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07-26 07:21:31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汇总[3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教案汇总[3篇]

科学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 指导并鼓励学生开展养蚕活动,引导学生在养蚕过程中发现生命的发展变化,通过养蚕活动的经历和体验,培养学生亲近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

  2、 亲历养蚕的过程。

  3、 经历对蚕的身体变化进行比较和测量的过程。

  4、 经历对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坚持不懈地观察记录的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亲历蚕由“卵→蚁蚕→幼蚕”的过程。

  教学难点:付出一份爱心,细心地进行养蚕活动。

  三、材料准备

  蚕卵、放大镜、记录用表、鸡蛋、虫卵图片、青蛙各阶段的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引入

  不同卵的异同点

  纸盒中装入一些蚕卵

  [教学媒体]

  鸡蛋

  放大镜

  各种动物及卵的图图

  [教学思路]

  出示“装蚕卵的纸盒”,创设情景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生命(小动物),让你们见识一下(猜猜看是什么呀?)。

  设问:这些卵是生命吗?

  设问:你知道的与蚕卵相似的生命还有哪些呢?

  教师出示一枚鸡蚕,提出观察要求:蚕卵与鸡蛋有哪些相似之处,哪些不同之处呢?

  教师随时依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引导学生重点从大小、形状、颜色、数量等方面认识蚕卵相对鸡蛋的不同之处。教师可以简单涉及各种卵的构造相似以及在生命过程中扮演的环节相相同来认识它们之间的相似点。

  (简单观察盒子,猜一猜。)

  学生打开盒子,观察蚕卵。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引导学生从蚕生命演变的已有知识角度认识蚕卵与生命的关系。

  学生谈一谈。

  学生小组对比观察。

  学生交流反馈。

  师生对话。

  让缺乏自主运动能力的生命体(蚕卵)与学生已有的生命概念形成冲突,创设情景。

  将蚕卵与学生更熟悉的禽蚕、蛙卵等联系起来。

  通过蚕卵与鸡蛋的对比帮助学生进行更细致的观察活动,使观察也更具目的性。

  从鸡蛋等学生熟识的生命变化形式来认识蚕卵可能扮演的生命角色,对于不熟悉蚕的学生来说可能是合适的。

  讨论蚕宝宝出世前的准备

  设问:你知道在我们出世前,妈妈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设问:小鸟出世前,鸟妈妈会为小鸟做哪些准备?(侧重)

  设问:在蚕宝宝出世前我们该为它们做些什么准备呢?

  教师归纳学生的想法,出示一些学生该做的主要工作。(可以参照教科书P35中间部分的话。)

  了解督促学生的`准备工作。

  学生谈一谈。

  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阅读了解。

  课外学生做好准备工作,并及时做好记录。

  创设情景,迁移至要为蚕宝宝的出生做好准备。

  明确工作,为课后的准备工作建立基础。

  从卵中诞生的小生命

  设问:如果有一天突然发现有一条小蚕诞生了,你最想做的是什么事呢?

  在学生的交流中可抓住以下几点进行:

  1、你有没有刚出生不久的照片,为什么爸爸妈妈要给你们照一张照片呢?你想拥有这样的照片吗?

  2、出生后,妈妈是怎样关心和照顾你的?你怎么照顾蚕宝宝呢?(食物、安适的“家”等等)

  3、蚕宝宝一天天地长大,我们还应该做哪些重要工作呢?

  让学生设计一个观察记录方案。

  出示老师的建议。(可以参考教科书P36建议)

  学生各抒己见。

  一定要使学生明白,除了对小生命的情感关心之外,我们的记录和饲养是科学观察记录中的重要环节。

  学生小组讨论,预设方案。

  交流方案。

  学生了解老师的建议。

  学生设计记录表。

  可以将这部分内容放在第一条蚕出生后,也可以放在出生前的讨论时明确。

  让学生明确在蚕宝宝出生后该做些什么。

  讨论观察记录的一些技巧

  蚕的模型

  设问:你认为哪些是需要我们观察和记录的?

  设问:你用什么好办法可以把蚕宝宝各时期的样子记录下来呢?

  教师教习测蚕体长的方法。

  学生发表想法。

  明确图画、照片可以记录下蚕的样子;测量、放在尺的刻度上照像可以记录下蚕的体长和大小等等。

  学习一些观察与记录的技巧

  延伸

  记录表

  教师出示一张P36记录表

  学生说说打算什么时候进行记录和观察。

  使学学生明白随时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性。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计划捉蚂蚁的行动,明确活动的观察任务。

  2.对捉到的蚂蚁能够仔细观察,并能将蚂蚁的身体构造与功能进行表述和描绘。

  3.在捉蚂蚁的活动中萌生对蚂蚁进行观察研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昆虫盒或透明的小瓶、小块纱布和皮筋、小铲子。

  2.雪糕棒、放大镜、笔和画板画纸、背面贴有双面胶的白纸。

  3.选择一处有蚂蚁出没的安全的户外活动场地。

  4.幼儿用书:《蚂蚁》。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见过小蚂蚁吗?你们以前在哪里见过蚂蚁?今天我要去捉几只蚂蚁来研究研究,谁愿意和我一起去?

  2.师幼一起策划捉蚂蚁的计划

  (1)师:蚂蚁平时喜欢在哪里?我们到什么地方有可能捉到它们?

  (2)根据幼儿的回答,用简笔画在贴有双面胶的白纸上分别画出蚂蚁出没地点的图标。

  (3)根据幼儿猜测的几个地点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个组长,将所猜蚂蚁出没地点的图标贴在组长的衣服上。

  (4)师:去捉蚂蚁有许多工作要做,先要当好“侦察员”,即能找到蚂蚁活动的地方;然后要做“观察员”,即能仔细观察蚂蚁是什么样子的;最后还要当好“记录员”,即把你在哪里发现了蚂蚁,和你看到的蚂蚁的样子画下来。

  (5)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器材“去捉蚂蚁,你觉得我们需要哪些东西的帮助呢?

  教师根据幼儿的要求出示相应的材料:看看这里的哪些东西在捉蚂蚁的时候会用得着?昆虫盒用来做什么?放大镜可以用来做什么?纸和笔可以用来做什么?去捉蚂蚁时还要注意什么?

  3.师幼一起去寻找、观察蚂蚁

  (1)教师带幼儿外出寻找蚂蚁,并请发现蚂蚁的小组及时向大家通报,请捉到蚂蚁的小组就地观察蚂蚁。

  (2)用放大镜仔细看看小蚂蚁有几只脚?长在身体的什么部位?小蚂蚁是怎么爬的?它的身体还有哪些部位会动?学一学它是怎么动的?

  4.组织幼儿交流捉蚂蚁的经历并扮演小蚂蚁走路的姿态

  (1)有哪些小朋友捉到了蚂蚁?你是在哪里捉到的?

  (2)你对蚂蚁有哪些新发现?还希望知道小蚂蚁的哪些问题?

  (3)让我们来学一学小蚂蚁,三个小朋友扮演一只蚂蚁,商量一下谁做头、谁做胸、谁做腹,然后尝试走一走。

  2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美丽的花》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做做了解花的用途。

  2.创造性地设计花的礼物,使幼儿进一步萌发爱花、护花的意识。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雨中红色玫瑰, 山茶花2, 菊花5

  2.彩色笔,画纸等。

  活动过程

  一、感知花的美

  1.课件演示:漂亮的花

  幼儿观看。

  2.教师:你们看到了些什么花?漂亮吗?

  看见花你感到怎么样?

  二、感知花的用途

  1.观察:花的礼物

  (1)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礼物吗?它有什么用?

  (2)教师和幼儿一起说说花的礼物可以用来做什么。

  2.教师小结花的用途

  (1)做药

  (2)可以吃

  (3)泡茶喝

  (4)用花做好看的装饰品。

  (5)清香空气

  (6)可以美容

  三、创造花的艺术品

  1.观察花朵头箍

  提问:这个头箍是用什么做的?好看吗?

  2.提出创造的要求:你想不想用花做礼物送给别人?

  请你们把自己想做的花的礼物画下来,然后说给大家听,你想做什么花的礼物,准备送给谁。

  3.幼儿绘画:花的礼物

  4.幼儿描述自己的创造。

  四、环保教育

  讨论:你觉得花的用处多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花?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试验

  3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试验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做小实验,初步体验量的守恒。

  2、懂得做实验后获得的结果才是正确的结果。

  3、能与同伴友好合作地进行实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从杯中倒水的经验。

  2、物质准备:——教具:一粗一细两个杯子,里面分别装有不同水位的水。

  3、——学具:粗细不同的杯子若干(数量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其中粗杯子里盛有兰色的水,细杯子里盛有红色的水),粗细不同空杯子若干(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一半)。

  活动过程:

  一、哪个多哪个少?

  ——教师(出示粗细不同的杯子):这两个杯子一样吗?哪儿不一样?

  ——引导幼儿发现杯子有粗有细。

  ——教师:杯子里面有什么?你觉得杯子里的水一样多吗?哪个多哪个少呢?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

  ——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二、思考实验方法

  ——教师:我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你猜得对不对呢?

  ——鼓励幼儿思考,并提出建议。师幼归纳多种方法,并引导幼儿分析这些方法中哪些可行,哪些方法有难度,现在没办法做。鼓励幼儿发现借助空的第三只杯子可以了解两杯水是否一样多。

  三、幼儿操作活动

  ——两位幼儿共同做实验,一人拿一杯水,然后再取一个空杯子。先猜猜两杯水是否一样多,谁多谁少,然后再实验。

  ——教师观察指导,了解幼儿的实验方法。

  如,方法一:一幼儿先将自己杯子中的水倒入空杯中,做一个标记后把水倒回去。另一个幼儿幼儿再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比较水位与标记的高低:

  方法二:一幼儿在自己杯子的水位处作标记,然后把水倒入空杯中,另一个幼儿将自己杯中水倒入做标记的杯子中,比较水位与标记的高低。

  方法三:如果幼儿取的空杯与其中某幼儿的一个杯子一样大小,则可以让另一幼儿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两杯水放在一起直接比较水位的.高低…

  ——提醒幼儿实验时注意慢慢倒入,不要将水泼出来。同时要将杯中水全部倒完。

  四、我们的实验结果。

  请幼儿介绍实验的结果,引导幼儿发现,光用眼睛看,结果不一定正确,要通过实验才能知道正确的结果。

  4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玻璃片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不同的玻璃片,引起幼儿对周围物体现象的探索兴趣。

  2、初步培养幼儿自己尝试动手制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小花猫

  2、三块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长方形纸、玩具望远镜、双面胶。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1)观察桌上放着的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

  (2)小花猫图片

  请幼儿分别用这三块玻璃片去看小花猫图片。

  (3)提问:透过这三块玻璃片看到的图片是不是跟原来的一样大?

  (大了、小了、和原来一样)。

  2、启发、探索。

  (1)为什么透过三块玻璃片看同样的东西,大小不一样呢?

  (2)请小朋友用手摸摸,用眼看看,这三块玻璃片是不是一样?

  (3)教师示范并告诉幼儿:“先摸玻璃片两面的中间,再摸边缘是不是一样,

  然后把玻璃片竖起来用眼睛看。”

  3、师幼进一步探讨平、凸、凹玻璃片。

  (1)请幼儿取出中间和周围一样厚薄的玻璃片,

  告诉幼儿这是“平玻璃片”

  (2)请幼儿取出中间厚、周围薄的玻璃片

  告诉幼儿这是“凸玻璃片”

  (3)请幼儿取出中间薄、周围厚的玻璃片

  告诉幼儿这是“凹玻璃片”

  4、幼儿动手操作、体验平、凹、凸三种玻璃片的作用。

  (1)请幼儿分别用平、凹、凸三种玻璃片去看周围的事物,讲讲有什么不同.

  (平:—样大;凸:放大;凹:缩小)。

  (2)教师小结:玻璃片真有趣,用不同的玻璃片看到的东西不一样。

  科学家真会动脑筋,他们利用不同的玻璃片,制造出各种各样的东西,玻璃片的作用可真大呀!

  5、尝试制作望远镜,教师巡回指导。

  (1)请幼儿用玩具望远镜看一看周围事物,引起幼儿制作兴趣。

  (2)请小朋友动手把长方形纸卷成筒,把凹玻璃片放在纸筒后面,凸玻璃片放在纸筒前面,

  望远镜就做成了。教师重点指导双面胶的用法。

  (3)请幼儿用自己制作的望远镜再一次看一看周围事物的变化,

  进一步了解望远镜的作用并享受自己动手制作的乐趣。

  (教师提示望远镜的作用。如看文艺演出、看体育比赛、看风景、解放军瞭望。)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知道自来水的来源。

  了解自来水的作用。

  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水龙头”gif图;“自来水从哪里来”图片;“自来水的作用”组图;“哭泣的.水龙头”gif图;《节水歌》歌曲视频。

  活动过程

  播放动态图片“水龙头”,激发幼儿兴趣,鼓励幼儿自由讨论水龙头里的自来水是从哪里来的。

  水龙头里有什么东西流出来?(水、自来水)

  猜猜水龙头里的自来水是从哪里来的?

  出示图片“自来水从哪里来”,引导幼儿了解自来水的来源。

  自来水到底从哪里来呢?和刚才小朋友猜的一样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自来水厂从哪里抽水?

  自来水要经过哪几道处理才能到达我们的水龙头?

  小结:自来水厂从江河或水库里抽水上来进行加工,这些水要经过消毒、沉淀、过滤才能变成自来水。自来水通过自来水管道被输送到各个地方,所以我们打开水龙头自来水就哗啦哗啦地流出来啦。

  出示图片“自来水的作用”,引导幼儿操作课件,并说说用自来水来做什么。

  我们可以用自来水做什么呢?

  请你点击它,接点自来水吧/用自来水洗一洗吧。

  小结:我们烧水、洗衣、做饭、洗澡等都需要自来水。没有自来水,我们的生活会变得一团糟。自来水的作用真大。

  播放动图“哭泣的水龙头”,请幼儿说说水龙头哭泣的原因,引导幼儿关紧水龙头,节约用水。

  这些水龙头为什么在哭呢?你知道原因吗?谁来说说?

  原来水龙头说不用水的时候要关紧它,不能浪费水。谁来关紧水龙头?

  还有一点水流出来,再点一点水龙头关紧它吧。

  小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完水要注意关紧水龙头,不浪费水,还要提醒家长节约用水。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家长和小朋友一起观看歌曲视频《节水歌》,进一步增强幼儿的节水意识。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4-06

[精选]科学教案07-22

科学教案07-20

【经典】科学教案07-24

科学教案【精选】07-25

《除垢》科学教案04-10

昆虫科学教案04-10

科学教案:蜗牛03-26

科学教案范文04-06

《空气》科学教案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