“万绿丛中一点红”。(2)比较:相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2、发现: (1)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这就是对比了。

  (2)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

  (3)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4)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使画面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

  3、实践: 用对比色组织一幅画面。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评

  五、课后拓展:运用所学色彩知识设计一张贺卡,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课题:第2课 色彩的和谐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3、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2、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

  教具学具: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作业纸、报纸,抹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引导欣赏:(1)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 (2)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

  (3)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目标发展:

  (1)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

  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黄——黄绿——绿

  红紫——紫——蓝紫 黄橙——橙——红橙

  (2)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

  A、 家居图片B、 生活图片C、 建筑图片

  (3)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谐

  (4)师示范邻近色的调配方法

  3、作业:用邻近色组织一幅画面。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评

  五、课后拓展:寻找邻近色的彩纸,用剪贴的形式表现色彩的和谐。

  课题:第3课 美丽的纹样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适合纹样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图案装饰的一般规律,知道适合纹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2、会运用以前学过的点、线、面等装饰方法和夸张、变形、省略等变化方法来对适合纹样进行装饰。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几何形、自然形等要素点、线、面来装饰适合图形的纹样。

  2、运用点、线、面三要素及夸张、变形等变化方法来设计制作适合纹样。

  教具学具:适合纹样图片资料、作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新课:欣赏图案将学生带入美丽的图案中

  提出问题:刚刚欣赏的图案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它们的外形有的是我们数学中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有的外形像桃子、有的像树叶,里面的图案类型有的是一个形象,有的是几个形象组合在一起,里面的图案跟外面的形状是一样的,也跟着是圆形、方形??

  师:同学们说的都不错,观察的很仔细,说出了这些图案的特点

  师总结学生的发言

  揭示课题:适合纹样

  2、了解知识,掌握方法

  师:在我们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这样的图案。来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它们?

  师:那我们同学想不想自己来做一做这样的图案呢?

  我们在来仔细的观察欣赏一下,同时思考以下的问题:(1) 什么是适合纹样? (2) 基本形有哪些?

  (3) 我们可以有哪些填充的图案

  生欣赏、思考、讨论

  师和生一起总结:

  (1)适合纹样指适合于一定的外轮廓形状中的装饰纹样。适合纹样的形态要与外廓相吻合,就是说,在除去边框时,仍旧具有清晰的边框外形特征。(2)可以有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自然形、人造形等

  (3)我们可以用点、线、面来装饰,也可以用一个形象或者几个形象来装饰。

  师:在以前我们学过了夸张、变形、省略等方法,这节课中我们可以用到它们。

  3、构思、设计、制作精美的适合纹样

  师:我们很多同学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身手了。今天呢,我们每位同学就来设计一些适合纹样,要求先选好某种外形,在根据外形设计选择填充图案,去掉外形后,图案仍能保持其形状。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作业展评

  课题:第4课 礼物的外套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礼物包装的作用。2、通过折、剪、粘等技法,给礼物穿上美丽的外套。3、将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4、让学生感受美化生活用品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礼物外包装的设计方法。2、不同包装材料的巧妙地设计。

  教具学具:收集不同风格的礼物包装、包装纸、剪刀、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出示图片对比:普通的月饼和经过包装后的月饼。学生通过对比了解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日常礼包装越来越重视;让礼品穿上美丽的外套,能使人们更加喜爱。(导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1、教师讲解方行纸盒的包装。

  (1)根据废旧盒子的大小裁剪与之相适应包装纸的大小,将盒子放在包装纸的正中央。(2)用双面胶或胶水接合两边。

  (3)抓住包装纸,沿着礼盒边缘,将有打折的部分往下折。左右部分的纸,也是沿着礼盒边缘往中间折入。

  (4)将底部的纸对折,再粘上双面胶或胶水固定,注意折线须对准盒高的中线。另一面做法相同。

  (5)用柔软的材料制作花束系在理盒上。

  2、让学生讨论不同的礼物是怎么包装的,师生交流。

  3、教师给学生展示不同包装的'礼物,开拓学生的眼界。

  4、学生练习:用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可以设计单独的包装,也可以设计一组包装。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业讲评:

  五、教学拓展

  1、可以将包装设计装饰成小动物、小娃娃、旅行鞋、星星等形状。

  2、也可以使用用旧的药瓶、饮料瓶、香水瓶、牛奶纸盒等作基本形状来练习包装,然后再用带子、彩色纸等材料加以美化,利用纸垫、金属小圆片等物进行装饰。

  课题:第5课趣味文字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在了解美术字知识和汉字结构的基础上,了解笔画、笔顺与书写方法。2、学习美术字的基本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表现力,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美术字基础知识,掌握变体美术字的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2、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感受趣味美术字的乐趣。

  教具学具:记号笔、水彩笔、荧光笔、各种美术字和变体美术字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①认识基本美术字体及其特点:

  出示宋体、黑体等基本文字引导学生欣赏其特点。

  宋体:端庄大方,笔画横细直粗,点上尖下圆,横画收笔有顿角,笔画转折时顿角明显。

  黑体:笔画横竖一样粗,方头方尾,醒目有力。

  ②欣赏基本美术字体和变体美术字的比较

  出示范字“花”两种美术字引导学生观察那种更有趣味?为什么?

  二、讲授新课

  ①认识趣味文字的特点:

  趣味美术字是根据文字的内容和含义,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文字的笔画进行变形、加工、装饰而成的,使之更加夸张、突出、醒目、美观。趣味美术字在艺术上有较大的自由变化,所以其特点是:具形象、又简洁、美观、生动、有趣等。 ②趣味文字的分类

  a、笔画变化:改变笔画的形状或粗细,使之更有装饰性。

  b、字形变化:改变字的外形,使之更有造型感。

  c、结构变化:将某笔画进行夸大或缩小来求新颖的效果。

  d、形象性:根据文字含义运用形象图案来装饰字体。

  ③欣赏优秀美术字

  引导学生分析其特色和艺术感,感受它的趣味性。

  欣赏课本范字,学生进行分析。

  ④演示美术字书写的步骤和特点:

  a、首先用尺子定文字的大小和形状。

  b、再根据外形、结构、笔画的特点用单线写出字形。

  c、然后根据文字的含义应用夸张、形象手法设计趣味美术字体。如:波浪的设计和书写,为突出浪花的形象采用曲线圆点来装饰浪花的效果,具形象又有趣。还有“时间”采用小闹钟来代替日字,很有说服力,具有特殊的意义。 d、最后运用色彩基础知识对比色和邻近色来强调趣味文字的美。

  3、引导学生同桌讨论交流你所选的文字将应用什么形式来改变?

  4、学生起稿设计文字,突出趣味性。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四、小结:下节课继续作业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欣赏趣味文字在生活中的运用。

  如“阅览室”的提示牌运用趣味美术字和花边制作的提示牌,作用大又美观。“游泳馆”提示牌运用自由体美术字加上简洁的浪花,还有“欢迎”提示牌的制作醒目美观。

  2、如何制作提示牌?

  先设计提示牌的立体造型,用彩色卡纸剪裁成长方形,在中间裁一个半园形再折叠成立体三角形,展开在半圆形上设计所需要趣味文字如:“音乐会”(也可根据提示牌的造型来设计字型)配上色彩并装饰上合适的纹样,最后把三角形连接起来。

  三、学生练习制作,教师辅导

  四、作品展示评比

  课题:第6课地球的新生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

  2、能力目标:掌握各种绘画形式的创作方法(环保海报宣传画、手抄报),利用画面表达希望和建议的方法。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及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应用各种绘画形式,如手抄报、海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及对环境和资源的热爱。

  2、构图和版面设计的创新, 利用画面表达希望和建议的方法。

  教具学具:收集、分析环境情况及资料,制作手抄报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体会地球与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

  (1)引导学生欣赏教师作品,感受作品所体现的“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鼓励学生说说地球和人类的关系。

  A、 语文、自然等其它学科学习过有关地球生态环境的知识吗?

  B、 你们已经有在课前做一定的资料收集和学习知识的准备工作,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那么要怎样保护环境呢?

  (2)以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将一个大地球贴在黑板上,请学生上前用教师准备好的材料装饰地球。改变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使地球更美丽。

  二、讲授新课:

  通过绘画和制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创新能力。

  1、出示教师设计的宣传海报,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是怎样表现地球的新生。

  2、观察了解宣传海报的组成部分。A、 文字 B、 图案C、 色彩

  3、教师点评,引出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A、画面 B、标题 (主要构成) C、文字(辅助说明)

  教师略带讲解宣传海报常见的艺术风格:1、写实 2、装饰 3、抽象4、漫画

  4、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以收集、分析环境情况及资料应用各种绘画形式,如手抄报、海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表达希望和建议等方面进行讨论交流。

  5、教师小结

  A、 设计要素:主题明确、形式引人、色彩鲜明、构图单纯。B、 制作步骤:确定主题、构思构图、充实完善。

美术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让学生认识各种绘画工具并尝试使用各种工具的乐趣;

  2、了解一些画种,知道儿童画包括造型和上色的步骤;

  3、通过自己的画笔画出较完整的一张作品,与自己的`姓名有关,学会表现自己,让别人了解自己。

  教学重点:

  尝试使用各种画具的乐趣

  教学难点:

  区别各种画种

  教学准备:

  师生各种绘画用具 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活动:介绍自己

  二、 介绍课前常规

  1、 美术课的各种常规工具

  笔:铅笔、彩笔、蜡笔

  纸:画本、画纸、彩纸

  用品:剪刀、橡皮等

  2、 美术课纪律

  认真听课,老师讲课时不动手,老师宣布开始后尽情表现,可以自己画、也可以合作画;

  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多交流,画完后跟同学说说自己的画

  工具要准备好。

  三、 绘画创作:

  1、 刚才小朋友介绍了自己,老师的脑袋太小,一下记不住,请小朋友用画画的形式告诉我

  2、 把你们的姓名先用笔写出来,你觉得怎样写漂亮就怎样写,写大一点

  3、 把自己的姓名装饰一下,工具各异

  4、 添画其他,完善画面

  讲评画作

美术教案 篇9

  即墨一中 刘青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审美观念的形成;掌握美术作品的基本涵义,美术的门类、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美术的经典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基本特征,并引导学生了解美术创作、鉴赏活动的特点。

  1、知识目标:通过对美术作品基本特征的概括和认识,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了

  解美术作品与其他艺术作品的基本特点所在。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美术创作、鉴赏活动的特点。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接近美术、了解美术、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美术的分类及特征,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2、教学难点:

  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特征。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环节】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体验审美的乐趣,顺利达成教学目标,课前搜集、整理了大量的背景资料发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提前阅读,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引导学生欣赏视频:《梵高》。

  教师:请同学们谈谈梵高的作品美在哪里?我们如何进行欣赏?

  (教学构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我们面对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如何来辨别作品的好坏,如何认识和理解艺术家的表现方法,作品的意义,对作品的价值的判断以及会从内心产生喜欢或厌恶等的情绪反应。所有这些疑问的产生,都涉及到了美术的鉴赏问题。此处第一个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机会,各抒己见之后我会让学生带着兴趣和疑问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课件展示)

  1、美术鉴赏

  2、美术门类

  3、美术作品的特征

  (教学构想: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对

  于相关的作品采用对比、演示法,从而使学生在欣赏作品中认识掌握美术作品的基本特征。我充分考虑了鉴赏顺序的安排,以及对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合理利用。)

  1、什么是美术鉴赏?

  欣赏齐白石的中国画《虾》和德国画家丢勒的油画《野兔》,介绍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方法,阐对美术作品的分析)明什么是美术鉴赏及其对象、过程、目的和本质特征等。

  【自主学习】:结合课前学生搜集的一些知识,课堂上学生自主讲解,教师补充。共同找出特点。

  通过对两幅画的欣赏以及对各自相关知识的查证,得出他们的内涵是不同的。所以美术鉴赏是被动接受与主动参与的综合的审美活动。

  美术作品的直观和相关知识是美术鉴赏的基础,这就要求鉴赏者必须首先具备美术的基本知识,识别美术的基本类型和一般表现方法,然后才能进行实质的鉴赏活动。

  【学生活动】:通过两幅作品的对比,认真体味美术鉴赏的内涵。

  (教学构想:为了让学生很好的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在这一部分我主要运用了作品欣赏讲授法,引导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真正内涵。)

  2、美术门类包括哪些?(课件展示)

  美术根据其艺术门类划分为: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书法、篆刻。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按照其材料、功能、题材和内容等分别作更细致的划分。

  【合作探究】:

  教师:结合课本,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探究,完成美术门类以下知识点的学习。

  (1)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

  (2)各艺术门类的代表作品有哪些?你能区分出来吗?

  (3)通过以上两题的讨论与探究,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美术门类有哪些? 美术根据其艺术门类划分为: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书法、篆刻。

  【学生活动】:欣赏图片,探究问题。

  3、美术作品的特征(本课重点)

  学习了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作品的分类,美术鉴赏有哪些特征呢?

  用比较的方法,把美术作品与音乐、文学作品相比较,概括出五个基本特征: a、造型、空间特征(最基本特征)

  b、视觉特征

  c、材料、肌理特征

  d、静态特征

  e、动态特征

  【合作探究】:通过多媒体视频的播放和图片的展示,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探

  究美术作品特征的以下几个知识点。

  (1)美术作品的视觉特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各有哪些代表作品可以体现?

  (2)美术作品所用材料与肌理之间的关系。

  (3)对达芬奇的作品《最后的晚餐》进行赏析。

  【学生活动】:欣赏作品,了解掌握理解美术作品的五个特征。

  (教学构想: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美术作品与音乐、文学作品相比较的鉴赏方式,使学生在问题与美术作品的结合中了解掌握美术作品的`五个特征,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运用。)

  【小结】:材料的不同,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不一样,使作品形成不同的视觉美感,不同的特征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学生活动】:通过以上的学习,能运用美术作品的基本特征,独立完成对某幅作品的赏析活动。

  图片欣赏:

  教师引导学生品味美术作品的特征与美术鉴赏之间的关系:独立完成以下对本节课重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

  1、 美术根据其艺术门类划分为: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书法、篆刻。

  2、 美术作品的五个基本特征:

  a、造型、空间特征(最基本特征)

  b、视觉特征

  c、材料、肌理特征

  d、静态特征

  e、动态特征

  (教学构想:阶段性总结,重点知识巩固,为以下难点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如何理解美术作品的五个基本特征?(根据课前对导学案的学习,请你从某幅代表性的作品方面入手分析。)

  (教学构想:在掌握本课重点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本课的难点。)

  课堂练习:

  根据对美术作品种类及特征的理解,就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进行赏析。

  课后拓展:

  中国绘画的画幅形式有:长卷、立轴、中堂、条屏、斗方、扇面、册页等。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美术鉴赏的概念、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以及美术作品的特征等,使我们从宏观上认识了美术以及美术鉴赏的基本知识,为我们今后进一步学习相关的知识打下了基础。

  (教学构想: 知识巩固、知识拓展与研究性学习层层递进、逐步升华,使本课内容内化为学生的创新意识,为点睛之笔。)

  板书:

  第一课美术作品的特征

  1、美术鉴赏

  2、美术门类:绘画、雕塑、建筑、设计、书法、篆刻

  3、美术作品的特征:

  a、造型、空间特征(最基本特征)

  b、视觉特征

  c、材料、肌理特征

  d、静态特征

  e、动态特征

  【教学反思】:

  利用学生熟悉的梵高的作品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提出问题与典型作品鉴赏的结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讲解。在讲授新课重点内容时,我主要采用美术作品与音乐、文学作品相比较的鉴赏方式,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五个特征有了更深层次的感受,又突出了重点、解决了难点、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了一些典型性的美术作品,最后是知识拓展和研究性学习,本节课脉络清晰,教学环节承上启下,局部与整体统一。

  备课时,依据高中美术课程纲要,力求在教材的指导下取得最佳的课堂实效,又不拘泥于教材,灵活运用教学手段,积极引导学生“看、思、疑、析、体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是有的放矢。素质教育下的课堂要求我们:

  1、心中有目标 2、脑中有思路 3、眼中有学生 4、嘴中有话题 5、手中有技巧。

  本课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采用对比、演示法,从而使学生在欣赏作品中认识掌握本课的重难点。

美术教案 篇10

  前言:不论是普通儿童的绘画创作,还是著名画家的绘画创作,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表现手段 ,例如线条、形状和色彩等,来进行表现,这些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其运用方式便成为作者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的艺术语言。

  人类早期的绘画,特别是东方的传统绘画,大多以线来进行造型表现,线条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抽象地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因此,有人把这种艺术表现方法与形式称为“线描方法”。

  第一课时

  欣赏与评述:

  1、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观察并说明它们包含着哪些造型要素?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什么样的感受或意图。

  2、在以前的美术学习中,自己学习过哪种美术语言和表现方法。有什么体会?

  欣赏画家名作:《蒙娜丽莎》、《自画像》、《宫娥》。

  教师讲解:

  文艺复兴以后的西方绘画,逐渐发展了一种借助形体、明暗、色彩、透视等要素来综合造型,以再现可变光线条件下的客观对象的表现方法,这种忽略清晰轮廓而在背景上凸现物象的表现形式,有人称它为“图绘方法”。

  达-芬奇典范地运用了他所首创并且十分偏爱的“明暗转移法”,画面色调从明到暗徐徐过渡,没有明显的分界,而与美丽的五官结构自然融为一体,因而创造出更加符合视觉真实的表现形式。

  《宫娥》这幅情节性的室内群像画描绘了真实的西班牙内宫生活场景和历史人物。变幻而统一的.光线,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是典型的图绘风格的名作。

  伦勃朗非常善于表现集中光线下的人物,他常常让情所独钟的光线滞留在自己历尽沧桑的脸部,以便更加细腻深刻地揭示人的内心世界。

  欣赏名画家作品:《持太阳伞的女人》、《静物》、《曼陀林和吉它》。

  教师讲解:

  “印象主义”画派着力于光彩、色彩变化的探索,色彩成了他们最主要的艺术表现语汇。由于明暗、色彩的变化都以体面结构为基础,所以“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更热衷于建构坚实的形体结构。而形体结构的分解与组合,则成了“立体主义”的艺术语言。

  莫奈所着力表现的不是他夫人和儿子的个性形象,而好像是某个在阳光照耀和微风吹拂下正在花草丛中漫步的年轻女子,他运用光和色的表现语言塑造出一种给人明快视觉愉悦的光彩形象。

  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主张按锥、柱、球体来提炼物体的恒定结构,他画的《静物》以凝练的笔法和明确的体面,塑造出比实物更坚实的形体。

  作为立体主义画家,毕加索要求打破传统绘画的视觉一致性,表现自己头脑中重新组构而成的物象。画中的吉它、曼陀林和苹果被不同的颜色分开甚至拆散,又重新被组织在室内外的混合空间之中。

  第二课时

  讨论与研究:

  1、你能不能理解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语言具有各自特殊的表现意图和表达方式。

  2、你自己比较熟悉或喜欢哪种表现方法与形式。

  教师讲解:

  单独的造型要素只有合乎规律的组合,才能构成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例如可以通过色彩的柔和对比来表现女性的清纯美感,也可以通过色彩的强烈对比来表现画家对人物的热情感受。美术作品作为整体的审美对象,都有着自己整体的有机结构,而且其中蕴含着人类对形式美的规律的认识与运用。

  欣赏名家作品:《戴帽子的妇人》、《扎辨子的少妇》、《黄红蓝与黑的构图》。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02-17

美术教案(经典)07-23

美术教案(精选)07-24

[经典]美术教案07-26

美术教案02-20

美术的教案11-08

美术教案[经典]07-29

[精选]美术教案07-28

(经典)美术教案07-28

美术教案【精选】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