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8-01 09:41:29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活动教案【常用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活动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活动教案【常用5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萌发创造宁静环境的愿望,有初步的环境意识。

  2、感受噪声和乐音并会区别,知道噪声的危害。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区别感受乐音和噪声,萌发创造宁静环境的愿望

  难点:用不同的形式表现乐音和噪声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初步知道什么是乐音、什么是噪声

  物质准备:录音机、录有噪声和乐音的音带、笔,制作安静标志的静字(电脑割字)、剪刀、圆形卡片、小木棍、长方形卡纸等工具和材料

  活动过程

  一、感知乐音和噪声

  1.幼儿随着优美的音乐做动作,突然录音机里传出刺耳的电钻声。

  2.让幼儿进行讨论说说刚才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声音?听起来感觉怎样?喜欢哪种声音?

  3.请幼儿听听小鸟的叫声,说说听这种声音的感觉。

  教师小结:我们把悦耳动听的音乐叫做乐音,把那种刺耳、难听的声音叫做噪声。

  二、区别乐音和噪声

  1.请幼儿听小溪流淌的声音和嘈杂的市场叫卖声的录音,说说哪种是乐音,哪种是噪声。

  2.请幼儿用动作来表示乐音和噪声。听到乐音时用优美的舞姿来表示,听到噪声时用夸张的表情来表示。

  3.教师用一种乐器演奏出两种声音,请幼儿说说哪种是乐音,哪种是噪声,为什么同样的乐器,演奏同样的节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教师小结:美妙的乐音放大音量后会变成噪声。所以平时我们要控制音量,不要把乐音变成噪声。美妙的声音放大后就会影响别人的休息,那样乐音也就会变成噪音。

  三、了解噪声的危害

  你们还听到过哪些噪声?你们喜欢噪声吗?为什么?

  四、创造安静的环境

  1.噪声的危害那么大,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减少噪声呢?哪些地方特别需要安静?

  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利用材料制作安静标志。如在圆形卡片中间画上嘴和手指;在长方形纸上画上睡觉的小朋友,然后插上小木棍做成标牌,在圆形卡片上贴上静字等。

  活动反思

  幼儿对这节活动课比较感兴趣,大多数的幼儿能够积极的'回答老师的问题,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幼儿已经对乐音和噪音有了基本的认识。能够区分乐音和噪音。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一些噪声,如:大声地讲话、发出尖叫声、音乐活动中杂乱的敲击声等,而且劝阻效果甚微。在我们的生活中,噪声也无处不在。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区别感受乐音和噪声,并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围绕这个重点,启动幼儿的各种感觉器官去感知,如用耳朵听、用动作表现、用手画自己的感受等,使幼儿充分理解,同时还让幼儿从自己发现中来理解噪声的危害,并共同来参与环保活动,使环境意识深入幼儿的心里。还使幼儿养成了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的好习惯。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实验和探索中了解、发现能吹出泡泡的材料共同特点。

  2 . 能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感受探究发现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用材料:第一层次提供人手一套:有洞的是管子、吸管、笔管;没有洞的提供积木、五角星拼图。第二层次提供人手一套:螺丝钉玩具(有洞一个是通的,一个是挡住的)。泡泡水

  教师用材料:普通泡泡器 集体记录表,小结用图标

  活动过程:

  1 . 出示普通泡泡器吹泡泡激发幼儿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

  教师:我们都玩过吹泡泡的游戏,是用什么吹泡泡的`?

  你们喜欢吹泡泡吗?今天我们用小玩具试一试玩吹泡泡的游戏。

  2 . 幼儿初次实验

  (1)幼儿感知实验材料。

  教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吹泡泡的工具,我们看一看是什么材料,什么样的?

  (2)幼儿猜测并交流。

  教师:这些玩具能不能吹出泡泡呢?为什么?

  (3)幼儿实验

  幼儿了解操作的要求

  教师:每个人都有一杯泡泡水,我们可以把这些玩具每个都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吹出泡泡。

  先拿一个玩具,轻轻的蘸一蘸泡泡水,用茶杯接住,嘴巴轻轻吹一吹,看看能不能吹出泡泡呢?

  一个玩具可以多试几次,然后再换另一个玩具试一试。

  幼儿操作实验

  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提醒幼儿每一种材料都要试一试。

  (4)集体交流并观察讨论原因,记录四种材料的实验结果。

  教师:刚才我们亲手试验了一下,谁来说一说试验结果是什么?

  (5)教师用图标进行小结:没有洞的玩具不能吹出泡泡。

  有洞的玩具可以吹出泡泡。

  3 . 提供螺丝玩具,幼儿再次实验,发现材料不仅要有洞,而且洞中间是空间。

  (1)幼儿实验并交流。

  (2)幼儿观察比较实验材料。

  4 . 教师通过图标进行总结:不是所有有洞的玩具都能吹出泡泡的,而且中间是通的才能吹出泡泡来。

  5 . 问题延伸

  教师:我们再去找一找,班上还有哪些玩具能吹出泡泡呢?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万花筒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等内容,能运用多种感官自发、主动地参加探索性活动,在活动中了解万花筒的的基本构造,学习拆装万花筒,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探索带来的快乐,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神奇的万花筒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自发、主动地参加探索性活动,在活动中了解万花筒的的基本构造,学习拆装万花筒。

  2、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探索带来的快乐。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人手两个万花筒(一个是完整的万花筒,一个是经过加工的不完整的万花筒,并贴有标记)

  2、万花筒内的小配件(小花片、泡沫纸片等)若干;

  3、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玩万花筒,激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1、师:“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万花筒,请你们看看哪个万花筒更好看?”

  2、幼儿玩万花筒,观察万花筒变化、漂亮的图案。

  3、集体交流:哪个万花筒更好看?说话理由。

  4、教师小结:能看到五颜六色、千变万化图案的万花筒好看,贴有标记的万花筒不好看,看不到花纹和图案。

  ?

  (二)学习拆、装万花筒,探索万花筒里的奥秘

  教师:“为什么一个万花筒能看到神奇的图案,而另一个万花筒却看不到呢?你们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

  1、拆万花筒:鼓励幼儿拆万花筒,要求不能破坏万花筒。

  2、引导幼儿大胆探索打开万花筒的方法。

  3、集体交流:万花筒里有些什么?

  4、小结:万花筒里有一个透明、圆形的小盒子,有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小花片以及三面小镜子,三面镜子是朝里面放的。

  5、装万花筒:“小朋友拆开了万花筒,发现了许多秘密,请你们把它再变回原来的样子”

  6、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幼儿装好后检查一下,是否和原来的万花筒一样。

  (四)修万花筒,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师:“为什么另一个万花筒看不到千变万化的图案呢?请你们也拆开来看一看”。

  1、幼儿拆万花筒,说说自己的发现。(没有小花片、没有镜子、盒子被黑布遮住了)

  2、幼儿修万花筒,教师提醒幼儿可以用所提供的材料组装万花筒。

  活动延伸:

  科学区中提供组装万花筒的材料,鼓励幼儿大胆装配万花筒。

  活动反思:

  让幼儿通过观察自己总结万花筒里图案的形状和花的特征,对孩子来说是比较难的,因为万花筒里的图案由于镜面的原因会产生多个连接在一起的纹样,比较抽象,孩子是很难看出来的,因此帮助孩子进行观让幼儿观察万花筒,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制作万花筒,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使教学变得更加轻松和愉快。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动物尾巴奥秘的兴趣,培养幼儿喜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探究学习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各种动物尾巴的外形和作用。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有趣的尾巴”多媒体课件,“谁的尾巴最好看”音乐磁带、录音机,“动物尾巴作用”录像,与动物有关的图书、图片、毛绒玩具和自制找尾巴转筒玩具,自制动物尾巴、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精神准备:学习歌表演《谁的尾巴最好看》,活动前请幼儿家长帮助幼儿搜集关于动物尾巴的图片、录像、图书等各种资料,鼓励幼儿去观察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探索动物尾巴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了解动物尾巴的外形和作用,激发幼儿运用各种学习方法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运用资料搜集法、讨论法与游戏法突破。

  难点:能够把关于动物尾巴的零散的知识形成系统的认知,运用启发提问法、课件突破。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带领幼儿做“谁的尾巴最好看”的歌表演,轻松地导入课题。师幼谈话:歌曲里都唱了谁? 都唱了动物的什么?那咱们今天就来谈谈动物的尾巴吧?

  二、展开:

  1、引导幼儿与各种关于动物的观察操作材料进行互动,从中初步探索发现动物尾巴的外形和作用。

  (1)幼儿在图片、图书、毛绒玩具、滚筒拼图玩具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去观察、思考、讲述、看看动物的尾巴长得什么样,都有什么本领。

  (2)大家共同交流探索结果。提问:你选的动物尾巴长得什么样?有什么本领?

  (3)教师进行过渡性小结:动物们的尾巴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粗,有的细,还有的像把伞呢!可真有趣啊!咱们就来玩个猜尾巴的游戏吧。

  2、引导幼儿与课件互动,在游戏中进一步认识各种动物的尾巴,激发幼儿喜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1)做课件互动游戏“谁的尾巴”、“尾巴哪去了”、“尾巴错了”,进一步了解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

  (2)小结(过渡):咱们小朋友可真能干!帮尾巴找到了主人,也帮动物找到了它的尾巴。还知道不能给动物安错尾巴,因为尾巴对每种动物的生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动物的尾巴到底都有什么作用呢?

  3、引导幼儿观看动物世界录像,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关于动物尾巴的.零散的知识形成系统的认知。

  (1)播放动物尾巴作用录像,请幼儿观看并讲述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

  (2)师小结:动物世界可真奇妙,动物的尾巴不仅长得各种各样,而且还有很大的用处。有的动物尾巴能保持平衡,就像:猎豹等;有的动物的尾巴能驱赶蚊虫、保护自己,就像小马等;有的动物尾巴能支撑身体,就像啄木鸟等;还有的动物尾巴能使它前进,控制方向,就像金鱼等。

  三、结束:

  请幼儿自选动物的尾巴和相应头饰,扮演小动物,玩“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探索兴趣。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欣赏故事表演,从中感知、理解二等分。

  2.在进行二等分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初步尝试运用尺子进行简单测量。

  活动准备:

  头饰(狐狸一个、狗熊两个),点心一块,纸制图形若干(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尺子,剪刀等。

  活动过程:

  1.三位教师表演故事《狡猾狐狸分蛋糕》,请幼儿观看,激发幼儿二等分的兴趣。

  2.幼儿运用纸制图形进行二等分。

  (1)教师继续引用故事情节,引领幼儿熟悉操作材料,明白操作意图。

  (2)幼儿自由进行操作。教师分别观察、引导。

  (3)在幼儿等分成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进行不同的,分的方法的尝试(撕、剪、裁、弹)鼓励幼儿进行多次二等分。

  3.在进行二等分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初步尝试运用尺子进行简单测量。

  4.鼓励幼儿请教观摩教师尺子的使用方法,随意选择活动室的物品进行简单测量。

  5.在幼儿充分尝试后,活动以狐狸认输自然结束。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11-04

科学活动教案【经典】07-25

科学活动教案01-09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7-20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7-22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7-31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8-01

科学活动大班教案04-27

科学活动教案范文05-04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