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小班社会教案

小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3-07-14 11:56:40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小班社会教案范文集合八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社会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小班社会教案范文集合八篇

小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垃圾是怎样产生的以及垃圾的危害。

  2、 让幼儿知道应该每天清扫垃圾,不乱扔、乱捡垃圾;垃圾应放进垃圾的“家”。

  活动一: “垃圾的产生”

  活动准备:

  1、各种乱堆放的生活垃圾、工厂生产而产生的工业垃圾及建筑垃圾的照片、图片。

  2、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参观图片、相片,讨论:你从照片上看到了什么?在哪里见过这些现象?

  2、看图了解并讨论:垃圾是怎样产生的?

  3、教师小结:垃圾的产生主要有——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建筑垃圾。

  4、幼儿自由讨论:我们生活中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

  活动二:“垃圾的危害”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

  1、图片四幅:(1)垃圾堆上布满蚊蝇等害虫;(2)在医院打点滴的腹泻病人;(3)行人手捂鼻子、踮脚在污水横流、垃圾横堆的路面上行走;(4)小朋友捡了垃圾放进口袋里。

  2、实物投影仪;活动室地面散布一些纸屑、纸片。

  活动过程:

  1、让幼儿查看地面上有什么,教师清扫地面。

  2、组织幼儿讨论:垃圾对我们会有哪些危害?

  3、看图片(1)—(3)了解:垃圾的危害。

  4、看图片(四)讨论:小朋友往口袋里捡垃圾,他做得对吗?有什么害处?应该怎样做?

  活动三:“垃圾的“家”

  活动准备:

  1、课前排练布偶剧:“公园里”。

  2、簸箕、纸篓、垃圾桶、垃圾袋的实物;各种垃圾箱图片及垃圾车图片。

  活动过程:

  1、观看布偶剧并讨论:公园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小兔、小猴和小猪都做了哪些事?他们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2、幼儿讨论:有了垃圾应怎么办?垃圾的.“家”在哪里?

  3、展示各种垃圾的“家”的实物和图片。

  4、带上簸箕、纸篓及垃圾桶到室外捡垃圾附:

  1、活动延伸:

  (1)在家中或幼儿园里,随时提醒幼儿把纸屑、纸片、果壳、果核等放进垃圾的“家”中。

  (2)休息日和大人一起把家中的垃圾倒入公共垃圾箱;并利用双休日让家长带幼儿到公共场所寻找垃圾的“家”。

  2、环境创设:

  幼儿自制不乱扔垃圾的标语贴到活动室、走廊及幼儿园大门上。

小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 比较大小认识袜子是两只一样的成一双

  材料:一个洋娃娃,10双大小不一图案不一的袜子,一个晾衣架和10个夹子

  准备:将10双袜子中的10只袜子夹在晾衣架上,另外10只分散在娃娃家或桌子上椅子下等地方。

  过程:

  师:冬天来了,宝宝有没有觉得很冷啊?(做出搓手跺脚的动作)

  幼儿回答。

  师:看看老师怀里的娃娃没有穿袜子她冷不冷?(响起娃娃的啼哭声)

  幼儿回答。

  师:那今天老师想请宝宝们给娃娃找一双袜子穿,好不好?

  幼儿回答。

  请10位幼儿从晾衣架上取下袜子,拿着袜子在教室里寻找和它一样的那一只,将两只一样的

  袜子配对后一起夹到晾衣架上。

  师:宝宝们真棒,(拿一双袜子给娃娃穿上)这下娃娃不冷了(响起娃娃的笑声) 谢谢你们!

  分析:

  在此次教学活动中,明确了把袜子配对的要求,幼儿的有意性注意比较强,拿着袜子在教室的各个地方找就是加强了幼儿对配过程的'兴趣,提升了幼儿的积极性保证了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活动结束时娃娃的笑声让幼儿得到满足,同时有意注意也高度集中。

小班社会教案 篇3

  一、你叫我答应

  教师:你们好,你们认识我吗?我也来认识一下你们。

  二、认识小名

  (一)提问:

  1、×××是谁?怎么又是你?

  2、怎么有两个名字?×××是谁叫的?

  教师小结:原来他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大名,叫×××,一个是小名,叫×××。我们来叫叫他。

  (二)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小名,用小名打招呼

  (三)引导幼儿喊喊老师的大名和小名。

  三、通过提问和表演,了解动物特点和好习惯的联系

  (一)提问:

  1、为什么叫他小白兔?你喜不喜欢洗澡?我们来试试看。你们洗的这么干净,我也送你一个好听的名字(小白兔)。小白兔在哪里?(幼儿答应)

  2、我家宝宝还有什么好听的名字?(大公鸡)打个招呼吧(大公鸡你好)

  你在家里是不是像大公鸡那样早早起床?我们来试试看。

  3、还听到我家宝宝有什么好听的名字?怎么叫我家宝宝大老虎?因为他大口大口吃饭。除了大老虎还有谁也大口大口吃饭?

  4、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是什么?(小小猪)为什么叫我们家宝宝小小猪?(因为他睡得早)怎么睡觉的?天亮了,宝宝们起床了,我也要叫你们小小猪。

  (二)完整欣赏表演故事,鼓励幼儿边听故事边用动作表演故事中的好习惯。

  四、鼓励说说自己其他方面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通过故事了解动物特点与好习惯的.联系,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认识同伴大名小名的过程中 ,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大公鸡、小老虎、小白兔、小猪、宝宝上幼儿园、吃饭、洗澡、睡觉的图片各一幅,制成PPT。

小班社会教案 篇4

  运动预备:

  1.配景常识:

  一样平常生存的规矩用语。

  2.物资质料:

  木偶一个、模子德律风(每组一个)

  运动与引导:

  1.导入运动。

  (1)出示木偶:

  “小朋友,你们好!”

  西席引诱说:“小木偶在问你们好,你们应当说什么啊?”西席勉励幼儿努力到场,和各人一路说规矩用语。

  (2)小木偶要走了:

  “小朋友,再会。”小朋友们自动和小木偶再会。

  西席总结:

  与人晤面要自动问好,分离的`时间要自动说再会,如许才是个有规矩的好孩子。

  2.场景游戏:

  (1)“铃......”来德律风了,

  西席树模接德律风:“喂,您好,......再会。”

  (2)“铃.......”来德律风了。

  西席引诱说:“我如今请最有规矩的孩子来接德律风。”找几名表示好的幼儿来接德律风。

  (3)分组游戏:互相打德律风

  幼儿是否能说利用规矩用语“你好”“再会”

  (4)非凡场景:“铛,铛。”另一名买办西席拍门。

  a.西席说:"小朋友,你们好。”小朋友:“你好”

  b.西席说:“我想请小朋友到买办做客好吗?”征得幼儿赞成。

  c.西席走时,幼儿自动问好说:“先生再会。”

  3.做客游戏:

  (1)西席构造幼儿到中、买办一一做客参不雅。

  (2)运动中做有规矩的孩子,自动向中班小朋友说:“你好”“再会”

  a.幼儿会自动应用规矩用语。

  b.是否努力到场来往。

小班社会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小班的宝宝缺乏社会交往的经验,当他们去别人家做客,往往不知该怎么做。本次活动以去小兔家做客的游戏情景,通过幼儿在看小动物是怎么做的,间接的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做客礼仪。

  活动准备:

  纸造型(小兔的房子),小鸡的手偶

  活动目标:

  1、学说短句:“**,你好”、“**,我喜欢你”。

  2、能用简单的礼貌用语,积极的应答态度与人交往。

  3、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

  学说短句:“**,你好”、“**,我喜欢你”。

  活动难点:

  能用简单的礼貌用语,积极的应答态度与人交往。

  活动过程;

  一、 出示情景

  教师可以先出示一座“小房子”,

  师:你们看森林里新出现了一座小房子,你们猜,这是谁的家呢?(引导幼儿说是小兔的`家)

  师:我们看到这个门上贴着谁了?对了这是小兔的家,你们听出现了什么声音(插入敲门声)

  二、出示动物

  师扮演小兔子:这是谁在敲门呢?(出示小鸡)

  小鸡:小兔子你好,

  师扮演兔子:小鸡真有礼貌,我喜欢你(带领幼儿说小鸡我喜欢你)抱一抱

  2.又有敲门声响起了,这次是小羊

  小羊;小兔子你好(带领幼儿一起说)

  小兔;小羊,我喜欢你(带领幼儿一起说)抱一抱

  3.又来了一个小动物,这次是小猫眯呢,

  小猫:小兔子你好(引导幼儿说小兔你好)

  小兔:小猫,我喜欢你(引导幼儿一起说)抱一抱

  三、体验做客

  小兔家还有几把空椅子,我今天要邀请蕾蕾班的幼儿去做客,

  引导幼儿先敲门,问好,最后和小兔子抱一抱。

  四、延伸活动

  蕾蕾班的娃娃家也多了一位小动物,这位小动物也想要邀请蕾蕾们去做客,想去做客的蕾蕾们,要有礼貌的去哟。

  教学反思:

  本节教育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特别适合小小班的幼儿。因为小小班的幼儿年龄较小,集中注意的时间较短。整个活动过程,都是以“敲门”的情景游戏贯穿,运用幼儿喜欢的生动形象的小动物做角色,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在整个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始终没有忘记活动目标——学说“**,你好”、“**,我喜欢你”的礼貌用语,这样,不仅使幼儿获得了游戏的快乐,同时也在反复的学说练习中深刻巩固了礼貌用语。

小班社会教案 篇6

  目标:

  1.感受长大的变化,知道自己在慢慢长大。

  2.了解在自己长大的过程中,本领会越学越多,激发幼儿喜欢长大的情感。

  准备:

  1. 收集幼儿婴儿时期使用过的物品,如:衣服、鞋袜、帽子、手套、等。

  2. 幼儿从婴儿到现在有代表性的的ppt课件、摄像短片。

  过程:

  一.感受长大的变化。

  1.出示场地上的部分物品,引发幼儿兴趣。

  ·师:这些东西是什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2.幼儿选用自己感兴趣的物品尝试操作。

  ·师:桌上摆放了许多物品,请你们选一样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去穿一穿,玩一玩吧!

  3.幼儿交流穿戴完的感受。

  ·提问:你用了哪些东西?觉得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

  ·小结:因为我们都长大了,小时侯用的东西就嫌小了,穿不下,戴不上了,不需要了。

  二.观看PPT课件,了解人是慢慢长大的,激发幼儿喜爱长大的情感。

  1.分段播放课件,观察小宝宝是怎样一步步长大的。

  ·师:你们发现自己长大了吗?怎么看出来我们已经长大了呢?

  2.激发幼儿喜爱长大的情感。

  ·幼儿自由谈论:用什么方法能让自己长大。启发幼儿谈论自己在幼儿园的变化,学会了哪些本领。

  3.观看幼儿在园的摄像短片。

  ·师:原来我们长大了,学会了这么多本领,真棒啊!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幼儿园里的进步吧!

  ·小结:每个人都会长大,天天好好吃饭、睡觉、锻炼身体,能让我们的身体长大,好好学本领,会让我们变得更聪明,更能干。

  4.做健康操结束。

  ·师:你们喜欢长大的自己吗?长大了真高兴,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

  课后反思:

  上完这节活动以及在听了本组老师的讨论建议后,我的收获很多,现将自己的感受反思总结如下:

  1.本节社会课有许多需要孩子说,大家一起讨论的地方,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是很重要的。在活动中,有时候孩子并不能朝我设想的方向回答,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发问的指向性不是很明确,有一些重复和不必要的提问干扰了幼儿,让幼儿更过多关注的不是主要问题,所以老师不得不用更多的问题把孩子再引导回来,在“启发幼儿谈论自己在幼儿园的变化”这一环节中比较明显。问题的`提法还需要再推敲,减少不必要的提问,语言需要再紧凑些。

  2.课件的运用上,同组讨论的老师也给了我很多建议,如果我们一张张看完PPT课件后,再完整的欣赏一遍,给孩子一个更完整的感受,感受人从小长大的过程,效果也许更好些。对于目标“知道自己在慢慢长大”,也可以每个幼儿选2—3张有代表性的照片,设计做成一组PPT,连贯播放,感受别人的长大,同时也感受自己的长大,让幼儿学得更有兴趣。

  3.在材料准备上,虽然孩子们在第一个环节试试穿穿里非常感兴趣,玩得也很开心。但是也有小朋友提出来问老师给他们这么多小孩子穿的衣服要干什么。如果这些小衣服、鞋子、帽子是开课班的孩子自己收集带来的,可能他们谈出的东西会更多。再通过现在的衣服和以前衣服进行比较,更直观形象的感受长大。

  以上几点是我比较粗浅的体会和认识,通过电教课的开课和研究,也让我去思考:电教手段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在各个领域的运用,只要是对教学活动有帮助的,起到更好教学效果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就要经常动脑筋去想,去尝试。

  在此,我谢谢张老师和电教组的各位老师,给我的帮助和指导!希望以后继续得到大家的帮助!

小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⒈ 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大胆讲述秋天是美丽的。

  ⒉ 能热爱秋天,体验秋天的美好。

  活动准备:

  汉字:秋天、美丽、丰收

  图片:秋风、树叶、果树等

  活动过程:

  一、了解秋天的.美丽

  ⒈ 现在的季节是秋天。小朋友在公园、来幼儿园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树叶)你看到的树叶是什么样的?有哪些颜色?树叶飘落下来的时候象什么?(象蝴蝶一样飞)

  ⒉ 你还看到了哪些东西?(菊花、稻穗等)它们是什么样的?

  ⒊ 秋天里五颜六色真美丽。(出示“美丽”)学说:美丽的秋天。

  二、感受秋天的天气变化

  秋天真美丽。秋风吹来,你有什么感觉?(有点冷)天气渐渐变冷了,小朋友的身上穿了什么?洗手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三、了解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⒈ 秋天来了,天气渐渐变冷了。在秋天里,你吃些什么呢?

  ⒉ 你在家吃些什么菜?(青菜、萝卜、螃蟹、大白菜、南瓜、栗子等)

  ⒊ 哪些水果成熟了?(苹果、梨、橘子等)

  ⒋ 秋天,好多的蔬菜、水果都成熟了,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出示“丰收”)学说: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四、小结

  到了秋天,小燕子、小青蛙等都不见了。随着季节的变化,许多的动物、植物都在发生着变化。

小班社会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尝试用自己的双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练习并提高自我服务的能力。

  积极参与活动,并喜欢自己的小手。

  重难点

  练习自我服务的能力,并能大胆表达。

  教学过程

  一、边听"合拢放开"音乐边做动作入场。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用我们的小手来做游戏吧!(跟随音乐入座)

  二、通过做手指游戏,认识自己的小手。

  1.教师分别出示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让幼儿说出名字。

  教师:看看我们的小手,这是谁啊?(拇指)

  2.幼儿和教师一起边说边做手指游戏。

  拇指拇指弯弯腰,弯弯腰。

  食指食指碰一碰,碰一碰。

  中指中指变小桥,走一走。

  无名指无名指做屋顶,真漂亮。

  小指小指勾一勾,做朋友。

  手掌手掌碰一碰,拍一拍。

  三、创设情境,幼儿尝试进行监督的自我服务,感受自己的手能做各种各样的事。

  1.幼儿自由讲述自己小手会做的事情。

  教师:我们的小手真能干,我们的小手还会做些呢?(会脱衣服、吃饭、刷牙等)

  2.出示动物之家、芳芳家和小医院,请幼儿说说自己能干的事。

  教师:你们真的会做这么多事吗?那我要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会做呢!现在我们要开始做娃娃家游戏,看看这边的小动物,你们可以帮它们做什么呢?(喂小动物吃东西)看看芳芳家今天有什么问题啊?(有点乱)那我们能做什么呢?(可以帮芳芳叠衣服裤子,整理袜子、毛巾)这里还有小医院,小医院会干什么呢?(看病)但是今天小医院关门了,因为里面的药都卖完了,我们今天还要帮他们生产一些药,把药装在瓶子里,找到相应的`盖子盖好瓶子,这样小医院才能开业呢!

  3.幼儿自选活动材料,让自己的小手开展活动。

  教师:你想去哪里玩,做什么事呢?(想去芳芳家玩,去整理东西;想去动物之家玩,喂小动物吃饭;想去小医院,生产药)教师:那你想做什么就到哪里去。

  四、经验回忆,集体分享自己用手做事或玩玩具的经验。

  1.幼儿分享、交流刚才做的事情。

  教师:告诉大家,你刚才做了什么?还有谁也做了这个?

  2.引导幼儿喜欢自己的小手。

  教师:你做了这么多的事情,都是用什么做的啊?(手)那你喜欢自己的小手吗?(喜欢)

  3.通过奖励糖果,请个别幼儿操作"剥糖"。

  教师:你们今天真能干,做了好多的事,我现在也要奖励你们了!看,这是什么啊?谁能打开呢?你是用什么方法打开的呢?

  活动延伸

  教师:你们想要糖吗?那我们带到教室去剥吧,和班里的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儿

【小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社会的教案03-28

小班社会劳动教案02-26

小班社会抱抱教案03-24

小班社会教案06-22

小班社会冬天教案02-05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04-11

小班社会课教案11-16

小班社会主题教案02-24

小班秋天社会的教案02-26

小班有关社会的教案03-24